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7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微创医学杂志   2002年6期文献
  • 尺桡骨骨不连再手术肘关节僵直的预防

    尺桡骨骨不连再手术既要使骨折顺利愈合,还要预防长时间制动造成的肘关节僵直,功能障碍.自1998年来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8例,经植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后,辅以活动石膏外支具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叶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8826例献血者ABO、Rh(D)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我站2001年1~8月对882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AOB、Rh、(D)血型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查对象经内科体检(含健康状况咨询)和HBsAg全血金标试纸初检合格后,年龄18~55岁江门市无偿献血者.

    作者:胡继征;余妙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治疗体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伴有发作性胸闷为主,无喘息和哮鸣音.为了提高对CVA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VCA20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旭日;陈显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散居婴幼儿的社区预防保健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995~200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13个居委会223名0~6岁的散居儿童(未上幼儿园)实施社区服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继发癫痫发作情况比较

    脑血管意外继发的癫痫发作在临床上是个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甚至成为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他不仅引起病人的惊慌,主要是加重病人病情,尤其在脑出血病人,继发癫痫成为增加病人死亡率的罪魁祸首.而且常常是老年期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1].了解脑血管意外继发癫痫的特点为临床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我院12年来收治的72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世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综合征治疗体会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综合征为少见病例,治疗常以手术为主,我院自1992年至2001年共收治15例,报道如下.

    作者:翁世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骨下段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附18例报告)

    近年来,我院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行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谢昌林;韦恺;郑发德;李逢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60例分析

    我科自1999年10月开展耳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60例,取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正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发性膀胱破裂治疗体会(附10例报告)

    自1989年11月至2001年8月收治自发性膀胱破裂1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31~54岁,平均45岁.均于前一晚饮酒过量呕吐并昏睡,有4例在回家途中跌倒,有2例在睡眠中跌下床,有4例无明确外伤史.

    作者:冼敬锋;陆日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百优解联合西沙必利、雷尼替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对FD的治疗,常用促动力药和抑酸药等综合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笔者3年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百优解(氟西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保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3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国内报道发生率为5%~20%,因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治疗不及时,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致死.目前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资料完整的33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分析如下.

    作者:范朝瑜;廖清奎;朱易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儿童烧伤早期并发抽搐47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后1月至2002年1月收住10岁以下儿童各类烧伤共967例,其中早期发生抽搐47例,发生率4.82%,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血性胸水67例检查分析

    血性胸水常多见于胸膜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患者,它有增长迅速与易复发的特点,且目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本人对我院1995年7月~2000年12月所收治的血性胸水并全部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67例患者(外伤除外)进行分析,以探讨纤支镜对血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4例牙周-牙髓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牙周病和牙髓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它们可通过根尖孔、侧支根管和牙本质小管相互影响.当感染通过上述通道相互传播后,即会出现症状错综复杂的牙周-牙髓综合征.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作者从1995~2000年对有完整资料的24例牙周-牙髓综合征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区翠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岑溪市1997~200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本文对岑溪市(县级市)1997~2001年孕产妇死亡35例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抗痨后肝脏损害32例临床分析

    我科1994年至2000年共收治32例在抗痨后出现肝脏损害的肺结核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卢向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6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在颅内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有两个以上血肿而言,大多属重型脑外伤,其比单发性血肿的病情更危重.我院1995~2001年收治此类病人56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东;仇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伤迟发性血气胸35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88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胸部创伤369例,其中有35例为迟发性血气胸,占胸部创伤的9.4%.现就其发生的原因、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黄家胜;张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

    急性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血糖应急性增高造成能量供给和利用障碍,使临床症状加重,影响预后;而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不仅临床表现重,而且预后也差,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者.为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现将我院1999~2000年共收住院的2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分组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钟盛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颈动脉旁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流动力学,大量快速输血、输液以及长期非肠道高营养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于1993年8月至2001年12月采用颈动脉旁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230例手术病人及急危重症患者监测CVP和输血、输液.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解剖标志清楚、成功率高、实用性强且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军;李永瑾;覃广业;吴丽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与护理相关因素的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发生院内感染[1],可见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医院综合指标和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严重威胁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预后.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者:邓行爱;黄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体会

    双侧上尿路梗阻引起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处理得当,常可减轻肾功能损害并能挽救病人生命.现将我院自1991年8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36例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甘宏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闭合穿刺克氏针、钢丝绞锁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2例

    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6月共治疗髌骨骨折31例,其中12例采用闭合穿刺克氏针加钢丝绞锁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西;周纯阳;蒋柏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放性骨盆骨折15例救治体会

