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945X
  • 国内刊号:44-1549/T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60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处方药杂志   2018年1期文献
  •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创建简单、无创的诊断肝硬化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肝活检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同时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HA、PCⅢ、CⅣ、LN,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方程.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的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PCⅢ、LN、CⅣ水平均显著提高;回归方程诊断的肝纤维化的灵敏度91.89%(34/37),特异度为83.33%.结论 HA、PCⅢ、CⅣ、LN是诊断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以及程度的敏感指标,四项指标定量联检有助于预测诊断.

    作者:熊钻;梅玉峰;王春阳;魏宝珍;刘萍;沈利华;余亦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共1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非肺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通过胶体金法进行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1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菌阳59例,菌阴73例.菌阳肺结核检测敏感性为79.66%,菌阴肺结核检测敏感性为69.86%,诊断总敏感性为74.24%,特异性为92.00%.其中IgG抗体阳性89例,IgM阳性9例,5例患者呈现IgG抗体与IgM抗体同时阳性;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阳性检出率74.24%,和细菌学阳性检测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敏感性、特异性的特点.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88%(4/45)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P<0.05).结论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饶飞飞;徐宗祥;钱菊生;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44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血乳酸水平、血pH值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乳酸及pH值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 h、24 h、48 h,研究组血乳酸水平及血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纠正酸中毒,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黄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抗菌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成本差异对比

    目的 对三种不同抗菌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2例,分别予以不同抗菌方案治疗,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C组:头孢呋辛钠+红霉素,进行疗效、成本分析.结果 两药联用时,临床症状以及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花费较低(P<0.05);三种方案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的C/E值低.结论 在达到相同的疗效时,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花费低,经济学优势为显著.

    作者:赵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周血尿酸水平对妊高征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患者外周血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监测60例HDIP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例和正常尿酸组30例)和30例同期健康孕妇的外周血UA水平,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尿酸水平[(457.8±66.2)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402.6±54.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尿酸水平[(170.4±48.3)μmol/L]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中高尿酸血症组的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FGR、早产儿、剖宫产、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围生儿死亡1例,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除了1 min Apgar评分(4~7分)无显著性差异外,正常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尿酸增高可能在HDIP的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对UA进行监测是有效判断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方法.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手术中使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126例,利用随机表法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取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8%和11.11%,观察组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总有效率为98.41%和90.48%,观察组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可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整体效果显著.

    作者:申丙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45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医院院前急救的合理规划提供指导.方法 从医院急救中心指挥系统数据库中调取2016年的急救资料,将接诊的3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急救患者的资料,总结其性别、年龄、病种分布情况,并分析院前急救的季节分布、出诊时间分布特征.结果 3459例院前急救接诊的患者中,男1976例(57.13%)、女1483例(42.87%),总体男性略多,在年龄上,则以31~40岁、41~50岁和21~30岁之间的患者占比高,分别为24.31%、22.75%、14.83%;其中,60岁及以下的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而60岁以下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其中,损伤发生率高,为25.18%,中年人居多;其次是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所占比例均在10.00%以上,总体年龄偏大.冬春季是院前急救出诊次数多的季节,共占53.80%;而在急救时间上,则以9~12点、17~20点、13~16点出诊次数多,分别占24.34%、20.38%、19.72%.结论 院前急救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种分布及出诊的季节、时间分布特点有所侧重,加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培训,合理安排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点的工作排班任务,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张耀先;李兆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水压分离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水压分离治疗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功能的保留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水压分离疗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保留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输卵管通畅率为82.5%(33/40),宫内妊娠率为42.5%(17/40),再次异位妊娠率为0%(0/40);而对照组的输卵管通畅率为52.5%(21/40),宫内妊娠率为17.5%(7/40),再次异位妊娠率为10%(4/40).研究组上述指标全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水压分离治疗比常规保守手术治疗更能有效地保留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范立慧;汤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间在院治疗的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80例单纯HBV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功能检测指标、临床症状及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3.75%,胰腺炎发生率为27.50%,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1.25%和肝癌发生率为20.00%,而对照组的分别依次为20.00%、8.75%、6.25%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四项肝功能检测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C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8.75%,好转率为53.75%,无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5.00%,无效率为1.25%,两组治愈率和无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合并HBV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单纯HBV感染导致肝硬化患者更差.肝硬化患者的致病因素较多,对于失代偿期患者诊断较易,需尽早明确致病因素,可有效减轻病情,同时强调患病期间杜绝饮酒,值得广大患者注意.

