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50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100例伴有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西咪替丁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4.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疼痛、上腹不适以及嗳气等症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法,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贺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50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两组疗程均3个月。于治疗前后监测血中激素水平与子宫肌瘤大小变化。结果3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子宫肌瘤体积减小。治疗组愈显率为88%,高于对照组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3个月后血中FSH、LH、E2、P 明显下降,其中对照组E2和P下降水平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涛;徐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斯匹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s-CRP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抗糖尿病治疗,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斯匹林口服,比较两组治疗3、6、9、12个月空腹血糖(FBG)、hs-CR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FBG均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清hs-CRP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2个月血清hs-CR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呈上升趋势,治疗后9、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斯匹林可以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对预防和控制微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汪时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将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各项测定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中HBV转阴率、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化指标。

    作者:夏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73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凝血酶及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并可有效控制患者消化道出血。

    作者:刘海平;雷锐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赖诺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赖诺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分别口服依那普利或赖诺普利治疗12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赖诺普利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赖诺普利组治疗总有效率较依那普利组显著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那普利相比,采用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更好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珠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选择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COPD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青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1±1.1d,体温和血象指标恢复时间分别为2.2±1.0d和3.4±1.3d,X线胸片消失时间为6.3±1.4d,试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为7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抵抗感染,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在急诊宫外孕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的血液动力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清醒时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急诊宫外孕的麻醉效果较好,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对患者手术麻醉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

    目的:分析咪唑安定对手术麻醉前患者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咪唑安定以及鲁米那进行手术前用药,对患者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结果用药前后两组患者HR、RR、SBP、SPO2、DBP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够用于手术前用药,能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以及恐惧情绪,有效使患者镇定,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的应激性。

    作者:卢凡;吴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旋美托咪啶在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及苏醒过程中的镇静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8月入我院行全麻下的手术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经注射泵输入体内,对照组则使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后5min、插管后2、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血压、心动过缓、暂时性高血压)。结果研究组的镇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麻醉后5min和插管后2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后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暂时性高血压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表明,右旋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较好,患者的镇静时间较长久,拔管时间短,镇静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燕;陈杰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目的:应用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方法,并使用人工胰岛素降糖。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尿蛋白含量、血脂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血脂及肾功能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那普利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且疗效显著,显著改善尿蛋白含量、血脂及肾功能等指标。

    作者:张子阳;曹迅;谭州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佐治44例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P<0.05;两组患儿的湿性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更短,P<0.05。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进行雾化吸入,可有效缩短临床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宜雄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4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UCG心功能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CO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UCG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收治的3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沐舒坦组与常规治疗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平喘、解痉与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沐舒坦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沐舒坦雾化吸入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w后,对比2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用药后,2组患者的血压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酰(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观察组下降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大范围使用。

    作者:朱桂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利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4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利迭与辅舒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药物反应症状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舒利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药物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解痉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疗效观察

    5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就诊时均给予山莨菪碱(654-2)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30min内的疼痛缓解率,同时观察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和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24%和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起效迅速,止痛作用明显,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急性肾绞痛的常规用药。

    作者:廖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冬眠灵联合非那根治疗20例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冬眠灵组、非那根组以及联合组(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检测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的E峰值、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冬眠灵治疗组和非那根治疗组。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的恢复情况,在心功能衰竭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骆钻芳;何倩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复发临床疗效研究

    分析2011~2013年我中心收治的83例脑梗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经过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治疗,复发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协同发挥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树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ERCP治疗胆石症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选择使用ERCP治疗胆石症患者80例,分为两组:A组单以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从患者体征变化、异丙酚用量、麻醉时间、术后镇痛效果调查几方面评估疗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较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减少了异丙酚的追加量和总用药量,缩短了苏醒时间,增加了镇痛镇静的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欣母沛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产科分娩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72例产妇,其中36例给予静滴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设为对照组,另36例给予“缩宫素+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设为试验组,对两组防治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试验组产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欣母沛配伍缩宫素能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时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应用纳洛酮的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非早期使用组(致伤24h以后)31例、早期使用组(致伤24h内)31例、空白对照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5d后GCS评分、10d后GCS评分、意识恢复的时间、纠正呼衰的时间等)。结果治疗后,死亡率、5d后GCS评分比较,早期使用组、非早期使用组、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d后GCS评分比较,三组有显著差异,早期使用组>非早期使用组>空白对照组(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纠正呼衰的时间比较早期使用组<非早期使用组<空白对照组(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便运用纳洛酮治疗虽然在死亡率方面无明显改善,但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当受到重视和应用。

