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疾病的影像特征以及病理对照.方法 从2010年~2014年接收的肺炎型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影像病理资料,比较并总结其影像特征与病理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病灶呈弥漫性分布,74例患者病灶呈局限性分布.结论 明确肺炎型肺癌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特点进行诊断,对其临床的治疗有指导性价值.
作者:罗康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1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观察其血清尿酸水平;根据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将血清尿酸水平异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血清尿酸水平为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病死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出现了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占患者总数的23.9%.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3±5.23)分,高于对照组的(10.21±7.52)分,观察组患者共有8例病死,病死率为15.3%,对照组患者共有7例病死,病死率为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应该将其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刘雅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使用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8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联合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Visick评分分级即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梁廷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普外科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700例,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为(45±10.3)min,腹腔镜胆囊切除(38±16.3)min,小切口胆囊切除(52±9.5)min,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术中出血、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相比较,内镜保胆取石术分别为(20±7.4)mL、(0.6±1.1)d,比腹腔镜胆囊切除(32±16.3)mL、(1.1±0.6)d,小切口胆囊切除(48±6.1)mL、(3.1±1.6)d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住院天数,内镜保胆取石术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保胆取石不但能够取出结石,还能保留胆囊功能,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李钊;班东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研究组予以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1.8%,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54.5%,且研究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显著,敏感性高,诊断价值优于CT.
作者:张郎杰;程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硬膜外麻醉组75例实施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7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麻醉用药量、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组,麻醉用药量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切皮、骨性操作和缝皮阶段腰-硬联合组疼痛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高,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阻滞完善快,可减少用药量,加速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两种核磁共振检查手段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MRI及MRA检查,而后按照梗死区解剖学血管支配,实施HRMRI检查,比较HRMRI、MRA识别载体血管狭窄情况、评估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 与MRA相比,HRMRI测得的载体血管狭窄程度更高,且可显示管径细小的豆纹动脉并更接近实际;HRMRI显示斑块位置及穿支血管能力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MRA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的准确率为51.52%,低于HRMRI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MRI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狭窄程度的灵敏度为97.06%(33/34).结论 HRMRI可显示穿支动脉自身管径和开口受累情况,且判断血管狭窄、狭窄程度的价值高于MRA,为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无创评估提供了可靠参考.
作者:杨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测在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5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经鼓膜检查为正常的30例(60耳)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均行声导抗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6耳中有34耳记录到鼓室压、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其中鼓室压≤-150 daP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声导抗检测中,对鼓室导抗图、声反射、鼓室压、声导纳值等客观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性分析,有利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漏诊、误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英来;逯素艳;高永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开颅夹闭组采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血管栓塞组则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动脉瘤治疗效果、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管栓塞组动脉瘤治疗效果和开颅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栓塞组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组,血管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明显优于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确切,但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康复时间延长,在术中细心操作和术后强化护理的情况下仍可作为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进行应用.
作者:苏松;罗选荣;杨云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方式诊治,给予观察组患者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民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踝关节扭伤的患者给予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牵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症状积分情况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情况和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踝关节扭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宇;王吏;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临床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2例AP患者为试验组,将其分为重症AP(SAP)6例,中度AP(SMAP)16例,轻度AP(MAP)40例;3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 d、3 d、5 d抽取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PCT、C反应蛋白检测,入院1 d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 PCT在入院当天即出现升高,MAP、SMAP和SAP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5 d后SAP组与MAP组PCT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小于24 h时,MAP组CRP水平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1,P>0.05);发病48 h以后,MAP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5),MAP与SAP组相比,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P<0.05).结论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MODS的发生、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赖力;焦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测定微量白蛋白尿的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史、生活方式、体重、身高、血压水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对比三组血压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相关性.结果 三组血压、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61,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 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存在正相关,干预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可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留取清洁中段晨尿标本检测方法,分析中段尿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Excel对计数资料用株数、构成比及相对比进行描述.结果在分离出的6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4株(65.67%),革兰阳性球菌18株(26.86%),真菌5株(7.46%).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3株,49.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病原菌有13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9株.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位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68.18%)、复方新诺明(43.18%)、环丙沙星(38.6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替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 T2DM合并尿路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按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控制滥用抗生素已迫在眉睫.
