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TPSH保健品抗疲劳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以红景天、刺五加为主要成份的TPSH保健品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将雄性KM小鼠按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和0.12、0.24、0.72 g/kg·bw 3个给药剂量组.在灌胃给予受试物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的持续时间、血清尿素水平、肝糖原含量及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0.72 g/kgg·bw剂量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和血乳酸曲线下面积(P<0.05),肝糖原储备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PSH保健品具有抗疲劳作用.

    作者:贺立勍;胡怡秀;周月婵;易传祝;张莹莹;钟才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郴州市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郴州市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Zung-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诊断标准,收集了81例评分≥41分者为抑郁倾向的病例组,81例评分<41分者为对照组,用自制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并作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影响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倾向的因素除住院病人的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外,主要还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应激(如睡眠不好、经济困难、亲人去世、健康恶化)及社会心理(主要为一些情绪因素)等.结论 对于老年住院病人,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躯体疾病的治疗,更要关心他们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能力和社会心理情况,适应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促进老年住院病人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先娅;侯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南地区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湖南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3 664名湖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低分辨分型.结果 检出的13种DRB1位点等位基因中,频率高的为DRB1*09(19.693%),其次为DRB1*15(14.014%)、DRB1*12(12.973%)、DRB1*04(11.960%)、DRB1*08(9.017%),频率较低的为DRB1*10(1.167%)和DRB1*01(0.877%),DRB1*09频率较其它地区人群为高.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湖南人群和广东人群距离近(0.1378),和辽宁人群距离远(0.3356).结论 湖南地区人群的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具有复杂的多态性,以DRB1*09、DRB1*15、DRB1*12和DRB1*04频率为高,其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属于中国南方人群,但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谢毓滨;王赤林;李双;李登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部驻区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驻区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和病毒型别.方法 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类的种群构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鼠类脏器模板的M片段基因序列,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用Clustal X(1.8)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发现六种鼠类,分别为褐家鼠、大仓鼠、大林姬鼠、黑线姬鼠、棕背鼠平和花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35.85%;RT-PCR检测结果显示,2只大林姬鼠的肺和肝组织检测出了汉坦病毒,对一份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显示它为汉城型汉坦病毒.结论 该部驻区鼠类携带汉城型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林姬鼠.

    作者:郝永建;郭宝石;邓致荣;宋世佩;郑金福;白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上网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上网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网络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城镇中学初一学生1 228人,采用自编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按是否上网将研究对象分为上网组和不上网组,比较两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两组中不同性别行为问题及各种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因子构成.结果 上网学生占总人数的35.59%;男、女生上网组行为问题发生率要高于不上网组(χ2=4.51,P<0.05和χ2=5.22,P<0.01),上网组发生两种行为问题的比例要高于不上网组(P<0.05);男生中,交往不良、多动、体诉、违纪和攻击性等行为问题发生率要高于不上网组(P<0 05);女生中,上网组在体诉、违纪、抑郁退缩和焦虑强迫等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不上网组(P<0.05).结论 网络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可导致儿童发生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发生率升高.

    作者:高广胜;王学良;张素英;李芸;李成江;张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序列与进化分析

    目的 对人类博卡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系统进化以及突变规律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如BLAST、CLUSTALW等程序对已经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短小、结构简单;与其它博卡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尤其是犬细小病毒;目前GenBank中的5株人类博卡病毒根据进化关系分析可分为两群(CRD2、st2、CZ643和st1组成一群,WLL-1单独成群);统计突变发现人类博卡病毒NS1基因突变频率小,VP1/2基因突变频率高.结论 人类博卡病毒很可能是动物博卡病毒传染给人后的变种;稳定的NS1基因很可能成为开发疫苗和防治药物的重要靶点.

    作者:罗迪贤;刘巧突;林应标;戴国知;夏承来;何志雄;张治明;许灿新;廖端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癌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其归因危险度分析

    目的 分析胃癌的环境危险因素并进行归因危险度评价.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南京地区121例原发性胃癌病例进行环境危险因素调查,综合评价环境危险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归因危险度.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的发病与下列4种因素有关:吸烟、食用腌制食品、三餐不定时、消化系统疾病家族史;四因素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ARc%依次为29.9%、24.3%、21.0%、9.46%,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sAR为54.7%.结论 在胃癌防治中,可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作为重要的Ⅰ级预防对策.

    作者:连燕舒;张娇;沈孝兵;马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巨噬细胞内ox-LDL源性脂质蓄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处理RAW264.7后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pn在Hep-2细胞内增殖,用RAW264.7进行实验.Giemsa染色检测RAW264.7内Cpn感染情况,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摄取情况,RT-PCR检测ABCA1mRNA表达情况.结果 油红O染色见RAW264.7内脂质摄取增加,RT-PCR检测ABCA1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 Cpn感染促使RAW264.7内ox-LDL源性脂质蓄积增加,在此过程中ABCA1mRNA的表达增加,为进一步阐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艳平;刘录山;余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海南省黎族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儿童的营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了1 135名6~12岁的黎族儿童及其家长的一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日常生活行为,并测定黎族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营养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儿童总体营养不良率为39.12%(男33.79%,女44.68%),男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总体肥胖率为2.56%(男3.27%,女1.80%),男女黎族儿童肥胖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黎族儿童的性别、年龄、营养知识、进食速度、零食行为、早餐习惯、早餐食品、在家学习时间以及黎族儿童家长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职业是黎族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黎族儿童的营养状况主要与一些可以改变的行为因素有关,改变黎族儿童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将有利于提高黎族儿童体质.

    作者:张洪斌;张燕;陈晓英;吴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河道型钉螺孳生地环境特点及灭螺措施

    目的 掌握河道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地的环境特点,提供优的灭螺措施.方法 选择湘江河长沙段钉螺孳生地现场,进行钉螺分布、钉螺扩散、水文、泥沙和3种灭螺措施效果的观察.结果 湘江长沙段18块洲滩有钉螺分布,面积839 99 hm2.钉螺逆水向上游扩散,年平均可达17.5 km.洲滩的植被93%以上是莎草.湘江水体含沙量较大,汛期5-10月占全年输沙量的70%,因河道水流不畅,所以每年洲滩都有泥沙淤积,厚度一般为1.0 cm,部分低洼地带或水流缓冲处可达7.0 cm左右.湘江一般4月上旬开始涨水,高洪水位多见于5-7月,高洪峰持续时间较短,8月开始退水.3种灭螺措施效果比较,实施土埋和翻耕垦种灭螺措施的6块洲滩,灭螺效果好,其中3块效果考核没有发现钉螺,另3块活螺平均密度均减少了95%以上.每年坚持药物灭螺处理的7块洲滩,灭螺效果差,活螺密度没有变化,其中有3块洲滩发现了感染性钉螺.结论 钉螺向上游扩散同样具有较快的速度;洲滩植被以莎草为主;洲滩泥沙淤积主要是5-10月;湘江涨水和退水时间均较长江早;洲滩环境改造灭螺效果好,药物灭螺效果差.

