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办单位: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1959
  • 国内刊号:61-1278/R
  • 影响因子:0.16
  • 创刊:198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2-9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6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信息杂志   2017年5期文献
  • 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研究

    目的 比较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肠道耐受性与VAP发生率.方法 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住时间的单双日分A、B组,每组50例,对照组(A组)普通胃管采用常规经鼻腔置胃管方法,观察组(B组)普通胃管在胃镜引导下置于十二指肠降部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道耐受性(有无胃液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与VAP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B组)VAP发生率36%,对照组(A组)VAP发生率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肠道耐受性(不良症状)比较观察组明显减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治疗,肠内营养的实施途径,采取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

    作者:谢素红;谭翱;叶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对比及临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我院80例甲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皮疹发生率(5.00%)、血细胞计数异常发生率(1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肝功能损伤发生率(47.50%)较对照组(12.50%)高,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均出现不良反应,对症用药,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作者:李建华;彭国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如何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从而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低下.方法 选取7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该病例术中均进行甲状旁腺保护,具体体现:①精细的手术解剖进行甲状旁腺术中识别和定位;②精确的甲状旁腺被膜解剖;③确切的保护甲状旁腺血供.术中及时发现甲状旁腺血供受损或被误切则行自体移植.观察术后近、远期有无低钙血症发生.结果 近期发生低钙血症38例(50.6%),予静脉补钙,快5 d内出院前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慢术后一月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5月,未出现远期低钙血症情况.结论 术中完整保护甲状旁腺,是避免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为有效的手段.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时,至少保留2个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作者:陈军;王少军;汪刘华;俞仁龙;姚永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资料为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厌氧菌感染性盆腔炎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对宫颈分泌物进行采样测试厌氧菌感染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75例患者,治愈60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93.3%;观察组75例患者,治愈70例,显效1例,无效4例,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94.7%.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对照组发生2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3例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立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康复训练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住院次数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次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148例CPO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配合呼吸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次数、肺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次数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呼气峰值流速、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康复训练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次数,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彭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各方面功能的影响,分析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20例因妇科非脱垂良性疾病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肌力小于Ⅲ级,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分为A、B、C三组,通过Kegel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法、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分别对其进行治疗,6个月后进行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各方面的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经盆底康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观察到实验组在各方面的功能及生活上都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比较A、B、C三组不同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发现其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复上C>B>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方面C>B>A且C、B的疗效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B、C两组比较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子宫切除术后能有效治疗患者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且利用康复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黎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轻症小儿肺炎门诊雾化吸入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轻症小儿肺炎的门诊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轻症肺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平均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门诊轻症小儿肺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起效快、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治疗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中低血糖症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判断.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50例,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差异分别采用食物补给、葡萄糖注射等方式改善血糖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值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糖值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逐渐接近于正常值(P<0.05).3例患者出现昏迷后治疗2~5h苏醒,意识逐渐恢复正常.2例嗜睡患者在治疗后睡眠时长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普及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的方式改善低血糖症.

    作者:吴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影响因素,为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防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14~2015年住院的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影响因素为:感染,血压控制不良,心衰,贫血,血糖控制不良,脑血管病,血液透析通路异常,外伤等.分布前三位为:感染,血压控制不良,心衰.结论 对于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注重感染、血压、干体重的控制,注重原发病的治疗,注重营养状况的改善,,保护血液透析通路,由此注重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性管理.

    作者:何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襄州地区农村妇女宫颈HPV亚型感染统计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地区35~64岁农村已婚妇女宫颈HPV亚型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统计2014~2015年本院对符合年龄的10304位本地区已婚农村妇女的宫颈HPV检测结果,按每5龄为一组,共分为六组,统计各组HPV亚型感染情况.结果 本地区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宫颈HPV感染率为6.85%,以高危亚型为主占总阳性94.90%,52型、16型、58型位居前三.HPV多重亚型感染率为14.73%,50~64岁年龄组中感染率明显上升.确诊为CINⅡ~Ⅲ的人数在各年龄组中差别小,确诊为宫颈癌中50~59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全部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亚型分别为16型、18型、31型和33型均为单亚型感染,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原位癌为主.结论 ①数据表明本地区农村妇女宫颈HPV亚型感染占据前3位的是52型、16型和58型,50~64岁人群中高危亚型以及多种亚型叠加感染率有明显升高趋势,50-59岁人群仍是本地区宫颈癌高发人群;②宫颈癌的发生与HPV单亚型持续感染有关,HPV的筛查有利于分流管理高危人群提高宫颈癌的早诊率,并可减少细胞学工作量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武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方法 110例分娩孕妇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实施剖宫产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宫缩素使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几项指标方面的差异对比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1例,占20.0%;对照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9例,占16.4%;两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经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这样不仅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风险,手术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疗效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7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监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数据.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VC占预计值%,PEF、FEV1占预计值%、FEV1/FVC%占预计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肺功能,可作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梅;张作清;张昌红;丁海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腰背肌锻炼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应用腰背肌锻炼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患者实施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电针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电针技术的基础上加用腰背肌锻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治疗效果、腰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治疗期间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腰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腰背肌锻炼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患者实施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10月收治的10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在入组时、 教育干预8w末和出院1年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等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时两组在HAMD、SDSS、GWB、SES、GSES量表评分相近,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在HAMD、SDSS、GWB、SES、GSES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复发,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高危HPV检测及阴道环境判定,所得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280例体检女性中,高危型HPV感染者62例(21.14%),无HPV感染者218例(77.86%),HPV16型、HPV、HPV18型、混合感染人数分别为21、18、23例,感染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280例体检女性中,宫颈病变者70例(25.00%),宫颈正常者210例(75.00%);阴道微生态中,乳酸杆菌、念珠菌及阴道清洁度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乳酸杆菌、念珠菌及阴道清洁度等阴道微生态指标都是造成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保证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是预防各类妇科疾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45例(50耳)为数据源,根据患者的炎症类型及病变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记录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纯音测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数据,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和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测定患者的纯音测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数据较术前明显提升,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耳(72%)的患耳听力改善;累计5例在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内无患者复发.结论 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有效清除病灶,抑制引发深度的颅腔感染和并发症,降低复发概率,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陈立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前路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采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Cobb角,并对比分析.结果前路组临床总有效率稍高于后路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后路组20.00%(P<0.05);两组术前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前路组显著低于后路组(P<0.50).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但前路内固定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朱凤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疗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疗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鼻胃管喂养,研究组在鼻胃管喂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体位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较对照组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体重到达2000 g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疗法能促进患儿胃肠功能发育,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体重的增长.

