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PA)、丁酰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80例肝硬化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日本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PA及CHE的测定,并把肝硬化组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胆汁酸(TBA)测定值与对照组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PA分别为(68.86±25.53)mg/L和(308.20±48.30)mg/L;CHE为(2.97±1.41)KU/L和(7.67±1.34)KU/L;TBA为(15.86±9.7)umol/L和(5.6±3.2)umol/L;ALB(32.5±6.36)g/L和(44.8±3.17)g/L;GLB为(35±7.13)g/L和(28.9±4.39)g/L.两组间结果比较:肝硬化患者组PA、CHE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TBA升高显著(P<0.05),ALB和GLB无显著改变(P均>0.05).结论 PA及CHE的检测是肝硬化诊断的两项有价值的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肝硬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曹友德;贺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喂养与生活方式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作用,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15所学校共计调查学龄儿童(6~9岁)6 288名,儿章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发生与半岁至一岁以前添加辅食(OR=2.84)、6个月以后添加肉食(OR=0.82)、油腻食品食用频率高(OR=1.83)、每餐用餐时间长(OR=0.63)和户外活动时间多(OR=0.77)等生活方式有关.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早期喂养方式及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种生活方式相关.
作者:戴传文;贾晓飞;廖兵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黔南州钩体病疫区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为防制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血清、地理等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及疫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宿主,带菌率7.36%,占受检鼠类所分离菌总数的95.84%;宿主动物的地理区域性与病例聚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 按照农耕方式、宿主动物区划以及病例分布建立不同类型的疫区模式.
作者:杨茂文;莫荣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复合剂对实验性老龄大鼠抗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12月龄SD雄性大鼠按照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一个老龄对照组,连续灌胃60 d后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 该复合剂具有增强SOD和GSH-Px活性和降低MDA的作用.结论 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复合剂具备抗氧化功能.
作者:张聪恪;李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TV肝炎患者中TTV准种及其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荧光实时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TV DNA,收集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病例52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5例、17例、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8例;献血员15例.采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TTV准种检测.结果 TTV肝炎患者中度、重度和重型组中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献血员和慢性TTV肝炎轻度组(P<0.05),重度和重型组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中度组患者(P<0.05).但重度组患者TTV DNA熔点曲线波峰数量与重型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TV存在病毒准种,TTV准种感染的复杂性可能是TTV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准种越复杂病情越严重.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李聪智;谢玉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5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IFA和ELISA检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HV-Ag,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检测鼠血HV-Ab,并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调查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结果 2005年共报告病例546例,发病率0.84/10万.共捕获478只啮齿动物,总密度为3.4%,室外密度3.31%,室内密度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46.91%),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8.16%.褐家鼠和黑线姬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3.17%、2.80%. 5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HV,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HV.对17只阳性鼠肺病毒分型,Ⅰ型占41.18%,Ⅱ型占58.82%.结论 湖南省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HFRS疫区,人群隐性感染较高,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实验室诊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彭进平;刘富强;戴德芳;高立冬;张红;胡世雄;刘运芝;李伟;吴子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氧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2型腺相关病毒(rAAV-2)为载体,构建rAAV2/hVEGF165,转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进行低氧培养,并于培养的0、24、48、72 h,分别应用RT-PCR技术检测VEGF165 mRNA表达、EUSA法检测hVEGF165蛋白的水平,并与对照组(予以常氧培养)进行比较.结果 rAAV2/hVEGF165体外转染后,低氧培养的心肌细胞在24、48、72 h hVEGF165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氧培养的24、48、72 h其培养上清中hVEGF165蛋白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氧可促进重组2型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65)基因在心肌细胞中表达.
作者:唐晓鸿;袁洪;曾均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关系打基础.方法 应用PCR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HMGB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对获得的pET28a(+)-HMGB1重组质粒扩增后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完全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进行大量诱导并纯化,得到带His标签的HMGB1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纯化的His-HMGB1蛋白.结论 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得到其表达蛋白,为今后深入研究HMGB1在AIH中的作用机理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
作者:赵擎;辛绍杰;胡燕;侯俊;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肺组织的表达及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吸烟与酪氨酸蛋白磷酸化的关系,为更好的控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22例非肺癌标本中磷酸化酪氨酸蛋白的表达.结果 磷酸化酪氨酸蛋白(P-Tyr)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肺组织的表达(P<0.05);病理分级中P-Tyr在低分化NSCL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高分化NSCLC中的表达(P<0.05);在吸烟≥20支/d以及吸烟≥20年的男性NSCLC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的表达(P<0.05).结论 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可以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生长,是NSCLC肿瘤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在男性患者中,吸烟可能诱导磷酸化酪氨酸蛋白的形成而成为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的原因之一.
作者:唐蜜;李代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为开展ADHD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74例ADHD及74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ADHD组患儿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惩罚、拒绝因子评分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ADHD组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绍强;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 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 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 d出现轻度下降,5 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aspase-3的活化,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为明显.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包太成;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威海市居民伤害发生现状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 600户居民家庭前一年发生伤害的情况及其经济负担进行同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390人418人次遭遇过伤害,伤害发生率总体为19.12‰.主要的伤害类型分别是交通事故、碰撞伤和跌落伤.所有伤害的患者人均卧床休息天数为24.77d,人均休工休学天数为55.98 d,人均日常活动受限制天数为33.27 d,人均住院天数为8.47 d,人均门诊医疗费用为2 343元,人均住院医疗费用为2 709元.全市因伤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3.185亿元.结论 伤害给居民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馥;许英强;邹德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鼠经脑内注射染锰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脑内注射方法染锰,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染锰后1 d,iNOS无明显表达;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无明显变化.②实验组大鼠染锰后7 d,i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减少.③对照组大鼠脑内注射后7 d和1 d,iNOS均无表达;注射侧黑质与对侧相比,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锰中毒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芳;陈景元;方亮;刘明朝;沈学锋;张云;骆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 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肿瘤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ca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检测VEGF-C、VEGFR-3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1)VEGF-C蛋白质在Pca组织及BPH组织中均可表达,阳性系数分别为50%和15.38%(P<0.05),在Pca组织中表达较强,且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2)微淋巴管计数(mtcrolymphatic count MLC)在Pca组织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P<0.01),且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P<0.01).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 (1)Pca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提示VEGF-C蛋白表达与Pca细胞生长及分化程度有关.(2)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表明Pca中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3)Pca组织中MLC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Pca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表明MLC在Pca中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彭再如;文宇;朱煊;张选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口服避孕药(OC)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降调节患者其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行IVF/ICSI-ET的不孕患者(排除PCOS患者)共191例,其中A组74例患者予OC联合GnRH-a降调节,B组117例常规黄体中期予GnRH-a降调节.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囊肿情况、Gn使用时间、总剂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MII卵、受精率、卵裂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Gn使用时间、总剂量、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患者降调后功能性囊肿形成明显减少、周期取消率较低、OHSS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在IVF-ET中使用OC预治疗能减少功能性囊肿的形成、降低OHSS发生率,且能较好地控制超促排卵的时间.
