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的用药数据,了解该地区该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武汉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市场占有率、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武汉地区抗真菌药销售总金额及其增长率均逐年增加。其中吡咯类抗真菌药销售金额高,伏立康唑的销售金额3年均位居第一,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的 DDDs 一直位于前两位。结论:武汉地区抗真菌药市场增长趋势显著,消费结构较为稳定。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的应用评价工作,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减缓或避免耐药菌的扩散。
作者:陈倩;刘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女,83岁,因“外伤致头部疼痛17天”于2015年9月1日入住我院。患者17 d前因外伤致头面部剧痛伴视物眩晕曾入住社区医院。患者否认一过性昏迷史,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大小便失禁等。该院根据CT结果诊断为颅内出血,并给予止血、消除颅内水肿等治疗。具体用药情况:氨甲苯酸注射液0.6 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ivd,qd。因住院过程中突发昏迷转至我院,继续给予止血、消除颅内水肿等治疗,具体用药: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ivd,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氨甲环酸注射液1200 mg,ivd,qd。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 37.0℃,P 85次/min,R 19次/ min,BP 122/67 mmHg,神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3 mm,心、肺、腹查体无殊,头面部局部稍肿胀、瘀青,四肢大动脉搏动可,末梢血供感觉可,胃纳睡眠可,二便无殊,体质量无明显改变。血常规:WBC 3.14×109·L -1,L 0.94×109·L -1,Hb 136.0 g·L -1,超敏 C 反应蛋白1.1 mg·L -1;生化指标:总蛋白57.4 g·L -1,白蛋白31.8 g ·L -1,白球比例1.24。诊断为:①头部外伤(双侧硬膜下积液伴右侧硬膜下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多处软组织挫伤。2015年9月3日,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给予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凡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按总氨基酸计250 ml ∶17.5 g,批号:80HG088)250 ml,ivd,qd。输注约7 min 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两眼凝视,嘴角抽搐,口吐白沫,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无。体检:P 114次/ min,R 25次/ min,BP 71/49 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床边心电监护,氧气5 L·min -1吸入,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sc,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iv,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 +50%葡萄糖注射液30 ml,ivd。约6 min 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呼之能应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2 mm,心、肺、腹查体无殊,四肢大动脉搏动可,末梢血供感觉可。停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其他药物和剂量未作调整,在密切观察下继续使用,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上述过敏反应。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97~2013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进行肾移植术并在术后服用他克莫司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克莫司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位入选的肾移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65%,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血液毒性、高血糖及高血脂。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及用药疗程为他克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的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BMI 及用药疗程是他克莫司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为高龄、营养状态差及长时间用药的情况可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及糖尿病治疗的权威指南,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经评价、干预、再评价的过程得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的终 DUE 标准。结果: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DUE 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三个部分,具有临床可行性。结论:DUE 模式对规范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为相关医疗机构开展 DUE 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朱丽莎;曾友志;杨思芸;苏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吡啦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 LI 合并 VCI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单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观察组联用吡拉西坦片(1.2 g tid)和丁苯酞软胶囊(0.2 g qid),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 MMSE 积分、SOD 含量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 积分、血清 SOD 水平均较前升高(P <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和 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结论:吡拉西坦联用丁苯酞可有效改善 LI 合并 VCI 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提高 SOD 水平实现的。
作者:周幼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复方参芪软胶囊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平行组对照非盲法设计,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年龄分层后随机入组。观察组给予复方参芪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参芪颗粒。1个月为一疗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患者儿的胃电指标变化。结果:复方参芪软胶囊能明显改善患儿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能明显增加正常胃电节律,减少过缓胃电节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改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减少胃动过缓方面,与复方参芪颗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参芪软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王春艳;李云霞;郑丽娜;杨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依据。方法:感染后咳嗽患者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记录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咳嗽严重程度。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感染后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血康口服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 Tau 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血康口服液。