    作者:李以义;郭雪飞;李立武;罗超;蔡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 553名农村中学生禽流感KABP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有关禽流感防治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等方面的现况,为深化和普及学校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6所农村中学的3 553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3 553名农村中学生回答11道禽流感相关知识题,知晓率介于11.7%~82.4%之间,其中,7道题知晓率低于50%;81.1%的学生表示,有关禽流感的知识是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途径获得;76.3%的学生想了解禽流感有关方面的健康知识;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重视预防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防治禽流感.结论 农村中学生对有关禽流感知识的了解普遍缺乏,而需求强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李雄伟;陈文斐;罗家有;熊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吸毒人群HGV、TTV重叠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中HGV、TTV重叠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女性戒毒所和某男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590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吸毒者的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GVIgG及抗-TTVIgG,并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毒人员中HGV阳性率为8.81%,TTV阳性率为24.75%,二者重叠感染率为7.80%(46/590),男性、女性重叠感染率分别为2.44%和12.87%;经χ2检验,低文化程度组与高文化程度组HGV、TTV重叠感染分别为8.98%和5.29%,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射吸毒组与非注射吸毒组HGV、TT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8.86%和6.11%,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者HGV、TTV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7.98%和7.19%,差异无显著性(P>0.05);扎耳环孔组和未扎耳环孔组的HGV、TTV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12.03%和3.0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文化程度低是HGV、TTV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OR=1.98).结论 吸毒人群是HGV、TTV重叠感染的高危人群,性别、文化程度低可能是吸毒人群中HGV、TTV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吸毒方式、性行为等与HGV、TTV的重叠感染率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高喻宏;陈伟;谭梅娟;张琰;关岚;刘浩;李登清;戴卫平;黄民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亚型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亚型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 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preC/C基因区DNA片段,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和GeneBank中登录的标准序列相比较.结果 35例B基因型乙肝病毒感染者均为Ba亚型,未发现Bj亚型.结论 江苏常州地区的B基因型乙肝病毒均为Ba亚型.

    作者:王永忠;吴国祥;陈敏;濮翔科;杭双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后16~18年的长期免疫效果定群研究

    目的 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探讨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 出生队列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象为1987-1989年出生并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人群,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与前期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1)1987-1989队列的免疫人群在免疫7年、14年、18年后的疫苗保护效果分别为89.7%,94.8%和87.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保护性抗体水平分别为57.37%,32.80%,36.67%,免后14、18年的抗体保持在一致水平;(2)乙肝血源疫苗接种16~18年后,平均HBsAg阳性率为1.99%;保护性抗体水平为36.67%,总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2.91%.结论 新生儿普种乙肝血源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疫苗免疫18年后保护效果稳定,不必进行人群加强免疫.

    作者:沈立萍;杨进业;李艳萍;莫兆军;方孔雄;韦少超;李荣成;董邕辉;张勇;毕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工业性氟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工业性氟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选取长沙铝厂、湘乡氟化盐厂、湘潭磷肥厂和黄阳司磷肥厂140名氟作业工人为接氟组,不接触氟化物的长沙起重机厂职工76人为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氟、发氟、甲氟含量及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测定.同时在实验室分别对实验兔和大鼠进行亚急性和亚慢性实验,观察血清氟、毛发氟、骨氟含量变化;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 氟作业工人血清氟、发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氟含量与骨骼改变之间有依赖关系.血清中CP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与工种、工龄和骨骼改变有一定关系.动物试验结果血清氟、发毛氟、骨氟含量均显著高于染毒前和对照组(P<0.01),且与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呈正相关.血清中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染毒前(P<0.01),且与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氟不仅是氟化物接触指标.对氟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升高可作为工业氟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王杰;张乐书;陈奎珍;郑泽爱;陆丹;曹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的测定及其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43例为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41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浓度.结果 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跟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小红;李延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以低、中、高三个剂量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灌胃,试验结束时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中、高剂量组的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能使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明显降低;高剂量组的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均能使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降低;对血清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影响.结论 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王亚东;王海玉;张桂霞;张聪恪;刘翠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Lp(a)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Lp(a)、血糖(FBG)、24 h尿微量总蛋白(M-TP)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寻找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预测因素.方法 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38例无肾病组、36例早期肾病组及16例临床型肾病组)和2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FBG、M-TP和UAER,分析Lp(a)、FBG、M-TP、UAER与早期DN的关系.结果 Lp(a)和尿M-TP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7,0.8125,P<0.05).血糖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r=0.054).糖尿病无肾病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的M-T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 血清Lp(a)水平与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并早于各项尿蛋白指标的异常,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预测因素.

    作者:周光纪;马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annexin1和aldolase A表达影响的同步研究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痹肿消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annexin1、aldolase A表达影响的同步研究,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annexin1、aldolase A的表达,运用ImageTool 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造模25 d后,模型组滑膜annexin 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aldolase A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模型组滑膜annexin 1表达呈水平递减趋势(P<0.05),aldolase A表达则逐渐递增(P<0.05).痹肿消汤治疗后,annexin 1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均高于模型组(P<0.05),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aldolase A表达则明显低于同时间模型组(P<0.05),在25、35和45 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BZXD能上调CIA大鼠滑膜annexin 1表达、下调aldolase A表达.结论 在CIA病理过程中,随着关节炎症状加重,annexin 1表达下调,aldolase A表达上调.提示annexin 1、aldolase A与RA滑膜病变(关节炎症、骨质侵蚀)密切相关;BZXD上调CIA大鼠滑膜annexin 1表达、下调aldolase A表达,这可能是其阻抑RA关节炎症、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梁清华;何国雄;杨波;蔡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荣宝现场杀钉螺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荣宝施药后1~210 d的杀螺效果.方法 用荣宝粉剂喷洒和喷粉法杀灭现场的钉螺,观察施药后1、3、7、15、38、150、180 d和210 d的钉螺死亡率.结果 荣宝喷粉组30 g/m2和50 g/m2灭螺后1~21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荣宝喷洒组和氯硝柳胺(除施药后3 d氯硝柳胺组钉螺校正死亡率86.3%)对照组.荣宝(30 g/m2).喷洒组3 d和7 d钉螺死亡率低于氯硝柳胺对照组(χ2=49.18,P<0.001);但施药后15~210 d的活螺密度下降率(82.93%~93.00%)均高于氯硝柳胺对照组.结论 荣宝近期和远期的灭螺效果较好.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阳桂芬;赵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脏CTGFmRNA的表达意义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 昆明小鼠感染尾蚴复制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分别在6、10、14、18周杀鼠,对照组在6周时予吡喹酮治疗后10、14、18周杀鼠;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RT-PCR检测小鼠肝脏CTGF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阶段肝脏α-SMA+细胞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10周时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不断进展.模型组10周时小鼠肝脏CTGFmRNA表达和α-SMA+细胞表达均达高峰,10周、14周、1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半定量结果显示CTGFmRNA表达与α-SMA+细胞表达呈直线相关性.结论 CTGFmRNA表达增高与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CTGF可能通过作用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来参与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余治健;向选东;蔡胜蓝;谭德明;李萍;丁志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S100A4和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S100A4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中S100A4,E-cad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100A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E-ca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S100A4的表达和E-cad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盛赠美;范松青;唐四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与微量白蛋白尿(mUAE)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74例无伴肾损害老年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163例老年DN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24 h微量白蛋白尿(mUAE)、血清脂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N组与NIDDM组相比,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并且CHO、TG与mUAE呈正相关,ISI与mUAE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O、TG、IR与DN发生和DN的进展显著关联.结论 IR、血脂异常是老年DN发病及病程进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宙;郝文科;钱芸娟;姚坚坚;余枫;林瑞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SD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参考值探讨

    目的 探讨SD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的参考值.方法 收集3个批次雌雄共586只大鼠的17项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项指标的平均值及其95%参考值范围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RBC在不同批次的雌雄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鼠WBC、AST的测定值批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雄鼠批间差异无显著性.雄鼠ALB、TG的测定值批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鼠批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D大鼠亚慢性经口(试验前)17项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参考值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雌雄鼠可以合并计算.

