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功能独立性,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值(16.28±2.10)分显著降低,而FIM评分值(104.36±9.05)分则显著提高,总依从率显著提高,高达93.02%,而不能依从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6.98%,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德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乙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43例患者,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结果:在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统计比较上,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张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和持续组(n=6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所有持续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持续组患者护理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
作者:巫代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38例.参比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的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对比参比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则高于参比组,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袁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晚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玩晚间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刘应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醉专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医护协同管理的价值,为麻醉专科护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行麻醉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抽取3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试验组医疗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病历记录、基础护理、麻醉专科护理等,差异显著(P<0.05).且应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2%,182/19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17.4%,157/190),差异显著(P<0.01).结论:麻醉专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医护协同管理显著增强各项医疗服务质量评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应广泛推广.
作者:卢丹霞;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产科2015年1-2016年12月期间6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其中阴道分娩产妇10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的原则分作两组,其中参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2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程安全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为(251.7±36.5)mL,显著少于参照组的(844.2±87.2)mL,t=9.5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为(4.1±1.4)d,显著短于参照组的(5.8±1.8)d,t=3.4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77%,χ2=4.0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程安全护理,不仅能提升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还能减少出血量,减轻经济负担,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探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脑血栓病人中选取5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27例病人为1组.将行常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行优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可将其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眼底荧光造影是眼科的特殊检查项目之一,检查时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能发生的荧光反应变化,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的记录下眼底动态变化的技术,它能动态的观察眼底血管内血液循环,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视网膜激光光凝有重要意义.在造影过程中需要护士与医生进行配合,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荧光素注射等工作.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的科学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从我院病例库抽取40例患儿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儿,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中,本次实施了常规护理、症状护理、保健护理等方案,于2个月后,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类统计,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详细统计.结果:本次40例患儿以咳嗽、咳痰、喘息、发热、哮鸣声等为主,患儿均有2种或2种以上的病症,及时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人性化护理指导下,共39例患儿护理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7.5%.结论:人性化护理指导下护理效果显著,说明了临床人性化护理的指导作用.
作者:何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预后良好,但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调养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服务应用在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3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7)和对照组(n=67),两组患者均行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80.59%);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9%,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16±4.0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5.42±6.97)d,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8.56±7.92)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3.18±7.46)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8%)低于对照组(13.43%),两组差异明显,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董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分析细节护理对儿科门诊纠纷事件以及家属护理认可度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12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等诸多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娜;刘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并探究其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术后并发咽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咽瘘的危险因素,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术前因素与年龄、营养状态及病变分期有关,术中因素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有关,与引流方式无关,术后与口腔护理方法、营养状况及是否有咳嗽、感染的症状有关.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因素有关,需给予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毕慧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护理新理念应用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清毒灭菌的情况,并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本院未实施护理新理念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护理新理念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3.6%,洗涤合格率为86.8%,包装合格率为88.2%.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9.2%,洗涤合格率为99%,包装合格率为98.6%.结论: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的价值突出,有助于提升消毒管理的综合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余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临床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临床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关节松动护理、防褥疮护理、防感染护理,按护理规范对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结果:78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72例无并发症,4例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结论: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刘艳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中对支气管炎小儿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为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两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对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彩琴;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产科门诊收治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按照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门诊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孕妇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掌握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综述护理的具体措施,为研究小儿腹泻提供帮助.方法:将165例小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165例腹泻患儿以感染导致腹泻的比例高,观察组患儿腹泻及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病情加强科学护理,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将护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对孩子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ICU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院内转运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转运方式.对比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或升高等病情恶化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服务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满意人数28例,满意率为66.7%,乙组满意人数38例,满意率为88.4%,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优势明显,能明显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夕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排痰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精心护理之后,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显效,总治疗有效率达92.9%;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49例,基本满意的6例,不满意患者1,总护理满意度达98.2%.结论:通过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期间,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排痰护理、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关键护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彦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病房180例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摸球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8±2.5d,对照组11.8±3.1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65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63,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耳鼻喉术后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爽;张莹;曹志平;丁秀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优势明显,能减少住院天数,缓解不良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月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28例肺栓塞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发生28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无一例死亡,经过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精细、全面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艳;王丽霞;白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实施试管婴儿技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80例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行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受孕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患者.在分析两组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实施试管婴儿技术的患者主要存在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症、敏感、躯体化等心理问题,经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情绪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终止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产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对试管婴儿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心理问题,从而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蒲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存在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 ,进行细节管理.结果:通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的细节管理防范,使眼科护理安全有效.结论:通过加强眼科病房细节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马肖霞;马晓红;石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舒适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前恐惧程度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恐惧程度轻中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中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在术前及术后的恐惧和疼痛程度,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值得推广.
作者:袁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 年10月本社区医疗服务站收治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分娩前空腹平均血糖、餐后2h平均血糖水平以及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身体情况,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有力的保障了母婴健康.
作者:肖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观察在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选用综合护理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6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肺炎患儿,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行以常规护理的患儿命名为常规组,对行以综合护理的患儿命名为综合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综合护理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在临床中对小儿肺炎患儿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住院时间,临床应给予推广.
作者:王小庆;钟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与心衰纠正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各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秀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干部病房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干部患者7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干部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心理护理的干部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老干部病房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0,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罗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8.36±2.05)d,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28例(93.33%),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78例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的心理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心理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加用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唐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0(0.00%)例、咳嗽1(1.67%)例、气促0(0.00%)例)、不良事件(短暂憋气0(0.00%)例、哭闹1(1.67%)例、低氧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以应用.
