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1年5期文献
  • 三种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效果的观察

    目的:寻找会阴侧切好的缝合方法,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将传统与改良的侧切缝合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的缝合术减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结论:改良的会阴侧切缝合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8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8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8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新生儿出血症(11例占12.79%)、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8例占9.30%)、应激性溃疡(67例占77.91%);应激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症、休克;新生儿出血预后好,治愈率100%,NEC病死率25%,应激性溃疡病死率7.46%;治疗除对症、输血外,还适当禁食,应用维生素K1、甲氰脒胍止血有良效.结论: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陆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钱山熊胆胶囊治疗慢性肝炎4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用钱山熊胆胶囊治疗慢性肝炎48例,并与同期同类患者40例进行对照,在临床症状改善、ALT恢复正常及降低胆红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山水;张柏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肺心病心衰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的108例顽固性肺心病心衰经常规抗心衰治疗3天疗效欠佳的病例,加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7~10天,症状改善后停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可作为基层医院对顽固性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方案或严重病例的治疗方案之一而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窒息新生儿血糖心肌同功酶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心肌同功酶(CK-MB),为临床抢救治疗窒息儿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1例窒息儿6小时内测定血糖、CK-MB,并分为轻、重度窒息两组加以对照.结果:41例窒息儿中,重度窒息组血糖、CK-MB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在抢救和治疗窒息患儿时应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掌握葡萄糖输入浓度、速度和液量.血糖值、心肌损害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愈高预后愈差.

    作者:王功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变化分析

    对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次日的肝功能检测,发现患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的升高及胆碱酯酶(CHE)活力下降,并以ALT、AST、CHE变化为主,而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5'-核苷酸酶(5'-NT)则无明显变化.认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实质损害.

    作者:黄培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93例报告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年间符合老年ACST诊断标准病例93例的诊疗过程.结果:老年ACST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易在胆道结石基础上并发,机体反应低下,易合并内科疾病,病程进展快,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倡早期手术,保证胆道引流手术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行去除病灶的彻底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鼻咽癌首诊眼科21例分析

    对鼻咽癌首诊眼科21例进行临床分析,指出鼻咽与眼眶及颅底在解剖结构上相毗邻,鼻咽癌合并有眼部症状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突眼、复视、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等.认为是癌细胞侵犯眼眶,损害颅脑神经所致,鼻咽癌出现眼部症状,提示癌细胞已侵犯颅中窝,对不明原因的眼肌麻痹、视力障碍、上睑下垂、复视等症状,应考虑为鼻咽癌侵犯眼部的可能,进一步对鼻咽部的检查.

    作者:谢锋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目的:报道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SB)、谷丙转氨酶(SAL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SB、SALT复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朝红;蒋灵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62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该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2例中52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3.87%,8例放置内支架后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2例因输尿管狭窄、扭曲需行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是输尿管结石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区向新;任宗琅;吴国定;利庆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注射ZT胶治疗腹外疝

    目的:探讨腹外疝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腹外疝病人在麻醉下行注射ZT胶,粘堵疝管,术后观察6小时左右,3天后门诊复查.结果:ZT胶固化后能与组织产生较强的粘接强度,并可刺激肌肉纤维组织增生达到粘堵疝管,总有效率达98%.结论:注射ZT胶治疗腹外疝疗效确切,不用手术、不需住院、痛苦小,确实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翟军;翟启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67例诊治报告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原学的变迁,机会菌败血症日趋增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0年收治的67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水;陈代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轻型颅脑损伤迟发颅内血肿68例报告

    目的:报告轻型颅脑迟发颅内血肿68例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按昏迷计分法(GCS)评定损伤程度,≥13分者采取保守疗法,83.8%(57/68)施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2.7%,按GCS评价标准,手术治疗良好率为71.9%.结论: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可改善预后.

    作者:钱何布;何文干;潘云;张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及早期诊断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因其特殊生理特点而使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或被其它疾病症状掩盖,以致误诊或漏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收集3年来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03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8例.入院后未及时确诊,确诊前病程持续达3~10天.现就老年急性心梗特点及早期诊断谈一体会.

    作者:杨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疗法相同,治疗组在原疗法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92.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体征改善、降低转氨酶及退黄时间较对照组快,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拓莫兰是慢性乙型肝炎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能明显缩短病程,防止肝炎恶化.