    作者:马新群;陆丹;陈志莲;吴军;杨秀鸿;李军;熊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从基因水平探讨TNF-αm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将2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2组,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配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mRNA在正常组有少量表达;25、45 d模型组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45 d模型组表达高于25 d模型组(P<0.05).结论 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TNF-α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高,提示了TNF-α基因表达与关节症状轻重有关,是介导RA炎症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春燕;梁清华;王安宇;包太成;罗徐;蔡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南京市传染病医院2000-2005年12种传染病发病及住院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近年来南京市部分传染病发病现状及传染病住院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南京市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12种传染病资料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种传染病住院病人序位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水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副伤寒、艾滋病、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呼吸道传染病占首位(占87.48%),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8.4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3.3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以冬春季为主.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当前传染病防治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构成比上升,尤其麻疹近年发病人数大幅度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季红;沈玲;徐永林;夏海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62名学生口腔寄生原虫感染的调查

    目的 了解学生口腔原虫感染状况.方法 组织口腔专业学生对其它专业学生采样镜检.结果 齿龈阿米巴感染率17.5%,口腔毛滴虫感染率3.7%.结论 对口腔疾病采取健康教育和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陶艺君;胡建红;胡润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乙脑流行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市2005年法定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郴州市2005年共报告乙脑病例58例,死亡3例,发病率1.26/10万,死亡率0.07/10万,病死率5.17%;发病率超过1/10万的县有5个,以宜章县高(3.9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6、7月是发病高峰,占94.83%.发病年龄为15岁以下儿童,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67.24%.结论 2005年郴州市乙脑发病呈散发,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分析免疫空白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适龄儿童按程序进行规范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成功率是防制乙脑的关键;同时必须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作者:欧社祥;段良松;姚令辉;李龙贤;刘晓峰;欧阳敦;向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江西省首例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所有报告的病例中有约1/3的病例报告并非发生在动物疫源地,约1/3的病例感染禽流感途径不明,对人禽流感感染与致病机制、流行因素尚不甚清楚,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报告了江西省于2005年12月发生的首例人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的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虽然该病例在发病前有明确的禽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可疑的病死禽接触和食用史,发病后农业部门确定其所居村庄为动物疫源地,存在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环境,发病的流行病学环节相对完整,但仍难于确定其何时感染和如何感染的问题.

    作者:谢昀;彭恢潮;曾晓星;刘讯力;彭应飞;张昆照;王力和;周卫东;刘珊珊;付俊杰;胡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 360名无偿献血者HIV相关监测和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九江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方法,对2 36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 血清检测未检出HIV感染者,但检出HCV抗体阳性者4人、HBsAg阳性者15人、梅毒抗体阳性者18人.调查发现有20人注射吸毒,152名无偿献血者承认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无偿献血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HIV感染者窗口期给血源带来的危险性,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杨小芬;胡维;曹群;周红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囊虫病诊断治疗探讨

    脑囊虫病发病率颇高,约占囊虫病的60%~80%[1].由于囊虫病在颅内寄生的部位、数量不同,以及囊尾蚴在不同时期对脑组织的刺激和破坏程度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症状,治疗也就不尽相同.

    作者:韩田;王勇;胡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0-2005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并殖吸虫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村民有无半生吃或生吃溪蟹史等;采集4县部分村的淡水蟹类检查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对9个村的部分人群作并殖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采血ELISA法检测并殖吸虫抗体.结果 问卷调查发现村民生吃蟹率为37.66%;解剖的溪蟹中,囊蚴感染率为7.93%;庆元及景宁县并殖吸虫皮试阳性率为15.94%和2.27%,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80%和2.27%,天台和绍兴县人群抗体阳性率为0和14.29%.结论 浙江省并殖吸虫病老疫区流行情况变化较大,需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

    作者:阮卫;姚立农;余可根;夏生荣;陈华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5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 对2005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湖南省监测地区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1)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全年共检测2所监测医院ILI咽拭子标本48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57株,阳性分离率为11.85%,经分型鉴定A(H3N2)亚型29株,A(H1N1)亚型14株,B型7株,7株因HA<1:8未能分型;疑似流感疫情ILI咽拭子标本144份,分离到流感病毒25株,阳性分离率为17.36%,其中16株为A(H3N2)亚型,A(H1N1)亚型6株,B型2株,1株未定型.结论 2005年湖南省年监测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流行,流行的优势毒株仍为A(H3N2)亚型,但同时有A(H1N1)亚型和B型毒株的存在.

    作者:刘运芝;龙智钢;张红;戴德芳;王媛;陈长;黄一伟;黄铭华;夏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起农村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06年4月11日-5月2日,湘乡市某镇小学暴发了一起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证实系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经过市县两级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疫情暴发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文中兰;王继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淮安市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工作经验,以利于进一步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 对2001-2005年淮安市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排除病例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共上报该市AFP病例119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率平均为2.9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在保证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前提下,排除145例,占接报数的50.00%.结论 AFP病例监测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市级疾控中心的严格把关是做好本市AFP病例监测工作的关键.

    作者:李卓;范刚;高强;成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检测HBV DNA与血清五项指标对比分析

    目的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与血清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HBV抗原、抗体,FQ-PCR测定HBV DNA.结果 在 1 600例血清标本中,FQ-PCR273例阳性,阳性率17.1%;在五项指标组合模式中以HBsAg、HBeAg和HBcAb均阳性者FQ-PCR检出HBV-DNA阳性率高为98.9%(180/182),HBV DNA平均拷贝数2.48×107;其次为257例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FQ-PCR186例阳性,阳性率72.3%,HBV DNA平均拷贝数3.92×105.结论 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都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HBV DNA定量PCR的检测,更有利于临床对HBV感染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

    作者:陈建设;刘友生;陈安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沙市致泛库蚊抗性测定报告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优势蚊种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合理灭蚊.方法 采集致泛库蚊块饲养成幼虫,用常用的六种杀虫剂按全国统一的蚊幼浸渍法[1]测定LC50.结果 常用的六种杀虫剂蚊幼虫24 h死亡率均小于50%.结论 长沙市致乏库蚊自然品系对六种杀虫剂均呈高抗性.

