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延龄草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Ⅴ)

    目的 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s、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对其85%甲醇洗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廷龄草的85%甲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9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s)-5α-呋甾烷-△20(22)-烯-3β,26-二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s)-5α-呋甾烷-△20(22)-烯-3β,26-二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26-O-β-D-吡喃萄萄糖基-(25s)-Sα-呋甾烷-△5(6),20(22)-二烯-3β,26-二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3);deoxytrillenoside A (4);24-acetyl-deoxytrillenoside A (5);24-methoxy-trillenoside A(6);trillenoside B(7);24-acetyl-trillenoside B(8);24-acetyl-deoxytrillenoside B (9).结论 化合物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和9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左月明;徐元利;张忠立;刘电航;蔡妙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毛诃子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毛诃子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和异烟肼(INH)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药2000,4000 mg/kg,72 h内观察小鼠中毒迹象和死亡数;建立CCl4对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毛诃子提取物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影响;建立INH对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肝匀浆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给药2000mg/kg,72 h内小鼠无异常反应;毛诃子提取物明显降低了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了肝脏T-SOD活性;该提取物明显提高了INH肝损伤血清T-SOD活性和肝脏GSH-Px活性,降低了肝脏MDA含量,减少了异烟肼对肝脏的破坏.结论 毛诃子提取物毒性小,具有一定肝保护作用,它可以和异烟肼联用,减少其对肝脏的损伤.

    作者:包艳芳;马晓艳;郑丽芳;李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闪式提取法用于石仙桃果总黄酮工艺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 以乙醇-水为提取体系,采用闪式提取法,探究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对石仙桃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立佳条件.结果 各因素对石仙桃果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提取次数>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min,液料比35∶1,乙醇体积分数80%.在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石仙桃果中的总黄酮平均提取量可达15.19mg/g,RSD=1.08% (n =3).结论 闪式提取法适合于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快速提取,为石仙桃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高效的新方法.

    作者:刘建新;朱贤森;廖芳;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左归丸防治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流失的实验研究

    目的 基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滋阴补肾代表方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雌性未生育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阳性对照补佳乐组(BJL)、左归丸组(ZGW),每组8只.造模7d后给药12周,取材检测.双能X线检测大鼠股骨近端、远端1/3骨密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β-CTX含量,比色法检验大鼠血清ALP,Ca,Pi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结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股骨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血清β-CTX、ALP、Pi含量上升(P<0.05);骨小梁间距增大,数量减少,结构紊乱.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和补佳乐组能明显提高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血清β-CTX,ALP,Pi含量,(P<0.05);同时防止骨小梁退化和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左归丸能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流失,促进骨形成.

    作者:曲宁宁;任艳玲;孙月娇;孟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测定中药陈皮中辛弗林含量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直接快速测定了中药陈皮中辛弗林的含量.利用该方法的“二阶优势”,在陈皮中未知干扰存在下,有效地分辨出辛弗林的激发光谱图和发射光谱图.标准曲线法和二阶标准加入法得到陈皮中辛弗林的含量分别为0.3741%和0.3614%,平均回收率为95.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测得辛弗林的含量为0.3829%,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较一致.

    作者:赵佳佳;刘德龙;魏永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蒙药材牦牛心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茚三酮柱后衍生化).结果 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17种氨基酸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3.2%、97.7%、96.9%、96.4%,RSD均小于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籍学伟;高文军;肖云峰;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扶正除疫颗粒对金葡球菌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鼠肺组织TNF-α、IL-6含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新扶正除疫颗粒在抗炎及免疫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扶正除疫颗粒的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造模1h后灌药,并于造模后第1天、4天、7天取材,测定小鼠肺脏温/干质量比值、肺指数和肺组织局部TNF-α、IL-6的含量变化.结果 小鼠肺脏湿/干质量比值与肺指数显示低剂量组在4d、7d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空白组,其他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各药物治疗组各时间点IL-6、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药物干预时间延长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新扶正除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时间点小鼠肺组织匀浆液IL-6、TNF-α含量逐渐下降,且高剂量组下降明显,优于中西药组.结论 新扶正除疫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符合中医“扶正”与“祛邪”的治法.

    作者:苏鑫;宫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芥子碱氯化盐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

    目的 考察芥子碱氯化盐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三组为芥子碱氯化盐低、中、高剂量组.各组采取股静脉给药方式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0.2ml;芥子碱氯化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给予芥子碱氯化盐20,40,80mg/kg)0.2ml.实验动物给药1 min后,采集血清样品.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果 ELISA实验结果提示芥子碱氯化盐能够显著抑制血清中ACE、Ang Ⅱ的水平.结论 芥子碱氯化盐可通过抑制血清中ACE、Ang Ⅱ的水平发挥降压作用.

    作者:王惠国;张楠楠;秦海宏;卢轩;冯宝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槲皮素对关节软骨中MMP-13、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关节软骨中MMP-13及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备大鼠OA模型,研究槲皮素在体内对关节滑液中MMP-13及TIMP-1表达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以IL-1β为诱导刺激,研究槲皮素对MMP-13及TIMP-1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槲皮素可显著降低关节滑液中MMP-13的含量,提高TIMP-1的表达水平;同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槲皮素也显著抑制了MMP-1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提高了T1MP-1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可显著降低MMP-13/TIMP-1的比例,促进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对关节软骨的保护.

    作者:袁小亮;李林福;施伟梅;吴龙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肃地产白条党参商品等级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测定甘肃不同商品等级白条党参中活性成分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和党参多糖的含量,分析白条党参商品等级与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白条党参中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党参多糖,对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结果 不同商品等级白条党参商品等级与其活性成分无显著相关性.在同一产地下,党参炔苷与商品等级呈负相关性,商品等级越高,党参炔苷含量越低.PCA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白条党参3个商品等级不能被很好区分,CA显示三大聚类中以商品等级分类不明显,但以产地区域分类较为明显.结论 当前白条党参主产区的商品等级划分混乱,不能代表党参实际质量,产地栽培环境因素对商品等级划分影响较大.

    作者:刘书斌;李成义;王明伟;李硕;强正泽;魏学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苓阿胶复方膏剂对气虚体质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参苓阿胶复方膏剂(SLEJCO)对气虚体质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控制饮食、自由游泳结合水中站立”方式建立气虚体质小鼠模型,用低、中、高剂量的SLEJC0干预,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比值(ESTR)、体重,测定肝糖原(GLY)含量、血清尿素(SUN)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各剂量SLEJCO都能提高小鼠体重、ESTR、GLY、LDH,降低SUN,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SLEJCO能提高气虚体质小鼠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GLY储备、降低SUN生成、提高LDH活性有关.

