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5775
  • 国内刊号:23-1326/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297
  • 全年订价:24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黑龙江医学杂志   2002年9期文献
  • 妊高征患者临产后应用心痛定降压临床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近年来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的病因尚未阐明,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生.我院对1998-03~2001-04收治的30例妊高征患者临产后口服心痛定治疗,观察对分娩、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并与同期应用硫酸镁降压治疗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嵇小杰;徐宏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与电切术联合应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3例.结果手术时间40~145min,平均90min.术中输血200~400ml.切除腺体重量15~140g,平均45g.术后3~7d拔除尿管,排尿均通畅.46例病人随访1~2年: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4.5±0.4)ml/s升至术后(15.8±1.6)ml/s.术后继发出血2例,尿道狭窄 2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术与电切术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减少电切综合征的发生,安全性高,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勇;谷庆勇;刘彧滨;陈允松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甲状腺炎28例分析

    慢性甲状腺炎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近年许多临床及实验资料证明,该病是1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陷匿,常无特殊症状.80%~90%病人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通过体格检查、测TSH、影像学检查、测定基础代谢率等方法难以确诊,常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近2年,我科治疗慢性甲状腺炎2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刚;周桂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锁骨骨折病人的麻醉体会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急症,此类患者手术操作并不复杂,时间也较短,但以往手术中所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因神经阻滞不完善致使麻醉效果不好而给病人带来痛苦.我院近来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同侧颈浅丛阻滞的方法实施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景宽;张丽红;吴方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阑尾切除残端单纯结扎852例分析

    1990年至今对852例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施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52例中,男507例,女345例.年龄2~82岁,平均27.5岁.急性单纯性阑尾3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3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2例;妊娠阑尾炎14例;慢性阑尾炎51例. 入院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803例;固定性右下腹疼痛49 例.入院查体:体温36.4℃~39.2℃;脉搏72~110次/min.均有右下腹压痛.右下腹反跳痛352例,局限性右下腹肌紧张323例,腹膜炎症状较重占21例.血常规WBC:4.2~21.0 ×109/L.

    作者:周兆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60岁以上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体会

    1994-06~1999-10,本文为24例60岁以上肺癌病人施行了手术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60~74岁,平均67.2岁.临床表现有咳嗽者20例 (8 3.3%),咯血或痰中带血17例(70.8%),低热或间断性发热13例(54.1%),气短8例(33.3% ),四肢关节痛伴杵状指1例.同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6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2例.

    作者:孙巍;王凤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CT诊断Fahr氏病的临床意义

    Fahr氏病即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在临床上很少见、病人常以进行性痴呆加重来就医,CT征像是双侧大脑半球内和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钙化、较有特征.但需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老年人颅内钙化相鉴别.

    作者:茅亭;海英;李晨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吸/刮宫术后继发不孕40例临床分析

    吸/刮宫术是节制生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操作是否得当及术后如何护理,对妇女机体和生殖功能的恢复有较大的影响.在继发不孕症中,不少是由于吸/刮宫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过早性生活及宫腔手术创伤,无菌观念不强而造成的.近年来,吸/刮宫术日益增多,因而造成继发不孕症相应增加.本文对吸/刮宫术造成继发不孕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麻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多发于下壁梗死,少数发生于前壁梗死,这和房室交界区多为右冠状动脉供血,少数为左冠脉供血有关.1995~2001年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采用地塞米松治疗8例,3~7d为1个疗程,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敏;李彦平;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金属烤瓷的选色初探

    烤瓷修复体能正确体现自然牙齿的色泽与形态,达到美学效果.修复体颜色自然逼真,是表现人造牙自然美的重要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具有一定难度.本文根据临床应用VITA比色板, 对选色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原凤霞;邵立强;周秀萍;毕先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缝合皮下脂肪方式利弊分析

    自Stark新式剖宫产在临床开展以来,因于其手术的时间短,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及预防性用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已得到临床产科的公认.但受正规传统的观念的影响,临床上尚有相当一部分资深医生仍按手术学要求缝合皮下组织层,兹对此分析如下.

