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6/R
  • 国内刊号:11-5516/R
  • 影响因子:0.45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黑龙江
  • 全年订价:6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2002年省科技厅、省出版局、新语言文学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
  • 外科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镍铬合金与镍铬合金全瓷肩台烤瓷冠对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镍铬合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全瓷肩台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镍铬合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全瓷肩台烤瓷冠烤瓷冠修复后6~8个月的临床病例,对所选病例进行牙周状况检查,即测定龈沟液(CCF)量,观察牙龈出血指数(GBl)、菌斑指数(PLl)、探诊深度(PD).镍铬合金烤瓷冠51例,镍铬合金全瓷肩台烤瓷冠44例.结果:镍铬合金全瓷肩台烤瓷冠牙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镍铬合金烤瓷冠的GC阳和GBI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LI和P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不同.

    作者:韩军;付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8例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检测

    目的:检测并探讨双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视功能.方法:常规检查患者的视力、眼前节、眼压和散瞳眼底;辅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A/B型超声测量眼轴.视功能检查包括主觉验光获得佳矫正视力;采用美国FACT对比敏感度测量卡分别检测两眼低、中、高各频区的对比度值;采用Amsler卡检查患者的中心视野;采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眼的辨色情况;采用InamiL-2510型同视机检查患者的周边融合和中心融合功能;采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结果:58例患者116只眼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0.63±0.34,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视力较其他年龄组显著低下;本组患者的平均对比敏感度值低于正常范围,且老年组患者的对比度值较其他年龄组下降有显著性;Amsler卡检查发现24只眼(20.69%)有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18只眼(15.52%)色觉异常;双眼视功能检查本组患者分别有12例(20.69%)和10例(15.52%)患者中心融合功能和周边融合功能缺失,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立体视异常或缺失,其中老年组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高度近视眼不仅可以损害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等单眼视功能,还可损害双眼视功能.并且随年龄增长视功能损害的比率和程度均逐渐增加.

    作者:赵晓军;夏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根管预备的质量对根管系统封闭的影响

    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便于根管充填.高质量的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较大惟度根管预备器械可以比较有效地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但是过度的根管预备也可能造成无髓牙的牙根折裂.根管预备包括对根管的清洁、成形,是严密消毒和封闭根管提供良好的通道.

    作者:孙仲楠;姜辉;沈兰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和X线平片的表现.方法:收集57例14岁以下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对其双侧骶髂关节X线平片和CT片进行分析.结果:在57例114个骶髂关节中,无异常改变者31个关节,有异常改变者83个关节,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增宽,髂骨侧关节面毛糙、不规则,骨皮质不连续、变薄或增厚,关节面下囊状透光区,骨质硬化,骨质缺损.骶骨侧关节面改变较轻.结论:骶髂关节炎是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主要的影像学改变.

    作者:孟淑春;姚辉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蔓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mgBid po;对照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用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有效;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显效率68.9%),有效11例,总有效率88%,无效8例占(12%);对照组显效24例(显效率40%),有效18例,总有效率70%:无效18例占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加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金顺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CT)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型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文献复习.结果:镜下幼稚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组成,部分像小淋巴细胞,散在转化的中心母细胞及浆样细胞和成熟的浆细胞.瘤细胞浸润肺泡壁和支气管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并见反应性淋巴滤泡及瘤细胞侵蚀生发中心(滤泡植入).免疫组化:CD20(+),CD5(-),CD45RO(-),CD10(-),CyclinD1l(-),Cytokeratin上皮(+),CD21(+).结论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检测,应与肺假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等进行鉴别.

    作者:徐灵;白树明;徐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速涡轮钻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地:比较高速涡轮钻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在中、低位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涡轮钻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126颗下颌阻生齿随机采用凿骨劈冠法(对照组)或高速涡轮钻法(实验组)去除阻力,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反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高速涡轮钻法拔牙时间明显比传统法时间短.两种方法患者张口受限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干槽症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东辉;高艳宇;李明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EH)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替米沙坦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NI明显下降(P<0.01),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YMSSD、PNN50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作者:王志涛;郑德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附18例报告)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6例.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壹的准确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配合营养支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蔡国全;齐建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单眼开放性眼外伤对双眼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单眼开放性眼外伤对双眼的影响,为伤眼及对侧眼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提供双侧对比的直接依据.方法:44只大鼠随杌分为4组,眼外伤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8只.单纯穿通伤组以右眼额上10点住为中心距角巩膜缘后1.0mm做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长约2mm,深达玻璃体腔,切口处造成色素膜嵌顿,色素膜外露部分与切口缘平行,切口不予缝合;异物伤组在此基础上于切口处分别置入玻璃体腔1.0mm×1.5mm大小长方形双面刀片或1.0mm×1.0mm×1.0mm大小石粒一枚.致伤后不予处置,观察眼部表现,四组内再随机均分为四小组,分别于致伤后2、4、6、8周处死.放大镜下摘除双眼眼球,冰冻切片,HE染色,数码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单纯穿通伤组伤眼在2周时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急性炎症;4周始观察到脉络膜增生肥厚、单核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特点;8周时可见1例眼球萎缩.异物伤组伤眼病理组织学在2周时均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炎症;4周时观察到脉络膜慢性炎症改变的程度较单纯穿通伤组重;6周始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性改变明显;8周时大部分伤眼眼球萎缩.结论:(1)眼内异物存留是发生化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2)单纯穿通伤及球内异物伤合并色素膜嵌顿8周内未见伤眼及对侧眼任何交感性眼炎的典型及非典型病理改变.

    作者:傅少颖;许琳;刘红玲;候勇生;冯广忠;崔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通过静脉动脉联合溶栓,并结合球囊扩级和支架置入(动脉成形术),使早期血管再通.方法:在2005年10月~2008年1月期间对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进行超早期动静脉溶栓+动脉成形术镑疗进行分析,其中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组(简称治疗组)18例,静脉溶栓组46例,动脉溶栓组37例.结论: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成形术是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有效方法,可在疾病的超早期使闭塞血管再通并保持血管通畅,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并减少患者的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和远期神经功能.