    作者:胡源浩;刘蓓;李平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5年湖南省7~22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抽样调查7~22岁汉族学生10 662人,精准测量其身高标准体重法,运用身高体重法评价其营养状况,分城乡、男女、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男女正常体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呈现男女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论 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这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作者:何卫军;聂俊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隆回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隆回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为指导中小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隆回县2005年9-11月在校生3 887名为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 隆回县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率为10.96%,城镇与农村学生HBV感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V感染以HB-sAg(+)、HBeAg(+)、抗HBc(+)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HBV感染学生的卫生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丁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998-2005年深圳市松岗街道学生常见病动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998-2005年深圳松岗街道在校学生健康检查资料,了解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每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种析.结果 营养不良、贫血有逐年降低与肥胖患病率增高的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等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而贫血患病率与蛔虫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性别差异除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贫血患病率在各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患病率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而贫血患病率、蛔虫感染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辖区学生常见病某些指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终期目标,但某些指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抑制这种势头,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作者: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朱元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怀化市实现无脊灰目标后AFP监测及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怀化市无脊灰证实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对怀化市70例AFP病例监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各年主动监测旬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怀化市连续5年AFP病例监测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5年报告AFP病例70例,0~4岁儿童占70.00%,未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21.43%;首次就诊在县级医疗机构多(44.29%),报告较低(59.06%).结论 5年中出现无病例报告的县21县次,初次就诊报告率低,提示须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OPV免疫接种率.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 226名苗族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苗族中小学生对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幼儿园、中小学的5 226名苗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肤硬结≥5 mm为阳性,≥20 mm或局部发生水泡、坏死者为强阳性.结果 5 226名苗族学生PPD试验阳性率为19.36%,其中强阳性率为3.62%;有卡痕者阳性率高于无卡痕者;幼儿园儿童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学生和中学生,但不同性别PPD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对结核杆菌易感性较高,故应加强对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重视学生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在学生结核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施,是控制学生结核病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俊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及控制措施

    口腔门诊医疗需在狭小的口腔内进行复杂的侵入性操作,与病人的唾液、血液及口腔粘膜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高速运转的气动牙钻及超声洁牙机可使唾液和血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

    作者:何会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5岁以上中老年人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部分易患因素及与其并存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76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查后,进行性别、年龄、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结果 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2.45,P<0.01),中年人组与老年人组脂肪肝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04,P>0.05).脂肪肝组并存某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 脂肪肝易发生于特定年龄、特定人群.脂肪肝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林亦可;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珠海市2005年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伤害病人急诊治疗的现况、伤害发生的特点与规律,弄清其主要类型及伤害谱的构成,为该市伤害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凡因有意或者无意导致身体受创伤且首次就诊于所监测医院急诊室的伤害患者均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接诊医护人员亲自询问调查对象,统一填写调查表格.结果 共收到10 723名受伤害者的情况,男女性别比为2.57:1.意外伤害占伤害总人数的78.8%,其中钝器伤占到25.9%,在所有伤害类型中居首位.伤害的发生以15~44岁年龄段高,1~44岁伤害的发生占伤害总数的89.0%.工人、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公路或街道、工作场所为伤害的好发地点.时间多集中在中午和傍晚.结论 珠海市人群伤害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钝器伤更为突出.发生人群年轻化,尤其是工人和学生.

    作者:梁小冬;朱克京;陈琦;吴少芳;周小萍;丁建刚;刘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华市1990-2005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1990-2005年金华市鼠疫监测结果,为今后科学、有效制定鼠疫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金华市所辖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3个鼠疫历史疫区,按<浙江省鼠疫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就鼠密度、鼠体蚤、游离蚤及血清学细菌学进行监测.结果 鼠密度、染蚤率、总蚤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率分别为3.44%、8.69%和0.2169.啮齿目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为主,分别占53.61%和18.42%;蚤类则以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为主,分别占31.01%和25.11%.经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测共发现鼠类和家犬血清F1抗体阳性标本84份,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和细菌学培养则未检测、分离到阳性标本.结论 3个鼠疫历史疫区,存在着发生鼠疫流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鼠疫流行死灰复燃的可能,应进一步科学地、有效地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历史鼠疫疫区的性质,以有效地防止鼠疫流行的发生.

    作者:邱银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的婴儿脐带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了解婴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为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 1 233例脐带血中乙肝两对半全部为阴性的705例,占57.18%,能检测出一项(或多项)为阳性的共计528例,总感染率为42.82%,将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进行列表并与同期我室所检测的5 572例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P值<0.01,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婴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有较大差别.脐带血中HBeAb与HbcAb阳性者126例,占感染率的23.86%,为主要模式,HBeAg与HbcAb阳性者58例,占感染率的10.98%,为较次要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相应模式比较P<0.01,亦与文献报道[1]的检验标本两对半模式出现率差异巨大.脐血中HBsAg阳性总数128例,占感染率的24.24%,阳性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乙肝感染者母亲在孕娠期间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采用其他针对性防治措施进行母婴阻断[2]的积极结果,也使控制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成为可能.

    作者:曹继华;叶军;王旭辉;陈新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广州市荔湾区部分职业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荔湾区部分职业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进行粪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检查275人,阳性34人;感染率12.36%,其中城管部门105人,阳性22人,感染率20.93%;工商银行99人,阳性8人,感染率8.08%;事业单位40人,阳性3人,感染率7.50%;公安部门31人,阳性1人,感染率3.23%.结论 所检职业人群感染率高,其中城管职业人群感染率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作者:何国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农村社区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居民掌握艾滋病有关知识、政策的现状,探讨农村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鹿泉市农村的常住居民50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①调查人群大多为女性,男性143例、女性332例,男女比例为0.43:1.②村民对打喷嚏、咳嗽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分别占29.26%、44.21%,对HIV感染者存在着恐惧心理,大部分采取见面打招呼,占71.79%.1.68%的农民存在着到娱乐场所消费的危险行为.③90%以上的村民关注艾滋病,他们喜欢获得艾滋病的信息渠道是电视、宣传橱窗及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失时机地在农村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是目前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研究

    目的 为了了解目前市场上几种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接种对象的适应性.方法 选择狂犬病暴露后就诊对象351人,随机接种四种不同的狂犬疫苗,然后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接种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为26.78%,其中局部反应发生率为26.78%,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8.09%,接种反应无年龄、性别差异,但多发生在接种第3、4针.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均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史建伟;彭芝英;汤卫平;吕春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永顺县农村改水与村民肠道传染病的调查研究

    目的 评价永顺县农村改水对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饮用改水村民7 818人和饮用未改水村民7 604人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改水村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未改水村民(P<0.01).腹泻、痢疾、肝炎和伤寒4种传染病分别下降了52.98%、42.45%、46.29%和63.54%.结论 永顺农村改水使村民饮水卫生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5年粤桂琼联防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管理是疟疾预防控制和巩固防治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1].粤、桂、琼根据区域内人口流动带来的疟疾问题[2~6],建立了省际间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机制,施行三省(区)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监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

    作者:李锦辉;林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就发病率对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再分析

    在国家计划免疫的基础上,湖南省于2001年开始,对4岁组儿童加强一次麻疹疫苗接种.笔者搜集整理了1997-2004年祁阳县小儿麻疹发病资料,对232例小儿麻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4岁年龄组加强免疫前后,4~7岁年龄组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前后对比发病率有显著差异(χ2=9.46,P<0.01);8月龄前麻疹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8月龄儿童麻疹发病人数月龄构成比集中在6~8月龄(占86.4%).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湖南省推行的4岁组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对提高儿童群体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上意义重大;为减少≤8个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的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作者:曾陵君;尹德利;周小红;王巧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郴州市北湖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郴州市北湖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为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北湖区3所中学422名初中生和498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正确回答均达90%以上,但初中生对蚊虫叮咬、共餐、一起洗澡或游泳等非传播途径方面正确回答均低于50%,高中生均在50%以上.有66.11%的初中生、69.08%的高中生害怕今后患艾滋病.结论 中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不全面,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认识误区.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金兰;楚光吉;侯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南省永兴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永兴县华支睾吸虫病人群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五个行政村二岁以上当地居民1 992人进行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粪检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惯、感染方式及临床特征;螺类:解剖镜检华支睾吸虫尾蚴、雷蚴、胞蚴等幼虫;鱼、虾:解剖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 调查1 992人,检出华支睾吸虫卵感染69人,总感染率为3.46%.年龄分布主要为20~50岁,51例,占73.91%.中间宿主调查:从当地捕获的麦穗鱼体中检获华支睾吸虫囊蚴.其他鱼类、螺类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永兴县华支睾吸虫病近年为低感染率.但因潜在流行因素存在,仍为急需重点防治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廖国乐;段绩辉;李正祥;唐阳;李灯华;何德彪;何孝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威海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工作情况,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质量,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系统.方法 对威海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控制在7%以下;传染病的诊断符合、传染病报告及卡片填写等情况市级医疗机构好,民营医疗机构差.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情况,市级医疗机构使用率高,而登记完整率较低.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张秋玲;林向利;邵正波;杨正辉;吕涛;周春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心理调试浅谈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产生原因,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方法 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在校学生,发放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部分异常者进行访视与咨询.结果 大学生有自卑心理者为22.07%(1 876/8 499),男生19.69%(997/5 064),女生25.59(879/3 435);大一学生21.14%(1 392/6 586),大二学生23.70%(247/1 042),大三学生26.29%(198/753),大四学生33.05%(39/118).结论 大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且随年级增高而有增加趋势,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自信心理辅导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大学低年级进行,高年级亦不容忽视,特别是毕业生更应重视.