    作者:张丽;丁海峰;包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ZLQ-T-K01型体内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器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引入国外技术观察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器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可行性.方法将治疗器置入直肠内通过肠液内电解质的作用自动启动工作.结果 I-PSS(国际症状评分标准),MFR(大尿流率)均有改善.结论体内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器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有效.

    作者:付铁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出血的体会

    1998-08~2000-02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对术中、术后出血较多的8例,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5岁.L4~5椎间盘突出3例;L 5,S1椎间盘突出4例;L4~5,L5S12个椎间盘突出1例.病程1~5年,平均2 .6 年.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而且经过保守治疗、牵引、按摩、推拿等, 病情反复发作,术前CT检查确认者.

    作者:姜峰海;步万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脏损害致心电图改变63例分析

    目的认识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心肌损害.方法对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病人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引起心肌损害较常见.急诊救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认识.

    作者:贾阿娜;张洪亮;孙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乌体林斯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乌体林斯在大面积烧伤中T淋巴细胞的作用的判定.方法收集烧伤病人外周血标本做CD3、CD4、CD8、CD4/ CD8、NK的测定.结果 CD3、CD4、CD8、CD4/CD8、NK都有所提高,其中CD3、NK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没有感染及死亡.结论乌体林斯对烧伤病人的免疫力均有所提高.

    作者:刘明宇;于海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1种改良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扫描技术

    自从磁共振用于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以来,膝关节疾患的诊断有了很大发展.目前,MRI已成为各种膝关节疾患常规的、甚至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现总结了 1种新的扫描方法能够理想地显示前交叉韧带;同时不影响其它结构的正常显示.

    作者:李建伟;刘丽莉;韩琳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脊柱转移瘤CT诊断与X线平片对照(附30例分析)

    本文30例脊柱转移瘤均经病理证实,CT扫描表现溶骨性破坏19例, 成骨性破坏3例,混合性破坏8例.原发灶以肺癌多见,其次为鼻咽癌和胃癌.本组30例备有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平片发现或可疑破坏16例,而CT扫描100%,CT扫描发现和估价病变方面较平片X检查优越敏感,本文对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遇培祥;苏保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管性头痛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的对比分析

    本文收集了1997-10~1999-07间经临床和各项检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的病人171例,同时作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比较2者在血管性头痛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雨晶;周颖;杨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探讨

    A-V型斜视,又称A-V现象,是指当眼向上方及向下方注视时,其水平斜视度出现差异的现象 .临床上V型斜视较A型斜视更多见.Duke-Elder强调,手术矫正儿童A-V现象对于建立双眼单视有积极的作用,有时在短期内不经任何眼肌训练即可使异常视网膜对应消失而建立双眼单视.我科于1991~1998年间共收治V型斜视22例,采用水平肌垂直移位术及下斜肌减弱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小平;范德君;王梦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32例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 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本文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目的,从中探索佳溶栓时间和剂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玲;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溶栓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使梗死冠脉的再通率显著提高,从而减少了心肌坏死,挽救了濒危心肌,缩小了梗死面积,极大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我们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到尿激酶可影响人体的纤溶系统,使人体纤溶活性增强,从而起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作者:侯春滨;蒋春玲;宋伟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颈臼成形术治疗晚期全髋关节结核

    髋关节结核是较常见的疾病,在下肢关节结核发病率占第1位,我院自1988~2000年用病灶清除+颈臼成形术治疗晚期全髋关节结核29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武作河;安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量输血后酸碱平衡与血钾改变的观察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在急诊抢救手术过程中,患者除接受其它治疗外,还需要接受大量的库存血.作者经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早期在存在酸血症的情况下,仍可发生低血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涛;张岩;尤军;马滨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骨盆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除骨折本身外,常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往往也是这些合并症所引起的症状比骨折突出.近期我院陆续收治了9例骨盆骨折.这些骨折基本属同一类型,而且症状也很相似.我们对这些病例加以分析,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方强;李家龙;肖景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使死亡率大大减低.本文应用第3代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卡维地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馨;史彦丽;冯笑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探讨