作者:杨德龙;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接受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6例患者在术后发生静脉系统血栓,分析76例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 .结果7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因为感染性门静脉炎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发生血栓的概率为61.11%;单纯脾切除术发生血栓的概率为27.27%;脾切除加脾肾静脉分流术发生血栓的概率为7.14%;脾切除加门腔静脉分流术发生血栓的概率为18.18%.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与不同手术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规范手术操作、实时监测患者血小板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血栓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俊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观察组30例患者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功能更好恢复.
作者:顾署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过治疗的大量出血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输血前后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前后比较,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输血后相比于输血前有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Hct)经输血后相比之输血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输血后凝血功能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之输血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患者在经过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有明显降低,同时凝血功能时间延长,可以预防血栓以及出血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刘如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中出现好转的患者共25例,总有效率为80.65%,且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PaO2、PaO2/FiO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兴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脐血流异常与重度子痫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脐血流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脐血流S/D值高于孕妇周期平均值90%作为观察组,共120例;对同期产前检查脐血流S/D值低于孕妇周期平均值的90%作为对照组,共240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胎儿脐带血清、羊水情况、脐带绕颈状况、发生早产、胎儿缺氧情况、剖宫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重度子痫对母婴健康严重影响,在治疗期间要严密监测母婴情况,为提高母婴安全,测定脐血流S/D值以及选择适当时间终止妊娠,可提高围产质量.
作者:宋怀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采用小切口手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90例来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行传统切口手术的为对照组,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相比于对照组的84.4%显著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展开小切口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范丰栋;高兆彩;尉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51)和试验组(n=51),对照组选择保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NIHSS评分、脑血肿消失时间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试验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脑神经功能,缩短脑血肿时间,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广泛应用与临床.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乳酸(LaC)、胆碱酯酶(ChE)与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预后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6例临床资料,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A(n=14)、B(n=30)、C(n=18)、D(n=4)四组,并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其中死亡者28例设为研究组,生存者3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LaC、ChE与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间的关系,且就以上指标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ChE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且APACHEⅡ评分与LaC水平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C组ChE、LaC水平较之A、B两组均更高,且较之D组更低(P<0.05);两组La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通过ChE、LaC检测与APACHEⅡ评分方案可有效评估危重症患者病况,有助于医师治疗,进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成活再生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断指再植治疗的5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不同断指部位、断指时间以及断指保存情况下的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结果 55例患者(67只断指),断指成活57只,总成活率为85.1%.远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中节、近节断指高,断指后6 h内进行再植的患者其断指成活率高于6 h以上再植的患者,手指离断后受到低温保存的患者其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未受低温保存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后应尽早(6 h内)接受治疗,且断指应低温下保存,再植手术中注意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接合,从而保证术后断指的成活和功能恢复.
作者:彭显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思南县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关键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还原酶(MTRR)A66G位点基因检测情况,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估,研究遗传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6月思南县314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位点进行评估其遗传风险,在10个月后对每例进行追踪回访,了解基因检测评估结果 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3147例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基因进行检测,其评估结果:未发现风险1268例,占40.3%;低度风险261例,占8.3%;中度风险1075例,占34.2%;高度风险543例,占17.2%.每例均在妊娠终止或分娩后进行追踪回访,总的出生缺陷率为3.53%.结论 思南县孕期女性MTHFR与MTRR基因检测各级风险不一;基因检测评估结果与出生缺陷无相关性.