    作者:黄玲艳;黄宏轶;张海燕;陈思远;彭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祁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Chang Liver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索祁州漏芦乙醇提取物(RUEE)对过氧化氢(H2O2)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2O2损伤Chang Liver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以不同浓度RUEE(12.5 ~400 mg/L)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微板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LDH和转氨酶活性以及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含量.结果 RUEE在12.5~ 100 mg/L范围内对Chang Liver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不具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细胞内氧化应激增强,细胞损伤显著.RUEE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ALT、AST的释放;降低细胞MDA含量,升高细胞GSH含量,增高核中Nrf2蛋白水平.结论 祁州漏芦对H2O2致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尹基峰;何鑫;金海南;尹学哲;全吉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株红豆杉内生真菌Xylariales sp.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对一株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Xylarial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抗菌活性测定.用反相(RP-18)中压液相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等方法从该菌株固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相中初步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是:10,13-Octadecadienoic acid(1),Naphthalenemethanol,1,4,4a,5,6,7,8,8a-octahydro-2,5,5,8a-tetramethyl-(2),4H-Phenaleno[1,2-b]furan-4,6(5H)-dione,8,9-dihydro-3,5,7-trihydroxy-1,8,8,9-tetramethyl-5-(2-oxopropyl)-(3),Rousselianone A(4).化合物3与化合物4表现出了针对枯草芽孢杆菌专一的生长抑制活性,四个化合物在浓度为10μg/ml对HeLa细胞无毒性.

    作者:于淼;林筱;张连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壮骨止痛方抗骨质疏松症组方合理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壮骨止痛胶囊拆方组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的作用特点,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活血组,处理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L2~L4腰椎,右侧股骨骨密度,检测胫骨骨生物力学变化及血清E2水平.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活血组.连续给药10天后,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002L/10g),其它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致痛剂(0.6%醋酸溶液,0.0002L/10g),记录疼痛潜伏期(开始扭体的时间)和15min内扭体次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均能改善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及各拆方组均能提高胫骨的大抗弯强度与大弹性应力,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均能提高血清中E2的浓度,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庝痛潜伏期和降低扭体次数(P<0.05),方中活血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庝痛潜伏期和降低扭体次数(P<0.05).结论 壮骨止痛胶囊拆方组各组均有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功效,补阳组及补阴组可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骨密度及提高血清中E2浓度的作用,补阳组功效优于补阴组.活血组药物对于醋酸扭体庝痛小鼠具有非常显著镇痛作用,三组药物共奏补益肝肾、壮骨止痛的功效.

    作者:杨岩冰;曾英;李劲平;雷晓明;王文杰;杨琳;刘珊;莫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桂外洗方对小鼠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评价研究

    目的 研究金桂外洗方1周内重复用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影响.方法 将80只KM小鼠分为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各40只,完整/破损皮肤40只小鼠分为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组以金桂外洗方0.2ml作用于受试部位,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用于受试部位,阳性对照组以等体积2,4-二硝基氯苯+丙酮酸作用于受试部位,每次持续0.5h,0.5h后温水洗去药物,每天1次,用药1周,连续观察7天,分别在第1、3、7天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数和皮肤刺激分值.结果 无一例小鼠死亡;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用药1周内,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皮肤的刺激分值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1).皮肤破损时,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皮肤完整时高(P<0.01);皮肤破损时,中药组第1、3天刺激分值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仅在用药第1天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结论 金桂外洗方外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皮肤完整时,金桂外洗方外洗对皮肤无刺激性,仅当皮肤破损早期稍有刺激性,建议在破损皮肤修复后再使用金桂外洗方更为安全.

    作者:徐逸生;张秋平;杨仁轩;曹学伟;陈红云;刘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水飞蓟素联合吡喹酮抗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SIL)联合吡喹酮(PZQ)抗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敷贴法感染昆明小鼠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为PZQ治疗组(感染6周后PZQ灌胃500mg/kg体重,连续给药2天)、D组为SIL治疗组(感染6周后开始灌胃100mg/kg体重,连续给药8周)、E组为SIL和PZQ联合治疗组(给药方案C+D).给药干预8周后,收集血浆和肝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损伤程度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赖氏法检测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与B组相比较,C、D、E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浆ALT和AST含量、肝组织TGF-β1和MMP-2蛋白表达均降低,肉芽肿直径减小,胶原纤维沉积减少.E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浆ALT和AST含量、肝组织TGF-β1和MMP-2蛋白表达均低于C组和D组.结论 SIL联合PZQ具有协同增强抗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TGF-β1的下调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在抗肝纤维化的继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枸橘苷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枸橘主要成分之一枸橘苷对血管生成的抑制及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黏附抑制试验、迁移抑制实验及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AM法)研究枸橘苷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方法检测枸橘苷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枸橘苷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7.8±0.2) μmol·L-1,优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IC50≥(33.8±0.1) μmol·L-1];在体外该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作用,同时体内实验显示该化合物在30μg剂量浓度时能够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RT-RCR实验显示枸橘苷在12.5 μmol·L-1和25μmol·L-1剂量时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VEGF-A mRNA表达,且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枸橘苷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降低肿瘤细胞表达VEGF的量有关.

    作者:李增;陈灵芝;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藏药小檗膏提取物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藏药小檗膏提取物中3种生物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WR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0.3%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 ~5 rmin,23 %B;5~27 min,23%→26%B;27~32 min,26%→35%B;32~35 min,35%→23%B;35 ~45 min,23 %B),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3种生物碱分别在4.3886~87.7716(r=0.9997)、3.6649 ~73.2982(r =0.9998)、29.5994~591.9876(r =0.9999)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8);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7.97%(RSD=1.02%)、100.70%(RSD=1.42%)、98.51%(RSD=0.86%).测定5个批次小檗膏提取物,以干燥品计,3种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12.9553,5.4508,46.1840 mg·g-1.结论 建立的3种生物碱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药小檗膏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叶凡;周邦华;王胜;李艳;范刚;赖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防己水煎液总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防己水煎液总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防己水煎液中水溶性强、极性大的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32型阳离子树脂富集防己水煎液中总生物碱.通过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法,热板致小鼠疼痛舔足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同时结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探讨作用机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观察释放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镇痛实验中总生物碱可有效减少小鼠疼痛扭体次数(P<0.01),可提高小鼠热痛舔足痛阈值(P<0.01).抗炎实验中可减小耳廓肿胀度(P<0.01),减小足趾肿胀度(P<0.01),提高两者抑制率.RAW264.7细胞模型中可降低炎症因子NO、TNF-α、IL-6的释放(P<0.01).结论 防己水煎液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王蒙;李静;魏晴;郭辰;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味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和苍耳油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苍耳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组和苍耳油滴鼻剂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市售鼻刻灵滴鼻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豚鼠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基础致敏完成的次日开始,用滴鼻剂滴入双侧鼻腔进行治疗,每侧20μl,每日3次.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以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腔黏膜的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结果 两种苍耳子药物组动物体征与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鼻黏膜上皮结构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且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含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8mg·ml-1浓度的滴鼻剂和苍耳油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岗;陈鹏;尹美珍;陈春艳;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阳不同提取物对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锁阳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明确其改善记忆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测试SOD及GSH-Px的活性.结果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也能提高小鼠血液中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有关.

