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前诊断是否明确分为观察组(不典型胎盘早剥)与对照组(典型胎盘早剥),比较两组患者诱因、临床表现、产前漏诊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性交史及外伤等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使用缩宫素及胎膜早破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子宫高张比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先兆异常、胎心异常及临床发生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子宫卒中、产后大出血、围生儿死亡及Apgar评分≤7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需要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及时进行处理,改善预后.
作者:王九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统计分析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患者术后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患者术后直肠肛门压力,同术前对比,详细记录术后对排便的控制能力情况.结果 术后排便控制能力,术后第3个月,25例患者具有无法自行控制排气,15例患者具有排无法自行控制稀便排出.直至术后12个月后以上患者肛门的自行控制功能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术后3-6个月测定肛管的静息压力、肛管大的收缩压力、肛管大的收缩时间上同术前比较显著减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肛管的静息压力、肛管的大收缩压力、肛管的大收缩时间上同术前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排便控制能力有影响,改变了肛门直肠结构,但随着时间推移,肛门直肠功能可逐渐恢复.
作者:徐文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5月-11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取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四肢骨折患者术后JOA髋关节评分(88.23±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25±6.10)分,P<0.05.结论 给予四肢骨折患者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且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疾病康复情况更为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应用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仪穴位治疗,头面及颈肩部局部治疗以推拿疗法,采用按揉,捏拿等方法每日治疗30分钟,远端以经络导平治疗仪取穴治疗,每日30分钟,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65例患儿中痊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3.8%.结论 推拿疗法联合经络导平穴位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无创,无痛,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接受.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中开展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进行肢体功能恢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I评分、FMA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FMA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模式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减轻了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
作者:王秀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丝裂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吡柔比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对预防复发都有较好疗效,效果确实可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各有优势,丝裂霉素价廉但不良反应较多,易出现灌后膀胱刺激征明显并有少数尿道狭窄;吡柔比星价贵但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王应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作用意义与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1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长观察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43±1.21)分,护理总满意度为82.13%.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9.37±2.09)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46%.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精神面貌、对待治疗的态度、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优于对比组.结论 舒适护理从病情、饮食、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院内干预,且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方法理想,应于临床肿瘤护理中全面推广.
作者:马惠丽;罗莹;李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成观察传统对照组和观察组,而后对这两种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刘东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讨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及混合血肿的有效实用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CT结果了解颅脑内是否有其它损伤、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结合患者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情况而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135例病人中,93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恢复艮好;42例混合血肿患者中,11例死亡,7例患者术后生活能完全自理,22例患者术后生活部分自理,2例患者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结论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幕上>30ml,幕下>10ml,多田氏公式计算.下同)及混合血肿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法,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及时解除占位,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杨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入路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了阑尾切除手术,30例患者采用了麦式切口.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麦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住院时间分别为5.9±1.0d和6.5±0.9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组术后发生伤口感染6例,切口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4%;麦氏切口组发生伤口感染5例,切口疝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实施手术便于显露手术野和清除渗出液,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许耀伟;高鹏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乳腺脓肿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手术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闫长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发病特点,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011-2012年两年总感染率为26.67%(112/420).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24月内小儿发病率高,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32.5%;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2岁内小儿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1],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母乳喂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腹泻程度相对较轻,治疗方式以对症处理和调节肠道菌群为主.
作者:郭良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41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流产2例,早产3例,足月妊娠36例;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率为87.18%;早产与足月产母婴情况均良好;34例剖宫产患者中,单纯剖宫产9例,25例患者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两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0.2min和55.1min,失血量分别为168.3ml和174.6ml,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但不增加手术的风险,而且可以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我院足月分娩的剖宫产的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及干预,观察组则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期间的心理状态采用POMS量表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围手术期期间观察组的POM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中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统计分析羊水过少对胎膜早破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羊水过少的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组,80例羊水正常的胎膜早破产妇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62.5%、胎儿窘迫发生率41.3%、宫内感染率32.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率28.5%、低体重儿率11.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过少对胎膜早破产妇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可作为监测母婴安全和指导治疗的指标.
作者:袁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脊柱结核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手术入路及手术治疗效果的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0例,女性20例;均龄为70岁.10例单个椎体破坏,27例两个椎体破坏,13例三个或三个以上椎体破坏.病程在2-9个月之间,均5个月.部位:12例胸椎(T2-T10),14例胸腰段(T11-L2),16例腰椎(L3、L4),8例腰骶段(L5、S1).Franke1分级:B级7例,C级21例,D级11例,E级6例.术前进行抗结核治疗2-3周,外科手术;术后进行随访.患者均获得随访,24-38个月为随访期间.结果 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无死亡,同时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49例,复发1例.在10-15个月内均以植骨融合.Franke1分级得到改善,B级1例,C级7例,D级12例,E级30例.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合并疾病进行合理处理后,老年患者一般可行手术治疗.若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病灶、并行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可以得到较佳疗效.