作者:唐慧珍;高士友;阳翎;邓朝辉;陈辉莲;李燕;汤倩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城乡居民死亡情况,为制订相应的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九江地区四个疾病监测点中随机抽取的乡(镇)居民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建库管理,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9-1991年四监测点居民的标化死亡率为719.83/10万,其中城镇为555.43/10万,农村为629.61/10万,且各年龄组死亡率农村普遍高于城市;城镇居民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农村居民死亡率有所升高;婴儿死亡率较高,为3512/10万;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迅速下降,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迅速上升.结论 九江市应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在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尤其是农村妇幼工作.
作者:吴金灿;吴光中;程琳娟;吴为应;袁磐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 Gen's-Ⅱ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0例CHD患者(其中心绞痛组(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 两组不同类型CHD患者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与PLT呈负相关,PDW与MPV呈正相关.结论 监测CHD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对CHD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湘辉;张林锋;刘文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 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 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 实时PCR和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蒋义国;Tammy Ellis;周兰兰;Anne R.Greenlee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共55例,其中非ST段抬高ACS(NSTEMI/UA)组29例,ST段抬高ACS(STEMI)组26例,正常对照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AOPP浓度,抗戚蓝蛋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AGE水平,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ACS两组中AOPP和AGE水平均明湿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TEMI组AOPP和AGE水平均高于NSTEMI/UA组(P<0.05、0.01),且STEMI组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AOPP和AGE水平相对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相对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结论 AOPP和AGE均与ACS的发生有关,部分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谭德安;府伟灵;张波;张鸣;罗胜权;马双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82.60%)明显高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17.39%),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感染的发病率(60.86%)明显高于病程5年以下者(39.13%),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27%.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且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部感染.
作者:梁珍;吴本权;周凤丽;毕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与HLA-A、B抗原的相关性以及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7对确诊为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病人夫妇及54对生育正常夫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HLA-A/B分型,比较两组夫妇间的抗原相容性.然后用丈夫或献血员的淋巴细胞对病人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结果 RSA夫妇间HLA-A/B抗原相容性增大(RR=3.13,χ2=7.76,P<0.01);HLA-B35抗原频率在RSA病人组(0/108)低于生育正常妇女组(10/94)(RR=0.05,P=0.00156,Pc=0.028);47例病人中的28例采用丈夫或献血员肘静脉血40 m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20例妊娠成功,1例失访,成功率为74.07%.结论 HLA抗原相容性增加与RSA有关;HLA-B35对RSA具有疾病保护作用;采用丈夫或献血员淋巴细胞治疗RSA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立新;罗奇志;余平;孙科柱;余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Th1/Th2极化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ANLL患者起病时及治疗缓解后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水平,并与同期28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NLL患者治疗前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h2细胞升高(P<0.05),治疗后Th0、Th1细胞和Th1/Th2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Th2减低(P<0.05).结论 ANLL的发病可能与Th1/Th2失调有关.
作者:游伟文;杨青霞;吴华雄;杜新;张琼丽;汪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野蚕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抗菌肽,并研究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野蚕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蚕抗菌肽对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的A549、HepG2、SW620、HME1四株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HNE1鼻咽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蚕抗菌肽处理癌细胞后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并形成空泡,核被膜消失、核浓缩聚集靠边呈块状或新月状凋亡小体.结论 野蚕抗菌肽可有效地杀伤人体不同系统的癌细胞,并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作者:祝斌;吴尚辉;顾焕华;李昆;黄柏英;祝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VEGF水平和白血病类型、病情的关系,为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不同病程时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外周血、骨髓和骨髓有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同时检测骨髓幼稚细胞水平,分析VEGF与白血病类型、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L组和ANLL组的不同病程时期,外周血、骨髓血及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L和ANLL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同一组内,骨髓血VEGF水平高于外周血,外周血高于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急性白血病初诊、缓解、难治/复发各组外周血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其中以例难治/复发者高.化疗缓解后VEGF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与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变化一致.结论 外周血、骨髓VEGF水平与白血病病情正相关,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光纪;马丽;何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非淋菌性宫颈炎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耐药趋势.方法 对308例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居12种常用抗生素之首,其耐药率分别为51.3%、46.75%及43.18%;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率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80.19%、71.43%及68.83%;在耐药菌珠中,14株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同时耐药;19株对红霉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同时耐药.结论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高,而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率高,提示Uu若对某种抗生素耐药时,则对其同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故临床上治疗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如果某种药物难于清除Uu或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时,原则上不应选用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在试验结果出来前或无条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可选用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作为经验性用药.
作者:陈国菊;邹建话;刘婷;马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常德市居民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常德市居民PHC住院病历364例、消化系统非肝癌住院病历365例及健康体检者380例HBV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肝癌组HBV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小三阳)多见,HBsAg、抗-HBc阳性次之.②肝癌组HBV总感染率与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05),两者的相对危险度(RR)均大于1,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接近或超过75%;抗-HBs阳性率肝癌组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05),相对危险度(RR)明显小于1.③PHC患者HBV感染率男性较高而女性较低(P<0.005);HBV感染者发病年龄较早而非感染者相对滞后(P<0.01).结论 常德市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HBV感染是常德市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抗-HBs对PHC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乙肝疫苗接种对PHC应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周四喜;曾孟兰;宋铁;刘劲华;谭传斌;佘金明;王宪庆;涂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40例,C级21例)和9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TGFβ-1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 Ⅲ).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A、Ⅳ C、LN、PC Ⅲ水平随炎症和肝硬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各组血清HA、Ⅳ C、LN、PC Ⅲ均与血浆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雁冰;唐艳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是否存在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感染.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湖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咽抽吸物(NPA)进行包括HBoV等12种病毒基因筛查,然后将PCR扩增阳性产物构建到Ppbs-T载体进行TA克隆及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登录Gen Bank作对比研究.结果 从某儿童急性肺炎的呼吸道标本中,检获到HBoV基因,该患者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PCR均为阴性,唯检出HBoV.患者表现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儿科诊断为肺炎.结论 国内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部分可能系HBoV感染引起,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重视.