    作者:窦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食道癌手术患者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88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分析患者胃肠道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肛门的排气时间为(1.94±0.36)d,肛门的排便时间为(2.53±1.83)d,住院时间为(14.54±3.3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8±1.36)d,肛门排气时间为(3.69±1.83)d,住院时间为(21.64±6.0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式、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增强胃肠道耐受性,是一个有效的加速食管癌患者康复的治疗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马顺然;周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癌伴不同肺叶结节的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可切除肺癌伴不同肺叶结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科38例手术切除肺癌原发灶及肺内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结节大小、数量,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PET-CT检查,原发癌分期及结节与原发灶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38例肺癌患者均行手术切除不同肺叶结节,病理检查提示良性结节,其中纤维组织16例、炎性假瘤5例、错构瘤3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其他良性病变13例.结论 肺癌伴不同肺叶结节应积极通过各种临床方法及手段鉴别诊断,伴随肺叶结节积极行楔形切除手术治疗.

    作者:李成;秦治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术前留置输尿管内双J管时间的研究

    目的 分析我院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术前留置输尿管内双J管时间长短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163例手术患者中84例术前常规留置双J管2 w,79例术前未留置双J管.置双J管2 w一期手术均顺利进行,3例未留置双J管一期手术失败.结果 对比两组的输尿管软镜一期手术成功率(100%、96%),手术时间(40.2±12.2)min、(43.7±13.3)min,碎石时间(31.1±10.8)min、(32.8±12.9)min,术中输尿管损伤(5%、6.3%),清石率(98±1.2、95±1.3),术后并发症率(4.8%、2.5%),术后住院时间(2.9±1.1)d、(3.1±1.2)d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未留置输尿管内双J管进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伟;闫成智;王华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应用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应用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了66例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甲组33例患者早期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治疗,5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乙组33例患者在首次术后3个月同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残疾率比甲组患者低,P<0.05;除过度分流,两组患者在分流管阻塞、感染、脑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0.05.结论 针对脑外伤患者,在早期给予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腹股沟疝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观察半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7.19%,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陈昌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 对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进行观察,并分析出血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120例前置胎盘患者均选取于2013年9月~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各组患者皆为30例,I组予以使用催产素,II组予以使用宫腔填纱联合催产素,III组予以单独使用欣母沛,IV组予以使用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对比分析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I、II、III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之于IV组患者来说,差异并不见有统计学意义存在(>0.05);I、II、III组患者于产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显著要多于IV组,数据差异的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这种出血处理方法在治疗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出血中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冬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 讨论利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50例,首先对两组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分析

    目的 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三线减张两种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鼻中隔三线减张两种手术,对照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两种手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鼻中隔鼻中隔黏膜损伤例数、术后明显疼痛例数.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鼻中隔黏膜损伤例数、术后明显疼痛例数分别为(32±6.1)min、(25±5.5)ml、5例(5.4%)、11例(11.8%),高于对照组的(40±7.2)min、(34±6.4)ml、13例(17.3%)、35例(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三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过程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愈合较快.

    作者:蔡克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OA软骨形态改变和BML与临床表现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MRI检查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软骨形态改变和骨髓水肿样病变(Bone marrow edema lesions,BML)程度与临床表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之间相关性.方法 收集膝关节炎患者47例.采用Philips公司Achieva 3.0T TX磁共振检查设备,8通道膝关节线圈.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2-TSE-SPAIR、冠状位T2-TSE-SPIR、矢状位3D-FFE-WATs.图像传入Extended MR Work Space R 2.6.3.1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全器官MR评分方法(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对膝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及BML病变进行评估.结果 软骨形态改变WORMS评分与WOMAC正相关,相关系数r=0.41,P<0.05;BML WORMS评分与WOMAC正相关,相关系数r=0.693,P<0.05;BML与软骨WORMS正相关,相关系数r=0.456,P<0.05.结论 膝关节OA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软骨缺损程度、BML程度与临床表现程度呈正相关,并且BML程度与软骨缺损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提示,软骨的缺损、BML有可能是引起KOA患者疼痛的原因,并且,两者在KOA进程中相互影响对方的发展.

    作者:陈展航;宋亭;刘祎;黄健威;陈永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海南省大学生对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评价

    目的 了解海南大学生对本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评价情况,为建立健全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方法抽取样本,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高校非突发事件干预机制合格情况调查表对海南省四所高校大学生302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南省高校大学生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评价合格率为58.2%,其性别、年级、您对自己专业的喜爱程度、学习压力、是否遇过突发事件、宿舍环境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海南省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评价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级、您对自己专业的喜爱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学习压力、是否遇过突发事件、宿舍环境、大学期间是否遇到刺激性事件,需要加强学校的预防干预体系宣传力度,以提高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作用力,维护学生的民主心身健康.