    作者:陈三峰;余颖;徐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降纤酶治疗慢性肺心病肺性脑病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慢性肺心病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首次10u,以后隔日用5u,都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同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1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4.28%,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显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显效:P<0.01,有效: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慢性肺心病肺性脑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黄万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频通气加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HFJV)加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COPD)的效果.方法:84例COPD均给予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24例采用经鼻塞吸氧和静滴呼吸兴奋剂;治疗组60例应用HFJV加呼吸兴奋剂,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效果显著,使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郑大伟;李茂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与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并分析评价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SGF-癌症快速诊断试剂盒定量检测30份良性肿瘤、123份恶性肿瘤及152份缝康体检的血清标本中TS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TSGF的含量为71.8±11.83u/ml,敏感性为79.67%;良性肿瘤患者TSGF含量为55.0±9.09u/ml,健康对照组为56.9±7.2u/ml.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7.267和12.68,P均<0.01).结论:血液中TSGF定量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是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由于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健康人群肿瘤普查.

    作者:岑柳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四肢动脉干损伤21例治疗分析

    报告近8年治疗四肢动脉干损伤的治疗体会.21例按损伤程度分别行端-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人造血管等方法重建血液循环,结果20例肢体抢救成功,1例因缺血时间过长,术后出现广泛吻合口远端缺血坏死而截肢.抢救肢体的预后主要取决了肢体的缺血时间与神经、软组织、骨骼的缺损程度,强调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和术后密切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陆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5例临床分析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致病性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60%~100%(1,2).我院自1989年2月~1999年2月收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83.3%.现对死亡25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吴泽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20例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是冠心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均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例观察

    目的:探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新方法.方法:两组均采用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吸氧、支持、应用脑细胞代谢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5天,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对HIE治疗有显著效果,对探索该病新疗法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梅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分析

    米力农系双脂吡啶类、非苷、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可使血管扩张,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呼吸功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经使用米力农后,心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者于2000年1月~12月在百色地区人民医院进修期间,使用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的鲁南力康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瑞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性胸水92例临床分析

    文章对92例肝性胸水患者作临床分析,其临床特点是以大量胸水为主(60.9%),右侧居多(84.8%),常与腹水并存;胸水出现前及吸收后常无胸痛,少量胸水一般无明显症状,大中量胸水可出现肺组织受压表现;胸水量可随腹水量减少或消失,胸水检查多为漏出液,反复频繁大量抽胸水可诱发肝性脑病.认为胸穿抽液常在大量胸水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下采用,肝性胸水为肝硬化晚期的一种表现,故预后较差.

    作者:侯宜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研究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观察41例非瓣膜性心脏病和21例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宽P波(Pmax)和P波离散度及与左房大小关系,并与3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左房大小、Pmax、P波离散度、Pmax≥110ms、P波离散度≥40ms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瓣膜性心脏病组年龄大于瓣膜性心脏病组,左房大小及Pmax均小于瓣膜性心脏病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Pmax、P波离散度结合左房大小、年龄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明;陈泗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部潴留性囊肿摘除术180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囊肿较多见,临床上按其发病部位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大类,而又以软组织囊肿的潴留性囊肿较为常见.我科1992~2000年收治180病例,现作临床分析,以探讨潴留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韦文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4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生原因,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48例新生儿窒息,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美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脑中风86例诊治分析

    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变称中风,发病急剧,死亡率高.降低脑中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确定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它们的影响.我院经CT检查确定急性脑中风86例,现将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罗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抵克力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在脑梗塞病人中应用抵克力得片以证实其有效性.方法:将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抵克力得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用肠溶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两组均配合使用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根据病情酌情短期使用甘露醇,所有病例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它抗凝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抵克力得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瑜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物灌注后尿路导管内盐类分析

    目的:研究药物灌注后尿路留管内尿盐类型、沉积量及观察药物灌注后的效果.方法:化学法、容量法、电镜扫描.不同灌注液分别灌注并设对照组.结果:尿盐分别为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结论:肝素灌注后有阻止尿路留管表面盐沉积作用.

    作者:张运斌;朱子军;赵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门冬氨酸钾镁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64例疗效观察

    对6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同期采用氨茶碱治疗的44例为对照组,两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3.18%,两组比较χ2=8.26,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安宗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急诊胃镜确诊后给予内科治疗,治疗组则在胃镜下用浓度为1:2000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内镜注射针对活动性出血灶粘膜及基底组织进行注射,随后给予内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平均止血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止血是快速有效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浪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5例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6.0%,对照组为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器官损害愈多,病死率越高.结论:及早行HP或HD治疗可降低MOF的病死率.