    作者:曹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7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Scr)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王开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疗体会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中阴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对诊疗过程提出有效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出现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120例,对其阴道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对后续治疗提出建议.结果 对120例患者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发现,造成阴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于子宫肌瘤导致的有26例(21.67%),子宫肥大11例(9.17%),外源性性早熟3例(2.5%),宫颈息肉8例(6.67%),先兆流产22例(18.33%),更年期功血不足11例(9.17%),前置胎盘15例(12.5%),其他因素造成的有24例(20.00%).结论 阴道流血病因的多样性为临床治疗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临床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有效的诊断,结合诊断以及病因分析设计临床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减少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乙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肛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乙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勇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血液疾病中应用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3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3例患者按照患病类型分为AL组、AA组、ITP组.同时选择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43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AL组、AA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结果 AL组、AA组、ITP组患者的PLT、PCT血液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TP组患者的MPV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A组、ITP组患者的PDW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AL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增生程度均显示为增生活跃,AA组患者则表现出增生程度显著下降的现象;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多数显示为成熟产板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呈现出成堆式分布;AL组、AA组、ITP组患者巨核细胞数则大多数显示为幼稚型或颗粒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则呈现出单个偶见的现象.结论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有利于检测出血液疾病,并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患有何种血液疾病,有利于血液疾病患者的确诊与治疗.

    作者:白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尿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同心功能等级慢性心衰患者80例,以及进行健康检查人员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血浆U-Ⅱ、AQP2水平检测,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U-Ⅱ、AQP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呈现正相关性,U-Ⅱ水平随着心功能的等级增加而降低,与心功能等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与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存在着相关性,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进行U-Ⅱ、AQP2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曹庭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预防性应用临时起搏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的作用

    目的 预防性应用临时起搏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10日~2016年3月4日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采用单盲、随机实验设计,将患者均分为起搏器组和阿托品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以及住院花销和住院时间.结果 起搏器组患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4.4%(22/64)显著低于阿托品组67.2%(4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在自理能力(28.7±2.9)、活动能力(33.4±3.6)、精神状态(34.9±2.4)和睡眠质量(35.0±3.3)方面评分显著高于阿托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患者住院时间(11.3±1.4)d、住院花费(20124.8±834.2)元、并发症发生率1.6%显著低于阿托品组(15.6±2.5)d、(23312.9±894.9)元、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患者满意度93.8%显著高于阿托品组患者满意度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心脏起搏器的置入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

    作者:赵春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于基层医院接受保健的70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孕产妇给予综合健康教育,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94.29%)与对照组孕产妇(68.57%)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孕产妇保健工作中应用有效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升孕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作者:孙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死亡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石敬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节育器的置入时间将患者分为即时组和延时组.即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延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1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器(6个月内放置完毕).观察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2~3个月、术后4~6个月两组女性的妊娠率,及术后6个月内两组女性节育器脱落、因症取出节育器、宫腔感染、腹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节育器率、宫腔感染率、术后1个月内妊娠率、术后2~3个月妊娠率、术后4~6个月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腹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延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高且易被女性接受的长效避孕方法.可减低反复流产率、非意愿妊娠率,避免女性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3月78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疾病转归率,母婴妊娠结局,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结果 综合组患者疾病转归率高于对照组;综合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相近,干预后综合组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联合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收效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徐祗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手术需行硬膜外麻醉患者93例,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七氟醚麻醉,试验组47例患者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血压、心率、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舒张压为(62.30±5.27)mmHg,收缩压为(100.67±1.44)mmHg,心率为(89.13±6.81)次/分.对照组舒张压为(70.52±4.69)mmHg,收缩压为(112.14±2.50)mmHg,心率为(101.64±7.89)次/分.试验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疼痛程度呈逐渐降低,试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有较好效果,可使得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稳定,并稳定患者心率水平.

