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测评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2.1±9.8降为27.4±6.9.其抑郁的发生率由51.25%下降为23.75%.结论 CO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李辉香;黎贵湘;朱姝;兰霞;李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分析了外科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外科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陆容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26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人陪同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顺产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向书蓉;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96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 改善了患者心理、生理及体位上的不适,随访满意度达到98.7%.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老年静脉输液中,不仅能确保患者的安全,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
作者:贺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金华;宋燕;游箭;魏欣;唐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时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失眠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 随机选择1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分别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措施,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周的失眠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患者入院后2同时失眠状况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唐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巨大纵隔肿瘤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1例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患儿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点加强呼吸道管理,适当约束及镇痛,合理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21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患儿加强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解明娥;张嫣;严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专业化护理指导对COPD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专业化护理指导,对照组则由主治医师向患者简单交代COPD的特点、转归及注意事项.分别于护理指导前和指导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及指导后3个月调查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指导后SpO2监测、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测定,观察组与时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护理指导3个月后,现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玉春;童俊;罗世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过程控制方法在病历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病房12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按病人护理病历书写内容及评价标准打分,并评出护理病历等级;同时研究组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包括制定计划流程、护理人员培训、病历书写实施、质量过程监控四个方面.结果 研究组在采取全过程控制方法后,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等级评定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全过程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病历书写的质量.
作者:周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是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2003~2007年我院精神科病房48例突发事件进行了分析,以寻求防范突发事件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手术并发脑眷液漏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患者病历,对37例患者手术后14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为:原发性硬脊膜损伤,医源性因素和术后因素.结论 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根据脑脊液漏发生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促使患者身体和心理痊愈.
作者:田琴;匡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作用.方法 110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尿潴留的病人,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按摩、热敷、听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55例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诱导排尿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51例诱导有效,对照组34有效,有效率两组不同.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较短.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方法诱导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袁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心理护理、上机护理及气道护理来探讨无创通气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代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胸部数字化摄片(Digital radiography,DR)对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人群中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数字化摄片检查并分析.共有14452人(男性9124人,女性5328人)纳入研究,年龄40~92岁,平均54岁,其中有吸烟史达到标准的2297人(男性2291人,女性6人).将人群分为甲组(吸烟组)争乙组(不吸烟组).结果 在两组人群中DR发现纤维条索影的发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检出肺癌6例,其中5例为单结节影,1例为多结节影.6例肺癌中3例只有1个危险因素,3例有2个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多少不同,肺癌发生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部DR能发现大部分胸部病变,对有吸烟危险因素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胸部DR筛查是必要的.
作者:雷弋;陈勃江;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困(TTE)筛选单纯继发孔中央型ASD 95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进一步评估引导微创外科封堵治疗,术后3~6月TTE随访.结果 95例患者行ASD微创外科封堵术,封堵成功86例,占90.5%,9例封堵失败.TEE与TTE对ASD大径及残缘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伸展径TTE测量值大于TEE(P<0.01).TTE对上、下腔静脉缘的显示率为71.6%和77.8%,低于TEE(P<0.01).术后3~6个月TTE随访,封堵器位置稳定,无移位,未影响周围瓣膜功能及静脉回流,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右心重构改善,右房、右室内径较术前缩小,肺动脉血流速度降低(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贯穿了微创外科ASD封堵治疗的全程,TEE与TTE联合应用,对术前诊断与筛选、术中选择封堵器和实时监控、术后效果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康彧;唐红;宋海波;白文娟;安琪;赁可;张尔永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恶性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表现.结果 37例中上皮性肿瘤34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转移方式以腹腔种植转移多见.结论 卵巢原发囊实性肿瘤的CT影像有一定特点,对临床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宇洁;程祝忠;曹英;肖燕;许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MS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行MSCTA与DSA并经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资料,仔细比对两者的差异,并经手术及介入结果证实.结果 MSCTA共发现38例41个动脉瘤,并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36个动脉瘤经DSA证实,另外5个动脉瘤在DSA上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MSCTA未显示的2例2个动脉瘤经DSA证实.40例与术中及介入情况相符.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面与DSA相比各有所长,由于其具有经济微创性,并能精确、直观、清晰的显示动脉瘤,所以应该作为筛查和术前检查的首选.