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Tau 蛋白、IGF-1及 hs-CRP 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肿体积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 Tau 蛋白、hs-CRP 水平、NIHSS 评分及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和4周后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 IGF-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和4周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8% vs.73.5%,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血康口服液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 Tau 蛋白与 hs-CRP 水平,提高 IGF-1水平,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蔡永强;肖兆群;阮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止痛用药方案中的药学服务作用和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左上肺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止痛用药诊疗过程,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止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相应的药学监护内容。结果: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学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为临床提供合理性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癌痛患者止痛用药监护,有助于促进癌痛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在癌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药学作用。
作者:姚慧娟;张文静;王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长春西汀注射液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某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中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检索关于长春西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363例患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输注浓度均大于0.06 mg·ml -1,发生不良反应3例,主要表现为皮疹及药物热。检索获得28篇文献中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浓度高于0.06 mg·ml -1的有19篇,8篇文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重视说明书的应用,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徐静静;白佳利;段金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糖尿病 LASO 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每组患肢均为49条。对照组在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INR 达2.0~3.0后停用)和华法林(6个月),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肢的再狭窄发生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小腔内直径(MLD)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再狭窄发生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浆 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BR)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单独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缙红;王剑;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卡比多巴片联合补脑熄风止痉汤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胱抑素 C 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 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复方卡比多巴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补脑熄风止痉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定量表(UPDRS)、生活质量、中医症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1、UPDRS-2、UPDRS-3评分以及 PDQ-39 SI、SDS、SAS 及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 UPDRS-4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L-6、IL-1β、MDA、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则较前显著提高(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 IL-6、IL-1β、MDA、血清胱抑素 C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0%(P <0.05)。结论:复方卡比多巴片联合补脑熄风止痉汤治疗 PD,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非运动症状,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高筱雅;陈晖;王慧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以促进肿瘤并肝硬化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卵巢癌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发挥自身药学特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这类患者潜在的治疗风险,保证用药安全性。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促进了用药的规范化,并为临床治疗类似病人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作者:武文;叶晔;陈力;曾珍;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与粉尘螨滴剂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96例变应性鼻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粉尘螨滴剂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 <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较单用粉尘螨滴剂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姜德;徐挺兰;张敏;况小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肺力咳组、宣肺止嗽组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口服和盐酸氨溴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肺力咳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宣肺止嗽组加用宣肺止嗽合剂口服。疗程均为7 d。观察3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3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9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肺力咳组与宣肺止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力咳组和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与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宣肺止嗽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较肺力咳组更短(P <0.05)。3组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肺力咳合剂与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叶再青;杨玲利;周绍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宫颈 HPV 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 HPV 的 E6/ E7 mRNA、p16和 p53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8%(P <0.05)。治疗后,两组 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中位数(M)、阳性表达率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宫颈 HPV 感染疾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可降低HPV E6/ E7mRNA、p16和 p53的表达量与阳性表达率。
作者:蔡美玲;彭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1例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会诊工作为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病情,细菌学培养药敏结果,为患者制定佳的个体治疗方案,先后给予注射用头孢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安宫牛黄丸等药物抗感染治疗。结果:患者颅内感染情况逐渐好转,后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临床药师更好地融入到临床治疗团队中。