作者:师椿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出率和椎间盘突出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5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CT诊出34例,诊出率为68.00%; MRI诊出48例,诊出率为96.00%.MRI诊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腰椎间盘突出Ⅰ度、Ⅱ度诊出率明显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CT高.
作者:白来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在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梭形切口及连续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例数、术后病率、平均住院天数、痛经缓解情况、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病率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痛经缓解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工”形切口并内翻缝合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能较完整剥除病灶,减少缝合张力,降低中转开腹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彦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术治疗70例高血压脑出血,经CT定位,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结果 70例患者中治愈45例、好转21例、死亡4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
作者:魏现伟;刘宏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组(65例)和手术组(95例),保守组采用口服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两组患者定期复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患者平均夜尿次数、每次尿量、平均每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发生率、残余尿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确切,对于提高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有极大帮助,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在脑梗塞患者康复训练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3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对康复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婴儿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差别.方法 将100例住院婴儿按输液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留置针组(上肢组)与下肢静脉留置针组(下肢组),分别观察两组静脉穿刺的留置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上肢静脉留置针与下肢静脉留置针比较,平均保留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一次穿刺成功率,下肢静脉组(94%)显著高于上肢组(82%).结论 对于婴儿,特别是未学步小儿,为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可首选下肢静脉进行静脉留置.
作者:刘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26.92%,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显效率为7.69%,总有效率为30.77%.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万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入院后,取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泽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治疗,均1-4疗程.结果 两组均有疗效,但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组的疗效更佳.
作者:成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实施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以来,对我科1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开展规范化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其诊断及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40例患者,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的有30例,2-6h得到治疗的有60例,6-12h得到治疗的有30例,>12h者20例.结论 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使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徐丽琼;庞云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行小骨瓣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显微镜下行小骨瓣开窗血肿清除术方法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能够有效解除患者脑部组织占位效应,其具有减压充分、止血确切、清除彻底等优点,对提高救治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冰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的可行性以及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核出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非妊娠妇女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而且在患者出院后1-2年后进行随访,观察组8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5例,占6.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8例,占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急诊的106例患者;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样本试管中加入肝素抗凝剂,对照组不合抗凝剂,分析两组样本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样本Ca2+、Cl、Na+、Mg2+、TP、AST、ALT、GGT、BUN、Cr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p3+、CO2、Glu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依据,注意纠正K+、p3+、CO2、Glu的差异.
作者:罗祥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研究有4例死亡患者,病后2年内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6例,治疗后随访2年查心电图示具有遗留心电图后遗症的患者20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多变,虽然目前确诊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种类较多,不过一些方法较难实行或者阳性率较偏低,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注重临床资料的收集,重视诊断心肌炎的相关指标,减少误诊、漏诊,是临床医生需注意的事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未进行超前镇痛,观察组42例在术前行超前镇痛,术后均展开被动锻炼,对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曲度与主动屈曲度均显著增大,且在术后各时段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屈曲度与主动屈曲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术前行超前镇痛,术后展开持续性被动运动机锻炼,可促使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度显著改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间断滴注湿化法)和实验组(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法,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李淑梅;武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通过合理手术方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结核病变组织的清除以及脊柱稳定性的改善,有利于结核的治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的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以及CVVH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效率为40.9%.结论 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万心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位水囊联合低浓度催产素静滴引产在低宫颈Bishop评分(宫颈评分)患者中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低宫颈评分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00)采用单纯催产素引产,观察组(n=100)采用低位水囊联合低浓度催产素静滴引产;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引产成功率、宫颈口扩张速度、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宫颈口扩张速度、活跃期时间均缩短(P<0.05),宫颈促成熟和引产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总产程、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位水囊联合低浓度催产素静滴引产可明显缩短产程,缩短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峰;张玉新;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与治疗,总结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诊断明确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积极的救治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46例患者痊愈出院,10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的缺血性心脏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救治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当病人一旦发病,准确的诊断以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全面分析我院的护理技术与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系统术后患者共7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进行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期间全体外科系统手术后患者700例进行调查,在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共29例,感染率为4.14%.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是医院护理技术、感染发生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用何种抗生素等.结论 护理技术同院内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统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技术能够大程度的防止并减少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寻找更优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自愿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观察组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更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愈合,可广泛使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6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喉罩全麻)与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各30例,临床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HR和MAP)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观察组.结论 喉罩通气全麻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具有置入麻醉深度较浅,操作简便易行,通气效果可靠,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气道刺激及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诗全;郑自富;项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71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开腹组与腔镜组,开腹组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腔镜组施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开腹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及预后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吕立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给予急诊胃出血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18.7±5.3)h VS(25.7±6.2)h],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92.610.3)分VS(72.3±9.4)分],且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卓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妇科初检梅毒患者,给予及时身心指导,以预防疾病传播、加快疾病康复.方法 以医学人文关怀模式,加强性病知识的普及,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有效提升患者自我形象,增加自信心,预防传播.