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收治头枕部着力致颅脑外伤9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3例,男61例,女32例,年龄17~78岁,平均58岁.交通事故伤56例,坠落伤29例,撞击伤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h至3d.伤前患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1例,慢支4例.
作者:陈子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将我院 1993~1998年发现的3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作者:朱方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时检测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脂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自动分析仪同时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的 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患者MPV、PDW和TC、TG、apoB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而PLT、P-LCR、apoA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和血脂的变化,对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林发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但手术治疗是否成功不仅与病例及术式选择有关,更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正确与否相 关.我院从1988年2月至1988年2月共手术治疗UC27例,均获成功,现将我们围手术期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伍卫民;王德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用海脉素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患者肺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患者12例,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8 ml/kg,同时经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海脉素.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HR、CVP、PSP、PDP、MPA、PCWP、CO,对比血液稀释前后的MPA、PCWP、PVR(肺循环阻力)、RVSWI(右室每 搏功指数).结果:与血液稀释前比较,PVR显著降低(P<0.05),RVSWI显著 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海脉素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能降低脑肿瘤病人的肺血管阻 力,提高右室每搏功指数,对肺循环无不良影响.
作者:叶凤青;甘丽霞;黄中华;张庆敏;谭立清;莫井延;宁加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轻型颅脑损伤病人487例,其中有43例(8.6%)出现恶化.现对 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资料及与恶化有关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叶云飞;江文;梁路生;陈德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换血疗法.方法:对10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其中4例轻度急性砷化氢中毒,6例为重度砷化氢中毒进行以换血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实验室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短住院日10 d,长住院日120 d,平均住院日19 d.结论:以换血疗法为主的救治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方法,对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旭;李桂生;黄海欣;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我院对33例前列腺增生病人行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术中操作方便,手术适应证广,对尿道及膀胱颈粘膜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向华;董必云;董彤;李岳宗;陆俭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首选颅骨锥孔引流术[1].我院1990~1999年 共收治CSDH病人52例,均行经皮锥颅引流术.
作者:王大满;庞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并发症和代谢紊乱可增 加外科手术的死亡率,而手术又可加剧高血糖症.
作者:秦千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B型超声的问世对胰腺疾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但是,胰腺位于腹膜后,前方 有胃肠道气体干扰,后方有脊柱的影响,要获得清晰的图像不容易,尤其对胰腺的小病灶的 诊断更困难.
作者:臧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对稽留流产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EUB-305型 B超诊断仪,对25例稽留流产病人于充 盈膀胱后检查子宫、附件.结果:25例病人子宫均比孕周小,宫内回声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空囊型(本组 10例);②类似水泡状胎块型(本组8例);③杂乱回声型(本组7例).结论:对稽留流产的病人B超不仅可排除异位妊娠及葡萄胎,并可 早期了解胎死宫内的情况,避免了盲目性的保胎或人工流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B1、B12 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应用.方法:将528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4例患者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手术中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 处理,对照组手术中未行任何处理.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及间接喉镜检查会咽、双侧声带运动,判定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11.1%,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甲状腺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经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 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处理,能减少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颜献辉;许坚;莫立根;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鉴别结核和癌性胸液的临床 意义.方法:用QM300仪测定同时采集的患者的血、胸液之CRP浓度.结果:癌性胸液患者血/胸液CRP浓度比值≥1或血、胸液CRP浓度均<5.0 mg/L,93.75%结核性胸液患者血/胸液C-反应蛋白浓度比值<1.结论:同时检测血和胸液CRP浓度及血/胸液CRP浓度比值能迅速帮助 结核和癌性胸液的鉴别.
作者:汤春园;李超乾;柳广南;钟小宁;陈一强;陆光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腰腿痛的患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应用综合疗法治疗8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康霖;毛容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机械通气(MV)作为呼吸衰竭的抢救措施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在机械 通气治疗时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已引起众多临床医生的 关注.
作者:覃红梅;周维肖;刘家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初诊 化疗前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AL患者及26例NHL患者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检测T细胞 亚群(CD+2、CD+4、CD+8),用免疫单扩散定量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 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组与NHL组间各项指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中的CD +2、CD+4及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AL组及NHL组的IgM 亦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L及NHL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受损,较正常人的免疫水平降低.
作者:李永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肝 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 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 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生存率为58.3%,2年生存率为0;C组1年生存率为16%,2 年生存率为0.结论:肝切除+门静脉取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生物 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坚持定期经泵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生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黄一成;许景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机制和疗效.方法:经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为病变血管后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3例病人在栓塞后当天咯血明显减少,术后3 d咯血停止.结论:药物治疗无效而又不能外科手术的大咯血病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是目前的唯一选择.