作者:武峰;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缺血一再灌注(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S组)组、缺血-再灌注(I/R)组、银杏叶提取物+缺血/再灌注(EGB+I/R)组.观察大鼠单侧肺缺血1小时再灌注1h后肺组织NF-KB的表达变化,肺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 ①I/R组NF-KB的IOD值显著增加,高于S组,而EGb+I/R组NF-KB的IOD值较I/R组减少.②缺血-再灌注后I/R组凋亡的AI数显著增加,高于S组,而EGG-I/R组凋亡的AI数较I/R组减少.③电镜下I/R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膜微绒毛减少;EGb+I/R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再灌注所致肺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KB的活化有关.
作者:梁秋萍;伍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对TGF-β1诱导高体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离体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TGF-β1(10ng/ml)、贯叶连翘提取物(250 mg/L)以及TGF-β1+贯叶连翘提取物共培养48h,设为TGF-β1组,贯叶连翘组,TGF-β1+贯叶连翘组,取DMEM培养液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及平均光密度(MOD)分析,观察在TGF-β1作用下,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干预.结果 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贯叶连翘提取物干预48小时后,α-SMA、Ⅰ、Ⅲ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明显下降,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贯叶连翘提取物可抑制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作者:何斌;周毅武;曹钰;张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现察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IFN-γ、IL-2表达特点,探讨IFN-γ、IL-2在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50~180g,鼠龄30~40d)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0只.实验组从气管注入白色念珠菌菌液制备白色念珠菌肺炎模型,分别于1、3、7、11天心室腔穿刺抽血,经离心后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 白色念珠茼肺炎模型组第1、3、7天IFN γ、IL-2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1天模型组与时熙组相近.组内比较3d>7d>1d>11d.结论 IFN-γ、IL-2在消除大鼠白色念珠菌肺炎病原体方面可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凌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用RNAi表达载体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并把survivin基因克隆到T载体进行测序,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干扰载体,用脂质体转染胰腺癌细胞PANC-1,RT-PCR初步分析干扰载体对survivin表达地抑制情况.结果 survivin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高表达,其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公布的一致,干扰栽体si-svv-2可以有效的抑制survivin的表达,抑制率达71%.结论 用RNAi表达栽体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
作者:何满西;田伯乐;胡伟明;张肇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肺腺癌细胞株A549三维体系培养及其细胞行为的改变.方法 对三维培养基质Matrigel水凝胶进行材料表征,研究其纳米纤维网络的形成.观察细胞在三维环境中的克隆形成,形貌及存活力,并检测了细胞形成克隆后的药敏性,同时比较二维及三维培养的细胞对胞外基质蛋白粘附率的差异.结果 Matrigel胶形成了类似于体内胞外基质的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在Matrigel胶中,A549细胞生长呈现出球形的多细胞克隆,生长状态均较好,与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随着克隆的增长,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抵抗性及抗药性增加,药敏性降低.二维和三维培养下的A549细胞对不同的胞外基质蛋白的粘附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细胞在Matrigel胶三维培养中,细胞的生长,形貌,存活力,药敏性及粘附性等细胞行为与二维培养的细胞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可为抗药性研究及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等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冯志华;米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病例女性,37岁,右手麻木5年,加重并右肘关节畸形一年余.既往体健,自述5年前右肘有摔伤病史,自敷草药治疗,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脊髓空洞症及结核等病史.
作者:李胜;陈玉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998~2008年,我们共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242例,发生术后出血13例,发生率5.4%.本文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张利;秦刚;廖安成;林振发;王海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病例男,67岁.因反复胸骨后疼痛8年,加重3~4d入院.患者于8年前开始出现胸骨后疼痛,经查心电图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住院14天好转出院.2001年在北京某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仍有发作,心电图均为心房纤颤,给西地兰0.2~0.3 mg静脉滴注即能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史育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IPA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白细胞增多,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以中下肺野居多.所有患者均使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1例死亡,7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肝衰竭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改善IPA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然;丁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病例女,52岁,因左耳突发性听力下降伴耳鸣就诊于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查体;双耳鼓膜未见异常,纯音测听示左耳2K~8KHz,平均听阈70Hz(感音神经性);双耳声导抗测试中耳功能正常,左耳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2KHz以后的频率均为引出.