结论 及时、有效的身心护理能明显缓解妇科初检梅毒患者的心理压力,配合医护各项诊疗,达到预防传播及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内镜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及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琴;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ICU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在ICU清醒患者中应用,减少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01月至12月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意识清醒患者117例,并跟踪随访进行心理量表分析;自2013年01月开始对所有入住ICU的清醒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应用HAD和SCL-90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理情况.结果 普通护理组HAD有效量表83份,问题量表50例.心理护理组HAD有效量表101例,问题量表50例.普通护理组SCL-90有效量表76份,因子分超过常模31例.心理护理组SCL-90有效量表91份,因子分超过常模23例.结论 对ICU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明显减了出院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楠;罗义伟;张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实施全程无缝管理的手术室50例患者以及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与没有实施无缝护理管理2011年进行比较.观察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院内感染率、医生满意度以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等.结果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术前准备失误(2%)、口腔异物残留(4%)、无菌操作不当(2%)、意外伤害(2%)、手术切口感染(2%)、院内感染率等均明显低于未实施护理管理前(P<0.05,P<0.01);患者满意度(98%)、医生满意度(100%)、总体生活质量(132.45±9.32)明显高于未实施前(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魏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妊高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需求,分享我院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个体的临床症状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妊高症患者实施不同的施护方案,使患者从饮食、心理、康复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围生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效果满意.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妊高症孕产妇除有效的治疗外,正确的护理也是增加安全分娩系数,减少并发症,减少围生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保守治疗67例,手术5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总结1例新生儿破伤风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预防患儿惊厥发生,重视呼吸道和脐部护理;同时加强营养和口腔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于住院21d后治愈出院.
作者:谢宁;刘惠敏;王俊;朱静;王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5例临床资料,对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5例患者23例病情稳定,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成功所起的作用,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近两年来45例种植牙患者的种植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护理工作对种植手术成功的影响.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通过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种植手术非常成功,只有一例因患者自身的原因未成功.结论 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极大地减少术后的感染,同时能使患者消除焦虑,增加信心,保障种植手术的成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个体临床症状及护理需求差异性,对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妇实施不同的人性化施护方案,使产妇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良好护理.结果 通过悉心的人性化护理及合理的健康指导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产妇得到良好的身心护理,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利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太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观察中药穿山龙进行熏洗并加以中药艾灸针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以及相关的护理问题.方法 主要的是收集60例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是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或者是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而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操作的基础上,并给予中药穿山甲熏洗以及艾灸治疗,与系统的护理以及功能进行锻炼.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有25例患者得到治愈,好转的有5例,治愈率达到83.3%,有效率也达到了100%.而对照组的患者仍旧保持原状.结论 中药穿山龙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程广民;段一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护理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方式.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56例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入院外科治疗的胆囊炎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归纳并总结护理方式.结果 通过缓解焦虑、预防院内感染、缓解疼痛,并在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下、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下,本组5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虽有1例出现院内感染,经过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后得以恢复,56名患者均以痊愈而出院.结论 在的护理过程中,通过缓解焦虑、预防院内感染、缓解疼痛,在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极大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概率,使患者及早的恢复健康.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胃癌患者于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于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需手术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实验组于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于术后经颈内静脉早期进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关营养指标上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于术后10天检测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质量指数同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于术后10天同样检测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质量指数同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以及悉心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此病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科出现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产后出血量550-1050ml,平均出血量(620.5±40.5)ml,有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加强高危出血期的观察,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后再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外,行母婴同室、心理护理等,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控制和预后.
作者:朱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强口腔及鼻饲护理,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终治愈38例,好转13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2例,死亡率3.3%.生存的58例患者未出现导管堵塞、气道狭窄及脱管等不良并发症.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采取科学细心的护理,减轻脑水肿、防治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季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胎儿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寻找预防和护理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监护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监护组给予胎心监护,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的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结果 监护组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及4-7分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0分者所占比例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正常产率为51.67%高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做好产前、产时各种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危险率、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产前、产时各种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危险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用药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4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资料.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40例,术后38例排尿通畅,1例出现尿失禁,1例并发后尿道直肠瘘.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吴胜平;刘振堂;马雪贵;何开勇;胡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中止血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并发大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止血,再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术后出血量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术中,应用水囊压迫法止血,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刘士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使用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 50例病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5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给予病人间歇正压辅助呼吸(IPPV).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抢救3-5天疗效满意;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气管插管有顺应性好、并发症少、能耐受较长期治疗等优点.结论 对于要较长时间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老年Ⅱ型呼衰患者应以经鼻气管插管为首选治疗方法;紧急情况下仍经口插管.
作者:邸兴伟;郝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无痛人流和药物人流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要求终止早期妊娠孕妇140例,根据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组(70例)和手术组(70例),药物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终止妊娠;手术组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下行负压宫腔吸引术,对比观察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组患者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与药物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患者紧张程度及接受程度明显优于手术组.结论 两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各有优劣,无痛人流在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方面优势明显,而药物流产接受程度更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个体差异性鉴别性选择.