作者:周至品;唐秀能;叶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 ICU 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方法:通过参与1例脑胶质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制订用药方案并针对抗感染治疗、镇静镇痛、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抗感染治疗有效,顺利转出 ICU 继续巩固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乐可佳;崔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通过基因分型,结合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对氯吡格雷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的3例患者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及合适的使用剂量。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月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慢代谢型患者,建议改用替格瑞洛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反复发生皮下出血的超快代谢型患者,建议降低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暂时停用脉血康胶囊并常规口服维生素 C 片;联合使用兰索拉唑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的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患者,建议增加氯吡格雷给药剂量或换用替格瑞洛,必要时可考虑选择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甚或换用其他抑酸药如雷尼替丁等。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物基因检测工具,结合药物相互作用等,可以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使用,优化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实现药物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作者:惠红岩;周祥;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方法:总结近10年神经内科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学员培训过程中的经验。结果:带教药师根据学员专业背景分组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分阶段教学,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以使学员快速提升工作能力,进入临床药师角色,提高独立开展工作的自信心。结论:带教药师适时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分阶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齐晓涟;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液联合抗菌药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三型)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ivd,,bid,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灌肠液250 ml(湿热瘀结型患者给予柏薏灌肠液,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蒲药灌肠液,寒湿凝滞型患者给予柏药灌肠液),qd,月经后3~5 d 开始用药14 d,连续用药2个月经周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沉积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灌肠液与抗菌药联合使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李燕;姜海英;王慧丽;钱坤;于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 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抑制作用。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限制,辅以常规降血压及血糖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 E1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素氮、sICAM-1及 hs-CRP 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 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及炎症因子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爱玲;杨娜;侯仰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化疗致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与严重粒细胞减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粒细胞减少与放疗史、化疗周期和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具有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史、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是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放疗史的患者,可选用细胞毒性小的化疗方案,或降低药物剂量,或预防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合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减轻肺癌化疗引起的严重粒细胞减少。
作者:樊迪;尤海生;胡萨萨;王茂义;封卫毅;董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情况,规范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某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开具升白细胞药的患者病历579份,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情况、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和升白细胞药使用情况等信息,对升白细胞治疗的药物种类、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溶媒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升白细胞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579例病例中合理用药病历414例,占71.50%,不合理用药病历165份,占28.50%,其中用药剂量和疗程基本符合要求,而不合理病例中主要以品种和给药时机不适宜为主,分别为42.42%和27.88%,其次为重复给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为13.33%和12.73,溶媒选择不适宜发生率较低,为3.64%。结论: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医师需加强升白细胞药应用知识的学习,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娜;唐娜萍;龚建平;李群;肖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处方合理率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已调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按照品管圈手法实施各项活动,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考核实施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急诊骨科处方不合理率由活动前70%,降低至活动后21%,目标达成率140%,进步率70%。结论:品管圈对提高急诊骨科处方合理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程希;奚磊;钱自明;殷桐;陈泳伍;杜陈侠;江贺春;伍章保;史天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用药监护的切入点。方法:以临床药师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例,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怎样实现个体化用药。结果:临床药师可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协助制定符合实际的心率、血压指标,并且还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出院带药的指导,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此类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用药指导,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王鹏;黄年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分别联合奥沙利铂、顺铂腹膜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 A 组32例,B 组28例。A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B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每周治疗1次,连用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A 组腹腔积液治疗完全缓解率18.8%,总有效率90.7%,均明显高于 B组(P <0.05)。A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其余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与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比较疗效更高,虽腹痛不良反应较明显,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可作为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聆;张为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考察 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覆司帕沙星(SL)纳米脂质体的离体角膜渗透性及体外抗菌性。