    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又称交替性上隐斜、双上隐斜或双上斜视.该病由Stephen(1985)首次报告.其特点是遮盖一眼时,被遮盖眼上转,并同时伴有轻度外旋和外转.当去除遮盖时该眼下转并伴有轻度内旋、内转是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该病病因不清,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我院1990 ~1998年间共收治DVD患者20例,采用单纯上直肌徙后术或加做下直肌缩短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范德君;张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

    在胸膜病变的诊断上,CT较常规胸片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依靠其高密度分辨率,可显示胸片不能发现的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结节及胸膜肿块.但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无疑是一种直接、简便、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诊断方法.本文就CT导引下胸膜病灶穿刺活检在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任慧玲;苏保民;张立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相对数在医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统计学中相对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提出了相对数在医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阐述.认为相对数分析是临床医学常用的1种统计学方法,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为医学论文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林禄;刁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院前抢救心跳骤停效果观察

    心跳骤停是院前急救中危重病之一,肾上腺素作为心肺复苏时首选药物由来已久.我急救中心自1998-05~2001-07共抢救心跳骤停病人84例,对其中40例病人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结果表明大剂量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肺复苏(CPR)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洪亮;贾阿娜;孙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自主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 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作者:吕艺;郑金花;高洪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后出现的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可能是造成患者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本文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其进行防治,并与单独应用尿激酶者进行比较.

    作者:金永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斯巴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1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是 1种身心疾患[1].随着现代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IBS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我院消化内科应用斯巴敏治疗IBS 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勇;朱承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沟通技巧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健意识的增强,儿童牙科就诊患者不断增加, 其中龋病发病率高.儿童患者就诊过程中,多数表现出对治疗的恐惧,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治疗时,注意与患儿的沟通,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取得患儿的配合,从而顺利完成治疗,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采取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卫生常识,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马艳萍;张曼玲;杜秋焕;郭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进行1次性根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观察1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56颗,采用局麻开髓、拔髓,利用全自动根管测定器测根长、扩根,进行1次性根管充填.结果术后经X线检查,均完善充填,无欠充或超充情况.结论利用Root-Zx1次性根充,既减少了无菌根管因反复封药而造成的继发感染,又避免反复照射X线的危害,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毕先燕;周秀萍;邵立强;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胎儿脐动脉血流异常波形的意义(附16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生血流分析仪监测脐动脉血流波形,通过多普勒分析技术,可以计算胎儿脐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值(D)的比值(S/D), 可以协助判断胎儿宫内的发育情况,对胎儿预后做出评价,高危妊娠时,脐动脉血流异常波形先于生物物理项的出现,可以认为胎儿脐动血流的则定是胎儿宫内安危较灵敏的监测方法之一,因为它能比胎心律的变化更早的反映胎儿缺氧.将脐动脉血流波形测定、胎动计数、无负荷试验(NST)结合起来,能更准确的反映胎儿宫内状态.

    作者:李宏英;高阳;王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食管癌的X线与CT诊断对比分析

    X线与CT检查已广泛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对于两者的作用和检查的必要性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32例作过X线与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象检查作用的认识.

    作者:王忠伟;李忠凯;李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钳挟挤切推进法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需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病人也较多,但是由于手术部位特殊,传统术式创伤较大,且颈部术后瘢痕较大且明显.加之传统术式尚需在颈部放置引流管,所以,使许多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很难接受甲状腺手术,往往容易延误病情.我院2000-03~2002-03以来,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术式改革,提出了钳挟挤切推进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祥彪;唐莫宗;陈来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婴幼儿腹泻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用盐酸黄连素片为对照药.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 组均为50例.结果思密达的有效率为98%.盐酸黄连素片有效率为82%. 结论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冯燕萍;李秀岩;胡秋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

    乳腺癌根治术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不全或呼吸抑制为其主要并发症,随着局麻药罗哌卡因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比较0.4%与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在于找到既能满足上胸、颈部手术镇痛,又不抑制呼吸的适合剂量.

    作者:安文玉;黄宁;康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空管疗法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病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糊剂空管疗法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病143例,共172颗,经1 ~3年临床观察,成功154颗,成功率89.55%.中药药效温和持久,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组织刺激小,不影响正常根吸收,无1例发生致敏反应,且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是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病较理想的空管药物.