作者:严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及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1%、74.60%,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机体损伤,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黄国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出生的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参与度、主动告知、知识宣教以及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亲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采取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儿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26)与实验组(n=26),采取我院儿科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参照组,采取系统化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3.07%,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复位成功率,值得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蝶;王静;吴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在予以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的临床服务,可以将护理满意程度提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后健康教育覆盖率(98.00%)、知晓率(87.00%)以及护理满意度(95.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不同方式护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亚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喉癌伴有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 10 例患有喉癌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等.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喉癌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病人得到治愈和康复.
作者:白晓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在优质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62例患儿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有38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有18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实验组家属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vs9),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对增进护患之间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生英;周伶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浅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更加稳定,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周安兰;陈有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顽固性癫痫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胆外科手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显著,并且综合护理对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更有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计划接种的118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另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计划接种的124例儿童,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儿童正常的接种护理指导,而对于观察组的儿童采取接种前、中、后全程式护理指导,观察对比两组儿童的家长对计划接种护理指导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家长对计划接种护理指导的满意度达到95.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指导满意度(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计划免疫过程中开展护理指导工作非常有必要,提高计划免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何军;焦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和胰岛素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良好率、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情况以及胰岛素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至临床.
作者:顾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无论在确诊耗时、治疗耗时还是在存活率方面,结果均存在显著优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急性脑卒中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表现相比于常规就诊流程具有明显优势,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并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金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先兆子痫患者剖宫术后护理的措施,以达到预防产后子痫的目的,讨论先兆子痫患者剖宫术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比较其在产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50例患有先兆子痫的患者,以其为研究主体,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剖宫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无论是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率都远远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产后子痫的发生率却达到低于对照组;分别是88%、88%和32%;对照组分别是68%、76%、52%.两组结果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加快疾病的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子痫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所以,无论是从医院的角度还是患者的角度,综合护理干预术后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发展.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白内障干眼症患者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84例白内障干眼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5.2%、66.7%,两组比较具备统计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3±12.1)分、(63.9±15.5)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干眼症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效果.
作者:刘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和术前护理组(术前组),各74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组护理满意度70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62例(83.78%),护理前两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术前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心率、血压以及呼吸等各项指标,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的不良情绪.
作者:黄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从我院2011年8月-2015年1月抽选,按患者的出生时间分成不同组:65例干预组行护理干预,65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统计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症好转61例(93.8%),常规组好转者50例(76.9%),统计学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黄疸时间,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贾丽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174例初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8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较好,P<0.05.结论: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可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轻初产妇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障碍,促进机体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唐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产检时接受本院的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接受了后续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孕妇未参加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未接受后续的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有78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有117例产妇发生了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9.7%.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产妇心理的舒适度,促进多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唐蕾;潘晓燕;敬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上肿瘤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被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分与比较.结果:经过有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恐怖以及抑郁等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上的肿瘤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将能大大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接受长期的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作者:刘玉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78例,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9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钱蓉;曾玲;师雪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更进一步对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双乳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发现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术后不良反应,身体恢复状况较好.结论:对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皮瓣的观察和能康锻炼等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彬;柘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称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78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感情状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给予合理的全程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慧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2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探讨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思思;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在临床中对小儿咳嗽行以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所接受治疗的112例咳嗽患儿,对112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患儿行临床护理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对咳嗽患儿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使患儿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该种护理方式深受患儿家属好评,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钟英;王小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电子喉镜下咽部异物取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电子喉镜下检查和钳取异物患者检查前、中、后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检查前、中、后护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舒适度.结论:电子喉镜视野清晰,镜体纤细,远端可弯曲,具有放大作用,图像更清晰,操作灵活,夹取准确,患者痛苦小.能发现间接喉镜下难以发现的细小、隐蔽部位的异物.
作者:张艺彬;陈秋鸿;陈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着重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早期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2.4±5.9)min,抢救成功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能够有效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车昌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中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04月-2016年04月以来,在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她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预防护理,并就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7.69%,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3.08%),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护理总满意度(92.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6.67%,76.9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44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2例.在参照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为95.7%,对照组为80.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癌症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11月-2016.9月间收治74例癌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癌痛知识掌握评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饮食、治疗、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癌痛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高,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于妊娠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4我院接收的40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擦汗组应用全程护理陪伴.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妊娠结局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实施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上顺产率还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韩媛;地丽努尔·阿的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2例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A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B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肛门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儿肛门恢复优良率是96.05%,B组是85.5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进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治疗效果的大化发挥.
作者: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家属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加快发生率等.结果:在血压升高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心率加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以将每项危险参数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显著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效果.
作者:杜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析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5例, 采用常规的新生儿黄疸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为65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胆红素临床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胆红素指数变化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15%),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胆红素指数,且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3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焦虑缓解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焦虑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淑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日趋增加,高龄患者大多数合并骨质疏松及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科室通过对高龄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周迎娣;田霞;周如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通过入院抽签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离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无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种数据间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在手术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缓解其疼痛感,减少住院用时.