方法:采用Franz 扩散池,以兔离体角膜为屏障,分别考察 TMC 包覆 SL 纳米脂质体、SL 纳米脂质体及 SL 滴眼液的角膜渗透性,并计算角膜渗透参数。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分别考察以上3种 SL 制剂的体外抑菌性,得到小抑菌浓度(MIC)、低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3种 SL 制剂的稳态渗透速率 J、角膜渗透系数 P 及角膜滞留率大小顺序为:TMC 包覆 SL 纳米脂质体> SL 纳米脂质体> SL 滴眼液。时滞τ及角膜扩散系数 D 的大小顺序为:SL 纳米脂质体> SL 滴眼液> TMC 包覆 SL 纳米脂质体。对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TMC 包覆 SL 纳米脂质体> SL 纳米脂质体> SL 滴眼液。结论:脂质体可增强 SL 的角膜渗透作用及储库作用,体外抑菌活性也较滴眼液增强,而TMC 包覆后效果更佳,且作用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玲;何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及其分布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 Hydro LV 湿法进样器,以光散射法测定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分析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泵速为2000 r· min -1,遮光比为8%~20%,背景与样品的扫描时间为10 s,样品折射率为1.500,样品吸光率为0.00。结果:3批吉非替尼原料药的 D10均小于7μm,D50均小于15μm,D90均小于25μm,符合制剂终产品生产的需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吉非替尼原料药的粒度分析。
作者:牟聪;王燕;孙元朋;高景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优化硼酸乳膏基质配方,考察制剂成品质量。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膏黏度为评价指标,优化脂肪醇醚-6(和)硬脂醇、鲸蜡硬脂醇聚醚-25、十六醇、十八醇、异硬脂醇异硬脂酸酯、霍霍巴油、轻质液状石蜡的用量;考察优化后制剂的外观性状、粒度、黏度、稳定性及硼酸的含量。结果:配方中含脂肪醇醚-6-鲸蜡硬脂醇聚醚-25(3∶2)50 g、十六醇-十八醇(3∶7)65 g、异硬脂醇异硬脂酸酯-霍霍巴油-轻质液状石蜡(5∶3∶2)125 g 时,制得的成品为白色半流体乳膏,硼酸含量为标示量的98.50%,粘度为1.64×104 mPa·s,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当,制剂稳定性较好。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酸乳膏基质配方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预测性好,制剂成品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侯晓军;唐菱;周芃;张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Eclipse XDB 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7%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0 ml·min-1,0~14 min 检测波长为260 nm,14~58 min 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5~47.00μg·ml -1(r =0.9998)、14.90~297.00μg·ml-1(r =1.0000)、3.46~69.20μg·ml -1(r =0.9999)、4.00~80.10μg·ml -1(r =1.0000)、3.42~68.30μg·ml-1(r =0.9999)。5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不低于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护肝片中腺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伍国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5个产地的广金钱草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性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 Popgene 1.32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并使用 UPGMA 软件绘制聚类图。结果:7条 ISSR 引物扩增出的产物共有5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41条;Shannon 多样性指数(I)为0.3,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46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 )为0.1238,基因流(Nm )为3.5397。结论:广东、广西两地栽培以及野生广金钱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跟地理距离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何博;许勇;杨旻;陈科力;黄必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准确、灵敏的 LC-MS/ MS 方法甄别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17种辅助改善记忆类药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 MS),以 Eclipse XDB C18(100 mm ×3.0 mm,1.8μm)为分析柱,以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对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7种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建立了快速分离检测17种非法添加成分的测定方法,检测限低于10 ng·ml -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辅助改善记忆类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作者:刘慧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活犀角是否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甲醛法、大鼠热板法和热刺痛仪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镇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 -1)均能明显延长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潜伏期(P <0.05或 P <0.01),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 <0.05或 P <0.01),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 -1)能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比较,在第2次给药后,活犀角高剂量组(1.4 g·kg -1)和犀角高,中剂量组(0.7,1.4 g·kg -1)大鼠的痛阈有较明显的延长(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和犀角3个剂量组(0.175,0.35,0.7 g·kg -1)均能显著减少甲醛引起的小鼠第二时相的镇痛作用(P <0.01);活犀角的3个剂量组(110,220,440 mg·kg -1)和犀角高剂量组(440 mg·kg -1)给药前后的痛阈变化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或 P <0.01)。结论:活犀角在镇痛方面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作者:冯润东;曹蕾;刘蕊;宋冰雪;刘静;曹永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经典的体外细胞模型探讨五味子乙素对 P-糖蛋白的影响。方法:以 Caco-2细胞模型为载体,选取罗丹明123和环孢素-为 P-gp 底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不同条件下五味子乙素、罗丹明123及环孢素-跨膜转运的变化,计算表观渗透系数、表观渗透率等参数。结果:五味子乙素浓度在20,40,80μg·ml-1时双向跨膜转运的速率相似,无选择性差异。五味子乙素浓度为20~160μg·ml -1时可显著抑制罗丹明123和环孢素 A 在 Caco-2细胞模型中BL → AP 定向转运(P <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五味子乙素为 P-gp 抑制药,但不是 P-gp 底物。
作者:李维亮;宋建军;辛华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制备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和伪三元相图中形成微乳区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并考察了该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 电位以及体外药物溶出度。结果:所得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相)、聚山梨酯-80(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XCF,助表面活性剂),佳配比为10∶6∶4,载药量10.0 mg·g -1。经水稀释后形成澄清、透明状溶液,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呈大小均一,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87.4±26.7)nm,Zeta 电位为(-13.1±1.5) mV。溶出度结果表明,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在 pH1.2的盐酸溶液中45 min 内累积溶出度可达(96.1±4.8)%。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银杏总黄酮的体外溶出速度,有望成为银叶总黄酮的优良口服制剂。