    作者:郑玲艳;韩瑞兰;曹俊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桂皮醛对肾阳虚大鼠GABA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肾阳虚大鼠γ-氨基丁酸(GAB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皮下注射(剂量为0.2g· kg-1·d-1)构建肾阳虚大鼠模型,桂皮醛灌胃(高、中、低剂量分别为0.4,0.2,0.1 g·kg-1),观察各组大鼠外观及肾脏切片,测定自主活动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GABA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大鼠睾丸增大,体重减轻(P<0.05);肾皮质固缩,与髓质界限不清,有灰褐色沉积物;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自主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GABAa受体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桂皮醛短时间内未能明显改善阳虚症状,但可能通过提高GABAa受体mRNA表达水平发挥镇静作用.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杜秀婷;刘敏;马博;张徐雯;张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回医香药核心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目的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回药核心方中挥发油和小极性成分,利用气质联用法鉴定分析各成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成分种类的差异.方法 Shimadzu QP2010 plus GC-MS条件:Rxi-5 SilMS (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起始温度50℃,保留1 min,以10℃·min-1井温至120C维持3 min,以3C·min-1升温至200℃维持3 min,以5℃·min-1升温至290℃维持10min至完成分析;载气为氦气,柱流量1.0 ml·min-,分流比25∶1,进样口温度250C,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C,扫描范围m/z 35~500.结果 SD法提取挥发油得率为0.85%,共分离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7.88%;SFE法提取挥发油得率为5.82%,共分离鉴定出54个化合物,占成分总质量的77.85%;结论 采用SD法和SFE法提取得到的回药香药核心方的小极性成分在种类上有很大差异,GC-MS可用于鉴定和测定香药小极性成分,为下一步阐明回医香药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马学琴;许晓雪;王玫;雪婷;张万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DPPH自由基法,连苯三酚自氧化法,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紫外测定油脂过氧化值4种方法来比较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及分析方法分别对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复合试验.结果 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石油醚组分、水组分.同时,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首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并且各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作者:韦丽兰;邓薇;陈婧斯;帅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车轴中异黄酮类物质的分析鉴定及活性评价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LC-ESI-MS)对红车轴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筛选红车轴中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方法 选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0.05%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梯度程序:0 ~ 20 min,10%~55%B;流速0.8ml/min;样品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60 nm,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在线检测化学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及黄嘌呤氧化酶作为生物靶分子,以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结果 共鉴定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大豆素(daidzein),樱黄素(prunetin),染料木素(genistein),得鸢尾素(irilone)和山槐素(maackiain).该5个化合物均可与黄嘌呤氧化酶亲和,除Gartanin外均可以与α-葡萄糖苷酶亲和.结论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红车轴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分析鉴定红车轴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信息.利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有效成分具有快速和灵敏等优势.

    作者:彭韵洁;陈荣达;贺益强;唐英;刘春明;李赛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组织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海马组织NGFβ、BDNF、SOD、MDA及AchE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能够显著缩短大鼠Morris水迷宫到达站台时间;海马组织NGFβ、BDNF、SOD活性显著升高;海马组织MDA及AchE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可能与其抗氧化及促进海马神经细胞生长有关.

    作者:李晓冰;任玉梅;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张月腾;王君明;李瑞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清热透表方对流感病毒小鼠TLR7、MyD88、NF-κB、AP-1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目的 观察解表清肺方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转录激活因子-1(transcription activator-1,AP-1)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分为6组,每组8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即利巴韦林组,剂量为0.5g·kg-1·d-1),解表清肺方高、中、低剂量组(即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其剂量分别为8,4,2g·kg-1· d-1),将各组小鼠乙醚轻度麻醉,滴鼻感染15LD50流感病毒液,每鼠4滴,约0.05 ml,正常组以生理盐水滴鼻,于攻毒前一天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d,每天1次,每次0.3 ml,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溶剂的蒸馏水,于攻毒第4天处死小鼠.采用RT-PCR反应测定小鼠肺组织的TLR7、MyD88、NF-κB、AP-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测定肺组织TLR7、MyD88、NF-κB、A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7、MyD88、NF-κB、AP-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LR7、MyD88、NF-κB、AP-1 mRNA表达均有降低(P<0.01或P<0.05),而中药高中剂量组TLR7、MyD88、NF-κB、AP-1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有降低(P<0.01或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LR7,NF-κB的蛋白表达有降低,但MyD88、AP-1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透表方各剂量组可以通过以MyD88依赖的TLR7为主的信号通路,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齐玲;邵敏明;刘妮;赵昉;张奉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芪叶保肝饮对大鼠肝脏纤维化及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芪叶保肝饮(Liver-protecting drinking from Stilbene leaf,SPDS)对大鼠肝脏纤维化及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SPD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组、SPDS保护组.采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组和SPDS保护组均为肝纤维化模型大鼠.SPDS组建模同时,以15 mL/kg的剂量标准灌服SPDS溶液,每日2次,持续至第8周.处死小鼠去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抗氧化指标: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与肝纤维化组相比,SPDS可以明显减少HA、CⅣ、LN等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升高程度(P<0.01);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降低了MDA含量(P<0.01);同时也抑制了肝星形细胞对α-SMA的表达(P<0.01),显著降低了肝纤维化的病理学分期(P<0.05).结论 SPDS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肝脏损伤,抑制星形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

    作者:牛春红;田新强;朱壮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附子抗肝肿瘤化学物质组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寻求可靠、稳定、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的生附子中抗肿瘤成分纯化工艺.方法 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大孔树脂,并对纯化工艺条件及参数采用动态实验进行研究.以生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确定树脂类型为AB-8,上样浓度为1g/ml,上样流速为2BV/h,用2BV氨性乙醇以2BV/h流速洗脱,得生物碱平均收得率为53.6%.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对生附子中总生物碱纯化效果较好,工艺稳定,可用于生附子中总生物碱纯化的产业化生产.

    作者:解世全;罗晶;宋珊珊;赵焕君;包永睿;赵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粟米草提取物抗大鼠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的 研究粟米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粟米草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给药3h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分析.测定血清中CK和LDH活性,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粟米草提取物可降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CK和LDH水平和提高心肌组织中Ca2+-ATPase活性.结论 粟米草提取物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李兴暖;龚帧;刘莉萍;钱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尼泊尔酸模中蒽醌类成分研究

    目的 对中药尼泊尔酸模中蒽醌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为chrysophanol(Ⅰ),emodin(Ⅱ),rhein(Ⅲ),physcion(Ⅳ),citreorosein(V),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Ⅵ),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Ⅶ),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Ⅷ)和2-(2',6'-dihydroxybenzoyl)-5-methylbenzoic acid-8-0-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V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敬;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南蛇藤提取物通过Cofilin 1调控细胞骨架重组抑制人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研究