作者:单文婷;王静;胡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研究对象为90例在我院进行救治的重度子痫前期的孕产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基础组(n=45)和实验组(n=45),基础组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则应用优质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服务满意度与基础组相比较高(P<0.05).且新生儿死亡率与子痫发生率远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的护理方式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改善了妊娠结局,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的是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80例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均有所缓解.但是在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上来看,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对于需要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而言,有效的使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杨沙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着重于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不惟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江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与干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27).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48%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理关怀照顾行为缓解患儿家属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98例患儿家属,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关怀照顾行为,出院时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及患儿家属心理问题调查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针对不同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关怀照护行为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并且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黄艳;何军;赵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及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改善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SAS、SDS评分,可推广.
作者:周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炎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疾病复发率分别是(2.16±0.33)d、8.82%(3/34),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疾病复发率分别是(3.60±0.65)d、20.59%(7/3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后,可以明显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提升肺炎病症治疗效果降低肺炎的再次发生率.
作者:郭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对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NICU 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努力母乳喂养率从开展前的2%上升至63%.结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效果显著.
作者:周颖;张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为0.05%-0.88%[1],主要危险是出血、 腹内脏器损伤及感染,其临床表现与穿孔的部位、大小、损伤范围、出血情况等有关[2].如并发肠损伤可发生嵌顿性肠梗阻,若未及时救治可发生中毒性休克、 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我们对1例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给予积极抢救与护理,待病情稳定后送手术室,术后康复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本文对此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君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于2001年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kehlet开始倡导,2006年以来,我国医疗工作者也开始大量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FTS理念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1].我科2014年1月至今,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完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受益,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路艳茹;王丹丹;刘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9例)与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达到了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可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努尔比亚·吾术尔;帕力扎提·布守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产褥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的产后随访护理,对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睡眠障碍、子宫复旧不良、便秘、乳房问题、产后抑郁等产褥期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产妇(3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育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定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实施重剖宫产手术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50例设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50名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室完成响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产妇并发症出现情况等指标,发现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可大大减短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的时间,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及降低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能缓解产妇术后并发症状.
作者:赵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发热,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一支肌肉注射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7~20d,均可出院.日后随访均无胆道相对应反应出现.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前、后进行护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进行就诊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按常规模式就)和观察组21例(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20(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6.1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研究组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质量,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吕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在我院终止妊娠,术前期待疗法中4例出现产前大出血而提前终止妊娠,术中经输血,采用缩宫素,欣母沛,卡贝等常规治疗脱离危险.其中1例因植入胎盘面积大,各种止血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切术.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风险高、危害大,应做好产前宣教,尽量减少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罗前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症状体征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随机将这100名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5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优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明显的的对照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时间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在临床上有效地帮助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改善生命体征,缩短患儿发病的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石胜萍;雷钧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方法以及健康的指导.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42例.两组产妇在产后均为母婴同室,对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床旁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都进行健康的指导,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泌乳的频率以及乳汁的充足量方面均要高于常规组产妇,而实验组产妇首次泌乳的时间的要比常规组产妇初次泌乳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时采用床旁干预的方法并配合相关的健康指导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琳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划分为常规组(n=31)与实验组(n=32),常规组采用普通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3.87%,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8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彭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用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23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产前预防、产程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为18.26%,护理满意率为73.04%;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为4.35%,护理满意率为98.26%,研究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给予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分娩,降低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徐丽丽;赵丽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血液外科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其行疼痛评估及护理.结果 血液外科患者在评估疼痛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在正确的评估患者疼痛等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银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基础疗法,同时实验组加以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参照组为77.1%,结果表明数据对比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显著,且优于基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更高,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治疗手汗症和重症雷诺病的有效方法,一般多发于亚热带地区,此项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在各大医院都已展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101例手汗症与雷诺病患者,总结手术的配合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蔡卓权;张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正随着冬季取暖的开始和小儿在户内活动时间的增多,小儿烧伤发生的事件明显增多,给小儿和家庭生活造成痛苦.本文结合我科临床病例,特提出以下家庭照顾小儿预防烧伤和护理措施.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血液肿瘤患儿并使用了TIVAP的患者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TIVAP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探究的12例血液肿瘤患儿在化疗的过程中使用TIVAP并未出现外漏、外渗的现象,也未出现导管相关性的血行感染并发症.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儿童血液肿瘤化疗中解决了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化疗对肿瘤患儿外周血管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导管相关性的血行感染并发症,降低了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江华;刘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阶段来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高血压产妇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血压水平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优秀,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兴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接受治疗及分娩的产妇3022例,观察并统计孕产妇在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原因,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书面总结,针对性开展实施预防对策.结果:3022例孕产妇中发生不安全事件11例,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36%,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产妇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预防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学习并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多种不安全因素,应针对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护理危险,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化;赵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经入院病床单双号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模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选择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间经对比差异性有所增强;而两组患者护理前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差异性并未加强.结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后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精神状况.
作者:罗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利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9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SDS评分(36.48±5.87)分少于乙组患者(48.83±6.36)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989,P=0.000).甲组患者SDS评分(36.75±5.94)分少于乙组患者(48.48±6.59)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255,P=0.000).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6%)高于乙组患者(83.6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995,P=0.014).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化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延缓孕期时间和感染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判断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延缓孕期时间指标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感染情况上,观察组的6.3%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8.8%.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母婴生存质量,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齐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试验组白内障患者应用全面护理,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出现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神经性充血等并发症以及眼压.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护理期间出现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神经性充血等并发症人数以及眼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应用全面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眼压,降低出现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神经性充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王薇;卢丹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护理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测量结果、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组具有更优的血压改善效果(P<0.05);但研究组自然分娩率(68.89%)显著高于对照组(42.22%)(P<0.05).结论: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保障其血压控制效果,对降低剖宫产几率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明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院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选取急诊危重症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而言,将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运用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安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以及焦虑状态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宋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行末梢血采集,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BC、PLT、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MCHC、MCV、MC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较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兴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临床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者中抽取42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MRI、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阳性检出率,并由MRI诊断结果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者预后.结果:①MRI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阳性检出率是88.10%,均高于CT的阳性检出率69.05%(P<0.05);②本组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的MRI随访检查结果对于新生儿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MRI在临床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诊断价值显著,可准确评估其预后.