作者:毛万成;田敏;李丽;张羽霞;陈燕;陈绍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纳入研究,使用CDUS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诊断结果 ;对比患肢与健肢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管不良特征以及CDUS影像.结果CDUS诊断阳性50例,与DSA一致;CDUS诊断出80处血栓形成,以髂外静脉和股浅静脉多,与DSA诊断结果相比,有4处不一致,但二者诊断结果高度一致.与健肢相比,患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更慢,血管内径更长,回声异常率(64.00%)、血管内膜异常率(62.00%)、瓣膜功能不全率(58.00%)更高(P均<0.05).患肢血管不充盈有闭塞,部分有断流,静脉管扩张,腔内有密集回声等特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同水平的诊断效果,能准确、直观、实时的反应病变血管情况,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纪红;付庆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时予以瑞舒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辛伐他汀.结果 经过对应性方法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hsCRP、TC、LDL-C、HDL-C以及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瑞舒伐他汀抗炎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石明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和;纪中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加用利格列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23,P=0.027),治疗组FPG、2hPG、HbA1c及BMI水平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提高降糖效果,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婷;张家隆;王永红;苏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在支气管肺炎伴喘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支气管肺炎伴喘息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相应方法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喘息持续时间,啰音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在支气管肺炎伴喘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速患儿的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董志付;黄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牡丹江市神经精神病院服用抗精神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益肝灵,1次4片,每日3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于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李献斌;张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94例(188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94眼)和对照组(n=47,94眼),对照组给予卡替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眼压变化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心率变化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低于对照组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结论 给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且安全可靠.
作者:左海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肾功能及炎症改善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的75.61%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CRP、ALT、AST、BUN、Cr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效果优于万古霉素,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水平,提高肝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情况及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提升率是6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可推广应用.
作者:田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从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选取84例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米非司酮用药剂量分成A组和B组,A组为小剂量组,有42例,而B组为高剂量组,有42例,比较两组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激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B组患者低(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均有治疗效果,但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明显.
作者:葛贵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安全性以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与观察组(采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两组各30例患者,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二氧化碳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及麻醉苏醒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停药即刻四个成串刺激(TOF)恢复至0.9的患者例数;观察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即刻TOF≥0.9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术中可控性好,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镇痛效果良好,达到的术中镇静更为满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苏醒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玉坤;王存斌;刘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盐酸山莨菪碱在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方面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促进产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办法观测产程,观察组则采取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结果 对照组产妇水肿消退、宫颈软化以及宫口全开时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占58.89%,观察组剖宫产率占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的患者实行盐酸山莨菪碱治疗,可以有效消退水肿,对宫颈起到软化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杨露;杜世华;李燕;桑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哮喘患者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由本院治疗的哮喘患者,将其以投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及用药前中后的FEV1指标情况.结果 用药1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FEV1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中及用药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FEV1指标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临床效率.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与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银杏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甲强龙治疗;银杏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银杏叶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银杏叶组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均比较轻微.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听力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时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于服药后3 d测量患儿的体温,并比较两组患儿疱疹、丘疹的结痂情况.结果 试验组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服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试验组的发热情况明显好转,疱疹愈合状况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治愈患儿的手足口病,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霍云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糖尿病并高血脂症130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氟伐他汀治疗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优,且两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 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樊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4年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根据分娩后不同用药预防方法,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40例,研究组采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对照组仅采取催产素预防,对比两种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各时间段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用药前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用药简单方便,成本低,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佳,可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宫缩乏力性出血.