作者:刘巧突;瞿小旺;熊波;刘劲松;漆正宇;肖斌梅;谭金亮;何吉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CIN)和宫颈癌的关系及CIN中HPV感染的年龄分布.方法 以HPV通用引物及型特异性引物对HPV及其型别进行检测.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宫颈炎组,其检出率分别为62.5%、75.5%、83.3%、20%及29.5%.在宫颈上皮内瘤病中,HPV感染主要分布在18~29岁及30~39岁年龄组,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CIN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主要检出的是HPV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61.2%和66.7%;而在CINⅠ组、宫颈炎组和对照组则以检出HPV6/11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9.0%、26.0%和18.0%.结论 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病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宫颈上皮内瘤病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罗建湘;吕文玲;谢聪莉;冯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中文版工作内容量表(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22)在石油行业职工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此量表在中国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 应用JCQ(22)对石油行业609人的职业应激进行了评价,评定JCQ(22)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检验包括①内在一致性:计算Cronbach's α系数.②重测信度系数:随机抽取69名受试者做3个月后的各分量表得分的Spearman相关.效度检验:①计算每个条目与所属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检验每个条目的 效度.②结构效度:对量表作因子分析.结果 问卷有效回答率98%(596例).JCQ含5个模块,共22个条目.5个模块的同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的0.63~0.85,重测信度0.72~0.82;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累积男、女性分别为47.1%和50.5%,进行方差大正交旋转,4个公因子的条目组成与JCQ量表模块基本一致.结论 JCQ(22)能够反映其理论基础中三个与职业紧张相关的维度.中文版JCQ(22)在石油行业职工中应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李伟;柯继红;张俊权;王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蜂蜜奶茶在保护胃粘膜、预防胃溃疡方面的作用效果,探讨蜂蜜奶茶的食疗价值.方法 将小鼠分为三组,食疗组用蜂蜜奶茶25 ml/kg·BW灌胃8 d,并用蜂蜜奶茶代替蒸馏水饲养;药物组用雷尼替丁42 mg/kg·BW灌胃8 d,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8 d,后两组均用蒸馏水饲养,三组均食用相同的固体饲料.采用盐酸灌胃结合冷束缚模型,以18 ℃水温浸泡3 h后取小鼠胃进行观察,统计诱导产生的溃疡数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与食疗组平均溃疡指数均降低,溃疡抑制率分别为36.73%,64.00%,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证明蜂蜜奶茶对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有较高的食用及应用价值,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婧;白冰;邓宇斌;钟小清;金慧;冯黎;陈嘉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近10年的松岗街道暂住人口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暂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 1996-2005年,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低于常住人口,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占前5位的是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结论 松岗街道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但性传播疾病增长迅速,防治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防制.
作者: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朱元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目前三水、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对从三水、中山两地采集的各种淡水鱼和虾进行检查.结果 从上述地区采集的淡水鱼虾中均检获了华支睾吸虫囊蚴.在不同鱼种中,以鲩鱼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较高,其中来自三水的鲩鱼感染明显较中山的严重;鲮鱼、大头鱼、非洲鲫鱼、麦穗鱼和虾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结论 广东三水和中山两地淡水鱼虾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较为普遍,其中鲩鱼感染较为严重.
作者:刘晓丹;朱翠华;李雅玲;劳美新;朱妙蝉;李志成;陈国健;邓达标;邱海平;周赵标;陈代雄;李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9月18日晚6:30接到羊角塘镇防保站报告金鸡中学部分学生发生腹泻疫情.接到报告后,安化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处理疫情.9月19日益阳市疾控中心专家赶到现场,9月20日省疾控中心专家赶到现场,开展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外出农民工HIV感染现状和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方法,对563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未检出HIV感染者,有60.9%的农民工承认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34.1%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大多数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 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作者:肖云;吴金灿;黄家胜;孙亚明;张红波;卫星;江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人群HIV监测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冷水滩区三年来1 252例重点人群进行HIV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率为0.80%,男性感染率为1.00%,女性感染率为0.45%,吸毒人群感染率为4.76%,自愿咨询检测者感染率1.59%,性病门诊病人感染率0.43%.结论 冷水滩区处于艾滋病低流行期,有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吸毒人群、自愿咨询检测者和性病门诊病人感染率较高,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伍艳君;李绍儒;唐小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探讨钙制剂对铅中毒小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方法 以醋酸铅溶液45 mg/kg,ig,qd,连续30 d,形成小鼠铅中毒模型;分组ig给药,qd,连续23~30 d,取血、肝、股骨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铅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肝、股骨铅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中、大剂量佳加钙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钙剂排铅组肝、股骨铅含量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佳加钙对小鼠铅中毒有预防作用,对已形成中毒无促进铅排泄作用.