    作者:周勇;刘娜;周典贵;伍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观察

    目的:评价七氟烷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S组)(n=20),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在1.3%左右;异氟烷组(1组)(n=20例),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0.7%~0.8%:瑞芬太尼两组输注方法相同,微量泵持续注入0.2u g/(kg·min).记录各时点血压、心率;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血压、心率各时点变化一致;(2)S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重组显著增快(P<0.05).(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与异氟烷相比,七氟烷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苏醒更迅速、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吴莉;赵波;潘杰;杨坤;赵可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对蛛网膜下腔使用吗啡导致的皮肤瘙痒的预防作用

    目的:本随机、双肓、对照、前瞻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昂丹司琼对蛛网膜下腔使用吗啡导致的皮肤瘙痒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选择70例拟在腰麻下行开腹全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ASAⅠ-II级成年患者,分为2组:昂丹司琼蛆(O组)患者于腰麻前30分钟给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rag;对照组(C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患者到达恢复室、术后2、4、8及24小时评价患者的皮肤瘙瘁程度、静息VAS评分,并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总发生率及术后8h之内的各记录时间点的皮肤瘙痒程度显著低于C组患者(P<0.01).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的皮肤瘙痒只发生于C组患者(11%).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之和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的患者预先使用昂丹司琼可有效的降低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并未影响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丽秋;郭亚忠;陶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肿止痛酊配合红外线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夹板固定、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与石膏固定、西医常规治疗不同类型闭合性骨折病人,比较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治疗组100例,西医常规对照组100例,用药前后经X线摄片观察比较骨折病人的疗效和临床愈合时间.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年龄与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年龄越小,愈合时间越短.结论;消肿止痛酊+红外线照射对不同类型外伤性闭合骨折病人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它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西医常规治疗的时问提前了1/3.

    作者:邵新军;满清霞;席强;郑鑫;王洪环;杨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模拟病案教学法创新妇产科实习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模拟病案教学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我校2004级五年制医疗本科实习学生,其中34人为试验组,32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病史采集技能测试及病案分析题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模拟病案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模拟病案教学在妇产科实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王志敏;兰天;杜绍敏;于泉;王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术治疗早中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给新西兰大白兔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5mg/kg体重,,制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应用髓蕊微波热凝治疗一侧,另一侧作髓蕊钻孔对照,以拍摄骨盆正位片,MRI检查,组织病理切片、冰冻脂肪染色为观察指标.结果:微波治疗侧股骨头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血管数量增加,死骨吸收,新骨形成,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能破坏脂脂肪细胞,保持骨小梁完整结构,能有效降低股骨头骨内压,达到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目的.

    作者:李加龙;王明伟;姜静;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早期营养状况及预后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研究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观察入院第1天、7天及90天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比较入院7天和90天后(3个月)NIHSS评分.结果:住院7天,研究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0天后研究组的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

    作者:耿志伟;崔志堂;闫俊杰;白玉海;张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以其近似人体网织骨的超微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对感染较强的抵抗力被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目前义眼台植入术手术方式多种多样,采用何种方法安全可靠,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是临床医生所探求的.笔者就2001年至2007年行义眼台植入术78例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徐明君;陈洪玲;关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庆两所高校新生人格健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两高校2008级新生人格健康状况.方法:按照分层整群原则抽样,利用UPI问卷进行测验.结果:Ⅰ类检出率较高;农村生源学生较城市与城镇学生适应困难显著;两校新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负面情绪体验上;求助需求强烈.结论:两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及时适当干预.

    作者:王钰莉;杨金伟;李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果糖二磷酸钠与胞磷胆碱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DP)与胞磷胆碱(CDPC)对中、重度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将60例中、重度老年人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两组,FDP与CDPC联合应用作为观察组及单独应用CDPC作为对照组,各30例.通过对临床异常神经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神经行为评分(Fugl-Meyer评分法)作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及入院后第7天、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P与CDPC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较传统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更满意.

    作者:董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屈光不正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20例患者(1028只眼),术前分别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散瞳眼前节、屈光间质、眼底超声角膜厚度测量,Orbscan-Ⅱ、波前像差仪检查,采用美国Intra-LaseFS3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和美国VISX-S4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近视矫正.结果:木后第1天,裸眼视力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820只眼,占80%;术后1用达术前佳矫正视力1008只眼,占98.5%;1月后516只眼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占50.18%.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更加安全,精确度更高.

    作者:胡颖;王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和CT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头颅B超、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同期对照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特异性.方法:对50例患儿在头颅B超检查的同时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1.颅内出血中的室管膜下出血超声诊断为20例,CT诊断为0例;2.脑室内出血超声诊断为9例,CT诊断为4例;3.脑实质出血超声诊断为3例,CT诊断为3例;4.硬膜下出血CT诊断为2例,超声诊断为0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为8例,超声诊断为0例.结论:超声、CT对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的诊断特异性不同,临床应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露阳;吴长君;郑淼;孙萍;张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与吗啡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0μg+0.2%罗哌卡因;Ⅱ组:舒芬太尼15μg+0.2%罗哌卡因;Ⅲ组:舒芬太尼20μg+0.2%罗哌卡因;Ⅳ组:吗啡2.5mg,每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并加入氟哌利多2mg.记录给药后3、6、9、12、18及24小时各时间点镇痛评分(VAS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Ⅱ组、Ⅲ组和Ⅳ组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24小时内辅助镇痛用药量均显著低于Ⅰ组(P均<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10%,5%,25%,前三组与Ⅳ组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瘙痒发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两两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单次注射舒芬太尼15μg与0.2%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高德伟;武振庞;吴晓秋;郭俊英;肖景宽;王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由惊则和方法.方法:总结我科8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9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23例的临床病例.结果:术中冲洗401例,引流93例,术后除3例延期拔管外,其余均术后1~2天内拔管.未发生与腹腔冲洗引流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冲洗引流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建成;蔡国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分娩过程存在许多隐患,产妇在分娩时会感到疼痛、恐惧、孤独,对自然分娩缺乏信心,希望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得到专业人士亲人般的细致服务,从而顺利完成分娩这个既痛苦又充满期望的人生关键历程[1].我院自2006年开始,开展了丈夫陪伴分娩,助产士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护理,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楠;韩丽华;王林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骨科患者逐渐增多,以前只重视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忽视了心理护理,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建议把心理扩纳入常规护理当中.