作者:崔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63例混合痔患者,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记录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手术时间21-45min,平均28min;住院天数6-9d,平均7.4d;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肛周感染、吻合口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CT诊断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失去原病灶后减少判断失误的方法.方法 收集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并有详细的CT资料的患者(均术后病理证实)27例,统计其影像学资料的典型特征和原诊断结果.结果 原诊断结果囊腺瘤20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肠系膜囊肿2例.术后病理囊腺瘤8例,囊腺癌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例,肠系膜囊肿4例,卵巢囊肿3例,陈旧性异位妊娠2例,卵巢绒癌1例.结论 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CT特征相似,因无原病灶典型影像表现,为正确诊断带来困难,需要熟悉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发展规律,帮助鉴别.
作者:田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22例B组患者采取预混胰岛素治疗,24例A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HbA1C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HbAl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陶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方法 对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无1例子宫切除及死亡;出血量520-1050mL,平均出血量658.5mL.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检测38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测定105例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孙冬;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婴儿培养箱是为早产婴儿,发育不良的新生儿提供一个空气洁净,温湿度相适宜的理想环境,是避免婴儿相互感染,增强机体,促使婴儿发育成长和光照治疗必备的医疗器械.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探讨婴儿培养箱主要性能参数检测技术,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作者:徐东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将2009年2月-2012年9月我科收入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H、LH/FSH、T、FINS及FPG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艳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用药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4%,对照组总有效率72.8%,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书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TX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7.2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9.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治疗头颈肿瘤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诱因及救治方法,以降低临床病死率.方法 对13例DKA患者的发病诱因、综合治疗经过以及转归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性治疗,全部病例的效果均比较明显.其中,治愈患者10例(76.92%),好转患者2例(15.38%),未愈患者1例(7.69%).结论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及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疗DKA的关键.
作者:董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肝胆疾病是常见多发慢性疾病,而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互相关联的代谢、分泌和防御功能的器官,肝脏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它的大功能是分解体内毒素.胆是与肝脏邻近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胆汁生成后,进入胆囊,由胆囊浓缩并贮藏.贮藏于胆囊的胆汁,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肝胆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
作者:刘兆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蓝光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2%、9.0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照分析临床上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患者进行抗凝与抗栓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患者8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治疗期间随访一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脑栓塞、脑出血、大出血以及病死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患者进行抗凝与抗栓治疗是安全、效性、可行的,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2-3h饮酒2例,用药后4-6h饮酒5例,2d后饮酒3例.表现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症状并存4例,循环系统症状4例,循环、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均存在2例.经积极治疗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应针对应用头孢菌素类、硝基米唑及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做好注意事项教育,提示用药前后不可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朱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锦州市ICU护理人员对呼吸困难重症护理的认识,为ICU病房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呼吸障碍重症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对锦州市6所医院的10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ICU护理人员对呼吸障碍重症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三级医院护士呼吸障碍重症护理知识好于二级医院护士,高职称、高学历护士对呼吸障碍重症护理知识的应用程度好于低学历,低职称护士.结论 应加强对ICU护理人员呼吸障碍重症护理知识的培训及再教育.
作者:金永浩;郝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PCA循环原则,进行环状调查,原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查与检讨,抽取20名住院患者及40名出院患者进行环状调查,分析导致患者术后脱位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调查.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髋关节术后脱位和发生率从5%下降至0,住院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9.6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艳;杨晓杰;赵伟;龚丽华;张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健康儿童,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根据hs-CRP检测结果可准确诊断病情并掌握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从而使其获得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作者:潘新宇;付伟光;杨茂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长管骨骨折患者应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管骨骨折患者100例,分别采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扩髓和不扩髓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患者都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燕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探讨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明确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特点,以基层医院收治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的类型、特点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培训学习等方法提升临床各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所养,并积极了解居民医疗服务要求,承担起自身的医疗知识宣教责任.将功能制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主导,并以责任制护理为辅助,严格遵循护理程序,做好护理管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落实循证护理.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并对全科护理意识的落实效果进行讨论.结果 全科护理意识在综合护理工作中确立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由82.5%升至97.6%,升高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回收的意见和建议表中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降至零.结论 通过加强与推广我国基层医院的全科护理意识建设,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开展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4年与本科手术的80例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P<0.05),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舒适护理,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并使患者焦虑、抑郁得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高燕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依拉达奉结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组46例急性CO中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23);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治疗均以12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统计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依拉达奉结合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胸痹心痛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65例纳入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心肌缺血频率、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总负荷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心率、心肌缺血频率、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总负荷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胸痹心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我院产科新生儿1163人的护理进行总结,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h注射卡介苗后,均出现了预期化脓结痂反应,未发现异常,接种率100%.通过护理得出卡介苗接种要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要保证卡介苗接种剂量、接种浓度和接种部位,谨供接种护理进行参考.