    目的 研究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s,COE)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造模,设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COE实验组.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MT生物标志分子(biomarker)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相关的丝切蛋白1(Cofilin 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TRITC-标记的鬼笔环肽细胞骨架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骨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OE能下调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Cofilin 1蛋白水平和EMT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EMT进程,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COE能降低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另外COE(10、20、40mg/L)能下调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COE能明显抑制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结论 COE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EMT进程,降低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骨架改变和降低Cofilin 1、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海波;钱亚云;朱耀东;顾昊;陈珏;王萱怡;金凤;史有阳;赵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

    目的 观察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洛伐他汀、脑心通组,芪贞降脂溶栓胶囊高、中、低剂量干预治疗组.造模成功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灌胃干预,20 ml· kg-,1天1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洛伐他汀0.005 g·kg-1;脑心通0.4g·kg-,芪贞降脂溶栓胶裳4.0,2.0,1.0 g· kg-1,连续治疗45 d.酶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蛋白(LDL)值;苏丹红及HE染色观察计算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总面积、斑块的大厚度及冠状动脉硬化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模型组三项血清值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芪贞降脂溶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三项血清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各剂量组动脉斑块总面积、胸主动脉斑决的大厚度、冠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各剂量组与洛伐他汀及脑心痛组相比,降血脂作用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较洛伐他汀及脑心痛组更强(P<0.001,P<0.05).结论 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高脂血症的家兔模型具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蒋莲秀;谭宁;徐庆;谢邦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 IL-8、IL-1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宣肺平喘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其余治疗组以宣肺平喘颗粒混悬液灌胃,观测大鼠一般情况,酶连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增高(P<0.01);宣肺平喘胶囊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8、IL-1β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宣肺平喘胶囊治疗COPD有可能是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8、IL-1β等炎症介质来发挥作用.

    作者:薛晓明;蔡宏瑜;王洋;赵勤萍;陈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和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ALSAQ-40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总分、延髓症状积分及ALSAQ-40中社会交往亚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32、0.008),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ALSFRS-R每月下降均值为0.64±1.382,随访期间每月下降均值为0.66±1.95.结论 从肺脾论治ALS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作者:郑瑜;任展能;王安琦;侯晓妹;卢明;杜宝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对照组予健脾止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抽动症中医症候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作用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法;耳穴贴压使用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宜;黄晶晶;何维佳;赵琼;张玉;刁本恕;林绍琼;廖述霞;梁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子系列方剂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安子系列方剂治疗不同证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A1、B1和对照组A2、B2,各30例.试验组根据偏阳虚和偏阴虚不同证型,分别给予安子Ⅰ方和安子Ⅱ方口服;对照组均给予黄体酮和/或HCG肌注.结果 治疗后各组主要症状改善率均达80%以上;A1组痊愈率80.0%,优于A2组(P<0.05);B1组痊愈率73.3%,等同于B2组.中药组综合疗效98.33%,优于西药组的78.33%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16.7%,显著低于西药组46.7% (P <0.05).结论 安子系列方剂治疗不同证型先兆流产疗效满意,安全性好;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符合循证医学个性化原则.

    作者:陆启滨;任青玲;柳静;丁超;张恒;聂秀明;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脾强力复方对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前后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胸腺切除术后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MG并胸腺切除术患者31例,其中对照组为于外院手术者16例,手术前后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分别予以(溴吡斯的明+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治疗,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为于我院手术者15例,治疗在前者基础之上于手术前后分别加用补脾强力复方,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临床相对记分、QMG评分.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内手术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胸腺切除术后MG症状改善情况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在MG胸腺切除术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疗效更有优势.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的重要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MG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胸腺切除术后MG的疗效,且无肌无力危象发生,具有更为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周双秀;况时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益调经合剂治疗108例肾虚血亏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益调经合剂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月经过少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补益调经合剂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四物合剂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4%.结论 补益调经合剂治疗月经过少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四物合剂.

    作者:季晓黎;邓琳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肠道菌群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胃肠道健康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以自拟扶正平溃汤,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两周时检测患者肠道菌群种类与数量,并测定IL-6、IL-10、IL-4、TNF-α等致炎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测定健康受检者的相应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各证候均得到显著改善,症候评分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总分也显著降低,可见扶正平溃汤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治疗前,研究组肠球菌、链球菌、消化球菌和酵母菌无法检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类杆菌、梭杆菌、肠杆菌含量有一定的升高,P<0.01.治疗后,各菌株含量大致恢复到健康水平.此外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因子水平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致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贺霞;边文贵;胡琼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纳入至少接受≥2年口服抗病毒治疗,连续随访>3年的2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划分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队列和西医(单一抗病毒治疗)队列(111例VS 105例),观察、整理两组研究队列长期随访期间的肝功能、HBV DNA定量、乙肝两对半及肝脏影像学等主要临床病历资料.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统计描述和分析两组队列间间的肝硬化发病率.结果 至随访终点,西医队列中位随访6.5年,111例CHB患者中13例(12.4%)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2.05%(100人年)、1.69%(100人年);而中西医结合队列,中位随访7.2年,105例CHB患者中6例(5.7%)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0.62%(100人年)、0.75%(100人年).经统计学U检验显著性比较分析,随访7年、10年时,西医队列的肝硬化发病密度高于中西医结合队列组(P<0.05).两组队列随访7年时,肝硬化发生的RR和AR分别为0.3和1%;随访10年的RR和AR分别则为0.4和1%;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使肝硬化的发生率减少1.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作者:申弘;凌琪华;陈逸云;叶青艳;聂红明;陈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体外局部热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体外局部热疗治疗卡分50左右患者的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恶性腹水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敷贴组30例,联合治疗组33例,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为56.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在24h尿量增加、卡分及体力状况评分改善,以及改善腹胀、纳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体外局部热疗治疗恶性腹水有一定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胡南华;何胜利;沈婕;蔡芸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星夏涤痰饮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星夏涤痰饮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6例痰瘀阻肺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9例)采用星夏涤痰饮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单纯西医治疗组(67例)采用化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对比,肿瘤瘤体大小前后对比.对两组KPS评分及瘤体大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两组病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31.34%(单纯西医组)与59.42%(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病例CR+ PR+ SD分别为57.35%(单纯西医组)与60.29%(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 星夏涤痰饮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能够显著提高痰瘀阻肺型肺癌怠者生活质量.

    作者:方灿途;李陆振;张华堂;刘立文;孟金成;旷雯;刘铮铮;曾颂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学科研人员信息检索的思路与方法

    科研人员在海量的文献中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信息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为科研工作赢得大量宝贵时间及提高科研效率.文章拟对树立高效的检索理念、互联网上信息获取和管理方法以及中药学课题分析思路技巧作一介绍.