    开放性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伤情复杂,病情急重,死亡率高.自1990年7月至2000年9月我们收治15例,现就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黄伟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6例神经原性膀胱的药物灌注治疗探讨

    神经原性膀胱的发病原因很多,常见于脊髓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往治疗目的主要是引流尿液.近年来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治疗的追求目标,避免上尿路的损害,降低膀胱充盈压及控制排尿是目前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方向.现对我院1999~2001年36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药物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复康系列胶囊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下称肾炎)是肾内科疾病中一组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为了探索其治疗效果,自1997年5月至2000年6月,笔者应用河南同济肾病研究中心提供的肾复康系列中药,进行前瞻性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产钳助产术18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成倍的增加,产钳术有所下降.为正确地评价产钳助产术在产科中的地位,现对我院10年间头位产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苏凌春;严思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氨茶碱治疗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茶碱的治疗范围窄,疗效与毒性均与血药浓度相关,且个体差异大,并易受生理、病理、联合用药、生物利用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使用时监测其血治疗浓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43例住院因哮喘使用氨茶碱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同时详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综合分析测定结果,提出个体化给药的建议,使茶碱在临床使用时更安全有效.

    作者:钟慧;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国产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合并脑膜脑炎和睾丸炎,既往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无效.我科2001年9月~2002年6月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罗杰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卧式动态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综合征80例体会

    颈性眩晕综合征(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欠理想.本人在1998~1999年采用卧位牵引侧板法配合推拿等方法治疗本病100例,并与1995~1996年采用牵引及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80例患者作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庞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带蒂阴囊中隔倒状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附96例报告)

    1990年3月至2002年5月我院采用带蒂阴囊中隔倒状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9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武;吴天俊;万良;郑伟;陆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80例早产儿相关围产因素及临床分析

    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合并症多,病死率高,为进一步认识早产儿的病因、合并症,寻求对策,降低病死率,现对玉林、贵港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4255例活产儿中的80例早产儿的合并症及死亡原因、早产儿与围产因素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何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仍居首位.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0%,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3[1].而产后出血又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此,减少此期内的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选择10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作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分析(附48例报告)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非典型性肺炎中常见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共48例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着重从X线表现的角度分析其特征性,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的依据.

    作者:林剑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点滴催产素对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影响(附685例分析)

    为了解产前使用催产素对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影响关系,我们对住院分娩产妇产前使用催产素发生新生儿出生窒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茂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79例抢救体会

    氟乙酰胺为一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剂,主要经口服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损害.1999年我县某中学发生79例急性氟乙酰胺集体中毒事件,经玉林市卫生防疫站对中毒者胃食物残渣检测,证明含有污染的氟乙酰胺,经住院抢救全部脱险,无1例死亡.现将抢救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医患关系,导致了医患之间在接触中产生纠纷.据问卷统计,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与比较紧张的占29.72%[1].因此,处理好医患关系,对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医学发展,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那文艳;雷霄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在生殖年龄妇女中发病率达10%~15%[1].其组织学形态呈良性,但生物学行为与癌瘤相似,严重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自电视腹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起到极大作用.我院应用电视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透治疗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疗效观察

    尿毒症是终末期肾衰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腹膜透析(PD)治疗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疗效,我们对35例尿毒症P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改善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

    作者:吴宪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侧脑室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脑积水12例报告

    1996年8月至2001年11月,我科采用侧脑室内注射透明质酸酶的方法治疗非占位性脑积水1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初步观察结果及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床边血气分析测定及其分析前质量保证

    对于危重病人如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应用机械通气行支持治疗的病人常需要通过检测其血气分析来指导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以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林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钠的关系

    近年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理生理及诊治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本病有关的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钠观察较少.我们对我院儿科收住院HIE128例进行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建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氩氦刀经皮冷冻及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巨块型肝癌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大多数不能切除的肝癌综合治疗以及预防术后复发,仍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我院近年来超声引导下氩氦刀经冷冻同时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收到可喜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合群;李桂生;黄海欣;李平;施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Green Or治疗牙本质过敏症67例临床观察

    牙本质过敏症(dentin hypersensitiveity,DH)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症,也是临床上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作者用一种新型双重作用的牙本质脱敏剂-Green Or 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DH,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孕引产的观察

    临床上对于中孕引产常用的方法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但中期妊娠宫颈尚未成熟,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所需时间长,孕妇精神及肉体均十分痛苦.我们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同时加服米非司酮的方法,且有安全、简便、省时、减轻孕妇痛苦的优点,弥补了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法的不足.现将两种方法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磺酸加贝酯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笔者1998年5月~2000年5月用甲磺酸加贝酯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祖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治疗葡萄胎11例报告