    作者:陈太才;申亚男;王小丹;蒋湘玲;高允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脓毒症患者乳酸与心功能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乳酸与机体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6月诊断为的脓毒症患者相关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每例患者入院时的乳酸和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数据(作为应激反应指标),并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乳酸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016年1月~6月我院诊断为的脓毒症患者中有4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收集到入院时的乳酸数据和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检查数据,42例患者入院时所测得的乳酸为(5.76±2.53)mmol/L,入院后6 h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所得心脏指数为(3.50±0.35)L/(min·m2).乳酸与心脏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37,P<0.01,说明乳酸与心脏指数二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入院时的乳酸与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心脏指数为应激反应的指标,乳酸可能为脓毒症患者早期机体的应激生物标志物之一,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作为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乳酸的增高可能有助于提高机体在应激时的自我保护.

    作者:杨丽君;梁隆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应用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对缩短产程的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应用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产科住院分娩行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静滴引产的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7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分娩只用缩宫素静滴引产的相同条件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85.71%、66%,剖宫产率为14.29%、34%;实验组活跃期时间≤4 h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产后2 h内出血量<100ml病例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7.14%、22%.以上两组临床资料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中于临产活跃期适当行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静引产,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加速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瘤率,减少产妇产妇2h内出血量,更好地保证母儿预后良好.

    作者:陆佳红;胡小英;张薏;何一波;杨新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波理疗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在抗感染、祛痰、改善通气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肺部微波理疗,bid,对照组加用酚妥拉明0.3 mg/kg,加入5%葡萄注射液ivgtt,bi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日均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采用胸部微波理疗方法,此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福英;于旭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胫腓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比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开展检验工作,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观察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试验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6.7%,对检验工作满意率为98.3%,均高于对照组的90.0%、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实施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唐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心源性脑栓塞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入院接受治疗的8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用尤瑞克林,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第1、3、5 d的NIHSS评分、病死率与BI优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尤瑞克林注射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翟赞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62例作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HP阳性者使用抗HP三联疗法加常规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62例荨麻疹患者中有4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率为72.6%,健康对照组的Hp阳性率为43.6%(x2=10.721,P=0.001).对45名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86.66%,其中25人治愈,占55.55%.结论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军香;秦立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住院待产的120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对参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选择自然分娩率、实际自然分娩率对比参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还可提高我县医院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树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用于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 分析

    目的 探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骨折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Pilon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我院45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作用.结果 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为95.56%;终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21例(46.67%),结核性胸膜炎13例(28.89%),非特异性炎症5例(11.11%),其他良性病变6例(13.33%),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确诊率,且操作简单、创口小,安全可靠.

    作者:由振华;黄锦宏;凌春华;程易;赵云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4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得到手术及病理确定,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超声引导实施瘢痕妊娠病灶的穿刺注药治疗,观察超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早早孕型为4例,胚囊型为22例,不均质包块型为16例;治疗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灶与周围肌层回声明显下降,病灶周围血流信号显著降低,RI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有效诊断CSP,并可引导穿刺注药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VLT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73例86条肢体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和58例67条肢体行传统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疗效理想,较传统手术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聂明;李静云;高进;靳科;朱勇;胡竞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P7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70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NSCLC 32例,小细胞肺癌8例)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P70抗原表达的相对水平,半定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肺癌组SP70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NSCLC组(n=32)SP70平均表达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组(n=8)(P<0.05);SP7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结论 SP70可能是评价NSCLC的一个潜在的指标.

    作者:梁祥森;甘耐炎;吕凯;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内压水平对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腹内压水平对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组.在肠内营养实施前测量腹内压作为基线水平.将腹内压>15 mmHg作为腹内压升高组,腹内压<15 mmHg作为腹内压正常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情况、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 腹内压水平与危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腹内压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与腹内压正常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腹内压升高组腹泻发生率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腹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内压水平越高,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越多,中断营养的机率越高.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严密监测腹内压水平,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

    作者:马盈盈;吴琴江;段孟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改良张力带术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采取改良张力带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以常规张力带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改良张力带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改良张力带术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性高,而且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余卫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 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93例重度痔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治方法不同,分设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行改良硬化剂医治,研究组行改良硬化剂联合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医治,比对两组医治前后便血症状评分、相关临床指标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医治前两组便血症状评分对比(P>0.05),医治后研究组便血症状评分、相关临床指标、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痔疮患者行改良硬化剂联合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医治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便血控制与住院等所用的时间,并减少便血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8月接诊的疑似胃癌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胃镜对患者胃部病变组织进行取材,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查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弥漫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42.11%显著低于肠型患者62.50%(P<0.05),混合型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60.00%与肠型患者、弥漫型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组织病理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临床检测,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张雁霞;路喜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会阴侧切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会阴侧切孕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200例为观察组,采用连续缝合法缝合会阴,20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断缝合法缝合会阴.对两组产妇缝合时间、伤口疼痛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伤口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会阴侧切连续缝法合优于间断缝合法,值得推广.

    作者:傅艳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介入治疗后护理进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STE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绝大部分STEMI的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发生管腔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管痉挛,使所供血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坏死.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该病的特点为起病急、发病重、病死率高等.若未进行及时、精心的抢救和护理,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可及时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从而挽救濒死心肌,明显降低死亡率,是STEMI获得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措施[2].