作者:徐殿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诊断方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3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症状、影像学特征、包块特征、手术、病理),并回顾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术后3年内局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7%.结论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作为交界性肿瘤,具有显著的病理及临床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周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栓,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71.7%和8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栓联合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22例进行保守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36例患者,保守治疗422例(78.7%),手术治疗114例(21.3%),术后死亡12例(2.2%).结论 肠梗阻常见的致病是不同原因导致肠粘连,为常见的是腹部手术发生肠粘连,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再借助腹部彩超、腹部立位平片等进行动态观察情况下,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才可降低并发症、死亡率.
作者:刘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并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4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隐性义齿修复处理,并观察和评价隐形义齿的口腔修复情况.结果 94例牙列缺损患者中,修复成功者90例,仅有4例患者因基托老化而修复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5.7%.且观察显示,隐形义齿的线条优美,光滑平整,颜色光鲜透明,且弹性良好,患者初戴义齿后的满意度高.结论 隐形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但修复成功率高,而且具有安全、美观、舒适等优点,故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高瑞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产钳术是用产钳牵拉胎头以娩出胎儿的手术.通过产钳术的配合及护理,顺利完成手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谢雪玲;王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躁狂症患者发病期经常会发生多种意外伤害和各种急症,须手术治疗.但由于此类病人发作期间实施手术有其特殊性,术后出现剧烈疼痛,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增加不少困难.近年来我院开展术后自控硬膜外阵痛泵(PCEA),它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推注,以一定剂量持续给药方式使药物浓度维持在躁狂症患者基本不痛的低水平,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3],现将我院躁狂症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甘红梅;曲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36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36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有明显下降.结论 ①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②手术前后的观察护理,定时监测各项指标和合理的补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燕;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本院2013年本院的门诊处方共58950张,对不合理用药主要从药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存在主要问题有同类药物联用不合理、选用溶媒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给药时间不合理、使用剂型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皮试用药不合理.结论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查处方7.86%,门诊处方应用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作者:范旭升;傅希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A)和连续硬膜外组(B),各2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程度.结果 A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且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
作者:吴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岳晔玮;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相关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合理护理.同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铁、铜、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指导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经3月内电话随访无复发患儿.结论 RRTI患儿与体内微量元素铁缺乏有关,并且家属合理的照顾可以减轻患儿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玉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02月-2013年0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的100例泪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经泪道冲洗证实泪道梗阻112眼,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后效果满意,随访6-12个月,痊愈83眼,好转19眼,总有效率91.1%,无效10眼,占8.9%.结论 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梗阻,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余自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的50例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81.3±5.5)min,平均出血量为(88.1±6.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2±0.5)天.术后6h和术后12h的VAS评分分别为(6.3±1.2)分、(4.6±0.6)分,患者的术后12h的VAS评分较术后6h的VAS评分有明显的降低,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术后1例腹痛,无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清楚的观察患者的盆腹腔和解剖结构,在妇科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孙超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综合反映,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大约40%的40岁以上DM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大约8.2%存在视力损伤[2].美国DR早期治疗研究(ETDRS)等研究证实,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DR引起视力丧失的风险[3].因此,早期对DR进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管祖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其疗效及完全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选择120例脑梗病人随机分A组(早期治疗组)40例,B组(晚期治疗组)40例,C组(对照组)40例,均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1)效率85.4%,对照组67.6%,P<0.05;(2)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早期纳洛酮治疗组.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纳洛酮疗效显著抢救中安全性高.
作者:丰立忠;徐丽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推拿手法为主,辅以理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冻结肩,效果显著
作者:叶常春;周维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46例胃癌围手术期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研究组的恢复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缩短,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恢复至住院前水平的时间比对照组段,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营养合理评估,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冯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例在我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36例)以及非吸烟组(40例)进行研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分析.结果 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及死亡、再干预患者比例升高明显,女性、年龄、糖尿病及高血脂比例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者男性较多,且年纪相对年轻,并发症较少,但临床终点多不佳,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应戒烟,以提高预后.