作者:陈蒙华;吴文森;张炳东;陈铭伍;周华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比积升高是血栓形成的高危机制之一.了解并针对糖尿病血栓 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采取适当的防治方法,可减缓糖尿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先天性特别是紫绀型心脏病,可合并脑脓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987~1998年我院收治这类脑脓肿1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星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出血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大出血是其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现总结1982~1998 年我科收治的45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任;韦家声;全乔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反应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大Q-T间 期与小Q-T间期之差.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1].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简称CHL)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 瘤,占全身肿瘤的20%[1],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发现率日益增多,为探讨 该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现就我院经B超、CT、血管造影确诊为CHL者4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13例,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因涉及软骨面的破损,修复难度较大,因此对治疗的 要求也相对较高.任何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均会导致关节功能的严重影响.
作者:黄侣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2~1998年,我院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伍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肛裂是肛门直肠疾病中常见病,以排便时肛门剧痛、出血、便秘为主症.1997~1998 年,我院用壮药生肌膏配合复方亚甲兰液局部封闭治疗肛裂,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牙廷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无创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反映昼夜日常活动的血压变异,没有安慰剂反应和白 大衣效应,因此,ABPM的应用已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高血压病患者和正常血压者各50例进行了ABPM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些恶性血液病患者凝血纤溶情况.方法: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检测1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52例急性白血病中,22例D二聚体阳性,27例FDP阳性;18例 慢性白血病中,2例D二聚体阳性,2例FDP阳性;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4例D二聚体阳 性,3例FDP阳性;18例恶性淋巴瘤中,3例D二聚体阳性,3例FDP阳性.结论:相当部分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凝血纤溶异常.
作者:朱霞;张珍琼;莫胜福;陈秉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急性胃肠炎(包括慢性胃肠炎急性发作),是门诊中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 异.我们应用维生素K1加庆大霉素作静脉滴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非;何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82~1998年26例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 分析.结果:妇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手术所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分别为1 6例(61.54%),8例(30.77%),2例(7.70%).以妇科所引起的发病率高;其中膀胱损 伤16例中,节育术损伤15例,子宫切除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10例中,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 损伤3例,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2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2例,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 管移植术损伤1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仔细解剖分离组织是预防医源性泌 尿系统损伤的关键.一旦诊断为泌尿系统损伤,应及早处理.
作者:陈凤坤;张燕;韦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急性白血病(AL)化疗的进展,该病的完全缓解(CR)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中枢 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作者:岑洪;张国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 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 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放疗前后的鼻窦炎发病原因有所不同.
作者:曾钢;唐安洲;周永;蓝新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正常主动脉瓣为三叶式,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不论是瓣叶的减少或增多,均会影 响主动脉瓣的启闭功能,而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作者:郭盛兰;朱性威;李智贤;龙伟吟;张棣;何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检测(Transtelepomic Electroca rdiographic Monitoring,TTM)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步检测97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送心 电图(TTM),调整后者的监测电极与ECG的电极部位完全相同,判断二者的S-T、T缺血变化.结果:ECG发现97例典型S-T、T心肌缺血患者,TTM有90例相同变化 (敏感性92.5%),另检测31例ECG无S-T、T心肌缺血的患者,TTM亦无改变(特异性100%).结论:TTM对心肌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确切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晓明;庞振瑶;黄群英;梁凌;蒋小菊;刘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137例院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院前死亡之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作者:俞宁;林石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Lasègue征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对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3例Lasègue征阴性(8.5%);男30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40岁以上39例(90.1%);病程短6个月,长7年,平均3年8个月.
作者:黄恒贤;莫少艺;刘世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0~1995年我科对48例口腔癌进行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大86岁,小15岁,平均年龄52岁.48 例口腔分期见表1.
作者:罗修汉;姚金光;黎淑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采用cuff技术及sleeve方法建立大鼠对大鼠,大鼠对 豚鼠的同种或异种心脏腹部移植模型.方法:切除左肾行供体左颈总动脉对受体左肾动脉,供体左肺动脉对受体左肾静脉建立心脏血管通路.结果:共进行116次,成功109例,成功率94%(同种66例,异种50例).移植后同种平均存活(90±0.8)d,异种存活时间由15 min至52 h不等.结论:该方法应用方便、简单可靠,是研究同种或异种器官移植的 急、慢性排斥反应机制及免疫药物筛选的一种理想模型.