    作者:孟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74例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腹胀评分分别为(1.18±0.05)分、(1.26±0.06)分、(1.12±0.04)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6±0.07)分、(2.18±0.08)分、(2.25±0.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显效2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显效18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7%(28/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加用益生菌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曹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68±0.73)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82±1.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建文;何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成效.方法 选取86例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心率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以及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95.35%vs.7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在基础治疗上,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更佳.

    作者:胡维娜;史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常规组实施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54.54%,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黏稠度、24 h内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较单独用药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后,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提供卡维地洛治疗.对比心率、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效果.结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心率(67.38±3.64)次/分、舒张压(71.58±5.52)mmHg、收缩压(121.63±7.45)mmHg、空腹血糖(5.99±0.47)mmol/L、餐后2 h血糖(10.02±1.31)mmol/L、心电图总有效率(92.86%),上述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可靠.

    作者:盛爱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HbA1c、UAER、UmAlb、SCr、BUN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水平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对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钟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7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60例晚期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期、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化疗总体疗效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毒性、脱发、皮肤黏膜、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癌能使患者临床疗效获益,患者耐受性良好,且能延长生存周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永梅;商妮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试验组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后3个月)、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85.7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压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情况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血压稳定,心绞痛改善,血脂水平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徐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来院就诊的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性脑梗死后治疗,试验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胆固醇水平、脑梗死复发情况、脑缺血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满意情况等.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调查后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3.27 mmol/L,脑梗死复发0例,脑缺血事件发生2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4.56 mmol/L,脑梗死复发1例,脑缺血事件发生4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人数11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脑梗死后复发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30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150例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加常规方法治疗作为治疗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利培酮加常规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均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与使用利培酮对比,两者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毕见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心电图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2.50%)明显低于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减轻病情,且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苏建宏;甘学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对患者PASI评分的影响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治疗用药,入选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5例以卡泊三醇软膏展开治疗为卡泊组,53例通过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为钙泊组,对比皮损分布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4周两组PASI评分均有下降,组间对比,钙泊组显著较低,且钙泊组总有效率是96.23%,与卡泊组的7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使PASI评分显著下降,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多.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眉蛇毒血凝酶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各类慢性创伤患者92例,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6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创面进行处理,而参考组患者则采用一般血凝酶对创面进行处理,同时统计对比各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结束治疗后,观察对比试验组和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试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83%;而参考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凝血酶的治疗效果,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慢性创面具有更强的止血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凤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为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加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程之内的对照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平均止血时间对两组临床效果的显著性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等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配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缩短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

    作者:张有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酚妥拉明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酚妥拉明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期间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单纯应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另采取酚妥拉明、丹红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方案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相关疗效标准评估后观察组有3例判定无效,对照组有15例患者判定无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记录患者于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喘息、喘鸣音、湿啰音、咳嗽)等消失所需时间,观察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更具优势(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用酚妥拉明联合丹红注射液可取得相对突出的治疗效果,确保临床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爱萍;王生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171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血象正常时间;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血象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肺功能指标相近;干预后治疗组患儿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水平,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张迎涛;张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取100例腹部手术所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胃减压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曲肽与鼻胃减压管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对其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究冠心舒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52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的左心室后壁厚度状况、室间隔厚度状况等.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都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运用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心室重构的状况.

    作者:曾宪辉;郝爱华;韩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改善以及血清学指标控制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岩;霍美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前处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研究组行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脉压差(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滴鼻后10 min、手术前10 min以及手术过程中10 min的心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压差和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可以稳定患儿心率,有利于麻醉工作的开展.

    作者:黄婧;吴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结合硫糖铝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性胃炎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对其进行治疗,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相关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协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时,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

    作者:徐刚;何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4例,分为两组,各62例,试验组予以盐酸罗哌卡因15 mg;对照组予以盐酸罗哌卡因10 mg,比较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盐酸罗哌卡因15 mg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更佳.

    作者:包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外科手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预防,观察组采用曲马多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术后苏醒无明显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山;张宏;崔洁娜;杨会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率与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和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77.1%相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将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作者:吴伟芳;吴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铝碳酸镁配合治疗.治疗后统计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4 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临床综合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多潘立酮药物单独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心电图结果、总体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频率,防止心血管事件.