作者:刘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月经失调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吗通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与口服克龄蒙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口服芬吗通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更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孟凡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13例,患者常规口服降糖药,同时调控饮食、适量运动.试验组11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疗总有效率99.1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瘙痒、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备良好降压、降糖效果,且患者用药后未见不良反应加重,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范玲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更进一步对右佐匹克隆在治疗焦虑障碍方面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择取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对每位焦虑障碍患者的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右佐匹克隆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较之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服用右佐匹克隆的观察组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采用右佐匹克隆对焦虑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见效快、效果佳,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宁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利福平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5例恙虫病患儿给予利福平口服,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心电图;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25例全部治愈,部分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论 利福平治疗恙虫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碳酸钙维生素D咀嚼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盐酸司维拉姆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水平、钙磷乘积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治疗效果显著,但用药后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加以重视.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抗雌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TAM)与托瑞米芬(TOR)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情况.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辅以手工检索等,依据纳入标准,对有关TAM和TOR对乳腺癌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搜集,并行Meta分析.结果 对照试验终纳入50篇,共有患者2781例,其中未描述抽取方法30篇,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法20篇;50篇研究对分配隐藏均未提及.统计结果:①计算总生存率:对1年、3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的研究共20篇,患者997例,其中TAM组492例,TOR组505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1年、3年总生存率无差异(RR=1.00,P>0.05);20篇有5年总生存率的报道,患者共1120例,其中TAM组549例,TOR组571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5年总生存率有差异(RR=1.07,P<0.05);10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患者共664例,其中TAM组322例,TOR组342例,进行Meta分析,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对比5年总生存率,具明显差异(RR=1.06,P<0.05).②不良反应:相较TOR药物,TAM有更多头痛、虚弱等不良反应;相较TAM,TOR致心肌梗死、血栓栓子事件等严重不良反应率居更低水平,而其有与TAM相似的轻度不良反应率.研究示,TOR和TAM均可导致阴道流血流液、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增厚等症状,且二者在阴道上皮组织和子宫内膜上所发挥的雌激素作用一致.③生存质量:对患者生存质量详细描述的文献20篇.采用ECOG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纳入患者共1120例,TAM组(62.9±3.3)分,TOR组(64.2±3.5)分,认为两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OR药物治疗,有与TAM药物一致的近期效果,但远期效果TOR更为理想,TOR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较TAM低,两种药物就生存质量而言,具相似性.在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方面,TOR更占优势.
作者:陈艳;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对新生儿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皮炎湿疹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氟舒松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新生儿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新生儿各类皮炎湿疹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新生儿各种临床症状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新生儿皮炎湿疹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峰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97.8%)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周晓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单纯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3.3%,参照组为81.7%,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作者:陈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联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详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月古;陈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单用多西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结合同步放疗对下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下咽癌104例,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常规方案,化疗有单用多西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采用Log-rank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方案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3年生存率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χ2=4.331,P<0.05),而3年肿瘤复发率低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χ2=4.451,P<0.05),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使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下咽癌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
作者:罗宁;郭汝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红霉素在治疗小儿重症哮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的重症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56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儿给予常规结合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VC、FVC、FEV1、V50、V25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93%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而不良反应无显著升高,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Ⅰ号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观察组患者胃痛、纳差、痞满、嗳气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伟;王文昌;张焕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阶梯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抗生素常规治疗,阶梯组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阶梯组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8.6%,阶梯组的总有效率为92.9%,阶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阶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阶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少.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联合盐酸美金刚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25.75±2.06)分,生活能力ADL评分(23.17±3.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具有保护脑部神经、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在老年痴呆治疗中与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联用有效抑制患者脑功能减退,改善脑组织生理性病变,用药简单、安全、稳定,有效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皖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出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降脂效果更好,且不良反较少.
作者:顾柏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排石颗粒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0例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消炎、利尿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相近.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加用排石颗粒口服的治疗方式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准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降到60以内的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插入喉罩时的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具有药效快、副作用小、术后容易苏醒、可控制麻醉深度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香花;张生茂;段伟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观察对象来源于社区2014年1月~2016年1月糖尿病门诊就诊的患者,且所有的观察对象均确诊为T2DM,且血脂异常,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一共有67例,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平均分到A组、B组中,A组33例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B组34例患者则是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之上,加用辛伐他汀,所有患者均要求在开始服药前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脂,治疗3周后再次测量上述指标.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6.67%、B组为97.06%,B组总有效率显著的优于A组;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均有了明显的变化,但B组的改善情况比A组更加的显著(P<0.05).结论 对于T2DM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之上,若加用辛伐他汀,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刘玉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丁卡因宫颈管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用于无痛清醒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20例,分为三组,A组丁卡因清醒组,B组清醒组,C组入睡组,各40例.各组均静脉微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缓慢静推或微泵输注异丙酚,其中A组人工流产术前宫颈管内塞入1%丁卡因棉签约10 s,先后两根棉签,以扩宫颈内外口.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宫颈松弛情况、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及高术者麻醉的满意度.A组宫颈松弛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P<0.05),A组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每公斤体重用药量、手术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P<0.05).结论 丁卡因宫颈管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清醒人工流产术,患者意识清醒,镇痛完全,有效减少宫颈机械损伤,减少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用药量,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离院观察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培珍;李海利;高伟;高德荣;张平;邓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优势较大,总有效率87.50%,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缬沙坦作为通用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舒张压与收缩压.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侯坤;包敏;任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高中成药注射剂应用水平,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抽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前后的医嘱300份,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临床用药的情况.结果 2016年8月前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60份,占40.0%(60/150);2016年8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药师干预后,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7份,占4.67%(7/15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效果显著,大大促进了中成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陈钧;施辉;顾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成本.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累计纳入93例.A组治疗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与药物费用.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A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8例、17例与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19例、14例与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药物费用为611.4元,B组为508.5元.A组与B组患者成本效果(C/E)的比值分别为6.52与6.93,A组成本效果比值相对较低.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综合优势更加突出.