作者:孟珂伟;彭民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报告使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情况.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和肝素抗凝下,使用Seldinger's技术,经Tr acker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26例31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7个为100%栓塞,3个 为95%,1个为90%.3个95%栓塞均为宽颈动脉瘤.1个90%栓塞者,为Hunt分级Ⅳ级,存在 严重脑血管痉挛,经解痉治疗效果不好,而放弃继续栓塞.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GDC是栓塞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 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适合栓塞危险性较大的动脉瘤.
作者:肖绍文;Luc Picard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 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在泌尿外科就显得更重要,而前列腺摘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确切有效的方法之一 .
作者:甘宏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冠心病、可疑冠心病患者40例及对照组10例,进行次极量 踏车运动试验,然后进行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果:该项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90%.结论: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洪水;侯少详;王建军;张蕾;张月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 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下方角膜 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 kPa,术后为2.12 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膜缘切口的白 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术后视力,并能较好地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作者:吴伟;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疟疾(Malaria)在非洲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的健康.但有关妊娠合并疟疾报 道不多,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在非洲科摩罗联盟莫埃利岛丰波尼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共收治了22例妊娠合并疟疾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仁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症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回顾分析本院60例胎盘早剥病例,探讨诊断及防治措施.
作者:周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4~1998年我院共收治经头颅CT确诊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18例,均行内科保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76岁,平均57.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2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1例,消化性溃疡2例.
作者:梁盛华;蒙业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介入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各种形式的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开展得越 来越多,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2例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所引起的结肠溃疡报告如下.
作者:林源;龚念林;罗汉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6年7月至1998年4月我院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5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荣金;王文章;蒋基明;陈荣兴;陈月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本病罕见,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尚不 详,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约为0.15%~2.0%[1].
作者:肖开银;彭民浩;李绍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对脑卒中复发组58例与对照组194例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冠心病、饮酒、吸烟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和初次发病后3年内的复发和预后情 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与对照组的危险因素是一致的(P>0.05),但 复发组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防止脑卒中的复发主要是防治危险因素.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手掌完全离断是严重的且较为常见的手外伤.由于手掌组织结构复杂,离断后再植有一 定困难.我院1990~1997年共再植手掌完全离断29例,成活28例,术后给予康复治疗,6例 二期肌腱松解.经1~3年观察随访,功能恢复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先天性无阴道并非罕见,目前国内外所作的人工阴道成形术,多采用自体皮移植术、羊 膜移植术、乙状结肠移植术、腹膜移植术等[1].
作者:陈善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4 8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每日静滴前列腺素E1 100 μg,连用2周.对照组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连 用2周.结果:治疗组对心绞痛及心肌缺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73.9 %,对照组为47.9%和39.6%,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同时治疗组血脂、血粘均有下降.结论:前列腺素E1对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价值.
作者:韦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淋巴管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18例淋巴管瘤进行随访,分析其病因、好发部位、治 疗方法、并发症防治.结果:本组获随访82例,76例完全治愈,局部无功能障碍,小儿生 长发育良好,手术优良率为92%,复发率为6%,死亡率为0.8%.结论:小儿淋巴管瘤应予尽早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满意.淋巴管瘤常呈浸润生长,包绕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要细致,避免发生并发症.
作者:谭志忠;王红;陆文奇;唐咸明;杨体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低浓度局麻药(0.5%利多卡因)与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2 ml/ L)合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 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胎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及母血皮质醇变化.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母血皮质醇上升幅度小;硬膜 外分娩镇痛优良率62.5%,随产程进展效果逐渐减退;二氢埃托啡分娩镇痛效果差;其它母 儿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PCEA分娩镇痛效果好,同时对母胎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陈霞;彭俊华;何绪雄;韦继烈;蒙元劲;杨秀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垂直双蒂法是常用的乳房缩小术式,即往常用魏斯氏标准模型进行术前设计[1],但是这种设计不能因人而异地做到量化处理.
作者:唐哲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肾盂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较少见,1980年10月至1997年6月我院共收治3例.现就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尤剑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优缺点.我院 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有指征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下腹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肖兰;李菲;李力;陈心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重而症状及体征轻,给诊断带来困难,延误 治疗.我院自1980年6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475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腹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长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妇女因产伤及年龄的增长,阴道发生松弛,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增加婚姻的不稳定因素,要求手术矫治者逐渐增多.而传的阴道紧缩术在阴道后壁遗留瘢痕[1],我们自1 997年10月开始应用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术为30例患者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陈凤坤;韦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不能获得手术切除,须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目前首选经导管 肝动脉化疗栓塞(TAE),但TAE治疗后可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合并出血.