    作者:赵献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保持健康的护理心态

    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具有健康的心态.然而由于职业的性质长期工作在紧张、繁忙的环境中,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很好的自我疏导和调节情绪,很容易导致工作差错,产生厌恶工作的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心理学理论,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从容、淡定的处理好身边的人与事;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作者:孙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中老年人重睑再塑术的护理

    2003~2006年,我科对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切除部分皮肤以及眼轮匝肌,使上睑松弛以及肿胀明显减轻,效果满意.该术式双睑成型自然美观,术式简单,术后肿胀轻微,易于患者接受,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0例,女165例,男35例.年龄45~75岁.其中上睑松弛96例上睑肥厚48例,上睑倒睫9例,轻度;下垂8例,单睑12例.

    作者:车艳辉;刘忠霞;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骨股颈骨折病人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能够顺利手术,但术后能否康复,加强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分别采用关节置换和动力髋(DHS)内固定术,通过加强术后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聂世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许多病人对治疗方法了解不够,因此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正常治疗方案的实施.为使高压氧治疗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治矿效果,我中心从2005年即开始展开了整体护理的工作,经过3年的经验总结,我高压氧科室自形成完善了一套针对高压氧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案,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赵学玲;刘佳宁;刘冬梅;李英;郑永彬;李恩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压力性尿失禁TVT-O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7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TVT-O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7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TVT-O术的护理.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检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排尿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25例顺利治愈出院,2例术后效果不佳.结论:TVT-O术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同时护理也是保证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刘锐;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出血病人继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2例脑出血继续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头部CT检查所见.结果:对脑出血24小时内,有长期饮酒史,肝肾疾患,血肿形态不规则的病人应警惕继续出血的发生.结论:继续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早期病情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救治提供可靠保证,以减少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梁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体会

    目前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占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合并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为尽量避免其发生,现将6年间,我院治疗31例产后出血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杨晶凤;曾令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人呃逆的护理干预对胃出血的影响

    目的:呃逆是部分急性脑血管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前驱症状,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率,防止脑血管病人病情加重.方法:将出现呃逆的20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采用胃液分析+潜血,便隐血试验并做好统计,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干预后组病人由于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发现呃逆、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胃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胃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

    作者:李振英;李秀芹;董亚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病人死亡后护理的伦理要求

    死亡是人生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死亡的不可逆性,人们对待死亡是非常重视的.但临床上护士所进行的死后护理上没引起重视.特别是死后护理中的伦理要求还注意不够,各种护理书刊杂志很少提及.笔者认为,死后护理是对人的整体护理的继续和后完成,是临终关怀的一部分,能体现护理工作的道德准则.

    作者:卢巍;卜凡叶;李雪梅;刘艳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进化论医学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1991年美国的乔治·威廉姆斯与伦道夫·内斯,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一进化论医学(evolution medicine,EM)[1].它运用进化论从四维时空(三维空间+时间因素)解释疾病及医学问题,从物种而不是从个体的观点研究疾病.

    作者:赵凤杰;汪琪;曹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正确运用冷热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正确运用冷热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方法:运用冷疗的浸泡、冰袋、冰按摩、冷喷雾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减轻局部肿胀、限制炎症扩张来达到镇痛、止血、退热、防止肿胀.热疗的热敷、熏蒸、红外线、火疗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能使损伤部住消肿、散瘀、镇痛、减少粘连损伤愈合的作用.结论: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冷疗,72小时之后运用热疗.大大缩短了损伤的修复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晓霞;车艳辉;杨福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和护理、诊治经过,总结和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0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3例患者出现嗜睡,1例昏迷、大小便失禁,其余6例无明显意识障碍.2例病人出现颈部、前胸的皮肤出血点.1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体温的上升.经正规治疗,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及时观察发现患者的呼吸困难、皮肤出血点、血压和体温的改变、神经系统的症状等是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成功抢救的的关键.

    作者:许承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2008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108例,其中男84例,女24例,年龄在38~72岁之间,其中有行道障碍或偏瘫的101例(占93.5%),有语言障碍的92例(占85.1%),病人出院时生活能自理的有76人(占70.3),现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谈点体会.

    作者:冉照芹;丁高峰;李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介入治疗己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介入途径目前主要分为经股动脉和桡动脉介人两种,研究发现[1,2],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加支架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我科于2004年开始尝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适感轻,并发症少,现将其中1225例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闫薇;王铮;李宁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内科带教护理实习生的探讨

    我科在带教实习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法:根据近几年护生出校的总体素质,心内科工作的性质,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点及易出现的护理缺陷,经全科护理人员认真总结、讨论,将实习计划修订为5点.具体实施如下.

    作者:武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3.6%,多见于60以上老年人.以女性居多,常出现骨折不愈合约(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因老年人本身存在着容易发生全身和局部骨折的不利因数,如活动减少代谢减慢,骨质变得疏松,往往一个较小的外力作用易导致骨折.近3年来我科收治此类患者22例,针对患者伤后及术前存在的各种思想负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用行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取得患者信任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所有患者预期康复.

    作者:杨福娣;张立敏;孙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80例脑出血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 临床资料:收住的首次脑出血住院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共280例.男198例,女82例,年龄47~90岁,平均(63.0±5.8)岁.并发肺部感染96例,呼吸循环衰竭32例,消化道出血14例,心率失常55例,心肌劳损20例,急性肾功衰竭8例,脑疝30例,泌尿系统感染15例,再出血10例.临床治愈232例,死亡48例.

    作者:李红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96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逐渐广泛开展起来的微创手术,多数膝关节疾病都适合关节镜手术.膝关节镜手术以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瘢痕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我科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所做的96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娇俊;朱晓红;寇增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为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变化快,在护理工作中早发现,早处理,严格观察及细致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惠玲;刘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断肢(指)再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45例215肢(指)行断指再植手术,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成活201肢(指),成活率93.05%,血管危象发生率16.43%.结论:术后敏锐病情观察能力和独立正确处理血管危象能力是促进再植肢(指)成活的关键.

    作者:崔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治疗100例腋臭患者的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100例,90例切口1愈合,切口疲痕轻微,10例出现皮下血肿,切口H期愈合,无皮办坏死、感染等,随访6个月,臭味完全消除,腋毛稀少,有效率10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有效去除腋臭.疗效确切,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丽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麦滋林-S庆大霉素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护理

    溃疡性结肠是指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和表浅性,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共同的地域及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慢性,自发性,间歇性发作的病程[1].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系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所引起趵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进而发生右心肥厚,后可发展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以慢性肺心病为常见.