    葡萄胎属良性滋养层细胞疾病,又名水泡状胎块,是因形态上的相似而得名.其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电动负压吸引与钳出术的综合手术方法,以清除宫内水泡状物.为避免手术操作带来的风险及减少手术痛苦,我院对临床诊断为葡萄胎、一般情况良好、阴道流血量少的11例患者,采用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注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附84例报告)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也没有特异性方法,作者收治8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余颖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脂肪肝116例临床分析

    脂肪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1].为了解脂肪肝和与其并存疾病的关系,探讨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11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洁尔灭与利凡诺终止16~27周妊娠的比较

    近几年我站采用新洁尔灭终止16~27周妊娠,取得较好疗效,为探讨能否用新洁尔灭取代利凡诺引产,现将两种引产方法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谷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臂游离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1999年以来7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舌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质地优良,切取方便,血管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管径相配,吻合成功率高,缺点是牺牲一条主供血管,供区疤痕明显,影响美观.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用于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舌外形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过多的切除组织.

    作者:巫家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肌钙蛋白T升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型心肌炎与肌钙蛋白T(TnT)的关系.方法分析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TnT及心肌酶五项的变化.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Tn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越重血中TnT含量越高,且在血中持续时间较CK-MB长,临床上若遇TnT升高的患儿应及时行保护心肌治疗.

    作者:何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吉诺通、硫酸镁联用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32例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呼吸费力,痰不易咳出.因此,促进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采用吉诺通与硫酸镁配伍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春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良固定修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目的探讨不良固定修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和防治方法.方法对固定修复后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15例进行检查、治疗、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理疗,BC38治疗,好转、治愈.结论不良固定修复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修复前BC38检查,修复后的(牙合)调整都是防病的关键.

    作者:秦文斌;易新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约占全球人口的1%~2%.近年来,老年人的常见眼科疾病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采用手术治疗,帮助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已成为各大医院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以50例(50眼)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对1994年以来我院收住院的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工人晶体植入术48例(50眼)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电视腹腔镜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用电视腹腔镜治疗的3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与同期用传统剖腹手术治疗的3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均较剖腹组少(P<0.05或P<0.001),住院费用较剖腹组高(P<0.001).结论对于腹腔内出血不多,无休克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优于传统剖腹手术治疗.

    作者:林秀玲;马娅芬;邱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附38例分析)

    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慢性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和血容量增加,促使肺动脉压渐进增高,导致肺心病加重.本文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兰;徐大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2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材料选用PVA颗粒(直径350~500μm),真丝微粒(4#真丝线剪成1mm长)及线段(4#真丝线剪成10mm长),以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为宜.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由两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肌瘤的血供可阻断.随访3~6个月结果表明: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有不同程度缩短,3例闭经,其中1例又复潮.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6.7%,其中缩小80%3例,50%~70%6例,25%~40%6例,<20%3例.术后6个月有3例原已缩小的肌瘤复又增大.结论 UAE创伤小,近期疗效明显,而远期疗效尚需观察,对浆膜下肌瘤疗效欠佳.

    作者:孙一兵;张雪芬;吕维富;张学彬;赵锡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直接法铸造核桩金属烤瓷冠的应用探讨

    目的寻找一种更快更好的制作铸造核桩烤瓷冠的方法以节省临床操作时间.方法将制作铸造核桩的传统直接法在牙体预备及取核桩蜡型方面加以改进,制作出366颗义齿,随访观察2~4年.结果无一颗义齿出现牙体折裂、义齿脱落、瓷崩及根折现象.结论该法能大大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所制作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钟爱喜;潘小波;黄燕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右旋酮洛芬解热镇痛作用的观察研究

    酮洛芬(ketoprofen)是酮基布洛芬的延伸产品,是新一代解热、消炎、镇痛药物,它有右和左旋两种异构体.以往使用的酮洛芬多为左旋异构体,因不良反应较多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右旋酮洛芬(dexlketoprofen)不仅副作用少,而且药效更强.本研究主要是观察右旋酮洛芬对实验动物的解热镇痛效果.

    作者:肖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泌尿系统小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

    结石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其声像图表现也各有差异[1].目前B超对较大结石的诊断率较准确,但对直径≤5mm的小结石的诊断则难以定论.本文通过对178例泌尿系统不同部位小结石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提高超声诊断率的途径.