作者:张海龙;马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7例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乙组38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24例,总有效率为64.8%,乙组的有效人数有34例,总有效率为89.45,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42例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均接受CT与MR技术诊断,对两种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CT与MR诊断患者的狭窄率差异小,结果不具有显著性(P>0.05);MR能够较好的显示钙化出血,而CT能够显示钙化,不能够显示出血,MR对于斑块异常的显示结果优于CT,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CT与MR对于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不大;但是MR技术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作用相对更好,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作者:王庭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井艳;郭巍莉;林晓华;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判断价值.方法:把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9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并将其根据疾病活动状态分为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再选择同期于我院行体检的49例健康人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均实施血常规检查与血沉检测,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活动期组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水平与缓解期组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期组患者和对照组除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在比较上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的多项检测指标会因为疾病活动程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且和当前认可的炎症反应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和准确判断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前经由超声及MRI检查,显示胎儿存在脐部异常的孕妇,共纳入病例数为2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例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孕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本组孕妇超声及MRI检查资料,并对比出生、引产后结果.结果:本组25例孕妇中,13例为胎儿脐膨出:10例为小型脐膨出,3例为巨型脐膨出.12例为腹裂:11例位于右侧腹部,1例位于偏中正.其中,产前超声漏诊2例较小型脐膨出,2例腹裂,均经MRI检查确诊.超声、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25/25)、84.0%(2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胎儿脐膨出及腹裂诊断过程中,实施MRI检查的效果显著,能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买志峰;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耳炎患儿68例,所有患儿全部接受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每隔半个月检查一次,并记录检查结果,然后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后,患儿的鼓膜透过度明显降低,中耳积液的症状也得到改善,并且接受纯音测听检查的患者全部恢复听力.有5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的声导抗鼓室图仍然是C型,经复查没有发现腺样体残留,其余63例患儿都是在治疗后一个月转为A型.与治疗前相比,术后的两次复查声导抗鼓室图分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B型的人数为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对于治疗小儿中耳炎效果显著,其中手术时间和手术手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郭广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其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检验结果,并观察不同孕期的贫血类型.结果:检验后,观察组RDW、M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Hb、RBC、MCV以及MCH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大细胞贫血比例大(54.55%).结论:妊娠期进行血常规检验,可及时发现贫血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保证胎儿顺利健康发育.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疗法(CBT),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指数及症状自评量表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周莉萍;张月兰;李莲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20例(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20名,将观察组划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组间对比PT和血小板参数.结果:比较PT和血小板参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出血组和无出血组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临床检验价值较高.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抽取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7例,采用消化内镜下注射止血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章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癫痫病临床诊断中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癫痫病患者5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2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共计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脑电图进行检查,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阳性例数为25例,阴性例数为3例,阳性检出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阳性例数为18例,阴性例数为9例,阳性检出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在癫痫病临床诊断中的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脑电图,并且阳性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新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的165例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我院的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即 A:单一药物治疗,B:单一神经阻滞治疗,C:神经阻滞及药物联合治疗,对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如实的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主要是应用一些统计学知识和一些对比的方法,对治疗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单一应用药物好P<0.01,单一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与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CT与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已经被我院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腹腔肿瘤腹腔转移患者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CT与增强CT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增强CT组诊断符合率为94.3%,显著高于CT组的60.4%(P<0.05),同时其小种植灶、种植灶宽、种植灶长均显著优于CT组(P<0.05).结论: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灶方面,增强CT较CT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其不但诊断准确率更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小种植病灶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传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单层螺旋CT对小儿腹部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断的患者22例,对其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式.结果:经过诊断有5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图像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面积十分巨大的肿块阴影.有1例患者检查出为肾上腺血肿,究其根源是肾上腺出现病变.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瘤,经过单层螺旋CT检查后可以看出肿块旁边呈结节形状的血管十分显著.有4例患者为胆总管囊肿CT扫描后发现在肝门下方和胆囊两个位置会出现呈不规则形状的囊状液性阴影,当把CT的值调节到16HU时,囊壁的阴影有所增强.有3例患者诊断为肾积水.结论:对患者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病灶的位置和面积,及时得出周围组织受侵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确诊率,帮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治疗.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诊断时使用CD117能够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ML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LL组,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标记法进行CD117和CD34的检测,分析其在小儿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CD117在两组患儿体内均有表达,但AML患儿体内的CD117阳性率明显高于A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体内的CD3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D117检测的方法能够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起到较好的分型诊断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斌;李小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镜检,84例患者共有息肉114枚.分析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4枚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和胃体,形态主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大小主要为5-10mm,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息肉和炎性息肉.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息肉均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其中,17枚(14.91%)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6枚(40.35%)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36枚(31.58%)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5枚(13.16%)采用活检钳钳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童艺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股沟疝气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门诊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超声诊断已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腹股沟区检查.结果:在80例患者中,超声对于疝气分型检测为斜疝33例(97.1%),误诊1例为脂肪瘤,直疝检查22例(91.7%),误诊2例为斜疝,股疝检查20例(90.9%),误诊2例为直疝.结论:腹股沟疝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疝分型、疝内容物、并发症等均可确定,为后期患者治疗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作者:刘秀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MRI和CT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损伤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全部开展放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MRI和C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MRI诊断检测后,颞叶位置、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分别是85.37%(35/41)、57.14%(8/14)、66.67%(2/3),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颞叶位置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MRI和CT诊断后可以对比鼻咽癌放射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有效诊断,同时MRI在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损伤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大小.