    作者:邓洪波;莫成宏;张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4例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长时间意识障碍所引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加之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相互作用,恶性循环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造成的进一步的脑细胞坏死以及神经原的破坏,给伤员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故早期促进伤员意识恢复,有效地控制并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减少和抑制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与释放,对挽救伤员生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早日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逆转脑水肿、脑缺氧、脑血管痉挛等症的发展以及伤后有害因子的形成和释放,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伤员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科于1998~ 2002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桐;徐全;苏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防治中的重要性

    WHO1997年报道资料显示,199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有1.25亿, 初步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约3 000多万人,糖尿病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已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我社区作为国家级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于2002-02~03对我社区内的35岁以上居民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其中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是重要的.

    作者:李素洁;张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乳头血性溢液11例治疗体会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腺疾病重要的表现之一.1996~1998年,我院共收治乳头血性溢液11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0~64岁之间.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平均38岁,恶性病变平均49 岁.病变部位及肿块大小,均为单侧.左乳4例,右乳7例;内上限3例,外上限4例,外下2 例,乳头部2例.合并乳腺肿块4例.其中:恶性肿块2例,大小在1.5~3.0cm间;良性肿块2 例,大小在0.5~1.5cm之间.

    作者:陈聃;杨爱峰;张启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咽鼓管导管吹张与鼓室注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一般继发于儿童感冒后.临床上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文献报道治愈率一般为10%~40%,治疗若不及时,易形成脓耳及鼓室粘连, 预后差.作者运用咽鼓管导管吹张和鼓室注药治疗1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薇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第3代血清HP抗体与酶标法检测的对比观察

    我们对108例长期腹痛患儿同时用第3代血清HP抗体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HP抗体检测,观察结果表明,前者快速、准确、简便等方面优于后者.且不用仪器设备,值得基层单位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丽珍;魏校敏;陈铁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52例带状疱疹患者,服用阿昔洛韦分散片1 000mg/d,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90%,痊愈率达75%.因此,阿昔洛韦分散片可作为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宁苏莉;孙国英;徐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因其治盲率高,故发病后应立即抢救,否则将导致永久失明.我科自1992年以来,救治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35例,报告如下.

    作者:杜国斌;宋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姑息性治疗进展期上消化道癌的探讨

    上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是对于一些高龄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包括肿瘤术后的复发、再发及上消化道多源癌多采取放疗和全身化疗,其疗效欠佳.我们采取胃镜下局部注射化疗和免疫增强剂、X线下内支架置入、支持疗法和口服中药,疗效显著并无毒副作用,共收治34例, 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元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简介胡萝卜的营养药用价值

    在可食用的植物根茎中,营养药用价值高的首选人参.然而,食用野山参对一般工薪阶层来讲不很现实.而人工培植的家参价格便宜,人人都能接受,但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不十分理想.现实生活中比人工培育还便宜的另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的根--胡萝卜 .本文认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胡萝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推广胡萝卜应用,是我们医务界营养科室的课题和责任,使之在防病和临床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王淑芝;陈琛爱;王秋萍;石学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探通与冲洗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患儿年龄小极不配合,给就诊与治疗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我所一直采用探通加冲洗的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到90%,也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首选方法之一.本文将1994~2001年来所就诊治疗的48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刘晓明;宋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36例临床分析

    1988年以来,我们对单纯肘关节后脱位患者采取闭合复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知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开胸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开胸术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开胸手术治疗时起至开胸手术后相关治疗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相联系的阶段.由于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呼吸功能 , 对于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就显得更重要.我院自1999-04~2002-04行70 岁以上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共83例.现就老年患者呼吸道管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佟铁英;宋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手术室的噪声污染与防范

    噪声是指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判断定为不需要或有干扰的声音,它的特点是各种频率的声音紊乱地混合在一起,其波形图线是一条没有规则的非周期性曲线.它对人的影响包括:对人产生生理损伤的影响,使人引起种种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及语言干扰的影响等.自然界的噪声多种多样,根据对生理损伤的程度大致分为稳态性噪声和脉冲性噪声.