    作者:李存芬;夭同书;汪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红细胞膜ATP酶SOD、XOD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红细胞膜ATP的变化及其与SOD、XOD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支气管发作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采用Hanahan测定Na+-K+-ATP酶;采用Lathral测定Ca2+-ATP酶;采用Pyragllal-ABT法测定SOD;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XOD.结果患者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XO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血XOD呈高度负相关性(r=-0.871,P<0.01,r=-0.685,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加,体内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降低,从而引起细胞膜ATP酶的损伤,干扰了细胞内外Ca2+,Mg2+的交换,这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黄志华;陈美云;林其昌;陈公平;林晓;卓孝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Mirizzi综合征22例诊断体会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2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1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Ⅱ型6例和Ⅲ型2例,行胆囊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Ⅳ型4例,2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肝总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22例中8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术中解剖困难、出血、中转开腹,2例术中损伤胆总管,术后发现再次手术,行Roux-y吻合术,分别于术后4年、6年死于胆汁性肝硬化.择期手术19例,3例行急诊手术.随访时间平均5.6年.结论 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水平;向国安;张智勇;王汉宁;胡海田;赵东明;贺宏斌;曹蕴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爱维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我们用爱维治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弋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统计CHD患者50例,其中心绞痛病人30例,心肌梗塞患者20例(包括陈旧性心梗16例,急性心梗4例),设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舒张早期E波峰值血流速度(VE)和舒张晚期A波峰值血流速度(VA)及E/A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VE、VA分别为(85±15)cm/S及(52±14)cm/S,E/A>1.心绞痛组VE、VA各为(82±12)cm/S及(49±12)cm/S,E/A>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梗组VE、VA各为(53±14)cm/S及(48±13)cm/S,有5例E/A>1,15例E/A<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绞痛患者舒张功能改变不明显;心梗患者常有舒张功能改变.通过测量VE、VA以及E/A比值对了解CHD病人舒张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出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评分标准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PV)评分标准的准确性.方法对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及高危因素住院患儿给予新生儿肺出血使用CPPV的评分标准评分后严密观察呼吸变化,当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即予气管插管吸出血性痰而确诊肺出血.结果 85例具肺出血高危儿中46例出现肺出血,评分值≥3分钟肺出血发生机率增加,≤2分则小,肺出血与酸中毒存在明显相关性,血PH<7.25肺出血发生机率增高.结论使用新生儿肺出血CPPV评分标准有助早期发现肺出血,肺出血病死率降低.

    作者:阙学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合用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本上加服卡托普利12.5mg每日2次,氯沙坦50mg,每日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及LDL均明显降低,而HDL则明显升高.治疗组TC,LDL下降及HDL升高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MDA增多明显下降,SOD和CAT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可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能轻度改善脂蛋白的代谢.

    作者:刘风英;梁绪国;王善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成年人癫痫112例临床分析

    成年人癫痫(EP)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凶险,病因相当复杂,随着现代化医学仪器的发展,MRI与CT等检查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EP病人能找出其发病原因,本文对112例有详细临床资料的EP病例的CT表现和临床病因病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桂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梗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心梗患者病程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先进的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32例心梗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结果心梗患者急性期血浆D-D和FIB含量明显升高(P<0.01);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1);预后差的患者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P<0.01).结论心梗后血浆的D-D及FIB水平检测对疗效的观察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爱萍;林英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两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直接定量法测定结果的评价

    目的对两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直接定量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总结,通过对男性G-6-PD缺陷症患儿父亲的G-6-PD活性检查,建立一种新的质控方法.方法对溶血性贫血患儿和患儿的父母分别采用Zinkham法和酶学动力法测定G-6-PD活性.因为男性人群G-6-PD活性低下的频率等于该缺陷基因的频率,G-6-PD缺陷症男性患儿的发病只与母亲有关,与父亲无关,所以男性G-6-PD缺陷症患儿父亲中的G-6-PD活性低下者的频率即为该基因的频率.结果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患儿的G-6-P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用Zinkham法和酶学动力法检查的男性患儿父亲中,G-6-PD活性低下者分别占男性患儿父亲总数的0.708、0.222.结论 G-6-PD缺陷症急性溶血时,溶血程度与G-6-PD活性无关.昆明地区G-6-PD缺陷症基因频率应该小于0.10,故酶学动力法的检查结果优于Zinkham法.

    作者:刘景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赠卵与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获成功分娩1例报告

    自1984年Lutjen等[1]报道了世界第一例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采用赠卵和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获得成活新生儿以来,该项技术以其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它为人类研究类固醇激素、胚胎和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唯一的人体摸型.