作者:陈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结肠癌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后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率,值得应用.
作者:孙友刚;刘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二维超声以及彩色超声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判定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与分娩时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60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中,手术以及病理结果证实胎盘植入`32例,占比53.3%;二维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35例(58.3%)患者并有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91.4%;二维超声以及彩超提示:胎盘厚度明显增加,与子宫肌层粘连,并于胎盘内形成血窦植入基底部;宫壁静脉丛异常,胎盘以及周边区域存在丰富的增粗血管,呈不规则分布.结论:观察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兴;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合理性及巨脾切除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月肝硬化脾切除3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脾切除相关凶险性感染(OPSI)以及成功结扎脾动脉病例是否采用改进方法的出血量、脾脏大小差异等.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3年.无术中术后死亡、腹腔出血、膈下脓肿等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11.4%),血小板1月内均恢复正常范围,术后无OPSI病例.脾动脉结扎病例采用改进方法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33ml和364.43ml(P﹤0.001),改进方法组脾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合理,巨脾切除时,将脾脏托出切口后再结扎脾动脉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易行的实用方法.
作者:韩树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和CRRT治疗,在CRRT置换量的选择上,对照组采取低剂量,置换量为20mL/(kg·h);观察组采取常规剂量,置换量为35mL/(kg·h);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预后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CRP水平、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略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7天病死率、28天病死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作为救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理想疗法,可协同改善肾功能,缩短疗程,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寿坤;邝玉群;伍义;马月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5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各影像特征. 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94.00%)同X线平片检查的检出率(68.00%)相比明显更高(P<0.05),此外,CT影像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病灶病变情况.结论:CT影像诊断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患者淋巴结、肺内等病灶的病变情况.
作者:梁泳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借助超声彩色多普勒显象观察乳腺肿瘤与甲状腺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病变者及50例正常人,对其行甲状腺二维和乳腺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比较不同患者甲状腺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人相比,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甲状腺内低回声结节增多,甲状腺SPV、SA、SD明显上升,上下动脉血管内径明显增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腺瘤患者和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甲状腺体积也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会导致患者甲状腺体积增大,改变甲状腺血流状况,与甲状腺的病变存在密切的联系.
作者:何蔼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稳定,F-36量表中多个纬度得分较低.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霞;闫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和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已被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48例分别使用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支气管结核的相关表现,但支气管镜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诊断时,使用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娜;何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应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0例,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方法)和研究组(采用阴道彩超方法)各40例.对两组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黄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充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口腔门诊部100例小儿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n=50,以传统根管治疗为主;观察组n=50,以一次性根充术治疗为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及78%,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术.但本次调查结果仅代表近期效果,尚不能确定远期疗效.
作者:胡琛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治的94例牙列间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均为47例;对比组单一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试验组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对比组为81.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怎样采集及保存尿液标本?(1)尿液标本采集为保证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正确留取标本:① 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② 无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 混入;③ 尿标本收集后及时送检及检查(2h 内),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等;④ 尿标本采集后应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2)尿标本的种类(一)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
作者:李庆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健康需求的增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护理纠纷,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本文为此将具体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避免护患纠纷的措施,从而以利于更好的完成医院大量的抢救护理工作.
作者:邵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发生伤残意外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还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潜在和已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定位、判断、评估和处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减少或排除护理风险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伤害及损失,用科学的方法及措施使护理风险指数降至低.现将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朱丽丽;张华;王月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有限,气氛也特殊,手术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患者在受突发疾病或创伤打击下,对于立即手术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手术室护理人员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后恢复.我科2015年1~12月急诊手术17例,通过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姚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眼科手术器械及仪器手册的设计并在临床投入使用,加强了对手册的相关管理,大限度发挥了手册的作用,提高了手术效率.方法:通过册子的推管应用,要求全科护士掌握使用方法.结果:通过册子的推管应用,避免重复消毒、避免能源的损耗,避免了手术配合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结论: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志红;张秀霞;郭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当前医院的妇产科护理人员一直处于高危的工作状态,时刻面临着众多的危险因素,如药品、病毒、细菌以及各种分泌物等,同时妇产科护理人员还要面对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还需要面对非常大的工作压力,但是现在妇产科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防护意识还不够重视,本文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自我防护措施.