作者:李学强;耿东升;刘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烧伤脓毒症多表现为邪正交争、气阴两虚,中医药治法上多选用益气养阴、回阳救逆或者开闭固脱法则.本研究中采用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探讨清(清热解毒)和补(益气养阴)法抗烧伤脓毒症的内源性保护机制,研究中发现清补中药方剂(清火败毒饮方,经验方)能明显诱导烧伤脓毒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内源性保护体系而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周建大;罗成群;徐丹;谢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4年12月1日-2005年3月31日常德市武陵区麻疹暴发,共报告麻疹病例78例,无死亡,罹患率为19.06/10万,发病水平高出往年近10倍.在发现疫情的迅速上升后,2005年1月中上旬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紧急预防措施,2005年3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该起麻疹暴发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跃萍;罗惠波;袁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艾滋病(AIDS)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7-2005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和哨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5年底,邵阳市累计发现HIV感染者112例,其中40例发病,发病者中15例死亡.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1.43%,其次为血液传播.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大多为农民和无业人员.结论 目前,邵阳市处于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期,因此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提高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自我防护意识,对遏制艾滋病在全市传播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京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艾滋病的死因结构,改善防治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例AIDS死亡患者平均死亡时间为(14.56±9.62)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为8.44±4.20%,病毒载量平均为(58 600±12 200)copies/ml,可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 呼吸衰竭和中枢系统并发症颅内高压和脑水肿仍是HIV死亡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水腾;陆普选;周亚红;赖伟珍;刘艳;徐岩;童新灯;唐奇远;李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大学生的患龋情况,指导学生的口腔保健.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公布的龋病调查标准和方法,对宁波市2 863名大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患龋率58.40%,龋均1.12,龋齿充填率31.68%.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而龋齿充填率无明显差别.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患龋率无明显差别,而龋齿充填率高于乡村学生.大一新生患龋率高于老生,而龋齿充填率低于老生.结论 宁波市大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需加强口腔疾病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胡飞琴;张津平;许复贞;袁甬萍;董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青春期女孩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春期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北京市郊区163名女生(平均年龄为13.5岁)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BMD)和体成分,计算体脂百分比(PBF),测定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 全身骨矿物含量平均为1 928.9 g,全身BMD平均为0.797g/cm2,肌肉组织重平均为31.5 kg,体脂百分比平均为29.7%.体重、BMI、肌肉组织重与全身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达r=0.760、r=0.680、r=0.739(P<0.01);体脂百分比与全身的BMC和BMD为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34,r=0.398.结论 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青春期女孩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晓燕;马冠生;张倩;杜维婧;胡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3月21日-4月9日攸县沙陵陂中学发生了一起麻疹暴发疫情,当地疾控中心对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汉族中小学生龋患状况及其动态.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统一要求对参检的5个年龄组的学生进行乳牙龋和恒牙龋检查.结果 湖南省汉族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近5年上升趋势十分明显;龋齿患病率有年龄差异;2005年恒龋患率女子高于男子,乳龋患率农村高于城市;龋补率水平较低,且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恒牙高于乳牙.结论 农村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应当引起重视;防龋工作应从幼儿园和小学抓起;政府应加强防龋工作力度和投入;对已患龋齿的治疗也应加强.
作者:聂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中小学生体质发展状况,遂对湖南省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次学生体质调研所得汉族学生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近15年湖南省汉族学生体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锐;聂俊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 对505名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5.2%;患一种疾病为43.6%,患两种疾病为17.4%,患三种及三种以上疾病为14.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前4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脑血管病.有54.2%的老年人需要1项或1项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社区健康教育、预防、医疗、保健是做好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辉;王烈;王阳;杨小湜;郭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区四所中学,以11~18岁的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应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判断其营养状况.结果 2006年长沙市中学生肥胖、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14.0%、40.9%和5.6%),而正常体重检出率低(33.9%),其中男生肥胖(17.8%)、较低体重(43.1%)和营养不良检出率(7.0%)均明显高于女生(10.0%、38.6%、4.1%).结论 长沙市中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情况都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
作者:欧阳漪;王平芳;龙璐;何静;李文静;郭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汇总分析鼠疫监测主要结果,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 按照《鼠疫监测方案》进行阿拉善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 近7年来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1.59只/公顷,阿拉善黄鼠体蚤指数1.65匹/只,染蚤率55.08%;从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3份,阳性率0.12%,滴度1∶20~1∶2560.结论 近7年来,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鼠疫联防等综合措施.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 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 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sAg阳性率在15~年龄组高为4.7%.已婚者HBsAg阳性率高于未婚者1.6个百分点.有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低于无接种史者2.5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者844人,接种率为23.6%,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但<15岁人群接种率在90%以上.成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增高.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及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前提下扩大免疫接种人群,对适宜接种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作者:唐爱平;熊建芳;赵蕊;平洁;李妍;贾西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福州市流感检测结果,探索流感活动规律,为制定有效的流感预防方案提供证据.方法 用MDCK细胞培养法以及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以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毒株鉴定及流感抗体检测.结果 从405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5株毒株,其中A3(H3N2)21株,乙型4株.正常人群流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A1:51%;A3:71%;B:45%(χ2=84.30,P<0.001).结论 鉴定结果表明:A3(H3N2)为优势流行株,福州正常人群中A3流感抗体水平较高,A1、B型流感抗体较低.
作者:杨建娜;陈艳;徐珊;姚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暴露人群的流行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4 556例狂犬病暴露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员农村多于城镇,男性多于女性.1、7、8月为多.结论 养犬数增加以及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是狂犬病暴露人员增多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2家工厂1 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 湖南省长沙县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作者:吴志平;饶弟军;江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流行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2年该县高血压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现确诊高血压270例,临界高血压302例,临界+确诊高血压572例,患病率分别为8.10%、9.06%、17.16%,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体重指数、家庭史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是长沙县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需加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和教育,防治重点是中老年人群.
作者:饶弟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2002-2005年伊犁州结核病控制情况分析,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伊犁州结核病项强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50.2/10万,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为77.2/10万,涂阳病人年平均治愈率93.4%,涂阳肺结核病人年平均病死率1.5%.结论 伊犁州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范红;闫军;江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化妆品生产企业执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基本情况,加强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保证产品卫生安全.方法 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省27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 厂址选择与厂区规划、原材料和成品储存、人员要求、物料管理合格率为100%;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在半自动以上的户数为85.2%;卫生设施符合要求的户数81.5%;制作、灌装、包装面积≥100 m2户数为77.8%;生产过程管理符合要求的户数66.7%;文件管理符合要求的户数48.1%;有自检能力的户数为44.4%;通过ISO9000认证或GMP认证的户数为11.1%.结论 应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及相关文件管理、提高企业的自检能力,保证产品卫生安全.
作者:侯震;周颂航;苏爱香;李小红;胡玉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怀化市某酒店发生一起先后两批就餐人员共同食物中毒的事故,通过对分析两批就餐中毒人员的罹患率、潜伏期、临床表现和病原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两批就餐中毒人员除罹患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之外,其潜伏期(χ2=4.36,P>0.05)、临床症状(χ2=0.76,P>0.05)均无明显区别.在剩余食物红扒肘子和患者大便中同时检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O153血清型.确认两批就餐者均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所致食物中毒.