    作者:路建旭;郭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对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妊娠子痫前期、脑梗死和中风等多种症病的早期肾损伤监测.结果 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异常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妊娠子痫前期、脑梗死和中风等多种症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诊治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妊娠子痫前期、脑梗死和中风等多种症病肾脏早期损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世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切除术.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因其方法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疗程短、可反复治疗及治愈率高而逐渐被认可.但其治疗方法的疗效、是否影响卵巢功能及影响的程度和时间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为其以后在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燕;樊伯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诊疗进展概况

    总结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分型,西医诊疗,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治疗方法,结合我院经验,对中西医治疗鼻咽癌做了简明的介绍.

    作者:刘术金;李丽菊;林癸宇;胡联民;陈刚;潘梅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新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小的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常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作者:马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的器质性病变和冠状动脉痉挛的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为表现的心脏病,属临床常见病、危重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是解决血管狭窄病变的一个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明显积极效果.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围手术期心肾损伤发生率虽较前降低,但是仍存在很大的比率,特别是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procedure Myocardial Injury,PMI)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中西医结合防治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进行探讨.

    作者:宁红艳;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槐枝研究进展

    槐(Sophora japonica L.)为豆科槐属植物,又名国槐、家槐、豆槐等,槐枝为槐的干燥嫩枝,亦可趁鲜使用.槐枝药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等早有记载.本文参考了近三十年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和民间使用情况,就槐枝的资源分布、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分析、药理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性味及功能主治、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为槐枝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柴天川;刘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验进展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支原体,会使局部病灶发生感染,同时会导致患儿多器官、多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是重症肺炎引发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中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会引起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脓肿,若不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

    作者:宗浩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水肿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探析

    脑水肿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可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以及低渗性脑水肿,以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较为常见,此类患者若未及时得到相应治疗,随时可危及生命,故本文对脑水肿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综述,结果表明,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和病种类型,实施相应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脑水肿现象,提高临床生存率.

    作者:黄锦丰;凌国源;玉石;陈文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Fibulin-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腓骨蛋白-1(Fibulin-1)是腓骨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均有其表达,近有研究表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就Fibulin-1在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韦伟;孙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研究进展

    本次主要研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患者的效果.根据早期诊断标准,了解产妇的各项状况.结合该病的早期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总结临床治疗体会,以便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才能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泌尿系统结石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作为全球高发疾病的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之一,遗传、环境、饮食习惯、代谢等因素均有可能诱发泌尿系统结石.在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与更新,关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手段也取得了新进展.微创取石技术、体外碎石技术等被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临床治疗中,并逐渐期待传统开放性手术,传统开放性手术、微创取石技术、体外碎石技术等各具特色且同时都有一定的手术适用范围,本文主要将各种治疗方法的有点、操作特点、适应证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RRT治疗MODS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CRRT治疗MODS的效果观察.方法 在ICU进行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CRRT治疗.结果 经CRRT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血pH值随CRRT的治疗逐渐恢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将更能发挥CRRT在救治急重症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曹红梅;王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及对策

    目的 探讨新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针对既往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完善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核心制度,全院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加强了护理安全和风险意识,防微杜渐,有利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与发展.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逐步得以体现,特别是新法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改变了服务态度,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朱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度,满足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胃镜检查需求.方法 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8例高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在检查前行口头的宣教,干预组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增加检查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检查过程中专人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以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在依从性、检查成功率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镜检查过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让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医院试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进计划,主要包括强化门诊导诊、治疗、咨询服务技术水平,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质量,2014年全年接诊患者1222571例,2015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接诊患者1372663例.结果 2015年患者满意率97.02%高于2014年89.28%,分诊失误2.22%、治疗相关并发症0.12%、护理投诉0.32‰、意外伤害0.20‰、纠纷事件发生率0.12‰低于2014年4.79%、0.20%、0.58‰、0.26‰、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分诊正确率.

    作者:张英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比较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及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59例(对照组)和48例(试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两者在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严重疼痛、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比较: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6.9±4.3)h、(24.9±5.4)h、(4.7±1.8)d,(15.7±3.6)h、(12.8±4.7)h、(3.6±1.3)d,;严重疼痛为12例(占比20.30%)、2例(占比4.20%);并发症为7例(占比11.90%)、2例(占比4.20%).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改善患者下床、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又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平均3~6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林艳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预见性护理指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金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混合痔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普通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中医路径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疼痛情况的差异.结果 中医路径组跟普通组比较,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中医路径组相较于普通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更高、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疼痛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中医路径组相较于普通组不良情绪、疼痛情况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灵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顾客护理管理中,对OEC模式的应用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骨科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OEC组,每组护理人员36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工作,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OEC模式开展工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选择2014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由常规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由OEC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OEC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高于常规组护理人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OEC模式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患者PICC导管维护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12月120例门诊PICC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导管维护;2016年1月~6月120例门诊PICC患者为观察组,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PICC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导管维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整体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PICC患者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手术麻醉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服务组和人性化服务组.常规服务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人性化服务组则实施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满意度;手术依从性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舒适评分;麻醉后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人性化服务组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人性化服务组手术依从性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舒适评分显著比常规服务组好,P<0.05;人性化服务组麻醉后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低,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减轻其疼痛感,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翠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慢阻肺的健康指导

    慢阻肺(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相关联,高发期在冬春季.慢阻肺是可以防治的疾病,治疗是以保护残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为目的,主要采用化痰、解痉及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治疗并发症.因此,加强患者日常保健,可以延缓慢阻肺病情、减轻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正确的健康指导可以改善病情和延缓病情发展,是老年慢阻肺管理的关键.