    作者:吴霞;赵晋湘;邓庆华;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48名桐乡市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桐乡市居民中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特征,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桐乡市10个村或社区,对248名年龄在15~6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享受医疗保健的居民的占84.27%;人群吸烟率为44.35%,被动吸烟率为25.36%;11.69%的居民从未测量过血压,76.52%的居民从未做过血脂检查;13.31%的居民有过主动性体育锻炼.结论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居民中普遍存在,慢性病防控不容忽视.

    作者:陈俊;沈美清;沈元鸿;钱一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南省资兴市197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1970-2005年资兴市麻疹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70-2005年资兴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970-2005年资兴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8 365例,报告发病率为0.00/10万~693.70/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2.09/10万;1987年实行冷链运转后,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1990年后高发月份从原来的4月推迟到5、6月;1991-2005年1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8.66%.2000-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65例麻疹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7.69%,免疫史不详者占69.23%,无免疫史者占23.08%.结论 当前资兴市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保证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高覆盖率,建立和健全麻疹监测信息系统.

    作者:樊家伦;李赛香;陈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61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途径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途径,寻找有效方法,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 实施方法严格按<规划指南>的标准进行,资料来源于病例、季、月、网报表等数据.结果 涂阳和新发涂阳病人检出率分别为36.63%,32.96%;新发涂阳、复治涂阳病人构成比分别为89.97%、10.03%;新涂阳病人来源途径依次为集中推荐37.5%、日常推荐33.58%、转诊26.39%、就诊21.34%;咳嗽咳痰≥3周可疑症状者新涂阳检出率高达32.75%,明显高于咳嗽咳痰<3周可疑症状者(P<0.01);新涂阳病人五年平均治愈率达96.8%.结论 实施规划期间,行政干预措施程度高,把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高治愈率高发现率的目标;建立一种有效的医生、病人、家庭、全社会参与长期有序的合作机制,可以早期发现病人;主动开展线索调查发现病人行之有效;充分利用网报病人信息,进行转诊、追踪,是病人来源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对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先菊;刘松山;余军;曹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起O139型霍乱暴发的流行特征及原因

    目的 调查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 对腹泻、呕吐、发热等具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及参与聚餐和收吃剩菜的人员进行个案调查、肛管采样和疫区环境卫生学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生霍乱病人20例,罹患率为2.61%,带菌者9例,带菌率为1.17%,无死亡病例.三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原因均为酒宴聚餐,可疑食物为从外地进购的冷藏甲鱼.经调查三起霍乱暴发疫情均为单独引起,无相互之间传播的证据,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预防控制霍乱的发生与流行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特别注意监测从外地进购的冷藏食品及海水产品;②加强霍乱疫源内、外环境监测和疫源地消毒;③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④做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及在霍乱流行期和疫区限制酒宴聚餐规模和数量.

    作者:王鹏飞;仇武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2-2004年绵阳城区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绵阳城区游泳场所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绵阳城区5类游泳场所2002-2004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年间游泳池水质合格率有明显差异,其中差异大的为市政游泳池与住宅小区游泳池(χ2=31.65,P<0.05),酒店游泳池好于住宅小区游泳池(χ2=11.48,P<0.05),学校游泳池好于住宅小区游泳池(χ2=9.06,P<0.05),厂区职工游泳池好于住宅小区游泳池(χ2=7.14,P<0.05),市政游泳池好于学校游泳池(χ2=4.98,P<0.05).结论 不同归属管理的游泳场所,其卫生状况的优劣与硬件设施好坏及经营管理者的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对游泳池水质加强有效氯化消毒,有条件的游泳场所应设循环过滤净化装置.住宅小区是一类新出现的游泳场所,应纳入规范性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张再荣;刘友全;熊成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湖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湖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湖州市消毒事业不断发展.方法 根据<消毒与灭菌评价方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湖州市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检测,对2002-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湖州市消毒监测合格率为77.29%,各年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类检测项目中以无菌医疗器械及用品检测合格率高,达93.59%,空气样检测合格率低,仅为5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个体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湖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存在一定问题,需引起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徐德顺;胡霞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起由甜酒糟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5年7月19日,耒阳市枫泉乡小塘村9组黄某一家5人发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食用甜酒糟污染蜡样芽孢杆菌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浪;钟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由省卫生厅发文在全省统一开展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摸底调查.结果 衡阳市调查的1 173家工业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为28 917人,占接触总人数的36.66%;私有企业农民工比例高,占74.11%;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率仅有2.11%,各经济类型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商经济高,私有经济低;有39.29%的农民工不知道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结论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严重,基本没有享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权力,农民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差,各级机构应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邹观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 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问卷,对5 319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①5 319例学生检测中,至少一个因子≥3分的人数为244人,占4.59%,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男女之间,文理科之间,城乡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本专科之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检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F2(强迫症状)、F6(敌对)、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等.②抽取其中3 450人作项目分及总分测试:项目分≥3分并超过43项的人数为544人,占15.8%;总分超过160分的人数为395人,占11.4%.③对专科校区1 873人作15项、59项的检测发现,15项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2分的人数有35人,占所测人数的1.87%,59项即想到死亡的事≥2分的有103人,占所测人数5.50%.结论 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开福区餐饮卫生状况调查及其对策

    为了解长沙市开福区餐饮店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3月组织开展了全区餐饮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沙市地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对长沙市地下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其结果显示,长沙市地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受到了O3、NO2、NH3、CO2、细菌的污染,其污染浓度与地面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O3、NO2的污染来自于地面,NH3、CO2的污染来自于地下公共场所本身,在不同类型地下公共场所中,其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细菌污染与地下公共场所的新风量不足与湿度偏高有一定关系.

    作者:朱彩明;罗大华;莫任芳;唐明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衡阳市不同量化级别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衡阳市量化分级不同级别餐饮单位餐(饮)具卫生状况,为餐饮具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全市直管餐饮单位81家,抽取1 232份样品,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检验并评价.结果 衡阳市81家餐饮单位,抽取1 232份样品,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为73.45%.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的级别有关,A、B级合格率明显高于C级(P<0.01).蒸汽消毒合格率(95.04%)高于化学药物消毒(74.10%)及电子消毒柜消毒(64.11%)(P<0.01).结论 要加强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完善消毒等卫生设施,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以改善餐饮具卫生状况.