作者:冯宁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增殖性细胞抗原是DNA复制的关键成分之一,他与DNA的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甲基化、染色体重塑等过程有密切关系,与不同的调控蛋白相结合,增殖性细胞抗原可发挥多种不同的作用.本文对增殖性细胞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功能及其在细胞中的工作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宇;郭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阿利吉仑(Aliskiren)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第一步限速步骤,降压效果及扩肾血管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疗效与ACE1相似,不良反应比之少,耐受性较高.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预后的改善作用独立于其降压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俊;张凌;付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Nrf2是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Keap1是Nrf2的胞浆蛋白伴侣分子.Nrf2-Keap1组成的抗氧化系统在细胞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氧化/抗氧化失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研究Nrf2-Keap1抗氧化系统在COPD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Nrf2-Keap1抗氧化系统的组成与信号调控,及其在COPD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提示其在治疗和预防COPD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林健;文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细菌菌种保存方法颇多,但由于淋球菌的营养要求高,抵抗力弱,长时间保存相当困难,目前尚无一种简便易行、保存时间长且使菌种生物学特性无改变的淋球菌保存方法.本文就淋球菌菌种保存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敏芳;张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BOT)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9.2%~16.3%,预后良好,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BOT虽非恶性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后恶变时有报道.本文综述了与恶变相关的病理、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川;张伶俐;尹如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很高的疾病,是目前重要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之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其免疫调节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迪;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在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对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后12个月比之前12个月在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手术例数、病人满意率,以及门诊,住院收入上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医院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观念转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经济效益提高,从而建立了医院安全、诚信的品牌形象,患者满意率和服务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作者:李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WHO)报道,2002年全球肺癌男性发病率为35.5/10万,发病97万人,死亡率为31.2/10万,死亡85万人;女性发病率为12.1/10万,发病39万人,死亡率为10.3/10万,死亡33万人[1].我国卫生部2008年4月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取代肝癌成为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作者:李为民;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Skp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kp2蛋白在86例膀胱癌和18例膀胱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率45.3%,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6.7%.细胞分化程度越差,Skp2蛋白表达越高.结论 膀胱癌中Skp2蛋白的过度表达,提示Skp2蛋白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松涛;王竞;范波;范志江;丁立;李锋;屠文键;石轶;金晓华;柳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LCP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LCP锁骨钩钢板治锁骨远端骨折27例,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优,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骨折移位、肩镇关节再脱位、锁骨远端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LCP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安全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龙;陈德龙;向道友;王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早期机械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通气组(36例)和常规通气组(33例),常规通气组先予鼻导管吸氧,出现呼吸衰竭时使用机械通气;早期通气组入院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早期通气组通气效果更好,通气时间更短;两组在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植物状态、死亡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好转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吕江;谢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呼吸道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鉴定和分离,将获得的219肺炎链球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等13种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219株肺炎链球菌中,对青霉素敏感者占43.8%(96/219),中介耐药者占24.7%(54/219),高度耐药者占31.5%(69/219).其中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为91.8%;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为0%.结论 我院肺炎链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唐恒;陈勃江;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剖宫产分娩孕妇220例,其中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20例(观察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对照组).通过对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进食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产妇进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等特点,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可以探查盆腔等特点,故可根据不同病人选择相应术式.
作者:谢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病变性质争部位诊断有重要意义;38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神经鞘瘤有较高的诊断率,终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治愈率高,临床效果好;行手术全部切除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巧及肿瘤全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宝;丁焕文;涂强;王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证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以简易营养评价精法评估营养不良,同时筛选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56.73%,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正确的认知和及时的预防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杰;费蕾;况军;阮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隐球菌肺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确诊的9例隐球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6~72岁,平均49岁.其中56%无基础疾病,HIV抗体均阴性,44%无明显临床症状,56%有下例临床表现:干咳3例,低热1例,盗汗1例,胸痛2例,头痛1例.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结节或块影有7例;表现为纤维结节影有2例.病理学表现:9例均为肉芽肿性病变,7例查见多核巨细胞中有隐球菌芽生酵母细胞,余2例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伴片状坏死及纤维化,痰涂片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隐球菌肺病多发生在健康状况较好的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称,需要早期通过经皮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肺部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蒲蓉;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1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手术时间和患者自身对手术的选择性分为腋下小切口治疗组86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52例及电视胸腔镜手术组48例.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手术费用、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此3项指标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仅胸腔镜辅助FN切口组与电视胸腔镜组三指标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三指标均不同.三组复发率.结论 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更优于腋下小切口,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比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长,且治疗费用高.