    作者:赵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用药对策.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与B,治疗组A(氯吡格雷口服片),治疗组B(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比其治疗总有效性、血脂变化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等数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总有效率为78.08%,治疗组B总有效率为93.1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中,有53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72.6%;治疗组B中,有69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94.5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B中各项血脂数据与治疗组A对比,均得到有效好转,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稳定,对老年患者机体不产生明显刺激.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剂量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 在帕金森病(PD)的治疗中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观察临床疗效,探究不同剂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75例患者根据服用盐酸普拉克索的剂量分为五组,每组15例,剂量分别为0.75 mg、1.0 mg、1.25 mg、1.5 mg、2.0 mg.借助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评估不同剂量的疗效差异.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五组患者的UPDR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UPDRSⅠ的总评分与基线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部分的总评分与基线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可自行缓解.结论 单纯用盐酸普拉克索治疗PD具有明显临床效果,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患者在情绪、行为、精神方面的症状改善显著,但其剂量大小与药物安全性无相关性.

    作者:倪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烧灼感和反酸以及上腹积分明显比常规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佃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干预前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相近;干预后联合用药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细胞(TNF-α、CR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4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54.83±5.29)ng/L、(21.74±6.83)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30.74±6.84)mg/L、(8.17±1.85)mg/L,对照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65.83±6.29)ng/L、(30.28±5.58)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43.86±7.37)mg/L、(11.87±3.72)mg/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GDM病例中选择90例,并随机等分成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采取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达标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4.27±1.03)%、妊娠高血压发生率0.00%、剖宫产率8.89%、羊水过多发生率2.22%、新生儿低血糖率0.00%、早产率4.44%、红细胞增多率0.00%、巨大儿发生率2.22%、呼吸窘迫综合征罹患率0.00%,均低于对照组[(5.68±1.87)%、8.89%、28.89%、15.56%、15.56%、17.78%、11.11%、17.78%、11.11%、17.7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有助于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对GDM疾病有良好疗效,并能更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hs-CRP、BNP、NT-proBNP、LVEF、LVESV、LVEDV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系统微炎症状态,遏制心肌损伤,提升心功能.

    作者:黄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消化内科就诊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胃康灵片治疗,试验组实施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证实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证实总有效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接受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较为理想,胃黏膜功能明显改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毕超;陈仕武;刘祥;戴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使用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症状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束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的疾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向贵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应用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析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应用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中成药不合理处方42份,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42份:①适应证不明确37例,占82.22%;与西药配伍不合理3例,占6.67%;用法用量不适宜2例,占4.44%;剂型选择不合理2例,占4.44%;禁忌证用药不合理2例,占4.44%;其中主要以适应证不明确为主,占82.22%.结论 中成药处方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应加强监督管理,重视合理用药,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坚持合理用药,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层层落实,认真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监控管理,避免经济利益导致的不合理用药,进而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少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建立门诊用药咨询窗口的实施路径和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用药咨询窗口服务的效果,以期更好地发展用药咨询服务,建立更有效的门诊用药咨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用药咨询有效咨询记录共253条,对咨询对象、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种类、咨询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对象中女性(57.7%)多于男性(42.3%);咨询者中,中老年患者131例,所占比例较高(51.8%);以患者咨询为主(54.5%),其次为医师(18.5%)和患者家属(17.1%).患者咨询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为药物用法用量(19.2%)、药品价格(16.6%)、是否医保报销(13.9%)、药物有无(11.3%)及药品有效期(10.8%),药物比较(6.7%),药品通用名(5.5%),不良反应(4.3%).咨询药物类别以心血管系统药物(20.5%)、抗感染药物(19.0%)、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5.8%)、呼吸系统药物(12.6%)等为主.咨询方式则以现场咨询为主(89.7%).结论 建立临床药师门诊用药咨询可为患者提供详细准确的用药指导,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痰检,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别的结果,统计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了解不同病原菌其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100例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共得到合格痰液标本100份,经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标本93份,培养阳性率为93.0%,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6.86%,革兰阳性菌37株,占36.27%,真菌7株,占6.86%.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多数临床常见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相对而言,阿米卡星、替考拉宁是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类别,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均为0;真菌对灰黄霉素、制菌霉素的耐药率为0,敏感性好.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培养得到的病原菌中都存在较为广泛的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指导,结合耐药试验的应用合理用药,尽量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形成,控制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师干预措施观察

    目的 对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药师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收治的53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患病情况、治疗情况以及家庭、自身、医院等各项因素等,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所有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有效回收504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04/531);回顾有效回收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不高、慢性病病程长、用药种类繁多、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家人不关心、自身肢体不便或健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少、就医条件差、医患关系不佳等都是造成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因素.结论 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受到自身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较差,药师在给药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做好慢性病的控制工作.