    作者:李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电击伤致心脏骤停的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9岁,1996-07-21 10∶00h在工作中不慎被电击后,立即摔倒在地,意识丧失,约 10min 后被送到急诊室.当时,血压为零,呼吸2~3次/min,心电图描记呈心室停博,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心脏胸外按压),及抢救药物的应用,给予电击(300ws)二次转复窦性心率后脉搏80~90次/min,血压13.4/8.0kpa,平稳后于10h40min被送入病房,此时病人意识不清,呈深昏迷,一般状态差,被动平卧后,呼吸急促40次/min,口唇末梢发绀,双瞳孔3m m,对光反射迟钝,眼球固定,心率不齐、116次/min,各种生理反射对称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给予建立双通道静点,吸氧,留置导尿,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措施如下:①防止脑水肿,给予冬眠降温,脱水利尿剂的使用(甘露醇,速尿交替),控制抽搐(给予安定、1 0%水合氯醛),清除氧自由基(给予金钠多);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防治肾衰及其他脏器继发损伤;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24h出入量;⑥应用抗凝剂,防止DIC发生(应用肝素钙);⑦支持疗发--给予能量合剂.病人于11h心电图呈广泛前壁损伤图型,给予尿激酶溶栓,病程中室上速反复发作,给予异博定和心律平静推, 经过28h抢救,病人意识转清.2周后,ECT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过24d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于晓迎;方璐;翟慧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手术配合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疸是胆总管扩张症 3个典型症状.本病均需于全麻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滕锦羽;高吉雳;吴怀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开胸手术后胸腔内出血的观察护理

    开胸手术是用于治疗肺结核、胸部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内出血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能否及时观察及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功能的恢复,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作者:刘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衰病人静脉输液应注意的事项

    对心衰病人进行药物输液要比一般病人更为严格.尤其对输入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的严格掌握更为重要.1 基本原则心衰病人输液时不能快,一般情况下静脉输液速度:成人常在40~60滴/min以内,心脏病病人为20~30滴/min,而心衰病人则需控制在20滴/min.由于输入的液体会使回心血量增加 ,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如输液速度过快.前负荷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会加重心衰,甚至导致急性肺水肿.

    作者:曲永萍;吴永杰;赵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的操作体会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简称ILIB)是血液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血管内直接照射循环血液的,具有良好的生物效应和治疗效应.我院从19 99-04开展这一新技术.本文对21种疾病,89例患者(年龄小11岁,大68岁)共进行了416 次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现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在护理操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春;张光辉;张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谈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实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宽和充实,护理工作的模式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中医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项目与西医医院基本相同.1998年开始在全院推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精神病人藏药与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在我院调查100 例病人中,由于精神病人存在明显的精神障碍,故在治疗时有不同程度藏药行为的86例,通过对藏药行为调查分析发现,对不同年龄、诊断和不同住院时期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作者:李宝玉;张慧英;徐利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Colles氏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Colles氏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尤其老年人较为多见.现将老年性Colles氏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伟;周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在颈椎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颈椎病[1]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 ,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综合保守方法,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同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护理的宣教指导, 对解除症状、预防复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秋;郭惠丽;鲁鸿燕;王远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盐酸班布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103例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长效β2激动剂-盐酸班布特罗片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和开放试验,对103例哮喘患者进行为期4周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剂,10~20mg每晚1次的疗效观察 ,并进行剂量滴定.结果治疗组(50例)和开放组(53例)临床控制率分别为46%和49.06%,有效率分别为94%和92.45%.治疗2周肺功能即有显著改善.剂量滴定试验提示部分病人的合适剂量为20mg/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主要表现为手颤、心悸和头晕,不影响治疗.结论盐酸班布特罗片剂是安全而有效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张玉玲;姜红锐;索传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4例,对疑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分别行多层螺旋CT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将2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者有无一致性以及心率与CT图像质量的关系.结果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的佳显示心电相位窗分别为R波后50%,50%(60%),60%,但图像质量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当心率低于75次/min时可获得佳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可显示冠状血管近段约100mm的血管情况包括管壁有无斑块及管腔有无狭窄.结论[ HTK 通过减缓心率可获得符合诊断标准的CT图像,结合合适的心电相位窗可有效地减少心动伪影.多层螺旋CT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意义的无创检查方法,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作者:孙宏亮;王鸿震;牛洪涛;韩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金荞麦制剂的抑菌研究

    本试验利用不同酒精浓度的提取工艺对金荞麦的野生根茎进行提取 ,用5种常见致病菌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试管法和平面法对不同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较高浓度(50%以上)的乙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的结论.