作者:尤振兵;郭伟;朱卫国;徐达夫;嵇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结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住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住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25例,口服米非司酮300mg,每次50 mg,每日2次口服,共3天,同时给予加服宫外孕二号方加减,每日2次;B组(对照组)25例,单纯服用米非司酮,剂量和用法同A组.观察服药前后血HCG变化及盆腔包块吸收情况,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 两组保守治疗方法成功率分别是,A组保守治疗成功22例(88.0%),治愈天数平均(13.8±2.25)天;B组保守治疗成功18例(72.0%),治愈天数平均(15.6±2.12)天.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住妊娠,可以有协同杀胚促进炎症包块吸收的作用,提高治愈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小凤;王世艳;雁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复方硝酸甘油软膏和九华育治疗早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45例,并与九华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复方硝酸甘油膏治疗早期肛裂有效率(95.5%)优于九华膏(77.7%).结论 复方硝酸甘油软膏能显著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具有止痛、止血、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且用药安全,可长期反复使用.
作者:孔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GE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者因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行停药,症状复发,继续治疗4~6周症状缓解.结论 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利用经验性治疗等手段,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作者:廖中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琥珀酰明胶联合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健康临产妇,随机均分为三组:琥珀酰明胶联合麻黄碱组(Ⅰ组)、单纯琥珀酰明胶组(Ⅱ组)和单纯给予平衡液组(Ⅲ组),每组各30例.麻醉方法均选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前、扩容后(T1)、麻醉后5(T2)、10(T3),20(T4)、30 min(T5),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低血压(SBP≤90mmHg)发生率.结果 Ⅰ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Ⅲ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在应用琥珀酰明胶有效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麻黄碱是预防血压下降的较好措施.
作者:武长君;钱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浮针与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费用.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取浮针和电针疗法,每组各60例.浮针治疗皮下留针4天,间隔3天,1周为1个疗程.电针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1周为1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浮针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60例,痊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愈显效率88.33%,总有效率96.67%;痊愈者平均治疗费用(108.46±20.53)元.电针组60例,临床痊愈17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愈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95.00%;电针平均治疗费用(294.12±29.38)元.组间相比,两组总有效率相似,但治愈显效率及治疗费用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浮针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电针组.结论 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浮针疗法较电针疗法具有安全方便、痛苦小、取效快、治疗费用低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武;张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NF-α在重症肺炎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3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肺炎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CK-MB的含量.结果 肺炎组和心衰组的TNF-α和CK-MB浓度均较健康组升高(P<0.05),而心震组的TNF-α和CK-MB浓度又较肺炎组升高(P<0.05),心衰组TNF-α与CK-MB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当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时,TNF-α可显著升高,引起患者的心肌损害,终导致心衰.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位,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作者:刘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MHD贫血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HP+HD组与HDF组,HP+HD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P+HD;HDF组在每周2次常规HD的同时,每周行一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小时.均接受促红素皮下注射,口服铁剂、叶酸补充造血原料.观察6个月,检测中小分子溶质及贫血指标.结果 两组透析后小分子溶质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中大分子溶质(β2-Mg、PTH、炎症因子等)的下降率HP+HD组优于HDF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上升HP+HD组亦优于HD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HP+HD在保证对小分子量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治疗尿毒症贫血较HDF更有效.
作者:张英姿;胡宏;刘金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缓解期患者T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加重期患者TT3与PaO2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T3水平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TT3水平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其预后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红;李蔚;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佐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7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3例)和观察组(41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灯盏细辛滴注.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缓解率依次为70.73%和42.42%,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显著,两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RBP及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副反应,而常规组有11例发生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效果好,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成立丽;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配合华法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SI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42例确诊SIP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率评定梗死灶体积的比较,KPTT值测定及血液流变学,凝血全套,肝肾功能,血常规监测.结果 SIP患者联合药物治疗后NIHSS评分,有效率,梗死灶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IP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治疗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付成华;汪健;席刚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族性结肠息肉痛(FPC)保留全直肠肌鞘的意叉与旋转剥离直肠粘膜的技巧.方法 分析23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采用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治疗的效果,并探讨旋转剥离直肠粘膜的技巧.结果 23例FPC患者均完整剥离直肠粘膜,直肠肌鞘内不遗留残膜,无手术失败病例,无近期感染病例,无息肉复发,近期与远期疗效均满意.结论 对FPC患者手术中实施旋转剥离直肠粘膜方法,可完整剥离直肠粘膜,保留全直肠肌鞘,从而就保存了储便排便的肌性器官及附着的骶神经丛,使患者术后大便正常,小便及性功能亦未受损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元恂;周家镇;任明扬;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al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DSA显示出血来源,急诊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子宫动脉.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没有发现严重的血管栓塞治疗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一种有效、迅速、安全的方法.