作者:贾丽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方式.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象,入院就诊时未开展防范方式;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视为研究组对象,实施急诊预检分诊防患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分诊预检准确率为86.54%,研究组患者分诊预检准确率为96.15%,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相对较高(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6.54%,同样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08%,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隐患发生的原因多与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专业能力等密切相关,需要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提升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元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3年-2017年通过对我院门诊服务流程观察发现,因我院占地面积小、规模小、楼层低、地方拥挤等因素房间不够使用,随着专家的不断引进、业务量的不断扩大,病原不断的增加,存在诸多问题,如挂号和缴费在同一窗口,入园体检一年两个高峰期缴费人员多,来就诊的患者一看排长队,严重的影响我院门诊的就诊人数,导致门诊病人流失到外院就诊情况屡屡发生,门诊服务人数明显下降,对于服务流程的不合理现象有待急需改进和优化,使门诊流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系统化、精细化,对提升医院的形象很有必要,在我院即将搬迁新院之际,将具体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作者:王靖雯;刘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掌握本地区蚊虫的种类、季节消长规律和密度高发区,为蚊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交流电动诱蚊器捕捉蚊虫,然后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结果:共捕获蚊虫2481只,经鉴定为淡色库蚊、常型曼蚊、里海伊蚊和骚扰阿蚊.淡色库蚊为本地区的优势蚊种,活动高峰为8月;活动密度高发区在牲畜棚、公园.结论:本地区蚊虫控制宜采用针对性治理策略.
作者:何凤云;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6年期间接收的不合格临床生化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共收到临床生化送检标准4204例,其中34例为不合格标本,占比0.81%,所有不合格标本中溶血、凝血等不合格标本例数占比较大.结论:通过对导致临床生化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医院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改进,使生化送检标本合格率得到提高.
作者:陆英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面临的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的防护措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改善.
作者:冯晓玲;郭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处理上存在较大的优势,所以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近些年,医院也在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医院的各项管理中,逐渐实现数字化的操作模式.医院信息具有系统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经常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办法,造成信息的混乱.此外,由于医院的信息量巨大,所以给信息的提取工作也带来较多阻碍,不利于医院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导致一些重要工作被延误.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之下,采用协同管理的形式,充分利用自动办公系统的优势,开展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管理手段的系统化也使得整个流程处于可控范畴,当工作出现问题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责处理,极大的提升了医院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杨静;傅国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医院要在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样需要作出一些改变,这其中就包括财务会计电算化,以便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及准确性,为使医院更好的推进医疗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如何做好医院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这一问题.
作者:丁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人们自我卫生防护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观念逐步提高,促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人们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新生儿护理各方面能够得到提高,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结合新生儿护理临床经验,下文将对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宁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X线机问世,至今已122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X线机已发展了四代,从初的焦点大,功率小,千伏低,曝光时间长,线谱宽,患者皮肤剂量吸入多,图像质量差,运动脏器无法成像,到今天的焦点小,功率大,千伏高,曝光时间短至毫秒,线谱窄,能量高,患者皮肤吸入剂量减少,可摄任何脏器的图片,成像质量高,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X线机,处在多代共存的阶段,第一代固定阳极X线机已被淘汰,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院,则有可能四代共存,第二代的工频X线机是县和乡镇级医院的主要设备,第三代的程控X线机,是一些县市级医院仍未淘汰的设备,第四代的计算机X线机(CR)目前基本上多在乡镇医院使用,同属第四代的DR,大多数三甲医院(省市级医院)都在使用,与其它X线机相比,它有诸多优点,当今世界各国医院的影像科均在使用DR,因此它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露露;王红艳;房立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社会功能.结果:上述观察指标中,观察组患者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颜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新的生育政策有了更多关注,婚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生宣传教育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工作形势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期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策略.
作者:王昭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中常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从医三十年来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18例,选取时段为199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用药情况,对常遇问题进行总结.结果:318例患者中39例患者存在用药问题,所占比例为12.26%,8例患者由于用药问题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2.52%,死亡病例不存在.结论:促进医师临床用药知识及业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合理用药,以此保证安全用药.
作者:王子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包装质量缺陷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16年1-6月份发生的包装缺陷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结果:控制和减少了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包装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了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薛玉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脾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应用四君子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预防,研究组患儿应用四君子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gA、IgM、IgG等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气虚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应用四君子汤联合穴位按摩,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频率,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许金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茵栀黄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远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0.05);且联合组患者在用药后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相比于常规用药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伍美芳;吴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者临床用药阿托伐他汀,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10~2016.9期间住院部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以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内科一般治疗),组人数均46例,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检测用药后患者血脂水平情况.结果:未治疗时两组心电图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常规组IVST、LVDD改善效果好,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阿托伐他汀,心电图恢复效果好、血脂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高热患儿10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共计52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计53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体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5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在体温上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儿体温得到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甲组46例,双号作为乙组46例,甲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乙组采用氨茶碱治疗.结果:甲组有效率91.30%,高于乙组的73.91%(P<0.05);甲组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乙组的23.91%(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多索茶碱治疗效果优于氨茶碱,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周清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发生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1%,经过统计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和红霉素基本相同,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童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连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守治疗患者,成功率为35例,87.5%,在进行纠正治疗后,其治疗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为70.00%,纠正成功率为88.2%,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和多次注射的疗效相当,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更为方便,疗程比较短,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0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4%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欧茜;赖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行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我院收治的62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生化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48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原学治疗,化痰止咳,排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应用在肺炎患儿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里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5.6%,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2.0%,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庞芸;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均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于此基础上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而研究组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且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但试验组FBG、FINS、HOMA-IR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单一实施达克宁栓治疗)与实验组(实施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2组,统计2组治疗有效率情况,记录2组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体征改善情况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实施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体征,减轻其痛苦,促进其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顾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对房颤快速心室率患者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所有比较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5.1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地尔硫卓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与美托洛尔相比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面无差异,但地尔硫卓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因受纳入研究数量及部分研究质量限制,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张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例,依照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方法配合尼莫地平以及常规方法,统计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6%,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但国娟;柳银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中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66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将这66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来进行观察.