    作者:张波;方伟芬;刘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噪声敏感者和职业禁忌证的调查研究

    噪声对人体的特异损害是引起听力损伤.在同样接触条件下,对噪声敏感者和有职业禁忌证者(简称噪声易感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比别人更易患听力损伤[1].

    作者:邱毅;杨超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副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副作用.方法回顾1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时出现的副作用,并作初步分析.结果副作用常见有哭吵、腹泻、血钙降低、发热、贫血等,血红蛋白降低主要表现在G-6-PD缺陷儿.结论蓝光治疗副作用较常见,但多不严重.需多注意观察、加强护理、积极防治,一般不影响治疗.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196例208眼应用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术前后的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小切口组比常规切口组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实用价值.

    作者:曾思明;陆可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脑瘫与围产保健服务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围产保健服务与脑瘫发生的关联性.方法对193例脑瘫患儿进行1∶2配对,分析其产前检查频率,乡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率及生后1月内患病就医率.结果产前检查频率对照组为91%、脑瘫组为84%,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92 P=0.0114);乡以上医院住院分娩率对照组为83%,脑瘫组为74%,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39 P=0.0099);生后一月内患病就医率对照组为85%、脑瘫组为96%,二者差异无显著性(χ2=2.9288 P=0.0867).结论围产保健服务对脑瘫的发生有重要的相关性,加强与提高围产保健服务质量,是降低脑瘫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友玲;杨广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用透明质酸钠在骨关节炎治疗的应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引起疼痛流行广的一种关节病,由于OA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各种疗法大多仍处于对症治疗,即使外科手术也仅是补救性措施.医用透明质酸应用于OA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疗效好亦较安全[1,2].我院自1998年8月开始采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OA,近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战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臂术后桡神经受压征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上臂术后桡神经受压原因,探索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87~1997年间采用手术治疗上臂术后桡神经受压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受压桡神经手术松解疗效满意,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上臂术后桡神经受压征有别于桡神经损伤,容易漏诊或误诊.推荐在行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时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应同时将桡神经浅置于正常肌肉床上.

    作者:文金华;卜海勤;尹晓林;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27例NB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7例NB的组织学特点: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园形或卵园形细胞组成,间质多见神经纤维网.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依次为NSE16/21例、S-1005/11例、CgA4/6例、Syn1/3例.结论 NB多见于小儿,好发于腹膜后、肾上极及胸部、头颈部的交感神经节,病理组织形态要与小园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标记NSE、S-100及CgA在NB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伟;凌惠媛;何永彪;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双颌前突后软硬组织侧貌分析

    目的探讨对双颌前突患者拔除矫治后对软硬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20例双颌前突患者在矫治前后各拍摄一张X线头颅侧面定位片,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正畸治疗前后对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分析.结果发现矫治后在改善牙位及唇倾度的同时,也能改善软组织侧貌及唇的闭合功能,但对骨骼作用不明显,唇与切牙的移动密切相关.结论拔牙矫正,切牙后移可以改善双颌前突侧貌和唇的闭合功能.

    作者:刘甘露;黄绍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增龄与成年男性垂体性腺激素水平关系

    目的探讨增龄对成年男性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名成年男性分为三个年龄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液中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结果睾酮(T)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1).FSH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LH同时随之升高,但差异并不明显(P>0.05).各组之LH/FSH为:青年组3.3,中年组2.0,老年组1.1.各组的PRL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增龄发生功能改变的原发部位在性腺而不在垂体,发生原发性分泌减少的部位为性器官,男性为睾丸.

    作者:兰雅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小球疾病时血尿β2-微球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β2-MG)是分子量为11800u的小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当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血液及尿中的β2-MG含量将发生改变,本文着重研究原发肾小球疾病中β2-M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韦祖胜;黄欣秋;杜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猪苓多糖与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猪苓多糖合并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对门诊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辩证治疗)、猪苓多糖、乙肝疫苗治疗,对照组予猪苓多糖、乙肝疫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血清胆红质(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核心抗体IgM(抗-HBcIgM)、HBV-DNA(PCR)等,治疗后3个月比较.结果除HBsAg外,TTT、ALT、AST复常率,HBeAg、HBV-DNA阴转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取得较好的疗效基础上联用中药可提高治疗慢乙肝的疗效.