    作者:许玉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特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结节性和高功能腺瘤3类.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而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里刺激,因此对于手术的病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傅慧;赵洪芬;王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前列腺摘除手术膀胱痉挛的护理与健康宣教

    前列腺发病与老年人激素平衡失调有关.男性自35岁以上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以及夜尿增多,尿痛、血尿、尿急等.前列腺增生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

    作者:刘丽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口咽部及咽旁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口咽部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患者,采用美国Bard穿刺取材枪,经高频超声引导或经CT、核磁检查明确靶组织结构,结合临床检查定位靶组织,穿刺活检.结果:定位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取材有效率100%.结论:穿刺取材临床价值大、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为早期治疗提供极大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银玉;冯长生;陈胜武;付雪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X线平片和CR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目的:探讨CR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18例患者同时行CR与普通X线屏/胶平片摄影检查,分析两种摄影成像质量及对骨折分辨力的差别.结果:CR诊断隐匿性骨折阳性率(94.4%)明显高于X线屏/胶平片阳性率(19.9%).结论: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CR明显优于普通X线摄影,能更清晰地显示隐匿性骨折.

    作者:季立军;梁晓辉;孙长龙;魏庆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C18(5μam,4.6mm×250mm)色谱柱,以0.1%磷酸(加0.0805g磷酸氢二钾):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于243nm波长处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及有关物质.40±2℃放置6个月、25±2℃放置12个月考察质量稳定性.结果:1.0-500μg/mL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溶液室温放置24小时稳定,RSD<1.0%.甲磺酸帕珠沙星保留时间为7.012分钟,与有关物质分离度>1.5.3批原料含量平均值为99.8%,有关物质含量<1.0%.加速试验及长期放置质量稳定.结论乏RP-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舍量及其有关物质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敏;李光泽;曲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检出率、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02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患者中冠状动脉扩张的资料.结果:共发现63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发生率为2.3%,44例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19例为冠状动脉扩张并狭窄.3例并有心肌梗塞,42例心绞痛,18例为非典型胸痛.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可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喜魁;褚艳丽;张福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114例临床分析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约占产后出血的80%以上[1].迅速大量的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对本院4年来发生的114例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并对防治产后出血进行讨论.

    作者:吴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6例临床表现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痰病的认识.方法:我们对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6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可能是TOBS的主要病因之一,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马莲萍;常文广;刘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c~v,DHS)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间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3岁,全部合并内科疾病,DHS内固定治疗,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DHS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阅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梁成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住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无相关性.方法:对500例早孕健康女性行药流术,第1、2天每天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75mg,第3天上午空腹服米索600mg,进行流产效果观察.结果:子宫前倾住、后倾住与正常子宫位药物流产率无差异(P>0.05),而子宫前倾住、后倾位与正常子宫住与前倾位、后倾位流产率差异显著(p<0.01).子宫前屈住、后屈住不全流产率高.结论: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对于早孕药流患者,除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外,还应对子宫位置进行选择,以减少药流引起的并发症,如:阴道流血、流血时间长等.

    作者:孙艳春;徐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的回顾,研究.采用关节镜检查,根据关节镜所见、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关节面光滑,自主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观察关节面准确、可同时治疗关节内的其他病变、有利于早期恢复功能,减少后期切口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李国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70岁以上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麻醉体会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将日益增加.股骨颈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006~2009年,我院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就有110例,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关雪明;王红;齐桂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乳腺钼靶K线检查提高乳腺普查率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自1969年法国的Gros发明了钼靶X线机并应用于临床,至今经历了30几年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如今,电子计算机全自动曝光系统、自动打印、自动活检、点压摄影、放大摄影、数字成像、稀土增感屏、感绿胶片的使用,各级医师联合阅片制度的建立,使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加至95%以上.

    作者:关伟;周旭光;隋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住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开始肩关节锻炼,随访5~20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X线片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按karlsson标准[1]评定:优23例,良4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刘万堂;沈福成;侯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科处理脐带脱垂的几个重要环节

    脐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脐带位于先露部以下或经宫颈进入阴道,甚至经阴道脱出外阴,是较为罕见的产科并发症,围生儿病死率可达20%~30%[1].笔者通过产科工作中,所经历的脐带脱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脐带脱垂的认识,并从护理环节中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早期发现脐带脱垂,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0例干预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分析

    目的:探讨干预第3产程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第3产程50例即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ml加缩宫素20单位,胎儿娩出后适当用力按摩子宫底,并适度牵脐带,胎盘10分钟未娩出者行胎盘徒手剥离术.与期待处理第3产程50例,即不使用宫缩剂.等待胎盘自然娩出作为对照.结果;积极处理组第3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积极干预第3产程能有效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3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孙淑玲;王林秋;王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预后差,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普通肝素由于有出血,诱导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且需常规监测,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祝汉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8例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运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降ALT有效率为92.8%,HBV-DNA阴转率为30.9%,HBeAg阴转率为38.0%,与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且治疗过程中束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安全有效,与单用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

    作者:张宪山;董海峰;姜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动脉瘤30例栓塞治疗体会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之一,约占80%,是一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约15%病人在住院前死亡.30%~40%死于出血后1个月内,30%病人遗留神经功能缺陷,很少一部分人愈后良好.自1991年发明GDC(电解可脱性弹簧圈),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出血,降低风险.现将我院栓塞治疗30例颅内动脉瘤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48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其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2004年12~2007年12年我院收治4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慢性根尖感染的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Vitapex糊剂在成人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对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一定的证实,并能进一步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是目前治疗牙髓感染、根尖感染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是2005年1月~2006年3月间对143例乳牙慢性根尖感染的儿童,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治疗术,并以氧化锌碘仿糊剂作为对照,经过1年临床跟踪观察,来探讨其在乳牙慢性根尖感染治疗上的效果.