作者:王惠平;刘航;冯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更安全、更简捷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方法: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新式开、关腹的改良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筋腹外全子宫切除术.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阴道流血例数及术后3个月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阴道流血 例数及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情况: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0 [ KG-*5]1),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腹骶坠胀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 组(P<0.05),术后性生活同术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病率及术 后阴道流血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式开、关腹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可做为一种更安全、更简捷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式.
作者:何冰;陈昌益;杨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罕见部位的异位妊娠,因其病史不典型,或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容易造成误诊,延误 病人的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罕见部位异位妊娠15例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如果处理不当,直接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本文对210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前置胎盘的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武;刘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6年8月至1997年4月我们将收治的46例鼻咽癌分成低氧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以下简称低氧组和对照组).对放疗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勇;王绍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硬化是影响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并发症甚多,常因此而致死.如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是减少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我科1990~1999年共收治肝硬化274例,现将资料完整的234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直丝弓矫治器(Straihgt wire appliance)是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发 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研究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
作者:欧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在新生儿病人中发病率不低,有人报道约占5%.部分患儿因血液 粘稠度增高,血流淤积,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
作者:蒋智勇;王广芳;秦振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6年7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在门诊实施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凹陷畸形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6岁.15例中上睑凹陷畸形6例,下睑凹陷畸形4例,颊部凹陷畸形4例,颞部凹陷畸形1例.先天性软组织凹陷8例,术后凹陷6例,感染后1例.每个部位注射脂肪颗粒量多9ml,少1ml,均为一次性注射,注射量根据经验掌握,应在组织实际缺损量的80%~100%(肉眼观).
作者:杨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哌□啶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结果.方法:取采用硬膜外阻滞施行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静滴哌□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作为硬膜外阻滞 的辅助用药,观察二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哌咪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哌氟组(P<0.05),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哌□啶配伍,抑制硬膜外阻滞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素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讨论P53、C-erbB-2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其 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观察大肠腺癌101例、腺瘤性息肉54例 及炎性息肉46例P53、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P53、C-erbB-2在腺癌中有很高的阳性表达率(47.2 5%、54.45%)与良性病变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腺瘤性息肉中二者的阳 性率(12.96%、25.92%)也明显高于炎性息肉(P<0.05).结论:P53、C-erbB-2参与大肠癌的发生,二者在粘膜上皮 中呈阳性表达对早期诊断粘膜上皮癌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易平;孙奇;许燕华;蔡宗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存 在着相当的难度,且复发率高,还有恶变倾向.笔者应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 -PDT)治疗尖锐湿疣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有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534例肝肿瘤患者进行腹腔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肝动脉TAE术,共1 043次.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血肿、腹痛、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 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受损、白细胞下降、肝破裂、腹水、胆囊炎等.结论:TAE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但在术中和术后可出 现并发症,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作者:马亦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第二位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尽管各种抗生素不断在临床中得以 应用,但其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很高.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1月住院后发生HAP 9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89年1月至1999年7 月我科收治的74例ARF患儿的特点,分析ARF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化验指标和治疗用药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春;李铭芳;农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阴道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为一种新术式,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肠蠕动恢复 快,进食早,身体机能恢复快,明显优于经腹手术的术式.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我院共行此术式手术22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足跟部的溃疡,软组织缺损,跟骨慢性骨髓炎引起瘘管等,治疗较困难[1].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足内侧动脉肌皮瓣转移方法治疗足跟部病变8例,在耐磨、耐压、形态及感觉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庆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三大危重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临床表现凶险,疗程长,并发症多,费用高,死亡率高.
作者:莫瑞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用实例说明各种统计模型的适用情况.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具有各时点之间有相关关系,且时点相邻较近 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时点相邻较远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的特点.传统的统计分析 方法、一般的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没有考虑到观察对象在不同观察时点的内部相关性,检验效能较低和易犯Ⅰ型错误.混合效应模型同时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和广义线性模型的缺陷.结论:混合效应模型是目前临床试验资料统计分析强有力的方法.
作者:黄高明;周颖川;梁秋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随着米非司酮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 深入,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过去对孕10~17周终止妊娠的方法是采用钳刮术或等待孕 周增加再行引产.