    作者:王柳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对比分析(附35例报告)

    胆道梗阻性疾病目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BUS、CT、PTC、ERCP、MRCP等,检查方法各有特点,而ERCP更具有其独到之处[1].为了探讨其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作者收集资料完整的ERCP和BUS影像学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35例,着重探讨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恩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和阿托品实施无痛人流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和阿托品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的作用.方法 300例实施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和阿托品静脉麻醉人工流产者为观察组,另300例无麻醉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人流综合征、宫颈松弛、出血量和子宫收缩的情况.结果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和阿托品起效迅速、平稳、麻醉恢复迅速和完全,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子宫收缩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和阿托品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可达到完全镇痛,增加手术安全性.

    作者:林文秀;陈静;庄彩英;何丽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照,于疗前及疗后第1、2、4、6、8周末进行BPRS量表评定,并在第8周末评定其疗效,以及用TESS量表评定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63.33%、显效率46.67%.与氯氮平的有效率60.0%、显效率43.33%相近,无显著差异;利培酮和氯氮平组治疗前后BPRS总分及因子均有显著差异.两组间BPRS总分除疗后2周有差异外,在疗前及疗后各周均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除锥体外系症状和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氯氮平外,其它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氯氮平少而轻.结论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比氯氮平起效时间快.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与降纤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溶栓、降纤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方法 .理想的是在超早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大脑血液灌注,才能有效防止脑梗死和瘫痪的发生.因而,超早期予以迅速降纤溶栓复流被认为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基础.

    作者:钟有安;马朝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式异常.是目前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病例除瘫痪外,还可伴有智力低下、抽搐、行为异常、感觉及语言功能异常,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了预防CP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CP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作者:郭先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哮喘特应性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以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反应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患儿常有特应性体质,其表现为血清高IgE水平,对外界的微量抗原特别敏感,通过IgE机制使支气管局部发生过敏性炎症.特应性是哮喘的表型特征,与遗传密切相关,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同环境因素一起构成哮喘的发病因素.现就近年来与哮喘特应性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谢庆玲;林中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在诊断胰腺疾病时的应用

    胰腺疾病的诊断方法[1]近年来虽有很大发展,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胰功能试验仍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胰外分泌功能试验有检查粪便中氮、脂肪及胰酶,检查血、尿中淀粉酶(包括同功酶)、脂肪酶[2,3]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检查等.目前临床上常用来协助胰腺病诊断的酶仍然是淀粉酶,近来对脂肪酶的测定亦有所增加,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符合率[4,5].

    作者:杜武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肺炎衣原体(Chiamydia pneumoniae,CP)是八十年代发现的一种衣原体,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临床上不仅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且与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的发生和反复发作密切相关[1~6].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文献,就CP感染与哮喘的关系、CP感染导致哮喘的机制、CP感染的诊断和抗CP感染对哮喘的影响等方面概述如下.

    作者:徐家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发展与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率先不惜耗资组织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DRGs)进行研究,并建立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这一重大改革及其展现出的显著效益,使许多有医疗费用膨胀通病的国家也纷纷相继效仿.目前,DRGs 以及相似病种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卫生服务发展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韦启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胆石分布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是亚洲地区的常见病.在我国,肝内胆管结石仍有较高的发病率,近10年来,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认识逐步深化,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所处的解剖位置特殊,引起的病理改变严重,肝内胆管结石在手术治疗后,有较高的残余结石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疾病后期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当今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治疗.本文就其诊治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韦胜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进展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是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新方法,国内于1995年引进这一技术以来已广泛开展,取得明显效果,现作一综述.

    作者:廖志武;陈凤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颅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颅骨缺损在颅脑损伤、颅骨肿瘤术后常见,17.5%的病例需二次手术修补[1].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献对颅骨缺损修补方法报道较多,特别是修补材料、生物制剂的应用,现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孟年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阿霉素心脏毒性防治研究进展

    阿霉素(Adriamycin,ADM)是一个抗瘤谱广、抗瘤活性强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因其具有心脏毒性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预防ADM的心脏毒性发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防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钟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术中窝缘锁边缝合加凝血酶止血法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仍以开放性手术为主[1],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为目前各医院采用多,尤其在基层医院.鉴于前列腺部位特殊的解剖及血供特点,术中(包括术后)出血的防治乃为手术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近10多年来,许多学者和临床外科医师提出和采取了多种办法及改进措施,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石福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30~50岁的妇女中,患病率可达70%~80%[1].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现综述如下.

    作者:梁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传统观念认为心力衰竭是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临床上出现体、肺循环瘀血的表现.现代研究认为,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过度消耗、心脏能源不足、心力贮备耗竭,导致心肌基因表达异常、功能下降所致的超负荷心肌病.

    作者:庞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休克与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诊治进展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因其致伤因素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伤情重而复杂、群体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严重创伤既是目前创伤医学中亟待攻克的医学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预防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降低MODS病死率是当务之急.