    作者:艾群;王斌;王国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胃切除术病人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老年人施行胃切除术用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年龄>70岁,拟施胃切除手术的病人30例,随机分成2组:A组(n=15),常规全麻后,采用静脉内注射吗啡PCA进行术后镇痛;B组(n=15),常规全麻后,采用硬膜外内注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PCEA进行术后镇痛.分别观察术后5d内,病人VAS评分,精神状态,胃肠道功能,心肺功能的情况.结果 B组术后前2d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病人精神状态良好,胃肠道及心肺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老年人胃切除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P CA镇痛.

    作者:黄宁;杨光;林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 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用电镜观察anti-TGF-β1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以及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anti-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anti-TGF-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anti-TGF-β1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P<0.01),在一定范围内(10μg/ml)呈剂量-效应关系.抑制作用在10μg/ml时大,抑制率达72%.结论 anti-TGF-β1能中和TGF-β 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anti-TGF-β1的应用可能为临床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李宜姝;郝立君;苏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PTCA术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对临床疑似冠心病行冠脉造影,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异常及冠脉正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差异,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以探讨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HTK 分别测量冠造正常组及冠造异常组Qtmax,Qtmin,QTd,QTcd;测量冠造异常并行PTCA 术的术前及术后1、3、7dQTmax,Qtmin,QTd,QTcd.结果 (1)冠脉异常组Q Td,QTcd>冠脉正常组(P<0.001)且Qtmax增大(P<0.001).(2)PTCA组术后1、3 、7dQTd,QTcd分别>PTCA术前(P<0.001).结论成功的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可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公英子;王凌云;夏德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COPD患者营养状态及骨质代谢的研究

    目的探讨COPD患者骨质疏松和不同营养状态间关系.方法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IBW、TST、AMC、CHL、Alb、Trf、PALb营养参数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G)的测定,以及骨质代谢参数骨密度(BMC)、骨钙素(BGP )、降钙素(CT)、血清钙(Sca)的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进行P值计算及相关分析. 结果与结论 COPD患者确实存在着骨质疏松,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

    作者:赵亚力;徐晓虹;郭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双子宫畸形合并腺肌症右肾缺如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患者17岁,未婚,2001-12-11入院,住院号369228.该患12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周期1个月左右,此次月经来潮阴道流血35d,淋漓不断,量少,暗红色,无腹痛,口服中药调经及肌注黄体硐20mg 5d未见效.做B超提示:可疑子宫畸形(残角子宫腔内积血并输卵管积血), 以盆腔肿物收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妇科肛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孕型,阴毛分布均匀,下腹部分可触及一手拳大小之肿物,质地中等硬,边界清楚,活动尚可,压痛阳性.各项辅助检查如:血液分析、尿液分析、乙肝6项、丙肝、肝功、心电、胸部正位片均属正常.考虑是否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为制定手术方案,遂做肾脏彩超,回报:右肾缺如待除外,建议做静脉肾盂造影.次日做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均诊断孤立肾.

    作者:徐立;杨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正畸方丝弓固定外伤前牙32例体会

    临床上牙齿外伤性脱落比较常见,固定外伤牙齿的方法也很多,而正畸方丝弓固定外伤牙齿显示了其独特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毕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咯血病人的急救

    大咯血主要常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症,其他原因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咯血性窒息可危及生命.窒息先兆首先是咯血停止、呼吸急促、紫绀、出大汗、烦躁、瞠目、精神高度紧张.后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一旦发现窒息先兆立即抢救.