    作者:马胜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239例临床分析

    文章对239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临床分析,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认为对以失血性休克而急诊入院的妇女,应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可通过症状与体征、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B超检查加以确诊,对于估计腹内出血超过500ml或(和)继续出血者应立即手术.

    作者:庞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孕11~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常给临床医生带来难题,因为此时胎儿较大,负压吸宫术难以吸出,钳刮术对于手术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损伤也较大,而因其羊膜腔尚小,经腹羊膜腔内穿刺注药引产也有困难.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住院的孕11~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336人,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燕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四例的体会

    报道心脏呼吸骤停4例抢救成功的体会,指出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循环恢复是前提,呼吸恢复是必要条件,气管插管要尽早施行.认为对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不应强调ABC顺序,而应为CAB,若由窒息引起者可用ACB顺序,甚至用CAB顺序.抢救成功后应加强护理,尽量避免诱致发作因素,以免发生心肌梗塞,复发与猝死,提高康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

    作者:徐水盛;林茂基;洪凤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脾脏损伤的现代外科治疗

    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66例脾脏损伤,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程水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17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明显增高,嗜酒者日趋增多,临床上因长期饮酒引起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增多.我院从1998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奥平栓加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激光碳化尖锐湿疣肉眼可见病变部分后,阴道放置奥平栓一疗程(12次),并与单用激光治疗作对比.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作者:杨育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带扭转31例分析

    对脐带扭转31例进行临床分析,指出脐带扭转可使脐血血运迟缓,使胎儿发生宫内窒息,完全扭转可发生脐血血流阻断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分析发现脐带扭转周数越多,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机会越大,本组胎儿窘迫率为45.16%,扭转<10周,胎儿窘迫率为20.00%,扭转10~20周为30.00%,扭转>20周为81.80%.认为目前对脐带扭转的诊断仍缺乏特殊的手段,强调加强围产期的监测,如发现临产后胎心异常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吴碧;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安全性的研究近况

    自从1970年Karim报道前列腺素(PG)终止早孕成功以来,研究药物终止妊娠方法已成为世界上生育调节领域中的一个热点.90年代以后,催经止孕药的发展日臻完善,其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宫内操作,无创伤性(1).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与前列腺类药物配伍使用于抗早孕,此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琼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智力低下病因学的研究概况

    智力低下(MR),是遍及全世界的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疾患.近年来,由于对防治工作的重视,在多学科间的合作、遗传代谢缺陷和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措施下,对MR的病因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诊断进展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较多,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其对抗生素的耐受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治疗面临的难题.为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笔者就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惠爱;许锦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1998年8月以来,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并给予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胫骨中下段骨折自体髂骨植骨术的护理

    胫骨中下段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为常见,由于该部位解剖特殊,骨折后血供应不良,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与精心护理,是防止骨不连的可靠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缺氧或产伤所引起,临床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或)抑制症状及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现将对本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农雪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科出院前病人的护理体会

    骨科病人在疾病基本痊愈或平稳后,部分病人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但出院并非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结束,而只是初步完成第一疗程.出院后的治疗、护理、休养、锻炼等,对疾病终痊愈、功能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病人在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得以正常延续而不间断,我们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开展下列护理工作.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

    Miles于1908年描述了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内)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至今,Miles手术仍是治疗肛管、直肠癌的定型手术.虽然人工肛门会使病人感到不快,当了解到其远期效果后,一般均可接受.洛卡特犹麦利1917年首先提出肠造口的护理,近年来,国内对Miles手术后肠造口及其他并发症的护理已逐渐重视(2,3).1994年8月~2001年3月我院行Miles手术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致残率极高.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基础上,配合使用CZT-9A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是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新成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硬肿症18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其发病原因也各不相同,如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寒冷诱发居多,尤其是高寒地区.由于硬肿引起的周围微循环障碍,可导致休克、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我院1998年至今所收治的18例新生儿硬肿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金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内静脉插管在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我院1994~2000年对烧伤面积达6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颈内静脉插管输液,取代以往的头皮针和静脉切开输液,达到迅速纠正休克,有效监测生命体征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彩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7例的观察和护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和心房肌病变引起冲动的起源失常和传导失常,从而产生缓脉、虚弱、眩晕、心悸、心律快速交替,甚至昏厥的一组综合征.本征常因发生窦性停搏而突然死亡,因此,如不给予适当的治疗,预后不良.我科于1998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不同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7例.通过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使患者的基础心率提高到人体自觉佳状态,临床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我们对1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艺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从1996年2月~2000年6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心外术后循环系统监护的体会