    作者:杨文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它是一个多因素、多病因的疾病,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发现,DCM与病毒感染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异常、细胞凋亡以及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就DCM的发病机制的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盛优;李醒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至今尚无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近年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旭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严重肝外伤的治疗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严重肝外伤(SLT)的死亡率有所下降.SLT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有效止血,切除一切失活组织,处理合并伤,防止胆瘘及继发性出血,建立充分的外引流.现就目前SLT的主要治疗方式分述如下.

    作者:段文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褥疮的防治及护理近况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不仅由压力引起,而且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作者:朱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酮康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

    酮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致胞内重要物质漏失;也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酯和磷脂的生物合成;可抑制氧化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过氧化物在胞内过度积聚,致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坏死.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芽孢转变为具有侵袭性的菌丝[1].

    作者:韦宝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预后差.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目前已明确,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因此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

    作者:蔡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ctomy, LS)首先报告于1992年,首例手术是1991年在澳大利亚里斯本皇家医院(Royal brisbome hospital)临床实践而成功[1].以后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陆续开展了该手术.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探索[2].

    作者:冯泽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ELLP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现状

    妊娠期特发疾病HELLP综合征即溶血(hemolysis,H)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 EL)和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LP).1982年Weistein 首先提出这一综合征的命名.文献报道HELLP综合征发生率在重度妊高征中占4%~12%[1],对母婴的预后有严重影响,病死率高,所以对其诊断与处理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HELLP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进展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a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重度的意识障碍,通常由昏迷过度而来,其主要特征为所有认知功能丧失,有睡眠-醒觉周期.过去由于对PVS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态度消极,致使许多PVS患者不能获得康复.近几年,国内外对PVS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现根据近几年的文献,对高压氧在治疗PVS中所取得的一些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盘晓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治疗仪.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更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我科自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开展了经股动脉插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黎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质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多年来我院护理部与质控科坚持每月对各科的护理质量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使我院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护理质量均达到部颁标准.但在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有些护理问题经常发生,问题解决后,一段时间又再出现.如果有些问题不予以重视,易成为医疗安全隐患.

    作者:黄雨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甘露醇致肾功能改变及护理对策

    20%甘露醇属渗透性脱水剂,目前在神经内科广泛应用,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有报道.本文就本院神经内科应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40例肾功能改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张绮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因工作性质特殊,同时又受到一些感染和理化因素的威胁,手术室使用的化学消毒剂种类多数量大,护士的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了解其临床毒性及危害,时刻引起警惕,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安全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由于不重视、不细心等因素所受到的伤害.

    作者:言南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部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胸部创伤或开胸术使胸膜破裂后,空气进入胸膜腔内致使肺萎陷,常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使气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以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手术后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我科在1998年4月~2001年4月成功地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共35例,现将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病人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大76岁,小15岁;损伤分类:多发性骨折32例,骨折合并脏器损伤3例.

    作者:卢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头皮原位回植治疗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的护理

    我院于1990~1998年共收治全头皮撕脱伤患者6例,均采用撕脱头皮制成中厚皮原位回植修复创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陆彩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90例自制套叠环扎支架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十多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位于腹膜返折部以下的直肠癌占74.5%~87%[1].我院用自制的套叠环扎支架管对离肛门4~7cm的低位直肠癌进行经肛门环扎式结肛吻合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劳贤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甲亢并心房纤颤26例护理分析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以心血管表现为首发,而甲亢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多表现为心房纤颤及快速心律失常,长期阵发性房颤是甲亢所致的特点[1].分析甲亢性房颤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特征,密切使用药物后的疗效和副作用,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红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护理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hydroxyapatite,HA)是由北京康菲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它对眼内容物剜出或眼球摘出后发生的眼窝凹陷,起到改善外观,达到仿真的效果.通过义眼台的植入,对患眼进行了整形,既美观又可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我院于1998年元月开展了这一手术,效果满意.经过临床护理观察,我们认为在为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般眼科手术常规护理,还应具备以下护理知识.