作者:廖祥茹;史琼枝;方松;陈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更年安舒颗粒对更年期大鼠内分泌系统的治疗作用。方法:13~15月龄大鼠按1.9、0.95、0.48 g·kg -1·d -1剂量灌胃给予更年安舒颗粒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下丘脑激素水平;检测大鼠更年期大鼠子宫、卵巢等脏器指数。结果:更年安舒颗粒可显著升高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含量(P <0.05或 P <0.01),降低更年期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P <0.05或 P <0.01);增加更年期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含量(P <0.05);增加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P <0.05或 P <0.01),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P <0.01)。结论:更年安舒颗粒具有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和整体调节的特点,对更年期大鼠的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超楠;程东岩;刘智;邸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蚓激酶的纤溶酶谱鉴别方法,同时考察5个企业产品及同一企业不同批次的一致性。方法:纤溶酶谱法,纤维蛋白原终浓度为5×10-4 g·ml -1,2.5% Triton-x-100溶液中复性30 min,在 PBS 缓冲液(pH =7.4)中37℃孵育30 min,供试品蛋白质浓度为5.0~37.5μg。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5家企业的活性蛋白条带均分布在15~40KD 间,有6个相同特征活性蛋白条带;5个企业产品之间酶谱图略有差异,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批间无差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较强,能够反映蚓激酶活性成分的分子量大小分布及种类,也能反映产品的批间一致性,生产工艺稳定性,且易于标准化,可作为蚓激酶的鉴别方法,同时为评价上市后产品质量一致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彭鑫;姜红;郭江红;柯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将40只 SH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夏枯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复方罗布麻片Ⅰ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尾动脉测压法观察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对 SHR 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影响,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和心钠素(ANP)的含量,观察 SHR 大鼠肾脏 HE 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夏枯草高、中剂量组和复方罗布麻片Ⅰ组同期血压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夏枯草高、中剂量组和复方罗布麻片Ⅰ组血清 AngⅡ、ET-1水平明显降低(P <0.01),血清 NO、ANP 含量明显升高(P <0.01)。病理检查提示,模型组比各给药组病变明显加重,出现肾小球肾小管萎缩、肾小球血管管壁增厚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结论:复方夏枯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AngⅡ和 ET-1含量、升高 NO 和 ANP 含量有关。
作者:张浩;龙添;楼一层;马丽;刘萌萌;王子望;朱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番石榴制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及胰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给高热量饲料喂养8周后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溶液,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检测血脂及脂蛋白指标,并摘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 <0.05),其中,复方番石榴制剂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可见模型组损伤明显,复方番石榴制剂组及二甲双胍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有明显的改善脂代谢紊乱及减轻胰腺病理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慧;李乐愚;梅全喜;高玉桥;胡莹;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定液质联用法(LC-MS/ MS)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LTG)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 LC-MS/ MS 法测定人血浆中 LTG 浓度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其大小并进行合成。结果:人血浆中 LTG 低浓度(0.0504μg· ml -1)和高浓度(1.27μg· ml -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518μg· ml -1和0.0664μg· ml -1(P =95%,k =2)。结论:LC-MS/MS 法测定人血浆中 LTG 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蛋白沉淀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生物样品配制引入,在高浓度时主要由基质效应、生物样品配制和重复性引入。
作者:杨莉;朱乐亭;冯卫星;赵志刚;梅升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北败酱(苣荬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北败酱(苣荬菜)药材生药学进行研究,建立 TLC 定性鉴别及 HPLC 定量分析。结果:北败酱(苣荬菜)药材显微特征明显,薄层鉴别斑点显色清晰,对10批北败酱(苣荬菜)药材所含绿原酸进行了定量研究。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制定了北败酱(苣荬菜)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李慧峰;荆然;程艳刚;裴妙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早幼粒白血病 HL-60单核细胞激活实验在疫苗类生物制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 HL-60单核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热原(内毒素、酵母多糖和脂壁酸)标准品溶液、样品溶液进行孵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孵育体系中 IL-6的含量。以热原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IL-6量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将样品测得的 IL-6值代入该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热原的含量。选取处于标准曲线中间点的热原浓度,作为样品干扰试验中添加的热原浓度,参照《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光度测定法中的干扰试验,用 HL-60/ IL-6单核细胞激活实验检测三种热原在流感疫苗、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和 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7种疫苗中的回收率及其热原含量。结果:①不同浓度内毒素、酵母多糖和脂壁酸三种热原标准品刺激 HL-60细胞后,该细胞分泌 IL-6的量与热原浓度线性良好,R2分别为0.996,0.993,0.997。②该方法测定三种热原在以上7种疫苗中的回收率,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③以上方法测2个厂家10个批号 A 群 C 群脑膜炎疫苗中的内毒素含量,厂家 A 的6批样品内毒素平均值为134.73 EU·ml -1,厂家 B 的4批样品内毒素平均值为40.75 EU·ml-1。该方法检测其他6种疫苗中热原含量,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以上7种疫苗样品的热原检测。