作者:赵张平;陈世沛;滕红;谢英;徐兴明;周炜;陈友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抗抑郁治疗对病情发展的影响,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CCMB-3抑郁诊断标准,对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筛选,并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服药抗抑郁组及非服药抗抑郁组,对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进行分析,并观察两组间心肌梗塞及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约34.2%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根据CCMD-3诊断标准中的抑郁发作症状标准所做的症状调查结果显示,心境低落71例(92.02%),睡眠障碍58例(74.36%),无愉快感者52例(66.67%),为冠心痛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主要的抑郁表现.服药抗抑郁组治疗1个月后,心脏缺血症状改善明显,HAMD-17评分显示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服药抗抑郁治疗组心脏缺血症状改善不明显,HAMD-17评分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服药抗抑郁组心肌梗塞及猝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服药抗抑郁组,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容易伴发抑郁症,准确及时的诊治伴有抑郁症的CHD患者,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慧阳;张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35~42周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50例,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超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检查.根据Grannum胎盘成熟度分级,分Ⅱ级组和Ⅲ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预后指标.结果 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但胎盘Ⅲ级组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转科显著增加(P<0.05).结论 胎盘成熟度的形态学改变可影响国产儿的预后.
作者:谭小勇;张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健康剖宫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低浓度度小剂量组(L)与等比重常规计量组(N),L组腰麻剂量0.125%罗哌卡因7 ml,N组腰麻剂量0.5%罗哌卡因2 ml.现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的区别.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后低血压、应用治疗药物及追加药物N组均优于L组.结论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
作者:王苹;盛开花;陈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膈肌缺损修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膈肌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无膈疝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膈肌缺损修补,术中采用聚丙烯疝补片加大网膜、心包作垫法及单用心包修复、重建,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坚;李文忠;罗仕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妊娠70~84天,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50例于手术前10~12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建清;李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铜显色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23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FFA水平;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肾炎组)和肾病综合征组(肾综组)的FF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炎组和肾综组FFA与传统肾功能受损指标BUN和Cr成正相关.结论 血中FFA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密切相关;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时,FFA与传统的肾功能监测指标BUN、Cr成正相关,所以FFA可作为监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
作者:吴亚;郄会卿;魏宏莲;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发生自然流产与妊娠相关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妊娠期后血小板减少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和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主要部分.55例患者中自然流产率为40%,PAT组与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组的自然流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期的免疫异常可能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下降及自然流产的根本原因.
作者:熊晶;朱付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血脂水平差异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体检的1641名城乡居民,检测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对检测结果按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城市居民CH0、TG、LDL-C检测结果均高于农村居民,HDL-C检测结果低于农村居民.结论 城乡居民血脂水平有差异,城市居民血脂水平高于农村.
作者:安秀英;王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的血清及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影响.方法 30例膝关节OA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连用5次,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血液及滑液,检测MMP-3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血清和滑液中的MMP-3含量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玻璃酸钠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MMP-3水平,从而治疗膝OA.
作者:张向阳;孙正明;郭东武;甘沛;杨鲁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46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36例.治疗1周~12个月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CUG)检查,分别测定计算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变化.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CUG各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12个月后培哚普利组LEDVI、LESVI均显著低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LVEF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发生.培垛普利与卡托普利比较,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大、耐受性更好.