    作者:孙仲楠;孙海萍;李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留置尿管导致尿道狭窄12例临床分析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其中留置尿管所造成的尿道狭窄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尿道狭窄.我院自1997年6月~2008年6月,共发现此类病人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部外伤24例X线分析

    胸部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由胸部或多部位复合外伤引起.由于外伤后胸部疼痛和呼吸功能受限,给X线摄片和CT诊断造成一定困难.而胸部外伤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必须借助X线或CT协助诊断,为了提高诊断率,本文对24例胸部外伤平片及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霍忠陟;霍雨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翼点入路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治疗

    前颅凹底脑膜瘤约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40%,其中约25%为鞍结节脑膜瘤.由于肿瘤位置深在,且与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垂体柄、下丘脑、三脑室底等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手术切除难度大.自2000年4月~2008年5月.我院应用翼点人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广宁;赵军;于广久;王艳华;关宇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10例的气道管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气道管理的关键.方法:对我科10例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次日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并发气囊破裂2例,气管导管堵塞2例,气道出血糜烂1例,食物反流误吸1例.结论:病人的气道管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至关重要,是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丽梅;丁莉;芦珊;杨红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预输注负荷量万汶预防腰麻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期中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危险因素.临床观察证明,预防性静脉负荷量输注液体可减轻低血压的发生和心率的变化,但应用何种液体作为负荷量输入为合理仍然存在争仪.万汶(5%羟乙基淀粉,Voleven)是费森尤斯生产的新型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制剂,分子量范围窄,为130000道尔顿,取代级为0.4,使用目的是减少大分子量比例,使高于肾阈值的中分子比例增加,分子分布变窄,取代级降低,代谢降解衮升高,临床上有很多报道万汶是一种合适的扩容液体.本文用万汶与常用的晶体液复方乳酸钠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4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47例,分别用自血疗法(1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组)、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3组)及口服氯雷他定(4组),每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时用症状评分法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组有效率为59.6%;2组有效率为61.7%;3组有效率为37.8%;4组有效率为38.1%.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自血疗法、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停药2周后症状控制明显优于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组及口服氯雷他定组.

    作者:于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角膜异物1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1200例角膜异物进行临床分析并介绍取出异物经验,探讨治疗角膜异物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1200例角膜异物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200例角膜异物患者中,男958例占79.83%,女242例占20.17%;铁质异物1104例占92%,植物、砂石、胶水等其他异物96例(占8%);电焊工人(包括私企工人)984例(占82%),其他人员216例(占18%).角膜畀物发生后,术者在裂隙灯下,用一次性针头自制90°小钩取出异物,该方法简单安全,适用于基层医院.结论:角膜异物多发生于男性,以电焊工人为主,预防非常重要,应该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措施,提高防范意识,角膜异物发生后,应尽快取出,以减少对角膜的损伤.

    作者:刘英豪;徐瑶;刘文波;宋长春;江酬荣;贾向平;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肺炎支原体的治疗体会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其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很强的传染性,易在儿童聚居的场所及家庭成员之间交叉感染,导致久治不愈.据不完全统计,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20%以上.

    作者:李红艳;李连翠;蔡洪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70种针剂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结果

    奥美拉唑钠为H+ATP酶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为近年上市的新药.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将其与70种针剂进行理化性质配伍,实验结果如下.

    作者:郭萍;于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点压片与普压片摄影的对照研究

    1材料与方法:(1)设备及用品:芬兰pinmed sophie乳腺钼靶X线机,配套8X7稀土屏暗盒,Kodok感绿胶片.不同规格有机玻璃点压皿,圆形、圆缺形各1个.(2)方法:选择点压片上有肿物但边缘和内部结构欠清楚或疑有肿物难以确认者加照片压片.点压片一般采用上下位,照张片即可.投照方法与普压片相同.摆奸体位后,用手触摸到肿物,选择合适的点压皿,将肿物置于点压皿中心,缓缓放下普压板,加压至患者可忍受的程度即可.投照条件略低于普压片.

    作者:关伟;周旭光;隋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3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痰培养细菌谱中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8株(18.0%),敏感的药物为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葡萄球菌属7株(16.0%),敏感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克雷伯茼属12株(27.0%),大肠埃希氏菌8株(18.0%),对大肠埃希氏菌及克雷伯菌敏感药物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老年肺炎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应根据痰培养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防止药物耐药率上升.

    作者:李秀莉;王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人工流产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为了探讨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有无必要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我院门诊部自2001年2月~2008年1月进行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术后近期感染的危险性低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梅;任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分析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898年由法国人NOcard和Roux首先从患有胸膜炎的牛胸腔积液中分离,当时因末鉴定其种属,故称之为牛脚膜肺炎微生物.直到1967年正式命名,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对人致病的生殖道支原体有人型支原体(MH),生殖器支原体(MG)和解脲支原体(1m).它们寄居在人体泌尿生殖道粘膜,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成为致病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作者:赵红艳;曲春红;杨全玉;王英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保护会阴的几点体会

    正常分娩时,保护好产妇会阴,是助产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的痛苦,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健康,也有利于增加床位周转率,临床上产妇分娩时常因助产士操作技术不过关或产妇配合不好,给产妇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减少会阴撕裂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布比卡因连续腰麻在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

    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部位深.麻醉要求高.两点连续硬膜外麻醉,常因肌松欠佳,或因麻醉平面过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等因素困扰,而被全麻所代替.全麻应用较多,医疗费用较高,受社会各种保险费用限制,科室限费,对麻醉科室影响较大.2005年开始,我科试用布比卡因连续腰麻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42例,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明;郑晓敏;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对产妇早期泌乳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应用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对产妇早期泌乳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初产妇480例,剖宫产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一次给药80ml,随身携带,镇痛泵2ml/h匀速硬膜外腔给药,术后30小时拔管,观察术后72小时的镇痛效果及产妇泌乳量.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确切;镇痛组产妇术后24小时内开始母乳例数及母乳喂养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组乳汁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复合液配制曲镇痛泵,镇痛效果好,能够利于乳汁分泌,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王志敏;兰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强玻璃纤维和铸造舌面翼板联合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超强玻璃纤维和铸造舌面翼板联合固定牙周病松动牙齿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优越性.方法:牙周病患者65例共计65颗松动牙,随机选择21例做超强玻璃纤维固定(A组);22例做铸造舌面翼板固定(B组);22例做超强玻璃纤维和铸造舌面翼板联合固定(C组),随访观察半年、1年、2年、3年、4年有效率,对比其疗效.结果:各组固定方法半年到2年有效率均较高,各组之间无明显差畀(P>0.05),3年有效率各组分别为57.1%、68.2%、100%,各组之间有差异(P<0.05);4年时有效率各组分别为47.6%、59.1%、95.4%,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超强玻璃纤维和铸造舌面翼板联合固定组临床疗效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振君;贾宏薇;周玉英;吕少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前或后入路完全融合,神经恢复均有1~3级提高.结论:前或后入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优秀方法,应注意根据术前检查决定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李常文;赵桂琴;王燕江;潘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体会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入院,眩晕3天,自觉心率慢.临床诊断:心肌病.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为1.3cm.