作者:玛尔江·巴哈提别克;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6月30000份药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A组,将2016年7月~2016年12月采用精益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B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C组.结果 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退药次数均低于C组,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组,但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和退药次数、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模式好.
作者:姜云达;岳德永;杨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并对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以及应用后血压的控制情况,包括患者使用降压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服用缬沙坦73例,血压达标52例(71.23%);使用卡托普利49例,血压控制较好者35例(71.43%);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43例,血压达标31例(72.09%);使用贝那普利者11例,血压达标6例(54.55%).使用美托洛尔12例,达标7例(58.33%).吲达帕胺7例,达标5例(71.43%).使用呋塞米4例,达标3例(75.0%).患者的舒张压达标率明显高于收缩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降压药能够改善其血压水平,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优于收缩压.
作者:杨绍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以及兰索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5例、C组40例,其中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C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及敏感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E为18.37,B组C/E为7.99,C组C/E为15.10,B组患者C/E低;假设药品费用降低10%进行敏感度分析,A组C/E为16.54,B组C/E为7.19,C组C/E为13.59,B组患者C/E低.结论 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较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有着更好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作者:梁志国;李相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某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及医院管理现状,为保证精神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选取某院精神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精神药物使用情况、预后情况、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对精神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均采用精神药物治疗,其中精神分裂症112例,分裂样精神障碍15例,躁狂症13例,强迫症5例,抑郁症5例.使用频率较高的精神药物主要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其中有12例采用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住院时间为16~185 d,平均(66.4±16.3)d.单独用药63例(42.00%),两种药物联合治疗51例(34.00%),三种及以上药物联合治疗36例(24.00%).首次住院患者43例(28.67%),二次住院患者35例(23.33%),三次住院患者72例(48.00%).结论 某院精神疾病患者主要为重症反复住院的患者,联合用药多于单独用药患者.对精神药物加强管理,严格分类,明确精神药物使用适应证,对医务人员进行精神药物使用知识宣传教育可以保证精神药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效果.
作者:李志春;曹玉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药膏方,又称膏剂、膏滋,它是一种以中医辨证理论、个体治疗需求为基础,以备料、浸泡、煎煮、浓缩等诸多工艺为程序,以滋补、保健、治疗为主要功效的常见中药治疗剂型.在临床中医治疗过程中,中药膏方对儿科、内科、外科等科疾病均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但若膏方的制备过程、工艺不合乎规定标准或存在应用及服用不当的现象,则会降低膏方的药效,甚至还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因此,了解膏方的制作流程、制备工艺要点、临床应用情况,有助于规范膏方的制备过程、保证膏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袁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与普通药学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且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药学查房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进行干预.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的9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药学查房模式对比,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 及其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间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7月开始实施药学干预,分别对药学干预实施前与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依从性、药物利用指数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药学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33.4%和4.4%,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4.4%和15.6%,药物使用依从性分别为79.8%和91.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8%和21.6%,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给予积极的药学干预,有利于不合理用药率的降低,用药安全性的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并且承担着各个门诊与科室药品供应与患者药品处方调配的重任.门诊药房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及管理水准无一不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门诊药房药品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药品安全与患者健康息息相关,做好门诊药房药品监督,减少药品差错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医院门诊药房中药品差错出现的诱发因素进行积极探讨,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维护患者健康与医院声誉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及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干预的临床价值,且观察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内科病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患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服务,即只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研究组给予药学服务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对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学干预方法 .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药学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和用药干预满意度、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 药学干预组用药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药学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药物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影响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初次结核治疗患者300例,对其初诊问卷调查信息与督导随访信息进行回顾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时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对服药情况未见明显影响(P>0.05).督导随访信息发现,化疗时间与患者的不良反应与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呈现负相关规律,受教育程度与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规律.结论 受教育程度越高,治疗时间越短,不良反应发生越少,患者治疗依从性越高.