    由于心外术患者术前心脏的病变,使得心肌、心腔及瓣膜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加上手术治疗对心脏及机体的创伤,术后1~2天甚至更长时间病人耐受力很差,循环系统极不稳定,有的放矢地对病人建立严密的监护,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我院近年来成功监护心外术后病人109例,下面就循环系统谈几点监护体会:

    作者:罗巧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病人使用硬膜外艾克孚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硬膜外术后镇痛法由于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法简单而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妇科手术多位于盆腹腔,使用此方法有其优越性(1).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对132例妇科手术病人使用硬膜外艾克孚镇痛泵作为术后镇痛,取得良好效果,对一些常见并发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28例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以致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排出而引起的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全身高度水肿、高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分为单纯性肾病(类脂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及先天性肾病.本征是儿科常见病,部分病例具有病程迁延、常易复发或反复、依赖激素、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治疗成功率已明显提高,现将我科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肾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立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损伤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病,一般多由车祸、施工、斗殴伤及头部引起,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笔者曾工作过的武警水电一总队医院外科从1994~1998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68例,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治愈率达80%以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雪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脊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椎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一旦合并截瘫,可终身致残.手术是治疗脊椎骨折的常用方法,为达到预期目标,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我科1999年2月至2000年5月对35例脊椎骨折的病人,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后,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芹;邱美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imia)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茜萍;黄瑞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贲门撕裂一例

    病例简介 患者刘某某,男性,44岁,病历号1030032.因顽固性恶心呕吐3天来诊,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容物.查体:BP 60/45mmHg,神清,平卧位,皮肤弹性差,无黄染,心肺(-),呼吸急促,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不亢.既往体健.化验检查:呕吐物潜血(+).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收入观察,给予止血、纠酸、扩充血容量治疗.

    作者:张继明;段伟;吕桂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黑斑息肉病致肠套叠误诊一例

    患者,女,12岁.因腹痛,呕吐2天,腹胀1天入院.2天前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性,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1天前出现腹胀,在当地卫生院诊断胃炎,经处理以上症状无好转,收住我院儿科.查体:血压测不到,精神萎靡,贫血外观,痛苦面容,口唇周围见黑斑,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上腹为甚,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示肠梗阻可能.

    作者:陈文斌;周建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高血钠性重症脑病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急性高血钠性脑病是小儿急症,病情重,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患儿生命.我院于2000年11月成功抢救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国;黄美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黑斑息肉病恶变带癌长期生存一例

    黑斑息肉病又名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显性遗传性疾病.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一般认为属错构瘤性质,癌变机会不大.笔者发现1例4岁出现症状,8岁已癌变,第1次术后带癌生存5年无病情变化的患儿,特报告如下:

    作者:贺昕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助产技术不当,分娩过程中羊水或胎粪的吸入引起的窒息,在临床上占的比例不少.本文通过本院51例新生儿窒息的调查分析,因分娩过程中羊水或胎粪吸入引起的窒息占首位.针对病因进行预防,适时正确的接产方法,及时处理新生儿第一口呼吸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迅速有效的复苏,有效地降低因窒息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作者:叶优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的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

    我院近年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智宏;杨连峰;孙淑梅;刘艳姝;张英萍;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椎管注药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本人采取内用椎管注药、外用手法推拿八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龚毓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胎位不正,巨大儿的孕妇越来越多,给正常阴道分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这类问题较为安全的手段,为了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我科对剖宫产术后的饮食护理,采取了有别于以往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纳络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早期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有多种抢救措施,但重度中毒病死率仍较高,尤其是早期并发呼吸衰竭者.近年来我们对此类患者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抢救,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勇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有轻型(水肿型),重型(坏死型)之分;轻型胰腺炎一般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治愈;而重型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往往不能完全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因此,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如何选择手术时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宋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血压和颅压的控制

    脑梗死急性期对血压和颅压的控制极为重要,若措施得当,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郭彩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不全瘫的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伤前可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外伤后(包括轻度外伤,X线片无骨折或脱位)可出现严重脊髓神经症状或不全瘫.既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疗效较差.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经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高位不全瘫患者作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茂;赵新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锁骨下静脉留置针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胸腔积液、积气是胸部外伤、肺及胸膜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常规的处理原则是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但传统的闭式引流创伤大、引流管较粗、刺激胸膜及肺脏引起疼痛不适,而胸腔穿刺常需反复多次进行.近年来我们将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到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中,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三贵;周平义;田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等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采血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苯丙酸等的变化,筛查先天性缺血性疾病.结果:筛查858例,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发生率为0.1%,怀疑苯酮尿症2例.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彭向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失血性休克的输液管理问题