    作者:杜云霞;蒋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阑尾炎合并美克尔憩室炎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患者男,26岁.即往下腹部痛10余年,为间断性,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近20d 左右下腹痛伴腹泻,进2d腹痛加剧、发冷、发热入我院.查体:体温37.5℃,右下腹压痛即反跳痛;白细胞计数13.4×109/L胸腹部透视、心肺无异常,回盲部可见少量气体 .B超检查右下腹少量渗出,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即行阑尾炎切除手术,腹直肌外缘切口,打开腹腔见有脓汁,阑尾两处穿孔,并于回肠末端80cm处有穿孔,局部肠壁边缘为暗紫色,术中分析该病例为阑尾炎合并美克尔憩室炎肠穿孔,由于穿孔部血运较差、不能做单纯性肠修补术,结合腹腔所见,行阑尾切除术,回肠末端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手术进行顺利,右下腹置引流管2根,关腹.术后给予抗生素及静脉补液支持,预防感染,对症处置,18d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炎.

    作者:万宝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T形钢板螺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分析

    1999-03~2000-12我科采用T形钢板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T形钢板螺钉手术内固定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50岁以下9例,51~60岁8 例,61~70岁20例,71岁以上9例.术前诊断为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根据Neer分型28例为Ⅲ型和Ⅳ型,4例为Ⅱ型.肱骨大结节骨折10例,其中5例伴有肩关节脱位,5例为粉碎骨折 ,肱骨解剖颈骨折4例.

    作者:李宝林;魏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淡高血压病的防治

    1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1.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判别标准:正常成年人(SBP)<18.7/12kPa,成年人高血压(SBP)>21 .3/1217kPa.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值在上述二者之间.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约有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

    作者:张欣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本文对肺心病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23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7~74岁.患者慢性咳喘史均在8年以上,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肺心病诊断标准.经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强心等治疗 5d后,心功能仍为3~4级(NYHA分级)者.

    作者:吴宝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氧饱合度监测仪的应用体会

    低氧血症是危重病人、麻醉和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为了能够早期做出诊断 ,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以判断供血情况,本文对98例全麻前后病人SPO2变化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莹;夏玉萍;杜世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性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导至社会老龄化.随之而来健康、长寿、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成为当前医药学界的重要课题, 除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常见的老年病.下面就我们经治的老年性痴呆谈一下诊断治疗预防的体会.

    作者:郑玉兰;姜晓光;贺汝学;贺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2种治疗尖锐湿疣方法的比较

    我院门诊自1996-06~1999-06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48例,单纯CO2激光治疗70例;用CO2 激光除疣后行中药坐浴治疗78例.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石晶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扶祛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度开始应用扶祛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候胜杰;杨艳娇;李松波;李海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部严重多发伤58例救治体会

    我科1992-01~2001-12共收治腹部多发伤58例.本组病人伤情复杂,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围手术期救治体会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52例,女6例.年龄15~58岁.车祸伤36例,挤压伤7例,锐器伤1例,重物砸伤1例.