作者:沈玉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比较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病原学检测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单联抗生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二联抗生素使用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可有效促进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汪洋;单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处方点评在我院2016年度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6年度在我院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查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2月25日中心药站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医嘱,共计391例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中心药站2016年度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医嘱进行检查,诊断中未提及神经损伤或以上适应证以外的视为不合理医嘱.结果 经治疗后本组患者显效235例,有效117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90%,无头晕、发热、头痛、眼压高等不良反应.点评患者数391例,不合理医嘱2例,均为超说明书使用,没有相应的诊断及检查.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和急性脑血管性中枢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可促进损伤神经恢复;实施处方点评可规范临床用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应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益肾填精法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的临床效果,为解决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激素敏感性不强、并发症风险高、愈后复发等问题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从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和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肾填精法结合西药对激素依赖型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并通过对相关脏器的温和调养,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朱荣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研究组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观察两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3.9±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能够减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肖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方面症候及指标对比都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作者:郭晶;王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四联组采用四联药物治疗,中西医组在四联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干预前后患者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疗效高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短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优于四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症状消退和溃疡愈合,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肾通阳法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因子分的评分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阻滞、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四类因子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补肾通阳为主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越;成媛媛;刘彩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随机收治中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比对照组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对74例在院诊断并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尼莫地平片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于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大流速与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抽取来院就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试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效果显著,切实可行.
作者:姜伟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妇科炎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其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上,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愈后,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卢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从患者角度就经鼻内镜内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ND-DCR)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EXT-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对2013年~2016年的30例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END-DCR患者15例,EXT-DCR患者15例.以术后溢泪缓解为手术成功,患者就术后疼痛、术后溢泪缓解情况,以及如果必要是否愿意再次接受同样的手术方式进行作答.结果 15例END-DCR和15例EXT-DCR患者术后溢泪症状均消失(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DCR组患者术后第1周疼痛较EXT-DCR组更轻.所有END-DCR组患者均认为如果再次选择,仍会选择END-DCR术式.而EXT-DCR组患者仅40%患者表示愿意会仍然选择EXT-DCR术式.结论 END-DCR和EXT-DCR有着相似的手术效果,但笔者更推荐患者行END-DCR.因其较EXT-DCR术后早期疼痛更轻,同时大多数患者也更乐于接受没有疤痕遗留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斌;刘勇;刘玉芳;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采取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CML患者,分为加速期12例,慢性期65例,急变期15例,均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CHR、MCyR、CCy以及CMoR,以慢性期高,急性期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患者1、3、5年OS率、PFS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以慢性期高,其次为加速期、急变期.结论 对于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获得较高的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但对于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疗效较差.
作者: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对照法,将72例病例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每组36例.研究组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临床疗效与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ADL评分为(78.95±12.36)分,对照组为(62.49±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12±2.27)分vs.(17.84±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加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信鹏;吴保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分型和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10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型的临床效果和随访复发率.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治愈75例(72.8%),好转21例(20.4%),无效7例(6.8%);按照临床分型,Ⅰ型和Ⅱ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均高于Ⅱ型、Ⅲ型(P<0.05);随访6~12个月,Ⅰ型、Ⅱ型无复发,Ⅲ型有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和临床分型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
作者:陈小平;杨丰;瞿光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
作者:胡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和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高的几率发生代谢异常,并且精神分裂症很有可能是引发代谢综合征的一项危险因素.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导致其体质量增加,还可能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和血脂血糖水平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医师不仅要注重专科治疗,还要注意预防代谢综合征,适当采取干预措施对其高危因素加以控制.