作者:陈湘;袁小菊;陈建安;周启发;苏向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泸溪县1998-2005年冷饮食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冷饮细菌学不合格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冷饮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欧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方法 通过对全市中小学学校食堂的经营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和干预.结果 干预前卫生法律法规的知晓合格率37.18%、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40.12%、食堂功能间配备率8.97%、卫生设施配备率41.03%、餐具消毒合格率为41.42%、采购索证率7.69%;干预后分别为96.15%、98.10%、74.34%、93.81%、89.53%、93.81%.结论 通过干预措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
作者:冯科民;吴怀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全面了解市售散装熟肉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为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濮阳市城区2005-2006年散装熟肉制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样品296份,合格率为74.66%,其中4-9月份合格率为65.63%,其它月份合格率为81.55%;微生物合格率为75.34%,理化指标合格率为97.00%;亚硝酸盐合格率为97.00%,其它理化指标合格率为100.00%;熟肉专营店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高于个体摊贩及食品超市熟食部;自制熟肉制品的合格率高于非自制产品.结论 濮阳市城区市售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健全加工、运输、销售环节的卫生设施,是提高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新装修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方法 依据GB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检测对象为新装修建筑物,装修后超过30 d,不满2年的室内环境.结果 装修不满3个月的实验组,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的超过国家标准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甲醛各组的超标率差别不明显.居室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比率明显高于办公室,办公室空气中苯浓度的超标率明显高于居室.结论 装修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污染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超过三个月后除甲醛和二甲苯外,苯、甲苯的超标率均较低.甲醛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超标率减少不明显,说明甲醛是一种慢性挥发性的室内污染物,随着时间延长,浓度下降的速度很慢.居室与办公室因装修工艺和装饰材料的差异,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来说居室的室内空气污染水平要高于办公室.
作者:晁斌;柯建厚;陈瑞莉;邱士起;陆利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由乱倒工业废料使有毒气体溢出而引发人员中毒的突发事件.方法 对中毒人员进行流行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有毒气体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乱倒工业废料,导致硫化氢气体泄出引起人员中毒.结论 加强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机动性.
作者:周永刚;沈毕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为今后各级管理部门有效控制此类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问卷、笔录及搜集相关预防、诊治机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砷化氢急性中毒9起14例,均为男性,其中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10例.事故原因中对砷化氢急性中毒缺乏认识占88.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8.67%,误诊率71.43%,无死亡病例.结论 提高对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认识为当前有关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并做好重点督查.
作者:徐国范;张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的卫生状况,保证消费者饮水安全.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式,对绍兴市20家用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饮水机冷出水口的水及饮用机配套用具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大肠菌群合格率也较低.结论 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张雁;章迎春;沈小芳;陆永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用药、PCA(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及硬膜外给药三种镇痛方式在妇科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费用,探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在妇产科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8例妇产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组34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镇痛;Ⅱ组34例采用PCA静脉镇痛;Ⅲ组采用硬膜外给药镇痛.观察三组不同给药方法的镇痛效果及费用.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7.1%、92.5%,无统计学差异,但Ⅰ组病人可不受静脉输液的影响,而Ⅱ组病人PCA需要术后持续24 h保持静脉输液通道,Ⅲ组病人需要术后保持硬膜外通道.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可作为一种妇科术后简单方便经济,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魏华芳;王浩;谢守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加强对前置胎盘的临床认识和护理.方法 对我院1994-2005年间收治的251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前置胎盘病例在同期孕产妇中发生率是0.60%(251/41 664).(2)正常对照病例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前置胎盘病例(P<0.05).结论 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季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检查的928例0~10岁儿童血样,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Ca、Mg、Fe、Zn、Cu和Pb元素的含量.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全血中Ca、Mg、Fe、Zn、Cu含量呈偏态分布,铁、锌缺乏常见,部分儿童仍有缺钙现象.另外,总体铅高率为16.9%.结论 该地区儿童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儿童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加强体育锻炼,对提高体质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刘适;王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置直肠和常规使用催产素,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和用药后的副作用;记录两组的第三产程的时间及米索前列醇组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的第三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用米索前列醇前后的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均未出现副作用.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常规使用催产素,且给药简便、易掌握,效果可靠.
作者:黄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因素、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湖南省肿瘤病医院1997-1999年问收治的151例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并与大于35岁患者的进行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轻妇女宫颈癌组磷癌80.7%,腺癌19.2%,生存率53.6%,淋巴结转移率21.2%;对照组,磷癌92.5%,腺癌7.5%,生存率66.6%,淋巴结转移率8.3%.结论 不健康性行为是年轻妇女宫颈癌的重要诱因,年轻妇女宫颈癌腺癌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较年长妇女的低.
作者:桂玲;周萍;江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原因,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042例普查对象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8.50%,而且以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为85.81%.结论 妇科疾病是危害土家族女职工身心健康常见的疾病,因此每一年一次常规妇科病普查,是控制土家族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滕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湖南省农村妇女产前保健的现状,探讨影响农村妇女产前保健的因素,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800户居民,对其中1998-2003年已产妇女共218名进行人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发现产前检查的机构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初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和产前保健率均高于经产妇.影响孕产妇是否进行产前检查的因素包括:生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妊娠次数.
作者:张银华;陈炼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临床研究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选择合适于农村基层早期防治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切实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月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住院经阴道分娩1 264例,按住院病历号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659例和常规组605例,常规组产妇采用期待方法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单肌注缩宫素10 U加静滴20 U,观察组产妇采用积极方法处理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后在常规组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200 ug直肠用药;分别观察两组产时、产后2 h阴道流血量、血压变化、消化道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常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8%和5.95%;观察组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处理方法对防治产后出血效果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是基层农村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早期防治产后出血的一种使用简单、疗效确切的处理方法.
作者:李芹;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与胎盘功能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自动分析法对187例正常孕妇,27例正常产妇及29例正常非孕妇女以及32例非正常孕妇的血清NAG酶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孕妇血清NAG酶在13~14孕周高于正常对照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孕龄的增长而增高,至37~40孕周达高峰,之后随孕龄的增加而降低,且分娩后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先兆流产,过期流产妇女血清NAG酶接近正常对照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低于正常孕妇(P<0.01).结论 孕妇血清NAG酶可反映胎盘功能,定期监测NAG酶活力,有助临床正确处理产科情况.