    作者:郑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治疗及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再加服厄贝沙坦。两组患者均治疗8w,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中,显效18例,有效4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并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金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冬氨酸钾镁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永新;伍敏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治疗120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依次为56.67%、27.5%、84.17%,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种类相似,且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硝苯地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且不改变其心率变化,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较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俊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6例,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5.7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党雯凤;杨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对使用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将就诊的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首先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甲硝唑治疗2w,然后再口服奥美拉唑治疗6w;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瑞巴派特治疗2w,然后再口服瑞巴派特和奥美拉唑治疗6w。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3.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钟锦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诱导前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7μg/kg静脉泵注10min,术中以0.2μg/(kg·h)持续泵注;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静脉泵注10min。然后两组均用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插管,术中以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2.5~4μg/ml为靶目标进行靶控输注和瑞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均视(BIS 60)为限调整输出血浆靶浓度并记录其用量。监测给药前后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前(T1)、给药后10min(T2)、建立气腔(T3)、切除肿物(T4)、手术结束(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给药后10min内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诱导、苏醒时间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总用药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的HR、MAP低于T1时的HR、MAP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的HR、MAP升高与观察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可有效抑制术时心血管反应,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良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作者:王开俊;任俏;胡先平;黄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慢心律治疗60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慢心律治疗60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慢心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稳心颗粒联合慢心律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需要对其行特殊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结论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稳心颗粒联合慢心律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李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抗糖尿病治疗,降血压治疗和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均治疗12w,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27.2±6.5mmHg、81.2±4.5mmHg及0.11±0.02;对照组分别为139.8±7.2mmHg,89.8±5.2mmHg及0.19±0.03。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罗洛尔治疗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吲达帕胺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以阿罗洛尔代替美托洛尔,其他用药相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平滑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罗洛尔在降压治疗中效果显著,作用持久而平稳,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孙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氮平治疗50例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PANSS量表评分下降明显。

    作者:乐守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其中有23例给予“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为试验组,25例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64.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止泻时间、脱水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腹泻、脱水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硝酸甘油配合多巴胺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82例