    作者:罗景慧;马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妇科手术20例病人自控镇静研究

    现代医学发展模式趋向于让病人主动参与,充分尊重病人的心理意愿,病人自控镇静术(patient-con-trolled-sedation,PCS)因此而逐步发展起来.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在局部或区域麻醉时应用异丙酚镇静可取得安全而有效的镇静效果.本文对比研究病人自控镇静与常规哌替啶的镇静效果,探讨PCS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兰;游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浅全麻用于胃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择期胃切除术病人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25~63岁,体重45~80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单纯硬膜外组18例;复合(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组21例;单全(吸入全麻)组19例.3组病人一般状况、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张俊铭;王东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经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38例重症胰腺交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常规组16例,肠内营养组22例,观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死亡率明亚下降.结论:肠内营养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程春艳;闫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素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肝素及质量控制.方法:利用盐解一树脂法,提取肝素,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与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回收率高,效价含量高.

    作者:刘忠霞;穆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3例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阴道出血在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的疾病分布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率.方法:对53例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期阴道出血2例占3.7%,儿童期阴道出血3例占5.7%,青春期阴道出血8例占15%,生育期阴道出血30例占56,6%,绝经过渡期阴道出血10例占19%.结论:阴道出血的病种多,病因复杂,需要妇产科相关检查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减少阴道出血的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治疗率.

    作者:朱艳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本研究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患者51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系2006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96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随机分为:(1)养血请脑颗粒治疗组:51例,男18例,女33例;年龄18~57岁,平均34.5岁;病程1~15年,平均(4.37±2.13)年;发作频率3~5次/月,平均4.3次/月;1侧头痛38例,双侧1.3例.

    作者:赵黎明;金光;王欣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不同的窝沟封闭方法的临床疗效,欲找出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患者90例120颗乳牙及年轻恒牙,分为3组:A组:玻璃离子组、B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MGIC)、C组:RMGIC和后牙树脂复合体联合固化组.分别观察封闭后6个月、1年、2年的封闭剂存留情况及有无边缘渗漏和继发龋发生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3种方法在6个月的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年的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有差异(P<0.05),2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RMGIC和后牙树脂复合体联合固化方法,在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及防止边缘渗漏和继发龋发生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宏薇;刘泓;付振君;宋映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虽然不如颈椎和胸腰段骨折的发生率高,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损伤的原因、特点及治疗和其它部位的脊柱骨折都有所不同.我院自2001年1月~2007年儿月共手术治疗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病人27例,对此类损伤的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鉴;牟滨;付振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低钠血症发生的特点,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住院救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并发低钠血症32例,占16.0%.低钠血症的发生卒中性质、下丘脑的损害及脱水剂的使用相关.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中1周内昏迷12例,死亡8例;对照组中昏迷4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下丘脑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大剂量脱水剂的使用是引起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低钠血症可作为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于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切口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很多,针对个体差异及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为广大患者普遍接受的原则.自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对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行小切口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巴智文;陈广生;顾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医院治疗护理质量,尤其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医院消毒灭菌不合格,在为病人做各项处置时,就会引起感染,不但增加病人痛苦,严重的将威胁病人生命.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治疗护理安全,现将消毒灭毒不利因素与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靳洪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排除胸膜内渗液、血液及气体,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肺的膨胀,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7~2008年对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安菊凤;石晓丽;李春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感染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是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是搞好消毒灭菌工作,医院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汇集的场所,众多的病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沬,餐具、生活用具,医疗器械等多种途径由患者传播给相关人员,从而造成医院感染.

    作者:付朝云;王雪梅;吴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急诊分诊技巧

    现代护理观察学认为,病情观察、思考、分诊、处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来源于社会各个层次,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不同,对疾病的看法和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士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探索护士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找出安全用药对策;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临床安全隐患认真分析,总结经验,采取相应对策;结果:护士用药失误率由2004年的25%降到2007年的9%;结论:对临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总结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用药失误率,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保护了护士自身安全.

    作者:王海华;张宝萍;赵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急重症抢救手术的护理管理体会

    急重症抢救手术病人入院,病情危重,全身情况复杂,发展快处理难度大.自2005年至现在的3年多时间里,我院收治重症创伤、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121例急重症抢救手术.经过几年的手术室管理工作及参加手术抢救工作,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瑞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治疗是临床用于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药物的认识不断增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基层医师对于一些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对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知识的欠缺,致使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大大存在.这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加重了毒副作用,更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现象给予讨论,以引起注意.

    作者:戴静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

    静脉输液穿刺失败,不仅增加病人生理上的痛苦,而且静脉通路未及时建立,将延误抢救治疗的佳时间.因此,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便使病人及时用药治疗疾病,提早康复.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输液治疗护理的范围是依据解剖学,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生理学以及治疗特征和技术水平决定的,它是嗣绕病人护理和实践、环境三个要求存在的.

    作者:王丹;王晓丽;孙英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士长对临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如何开展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了一个新课题.临床上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1名新世纪护士长,督促护理人员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紧跟现代科学护理步伐,就必须全面发挥护理群体的智慧和潜能.因此要求在临床护理中必须注意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我院外科已开展模式病房多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病人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作者:郭凤英;杨瑞芳;孙雅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性化管理在临时组建HIV感染病房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从临床科室抽调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22人,其中感染科3人,急诊科2人,内科9人,外科8人,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5岁,护师8人,主管护师14人,在该科室工作时间1~13个月,平均为125天.共收治艾滋病感染者19人,平均住院日245天.