作者:牛学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术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其优势在于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痛的治疗环境,大程度降低手术引起的疼痛及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人流方式.但因此而导致的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问题较为突出,属于远期并发症的一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正常生殖功能等造成影响.因而,做好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就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药物防治方法 、效果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引起氧化应激,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氧化应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将控制氧化应激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工作.本文旨在对氧化应激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疗效.方法 通过综合多篇论文探讨总结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结果 小柴胡汤在治疗原发性肝癌、颈椎病、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哮喘伴抑郁患者、癌症发热、反流性食管炎等多方面均有作用.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盆腔炎作为一种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果未获得有效治疗,会表现出诸多疾病后遗症.盆腔炎后遗症有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不孕等,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对妇女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利娟;郑庆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孕产妇的关注度的提高,加上孕妇体力劳动减少、孕期营养摄入过多使孕妇的体重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体重过多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妇产科学综合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孕期控制体重,这对于改善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其症状较为严重.目前,临床尚不十分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正确的诊断是科学治疗、提高患儿预后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些年,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行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作为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对于此问题,众多学者存在争议,本文就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行讨论,对比分析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纵行全层裂开,深达肌层,裂口已形成梭形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痛苦.随着日常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肛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首先概述了肛裂的症状与病理改变,分析了肛裂的发病因素,综述了肛裂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海龙;董成;徐玲;韩艳庆;李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给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脑病.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间接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常用的照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间歇蓝光照射,另一种是持续蓝光照射.不同的光疗方式的疗效有所区别.本研究主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将CXCR4-pIRES2-EGFP重组质粒转染给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选取CXCR4 mRNA表达高的细胞株作为后续实验的对象,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将不做任何处理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正常对照组,将转染空质粒的CXCR4基因高表达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空白对照组,将转染siRNA质粒的含有CXCR4基因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干扰组;比较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蛋白的能力、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获得了含转染CXCR4基因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挑选A2株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成功获得了含干扰CXCR4基因表达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水平、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均为干扰组、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梁鼎天;李泉旺;黄金兰;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凉草粉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本实验采用水回流提取方法.首先确定以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凉粉草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测定凉粉草水提取液中槲皮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从而优化槲皮苷的佳水提工艺.结果 佳水提取工艺的条件为:溶媒量15倍量的水(除去吸水率),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 h.此佳水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槲皮苷的含量为3.241 g.结论 槲皮苷的提取率较高,可行性较好,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丘亮日;欧能奉;陈钟扬;郭晓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当归中的多糖含量.方法 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结果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回归方程为Y=0.0469X-0.2458(R2=0.9994),在8.16~20.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单糖加样回收率试验RSD=0.28%,总糖加样回收率试验RSD=0.29%;样品中单糖约占6%,总糖约占20%,总多糖约占14%.结论 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佳用量为2 mL,反应时间为4 min;该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当归多糖.
作者:欧能奉;丘亮日;温颖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研究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接受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探究解决对策.结果 老年人、儿童是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群体,静脉滴注方式是导致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系统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必须做好管理,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选择安全途径给药,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颜路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方式.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48例,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式,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主要成分、患者的用药方式及自身体质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在48例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本次研究临床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以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呼吸系统损害等为主,5种注射液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均恢复健康.结论 合理地选择药物、正确掌握药物使用的方法 、了解药物适应证及范围是减少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我院应致力于降低中药注射剂在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从医护人员与注射剂本身着手.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60℃,增益10.结果 红景天苷、大花红天素、紫丁香苷和草质素苷在73.59~1471.8 ng(r=0.9998)、81.52~1630.4 ng(r=0.9996)、78.73~1574.6 ng(r=0.9998)、6.65~133 ng(r=0.9995)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99.33、99.67、100.06(n=9),RSD(%)分别为1.95、1.72、2.28、1.98.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无干扰,可作为检测大花红景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迪;周悌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探索零售连锁药店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展,笔者对广州地区主要的连锁药店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药店走电商之路是必然,但目前条件尚未成熟.连锁药店应该在实行差异化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营销,为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做充分准备.
作者:伍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