作者:覃俊安;张施明;林小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维生素K1联合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筛选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序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维生素K10.5~1mg/Kg,大剂量50mg,加普通肝素100U/kg,大剂量5000U,取代氨茶碱和其他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气管喷雾剂药物;对照组23例,用常规氨荼碱+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呼吸道吸入.两组其他抗菌、消炎、化痰药不变,治疗组无须用止咳药.结果 两天后治疗组心率减慢,运动耐量明显改善,痰液明显减少,咳嗽明显减轻.而时照组两天后心率无减慢,运动耐量无明显改善.两组心率、运动耐量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维生素K1联合肝素通过其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运动耐量缓解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更有益处.
作者:柯仲权;唐荣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和实用意义.方法 回顾总结2318例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完成手术2300例,其中腹腔镜联合手术34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12例,中转开腹18例,发生各种并发症1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适用于基层医院普通外科及交叉学科的诊断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欧阳彦成;侯锡斌;樊劲;田农庄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漓环磷腺苷葡胺120mg,每日1次,连用15日.监测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心肌酶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明显改善,心肌酶学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谭杰;尹智;陈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7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井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的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氧疗、改善通气、强心、利尿等相同,仅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于皮下注射2次/d,7 d为1个疗程,监测两组治疗前后PH、PaO2、PaCO2,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水肿、紫绀、哮喘,心率及肺部哆音的变化)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肺功组能明显改善,红细胞比客和全血高切黏度降低,PaCO2降低,PaO2增高,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血液性状及通气,且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陆海英;李方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 对2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测定手术前后血浆LPA和CA125水平.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手术前后血浆LPA分别为(5.25±1.57)μmol/L、(3.10±1.30)μmol/L,而CA125手术前后分别为(336.00±259.53)IU/L,(110.21±56.02)IU/L,术后均低于术前.结论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LPA明显降低,有望成为新的卵巢恶性肿瘤的术后监测随访指标.
作者:黄艳丽;刘永红;徐文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浆Copeptin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AECOPD住院治疗时及治疗后迭到缓解期患者76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copeptin浓度,同时行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检测.健康人群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阳性率为89.47%,高于WBC、N的阳性发现.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含量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Copeptin深度显著升高,血浆Copeptin检测可作为AECOPD诊断及严重度评估的灵敏指标.
作者:陈明勇;陈斌;刘小英;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干预与道路交通伤害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急诊科就诊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人数及受伤原因进行季度性统计分类,并将其结果反馈有关部门,同时通过交通部门、社会媒体、行政部门、学校等途径进行信息化干预,再将4年中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内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4~2005年下降4.49%,2005~2006年下降22.38%,2006~2007年下降1.95%.结论 通过伤害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将之反馈给相关部门,对其工作进行指导性的建议,对减少交通类伤害的发生取得积极作用,这也是进行伤害调查与信息化干预达到的目的.
作者:刘侃;陈琪;周红;余煜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及时发现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预防其传播,防止二代感染病例发生.方法 ①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②建章立制,进行物资储备、人员储备、知识储备.③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④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⑤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 筛查出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共接诊呼吸遭发热患者1120例,留观排查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确诊病例2例,无一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在防控中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就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先云;陈蜀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巨大肺大泡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6例巨大宽基底肺大泡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开胸小切口肺大泡肺叶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胸闷.气紧明显缓解.结论 对巨大宽基底肺大泡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创伤相对小,恢复快,费用较全胸腔镜手术低.
作者:李文忠;吴坚;罗仕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应用国内外两种方法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602例符合条件的对象采用国内外两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细胞学诊断阳性者,全部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检查,所有检查均在双盲下进行.结果 利用国内外两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62%、15.45%,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显示,鳞状上皮内高度以上病变(>HSIL)均为83.13%(5/6);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分别为73.1%(19/26)、74.1%(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国内外两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国内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检查,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作者:国宏莉;唐幕湘;田林;曹书芬;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安宫黄体酮加益母草颗粒保守治疗药物流产术后蜕膜组织的残留可行性.方法 随机自愿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和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1次/d,连服10天;同时加服中成药益母草颗粒15克,3次/d,连服10天.对照组60例,行常规清宫术.并比较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保守治疗与清宫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96.7%;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观察组3~5 d,对照组2~4 d;宫腔内异常回声均消失,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加服益母草颗粒进行保守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操作效果相当.
作者:白彩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宫颈糜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治疗频率为5-8MHz、功率4W的海极星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96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并对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分别达到100.0%、94.5%和82.6%,轻度组及中度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糜烂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颗粒型与乳突型(P<0.01).结论 HIFU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是一种无创治疗宫颈糜烂的新方法.