作者:于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硬膜外镇痛对静吸复合全麻肺癌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 用相同的全麻药物.实验组病人入室后于Th5~6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入1.6%利多卡因5~8ml,然后每隔1 h注入5ml,直至手术结束后以0.2%布比卡因和6 mg/L丁丙喏啡混合液行PCA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h、术后24h、术后72h、术后1周,采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CD3、CD4降低程度明显大于麻醉前及实验组.术中两组的NK细胞活性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明显降低.结论:硬膜外镇痛可减轻静吸复合麻醉对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廖品琥;黄冰;温文钊;王建荔;阮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GFⅡR)微小卫星不稳 定性(MI)在肝细胞癌的表现.方法:用QIAamp方法提取肝细胞癌DNA,选择7对引物,经PCR扩增,走DNA序列胶电泳,测定其MI的阳性率及有无IGFⅡR基因的突变.结果:肝细胞癌MI阳性率44.1%(15/34),癌旁组织细胞MI阳性率23.5%(8/34),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IGFⅡR基因有丢失、插入、替换等突变.结论:肝癌细胞MI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明其DNA错配修复功能有缺陷或丧失,遗传性不稳定,基因易突变,并可观察到IGFⅡR基因的三种突变.
作者:赵荫农;杨尔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腮腺区肿块影像学综合诊断的特点及检查程序.方法:对76例腮腺区肿块患者手术前行腮腺造影、B型超声及CT检查 3种方法中至少2项,术后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用影像学综合诊断的76例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2.1%,高于任何单项检查的结果,特别是在低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尤为显著.结论:腮腺区肿块影像学综合诊断以不同的角度提示肿块的征象,提高了诊断率,其检查并非简单的相加,需有选择的综合应用.
作者:张翔云;保继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泌尿系肿瘤患者骨髓中散在的微转移肿瘤细胞监测.方法:术前采集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共144例病人的骨髓标本并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细胞角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TNMG分期( 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癌阳性率为35.71%,前列腺癌为25%,膀胱癌为42.46%;除前列腺癌G3/4组阳性率(45%)明显高于G1/2组(14%)外(P=0.02),其余病例各组间的 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能与其离开原发灶发生播散的能力有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隐蔽的微转移肿瘤细胞的标准方法,该指标乃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病人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瑜峰;Oberneder R;Riesenberg R;Buchner A;Hofstetter A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从中国产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电泳纯度的类狼疮抗凝蛋白,研究其对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及机制.方法:测定蝮蛇毒中类狼疮抗凝蛋白对新西兰白兔的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静脉血栓和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类狼疮抗凝蛋白的溶血性试验.结果:类狼疮抗凝蛋白能显著地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 时间,明显地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溶血作用.结论:类狼疮抗凝蛋白具有体内抗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扰磷脂有关.
作者:杨斌;黎肇炎;陈美芳;班建东;黄君度;林发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评价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B组(16例)、C组(16例),分别 测定基础肺功能.A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0.5 mg,B组吸入沙丁胺醇5 mg,C组吸入沙丁胺醇5 mg加溴化异丙托品0.5 mg,于第1,11,21,22 d,测吸药后30 min,1,2,4,5,6,7,8 h的肺功能参数(FEV1,FVC).结果:用药后在前4 h各组FEV1,FVC较基础值有明显差异(P< 0.01~0.05).C组FEV1,FVC改善率(△FEV1、△FVC)明显高于A、B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三组均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的即时气道扩张作用较单用明显(P<0.05),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有相近的气道扩张作用.
作者:何志义;钟小宁;陈锐;柳广南;陈一强;朱倩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体瘤苗回植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P一步法及免疫浊度法分别检测30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自体瘤苗回植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及IgA、IgG、IgM的水 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及IgG水平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IgA、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自体瘤苗回植后能改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尤以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
作者:欧盛秋;黄卓正;李志坤;蒙志斌;曾爱屏;邬国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没食子酰表没食子儿茶素(EGCG)抗肿瘤作用.方法:用小鼠肉瘤180(S-180)、小鼠肝癌(Hep)为瘤株,对EGCG进 行体内外抗肿瘤药效试验和观察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EGCG灌胃80、40mg/kg·d-1,连续7 d,对小鼠移植性S-180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80 mg/kg·d-1可延长Hep腹水癌小鼠生命;160、80、40、20 mg/L的EGCG对S-180和Hep瘤细胞的体外存活有明显抑制;160、80、40、20、10mg/L的EGCG可完全或部分灭活Hep瘤苗;除10mg/L浓度组外,其余各浓度组亦可部分灭活S-180瘤苗;80、40 mg/kg可增加荷瘤小鼠胸腺重量.结论:EGCG在实验条件下有一定抗肿瘤作用,能延缓免疫器官衰退.