    通过对比小剂量硝酸甘油配合多巴胺与常规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前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舒张性心力衰竭7例,余下82例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硝酸甘油配合多巴胺静脉点滴。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试验组住院时间10.29±5.42d,对照组为16.55±7.55d;试验组显效68.3%,有效26.8%,无效4.9%,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显效占39.0%,有效占31.7%,无效占29.3,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硝酸甘油配合多巴胺治疗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龚镇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佐辛在剖腹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剖腹产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行剖腹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硬膜外镇痛,地佐辛组使用地佐辛+罗哌卡因+氟哌利多,芬太尼组使用芬太尼+罗哌卡因+氟哌利多。记录两组术后6、12、24和48h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其它不良反应则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汪志勇;庄灿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张日东;冯通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94例消化道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溃疡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予以蒙脱石散剂、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对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法与医院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临床药师工作方式以参与全院查房、会诊以及检查病历为主;应扎实理论基础,端正态度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实践。只有熟悉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意图,掌握药品的动态消耗规律,不断检测和总结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及所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指导临床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患病人经济负担,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陆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脉血康治疗90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应用颅脑CT检查对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肿减小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脉血康胶囊治疗脑出血,能够有效促进脑内血肿的液化吸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作者:刘朝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分析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选取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组获得临床控制27例(,占67.5%),显效7例(占17.5%),有效5例(占1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获得临床控制19例(占47.5%),显效5例(占12.5%),有效5例(占12.5%),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海燕;侯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激酶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堵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功能改善的作用以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使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透析超过2个月的肾病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每周第一次治疗时给予尿激酶封管法,对照组始终给予肝素封管法,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2个月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的功能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使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尿激酶封管对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的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徐桃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肥胖高血压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肥胖高血压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胰岛素检测的临床资料。结果肥胖者在 BMI、WC、SBP、TC、FBG、FIN、HOMA-IR、baPWV均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baPWV与BMI、SBP和HOMA-IR呈正相关;年龄、BMI、SBP是baPWV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潘力行;冼洪光;陈圣炬;冯松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靶控(TCI)丙泊酚、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CI丙泊酚、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ASA I~II级的手术患儿6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和氯胺酮靶控输注,对照组采取氯胺酮靶控输注,比较两组麻醉前后患儿的生命体征,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中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丙泊酚、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使用效果更好,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周伍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28例急性胰腺炎但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对照比较,并对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能够有效判定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利国;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回顾性分析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方法和麻醉效果。结果患者HR、SBP、DBP术后水平分别为104.25±6.49次/min、13.08±3.94KP、6.52±0.84KP,均较术前得到改善(P<0.01);25例术中异氟烷维持麻醉患者,未见死亡,术中至苏醒过程未见明显血压波动,并发症1例;15例术中丙泊酚维持麻醉的患者,1例死亡(因脑部并发症死亡),4例术中至苏醒血压等明显波动。异氟烷术中维持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术中维持麻醉,差异显著(P<0.05)。40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0.4±2.7d,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为2.2±0.4d;术中死亡率为2.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在维持呼吸通畅、供氧、抗休克、扩容同时,灵活结合病情选择麻醉方式与麻醉用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疼痛时间。

    作者:邓铸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1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疗效评估显效58例,有效4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经VAS评分标准评估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仅2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再骨折现象,经过再次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杨海波;代立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T与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实施CT、MRI医学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病变程度(0、I、II、III、IV级),并对骨质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CT、MRI检查II级及以上病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I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敏感性(32.61%)显著高于CT(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异常检出率显示CT显著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相较于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 MRI可以对关节软骨异常、脂肪沉积以及骨髓水肿的改变更好的显示,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早期诊断。

    作者:尹成俊;鲁国卫;章宏;程平章;胡丽春;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8例异位妊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异位妊娠主要与盆腔手术史、流产史、生殖道感染及感染性病密切相关,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患者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状态。