    作者:左武元;何文华;罗小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沙市德国小蠊抗性测定

    目的 为了解长沙市德国小蠊自1985年来,20年后的抗性情况.方法 点滴法.结果 5种杀虫剂2005年LD50与1985年LD50的比值分别为杀灭菊酯35.65、氯氰菊酯13.74、敌敌畏11.16、溴氰菊酯9.71.结论 长沙市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相比于1985年,增长10~35倍.

    作者:李平非;彭莱;田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目的 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从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和卤猪脚储存容器中分离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 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促其完善卫生条件,同时倡导市民养成吃热食不吃凉菜的习惯,方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尚功;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宁乡县2003-2005年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乡县餐饮业对餐饮具的消毒情况,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整治饮食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测大肠菌群,并作出评价.结果 餐饮具合格率逐年提高,且城镇高于农村;筷子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它餐饮具;经营早餐、夜宵的饮食店,其餐饮具监测合格率低.结论 继续推行对餐饮业的量化分级管理,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监测频率和监督力度,改进经营早餐、夜宵饮食店的餐饮具消毒方法,大力开展卫生宣教,从而促使餐饮业增加卫生投入、规范卫生管理,全面提高餐饮具的消毒合格率.

    作者:隆胜良;付家荣;吴子贵;刘菊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永州市尘肺职业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永州市尘肺发病规律与流行趋势,寻求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利用历年来的监测数据,职业病年报表,尘肺病个案卡等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市40年的尘肺病流行特征.结果 全市累积尘肺患者2 152例,累积死亡252例,现有患者1 900例,患病率处于下降趋势;尘肺发病以煤炭行业为多(71.55%),以矽尘肺患病率多(62.36%),合并症与并发症对尘肺病情影响大,井下挖煤工、凿岩掘进工是尘肺病的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劳动卫生监测,改善防尘设施,提高个体防护是控制尘肺的关键,重视尘肺的合并症、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处理是防止病情恶化和过早死亡的根本保证.

    作者:钟菊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厦门市区2004-2005年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区近两年来各类食品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对2004-2005年度各类食品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954份样品,总合格率为88.46%,食品制作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几率大.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的食品是非发酵性豆制品、肉制品.不同年度食品检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场所、不同采样方式检测的样品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豆制品、肉制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的经常性监督、指导.

    作者:李金坤;柯明月;梁英;杨帆;潘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邵东县煤矿工人眼、鼻、牙、咽患病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邵东县煤矿工人眼、鼻、牙、咽患病原因.方法 按照文献[1]规定对2 468名工人逐个进行检查.结果 地面、井下工人眼、鼻、牙、咽总患病率为68.3%,其中沙眼患病率为56.8%,鼻炎患病率为43.6%,牙患病率为32.1%,咽患病率为30.1%.结论 井下作业工人眼、鼻、牙、咽患病率明显高于地面作业工人.

    作者:唐耀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延平区不同营养水平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状况,探讨营养状况对视力的影响,为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延平区37 81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低下率.结果 在延平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以肥胖学生为高,超重学生次之,营养正常和营养不良学生相对较低且相近.肥胖、超重学生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及平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营养过剩学生发生视力低下的机率较高,营养过剩是发生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2-2004年吉首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吉首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状况.方法 选择餐饮业、旅店业、娱乐业为监测对象,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样、检测和结果评判.结果 三年来共监测样品4 041份,合格3 712份,合格率为91.86%,各年度之间监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628.93,P<0.01),三个行业之间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3.64,P>0.05).结论 随着卫生监督和监测力度的加大,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在不断提高.

    作者:黄生权;梅华;吴周建;覃章世;彭顺佳;龙春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深圳市松岗街道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松岗街道10年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危害因素构成以及日常的监测与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本地区发生职业病52例,粉尘引起的矽肺在2000-2002年是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增长速度快,是近三年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噪声危害也不容忽视.结论 有机溶剂、粉尘是本地区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诸笔科;陈金茹;谌阿景;唐国成;朱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婚检取消对长沙市某区围产儿死亡的影响

    目的 了解婚检取消对长沙市某区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探讨降低其发病率的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和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对围产儿死亡情况相对危险度及人群特异百分比分析.结果 监测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共7 353例,其中进行婚检的孕妇围产儿4 688例,围产儿死亡22例,围产儿死亡率4.7‰,未进行婚检的孕妇围产儿2 665例,围产儿死亡26例,围产儿死亡率9.8‰.结论 婚检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传染病、性病和出生缺陷率的提高.根据婚检自愿的要求,应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婚前保健意识,转换婚检机构的观念,加强婚前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袁军;徐慧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 212名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龋病是WHO宣布的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人群[1~3].我们于2005年5-6月对城区80所托幼机构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患龋病情况调查,旨在了解丽水市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情况.

    作者:徐萍;魏以群;雷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0-2004年渭南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目的 对渭南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渭南市19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孕满28周~出生后7 d的围产儿.结果 在60 412例围产儿中,共查出599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发生率99.1/万.结论 渭南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神经管畸形仍然居首位.工作重点在农村.

    作者:叶胜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沙市天心区部分社区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市天心区部分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以及降低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措施.方法 由天心区计生局、区妇幼保健院以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对辖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调查方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病患病率比较高,2005年59.57%,2006年72.74%,呈上升趋势.宫颈糜烂患病率高,宫颈糜烂、阴道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病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开展妇科病调查,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彭彦辉;黄广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 472名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路北区幼儿园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幼儿园儿童统一测量身高、体重、血常规、肝功能,根据WHO推荐标准进行营养评价,统计贫血、肝炎患病率.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低体重率、发育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贫血率、患乙肝率分别为4.45%、3.89%、1.19%、13.73%、8.61%、11.45%、0.56%.结论 唐山市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现象,贫血率及肥胖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关于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3岁以上儿童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陈晓艳;董胜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57例随访观察

    目的 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预后的影响及新生儿筛查工作的意义.方法 对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57例甲低患儿进行数年的追踪观察,并评价其体格发育和智力水平.结果 3个月以前开始治疗者体格发育及智力可达到同龄儿童正常水平,治疗越早,预后越好.结论 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同时提示新生儿筛查工作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蓓;黄广文;刘艳萍;胡建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前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缓解疼痛100例观察

    人工流产是常见的节育手术,手术时间短,但疼痛常难以承受.近年来未婚未育人工流产患者日益增多,手术不配合常使操作中断,引发不良后果.

    作者:肖柏姬;梁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胎龄<33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早产儿常规处理.预防组于生后2 h内,气管内给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所需给氧方式.结果 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预防组低于对照组,且预防组发生NRDS病情亦明显减轻,所需给氧方式相对简单.结论 外源性PS对NRDS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并可以减轻NRDS病情.

    作者:彭湘莲;曹蓓;龚瑾;刘赛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十五周期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IVF-ET治疗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中心2005年1月-2006年4月IVF-ET治疗中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15例患者15个治疗周期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5个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周期中获得临床妊娠7例,2例足月分娩,5例继续妊娠.结论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是IVF-ET治疗周期中值得选择的技术手段.