作者:董闪闪;王灿;周勤;吴利红;邵泓;陈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2只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丹酚酸 B 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 -1),另选取正常8只 Wistar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 GK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16周后以 L-N-硝基甲酯(L-NAME)10 mg·kg -1·d -1灌胃,连续8周。给药开始及结束前对大鼠的血糖和血压进行检测,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放血后取胸主动脉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血管病变,Western-blot 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 GK 大鼠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但模型组与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大鼠实验结束时血压显著升高,给予丹酚酸 B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丹酚酸 B 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明显减轻血管病变程度并减少 VEGF 的表达。结论: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的大血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降低血压、抗炎以及降低 VEGF 的表达。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蟾毒灵(Bufalin)对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蓝(MTT)比色法检测Bufalin 对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数目、形态及活性的变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标记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 Bufalin 对 U251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0.001~10μmol·L -1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Bufalin 给药组对 U251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增高(P <0.01)。结论:Bufalin 可显著抑制 U25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其凋亡。
作者:王艳华;翁琰;楚建杰;奚苗苗;杨志福;爱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的新方法。方法:自制毛细管整体柱,用于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在线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 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01 mol·L -1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 -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 pH至2.8)(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25℃。结果:士的宁在1.2~90.0μg·ml-1(r =0.9998)范围内,马钱子碱在1.0~75.0μg·ml -1(r =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RSD =0.58%)、99.98%(RSD =0.27%)(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适用于马钱子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的分析。
作者:耿琴;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养血育发颗粒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方中制首乌、枸杞子、地黄、丹参和女贞子5味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4.3~286.0μg·ml -1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61%,RSD =0.86%(n =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养血育发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淏;贡磊;唐安福;崔恩忠;王曙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芬苯达唑片中芬苯达唑和吡喹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InertSustain?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48∶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芬苯达唑和吡喹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45~63.630μg·ml-1(r =0.9999)和0.225~3.150μg·ml -1(r =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9%(RSD =0.28%,n =9)和99.47%(RSD =0.78%,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适用于复方芬苯达唑片中芬苯达唑和吡喹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丁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5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色谱柱:DB-WAXETRR 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 mm,0.25μm);载气:氮气;FID 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5℃,保持10 min,以20℃·min -1升温至220℃,保持5 min。结果: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别在77.5901~698.3109μg·ml -1(r =0.9997),102.1666~919.4994μg·ml-1(r =0.9998),62.7447~564.7032μg·ml -1(r =0.9999),12.0112~108.1011μg·ml -1(r =0.9996),1.2628~11.3656μ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残留溶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103.5%,104.9%,107.1%,103.4%,RSD 值分别为2.3%、2.6%、3.1%、2.8%、4.5%(n =9)。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均未检出此5种残留溶剂。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石小磊;刘寒寒;吴静;方新秀;宋人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1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31~5.1μg·L-1,加样回收率在82.6%~107%,RSD 小于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金属元素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姚春毅;李彪;贾海涛;于趁;剧京亚;李昱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肾炎Ⅱ号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镜对石韦进行显微特征性鉴别;采用 TLC 法对主要成分地黄、茜草、小蓟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 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色谱柱:WONDER CRACT ODS-2(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8∶72),流速:1.1 ml·min -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的线性浓度38.9~194.5μg·ml -1(r =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3%,RSD 为1.9%(n =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肾炎Ⅱ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善波;曹金一;赵锐帆;王晶;石小鹏;杨志福;爱东;胡本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确立红藤汤中空栓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制备工艺,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A)、含药基质灌模温度(B)及脱模时间(C)为考察因素,以外观质量和融变时限为考察指标,对中空栓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优的处方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1∶2、含药基质灌模温度:40℃、脱模时间:30 min。结论:本方法确定的红藤汤中空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罗德凤;张芳向;王芬;祁兢晶;邹振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中的米诺地尔和维 A 酸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和2%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 和350 nm;流速:1.0 ml· min -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米诺地尔和维 A 酸分别在4.0~240.0μg·ml -1和0.05~3.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分别为0.9996和0.9993)。米诺地尔和维 A 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和99.36%,RSD分别为0.42%和0.50%(n =9)。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中米诺地尔和维 A酸的含量。