作者:张承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欣母沛治疗,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2%;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减少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上加强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氛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诊断收入院的80例典型高血压伴随冠心病患者,我们将这8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对照组在1周洗脱期后单纯给予硝笨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口服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上述两组口服对应药物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降压效果较为明显,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采用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G、HbAlc、FIN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采用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道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比较,为临床规范用药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依据临床用药种类将408例研究病例分为氯氮平组、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统计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数量,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比较.结果 氯氮平和奥氮平比其它两种药物更易引起体重增加、血糖升高和血脂异常.氯氮平引起的便秘与其它三种药物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利培酮引起的性功能障碍与其它三种药物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齐拉西酮不良反应率较低,氯氮平的不良反应率高,与齐拉西酮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作者:徐一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宁心定悸丸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宁心定悸丸治疗共30例.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共30例.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上观察组优势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医症状上相比较,观察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心定悸丸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中医症状,疗效稳定有效,值得推广.,痊愈者17例,占21.25%,有改善者52例,占65%,无改善着11例,占13.75%.总有效率86.25%,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平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缬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名患者.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这三组分别是缬沙坦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以及缬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对这三组患者分别使用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将这三组患者的有效率以及降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缬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降压效果以及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缬沙坦治疗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降压效果和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缬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的有效率高达92.3%,而单独使用缬沙坦有效率为64.2%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有效率为60.1%.结论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单独的使用某一种药物,且差异显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一药物降压不足的问题,达到有效降压的目的.在临床上对于社区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非常显著地效果,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宋继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用鼻鼽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鼻炎康治疗,观察组给予鼻鼽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 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采用鼻鼽散治疗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妇科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出现绝经症状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服用方法为4粒/次,3次/d,共服用8周,分别在用药2、4、8周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4、8周KMI评分分别为19.42±5.72、12.53±4.02、9.89±5.85,与治疗前KMI评分27.52±5.87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使用坤泰胶囊缓解绝经综合征近期症状安全、有效,对远期症状的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付改玲;黄鹏翀;吴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 对所选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hsC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苦碟子治疗,能抑制急性脑梗死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作者:涂鄂文;陈莹;刘秋庭;谭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念球菌阴道炎应用酮康唑单独与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联合组患者行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酮康唑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康唑单药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与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进行适当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 选取58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结果实验组(低剂量)和对照组(常规剂量)两组,实验组给予70mg/m2和20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对照组给予90mg/m2和25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21天为一周期,随访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45.61%与47.4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紫杉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积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使用不用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奥美拉唑的给药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胃内环境,起到迅速止血、缓解症状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硫酸镁单药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MAP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AP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妊高症可以降低MAP指标,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世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0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观察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佑萍;梅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运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患者80例,痊愈者17例,占21.25%,有改善者52例,占65%,无改善着11例,占13.75%.总有效率86.25%,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冬梅;毛雁荣;顾慧霞;汤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观察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磷酸肌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CK、AST、CK-MB、LDH水平更加趋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正常率73.3%,对照组心电图正常率为5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作者:朱艳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3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418例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201例产妇在取出胎儿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单位(宫体注射),再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缩宫素30 U(静脉滴注).实验组217例产妇在打开腹膜后立即给予200μ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取出胎儿后给予20单位缩宫素(宫体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缩宫素30U(静脉滴注).观察并统计两组分别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在产后2小时、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4.17±42.98)ml和(349.22±50.35)ml;而对照组则为(262.53±46.56)ml和(401.34±50.69)ml.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临床效明显优于单用缩宫素,而且米索前列醇在使用上安全、方便,尤其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栋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本文就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烟酸酯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康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敬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4.4%/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67%/20.0%).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范芹昌;王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不孕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供自身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63例高泌乳血症并不孕患者给予溴隐亭治疗,治疗后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彩超定期观察卵泡生长情况以及患者排卵率及妊娠情况等,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泌乳素浓度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排卵率为57.14%,3个月后排卵率为90.48%,总有效率为98.41%;随访6个月,妊娠率为93.65%.结论 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不孕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瑞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取腹腔穿刺并置14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后,将艾迪注射液50ml缓慢注入腹腔内,每周1次,4周为一周期.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6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 40例,稳定(SD) 16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69.12%(47/68).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3例,改善29例,稳定11例,减退5例,生活质量改善率76.47%.结论 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腹腔积液有效,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牛业来;石俊霞;李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观察组47例;②对照组4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TP)化疗;观察组采用TP化疗+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4.46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0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类抗原125(CA125)值为67.54±58.30、癌胚抗原(CEA)值为19.78±16.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4.04%明显小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5.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冰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分析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浆Hcy水平以及心脑血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和血浆中的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吕冰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与心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对4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患者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液酸碱度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高,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继而顺利出院,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致使治疗失败.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其治疗时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保障治疗成效,减少住院次数,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成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女性绝经后节育环嵌顿取环术中应用不同药物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妇产科开展节育环嵌顿取环手术的绝经后患者160例,随机将样本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取环手术,A组患者取环前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B组患者取环前给予补佳乐,C组患者取环前经阴道给予己烯雌酚.结果 A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满意率为87.5%,手术成功率为95.0%,手术时间为(7.3±1.2)min,出血总量为(10.3±3.2)ml,术后腹痛时间为(11.3±2.2)h,均明显好于其他三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绝经后节育环嵌顿患者开展取环术中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程度.
作者:冯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科舒适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患者救急处理以及多方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急救以及护理后,出血停止后治愈出院21例,基于控制出血情况下转入消化内科予以强化治疗14例,予以内科治疗失败后施以手术治疗4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 及时予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少住院次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玲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措施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头痛的临床头颅CT检查方法和结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门诊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不同性别门诊头痛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和症状持续时间门诊头痛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门诊头痛患者仅有少数的发病原因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因而头颅CT检查应用的必要性较差,但若患者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则需实施头颅CT检查.