    作者:杨文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应用解热镇痛药药物治疗的患者,包含解热镇痛药的处方42947张,然后对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解热镇痛药主要包括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以及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主要有布洛芬、右酮洛芬,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主要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以及美洛昔康,复方制剂包括复方氯唑沙宗、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氨酚曲马多,其他包括双氯芬酸钠、双醋瑞因、洛索洛芬钠、洛芬待因、萘普生.这类药物除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之外,还有一定的抗风湿、抗炎的作用;大部分的药物都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解热镇痛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上应该更加明确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余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 明确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现状,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方法 以当地的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对乡镇卫生院的药房基础硬件条件进行调查,统计卫生院中从事相关药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才素质,包括文化水平、专业以及学历等基本信息.同时调查乡镇卫生院的药品管理状况,包括药品采购到出售的整个过程.对比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和部分大型医院的临床药学建设工作进程,明确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存在硬件条件较差、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药品管理不规范以及临床医学建设工作较为落后等问题.结论 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存在许多的不足,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建设完整、创新的药品供应和药事管理机制.

    作者:李向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院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目的 对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对各病区药房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当场告知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各病区药房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管理规范,未出现因使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医疗安全事故及隐患,但部分病区仍存在有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处方管理意识不强、药品批号概念模糊、药品过期等不良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专人负责、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进行处方管理、定期检查及考核等措施.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高思想觉悟,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注重细节化管理,科学严谨的对待药品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好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避免药品的滥用及流失,杜绝其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顾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广州某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麻醉一区2016年1月~2016年6月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消耗数据,计算各药物用量、金额和DDDs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在总用量中用药频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黄碱、氢吗啡酮、芬太尼(0.5 mg)、吗啡、羟考酮,芬太尼(0.1 mg).在术后镇痛方面,氢吗啡酮用药频度大,舒芬太尼位居第二,吗啡第三.氢吗啡酮和吗啡主要用于术后镇痛,比例分别高达62.9%、78.2%.结论 该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

    作者:刘石带;黄洁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对医院病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与干预

    目的 回顾性调查住院辅助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辅助药物专项检查工作中抽查的4404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样本数、涉及药物种类及科室分布等.结果 4404份样本病历共检查出不合理样本838份(19.03%),主要涉及药物为复合辅酶、康艾、左卡尼汀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氨溴索注射液(兰苏)、核糖核酸Ⅱ(小).不合格样本以适应证、单次剂量、用药疗程超说明书为常见,构成比依次为37.71%、20.53%和25.17%.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在病区较为常见,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应充分发挥审方职责,减少无适应证用药及无正当理由的超说明书用药,以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汤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162例观察

    目的 对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作出客观的临床再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治疗组采用八正颗粒,每次温开水冲服1袋(4 g/袋),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八正合剂,每次口服20 mL(120 mL/瓶),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统计分析用SAS 8.1和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 患者FAS结果表明,八正颗粒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86.42%,其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八正合剂;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20%、76.54%).结论 八正颗粒是治疗膀胱湿热证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凌;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记录其治疗后3个月短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5.13±1.71)d、哮鸣音消失时间(3.91±1.21)d、气促缓解时间(2.41±0.62)d、咳嗽消失时间(5.14±1.43)d,与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短期复发率0,较对照组9.76%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可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邸顺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1例,分别给予川芎泽泻汤治疗和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0.49%;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疗效优越,可更好地控制血压.

    作者:崔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初诊为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共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同时配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理想血压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水平,且在恢复理想血压、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单纯干预生活方式.