    作者:唐剑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标记为观察组,另外40例行传统切口切除术标记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观察组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少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素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能有效防止胬肉复发,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谭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在胎儿肺静脉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应用于胎儿肺静脉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单胎孕妇184例,根据孕周将其分为A组(52例,孕周14~21w),B组(106例,22~29w)和C组(26例,30~37w)。分别应用CDFI、2-DE、CDE以及VET四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四种方法应用于不同孕期胎儿肺静脉检查的效果。结果 VET、CDE、2-DE、CDFI四种技术的显示率依次为86.4%、51.1%、21.2%、44.6%,VET显著高于其余三项技术(P<0.05);B组的VET显示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在胎儿肺静脉检查中应用VET具有显示率高、检查准确性好的特点,孕中期为佳检查时间,对临床胎儿肺静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敏;李燕;陶溢朝;聂敏;丁婷;方丽;彭删;尹成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跟骨牵引加夹板、外固定支架、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跟骨牵引加夹板、外固定支架、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经常规清除异物、切除失活组织、修复血管和神经,保留具有软组织项链的碎骨,清除已分离的小碎骨后安装手术方式分为跟骨牵引加夹板组38例、外固定支架组40例、带锁髓内钉组18例,术后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愈合时间基本相同;治疗后三组患者中,跟骨牵引加夹板组膝、踝关节恢复好(P<0.01);离床下地活动时间:外固定支架组长(P<0.05),带锁髓内钉组短;骨折愈合时间:跟骨牵引加夹板组长,带锁髓内钉组短(P<0.05);外固定支架组、带锁髓内钉组均未发生骨不连,唯跟骨牵引加夹板组3例;伤口感染跟骨牵引加夹板组多(P<0.05);跟骨牵引加夹板组延迟愈合患者例数少(P<0.05)。结论跟骨牵引加夹板法可保持骨折部位良好对位及稳定,有利于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不影响关节功能锻炼,为治疗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有效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技连;杨正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切吸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臭氧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汤秋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心综合征误诊冠心病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胆心综合征误诊为冠心病的常见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以误诊为冠心病的38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以入院时明确诊断的16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总结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消化道症状者、既往有胆道疾病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既往有心脏疾病者、首次发病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总数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者、仔细查体者、熟悉胆心综合征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升高者、首诊医师工作年限≥5年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时无消化道症状者、既往无胆道病史者、既往有心脏病史者、首次发病者、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者以及首诊医师询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仔细、对疾病认识不足是胆心综合征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夏向阳;武军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肿瘤标记物CA19-9、CEA对胃癌预后效果的评价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CA19-9、CEA对评价胃癌患者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住院救治的300例胃癌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血清中CA19-9和CEA浓度与胃癌预后效果关系。结果胃血清CA19-9、CEA浓度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无淋巴转移的预后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血清CA19-9、CEA浓度升高对判断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迎春;阮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宣教在腹部手术胃肠功能紊乱中的应用效果

    将收治的4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胃功能情况。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预防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滕道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癌放射治疗中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将9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生活质量与对照组对比显著提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放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林智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随机选择收治的60例产后产妇,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规范性护理,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研究组30例产妇通过精心护理之后,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30例死亡5例,出现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给予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精心的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大大提高存活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智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40例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第24h、48h乳房后乳房硬度、乳房疼痛程。结果24hⅡ度乳房疼痛两组比较无统计意义,24hⅠ、Ⅲ度乳房疼痛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48hⅠ、Ⅱ、Ⅲ度乳房疼痛比较均有统计意义。48h重度乳房疼痛两组比较无统计意义,24h轻、中、重度乳房疼痛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48h轻、中度乳房疼痛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减轻乳房胀痛。

    作者:查国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护理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74.85±8.35、60.85±6.73)、治愈好转率(91.84%)、满意度(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柒清香;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ICU呼衰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为26%,观察组临床病死率为2.5%,对照组为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ICU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预后,促进疾病康复,降低不良事件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游芸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

    探讨结直肠类型手术后,胃肠出现短暂性功能失常做恢复性护理的办法。200例需要做结直肠类型的手术病人分为恢复蠕动组和恢复功能组。恢复蠕动组用阶段性护理,恢复功能组用一般性的护理。对比恢复蠕动组和恢复功能组的基本状况。对比两组胃肠因手术而出现短暂性功能失常的恢复情况。恢复蠕动组胃肠的运行、蠕动、吸收等功能比恢复功能组好。使用阶段性的护理办法可以把护理变得更加细致化、详细化、全面化,可以让病人在做了结直肠类型手术后,胃肠的所有功能在短暂性的失常后得以完全恢复。相比一般性护理,阶段性护理更有利于结直肠类型手术的恢复。

    作者:李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急救与护理

    观察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将收治的72例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进行全面抢救和系统性护理措施,而对照组进行全面抢救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在平均住院费用及天数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进行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及天数,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吴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22/23),高于对照组的65.2%(1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加强医患沟通,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慧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后引流效果的比较

    随机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等。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负压真空引流瓶优于自制负压引流瓶,观察组换瓶次数远少于对照组,明显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傅艳师;雷双根;贺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手法按摩、吸乳器吸乳、硫酸镁热敷及配合物理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本院60例早期乳腺炎患者应用以上方法治疗3~8d后乳房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缓解时间为5d,50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输液7d抗感染后治愈,另外3例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治愈。应用手法按摩、硫酸镁热敷等方法配合优质护理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满意,缩短患者的门诊看病时间,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胆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体会