作者:韩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中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心得,为日后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留置引流管的患者3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相关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脑室引流患者,3例瘤腔引流患者,5例硬膜外引流患者,9例蛛网膜下腔引流患者在引流期间,全部严格按照护理措施进行,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神经外科中引流管种类较多,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置管特点,严格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葛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白血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和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为帮助白血病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对住院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80例白血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5.40±9.11,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家庭经济收入会对白血病患者的社会支持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提高社会支持度.
作者:朱顺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杂交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病例资料.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经杂交手术和积极术中护理,孕产妇预后良好.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危及母婴安全,进行杂交手术并做好术中护理可大程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王香丽;张新娥;白桂芹;王慰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联合药物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43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再给予诊断性刮宫后,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观察在治疗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该方法治疗,相关的指标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有这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配合口服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的功血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作者:冯方方;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达100.0%,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以切实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宋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探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178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患者阴道B超检查,对照组给予腹部B超诊断,并结合手术病理比对统计诊断准确率、误诊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63%、误诊率为2.25%、特异性为37.9%、灵敏性为94.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
作者:郭升玲;侯云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率与年龄存在直接关系,其中以轮状病毒的感染率高,占40.42%,腺病毒其次,占14.89%.6个月-1岁的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几率相对较高.结论 婴幼儿腹泻患者入院后,应加强对病原菌微生物的检查,再取药物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侯云珍;郭升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来氟米特对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口服,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口服,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血胆固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对顽固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魏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头颅CT图像特点、血液生化指标.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检查的非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头颅CT图像特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头颅CT检查梗死病灶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病灶数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出现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均易导致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马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群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关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我院126例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且病历资料完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程度和类型的不同与联系.结果 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病变中单多支病变的比例、轻重度病变比例、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比例、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着弥漫病变多,多支病变多,狭窄程度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更易形成侧支循环等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联系还为治疗策略提供信息.
作者:张建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护理、保护性隔离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指导及饮食护理等,就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0.0%,其中治愈24例,明显好转8例;治疗与护理失败率为12.5%,不艮反应发生率为17.5%.结论 对血液病化疗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可以切实提升抗真菌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聂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两种输液器在输液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保证患者的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2013年9月-10月在我科输液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排气时间和更换补液时间、排气液体损失量和剩余液体损失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与更换补液时间、液体损失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动止液输液器缩短了护士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减少药液浪费,保证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明珠;陆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死亡率、护理后复发率、便秘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分析对特重型脑外伤患者必死并发症采取的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特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B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鼻饲并发症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采用鼻饲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特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蔺灿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 与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思想沟通,语言指导和实施教育.结果 21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都基本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了母婴健康的保健知识.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还能提高母乳喂养的技术和有效的实力.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研究,以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为突破口,通过调查研究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六个临床外科科室不同月份住院患者床日均次费用发生情况与构成情况,找出导致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合理地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雅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的感染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手术室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建立感染管理的监控体系,加强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再教育,从监控中找出不足,找出原因分析并整改.结果 通过制定手术室感染管理与监控体系,使各项相关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充分认识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张春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1月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并于2013年12月针对ICU 17名护理人员不同级别,采取分层考核,将结果与2012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包括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情况.结果 采取层级护理管理的2013年年度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较传统管理模式的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心理状况、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开展早期教育,婴儿健身操,主要从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五大功能期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育、气质良好发展,增进亲子感情,提高社会适应性,从而使婴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赵兴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检验科检验的标本来自于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和血液等,是医院各种病菌滋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生物安全未达标,那么极易造成具有重大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扩散,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致病衣原体病毒等等.近年来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增多,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增多.本文分析了当前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其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作者:甄迪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新进护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可采取的干预措施.随着疾病的多样化发展及人们饮食,环境,习惯的多方面原因导致病人数量的急剧增长,相应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投入到医院的一线战斗工作中去.我院一至三年护士新进35人,作为护理部的总负责人,对新进护士的心理指导感到责任重大.现对这35名护士进行访谈式交流及调查取证,统计整理,对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归纳,了解新进护士的心理状况,对出现差错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我院护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战斗力.
作者:袁雪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上颈椎病导致上肢和颈部疼痛的病人很多,其中许多人的疼痛和颈椎的形态特点有关,因此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是探讨颈椎病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一、颈椎间关节1、环枕关节2、环枢关节3、椎间关节4、钩椎关节,二、横突孔,三、椎间孔,四、椎管四个方面介绍其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
作者:董福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建立独立的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强五官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适应专科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手术病理标本是指在施行手术的过程中,从患者身体某处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是医疗诊断直观的依据,是诊断外科疾病的金指标,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是病理标本相对集中的地方,若管理不善造成标本丢失或混淆,将给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误诊或诊断困难,所以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及安全性成为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现就我院送检病理标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作者:陈淑琴;狄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在乡镇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长期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并于6个月后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实施前,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较多,且血糖控制情况较差.而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不遵医行为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两者的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乡镇医院中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同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重视乡镇医院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学生、学校及医学生物学科三个方面分析了三二连读护理专业医学生物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与改革策略的一些基本做法.