    作者:赵鑫;刘振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用于治疗下肢丹毒

    目的 观察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6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局部症状体征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半年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局部症状较对照组轻微,症状改善程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沉、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湿敷疗效更佳,可显著减轻炎症和局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晗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疗效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究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川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麒;王雄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偏瘫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FIM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张维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川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云贵、四川、东部及东北是中药川芎的主要产地,在有效成分含量和采集日期上差异明显,可结合二者予以鉴定;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产地和有效成分等可准确鉴定中药川芎,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川芎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孙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鼓胀36例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鼓胀(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肝硬化腹水肝郁脾虚型鼓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盐高蛋白饮食;复方氨基酸15AA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螺内酯口服,呋噻米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鼓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发展前景.

    作者:王安娜;李敏;代英;高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并需要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0例纳入研究.根据白术饮片炮制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30例,土炒白术为A组,炙白术为B组,焦白术为C组,对比三种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对比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A组(93.33%)高于B组(70%)、C组(73.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70%)与C组(73.33%)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炮制中药饮片前,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分型进行严格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其病情选择不同的饮片炮制方法,以期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作者:景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处方中外形相似药材的鉴别方法探讨

    中药材种类非常多,尤其是有不少中药材外形非常相似,为了保证临床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必须对这些外形相似的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保证药物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中药处方中几类外形相似药材的鉴别方法,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及针刺养老穴治疗.然后比较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于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武汉地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武汉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需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汉族患者186例,用PCR荧光法对该类患者CYP2C19基因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多态性分布的频率,比较不同性别基因多态性的区别.结果 男性109例患者中,CYP2C19*2野生型为51例(46.79%),突变杂合型44例(40.37%),突变纯合型14例(12.84%),CYP2C19*3野生型为103例(94.49%),突变杂合型6例(5.51%),无突变纯合型.女性77例患者,CYP2C19*2野生型为38例(49.35%),突变杂合型30例(38.96%),突变纯合型9例(11.69%);CYP2C19*3野生型为74例(96.10%),突变杂合型3例(3.90%),无突变纯合型.结论 该地区男女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超;卢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0例情况进行分析,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用常规方式+手术方式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1、2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1、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充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1、2年的生存率.

    作者:刘娟;蒲晏均;伍映鑫;叶华平;张自银;青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院2010~2016年215例ERCP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目的 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2月行ERCP的患者215例,就其临床资料、ERCP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215例行ERCP的患者资料中,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44%,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高淀粉酶血症(23例)和急性胰腺炎(21例),发生率分别为10.70%和9.77%,另外,急性胆管炎(5例)、急性胆囊炎(2例)、消化道出血(3例)、乳头切口出血(3例)、十二指肠穿孔(2例)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2.33%、0.93%、1.40%、1.40%、0.93%;术后患者的死亡例数为0例,死亡率为0%.结论 ERCP用于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且有效的,但需重视术后并发症.术前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了解患者基础病况,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中熟练手术操作技术及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恺;秦荣;朱淑军;廖信茜;邓淦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48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48例进行检查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Ⅱ)检测以及甲胎蛋白(AFP)检测,观察各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变化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PICKAX-Ⅱ以及AFP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此外,PICKAX-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较AFP高(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PICKAX-Ⅱ指标检测的准确性高于AFP,PICKAX-Ⅱ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斌;古善智;黄满平;熊正平;李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高危因素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相关高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中出现愈合例数155例(86.1%),出现骨折不愈合例数25例(13.9%).致使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情况为:年龄、位移骨折、合并症等级.结论 影响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位移骨折以及合并症.除直接对股骨颈骨折愈合造成影响外,各因素间也存在着互相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欧文博;郭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卵巢早衰研究与治疗

    卵巢是女性第二性特征的体现,是女性身体极为重要的生殖器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卵巢早衰患者越来越多,本文从卵巢早衰的原因入手,深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卵巢早衰治疗的现状,同时也对我院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作者:张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 二甲双胍在近年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效果优于诸多常用降糖药.本文总结近年该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临床经验,整理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药理研究进展,发现除治疗糖尿病外,该药在糖尿病患者抗肿瘤、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防治机制上有突出进展,予以重点分析.结果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降糖、调脂肪、提高胰岛敏感性、抗炎、降低游离脂肪酸等机制发挥治疗糖尿病和抗糖尿病并发肿瘤、并发大血管病的效果;其中激活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AMPK)是作用关键链.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率和大血管疾病发生率,有利于并发症预防.