    作者:杨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

    笔者将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和解疫法(TP-ELISA)就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梅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人工遗忘术在麻醉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人工遗忘术的研究与应用.从心身医学方面探讨了麻醉造成的不良刺激对患者心理因素影响,从神经精神医学及药理学研究了人工遗忘术的可行性 .阐明了人工遗忘术的定义、概念、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不良记忆、保护患者心身健康,遗忘技术可能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玄庆阳;马海燕;张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以肝硬化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5例误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是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早期治疗可避免严重的不可逆的组织损伤.我科自 1990年至今共收治1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其中以肝硬化为首发症状的5例.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笠;张驰;谢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长期口服避孕药致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近几年对脑梗死的病因学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从50年代避孕药(复方甲基炔诺酮)的广泛应用 ,便陆续有避孕药所致脑梗死的个例报告,而长期(20年以上)服用所致脑梗死病例则极少见 .现有2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涛;孙彦秋;夏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眼内容剜除术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患者男,62岁,汉族,左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后3年,结膜囊内长出一黑色肿物半年,于2002- 03来我院就诊,该患3年前因眼部被木片崩伤致眼球破裂,来我院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常规操作,葡萄膜组织清除干净,术后反应正常,如期愈合,该患伤前左眼无明显异常.术后3年来结膜囊内安戴义眼,经常充血,点氯霉素眼药水治疗.近半年来发现上方球结膜下长出一肿物,黑色,初起似绿豆大小,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生长较快 ,现肿物时常脱出睑裂外.查体:左眼睑塌陷,上方球结膜下见一肿物向下脱出,呈扁圆型 ,约1×1×0.5cm大小、质硬、无压痛、基底部周围结膜轻度充血,眼球结构无.右眼视力 0.6,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眼球结膜肿物,左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后 .在局麻下行左眼球结膜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基底部界限清,周围组织无明显浸润,术中将肿物及其表面结膜组织彻底切除,基底部扩大切除约3mm.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姜丽君;李玲;许静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滥用催产素致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例1,女,25岁.因孕10个月,不规则腹痛24h,破水1h余,于2001-10-13来我院,诊断G1 P0妊娠40+2周,患者于10-12 19h30min见红,随后出现不规则腹痛,即请当地接生员来家中,检查宫口未开,胎儿较大,估计4 500g以上,即用催产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肌注催产素2支(20u)后嘱产妇反复向下屏气,仍不见胎儿娩出,而转入我院,患者于入院途中破水,流出黄色混浊羊水,入院查T 36.5℃,

    作者:郭俊蕾;冯国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髂骨软骨肉瘤疑诊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患者44岁,因右下肢疼痛1年,下腹包块2个月.于2001-08-07入院.该患右下肢疼痛为持续性胀痛,但与走路及活动无关.夜间疼痛明显.下腹部包块发现时鸭卵大小,逐渐长至新生儿头大.伴排便困难2周.无消瘦及阴道流血等症状.患者孕3产3,月经正常.有家庭癌症史,父死于肝癌,母死于胃癌.身体检查: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部可触及一新生儿头部大小质硬肿物,不活动.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窥器不能暴露宫颈,但于左侧穹窿部可触及;宫体未触及;右侧附件区可触及新生儿头部大小实质性肿物, 质坚硬,形状不规则,与右侧骨盆界限不清,下端突向阴道.B超检查:子宫右侧探及形态不规整11.8×10.6cm实质性光团.初步诊断:盆腔实质性肿物(卵巢恶性肿瘤)

    作者:项军玉;任思东;汪吉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肝泡型包虫病B超误诊为肝癌的临床分析

    1 典型病例患者男40岁,上腹隐痛1年多,近4个月加重.查体:一般状况较佳.肝大在剑突下触及5横指,并扪及包块,质硬,边界尚清,不活动,有轻度压痛.血常规检查正常.嗜酸粒细胞2% ,CaSoni验阳性,AFP 2次试验分别为6ng/ml和2ng/ml,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X线胸片未见异常.B超检查:肝大,以左叶为著,厚12.8cm,外形失常.在左叶探及一直径11cm实性较强光团,边缘不规则,呈结切分叶状,与肝组织的界线不清晰,在实性包块内探及直径 7.8cm的暗区,近似园形,周边不规整,暗区内有小光点分布,B超诊断:肝左叶混合性占位病变,肝癌液化.手术见肝左叶有15×12cm的白色包块,抽出黄色味臭的粘稠液220ml,行左叶切除术.病理诊断:肝泡型包中病,病灶中心部坏死液化.

    作者:赵秀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诊抢救误用胺碘酮的教训分析

    复习急诊抢救静脉快速注射冲击量胺碘酮病例中,其中有2例为误用.1 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性,65岁,在就诊大厅内突发晕倒伴意识不清,急查心电图并予以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60次/min),血压:12.0/6.67kpa(90/50mmHg),呼吸间断、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四肢肌张力正常对称,双侧跖反射减弱.立即予以静脉快速注射胺碘酮后,监护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电除颤后心电监护呈直线,虽经用心室起搏、阿托品及异丙基肾上腺素、心外按压、气管插管及球囊人工呼吸等抢救,心电监护示心脏无自主电活动.追查病史,患者现为服胺碘酮治疗时期 .

    作者:张超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