作者:梁钢;黄仁彬;黄志明;符麟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 的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5例危重病人[按是否合并有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 DS)分为A组(合并MODS组)和B组(非MODS组)]和35例健康正常人(C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 和ALD的含量.结果:①A、B组的COR、AⅡ均显著高于C组(P<0.01);A、B两 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A组ALD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也低于 B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病人低ALD发生率为5 4.55%(12/22),高于B组的27.27%(9/33,P<0.05);A组高ALD发生率为13.64%(3/22 )与B组的24.24%(8/33)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低ALD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 高ALD患者(P<0.05);低ALD患者合并MODS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高ALD患者组(P<0.05);④ALD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呈明显负相关(r=-0.674 1,P<0.001).结论:危重病人特别是合并MODS的极危重患者中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少见,且病情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霍开秀;李小励;钟荣;唐盾;何庆忠;胡长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Fu用药途径,发挥其更好疗效.方法:选择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用5-Fu腹腔灌注给药,3 h后取腹腔液、门静脉血和外周循环血样,用我们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分析血样中5-Fu的含量.结果:13例肿瘤病人体液样品中5-Fu浓度平均水平分别为腹腔液(1202.026±39.442)mg/L,门静脉血(299.882±14.09)mg/L,外周血(7.512±1.046)mg/L.腹腔液比外周血高160倍,门静脉血比外周血高40倍.结论:腹腔注射5-Fu后可在腹腔、门静脉维持高的药物浓度,进入 体循环的量极少,对预防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和肝脏转移有指导意义.
作者:韩伟;冯关荣;刘锦新;陈达琨;涂文升;刘宗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影响.方法:观察缺铁性贫血大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 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血清Fe、Cu、Zn、Mn、Se 5种微量元素变化.结果:缺铁性贫血大鼠血清及肝、肾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 高(P<0.01);红细胞SOD活性及全血GSH-PX活性呈升高趋势(P<0.01);血清Fe、Cu、Mn含量低于对照组,而Zn、S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可引起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
作者:谢云峰;郑艳燕;李习艺;肖德强;郭松超;李姝;龙胜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分析,观察不同麻醉方法 对手术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35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 组)、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E组).分别在麻醉前(T0)、麻醉完成后(T1)、腹腔探查(T2)、手术开始后1 h(T3)、关闭腹膜(T4 )和术毕(T5)测取心率功率谱、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E组病人硬膜外麻醉后LF、HF、LF+HF值均较基础值下降(P <0.05).A组LF值在T1后均较T0有所下降,以T3下降明显(P<0.05).F+HF 值在T1后均较T0明显下降(P<0.05).AE组LF在T1后各时段值均较T0值下降,以T2后明显(P<0.05).LF、LF/HF、LF+HF值在AE组T1后各时段值均比A组相同时 段值低(P<0.05).结论:中胸段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身麻醉均可影响心脏自主神经的张 力,并且主要表现在反映心脏交感神经的LF值降低.在临床上可监测心率变异性以调节麻醉用药,保证围麻醉期病人的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林成新;谭冠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阵发房颤与左房大小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阵发房颤组12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均在窦性心律下用HP -SONOS 1000型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左房大小,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 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舒张充盈开始到快速充盈结束时间曲线下面积(ETVI)和心房收缩 血流速度开始到血流终止时间曲线下面积(ATVI).并计算E/A<1和ETVI/ATVI<1的百分率.结果:阵发房颤组与对照组左房大小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 01).E/A<1和ETVI/ATVI<1的百分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阵发房颤与左房增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邱建平;朱济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囊脑的MRI(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方法:1例年龄50 d的男孩,因四肢强直性抽搐作MRI检查.结果:两侧大脑半球有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呈圆形、椭圆形,提 示高度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其信号强度与CSF一致.结论:MR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分层的囊 状结构,信号强度与CSF相似,结合临床病人智力发育异常、四肢强直性抽搐,应考虑多囊脑的诊断.