    作者:徐瑞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析

    目的 探究针对乳腺增生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6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评分.结果 接受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识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具有不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住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认知水平,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期间的身体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梅;卜晓星;程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以于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对象,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方式.结果 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更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透析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于重症狠疮性肾炎病理状况及护理心得的总结,可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我院正积极进行重症狼疮性肾炎的病程护理研究,自2010~2012的两年时间内,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就有28例,我院相关单位以该28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进行冲击治疗,即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酸醚联合使用,记录治疗期间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病理状况、生理状况以及情绪的改变,以患者对治疗进程配合度及药物作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为基础,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下降,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情况有所改观,根据医学统计相关理论可知,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了骨髓抑制症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在耐受不良反应的同时继续接受治疗.结论 护理干预在各种临床治疗过程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重症狠疮性肾炎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任,促进患者配合医生的质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施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前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围产期心理状况、 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对于产前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在常规护理中使用产前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产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产妇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产前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满意度,SAS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SAS评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产前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提升产妇在治疗中的依从性,减少产妇心理波动,对于提升临床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宝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并组织实施.结果 经过6个月品管圈小组的活动,使本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由改善前的176例下降至改善后的26例.提高了圈员的品管能力,充分展示了病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团队协作能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的护理工作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莉;王玲媚;皮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采血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对其血液标本质量以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我院门诊需接受采血的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采血前血管准备、采血时护理、拔针护理、血液标本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25例,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23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为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合格24例,不合格1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96.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2例,不合格3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88.00%,观察组血液样本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提高采血穿刺的成功率,而且有效的管理血液标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影;周英;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临床护理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常需手术处理,传统方法为开腹穿孔修补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腹腔镜手术运用的越来越多,其优点非常明显.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为2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医院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医院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门诊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73.10%).结论 提升医院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选择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可行,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升,有助于医院改进护理质量,临床护理意义积极.

    作者:李晓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视角带教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访多视角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是将18名手术室新护士,分成两组,2012年1月进入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进入9名作为观察组.培训期均为1年.年龄20~24岁,均为高中毕业后进入护理院校的护理毕业生.对照组采用3个月理论加操作集体培训,3个月后进入手术间采用一对一带教.观察组采用多视角带教.从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服务态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观察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种考核和评价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视角带教的优越性:有效弥补了当前新护士存在的问题,更加人性化.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带教受教,而是从人文关怀上,更多的关心新护士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真正有用的、身心健康的护理人才.

    作者:郑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流产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目的 探讨对流产患者实施流产后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 将168例行人工流产患者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84例)与流产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组,84例).在流产术前、术后随访对两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询问重复流产及生殖道炎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避孕知识均处于较低水平,护理后两组的避孕知识均显著提高(P<0.05),但干预组避孕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重复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殖道炎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流产患者实施流产后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者,将10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50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鄢云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应用MECT治疗的护理探讨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术的治疗及护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及患者的预后,目前MECT治疗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中唯一的一种重要物理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安全、也是有效的独特治疗技术.

    作者:竺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对准确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4日在我院干部综合一区住院需要记录24 h出入量的98例心血管危重患者为观察组,累计记录频次610例次,在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明确管理主体,建立相关组织体系,编制管理及活动规划,跟踪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评估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8月25日~2014年9月21日我院干部综合一区住院需要记录24 h出入量的98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为84.10%(513/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89%(40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84,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24h出入量记录中,可明显提高记录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救治方案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唐轲;高秀娟;曹章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认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8例,有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护理满意13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6.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能够显著的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琳;夏冰;崔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院校本科护生老年护理就业意愿调查

    目的 探索中医院校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4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年级本科护生在是否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三就业意愿高.结论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中,应贯穿各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教育,以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和就业意愿.

    作者:徐然;王佳琳;张文翠;刘鑫;陈皓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 研究分析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皮肤点测试的300例荨麻疹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0例荨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过敏原为阳性,其中食物组中海虾的阳性率高,阳性率为34(46.57%),吸入组中以花粉和尘螨的阳性率高,分别为26(34.21%)、19(25.02%);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为海虾、花粉以及尘螨,在护理中需要尽量的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病患避免和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降低荨麻疹的发病率.

    作者:杨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晚期肝癌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肝癌晚期患者关于疼痛的部位、特征、程度以及伴随症状进行观察,指导有效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肝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肝癌晚期患者经过护士精心的护理后,47例患者疼痛在使用药物和心理护理后有所缓解,存活期约为4 w~3个月,未出现恶性突发事件,如跳楼、自杀等,3例患者因癌结节破裂引起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晚期肝癌疼痛至关重要,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在临床广泛实行.

    作者:孔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中医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肝硬化患者66例,随机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肝硬化病情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中医护理组肝硬化病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确切,可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曹迪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临床观察与护理实践

    目的 探析重症早期预警及并发症的护理策略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5例,对其实施重症早期预警及护理策略(基础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其中基础护理包括心理、发热、口腔、皮肤、休息及饮食、用药、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针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通过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实施早期预警及相应护理策略,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62例治愈,13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阴道分娩产妇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预见组施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负性心理的差异.结果 预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产后2 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负性心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焦虑情绪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老年输液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宣教、心理干预以及音乐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SAS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刘颖;刘扬;李海珠;宗苏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

    总结95例头面颈烧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输液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创面护理,防止感染,重视营养支持,加强出院指导,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针对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自本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另外一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在生活质量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恢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杨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采用随机法在我院妇科选取79例子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病房号码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组别为对照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组别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仔细地观察与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生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为25.64%,观察组为7.50%,组间具有显著差异(x2=4.73,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92%,95.0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x2=5.38,P<0.05).以上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减少其治疗后产生的并发症情况,该方法临床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夏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骨科并发会阴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骨科并发会阴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及截瘫患者并发会阴湿疹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外用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观察组用派瑞松霜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与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会阴湿疹效果佳.结论 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会阴湿疹疗效佳,能够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娉婷;何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术前患者焦虑情绪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8例伴有高血压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血压水平.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30.2±4.1)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3.2±4.3)分,且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也分别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高血压并行外科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程度,稳定血压水平,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储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患儿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四肢骨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医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加速切口愈合,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冯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健康教育护理举措,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56%,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临床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蓉;叶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SCL-90、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本次主要对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SCL-90、SDS评分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情感障碍患者70例,根据所有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中的各个因子的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对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使其焦虑、忧郁等情绪被降低,还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流程管理降低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采用流程管理,观察其对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使用胺碘酮注射液的2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为2015年1月~12月的接受胺碘酮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流程管理;对照组116例,为2014年1月~12月,接受胺碘酮注射用治疗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流程管理可降低和减轻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程度.