    作者:郭岚;孙玲;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合募配穴理论在针灸治疗胃溃疡中的应用

    回顾胃溃疡针灸治疗相关的文献,发现合募配穴理论是临床指导胃溃疡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古今针灸医生广泛应用此理论治疗胃溃疡,从而行成了胃溃疡从合募穴论治的重要方法.其机制研究主要是从合穴、募穴各自的穴位属性和主治特点、胃溃疡胃组织损伤情况及蛋白质谱的影响、并采用Nano-2D-LC技术、RT-PCR技术、LC-MS技术等研究胃溃疡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中胃溃疡机制的研究,以期使合募配穴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邢家铭;盛雪燕;张延菊;严兴科;赵中亭;赵耀东;董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者,胃之关”辨析

    探讨了“肾者,胃之关”论断中“胃”的内涵,认为“胃”当为“谓”之假借.并从文字训诂学、脏腑生理学、水肿病机学、水气病临证论治等四个角度对这一论断作了系统论证.

    作者:李荣科;谭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丁甘仁外科珍方辅药特色初探

    综合了《丁氏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甘仁医案》《沫树德堂丸散集》《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中外科方药及外科医案内容,对其中某方或某案的辅助性用药(包括用药辅料或有特殊蕴意的佐使药)进行梳理归纳,概述丁氏在外科配方中的辅药具有如下鲜明特点:对于治疗外科病证的内服丸药,其辅料具有减毒增效,兼顾病程的特点(以蜜、朱砂、吗啡等为例);内服丸药的送服汤饮具有病证结合,用法灵活的特点(以各类酒剂为例);外治法的辅药选择具有注重辨病,同方异法的特点(以醋、麻油等为例).在外科疾病的制方运用中,可以反观丁氏诊断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过程中病情与体质相结合的理念.

    作者:于凌;王颖晓;李其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心理应激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病机

    围绝经期失眠症与七情内伤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理应激是其重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盛实,充养脏腑.肝为女子之先天,肝血充盛、肝气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具有多脏腑功能失常的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关键病机是肝脾功能失调,调理肝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

    作者:易玉辉;诸毅晖;潘早波;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研制及条目筛选

    目的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中医心系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方法 在中医“心主血脉”理论指导下,按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规定的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定义量表,建立量表的理论框架,议题小组建立条目池,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工作,得到含有63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心系疾病患者346例,健康人样本46例,回收后的调查资料经离散趋势分析、相关系数法、判别分析法、因子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等统计分析进行条目筛选.结果 筛选条目后,结合专家意见,调整量表的框架结构,得到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该量表由53+1个指标组成,分为生理、心理、社会3个领域,10个方面.结论 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按照国际量表条目筛选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有利于心系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洁;孙敬和;冼绍祥;陈新林;杨忠奇;汪朝晖;王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刍议《罗遗编》一书学术特色

    通过对清代针灸大家陈廷铨著《罗遗编》一书反复研读,并比对书中所引用的各种医籍,对该书的著者、成书、主要内容及学术特色进行了重点探讨.书中内容包括了经络要穴、针灸禁忌、腧穴部位、内外各科疾病针灸处方等,内容全面而精简,配图详尽.认为历代医家对经络注解各有其独到之处,但医理奥涩,仍有阐发未明之处,对待一同的观点应以《内经》理论为指导;在临床应用上,针灸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选穴时应简而精,治疗中应刺灸法并重.

    作者:郎朗;张华敏;侯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脾肾相关理论下肠道及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关系探讨

    人体微生态是现代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一个新窗口,其中阴道菌群和肠道菌群是妇科学中重要的两个微生态系统,而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部分乏一,此两者关系密切.运用脾肾相关理论阐述肠道菌群与阴道菌群的平衡关系,提高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可以从整体上去把握疾病的变化发展,为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泽涛;陈思韵;阮晓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

    通过对厥阴的阳气来复过程的分析,阳气来复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梳理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慢病管理治疗方案提供新角度.

    作者:黄智斌;陈延;何家鸣;欧阳博文;刘奇;杨弘楚;李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橘核盐制工艺的正交设计法优选

    目的 优选橘核的盐制工艺.方法 以橙皮苷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闷润时间、盐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橘核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橙皮苷含量,流动相为甲醇-冰乙酸-水(35∶4∶61);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 佳盐制炮制工艺为控温(160±10)℃,炒制4min,浸润0.5h,盐用量为药材重量的1%;橙皮苷质量分数达0.022%.结论 该工艺条件合理、质量可控、稳定性好,为规范橘核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作者:周滢;舒承倩;段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活血化瘀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新旧工艺制备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中、低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比较各组用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中、低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组,比较用药后肠系膜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剂量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旧工艺高剂量组能够升高正常大鼠肠系膜微循环Flux(血流量)和Speed(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旧工艺对正常大鼠血浆PT、APTT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制备工艺均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正常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具有促进作用,不影响凝血功能.新工艺制备方法可用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制剂制备.

    作者:王蔚;白雪;杨思进;赵军宁;蒲清荣;孙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逆散冻干粉工艺研究

    目的 对四逆散冻干粉工艺的研究,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速1.0ml/min,柱温30℃,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水,流动相A梯度洗脱(95% ~ 86%乙腈),分析时间为25min.结果 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此工艺制备四逆散水煎液中芍药苷含量和干膏得率较高,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并于70℃水浴浓缩至0.4g(生药)/ml.采用先煎煮后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四逆散冻干粉,备用.工艺如下:-40℃制冷,-20℃保冻2h,-10℃保冻16h,20℃干燥5h,35℃二次干燥2h.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四逆散冻干粉冻型饱满,复水性好,呈淡黄色,网状疏松,水分小于1%.结论 根据上述结果,采用HPLC方法研究四逆散冻干粉的工艺,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四逆散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越峰;张泽国;徐富菊;曹瑞;严兴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质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中物质组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灭菌率为指标,优选出佳的微波灭菌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并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微波灭菌条件为功率600W、灭菌时间90s、物料厚度为2mm、含水量10%左右时;通过特征图谱的比较,两种工艺下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98,微波灭菌工艺下的3种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略高于传统灭菌工艺.结论 两种灭菌工艺下的全天麻胶囊化学成分类型无差异,在微波干燥工艺条件下,没有对天麻胶囊的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杨东晟;徐剑;杨立勇;张永萍;潘胜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黄宁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 妇黄宁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188和丙二醇为胶凝温度调节剂,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制备处方;采用试管倒置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累积释放量,拟合释放曲线.结果 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7±0.1)℃,胶凝时间5.3min;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溶蚀释放较扩散释放占主要影响.结论 妇黄宁温敏凝胶制备处方合理、稳定;检测方法方便、稳定、高效,满足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释放研究检测要求;妇黄宁温敏凝胶符合阴道给药的设计要求.