    选取择期行肝胆手术的患者128例,双盲法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64例,均予外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TS,给予早期精心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与常规组比较,康复组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提前,且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VAS评分更低(P均<0.05)。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常规组的29.7%(P<0.05)。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促进肝胆外科患者尽快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疼痛度。

    作者:张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一次性纸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包皮环切术后的患儿,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及消毒纱布的包扎,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一次性纸杯去底保护切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水肿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及水肿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一次性纸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护理,能明显减少出血、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切口愈合率,经济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骆国英;马娜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0例布鲁氏菌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选择收治的4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因此,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和胃片治疗68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和胃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分别接受治疗后对照组23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35%;试验组30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采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相比,和胃片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刚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15d,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8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临床疗效稍好一些(方便,省时),此外中药配方颗粒还具有用药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能够保持中医临床并证施治特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41例临床观察

    选取82例符合标准的II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常规口服西药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加服中药方益气养阴活血方给予;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西药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41.46%),有效23例(56.10%),无效1例(2.44%),总有效40例(97.56%);对照组患者显效2例(4.88%),有效27例(65.85%),无效12例(29.27%),总有效29例(70.7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II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新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治愈4例(20.00%),有效5例(25.00%),无效11例(55.00%),总有效率为45.00%;观察组治愈12例(60.00%),有效7例(35.00%),无效1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盆腔炎中西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药物单独治疗效果,治愈率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治疗2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2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例。两组患者均对肺部感染进行常规控制,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口服地高辛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口服稳心颗粒治疗。14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低钾血症,2例恶心,2例乏力等现象,而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纳差,1例恶心,1例头晕等现象。上述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2d后自行恢复。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70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4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均治疗1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2.9%。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于治疗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作用,而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游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选择门诊治疗的98例慢性咽炎患者,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42例,西医组30例,中医组26例,比较不同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1%(37/42);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76.7%(23/30);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69.2%(18/26)。中西医结合组的有效率高于西医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研究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电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作者:李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腹部手术患者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则以病人症状特点差异为依据实施中医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均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腹腔镜手术患者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于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而言,术后接受中药口服治疗有利于其胃肠功能的改善,并使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显著缩短,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选取干眼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作用。中药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正立;吴加亮;尹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8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和西药多潘立酮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扩大应用。

    作者:刘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29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小儿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唐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芬;焦玉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针结合铍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腹针结合铍针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骨刺丸进行治疗,均为10天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治愈率、疼痛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腹针结合铍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维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并发迟发性腓总神经损伤1例分析

    1病例报告患者,男,13岁,以“扭伤致左足肿痛,活动受限半日”于2008年11月16日晚上7时许来我院要求住院治疗,专科查体:左足局部肿胀,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压痛敏锐,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佳。内科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曾有青霉素、头孢菌素、TAT过敏史。CR片(25337)示:左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诊断: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来院后行短腿石膏托外固定(根据经验特别注意将石膏打在低于腓骨小头下8cm左右),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患者未遵医嘱经常拄拐下地行走,离院上学。伤后第五天始出现左足肿痛明显好转,但左足背、左足第1、2、3趾感觉消失,左足趾背伸,左踝关节背伸外翻无力障碍,左胫骨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短伸肌及腓骨长短肌肌力0级,神经干叩击试验阴性。肌电图检查表现:左胫前肌、伸趾总肌肌电图示:松弛时,可见失神经电位。轻用力,运动单元电位极少,大用力单纯相。余腓肠肌、股二头肌未见异常。提示:(1)左腓总神经不全性损害。(2)MCV:左腓总神经(小头-踝、伸趾总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左胫后神经正常。(3)左胫前肌、伸趾总肌运动单元电位极少,单纯相。

    作者:孙小波;谢赣平;邱崇慧;高雪花;左冬怡;钟良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研究进展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普遍存在病原菌耐药现象,较院外感染组高,而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引发此结果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作一综述。

    作者:冯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