    作者:刘敏;何晓琴;李梓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癌化疗患者应用饮食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胃癌化疗患者应用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化疗患者应用饮食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有效率,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小桃;邱珍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细致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致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芸;焦康玲;夏雪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传染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传染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优质护理实施前在传染科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实施后在传染科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以评估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传染科患者护理中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和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开展.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术后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细心护理,5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从生理、心理及生活各方面综合护理,并针对潜在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芳;林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IDS合并PCP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护理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卡氏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1].死亡率高达60%,特别是在低CD4+、低蛋白、低氧分压等情况下[2].患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为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3].但患者伴随低氧血症,尤其是氧分压低于60 mmHg时,常规的吸氧往往不等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常需要早期行无创辅助通气,可改善呼吸肌疲劳和降低呼吸肌做功,减少机体内白蛋白的消耗,特别是早期应用,可降低患者呼吸加快的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增加,增加患者食欲,从而提高患者血清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及预后.我科2014年1月~2016年4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IDS合并PCP导致呼吸衰竭32例患者,使患者平稳过渡低氧血症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汇报如下.

    作者:丁小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护理保护方法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护理保护方法.方法 以我院介入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者共计2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护士基础防护措施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职业保护.对比两组防护前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及介入室工作中职业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防护前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防护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介入室工作中职业损害发生情况(白细胞减少、月经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发热)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分析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对于职业保护方法,能够减少介入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可能.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信息检索双语教学多模式考试方法探索

    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以多模式考试方法,促进教学改革,解决突击考试、考完即忘的问题,强化课程的持续性和后效性.提高学生获取专业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方法 设计多模式的考试方式,包括听课与课堂回答,检索实习,英文口头报告和综述论文等部分.将考试融入平时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对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加强对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结果 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结论 多模式考试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作者:郝冬梅;张松;杨琳;杨益民;李旭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DT模式联合PBL在大肠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大肠癌临床教学中应用MDT模式联合PBL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PBL+MDT组45名和LBL组45名,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PBL+MDT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LBL组(P=0.0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L+MDT组教学满意度优于LBL组(P=0.02).结论 MDT模式联合PBL在大肠癌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晓辉;赵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及医疗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在控制医疗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64名参加麻醉恢复室实习的在校麻醉学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P组(阶段式教学组,n=32):采用阶段式带教;C组(对照组,n=32):采用传统讲授带教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和风险理论知识考核,并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同学实习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实习结束时的技能操作成绩和风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C组(P<0.05),P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在恢复室实习带教中采用阶段式实习带教法有助于实习同学的操作技能掌握和医疗风险控制.

    作者:董军;刘媛媛;朱儒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儿童保健适宜服务模式探讨

    儿童保健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相关政策要求,全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提升技术内涵,促进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梳理较为成功的适宜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以供研究和借鉴.

    作者:周密;李春芬;何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环境、社会适应性.方法 对湖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近十届校友进行问卷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显示,调查人群中60.48%认为求职方法和经验欠缺;19.27%觉得是自身其他方面欠缺;调查发现93.52%的毕业生从事的都是与要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结论 学校应加强针对性教育,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全面、深入的择业观;做好大学生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同时鼓励毕业生走出去开展创新、创业.

    作者:曹建华;肖飞;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群相互竞争的SEIQV传染病模型稳定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的社会民众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而传染病的出现对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传染病的研究以及分析.本文基于此,对两种群相互竞争的SEIQV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杨国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病案个人信息的质量管理

    目的 提高病案个人信息正确率,确保病案质量与服务质量.方法 列举病案中个人信息问题.结果 姓名、性别、关系、国籍错,地址混乱,年龄不精确.分析:收录信息方法落后;对重要性认识不足,疏于核对;三级医生负责制落实不足;电子病案系统不健全.结论 只有全员重视;改进收录方法;健全三级医生负责制,加强培训;完善电脑系统;才能提高正确率、更好服务大众.

    作者:罗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TBL教学初探

    TBL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TBL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发现TBL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科及师生间的交流,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袁仕善;侯德富;杨盛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探讨

    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医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宗旨的落实与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员工约束力、增强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医院实际情况,分析医院全体员工思想建设方面的难点,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等解决办法,切实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和促进医院的安定团结以及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院文化创新与实践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社会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当中形成的,为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共同价值体系,它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成功的医院文化,一般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维系、教化等功能.如何理解与创新现代医院文化,是各级医院管理者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聊城市脑科医院为例,浅谈医院文化创新与实践.