实验组33例,比较组33例,比较组所有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治疗,治疗可采取按摩子宫、嚼服米索前列醇片、子宫动脉结扎等方法;实验组所有患者除此之外还加入了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地跟踪观察,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与比较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以及总出血量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均低于比较组,对患者自身的损害较小.结论:在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医学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艺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联合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取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退热、抽搐及意识障碍持续等时间显著更短,且疗效更优,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登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西替利嗪与西咪替丁治疗外阴湿疹的临床效果,为外阴湿疹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外阴湿疹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外阴湿疹患者采用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对照组的外阴湿疹患者单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可知,两组外阴湿疹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42例,占84.00%,治疗显效的有5例,占10.00%,治疗无效有3例,6.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2例,占64.00%,治疗显效的有4例,占8.00%,治疗无效有10例,2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外阴湿疹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玉红;任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观察和常规导乐分娩;研究组患者给予全程导乐分娩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为(322.3±114.5)min,常规组总产程时间为(513.5±111.2)min,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分娩模式的应用,可有效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作者:魏言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感染常导致患儿出现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多表现热程较短的(超)高热、咳嗽、血常规检查多见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检查多见斑点或者斑片状模糊的阴影,肺部听诊多闻及细湿罗音(P<0.05).危险因素包括性别为男性、秋冬季、家庭环境一般、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有流行病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探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对降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霞;庞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在产程中的应用,探讨控制抬头娩出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86例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会阴接生进行比较,实践研究发现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优越性.结论:控制胎头无保护接生助产技术非常实用,操作简便,减少会阴裂伤发生,减少会阴侧切率的发生,极大限度的减少了产妇痛苦,安全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回归自然分娩.
作者:张瑞平;贺秀萍;袁亚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填纱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将两组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有效性(9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7例,7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以及手术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可以借鉴并广泛运用.
作者:覃冰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认真、全面地分析先兆流产的原因,从而找出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原因,找方法的方式,全面分析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后,找出治疗的有效之法.从而使孕妇的分娩过程更为顺利、安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结论:先兆流产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还是导致流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孕妇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74.41%(32/4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休克、过敏性皮疹、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以保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结果:通过开展治疗两组患者的E2及FSH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E2、FSH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细支气管炎,临床以持续喘憋为特征.临床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等药物,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及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气道局部血流,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能迅速有效地松弛气道平滑肌.在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能有效控制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使症状缓解更迅速,局部作用强,而不良反应少,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石瑾;郑威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临床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45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个性化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剖宫产发生率和剖宫产发生的原因,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结果:2016年我院共出现剖宫产300例,剖宫产发生率66.67%,发生原因除胎儿因素和产妇因素外,社会因素是造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除产妇出现妊娠合并症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外,产妇对剖宫产盲目迷信也是原因之一,为降低剖宫产率,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使产妇妊娠合并症降低,树立科学的分娩观.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别采用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中度子宫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激光治疗,B组采用微波治疗,C组采用宫颈炎康栓进行局部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 %,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总有效率与C组相比,显著优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和微波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相比,操作简单,不良反正少,临床满意度高.
作者:林燕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当人们避孕失败又没有生育孩子的意愿的时候,就会采取人工流产的方式解决问题.无论是药流还是手术流产的方式,都对女性的伤害极大.而人工流产之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更是极大地损害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此医学界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的研究,以保障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蓉;张国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治疗满意度方面入手,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5.7%和67.6%,观察组的满意率更高,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增强患者对妇科治疗了解,提升接受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全面护理形式和一般护理模式,对干预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人数分别为28和4例,满意率为88.9%,对照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人数20例和2例,满意率为62.8%,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形式,其优势比较明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利用.
作者:余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临床结局,研究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自然分娩,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时疼痛无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第一产程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Apgar评分方面相比,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相当显著,大大缩短了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减少了产妇分娩时的恐惧感和产后的疲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于小儿呼吸道疾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诊断,研究组进行肺功能检测后再进行常规诊断.终比较分析两组的确诊率、住院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确诊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以肺功能检测为基础,对小儿病情进行分析,能够增加对病情和病因判断的准确率,也能增加对疾病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邵晓莉;苟琴;赵南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特点.结果:均为单发病灶,15例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颞叶;11例为囊性病变为主,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强化,5例为实性病灶,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结论:MRI在诊断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石;臧文远;官威;王炬玮;谷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结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结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于羊水过少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羊水过少妊娠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羊水指数上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水过少妊娠患者中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羊水过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宫颈炎患者临床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利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差异明显(P<0.05).随访两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5%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其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于我院住院诊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依据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治疗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方案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近期总有效率等近期疗效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1年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之内.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上,同步放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纯放疗方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远期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丁明菲;雷德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312.3±50.4)、(309.8±48.4)μmol/L]与治疗后[(176.7±22.4)、(125.8±18.7)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6.8±8.7)μmol/L]、治疗时间[(3.4±0.3)d]均优于对照组[(33.6±9.1)μmol/L、(5.0±1.0)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后使用来曲唑促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中45例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对照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预处理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处理后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再予以促排卵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郭翠翠;李俊林;杨琳;何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将针对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方式进行探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输液的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1500例患者,通过完善输液管理过程,优化静脉输液通路护理,提高输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将针对强化静脉输液通路管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输液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降至2.8%,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降至1.0%,护理效果显著提升.结论:静脉输液通路选择对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输液风险,避免给药方面的失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对患者的临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理结果.结果:在所有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55例(68.75%)恶性病变,25例(31.25%)非恶性病变;片状低回声区占71.25%,含散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占22.50%,簇状或散在分布微钙化并不伴有或后方伴有衰减占6.25%.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表现为含有或不含有微钙化及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特异性比较低,但是敏感性较高.患者腋下是否具有异常淋巴结能够帮助诊断良恶性病变,但是仍然需要与多种影像学方法相结合,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在超声下进行穿刺活检引导.