作者:聂雪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死胎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死胎1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胎的发生原因分别是存在脐带因素55例,占33%;胎儿因素48例,占28.5%;母体合并症并发症40例,占23.8%;胎盘因素35例,占20.8%;不明原因13例,占7.8%.其中多因素同时存在者24例,占13.7%.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孕期宣教及监护,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早期筛查严重遗传病及畸型儿,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作者:张秀果;金细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扫描范围1 100~1 200 mm,层厚5 mm,螺距1.375 mm,重建层厚1.2 mm,造影剂量120~150 ml,注射速率3.5~4 ml/s,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5 s,对全部图像行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结果 32例共608节段,血管重度狭窄120节段,闭塞102节段.结论 作为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16排CT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邓立勇;雷振;王志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治疗及母儿结局.方法 对38例不同孕周的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孕周分成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结果 B组期待治疗的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B组、C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三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孕周延长而下降.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降低,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检测母婴情况,适时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的方式.
作者:唐婕;周昌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6例(治疗组)和非强化鞘内注药治疗2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颅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存活率.结果 两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例数,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强化鞘内注药可缓解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后遗症,是治疗重症结脑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关健词:脑膜;结核;强化;鞘内注药
作者:蒋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192Ir近距离放疗在宫颈癌术前的应用.资料与方法病例36例,平均年龄47岁.临床分期:Ⅰb10例,Ⅱa25例,Ⅱb1例.以巴黎系统组织间插植,插针范围15~20 mm,深度超出肿物0.5 cm,剂量8 GY/次,1次/周,总剂量16~24(Y/2~3 w.放疗后休息14~16 d行根治术.结果 临床有效率达97.2%.结论 巴黎系统剂量均匀,正常组织受量少.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可明显缩小局部肿瘤,易于手术切除.建议Ⅱb患者做根治性放疗.
作者:吴素芳;赵婉芬;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法与常规排毒法对抢救氯丙嗪、氯氮平超量服用致昏迷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行血液灌流法治疗的患者与32例常规排毒法治疗的患者,从意识恢复的时间及并发症缓解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血液灌流法治疗的患者意识恢复正常,较常规排毒法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血液灌流法治疗的出现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等)的患者亦较常规排毒法治疗的患者恢复得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法对抢救氯丙嗪、氯氮平超量服用中毒昏迷患者,较常规排毒法具有起效快、排毒相对高、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陈月嫦;谢雄根;刘育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临床好转,治愈15例,占36%,死亡13例,占31%.结论 迅速纠正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伤情以及合理地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敦星;梁建峰;曾白云;岑宇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近6年来台州学院附属台州医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和皮疹类型以及两者的关系,探讨药疹的临床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999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皮肤科310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历,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潜伏期等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 药疹类型常见是麻疹样发疹型,其次是荨麻疹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居第三位;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结论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药疹,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疹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 服药3个月后24 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作者:郭永红;陈琳;韩卓辉;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硝普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5例CHF患者随机分成硝普钠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硝普钠组在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对照组予以CHF常规治疗,治疔15 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硝普钠组和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硝普钠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而对照组患者LVEF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硝普钠治疗CHF患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6株(50.6%),革兰阴性杆菌190株(46.7%),真菌11株(2.7%);这些细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28%)、鲍氏不动杆菌63株(15.5%)、表皮葡萄球菌55株(13.5%)、阴沟肠杆菌50株(12.3%)、大肠埃希菌31株(7.6%)、铜绿假单胞菌23株(5.7%).(2)耐药因子检出情况:在181株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 87株(占其48%)、检出产ESBLs的细菌23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12%).(3)药敏测定结果:42株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23株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他巴唑敏感,但对其他多数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本单位近年来感染创面以金葡为主,鲍氏不动杆菌为次,耐药菌株明显增加,应加强创面处理及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播散.
作者:陈铁夫;罗成群;周建大;朱颉;贺全勇;李萍;彭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国产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坎地沙坦酯胶囊4 mg或缬沙坦胶囊80 mg治疗,每日一次.4周后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 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的SBP/DBP为(158.1±12.1)/(98.0±5.9)mmHg,治疗后的SBP/DBP为(141.2±10.9)/(86.6±6.2)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16.9±9.2)/(11.4±6.5)mmHg,缬沙坦组治疗前的SBP/DBP为(159.8±13.4)/(100.1±5.0)mmHg,治疗后的SBP/DBP为(144.1±11.6)/(86.7±5.5)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15.7±10.8)/(13.4±7.0)mmH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无差异.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坎地沙坦酯和缬沙坦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0.0%和64.1%,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7.2%,组间无差别.不良事件少.结论 国产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建刚;李静乐;彭丽萍;梁中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本文以64位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静脉滴注拉贝洛尔(1~4 mg/min)降压治疗.结果 治疗前血压为(205.69±25.42)/(111.24±15.91)mmHg.拉贝洛尔治疗2 h后81.3%(50/64)患者平均血压下降15%~25%,治疗6 h后血压控制在21.3/13.3 kPa以下者为94%,拉贝洛尔降压起效快且无低血压现象发生.结论 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有效、安全.