作者:孟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医院门诊就诊流程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提出优化门诊工作流程的思路,方便患者就医.方法 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多方式、多途径优化门诊流程管理工作.结果 完善门诊就诊流程,可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门诊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结论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门诊流程优化的管理,使患者和医院取得了双赢.
作者:姜同学;段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尽管目前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难治性癫痫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生酮饮食即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以使机体产生酮症模仿饥饿状态,从而对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近年来,生酮饮食被广泛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但是我国很多患儿的家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坚持,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影响.
作者:陈川丽;段跃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给吸毒人员采血,了解吸毒人员血管临床特点,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吸毒人员采血过程中的痛苦,避免医务人员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对吸毒人员进行静脉采血,主要通过对手静脉,颈静脉、头皮静脉进行采血.结果 2010年-2012年,对吸毒人员采样,采血数量(成功采血率)分别为1303(99.62%)、848(99.76%)、1348(99.93%).结论 近三年来,对吸毒人员采样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采血方式,为提高采样成功率、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宗华;须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张掖市临泽县近年来麻疹流行发病规律,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城乡分布,为控制麻疹流行制定防控依据.方法 根据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对麻疹作统计分析(NNDR).结果 报告的19例麻疹病例,其中;农村16例,城镇3例、发病率分别为84.2%、15.8%(P<0.5)男性13例,女性6例,68.4%、31.6%.(P<0.5).≤1岁年龄、≥30岁成年,病例人数和发病率,分别为17例、2例,89.5%、10.5%.结论 麻疹发病向小于8月龄,大于15岁两极移动,农村发病率大于与城镇.
作者:张吉文;杨荣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的飞行学员转变为飞行教员这一特殊时期的角色转换期间,依次从加强学习阅读、自我心理调适、团体心理辅导等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民航飞行教员的整体心理素质,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飞行人才.
作者:林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益阳市2010年-2012年的流感样病例进行监测并及时对流感病毒行核酸检测和分型鉴定,为流感的预防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集2010年到2012年三年间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样病例标本共计1074份,回顾性分析流感样病例的基本资料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1074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核酸阳性样本153份,阳性检测率为14.24%,经RTPCT检测鉴定24例,经REAL-TIME RTPCR检测鉴定131例,其中2例经RTPCR和REAL-TIME RTPCR共同检测,检出B型、季H3型、新甲H1型流感病毒各86例、43例、24例.结论 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益阳市有B型、季H3型、新甲H1型流感病毒流行,且B型流感病毒是流行优势株,季H3型流感病毒和新甲H1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流感病毒的流行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上半年2-5月是高发季节.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预防接种是国家全民健康的一项重大基本国策,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工作中去,不但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是预防接种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服务质量,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的重要举措,为预防接种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杨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有效预防锐器伤.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采取保护性措施,使用带有安全保护性的器具,对手术室环境标准化及人员合理配置.结果 通过学习教育,重视安全意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结论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实行标准性预防,制定有效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或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牟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探讨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生育年龄女性,SLE组(A组)46例,GC治疗前、后3、6个月分别用BMD仪测定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及桡骨远端的BMD.对照组(B组)40例.结果 SLE组治疗前各部分BMD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BMD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桡骨远端降低(P<0.05),腰椎次之,治疗6个月时腰椎、桡骨远端BMD下降明显(P<0.01).结论 SLE经GC治疗后BMD较早发生改变,提示除积极预防和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受血者输血前血八项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血的意义.方法 对于手术治疗需输血的162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五项,统计受血者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24例患者HBsAg、抗HCV、RPR阳性率分别为10.59%、6.59%、6.83%;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占0.12%,1例轻微发热,1例凝血功能异常.结论 输血前受血者血八项检查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4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4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电图确诊36例,诊断率为75.00%;心脏彩超确诊43例,诊断率89.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00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空腹静脉血分离,检测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前后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溶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临床生化检验中要积极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黄俊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减少单采血员献血后皮下出血,提高静脉穿刺技巧及献血前、中、后护理质量.方法 本人采取改变袖带压力及缠绕方式、减慢返血流速、先消毒后加压、延长采集间隔、饮食健康指导等方面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复次单采未发生血肿.结论 献血者血管因素、工作人员穿刺技能、服务技能更是主因.
作者: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肺栓塞是指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具体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空气栓塞、羊水栓塞等[1].其中,血栓是常见的栓子,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1 病例介绍及临床诊断吴某,老年男性,82岁,因突发气促两天伴胸痛于2013年3月21日前去检查室途中突然晕厥,9时20分急诊入抢救室.随后做急救处理:安置患者取中凹卧位卧床,床旁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微量泵给药给予抗休克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抽血、床旁心电图、双肺CT),急诊ICU、心内科、呼吸内科相关科室会诊后转入ICU病房.
作者:严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用药量,呼吸抑制作用轻等特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就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和在椎管内麻醉、神经丛阻滞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吴世茫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