作者:要辉;纪万里;孙海军;白育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丙酮酸乙酯原料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Varian CP7502毛细管柱(25 m ×0.25 mm,0.25μm);载气:氮气,流量为30 ml·min -1;燃气:氢气,流量为40 ml·min-1;助燃气:空气,流量为400 ml·min-1;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1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40℃,以15℃·min-1的速度升至200℃;分流比:100∶1;进样量:1μl。结果:丙酮酸乙酯进样浓度在0.0256~8.1928 mg·ml -1范围内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RSD 为1.38%(n =9)。结论:建立的 GC 法准确、简便、快速、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丙酮酸乙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晓云;毛发燕;王小刚;黄雁茹;海春旭;刘鹏;何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芩珠凉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 TLC 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甘草和薏苡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TLC能够特异性的鉴别黄芩、甘草和薏苡仁,黄芩苷在0.030~0.971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7.74%,RSD 是2.76%(n =9);甘草酸铵在0.013~0.2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9.02%,RSD 是1.79%(n =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芩珠凉血合剂的方法。
作者:张玉萱;徐玲玲;朱全刚;李新液;张若曦;赵梦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筛选佳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基质处方。方法:拟定5种不同处方的基质与水杨酸苯酯、二氧化钛进行配伍,制备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并考察乳膏的性状和稳定性。结果:5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均能制备出复方二氧化钛乳膏,处方 A 制得的乳膏偏稠厚,处方 B、C、D、E 制得的乳膏细腻、有光泽、易涂布。5种乳膏离心后均未发生分层现象,且耐低温。在高温试验中,处方 A 和 B 制得的乳膏呈失水粗糙状;处方 D 制得的乳膏与室温放置的同类样品比较,无明显性状改变;处方 C 和 E 制得的乳膏稠度下降,成流动液体状。放置12个月,处方 D 制得乳膏的性状和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处方 D 制得的复方二氧化钛乳膏细腻、易涂布,稳定性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华燕;李婕;徐风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阿斯帕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 -1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阿斯帕坦在21.72~868.67μg·ml -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 =0.3%,n =6)。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碳酸锂片(缓释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法定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按法定标准方法检验,120批次样品除1批溶出度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2%。结论:本品质量状况总体评价较好,另外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贾瑞波;韩春晖;张兴哲;邵纯君;贺建华;徐桂连;鹿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 PBL 教学法在师资培训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流程与组织方法。结果:经过科学的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学员培训前和培训后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平均提高30分,临床实践成绩平均在85分以上。充分体现了出培训班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结论:PBL 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的首次应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该方法不但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与趣味性,还能让学员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更加系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王婧雯;张维;张琰;乔逸;爱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向专家进行几轮咨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的预测方法,具有匿名性、信息反馈性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大特点。随着该方法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日趋扩大,从初的社会学发展为临床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药学与临床医学密切不可分割,德尔菲法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成为药学研究的新方向,为药学法规制定、药品风险评估、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德尔菲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概述,以期为药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施芳红;顾智淳;崔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荷叶碱是一种从荷叶中提取的阿朴啡类生物碱,有降脂减肥、抗氧化、抑菌、抗癌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荷叶碱的药理作用及其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为荷叶碱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戴谆;宋金春;杨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离子色谱技术因其分离机制独特,可弥补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对离子型药物分析时的不足,使其在药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技术以及国内近年来在化学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刘朝霞;何兰;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楼植物的内生菌主要有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重楼的内生菌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制其他微生物活性、抗肿瘤细胞活性等作用,部分内生菌发酵液可产生宿主重楼植物中主要活性物质甾体皂苷;能使万古霉素、孕酮化合物等结构发生转化。重楼中内生菌的这些特性可能增加重楼抗病能力、抵御生长环境协迫能力、提高重楼产率、转化或修饰重楼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他化合物等,因此,研究重楼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别、筛选、克隆等对开辟药物研发新途径、缓解中药资源短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秀丽;丁嫚嫚;叶方;黄良永;雷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综述吸入给药系统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方法: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和重要会议论文,对吸入给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合与分析。结果:阐明了吸入给药的优越性,并对吸入给药剂型装置的种类、优缺点、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吸入治疗的发展方向加以综述。结论:吸入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斐烨;游一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美国针对慢性病患者取药的方便措施主要依托于长程取药模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论证美国处方重配多样性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从管理学角度评价处方重配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意义及如何实践医药护技多方共赢。美国长程处方取药操作流程、技术支撑的流程详细、具体,但面对美国本土情况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孙雯娟;陈浩;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ADRs)和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回顾国外有关沙利度胺的临床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涉及胃肠道反应、血液毒性、心血管毒性、神经毒性、皮肤损害、肺栓塞等。此外,其新的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重视沙利度胺的用药风险与合理用药,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裴丽;罗艳;黄显金;王丽伟;刘京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