    作者:陈丽坤;黎巧玲;黄雁;黄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由于结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因素,加之近20年来各国对结核病的忽视,人口及流动人口增多、耐药结核菌播散、艾滋病流行、环境污染等,使结核病流行重新加剧,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防治结核病、控制疫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我们对16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梅;韦美娥;唐志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晚期肝癌术后化疗药物反应对策及护理

    多针全方位冷冻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我院近年来引进的一门技术.在术后再进行全身化疗,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药物毒副反应进行应激处理,并以高质量的护理,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合作,使病人得以坚持进行化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龙亚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主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控制的作用

    主动脉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管壁局部薄弱、张力减退后伸张所产生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该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发病原因[1].主动脉瘤的内科保守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即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防止瘤体破裂.对主动脉瘤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本文通过对36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素枝;彭迳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16例的护理体会

    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常合并感染所致,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我院2000年2月至200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江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疼痛分析与护理

    手术后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高度个人特征的主观体验.因此,了解术后疼痛机理,掌握有效的控制疼痛技巧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本文对37名外科住院行腹部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少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因性别不同有差异[1].近年来,女性冠心病基础理论与临床防治的研究引起广泛的重视,并有了和很大的进展,为了解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效果,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70例AMI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男女比较分析.

    作者:郑耀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胸部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以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为特点的危重症之一.我院自1996年至2000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胸部手术219例,术后并发ARDS16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赛梅;潘灵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氧疗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两种疾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有84%以上是以上两种疾病所致.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在冬季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发热等,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作者:张红郸;陈素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家庭护理

    我科自2000年以来指导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进行家庭护理,在减少发作次数或发作症状减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琼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观察和护理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副作用恶心、呕吐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护理不当,则影响病人治疗的连续性.如何预防和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保证肿瘤病人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是肿瘤护理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笔者将在临床观察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世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氯氮平致休克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0岁,因反复出现失眠、疑人害己6年,加重1周,于2001年8月25日上午9时首次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阴性,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正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正常,有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易激惹,无自知力.诊断分裂症,给予氯氮平治疗(既往无服氯氮平史).护理经验

    作者:莫德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多形性皮疹为首发症状的败血症1例

    1 病例介绍患儿男,9岁,因全身皮疹3天,发热2天,于2001年4月5日入院.表现为:颜面、四肢麻疹样皮疹,前胸、背部猩红热样皮疹及荨麻疹,剧烈瘙痒,口服扑尔敏,静脉予以钙剂、维生素C,症状无缓解;患儿高烧,体温39.5℃,寒战.发病前(2001年3月22日)患猩红热,青霉素治疗1周痊愈.

    作者:姚兰萍;郝艳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对兔胃动力紊乱调节及作用途径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通过自建兔胃动力紊乱模型,以体表胃电活动(Electrograstro Activity,EGA)为客观指标,观察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以下称穴注)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和穴位注射效应的作用途径及其对药物药理反应的可信性.结果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明显;②穴注后产生的效应及作用大小与所选药物种类相关;③调节作用途径与神经-经络密切相关;④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结论穴位注射的效果是肯定的、客观的,穴注具有生物放大功能,作用途径与经络和神经系统有关.

    作者:翁泰来;谢感共;罗鸿宇;陆美芬;卢献群;赵彩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和AFP的关系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异常凝血酶原和AF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本实验室改进的P-E一步测定法检测血浆中异常凝血酶原(DCP)水平,采用双抗放免法检测血中AFP,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的DCP和AFP之间无相关性(γ=-0.089,P>0.50).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DCP和AFP无相关性,两者分别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独立的标志物.

    作者:杨玉芳;梁宁生;蒙子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IIIP、CIV、LN、HA、MDA、SOD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Ⅲ型前胶原肽(PIIIP)、Ⅳ型胶原(CIV)、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丙二酰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12周),并用秋水仙碱灌胃以缓解肝纤维化进程,采用放免法和化学反应法分别检测PIIIP、CIV、LN、HA和SOD、MDA,同时检测肝功能(TB、TP、ALB、ALT),并对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血清PIIIP、CIV 、LN、HA含量随着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模型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 SOD和MDA 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呈负相关(Y=243.90-2.296X,γ=-0.8594),SOD活性以模型组低,缓解组次之,均低于对照组,而MDA则相反(P<0.05).结论 (1) PIIIP和CIV、HA、LN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2) MDA 、SOD可能参与肝损伤和修复过程,可反映肝功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

    作者:梁劲松;梁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第三位的常见肿瘤.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有14%~24%发生肝转移,而在死亡的病例中进行尸解时发现80%有肝转移.这类病人如治疗不当平均生存6~10个月,可见肝转移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应用,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冯关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师及其技术职务英译

    1985年我国在医学领域开始进行职称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广大医务工作者(Medical workers)进行国内、国际学校交流的活动也日益频繁,在交往中,他们的英文简历、名片等都会涉及到有关技术职称方面的英文表达,那么,如何用英语正确表达他们所从事的具体职务呢?因此,下面具体谈一谈医师及其技术职务名称的英译.

    作者:林生趣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