    作者:阳翎;高士友;邓朝晖;唐慧珍;陈辉莲;李燕;汤倩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776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的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3年7月-2005年6月的剖宫产率为55%.剖宫产的前五位原因是产程异常、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结论 开展产前教育,加强产时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谷春华;向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靖州县侗族学龄前儿童10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侗族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城关及所辖15个乡镇学龄前儿童1995-2004年5月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两项健康指标的变化.结果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侗族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呈增长趋势,营养不良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儿童保健服务,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作者:杨旭;黎剑;尹跃龙;易秋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波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微波术联合保妇康栓阴道给药在中重度宫颈糜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004年6月-2006年6月间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行微波联合应用保妇康栓治疗的160例及同期行单纯微波治疗的156例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1)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微波+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8.8%,单纯微波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8.5%,前者与后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对乳头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以治疗组高(P<0.01);(3)微波+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单纯微波治疗对照组(P<0.01);(4)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流液量,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波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方法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例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鱼胆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胸片及双肾B超进行研究.结果 全部患者均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红蛋白、肝、肾功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鱼胆中毒可至多脏器功能损害,受损以肾、肝、心及胃肠道为重,血液透析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新;蒋云生;郑云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本院门诊治疗的143例肺结核病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平均天数为57d,大多数为轻度肝细胞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有乙型肝炎病史的肺结核病人,并短期密切检测肝功能.

    作者:伍小英;张晋昕;梁冰;李雁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96例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固定矫治的实施对错(牙合)患者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口腔健康的维护措施.方法 对196例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及矫治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及牙龈炎、龋病的检查.结果 矫治后患者刷牙、漱口、进零食等方面的卫生习惯均有明显改善.矫治前患龋率为40.30%,矫治结束时为41.33%.矫治前牙龈炎患病率为51.53%,矫治三个月时为85.20%,矫治后为15.82%.结论 固定矫治对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矫治过程中龋齿、牙龈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CD转颈试验的诊断价值及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及佳检测方法.方法 三种方法随机选择了三组病人,按双椎动脉转颈组(Ⅰ组),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转颈组(Ⅱ组)及BA转颈组(Ⅲ组),分别对颈椎病伴VBI患者进行TCD转颈试验.结果 Ⅰ组转颈后阳性率由常规检查的74.07%(40/54)提高到90.74%(49/54),提高了16.67%(9/54);Ⅱ组转颈后阳性率由常规检查的73.21%(41/56)提高到91.07%(51/56),提高了17.85%(10/56);Ⅲ组转颈试验后阳性率为62.50%(35/56).结论 TCD转颈试验对颈椎病等引起的VBI患者能提高检出率,优选方法以VA转颈组结果较理想,其优点是时间短、费用低、检出率高.

    作者:王明珍;周静;张小丽;陈怡;刘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德莫林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基础上,由于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以及感染引起的.在治疗上多年来一直以抗感染及手术截肢为主.本院采用德莫林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行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对照组80例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术后每2周复查1次,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CA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脏骤停96例急救体会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稍一疏忽患者就会失去生命.2001年1月-2006年1月间我科救治院外及急诊观察心脏骤停96例(除外恶性肿瘤、慢性衰竭、中毒、溺水、触电、外伤等致病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某院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查阅1 866份肿瘤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其病种分布、营养程度评估、营养支持的方式及药物、动态监测营养指标及其它有关抗癌治疗中耐受性、感染、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有营养支持适应症的973例(52%)肿瘤患者,其中仅387例(40%)患者实施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论 重视营养评估和规范、合理地使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于提高患者对抗癌治疗的耐受、降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曹燕鸣;姚永中;朱胜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中磷脂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三种消化系统肿瘤(肝癌、胃癌及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磷脂(phospholipid,P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 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酶法测定65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磷脂(PL)含量.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血清中磷脂含量的差异,及三种肿瘤患者之间血清中磷脂含量的差异.结果 三种不同类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中PL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三种肿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PL相关变化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易斌;刘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29例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评价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以及肝炎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29例AFP升高大于500 ng/ml的肝病患者,进行病种、病情、转归等分析.结果 (1)肝病患者中AFP明显升高但非原发性肝癌者在临床中较常见(88/229,38.43%);(2)肝硬化患者如果AFP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134/177,75.71%),慢性或其他肝炎患者AFP明显升高者肝癌可能性较小(7/52,13.46%);(3)AFP明显升高乙型重型肝炎比其他预后好,好转治愈率50%比27:78%;(4)AFP明显升高患者联合GGT、ALP分析,有利于肝癌的诊断.结论 肝病患者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联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诊断及病情预后有辅助作用.

    作者:游绍莉;辛绍杰;皇甫玉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铅中毒对儿童红细胞功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微量元素,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铅中毒组RBC-C3b受体下降,与健康组有差异(P<0.05),血铁、钙、锌均较健康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铅中毒儿童红细胞膜功能下降,血液中钙与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减低,可能与患儿的微量元素吸收与利用下降有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常见疾病的钼靶X线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癌,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三大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乳腺常见疾病钼靶X线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82例病例中,乳腺癌占29.27%,X线诊断准确率为79.17%;良性肿瘤占17.07%,X线诊断准确率为57.14%;乳腺增生病占48.78%,X线诊断准确率为77.5%.结论 大多数典型病例均能通过钼靶X线作出正确诊断,不典型者则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确诊.

    作者:徐艳;曾子华;吴何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46例男性不育症与职业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从事哪些职业容易对精子质量产生影响,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46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进行观察,分析精子质量情况.结果 146例患者的精子平均密度为11.6×106个/ml,平均活率为26.8%,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 从事专业司机、厨师、电焊、放射及化工生产等职业易引起精子质量低下,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作者:陈从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相关病因的探讨

    原发性肝癌(PHC)是位居世界第五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它的发生率几乎就等于其死亡率.其相关危险因素至今仍不是完全清楚.国内外早年均有文献报道了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发生机制.因而,HBV导致PHC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与PHC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也有相当多的文献报道了HCV能引起PHC.除了两种肝炎病毒可以引起PHC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重度饮酒也会导致PHC,尤其是对已有HBV感染的病人,重度饮酒是导致其发生PHC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流行病学还证实,PHC有家族/家庭聚集现象,提示PHC可能具有遗传学上的特点.除了上述肝脏疾病的病因外,环境致病因素在PHC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早年就有报道黄曲霉毒素B1(AFB1)可以诱发肝癌.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也较容易发生PHC.在基因水平上有学者发现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以促进PHC的形成.

    作者:熊文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在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调控防御机制中,白细胞介素-2(IL-2)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肝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以及了解病情进展和判断预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的发展,IL-2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

    作者:吕锦环;李登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苏丹红的理化性质与人体毒性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The Food Standard Agency,FSA)对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可能含有苏丹红Ⅰ号的474种产品清单,包括香肠、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产品.

    作者:王伟红;闫香君;董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作者:杨宇;周胜华;王轶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Wallace等[1]报道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为5%~10%.Reveille等[2]认为血小板(PLT)减少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明玉;赵佳;周再高;曾抗;孙乐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综述中国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危险因素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并与国外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何嵘;阳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酒精对糖代谢的影响

    酒精是一种能量值为29.7 kJ/g(7.1 kcal/g)的食物,它可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体内的代谢.酒精与糖代谢的关系,早已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发现急性酒精中毒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但在一定条件下摄入酒精又可导致高血糖[1,2].

    作者: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论歌唱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家说,人类唱歌是为了自我安慰;教育学家说,唱歌使人息息相通;诗人说,歌唱是人类钟情的乐事,医学家认为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

    作者:李小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的方法探讨

    据统计目前已有10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我中心也于2005年11月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实验室自从卫生防疫站分离开来后,服务客户的角色越来越重,原来的监督作用已经完全剥离;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原来属于卫生系统的检测,与疾控机构存在着竞争;另外出口国外的食品、化妆品、玩具等,进口国大多要求商品提供国际认可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因此,疾控系统实验室很有必要申请参照IEC/ISO 17025制定认可准则的实验室认可.