    作者:闫革;韩淑花;韩淑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曾经得到很好控制的结核病,随着HIV的肆虐和免疫系统缺陷患者的增加,结核病的流行重新加剧.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骨与关节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一半累及脊柱.生长期结核更易累及脊柱等肺外器官,是引起脊柱畸形和病废的重要原因.

    作者:宋玉杰;王宁;吴昊;李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近年来ED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据估计我国目前ED患者可能有一亿多,到2025年约3.22亿男性将面对不同程度的ED.因此了解与ED相关的致病因素对预防和治疗ED就显得格外重要.意大利178个男科中心的一组大样本连续性研究则表明高胆固醇血症与ED的OR值为1.4.Bai Q等在我国三大城市进行的一项人群断面调查同样肯定了血脂异常与ED相关.

    作者:李彦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患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果能1次完成双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可避免2次手术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期限,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双髋关节置换术除有较高的手术技术外,对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23例双侧TKR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洪智;宋科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实施健康教育促使母乳喂养成功

    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我们在母婴同室全面实施了健康教育,加大了母乳喂养宣教力度,效果显著.下面就临床实践谈几点经验与体会.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高血压应注意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人高血压规定为年龄在65岁以上(我国规定为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4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的,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收缩压升高而来,一般发病率高,病史较长,心、脑、肾并发病多,急症也较多,加之老年人自体调节机能减弱,药物副反应大,因此需加以重视.

    作者:王晓丽;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结合认知功能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认识功能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8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结合认知功能培训组(结合组),两者均在常规治疗病情平稳后(发病3~21天内)进行康复训练,后者结合每天1次的认知功能培训.两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疗后与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合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卒中早期平衡、运动能力的恢复,结合认知功能培训能更显著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

    作者:王海丽;范文双;张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牙病患者越来越多,对老年牙病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找准病因病机、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所以老年牙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目前临床口腔门诊老年人心理反应与对策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霍雅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甙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通路在三七总皂甙调节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实验分诱导组、PNS组,SB203580组分别采用成骨诱导液、含100mg/LPNS的成骨诱导液及PNS诱导分化液加10uM SB203580培养,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ALP活性、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在3、5天各组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P>0.05);在7、9天,PNS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诱导组及SB203580组(P<0.01),SB203580组低于骨诱导组(P<0.05).PNS组ALP活性及钙结节染色高于骨诱导组和SB203580组(P<0.05~P<0.01),而SB203580组与骨诱导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PN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及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作者:李学东;陈斌;郑创义;刘钊勇;杜世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电图ST-T变化的意义分析

    临床资料ST-T变化是心电图诊断中常见的,它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征之一.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的改善和恶化.2007年9月以来,我院病房心电室患者859例ST-T变化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11例,女性患者448例,年龄21-84岁.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有必要做详细探讨.

    作者:王善荣;武玉梅;李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麦滋林-S颗粒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2008年5月~2008年9月我们应用麦滋林-S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87例,另以西瓜霜喷剂治疗87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收集流行期间手足(及臀部)具典型小水疱,伴有口腔溃疡,诊断明确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74例,其中男98例.女76例,年龄6个月~7岁,其中3岁以下140例,占总例数的80%.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1).

    作者:徐全宇;卞艳萍;何昌武;吴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48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其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2004年12~2007年12年我院收治4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围麻醉期2例呼吸心脏骤停体会

    我院自2008年9月份以来,出现了两例心脏呼吸骤停,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性,45岁,体重60kg,ASAⅡ级,胃出血2天人院.患者曾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两天前胃痛不适,呕出咖啡色胃内容物,黑便,1天前呕出鲜血,急诊人我院.胃镜下示十二指肠球部活动出血,诊断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出血即转入普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前输浓红2个单位.

    作者:刘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绞痛与心机梗死的鉴别

    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几率越来越大,但由于两种疾病的某些症状和体征很相似,很有可能使两种疾病相混淆,由此,可造成治疗上的错误,下面就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鉴别要点作一具体介绍.

    作者:张艳君;李炳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室颤心肺复苏后溶栓成功2例报告

    例1:女性,58岁,2005年12月14日6时30分来我院急诊.自诉:心前区持续绞痛3天,加重10小时.13日于某院急诊,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型改变,嘱其人院未从,当日夜间胸痛2次,均历时20分钟,自行缓解.12月14日1时再发心前区刀割样痛,较前加重,出汗,向双肩放散,持续不缓解至4时,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00ml,6时头昏,眼前发黑,意识不清10余分钟,无抽搐.

    作者:李桂华;庄树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2001年12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共收治260例急性肠梗阻,其中7例(占2.7%)死亡.本文对其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9~83岁,平均69岁,60岁以上4例,占56%,发病短8小时,长6天.伴有感染性休克3例,有腹膜炎体征5例.

    作者:赫崇欣;康北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土暖气锅炉爆炸致眼外伤3例

    因土暖气锅炉爆炸引起眼外伤目前未见报道,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王某某,男,23岁,农民,住院号11608.因土暖气锅炉爆炸后炉圈飞起,打中左眼致左眼角巩膜缘穿孔于2006年12月25日住院.

    作者:林维娟;于政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兰美舒片(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观察

    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兰美舒治疗甲真菌病,现将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入选病例:2007年6月~2008年12月共73例患者,年龄18~65岁,其中男37例,女36例,患者病程为几个月~30余年,其中手指中26例,足趾甲47例.

    作者:冷静;王建国;杜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供血不足病人的SPECT脑显像分析

    目的:探讨99mTC-ECT脑血流灌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对脑供血不足病人的诊断夏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以来80例脑供血不足病人进行99mTC-ECT脑血流灌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研究,观察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反映全脑缺血的区域、范围和程度.结果:80例患者rcBF减低者70例,占受检者80.7%,r CBF减低区与临床定位不符者16例,相符者54例,其中10例还另有一个远隔部位或对侧半球的rCBF减低区,即共26例检到与此次发病定住不一致的缺血病灶.结论:SPECT脑显像所提示的rCBF减低区,可预防TIA的发生及脑梗塞治疗,SPECT脑显像能发现潜在隐匿的未引起临床症状的缺血区.