作者:李茂;秦宇红;李荣富;梁漱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及2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3,4周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0.05),治疗后第2,3,4周呈下降趋势,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1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1例再出血,1例脑梗死.结论:SAH后血浆D-D升高,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判定抗纤溶治疗疗效及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李吕力;薛富英;韩敏;王铁建;易菲;黄月松;张永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或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3例门脉高压症和40例对照组的门 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QSV/QPV)比值.结果:门脉高压时脾门静脉增宽,血流量增大,但血流速度较对照 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以上参数在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门脉高压组QSV/QPV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48±0.10 与0.27±0.08,P<0.01);且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显著增高(0.52±0.11与0.44±0.10,P<0.05);以QSV/QPV比值大于或等于0.43为界值,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与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有重要价值,测定QSV/QPV比值是一种方便且无侵入性的判断与预测门脉高压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作者:何云;李智贤;刘若川;王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眼镜蛇神经毒素α-Cobrotoxin的中枢性镇痛作用.方法:给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注射微量α-Cobrotoxin,采用热辐射甩尾法观察中枢性镇痛作用.结果:给予大鼠PAG分别匀速注射0.5、1和2 g/L 3个浓度的α-Cobrotoxin生理盐水溶液各0.5μl(相当于1.25~5μg/kg),出现痛阈明显升高,20 min 达峰值(痛阈大提高247.5 %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Cobrotoxin具有很强的中枢性镇痛作用.
作者:班东建;汤圣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 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正常人、30例良性肿瘤及180 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①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低,恶性肿瘤患 者明显升高,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sIL-2R 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处于Ⅲ、Ⅳ期的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 Ⅰ、Ⅱ期肿瘤患者(P<0.01);③6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后血清sIL- 2R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并与病情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谢裕安;罗小玲;梁安民;吴继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53、Bcl-2、Bax蛋白在脑胶质瘤表达水 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7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 蛋白的阳性率 分别为48.9%(23/47),57.4%(27/47),17.02%(8/47)(P<0.05);发现GBM的P53 蛋白阳性水平要高于AS;Bcl-2蛋白阳性水平AS组显著高于GBM.结论:P53、Bcl-2蛋白的高水平表达以及Bax蛋白低表达与 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受阻而增殖加速关系密切.
作者:曾先捷;姚洁民;邝晓聪;许坚;莫立根;杨荣宁;杨剑波;李伟;张哲;颜献辉;黄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 R)及P53表达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了ER、PR及P53 的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及P53 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6.57%、63.64%、27.27%,ER、PR、P53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随 着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而P53的阳性率逐渐 升高(P<0.05).与临床分期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P53及组织学分级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 学行为,它们的测定对估计患者预后和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冰;叶元;周英琼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有血管活性作用的激素P物质(SP)、内皮素(ET)和 抗利尿激素(ADH)在肝硬化中的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SP、ET和ADH水平.结果:SP、ET及ADH在肝硬化时均显著升高,肝功能越差,升高越明显;SP、ET与门、脾静脉宽度呈显著正相关(r=0.71、0.70,P<0.05);ADH与24 h尿量、尿钠排出量呈负相关(r=-0.72、-0.68,P<0.05).结论:SP和ET参与了门脉高压的形成,ADH主要与肝硬化患者24 h尿量及尿钠排出量下降有关.
作者:吕小平;詹灵凌;姜海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7年间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Prednisone,CTX及DDS治疗,随访3~6年的11例RPC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成功控制临床症状无复发(82%,9/11),4例后遗耳鼻畸 形,1例晚期患者,病变累及呼吸道及肾脏,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治疗无效,长期带管.另1例病变累及喉气管软骨,未坚持长期治疗,病变复发合并感染、呼吸道阻塞死亡.结论:①RPC是罕见病,据推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器官 的软骨结构及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喉、气管、关节、肾脏及心血管;②早诊早治预后良好,延误诊断,病为不可逆性,则顽固难愈;③病变累及呼吸道者预后不良,因喉气管粘膜水 肿,肉芽,疤痕,管腔塌陷,气道阻塞而致命;④本病无特效药物,好药物是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强调初期大剂量冲击治疗,长期低剂量维持给药的重要性.