作者:刘福英;李丽;陈曼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德阳市人民医院地震前后同期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方法 对2007年5月~2007年11月及2008年同期该院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地震后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患病率较地震前同期无明显差异,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有差异.结论 地震后不规范吸入激素治疗,震后空气中SO2增高,化学性消毒药水刺激是造成哮喘患儿完全控制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医生应加强健康指导及哮喘病人的管理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及复发.
作者:詹璐;谢小平;万朝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40例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组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22例(治疗组),另一组为未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1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4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3、4、5、6、7天两组患者的咯血量(ml)分别是(129±34 vs 163±46),(91±25 vs 139±31),(62±19vs 114±35),(37±12 vs 96±27)及(19±10 vs 78±22),P<0.05.结果 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天)分别为11.4±2.6 vs 15.5±3.7,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显著减少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咯血量及缩短住院时间,其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作者:朱静;李为民;朱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特大地震伤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群聚医院的感染防控策略,开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多重耐药株医院感染防控新思维及有效方法.方法 在华西医院预分诊处对地震伤员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分析,据此提出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并实施.结果 地震伤员中伤口分泌物30例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过采取群聚医院感粢防控策略等综合措施,共有22例伤口分泌物培养阴性,病情痊愈出院;8例伤口分泌物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病情相对稳定,未再有其他新的地震伤员伤口分泌物培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地震伤员采取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能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全耐药株医院感染.
作者:蒲丹;乔甫;张卫东;曾智;谭成;舒明蓉;尹维佳;左泽锦;王志芬;范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93例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基础之上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分2组,即单纯化疗组、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组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在痰菌转阴及支气管镜下改变的疗效差异.结果 介入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支气管镜下改变有效率高.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注药有良好的效果,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更快速有效.
作者:陈艳;王波;蒲青;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低氧血症时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心肌损伤的血清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根据PaO2的水平分成3组,观察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PaO2和各种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三个低氧血糖组CK-MB、Mb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轻度与中度CTnI、LDH均相近,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均不同.结论 低氧血症可导致血清CK-MB、LDH、Mb水平增高,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而加重.重度低氧血症可出现cTnI水平增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作者:陈小兵;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距手术时间≤72h的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发病距手术时间>72h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宜及早施行,好在发病72h以内,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任开文;康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眼翼状胬肉全部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片,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取上方或颞上方角膜缘约0.5~1.0毫米表层透明角膜组织和带6~8毫米球结膜辨,移植到手术创面上.术后注入庆大及地塞米松液至结膜下,术后临床观察3个月~3年.结果 151例移植片生长愈合良好,1例移植片坏死未愈合,术后翼状胬内复发2例.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红;多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胃癌合并急性穿孔患者两种手术术式的55例效果进行时比.结果 穿孔处大网膜填塞修补25例,平均生存时间3个月;行姑息性胃切除30例,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 胃癌急性穿孔常发生于中晚期阶段,根治性手术常难完成,选择合理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单纯穿孔修补易再发穿孔,病死率高,不宜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邹毅;张军;蒲敏;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对CVA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CVA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以凌晨和/或夜间发作明显,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CVA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ICS长期治疗可能阻止其发展成典型哮喘.
作者:李群;陈勃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观察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辅助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住妊娠(Persistent Ectop ic Pregnancy,PEP)的疗效.方法 13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患者于术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70 mg.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PEP发生,术后第一天两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且术后第1、3、5、12天两组血清β-HCG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防治PEP的疗效与甲氨蝶呤相同,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均;祝艳;高树生;罗岳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青先眼小梁切除术中同时羊膜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3例青光眼患者110只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辩下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球结膜滤过泡扁平弥漫.终随访时平均眼压(15.86±4.00)mmHg,明显低于术前(29.65±5.76)mmHg;滤过泡呈扁平弥漫.结论 羊膜植入应用于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手术中,能促进青光眼功能滤过泡的形成,有效降低眼压.
作者:史汝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面对各医疗机构对医学相关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各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并没有在该领域有所作为.本文针对我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可供借鉴.
作者:刘晓鲁;李鸿;张玉;叶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能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人才队伍、支撑条件、临床和科研建设,保证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
作者:龙丽;杨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