    作者:孙媛;刘波;赵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钗石斛煎煮熬膏过程中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目的 探索金钗石斛在长时间煎煮和熬膏过程中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模拟临床应用,将金钗石斛饮片(长约0.5 cm的小节)浸泡24h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用50倍量水),煎煮液在微沸状态下加热浓缩成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酸性染料(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①煎煮7h,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的累积溶出率:多糖约为50%,总生物碱约为15%;②4h的熬膏过程中,多糖和总生物碱的多次测定结果差异不大,RSD分别为7.55%、5.67%;③分别给出了描述煎煮过程中多糖和总生物碱溶出情况的数学模型.结论 ①金钗石斛饮片用水煎煮熬膏,多糖和生物碱较难溶出,应考虑增加粉碎度以及酒(乙醇)、水并用;②煎煮熬膏过程对金钗石斛多糖和生物碱类成分的破坏较小,熬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石冬俊;杨文宇;唐盛;陈祥贵;李明元;李晓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龄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乃百合科延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地珠)及果实(天珠)入药,其根茎又名头顶一颗珠,合甾体皂苷、倍半萜苷、黄酮苷等主要化学成分;味甘性温有小毒,功能镇静止痛,止血,解毒,主要用于眩晕头痛、跌打损伤、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腰腿疼痛等症[1-3].现代研究表明,延龄草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凝血以及免疫调节等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民族药,文章就延龄草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欧阳俊摇;邹海艳;李慢中;常佳慧;赵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壮药资源与鉴定探讨

    结合壮药资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对DNA条形码技术在壮药鉴定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动物类、植物类、微生物类及人来源药材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结合品种考证等开展的研究情况.2014版的《中国壮药资源名录》中共收录壮药种类2285种,其中374种已纳入《广西壮药质量标准》,包括动物药9种,植物药135种,微生物1种,人源1种等146种壮药已建立利用DNA条形技术的分子鉴定体系.壮药种类繁多,习用品、代用品及多基原、同名异物等混乱问题是影响壮医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问题.DNA条形码技术对壮药鉴定体系鉴定的可靠性,为从基因层面解决市售壮药及其混伪品的识别问题及大规模壮药的普查鉴定提供依据.

    作者:赵明明;郭力城;滕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姜制黄连炮制近年来研究进展

    从姜制黄连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寒热药性以及干姜、生姜炮制对黄连的影响等方面来探究姜制对黄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阐明姜制黄连的炮制机理提供基础.

    作者:王婷婷;钟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匮肾气丸(汤)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

    肾气丸(汤)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能缓解和延缓中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用该方治疗多种老年性疾病,其范围已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多个系统.

    作者:宋卫中;刘蔚;张保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病机理论的研究现状

    阅读相关文献,梳理、归纳中医病机理论研究进展,认为中医病机理论研究取得诸多进展但少有突破性成果,提出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优势多学科合作、多手段并用,且病机理论的研究,一定要着力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艳;王乙;吕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评述

    回顾近二十年2型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在中医药理论、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中药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对研究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着重分析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缺陷,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和将来研究的方向,认为现代研究应将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将现代医药知识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融合.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裴学军;肖飞;唐惠丹;赵厚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近年来当归补血汤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当归补血汤”.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有效成分、药理研究等研究相关文献.结果 终引用44篇相关文献,对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已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其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用机制也再被逐步深入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胡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气虚证实质研究概述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专业的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验日益丰富,对人体内环境的微观认识不断深入,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复杂的参考数据.如何将这些客观数据纳入中医经典辨证论治体系,即明晰证候实质与这些客观数据的对应关系,是当前中医药理论实质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气虚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证候之一,以人体之气总量的不足或功能的低下为主要病机,可导致整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及抵御邪气侵袭能力的下降,而引发多种疾病.对于气虚证实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医证候客观物质基础的认识,以及对疾病进行病证结合的整体观、综合性治疗.

    作者:方金苗;杜武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防风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从中医学和现代药理学两方面论述防风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就中医学而言,防风升降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治疗泄泻与便秘,其“祛风胜湿”亦能止泻,“解痉”能缓解因肠道经脉拘急而引发的腹痛.现代药理学方面,防风能改善肠蠕动、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等达到有效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药牛舌草的显微及薄层鉴别

    目的 对维吾尔特色药材牛舌草开展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的鉴别研究.方法 徒手切片法、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 获得了药材根和茎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特征.结论 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完善和提高牛舌草药材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陈奎奎;陆海空;兰卫;王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苗药夜关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苗药夜关门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20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2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nm,建立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的夜关门及其混淆品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 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17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的夜关门相似度均大于0.90,而与地肤子全草的相似度在0.20以下.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靠,为评价夜关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可用于夜关门药材的鉴别.

    作者:冯华;刘英波;刘亮;潘年松;周德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燕窝中的唾液酸在0.5%磷酸溶液中水解30min后,以邻苯二胺(10mg·ml-1)为衍生剂,60℃水浴中衍生40min.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 90),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28 nm;柱温:30℃.结果 唾液酸在19.12~382.4μ 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7%~ 98.4%;RSD为0.8%~2.2%(n=9).结论 实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测定,同时也为真假燕窝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卢端萍;程佳华;陈硕;王勇;简育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psbA-trnH基因序列对中药材茜草的分子鉴定

    目的 通过对中药材茜草及其近缘种(易混品)的psbA-trnH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为中药材茜草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中药材茜草及其近缘种的DNA,对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近距离、相似性搜索、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3种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psbA-trnH分子系统树支持中药材茜草不同居群样本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65%;中药材茜草与其近缘种psbA-trnH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751 ~0.19338,远大于中药材茜草种内遗传距离0~0.00372.结论 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可以快速准确鉴别中药材茜草.

    作者:夏至;王璐静;李贺敏;张红瑞;高致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种基于演化的糖尿病疗效自适应动态评价模型

    目的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糖尿病的疗效构建了一种基于演化的糖尿病疗效自适应动态评价模型.方法 首先在利用状态转移函数对糖尿病证候的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参数判断疾病是否演化从而为重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对评价指标组成的抽象与重构,利用启发式算法确定演化后糖尿病疗效评价指标集的元素构成;后通过构造依赖矩阵计算出演化后疗效评价指标集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实现演化环境下糖尿病疗效的自适应动态评价.结果 给出了基于此模型的糖尿病疗效评价实例:当某糖尿病人被诊断为气阴两虚证后,通过确定此时的评价指标集(倦怠乏力、心悸、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可知本次治疗效果的等级为“差”;而当该病人病情演化为肾阴亏虚证后通过重新确定评价指标集(尿频尿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易知该次疗效评价等级为“中”.结论 利用本评价模型可对各糖尿病专家的诊疗经验进行量化,终实现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效果理想的诊治措施.