    失血性休克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发大量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脾破裂、异位妊娠出血等之后,病情急,必须急诊救治,因此,迅速而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12月成功救治失血性休克10例,现将抢救过程中输液管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氯丙嗪潘生丁治疗小儿腹泻80例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是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因多,故其治疗,特别是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我院采用氯丙嗪、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腹泻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76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9年12月以来,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增灿;曹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纳洛酮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的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导致重要系统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甚至留有永久后遗症.近年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5%~6%,国内报道为4.7%~8.9%(1).因此及时、正确复苏对新生儿窒息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我院1998年4月至2000年10月应用盐酸纳洛酮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泽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囊内灌注95%乙醇治疗腱鞘囊肿的体会

    腱鞘囊肿是因运动系统的各种组织慢性损伤导致手、足的关节或腱鞘内积液增多而引起的囊性肿物,传统的治疗有:①压碎疗法;②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法;③手术疗法等,但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且复发率高(1).笔者先后采用95%乙醇囊内注射(2)治疗32例,观报告如下:

    作者:罗志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早期休克病人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即为使用全麻药行气管插管维护呼吸道通畅,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进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该麻醉方法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维护呼吸道通畅,维持肌松,术中镇静、镇痛完全,有效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1,2),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使病人在术中更安全,麻醉效果可靠.

    作者:陈宁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气门蕊套扎摘除术

    我院自1996年8月~2000年10月间,对38例瘤体直径大于4cm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行气门蕊套扎摘除术,达到出血少,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的目的,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均已婚,年龄小的26岁,大的52岁,平均年龄42.5岁.均为经产妇,一胎的4例,余为二胎及二胎以上.经确诊为单纯性子宫粘膜下肌瘤,病检排除恶性病变.

    作者:刘瑛瑛;刘桂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6例体会

    锁骨骨折在基层医院是常见病,约占骨外伤的10%左右.我院1990年元月~2001年5月对36例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共9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7/10万、2.08/10万、1.90/10万、1.03/10万和0.71/10万,临床符合病例4例,发病年龄以1~3岁儿童为主,季节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全地区历年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较低,各年分别为66.7%、71%、77%、85%和63%.2000年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有所下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建华;覃云鹏;江超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田林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结果分析

    田林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之一.1991年经自治区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2年起展开了防止疟疾复燃与巩固发展灭疟成果工作.现将1992年~1999年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田阳县2000年县、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医疗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探讨和改进我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基本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我站消杀灭科于2000年对全县129家县、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凤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癌四例误诊分析

    临床资料例1 男,54岁,干部.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半年,无发热,盗汗来院门诊.有吸烟史30多年,1~2包/天.查体: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略低,余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正常.摄胸片示:两肺纹增浓,右肺中叶见2.5cm×3.0cm球形阴影,报告为右肺中肺结核.门诊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痨治疗.1个月后胸片复查右肺阴影消失,报告为右侧肺炎,病灶吸收.

    作者:王晓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低血糖脑病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误诊五例

    以低血糖脑病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由于低糖诱因隐蔽,临床医生对其临床表现缺乏充分的认识,误诊屡见不鲜.今年我院诊台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伤寒18例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伤寒杆菌的自然变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伤寒的临床特点、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临床误诊时有发生.我院自1992~2000年共收治误诊18例的小儿伤寒,分析如下.

    作者:张通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六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T3及T4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突眼征,但在中老年人中表现常不典型.不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以及基层医生对甲亢缺乏认识,均易被误诊.本组收集1999~2000年我院收治及在门诊诊治的甲亢病人共58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10.34%.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世纪骨科前景展望

    骨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粗略走向精细的历程,今日,已经分为骨科的基础研究,脊柱外科、人工关节、创伤骨科、骨肿瘤、骨质疏松、手外科等学科,并向纵深发展,现对21世纪骨科前景展望作一述评.

    作者:赵铁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如何提高护生带教质量,护理部着重抓几个关键环节:领导重视,一名副主任负责抓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实习前教育;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执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负责制;对带教老师严加管理和严格要求;各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并按目标完成实习带教工作;定期评教评学;严格训练,实习过程抓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使学生掌握过硬本领,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过硬的实用型护理人材.

    作者:游晓燕;钟小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