    作者:鹿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A组应用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治疗,C组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C组患儿总有效率同A组、B组患儿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伦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影响对比

    目的 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琉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诊治的9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甲琉咪唑医治,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医治,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医疗效用和肝功能影响程度.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肝功能损伤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甲琉咪陛治疗,不仅效果优胜丙硫氧嘧啶,且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但肝损伤时间出现早.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梗塞后遗症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确诊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6w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等.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有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实施神经节苷脂、银杏达莫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艾德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子宫次全切术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子宫次全切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子宫次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两组:七氟烷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采取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组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结果 两组手术中各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参数变化和血糖变化均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苏醒时间长于七氟烷组,两组苏醒后MMSE和OAAS的评分无显著差异.两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烷比丙泊酚具有更强的可控性,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作者:夏继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麻醉中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与牵拉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9例择期进行剖宫产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全部患者都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寒消失、牵拉痛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寒战消失率92.31%,对照组患者寒战消失率69.5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寒战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 2=4.2099,P<0.05);观察组患者牵拉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x2=8.909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13.0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x2=0.0257,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对产妇预防寒战与牵拉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钟旎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霉菌性阴道炎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霉菌性阴道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入诊治的7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依随机表法分作甲组与乙组,各35例.对甲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作治疗,乙组以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低于乙组(97.14%)的治疗总有效率;且乙组(0.00%)的疾病复发率对比甲组(11.43%)的复发率也明显较低;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均<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胶囊作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控制疾病复发概率,可见其药物治疗方案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蔡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致康胶囊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致康胶囊治疗痔疮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按入选标准选择120例混合痔患者.治疗组口服致康胶囊3粒/次,tid,餐时服用,治疗1 w,对照组口服痔康片3粒/次,tid,餐时服用,治疗1 w,观察服药后出血程度、疼痛、粘膜状态、痔大小、局部不适等参数的起效时间与缓解时间.结果 服用致康胶囊后7 d出血程度,坠痛,粘膜状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9.70%,72.41%(P>0.01);起效时间平均为72 h(P<0.01),优于对照组痔康片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78.33%.结论 致康胶囊对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口服制剂.

    作者:徐昱旻;曹永清;潘一滨;王琛;殷立新;张强;蒋伟冬;姚一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 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患者21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效果.结果 经治疗,预后良好的患者为12例占到57.1%;检查出9例患者患有间质性肺炎,占比为42.9%;对其采取停药处理2~13w后,患者基本恢复,无1例出现死亡.轻中度与重度类为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慢性丙肝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时,应该增加随访,从而对其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相关的损伤程度、并发症等情况给予关注,以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把握用药时间.

    作者:白志刚;王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疗效予以探析.方法 抽取74例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每组各37例.对传统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新型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联合治疗(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通过相应的治疗后,新型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灵验21例,见效15,无效1例),传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97%(灵验11例,见效16例,无效10例),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大于后者,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上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亦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周元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相差无几,但奥美拉唑能更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不良反应少,因此临床实用性更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尿毒清联合ARB/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在ARB与ACEI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毒清对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诊断与治疗的90名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施以ARB与ACEI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毒清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定量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蛋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佳,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在ARB/ACEI治疗基础上联合尿毒清对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有显著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谢红;胡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片四联疗法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通过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片四联疗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片四联疗法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根除率(90%)高于对照组根除率(70%),(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通过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片四联疗法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同时,使治疗总有效率增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较低,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58例患儿均随机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选而出,将58例患儿随机分两组,29例对照组(红霉素治疗)和29例研究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将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55%比对照组79.31%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为(8.31±1.6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5±2.38)d,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比对照组27.59%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其疗效显著,起效快,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祖林;吴新菊;吴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下肢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分析在安全范围内的麻醉剂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本院接受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三个组,每组30例,麻醉药液中A、B、C三组地佐辛用量分别为5 mg、10 mg、15 mg.结果 三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所恢复,B组患者镇静效果好,麻醉安全性高;A、B、C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依次为40.0%、13.33%、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麻醉药液中使用10 mg剂量的地佐辛,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的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联合应用生长因子和银离子敷料在细菌生物膜伤口中的应用及研究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生长因子和银离子敷料在细菌生物膜伤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形成细菌生物膜伤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及实验组(n=20).对照组采用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离子敷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之后,实验组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银离子敷料治疗形成细菌生物膜伤口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以及愈合质量,进一步减少患者创面分泌物的阳性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温月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黄芪对急性肾损伤大鼠EGF、IL-18的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对急性肾损伤大鼠EGF、IL-18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除对照组10只外,其余用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100mg/(kg·d)腹腔注射,连续7 d,建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提取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次在灌胃前,第7和14 d通过大鼠内眦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质-18(IL-18),第14 d取血后处死大鼠.结果 药物灌胃第7 d,各治疗组所测EGF均较治疗前上升,IL-18均较治疗前下降,均高于对照组,但高剂量组更明显,第14 d,各治疗组EGF较第7 d进一步上升,而IL-18进一步下降,高剂量组更明显.高剂量组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有较明显减轻.结论 黄芪对损伤大鼠肾脏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新;向少伟;赖申昌;谭嘉臻;黄海燕;葛旭;唐子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索乌司他丁对于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将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予常规抗感染及纠正心衰,预防呼吸衰竭等对症支持治疗,另外一组于前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另研究组40例患儿则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别的患儿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经对临床疗效对比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研究组患儿其它评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其疗效较佳、疗效显著,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