    作者:金力;阚红星;方朝晖;卢海妹;许钒;王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ARROWSMITH探讨淫羊藿与维生素D轴功能的潜在相关性

    目的 运用Arrowsmith工具来探讨淫羊藿与维生素D轴之间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知识发现工具Arrowsmith进行文献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与淫羊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上有较多关联并且部分作用机制重合.结论中药淫羊藿可能通过维生素D轴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陈伟;柴艺汇;王焕珍;陈功;高洁;李文;陈云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炎性因子IL-1昼夜节律的研究

    目的 根据以往研究事实,结合“子午流注”治疗思想和现代节律研究方法,探索艾灸治疗RA的IL-1节律调控机制.方法 以144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假摘除肾上腺组(以下简称假摘组)、摘除肾上腺组(以下简称摘除组)、摘除肾上腺艾灸组(以下简称摘灸组),各组分4个时间点(分别为0点组、6点组、12点组、18点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各组大鼠实验全程给予LD12:12的光暗周期限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动物采用右后足足垫部皮内注入福氏完全佐剂建立RA模型.造模后对摘除组、摘灸组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预处理.艾灸组、摘灸组大鼠在上午7:00 ~9:00进行单侧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治疗(双侧交替治疗),其它组大鼠同法固定,但不艾灸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分别进行体重及足容积测定.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用酶免法做相关指标检测.数据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Halbeg余弦法软件进行昼夜节律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1保持昼夜节律性(P<0.05),但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有增高趋势,中值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IL-1存在昼夜节律性(P<0.05),峰相位有前移趋势,振幅有降低趋势,中值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摘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1昼夜节律消失,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接近,中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 实验性RA大鼠血浆IL-1具有明显的病理性昼夜节律特征;在HPAA完整的条件下,艾灸可能通过调整实验性RA大鼠IL-1的昼夜节律,从而发挥控制炎症的作用.

    作者:马文彬;刘旭光;覃勇;周海燕;杨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目的 克隆及分析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首次从铁皮石斛接菌共生萌发种子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MAPK基因,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特征及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结果 DoMAPK5基因(GenBank注册号KJ472788),全长为2184bp、编码一条597个氨基酸的肽链,预测分子量为67.39KDa,等电点为9.28,编码的蛋白均不合信号肽,在210-232位具有23个氨基酸的跨膜域,具有MAPK蛋白家族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及MAPK位点.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DoMAPK5基因与葡萄MAPK基因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82%),与水稻MAPK10亲缘关系近.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未接菌的植物组织中属组成型表达,在接菌共生萌发的植物组织中显著上调,为未萌发种子的10.49倍.结论 DoMAPK5在植物组织中属于组成型表达,具有受菌根真菌诱导表达的特征.

    作者:赵明明;张岗;张大为;李标;郭顺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合募配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PGI、PGIL、PGR及G-17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及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蛋白Ⅰ/Ⅱ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 将75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造模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干预造模组大鼠制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15只)、合穴组(15只)、募穴组(15只)、合募配穴组(15只);合穴组取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募穴组取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合募配穴组取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三组留针时间均为30 min,每10分钟行针一次,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一次,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PGⅠ、PGⅡ、G-17的变化并观察光镜下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均明显好转,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好转为明显;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Ⅰ明显升高(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Ⅰ未见明显变化(P=0.235Vs0.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Ⅱ均未见明显变化(P=0.912Vs0.974Vs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R明显升高(P =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R未见明显变化(P =0.681Vs0.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G-17均明显升高(P=0.032Vs0.047Vs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升高为显著.结论 合募配穴法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CAG大鼠一般状况及胃粘膜组织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PGⅠ、PGR及G-17水平实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作者:袁星星;王炳予;刘长发;杨磊;李丹丹;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诊断量化及量表初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CDFI)部分指标的量化来初步探讨制定对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方法 选择合适的DN患者489例.首先采用二维图像观察DN肾脏的大小及实质回声;再用CDFI观察肾血流灌注程度;然后用脉冲波多普勒(PW)观察肾动脉(RA)、段间动脉(SRA)及叶间动脉(IRA)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选取肾脏的大小、实质回声、血流灌注的程度及RI值的范围为量化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结果 分数在4~12之间,阴虚燥热证可能性高;分数在12-20之间,气阴两虚证可能性高;分数在20 ~28之间,阴阳两虚证可能性高;分数在28 ~ 32之间,阳衰瘀阻证可能性高.结论 CDFI部分指标的量化可以用来作为对DN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一部分,为DN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鹏;彭国平;崔金涛;胡锡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方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方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中药方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096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比较,中药方联合西医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RR=1.36,95% CI(1.19,1.56),P<0.00001],改善突眼度[SD=-1.95,95% CI(-2.28,-1.08),P<0.0001],降低CAS评分[SD=-1.22,95%CI(-2.29,-0.16),P=0.02];与安慰剂比较,中药方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有效[RR =4.77,95%CI(2.39,9.50),P<0.00001];与西医治疗比较,中药方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66,95% CI(1.33,2.06),P<0.00001],突眼度改善优于对照组[SD=-1.59,95%CI(-0.96,-0.33),P<0.0001].结论 中药方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好,尚需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RCTs进一步验证.

    作者:陈继东;赵勇;裴迅;向楠;左新河;陈如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人群的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医体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方法 以患有脑血管病或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人群3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根据MMSE、MoCA、ADL、CDR等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程度分组,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N-VCI组中医体质主要为平和质;VCI-ND组中医体质前四位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平和质、血瘀质;VD组中医体质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CI的患病情况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联系,VCI患者偏颇体质居多,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是其主要体质.

    作者:郭闫葵;刘雪;曹晓岚;張允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1位当代名中医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及南北用药特点分析

    目的 整理分析1994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已发表的当代名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以期寻找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纳入68篇51位名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共涉及用药290种,按功效分为17类,按用药频次从高到低: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理气药等;治则按从高到低为:清热解毒法、益气健脾法、疏肝解郁法、补益气血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南北地区用药存在各自的特点.结论 中医治疗乳腺癌多从肝、脾、肾入手,致病多正气亏虚及痰瘀毒贯穿疾病的始终;南方用药侧重于攻邪,北方侧重于扶正补虚.

    作者:马继恒;戎云霞;王国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挑选新疆有代表性区域(阿勒泰福海县、伊犁新源县、库尔勒焉耆、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各区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预计调查400 ~ 450人进行现场调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维、哈、汉不同民族血压正常高值者共1046例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体重指数、腰围、脂代谢等的测量及一般资料的搜集,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火亢盛证的影响因素为吸烟,痰湿壅盛证的影响因素为食盐、吸烟、BMI(体重指数)、LDL(低密度脂蛋白)、TRIG(甘油三酯),阴虚阳亢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阴阳两虚证的影响因素为家族史.结论 对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统计,血压正常高值影响因素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差异,以上客观指标可为血压正常高值中医证型分型提供依据,有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为因人制宜防治高血压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作者:陈冉;许红峰;姚剑婷;潘存义;吴梦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旋覆花潜在功能的考察与分析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中国药典》中记载旋覆花功能的考察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能通过《中国药典》大体传承下来.但由古代本草文献提取的止痛、定悸、祛风除湿、退翳明目、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功能,以及古代含旋覆花复方治疗头痛、目赤肿痛、中风、眩晕、疮疡、瘕瘕积聚等病症,《中国药典》未曾收录.结合现代研究,初步确认止痛、清热泻火解毒、补益、软坚散结是旋覆花的潜在功能.