作者:蔡春洁;何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活精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5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1%,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7.5%,干预组的护理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征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回顾分析20例经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3例,肿块状5例,不规则斑片状12例,其中见分叶征17例,细短毛刺征13例,胸膜凹陷征9例,血管集束征7例,空泡征6例,细支气管征8例,空洞征3例,钙化4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前后变化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邓存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状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黄体支持对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9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卵裂期冷冻胚胎移植(FET)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对患者分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黄体支持,观察组给予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雪诺酮8%治疗;对照组给予肌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率较对照组更低、继续妊娠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胚胎冷冻时间、移植胚胎数以及胚胎种植率、妊娠率等指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黄体支持可获得相似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黄体支持方案.
作者:罗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心功能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占44.55%,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33.18%,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位居第三,其他占10.91%.进一步分析,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均为1~2级,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各个级别均有,其中1~2级居多.本研究有1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于产后5d猝死;有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心功能为3~4级,未见死亡患者;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5例,心功能为4级.对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的妊娠孕龄进行比较,高级别心功能的妊娠孕周显著短于低级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医源性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中心功能在3~4级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较为常见,其能够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结局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作者:赵永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破裂,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其诱发早产、感染、胎儿窘迫等,增加了围生期母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分娩总数的2%-3.5%,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母儿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胎膜早破的治疗仍以期待治疗为主, 而抗生素又是期待治疗中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就胎膜早破与感染的的相关性,并分析相关的预防感染措施,以减少胎膜早破引起的感染及其导致的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倩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120例疑似不孕不育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00%、97.00%、95.00%、3.00%、5.00%,其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无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柯梦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及治疗后患者的生育能力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实验组有96.7%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对照组有83.3%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输卵管梗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生育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宁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间质部、峡部、壶腹部的疏通率分别为82.5%,88.0%,40.0%,随访发现患者的正常怀孕率为95.0%.结论:对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胸部物理治疗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婴幼儿为分析对象,依据不同的方法治疗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45)给予胸部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效果等改善情况,其中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实施胸部物理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措施.方法:选取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这20例OSAHS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OSAHS患者的诊治措施.结果:OSAHS患者治疗后的低SaO2值、DI4以及平均SaO2值均明显优于OSAHS患者治疗前(P<0.05).结论:加强OSAHS患者高危因素的筛查,若发现患者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则应为患者实施PSG检查或SaO2的检测,并为OSAHS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OSAHS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采用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还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人数;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系统健康教育后,出现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经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广范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莉;刘珏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运用在内科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能够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了3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术后常规护理,活动指导,血运观察及医用弹力袜的应用,健康指导包括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指导正确使用弹力袜,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为精心的护理和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必不可少,是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魏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责任护士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有目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的感染.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杨丽新;赵荣华;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应用,提高产妇产后恢复效果,促进社区母婴保健的实施.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社区门诊产后保健治疗的产妇者68例,将68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保健过程中采取才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产后保健中采取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提高产后保健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在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产后保健的差异,分析研究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1结果显示,康复前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康复前两组分别是2例(5.88%),9例(26.47%),康复后分别是11例(32.35%)、34例(10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产妇产后恢复质量,对社区的母婴保健具有促进作用,应推荐使用.
作者:肖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孕妇在接受预防接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后其中长期行为改变.方法:从2010年来某医院产检的孕妇中随机选出91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55例)和对照组(456例),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儿童疫苗接种率.结果:实验组1岁内儿童国家疫苗全程接种率(54.29%)高于对照组(28.73%),实验组6岁内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好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接受预防接种内容健康教育后,其中长期行为有积极改变,值得开展.
作者:王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社区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行计划免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为分组标准,将其均分为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计划免疫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前,两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接种程序、传染病认知、注意事项、疾病知识认知数据分别为(80.29±2.38)分、(84.19±2.43)分、(82.37±3.03)分、(86.82±4.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可有效改善家长认知情况,有利于其配合度的提高,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作者:胡时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属于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因素有颞下颌关节异常和退行性改变、咀嚼肌功能紊乱等.在当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正畸治疗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正畸学科医务人员研究探讨的焦点.文中就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邓芳;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研究表明,推拿具有镇痛作用.本文从推拿对内啡肽、5-羟色胺、外周组织致痛物质、外周感受器、脊髓后角、脊髓水平以上中枢和患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出发,详细阐述了推拿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月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就目前来看,由于一系列因素导致的慢性疼痛,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增大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慢性疼痛的合理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慢性疼痛的外周与脊髓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慢性疼痛的治疗进展情况.
作者:代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指导临床的工作.方法: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临床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联合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法,疗效确切,值得同行借鉴经验.
作者:薛娟;薛华;丁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