    作者:王凤;王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近年,在国际上己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工作,做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院自创办爱婴医院以来,积极贯彻母婴保健法,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母乳喂养工作.大部分产妇都能按宣传指导做到早开始,按需喂乳,母乳喂养实施较好达9 0%以上,但同时也看到了影响母乳喂养的儿方面因素,总结几年来的临床工作,产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张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位肛门阴囊瘘1例报告

    病例介绍:男,45岁,农民,1年前自觉肛门痛,经抗炎治疗好转,半年前再次复发,硬节扩大,向阴囊延伸,阴囊破溃流脓,反复发作,故来我院以高位肛门阴囊瘘收入院,骶麻手术所见:截石位11点肛缘皮下索条感明显,肛门指诊索条直入肛内11点齿线处.手术采用瘘管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术.于外口处切开并扩大外口径约2公分,骚刮腐败组织,在阴囊根部下橡皮条引流术毕.

    作者:崔文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1例

    临床资料患者23岁,因停经39周、有不规律宫缩4小时、见血性分泌物,于2006年10月10日O:20人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1月10日,预产期2006年1月17日.停经后20周时出现胎动,孕程中未行常规产前检查.

    作者:曾令丽;杨晶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脱髓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至今,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治疗急性期脱鞘性疾病1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7年1月~2008年11月,我科收治了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多发性硬化8例,男7例,女8例,年龄21~45岁,平均35岁.呼吸困难3例,偏侧肌力0~3级2例,4~5级弱2例,双下肢肌力2~3级6例,双下肢肌力4~5级5例,视力障碍3例,颅神经麻痹4例,有感觉障碍者10例.

    作者:王晓萍;刘巍;许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质量与储存管理

    数千年以来,中药材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近几年来,中药饮片来源渠道混乱,有的医院甚至有10多家供货单位,造成中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在储存过程中管理不善,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及医院的声誉.如何做好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中药库的管理与养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现就医疗单位中药饮片的质量与储存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于萍;高华;郭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补元煎治疗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低颅压性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常在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低颅压性头痛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与多种原因有关.其发病原因复杂且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目的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西医的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应用药物治疗.通过补液,收缩颅内血管增加CSF压力和缓解头痛治疗.低颅压性头痛见于各种年龄,特发性多见于体弱女性,头痛以枕部或额部多见,常伴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颈僵和视物模糊等.

    作者:王滨;陈亮;吴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对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青少年近视亦称学校性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据调查表明青少年视力减退十分普通.已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治,目前方法不一.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药双星明,润沽眼药水点眼对青少年近视25例,50例屈光度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金风;姜庆珠;张淑贤;杨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对3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通过中医辩证施治,口服左旋咪唑和多种维生素及局部应用维早酸.结果:3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临床痊愈率为60%,显效率26.67%,好转率为10%.无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韩永红;李淑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热敷配合体疗治疗后期膝关节功能康复

    恢复肢体功能是治疗创伤骨折的终目的,应更早更好地使肢体功能康复.我院自2000年5月以来,应用中药热敷配合体疗的方法治疗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患者6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暴海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混合痔186例

    目的: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多发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我科对近8年收治的多发混合痔并在术前扩肛发现有括约肌痉挛束带感的患者186例,在行多发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同时,在剥离截石住3~4点或7~8点外痔时.看清内括约肌的位置,切断该肌下缘1cm.术毕扩肛迭四指并无束带感.术后给予便后中药坐浴.结果:本组186例全部治愈,术后创面痔核脱落期无1例大出血,术后2~6个月随访120例肛门平整,无肛门功能不良.结论:环状混合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本组病例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治疗,避免了单纯多个痔核一期切除所致的肛门狭窄,对于扩肛可达四指且无柬带感者,不加侧切术,以避免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同时配合中药坐浴,减轻术后创缘水肿及创面疼痛的发生.本组病例疗效满意.

    作者:杨国斌;胡德明;张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认识

    中医所说的肝,不仅是一个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肝居胁下,胆附其中.肝脏的功能很广泛,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瓜,其性刚强,喜舒达而恶抑郁.人身血液之贮藏与调节,筋骨关节之屈伸,脾胃之气的升降出人,精神情志之调畅,目之视物明暗等,无不与肝之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中医所说的肝病是指肝(包括胆)的生理功能及肝胆经络病理变化所表现出的一切病证的总称.而缠绵不休、久治难愈者则属于慢性肝病.

    作者:迟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肾健骨法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骨关节病人又称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s OA),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病,它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危害社会生产力.其发病率极高,是目前影响病人生活水平所不容忽视的一种疾病.它在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它的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软骨下及关节周围继发的骨质增生,同时常合并继发性的滑膜炎症.

    作者:王欣;田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43例

    目的:应用中药柔肝冲剂治疗肝纤维化.方法:选择符合肝纤维化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阻43例服自拟中药方柔肝冲剂,组成:当归15g、枸杞子12g、紫河车10g、白术15g、鳖甲lOg、黄芪30g、地鳘虫10g、片姜黄10g、刘寄奴15g、牡蛎30g.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43例服拉米夫定100mmg,1天1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结论: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董雅华;王英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探讨

    加压钢板具有很强的支撑能力,应用于股骨干骨折,可避免长期的外固定,并能得到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练,但如应用不适当,也将导致手术的失败,我院自1992年~2008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失败23例,现就失败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苍伟;张明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庆市高血压患者分析及新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大庆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病原因以及Ⅲ期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原因及诱因.方法:总结67例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级、危险因素、诱因、使用降压药情况、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生活因素和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等因素,并推测各种因素在靶器官损害中所占比例.结果:大庆市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年轻化,与高血压有关不应该发生的心血管、脑、眼、肾等并发症发病率高,其原因和诱因是多方面复杂的.治疗:在将来要对部分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张艳君;李炳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变异的心电图表现,多见于青年人,发生率地区差别很大,非洲国家为9.1%,亚洲国家2.6%;国内报道3.2%.因其心电图特殊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使临床诊断产生困难,易误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有将早期复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病例报道.笔者附3例病例来分析误诊原因.

    作者:黄士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回盲部淋巴结炎误诊1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右下腹痛6小时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下部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伴有消化道症状,B超所见,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3万.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回盲部慢性炎症,阑尾缺失,在回盲部见一个大约1cm×0.5cm×0.5cm的炎性脂肪块,切除该包块,病理报告,淋巴结慢性炎症.

    作者:崔文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