作者:占凡;刘厂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外周血铜锌钙镁铁水平与小儿疾病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41例非健康状态小儿分为高危早产儿(n=55)、高危足月新生儿(n=93)、因病住院小儿(n=54)和儿保门诊中体质欠佳小儿(n=139),采集外周静脉血40 ul、应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危早产儿、高危足月儿、普通住院非新生儿和儿保门诊患儿发生缺锌的百分率为44.5%、37.6%、27.8%、18%(递减趋势)、发生缺钙的百分率为67.3%、49.5%、11.1%、3.6%(递减趋势)、发生缺铁的百分率为9.1%、14.0%、59.3%、39.6%(递增趋势);有20.1%的儿保门诊就诊的患儿血钙水平超过正常值的高限.高危早产儿、高危足月儿、普通住院非新生儿和儿保门诊患儿平均血锌值为(65.45±18.66)、(75.60±30.57)、(90.07±34.36)、(107.83±36.20)umol/L,血钙值为(1.24±0.27)、(1.54±0.39)、(1.99±0.54)、(1.94±0.36)mmol/L,血铁值为(10.39±1.61)、(10.48±2.51)、(7.35±1.45)、(7.93±1.67)mmol/L,与高危早产儿相比普通住院小儿和儿保门诊患儿血锌、钙、铁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小儿血铜、血镁的水平均保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外周血锌钙铁水平与小儿疾病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应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肖蜜黎;黑明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1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临床分类,评价不同类型的急性肺栓塞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1996年1月-2005年7月人院的肺栓塞患者110例.对急性PE采用静脉溶栓或导管介入治疗.结果 急性PE 87例初诊总误诊率为41.4%,总死亡率为20.7%;术后发生PE 21例的初诊误诊率为47.6%,死亡率为52.3%;急性PE的静脉溶栓有效率为62%.介入治疗可使急性广泛型PE迅速摆脱临床症状.结论 1肺栓塞的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特别是术后发生的肺栓塞易引发临床纠纷.提高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2.不同类型的急性PE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对策,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PE的有效手段之一,危重的急性PE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Ⅱ~Ⅳ期感染性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外线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紫外线照射后暴露伤口,对照组采用创面冲洗后TDP辐射器治疗,并用庆大霉素与硫酸镁敷料包扎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0 d时紫外线组治愈率64.3%(18/28),明显高于对照组28.5%(8/28)(P<0.01);30 d紫外线组治愈率82.2%(23/28),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7/28)(P<0.05).结论 冷光紫外线治疗感染性褥疮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谢慧清;孙绍丹;李旭红;邓丽明;李凤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0.025%维A酸霜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3月-2006年7月门诊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丹参酮组(A组)、维A酸霜外用治疗组(B组)及维A酸霜+丹参酮联合治疗组(C组),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0.025%维A酸霜外用和丹参酮口服联合使用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产巯基变量(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已逐渐成为革兰阴性杆菌一个至关重要的耐药机制.产SHV型ESBLs菌株的出现与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沉重负担,该酶已引起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SHV型ESBLs的流行情况、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李虹玲;刘文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CDKs与相应的细胞周期素(cyclin)结合是细胞周期各类分子事件的启动和进行的必要条件.CDK3与CDC2(CDK1)和CDK2很高的同源性,CDK3与CDK1、CDK2功能有一定的相似,但又截然不同.在细胞周期行进过程中,CDK3与相应的cyclin结合参与调控细胞G1/S转变以及促进细胞G0期的退出,是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限速步骤.而目前有关CDK3准确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机制还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目前CDK3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大毛;莫莉;唐发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的病例依据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分为两类:Ⅰ型为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C),属于雌激素依赖型,占85%;Ⅱ型为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NEEC),以浆乳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属于非雌激素依赖型.和其它的肿瘤如结肠癌相似,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内膜癌的转变过程涉及分子调控路径中多个改变的累积,本文综述了当前和子宫内膜癌相关的一些分子改变[1].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CD4+CD25+T细胞是新近才被认识的一类免疫调节细胞,在胸腺中产生,主要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功能,表达IL-10mRNA,细胞表面表达IL-2受体a链(CD25),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诱导移植耐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蒋启发;谢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肾脏疾病(CKD)近年来被视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在全球无情地蔓延,肾脏疾病业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且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相应增加.由于各类肾脏病的发病与进展机制甚为复杂,多年来其诊治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工作者面临的大挑战.慢性肾脏病一体化防治是肾脏病专业领域中医疗工作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精髓在于:要重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视循证医学在肾脏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期望达到有效减少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群、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降低终未期肾脏病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终目标.
作者:刘小贤;张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生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而先进、高质量的仪器设备是提高制片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过去常规病理制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都由繁杂的手工操作,现在从脱水到封片已逐渐被先进的仪器代替,除了原有的冰冻切片机,脱水机,切片机外,又增加了HE自动染色仪,封片机,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等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是日常外检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否则,不但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制片质量,从而影响病理医生的诊断而延误病人的结果.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好这些仪器,更好地为临床病理服务,是技术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此谈谈病理科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
作者:颜亚晖;郑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展示了纸质和电子文件各自的优劣势,指出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的现实意义和必然性,没有对传统归档理念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建议在已有的纸质档案归档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其中包括利用原有的档案管理队伍和两种形式档案的并存.重点强调建立归档制度对电子文件收集和归档的重要性,展望由于电子文件的出现而使未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立体化的广阔前景.
作者:刘春平;宋立新;彭琦;伍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调查,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辽宁省乡镇卫生院70所,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 523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中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机和急救车数量分别为10.0%和15.7%;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的危房面积分别占业务用房的2/5和1/2;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基本以中专学历(54 6%)为主;能开展细菌检验的卫生院仅占总数的10.0%;只有51.4%的卫生院可以进行营养学评价.结论 辽宁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卫生院房屋和设备老化;医疗诊治能力偏低.建议政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通过实施全科医学培训战略来提高卫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王烈;吴辉;王阳;杨小湜;郭颖;赵海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水是人体营养素中重要和基本的一种,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对人类的保健作用已有许多报道.但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的质量并非尽如人意,尤其是微量元素、金属元素的缺乏、配比不合理、微生物、理化等指标合格率低.每人每天大约饮用2~5 L这种水,而且不限时、不限量,其带来的卫生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值得进行认真探讨.
作者:李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医学论文进行编辑加工,使之整体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才能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深入细微,使文章达到准确、简洁、通顺、规范的要求.
作者:龙玲;刘蓓;危波;柳叶;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各大医院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控制普遍采用分科定额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存在着定额值确定过度注重历史而忽略实际、定额核算办法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等缺陷.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必须将科室定额基础值从静态值转变为动态值,减轻了学习曲线效应对控费效果的弱化;实行奖惩并重的激励制度,转变已有的只罚不奖的非对称激励方式.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改进是可行的.
作者:刘新春;袁乐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特点,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创新提出了四点建议,即:解放思想,提高档案工作的鲜活性;重视应用,实行档案的开放性管理;手段更新,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加强培训,建设高素质档案队伍.希望新时期档案工作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程度为新时期人事管理提供帮助和服务.
作者:刘蓓;谢萍;龙玲;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解决流动作业于不同区域、不同厂矿的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简称流动接尘工人或流动接尘作业者)尘肺病诊断难的问题.方法 建立起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制度,应用现代Internet通讯和数码摄像技术将流动接尘作业工人的体检史、职业史等串联起来.结果 流动接尘工人职业史、体检史被组织成为有序的系列资料,有利于流动接尘者尘肺病的诊断.结论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码摄像技术使得职业病诊断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工制度的改变等很有必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作者:黄清垣;陆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达到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目的.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每一项健康教育项目与活动,要经历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这几个阶段,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将形成大量不同载体的文档资料,其中包括文字、照片、声像、实物等.它记载、展示健康教育的全貌及其教育效果,只有系统、全面地收集健康教育的资料,按档案化管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归类、存档,并开发、利用,才能克服存放混乱,检索困难,使用不方便的弊端,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调研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作者:刘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神经病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为拓展医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关注学科动态的能力,我们在神经病学教学中以特定疾病为出发点,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自学总结,上交读书幻灯,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如旭;资晓宏;宋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医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意见,以使中医学教学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董克礼;罗柳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了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特点和教授本课程时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就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质进行了一些思考,并结合我院经验提出了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作者:苏玉文;严开林;陆前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甲醛测定仪测定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与乙酰丙酮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两法的比较.方法 用甲醛测定法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甲醛测定仪与乙酰丙酮法测得10次平行样品分别得均值(-x)1=0.239,(-x)2=0.241,标准差S1=0.023,S2=0.030.结论 甲醛测定仪与乙酰丙酮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结果无差别,经t检验,t=0.816,P>0.2.