    作者:吴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且发病率有所上升.急性心力衰竭为心内科常见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严重时可致死.脑利钠肽(BNP)是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主要标志物之一,对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指导作用,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不仅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而且可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动脉,疗效显著.然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确切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究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工程化

    我国中药的生产、研究及应用历史悠久,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与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巨大贡献.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药生产、科研、制作体系及工艺也需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才能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实现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这就要求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不断创新.现从多个方面探讨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工程化,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作者:于秋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牙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由具有特异性的微生物所导致的龈下感染所致,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以及牙槽骨吸收等.目前为止,对于牙周炎的治疗,临床普遍使用传统机械疗法,将牙周局部的刺激物进行清除.然而,该种治疗方法较为片面,仅使用外科性质的清创术将附着于牙周的菌斑去除,对于非附着性的菌斑,则不具有作用.因此,临床需要寻找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四环素类药物用于牙周炎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田东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研究

    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导致迟发性脑缺血,被认为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进行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口服或经静脉注射血管舒张剂、3-H疗法(扩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血液稀释联合治疗法)、血管内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等.

    作者:李思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月季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属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全年可采收,本品有通达气血、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我国古方中常将其与当归、益母草合用治疗月经不调;也可与金银花、连翘合用治疗痈肿疔毒.现阶段对月季花的研究发现,月季花的花、叶和根均可入药[1],经成分提取发现月季花中含有大量黄酮和酚酸类物质,还有部分鞣质、色素、芳香油等成分[2-3],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提取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功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抗癌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月季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现代技术提取出的月季花成分也在现代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下面就月季花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应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月季花可能的应用方向作简要的介绍.

    作者:刘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标记物及治疗药物分析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可以应用于肿瘤疾病诊断中,也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还可以当作治疗靶点,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关注该领域.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危险因素涉及人口统计学、功能结局、慢性病以及神经学等诸多因素,本文就PSD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慧;常焕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引起该病的诸多可控因素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位居前两位,而二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洪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自主神经系统对调节机体内脏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机械通气来改善通气以及全麻手术时进行呼吸支持,但机械通气使胸腔内的生理性负压变为正压,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机械通气对自主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刚;张文敬;房怿;申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方法 芦丁作为对照,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在0.0128~0.064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0134X+0.00019,r2=0.99993,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19%,RSD为1.50%(n=9).结论 硝酸铝显色法可作为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作者:许磊;韩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分析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3月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0只3月龄小鼠为实验对象,展开两个分项研究.其一为睡眠时间影响实验,将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展开睡眠潜伏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对比.其二为自主活动影响实验,将其他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在用药前后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结果 半夏厚朴汤给药的三组小鼠在睡眠潜伏时间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睡眠维持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睡眠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延长的更为明显(P<0.05).在给药前各组小鼠活动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动次数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半夏厚朴汤有镇静、催眠的效果,对于失眠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岩;罗志宏;张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家兔十二指肠离体肠段标本,采用常规离体肠平滑肌标本活动的实验方法,用生物机能分析系统记录用药前后对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肠肌收缩的变化,观察辐照前保济丸粉和辐照后保济丸粉对肠管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辐照前和辐照后的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均能明显促进其收缩,同时又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辐照前后保济丸粉之间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具明显促进作用,均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其作用不受辐照的影响.

    作者:茹丽;郭起岳;李其凤;张首亚;袁征;徐勤;宋健平;王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特点和原因.方法 选取收治的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年龄≥60岁作为老年组(n=62),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n=80),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中毒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结果 老年组麻醉中毒Ⅲ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耐受力弱占比高于对照组,用药剂量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其中患者耐受能力低下,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是主要的中毒反应引发原因.

    作者:梁仁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98例,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分析.结果 临床中使用的药物大多数是运用较多的药物,分别为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参麦、生脉等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发生率为12.24%,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余为8例.结论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较为关键,降低临床不合理配伍,并增加输液监护,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凯迪;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对中药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比较,未进行处方审核者设定为对照组,按照药品使用说明对中药注射液处方进行严格审核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保证中药注射液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对症用药并单独使用中药注射液.

    作者:沈玉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