    作者:袁平;林仲;孙秀钦;阙少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预防医学档案是人类社会医疗群体在预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录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原始凭证,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卫生法规与卫生标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作者:甘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开展安全性毒理学常规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条件,以达到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1].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容量分析的微型化实验研究

    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发展很快,但对于容量分析而言,由于仪器的缺乏,不能迅速地进入到微型化操作,采用吸量管和一些高分子材料组合成仪器代替滴定管,能达到容量分析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容分析的微型化实验教学.

    作者:季怀萍;李菁;涂立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PCR法检测沙门菌

    目的 研究沙门菌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引物选择沙门菌的hilA基因,应用PCR法检测沙门菌.结果 PCR能检测经选择性增菌液培养的沙门菌,扩增片段在497 bp.结论 应用PCR检测沙门菌,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

    作者:詹铭;沈小明;赵冰;汤琰;章红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 231例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沙氏培养基分离培养法,对2 231例可疑感染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并做药敏分析.结果 (1)2 231例标本中,假丝群母菌检出率为81.98%(1 829/2 231).(2)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以21~40岁为主,占阳性患者的78.90%(1 443/1 829).(3)对假丝酵母菌耐药率高的是制霉菌素(耐药率>86%),对氟康唑敏感,其次是伊曲康唑.结论 假丝酵母菌的耐药菌株较常见,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作者:李丹;周昌菊;彭丽秀;肖松舒;龚亚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品中二氧化硫测定方法的改进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5009.34-2003(以下称国标法),盐酸付玫瑰苯胺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遇到36%甲醛聚合沉淀时,需要标定其浓度,然后稀释成0.2%甲醛溶液.

    作者:吕华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医院感染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医院感染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对3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HIE新生儿(感染组)、30例未感染HIE新生儿(未感染组)的血清PCT进行测定,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比较.结果 感染组中PCT阳性率(81.58%)与hs-CRP(73.68%)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6.67%,P<0.01),而感染组hs-CRP阳性率与未感染组(60.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助于新生儿HIE患儿继发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可作为新生儿HIE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蒋玉莲;李先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的研究现状

    杀微生物剂的应用是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阐明了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和杀微生物剂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综述了杀微生物剂的类型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姜海鸥;李亚兰;黄雪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IV(+)/AIDS病人合并结核(TB)感染的研究进展

    HIV(+)/AIDS病人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常合并各种感染,尤以合并TB感染为常见,本文对HIV(+)/AIDS病人合并TB感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合并感染的方式和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预防、预防性化疗、治疗原则以及抗病毒治疗药物和抗结核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大量的研究证明,HIV(+)/AIDS病人合并TB感染,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加快疾病的进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双重感染,可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条件和延长寿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快速流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炜;吴学文;陈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和思考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和信息量大等优势,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但目前多媒体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高低不一.因此,仍有对其进行不断总结和研究的必要.本文比较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效果,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李争鸣;阳大庆;藤兰菊;桂芳;林梅;李秀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对我院藏医学大学生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 为了解我院藏医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汉语的意愿、影响学习汉语言的各种因素,为提高藏汉双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藏医学生今后从事卫生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现况研究选择青海医学院藏医学系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双亲是不同民族的藏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汉语水平、藏语水平、用藏语教学好还是藏汉双语教学好?以前是否接受过藏汉双语教学?现在是否愿意接受藏汉双语教学?以及可能影响汉语教学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藏医学生藏语口语及书面语测试成绩较高,汉语口语及书面语测试成绩较低,书面语成绩略高于口语成绩;藏语口语及书面语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汉语口语及书面语测试成绩.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以前是否接受过藏汉双语教学是影响藏医大学生汉语水平的主要因素,藏医学大学生受民族传统文化、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汉语表达能力和水平较低,故有必要在我院藏医学大学生中开展藏汉双语教学.

    作者:张发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实习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

    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了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认为应加强床边教学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学习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兴趣讲座,培养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个案分析,培养规范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并应避免自身心理状态对临床思维产生影响.

    作者:杨作成;陈淳媛;王广新;李小明;李卓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Webquest改革传染病见习课教学

    目的 将Webquest引入传染病见习课教学,提高传染病见习课教学质量.方法 对学生进行Webquest问卷调查;建立了多媒体示教室及传染病教学网站;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建立Webquest模块;学生利用Webquest学习传染病学.结果 学生们通过Webquest对热点传染病的进展进行跟踪及综述分析,构建了传染病学电子书,制作了大量传染病教学课件,学生表演录制了标准化病人的传染病教学小品.提高了学生学习传染病课程的兴趣,改善了传染病见习课教学质量.结论 Webquest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染病见习课病种单一、缺乏病种病源的问题,为提高传染病见习课教学质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唐晓鹏;龚国忠;赖力英;李异;夏新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学统计学双语教学之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正逐渐步入各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开展好双语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介绍了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在开展非预防医学专业之<医学统计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雷毅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模式CBS(Case Based Study)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的作用.方法 以<预防医学>内容为依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拟定出<预防医学>案例和问题,学生利用杂志、网络资源自学、小组协作式学习对病例进行分析,完成相关问题,通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问卷调查考核教学效果.结果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深刻掌握预防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摄取和分析所需知识的能力.调查显示,88%以上的学生对本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结论 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的<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模式对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衡;雷毅雄;杨巧媛;王家骥;陈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45例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常见的嗜肝细胞病毒,在我国人群中高发,感染率达10%左右.前S1蛋白(Pre-S1)是HBV外膜蛋白重要组成部分,是HBV基因前S区编码的产物.

    作者:杨海燕;郭满盈;吴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病原学特点和致病菌耐药酶的产生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正确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疑为脑膜炎的2 038例新生儿住院患者,无菌采集脑脊液(CSF)和其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药敏分析和耐药酶检测,并了解采集标本前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结果 2 038份CSF标本中检出需氧菌156株,阳性率7.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26.9%,革兰阳性球菌103株,占66.0%.排在前三位的菌种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108份其他标本检出了和CSF相同的菌种,其中血液74例,痰液21例,脓或分泌物6例,尿和脐部分泌物7例;感染产耐药酶菌患儿在检测前使用抗生素比率高于感染但未产耐药酶菌的患儿比率(χ2=7.68,P<0.05),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差异更显著(χ2=12.37,P<0.005);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较敏感.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但革兰阴性杆菌有上升趋势.加强各类标本的细菌学检测,预防化脑,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先斌;赖源;黄彩芝;尢灿;张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抗感染治疗.方法 收集患者痰、尿、血液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痰标本中病原菌从高至低依次为假单胞菌属(34.7%)、肠杆菌科细菌(26.5%)、革兰阳性球菌(18.8%)和真菌(12.5%),其中尤以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尿标本中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46.6%),大肠埃希菌次之(44.2%);血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51.2%)稍高于革兰阳性球菌(48.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等.病原菌有多重耐药现象,尤以痰标本中病原菌显著.感染疾病以肺部感染高(66.5%),其次为尿路感染(16.2%)、败血症(8.5%)、切口感染(5.5%)和其它感染(3.3%).感染发生与住院口程呈正相关.结论 应定期监测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谱变化,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并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

    作者:李松;龙智钢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