作者:杨林飞;丁愈;张桂华;赖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经济、简便地贮藏淋球菌以利于对淋球菌进行研究,我们特对目前几种保存淋球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以便找到理想的贮存方法.方法 用鲜奶法、脱纤维血法、普通奶粉法和冷冻真空干燥法四种方法同时保存85株淋球菌.结果 冷冻真空干燥法一年和二年内复苏,复活率均为100%;鲜奶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97.7%,脱纤维血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82.3%,上述三种方法明显高于普通奶粉法组(9.4%,1.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鲜奶法保存淋球菌具有经济、简便实用、存活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短期(一年内)脱纤维血法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
作者:罗桂梅;刘红军;刘三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后,对低浓度标本和稀释后的高浓度标本双份复检.结果 973例标本中,阳性检出例数为TRFIA法79例,ELISA法73例,高浓度标本复检两法均为6例,低浓度标本复检,TRFIA法11例,ELISA法7例.结论 TRFIA法比ELISA法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
作者:程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样法检测过程中,造成苯丙酮尿症测定结果假阳性的因素,以便建立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酶化学法.结果 5 453例样本中初筛阳性26例,苯丙氨酸(phe)≥2.8 mg/dl为实验阳性,马上召回复查,血苯丙氨酸(phe)结果浓度均在0.9~2.7 mg/dl范围,未检出苯丙酮尿症阳性患儿.检出的26例阳性中,早产儿6例;新生儿黄疸8例;黄疸延期合并败血症1例;新生儿肺炎3例;无疾病8例,其中以无疾病、新生儿黄疸为多见.结论 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等或合并新生儿疾病都会影响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一过性延迟;正常新生儿也可因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不成熟,而使一过性苯丙氨酸升高.
作者:李晨辉;杨晓华;吴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与管理进行了综述:(1)劳教场所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2)劳教场所与HIV传播相关因素;(3)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管理模式及防制管理的有利条件;(4)劳教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存在的问题;(5)劳教场所艾滋病防制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易春云;曾毅;陈曦;白立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5所中学4 794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知识获得途径、健康需求等.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预防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8.9%、74.5%、64.9%;除预防知识外,男女生其他两类知识正确回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初高中学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0.5%)、宣传栏(54.3%)、报刊杂志(50.7%)等.结论 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不系统,应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
作者:贾晓飞;卢次勇;陈维清;严燚;黄文繁;戴传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株分离于疑似食物中毒腹泻患者的EIEC菌株进行生化特征、血清学及致病侵袭力实验探讨.方法 参照GB/T4789.6-2003和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结果 3份标本分离到的同一血清型EIEC O29:K?菌株,经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学及Sereny试验证实为一株非典型生化特征,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结论 在肠道病原菌的鉴定中,非典型生化特征及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应引起注意.
作者:高亚色;梁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感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状况;了解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现状.方法 对1 20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 203例检测标本中,CT、Uu、MH三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61.9%(745例),男性44.3%(221例),女性70.9%(524例).其中CT总检出率13.7%(165例);单纯Uu感染女性(46.4%)大于男性(28.1%),Uu+MH混合感染女性(12.55%)大于男性(2.4%),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大于90%,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率均小于50%;Uu+MH混合感染对罗红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100%不敏感,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单纯Uu感染存在差异.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CT及Uu+MH混合感染,女性感染率比男性高.Uu、Uu+MH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及时进行Uu和MH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锋;江训良;邓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永县1993-2005年初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痰检率和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初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留的3份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对初诊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实验室痰检登记本中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诊查痰率逐年提高,近十年已达到100%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在12.7%~35.1%间.结论 提高痰检质量是早期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的重要手段,是结核病控制策略中的五要素之一.
作者:蒋路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56.7%),以大肠埃希菌(21.7%)和铜绿假单胞菌(11.6%),肺炎克雷伯菌(11.6%)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9株(31.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和表皮葡萄球菌(10%).真菌7株(11.7%).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普遍呈多重耐药性,葡萄球菌大部分耐甲氧西林.结论 神经外科病种原因及基层医院的抗生素滥用,使其获得性肺炎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有独特性,了解其规律和耐药率,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邱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 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 各组HBV DNA>1.00×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 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 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 05).结论 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 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林应标;陈朝晖;郭满容;刘巧突;刘颖慧;何准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与耐药性.方法 对459份腹泻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9例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42株,主要是弧菌科、变形杆菌和志贺氏菌,其耐药性分析结果也有所不同.结论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的监测与其耐药性对临床用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爱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传统的化学方法测量铅比较繁琐,用MP-2型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月饼中的铅,对比两种消解方法、两种测定方法,寻找佳检验方法.本文采用硝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两种方法处理样品,然后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MP-2型微分电位溶出仪测定铅浓度.两种消解法处理样品后,再用两种检测方法测定铅浓度,所测结果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变异系数分别为8.88%、9.56%、9.6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9%、103%.两种消解法、两种检测法,测定结果一致,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均很好,用硝酸-硫酸法处理样品,仪器法测定浓度,具有操作更简便、安全的优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映辉;谭更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粒子发光分析法检测102例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 DNA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eAg(+)血清54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7.53±1.08)E copies/ml;HBeAg(-)血清48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5.13±1.33)E copies/m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102例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含量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无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应结合两者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 对1994年1月~2005年12月12年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用API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实验,并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40.1%),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26.0%),但溶血葡萄球菌有增加的趋势;革兰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2.9%)和大肠埃希菌(2.4%)为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苯唑西林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头孢三代有较高敏感率;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头孢三代较敏感.结论 重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问题,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赖源;莫丽亚;张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