作者:农辉图;徐志文;唐安洲;农东晓;曾钢;温文胜;韦敏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完全消融后对快径前传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可能原因.方法:22例确诊为房室结双径路并伴有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 者行房室结改良术消融慢径,分别测量手术前后快径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传导时间 (FPCP)及心动过速的周期(SVTP).结果:FPERP由(295±35)ms变为(261±47)ms (P<0.05);FPC P由(261±61)ms变为(230±45)ms (P<0.05).ΔFPERP与SVTP有相关性(r=-0.53 5 3,P<0.05),ΔFPCP与SVTP无相关性(P>0.05).结论:消融慢径可以使快径的电生理特征发生改变,前传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刘立新;陶新智;雷长城;郑剑光;朱立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科素亚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方法: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常规接受口服 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科素亚50 mg,每天一次,共 8周作为治疗组.结果:科素亚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mg/24 h) (125.6±43.2降至87.5±30.4,t=3.225 6,P<0.01),尿微球蛋白( mg/L)(0.134±0.034降至0.106±0.025,t=2.967 2,P<0.01),动脉收缩压( kPa)(18.71±2.62降至17.45±2.06,t=0.304 6,P<0.05)及平均动脉 压(kPa)(14.20±2.33降至12.56±2.03,t=2.385 6,P<0.05).而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无显著变化.科素亚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 率及其对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的降压作用无显著相关(r=0.311,P>0.05及 r=0.227,P>0.05).结论:科素亚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聂雷;郝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免疫小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用电穿孔法将小鼠GM-CSF的表达质粒导入RMA淋巴瘤细胞,经G418筛选后,将GM-CSF高表达克隆(RMA-GM)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观察成 瘤性,以及经丝裂霉素-C处理灭活的RMA-GM细胞免疫小鼠,观察抗肿瘤作用.结果:RMA-GM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后出瘤时间比对照组略延长.经丝裂霉素-C处理灭活的RMA-GM细胞免疫小鼠及亲代肿瘤细胞攻击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速度减慢,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并且40%小鼠无瘤长期生存.结论:在RMA肿瘤模型中,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瘤苗有较好的 抗肿瘤免疫效果,此法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桂生;张叔人;高全立;杨春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将带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CEP4质粒,通过Lipofectin 转染肺癌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使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 癌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作者:赖祥进;吴克;全家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阐明瓦氏动作在终止室上速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房室不应期和大房室传导时间,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①室上速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时延长(12±16)ms,与安静 时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瓦氏动作终止室上速是通过延长房室不应期而起作用.
作者:黄桂忠;赵爱香;彭建华;罗英琳;李佩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不同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柳州地区1 020例不同人群血清用ELISA法进行庚型 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检测.结果:抗-HGV总阳性率为3.24%.其中丙型肝炎患者、血透者、静 脉吸毒者三组人群中抗-HGV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0.0%,18.18%,6.0%,与自然人群组 对比,HG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而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HGV感染率仅3.70%,与自然人群对 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柳州地区存在HGV感染.血液传播为HG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庚型肝炎病毒可能不是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作者:韦启援;陈彦华;李钰;闭迎新;曾菲;廖丹;陆就先;黄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柳州市静脉吸毒者中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8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BsAg、抗-HCV、抗-HDV、抗-HG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DV、抗-HGV的阳性率分别为27.4%、89.4%、49.1%、8.7%,均显著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存在不同的重叠感染模式.结论:静脉吸毒者中HBV、HCV、HDV和HGV的感染率和重叠感染率较 高.
作者:梁玉君;陈彦华;韦启援;陆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保留椎板加椎管内置管冲洗术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方便彻底处 理椎管内病变,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腰痛,有效地预防继发医源性椎 管狭窄,降低腰椎术后失败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赖凤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梁某某,女,21岁,因停经4个月余,阴道少量流血13 d于1998年10月8日入院.患 者1998年5月16日,停经1个月开始出现明显早孕反应,8月3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未治疗血止.
作者:袁华;李柳铭;徐金霞;马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24岁,因喷洒农药后头晕、呕吐、尿少3 d入院.3 d前喷洒农药(联合甲胺磷 、敌百虫、杀虫双、敌杀死4种农药)时不慎倾倒沾污颈项、背及胸部皮肤,次日上午出现头 晕头痛、恶心呕吐、解烂便,下午畏寒发热、大汗、胸闷心悸,第3天出现尿少急诊入院,病后第2天外院应用过输液及阿托品(剂量不详)治疗.
作者:宋观志;钟国强;周晓敏;邓家强;唐尔闻;李则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18年,于1997年11月5日入院.患者1980 年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呈突然发作,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1~2 h,每年发作1~2次,近1年来发作比以前频繁,约每月发作1次.
作者:郑剑光;陶新智;赵定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42岁,工人,体检发现左肺下叶阴影10 d于1996年4月29日入院.病人无呼吸 道症状.既往无肺结核病史.查体: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无肿大.
作者:黄耀元;唐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献血员胡某某,红细胞正定型为O型(室温),反定型发现血清中只有抗-B,而无抗-A,进一步检查为罕见的Am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庆大霉素(GM)引起的肾小管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 GM诱导的肾小管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作者:黄巨恩;李校坤;徐志文;陈纡;梁祖鼎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