    作者:李然;刘立萍;梁茂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国不同产地厚朴药材品质评价

    目的 对采集到的全国厚朴主产区6省17个市县23个厚朴与凹叶厚朴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对厚朴酚、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3批药材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在1.32% ~ 11.78%,有较大差异.4批药材含量不能达到《中国药典》“总量不得少于2.0%”的要求,均为凹叶厚朴.结论 厚朴药材的整体质量优于凹叶厚朴,四川、湖北、安徽为较优质的产区.

    作者:闫婕;卫莹芳;胡慧玲;龙飞;安青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草乌适宜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不同采收时期的草乌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6种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初步研究草乌的适宜采收时期,为草乌的科学采收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8个采收期,重复3次,共24个处理,每个采收期采样进行草乌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6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草乌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UPLC法,采用BEH shield RP18(2.1mm ×5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2%三乙胺)-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35℃.结果 草乌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在8月30日采收时达到大值,分别为66.31g,32.17g;6种生物碱含量总和随采收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9月15日达到大值,为5.202 mg·g-1;单株有效成分总量在9月15日采收时达到大值,显著高于8月30日采收时的单株有效成分总量(P<0.05),为152.52mg.结论 草乌产量高峰和有效成分含量高峰不一致,以有效成分总量为指标,初步确定草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旬.

    作者:邵财;张浩;张亚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材及饮片规格等级的形成

    通过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记述了中药材及饮片商品产生规格等级的原因,从中药材所属农副产品的属性入手,阐明了中药材市场应用规格等级的相对合理性.提出了中药材及饮片的规格等级往往是以其商品的美观(卖相)为主的观点.

    作者:穆二廷;周建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资源法律保护现状与完善研究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较为珍贵的自然资源,然而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如立法滞后且法律位阶较低;守法不足、执法不力导致法的威慑力不足,并危及中药资源有效供应和生物多样性.文章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构想.

    作者:周荣敏;田侃;贺云龙;夏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贮藏条件下川芎饮片质量变化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川芎饮片24月内的质量变化,拟首次筛选出川芎饮片适宜的贮藏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将川芎饮片贮藏在不同的光照、空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每隔3或6个月进行综合质量观测及评价.结果 在24个月的贮藏期间,除敞口贮藏的2组川芎饮片出现虫蛀外,其余组无虫蛀现象;各实验组川芎饮片水分及阿魏酸的含量在贮藏期间一直均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各组具体变化过程有差异.结论 综合观测24个月贮藏期川芎饮片质量变化结果及统计学分析,建议川芎饮片适宜的贮藏方案为:遮光、密封、冷处贮藏,且储藏时间不宜过长.

    作者:兰志琼;郑立;艾青青;刘晓芬;高必兴;卢先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岭南罗氏妇科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

    通过典型案例阐述岭南罗氏妇科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认为其病机特点为阴血亏虚,阴不制阳,虚阳偏亢,临床证型可分为肾阴虚证或阴阳两虚证.治疗以补肾阴为基础,阳中求阴,或阴阳双补,总以调和肾中阴阳为原则,以平为期,并擅补脾助肾、柔肝平肝、交通心肾以助平调阴阳.

    作者:朱玲;郜洁;罗颂平;任锦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刘持年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

    介绍了刘持年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失眠属于中医不寐,多为脏腑功能及内分泌失调,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气血不和,阳不入阴.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肾不交.病机有虚有实,多见本虚标实之证,实证多由肝郁化火,上扰心神;痰热内扰,心神不宁等.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心胆气虚,神魂不安;肝肾阴虚,心烦不眠等.但失眠日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病情变化多端,证型也非固定不变.气血阴阳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临床多以虚实夹杂常见.临证时要用辨证与发展的眼光诊治疾患,整体审察,万不可拘泥保守,故应以整体思维为本,辨证论治为纲,阴阳同治,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作者:李茜;李晓阳;唐迎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岭南名医林夏泉妇科学术思想简介

    林夏泉学术流派以岭南名医林夏泉老先生为奠基人,经过几代学人近80年的传承发展,在内科脑病、妇科、儿科等方面已形成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诊疗思想.文章通过搜集整理其生前医案、笔记、讲稿,采访其弟子刘茂才、黄培新教授及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对林夏泉妇科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其妇科学术思想受易水学派及岭南妇科名家吕楚白影响较深,并在继承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形成了固肾、扶脾、调肝理气、调理冲任气血为主的妇科学术思想和因地制宜等用药特色,值得继承发展.

    作者:田超;聂广宁;华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食积经验介绍

    遵循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的选穴组方原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并善于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该文从辨证论治、选穴处方、预防调摄等多个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主要传承者之一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经验.

    作者:梁燕;李艳红;邢潇;王艳君;崔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张东岳教授防治肛门失禁经验撷要

    介绍张东岳教授治疗肛门失禁的临床经验与治疗特色.张师临证注重内外并治,从脾、肾、肝辨证施治;推崇多元化个性化现代治疗;同时防微杜渐,重视术后及日常肛周肌肉的功能锻炼,提高肛周肌肉兴奋性,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颜帅;刘佃温;刘翔;陈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校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医院校医药营销专业为例

    以某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讨论了医药营销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特别是校内实践基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医药营销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工作规范、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践基地、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建设校内创业创新基地等建议,并对实践基地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出了设想,还介绍了美国大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经验.

    作者:程潇;王永健;官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建构主义理论在非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非中医专业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既是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呈现出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针对课程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静;蒋华林;王文;李军昌;谢娟;董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用二维四阶教学模式培养中医哲学思维探析

    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涵蓄国学思维的精髓,二者唇齿相依,鱼水共存.作为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其基本特点、思维范式、哲学体系、以及发展历程,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且熔炼了传统文化中诸多学科知识,通过气、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培养中医哲学思维是从根本上理解中医学的钥匙.文章重在探索如何运用二维四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并指导日后的临床实践,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单纯记忆气、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而在于通过更新教学模式,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以意象思维切入,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

    作者:刘禹辛;尚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基础理论》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与探索

    双语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对双语教学有独特和明显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双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困境.

    作者:王立国;部爱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SRS的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ADR信号分析-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在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库信号预警分析中的应用准确性和价值,明确碟脉灵ADR信号的发生特征.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的碟脉灵ADR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碟脉灵不良反应数据库,分别采用决策树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碟脉灵ADR信号进行预测模型建构和提升度检验.结果 (1)碟脉灵ADR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决策树模型显示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年度、剂量、原发疾病影响、触发时间和年龄,神经网络模型显示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季节、发生年度、年龄、用药次数和触发时间;(2)预测准确度方面,决策树模型为53.93%,神经网络模型50.4%;(3)模型提升度方面,以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为例进行检测,决策树模型比神经网络模型提升度阈值下降更平缓且表现相对稳定.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苦碟子注射液ADR的发生很可能与年龄和触发时间相关;在预测准确度和提升度方面,决策树模型均优于神经网络模型;两者比较决策树可能更适合用于对于碟脉灵现有SRS系统数据的分析.

    作者:阎博华;彭成;谢雁鸣;王巧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