    作者:吴婷;黎茵;刘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对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 患者的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对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 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相对于对照组的70.00%有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Mo CA、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Mo CA、MMSE、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李培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县医院2004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名川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照组给予普通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各种临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揭旭辉;赵小燕;杨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桔贝合剂在小儿肺炎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桔贝合剂在小儿肺炎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桔贝合剂治疗.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 使用桔贝合剂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郑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氮平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在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5月~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用药剂量、临床疗效、PANSS-EC减分率以及阳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第1~7d的用药剂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第1~7d的用药剂量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发生椎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在精神病的治疗中起效快、药物依从性好,临床效果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首选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召凯;刘志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施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达95.40%,常规组为62.80%,两组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咳痰以及咳嗦、喘息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疾病效果确切,治疗进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国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56,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辛伐他汀药物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脑缺血性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甲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左旋咪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小儿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左旋咪唑治疗效果.方法 特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反复肺炎的患儿60例与单次肺炎的患儿6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导致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粒细胞减少症与喘息史等;两组患儿给予左旋咪唑等药物治疗后疗效均较为显著,单次肺炎与反复肺炎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91.67%,P>0.05.结论 严密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药物与食物过敏史、以往疾病等,有利于及时了解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管春辉;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本文通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应用、药物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用以指导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陶江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 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14年7月~2016年9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观察组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手术,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新辅助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保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肿瘤切除率、保肛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刘娟;刘振华;吴修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痉挛性腹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分为试验组与研究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研究组采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试验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罗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理用量探讨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适剂量.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三组中,A组患者采用0.5 mg/kg艾司洛尔,B组患者给予1.0 mg/kg艾司洛尔,C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 三组患者在艾司洛尔或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前、麻醉诱导后、麻醉苏醒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明显(P>0.05);A组和C组患者在胃肠镜过声门时、退胃肠镜结束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B组(P<0.05);C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留观观察时间比A组、B组长(P<0.05);三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的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选用1.0 mg/kg的艾司洛尔能取得佳效果,减轻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红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析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从我院收治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鼻炎患者中,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10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详细比对两组患者经15天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发应的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地氯雷他定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3,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7.4%明显高于治疗组总发生率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5).结论 经15 d治疗疗后两组情况比较,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地氯雷他定治疗疗效更佳,既能有效缓解不适症状,又能降低用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表现.

    作者:贾全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穿刺前外敷银离子抗菌凝胶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前15 min,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涂抹穿刺点皮肤,以减少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0.5%碘伏消毒液消毒穿刺点皮肤后实施中心静脉穿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穿刺前15 min使用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敷穿刺部位皮肤.结果 观察组CRBSI感染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穿刺前应用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敷穿刺部位皮肤能有效的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杜海燕;王宝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在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 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在脑栓塞和脑梗死患者中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栓塞和脑梗死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脱水和溶栓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连续治疗14 d.两组患者均给予头部CT或MRI检查,在两组患者记录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和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疗效判定,评估后无药物明显禁忌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进步率、无效率上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进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痉挛指数均有所下降,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痉挛指数的下降程度明显高对照组,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脑栓塞和脑梗死引起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朱显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片治疗)与实验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片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除副反应发生率外,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血清C-反应蛋白及随访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且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庞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研究

    产后出血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生命安全则将遭受严重威胁,以及给予产后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控制药物,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床所采用的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较多(例如缩宫素、前列腺素等),且产后出血病症的药物治疗得到较大发展,鉴此情况,本文展开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综述,旨在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较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盐酸佛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佛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的临床观察.方法 治疗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29例给予心理干预并服用盐酸佛西汀治疗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29例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做对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2.2,P<0.05.结果 治疗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服用盐酸佛西汀治疗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同时总体血糖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科学合理的进行心理干预,适当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即可改善其不良情绪,又可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应用于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临床治疗孕妇妊娠期贫血中应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效果研究.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门诊部治疗妊娠期贫血的90例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使用补血糖浆的方式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高于参照组78%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计数与红细胞计数均好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孕妇妊娠期贫血效果显著,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病痛,使其提早康复,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

    作者:殷万琴;尼玛卓嘎;格桑吉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术前咪达唑仑配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肌注咪达唑仑配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直肠恶性肿瘤行根治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测评结果及焦虑原因和程度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疑虑,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增强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随时让患者感到家庭、医院全体人员对他的关心与尊重.在入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行麻醉前用药,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于手术前1 d和用药后30 min对患者进行焦虑模拟评分(AVAT)并抽取患者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1)、血清皮质醇(Cor)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肌肉注射药物前5 min,注射药后5、10、30 min的SBP、DBP、HR、R、SpO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用药30 min后AVAT,血浆ET-1、Cor和IL-6值低于术前一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配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对肿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甘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百令胶囊在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包括低盐以及优质蛋白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令胶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呲拉西坦与奥拉西坦在老年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中的研究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呲拉西坦与奥拉西坦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9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呲拉西坦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能评定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MMSE评分、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和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呲拉西坦,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兆鑫;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100例,其中血管瘤病灶123处,头面部92处,占74.80%,躯干四肢24处,占19.50%,会阴7处,占5.70%.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治愈为52.00%,有效率41.00%,总有效率(治愈和有效率)为93.00%(93/100).结论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患者痛苦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CCB组和CCB+ARB组两个组别.CCB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治疗;CCB+ARB组以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联合治疗.结果 ①CCB+ARB组相比于CCB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②CCB+ARB组、CCB组不良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且均比较轻微,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CCB+ARB组相比于CCB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改善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任宏强;赵利;翟志红;陈少泽;张景玉;王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研究

    目的 对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病变改善.

    作者:黄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 8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中有96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术前超声检查误诊率为37.50%(36/96),以Ⅲ型(囊内均匀点状高回声型)的检出率高.结论 Ⅲ型超声显示为内部可见密集点状高回声,似云雾状,边界清晰,壁毛糙、增厚,可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诊断,其他5种类型极易与单纯囊肿、盆腔炎性肿块、畸胎瘤、囊腺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混淆,导致误诊.

    作者:马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A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A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150例脑出血的患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02例、脑内血肿40例、脑室内血肿8例,在脑出血急性期行CTA筛查,CTA通过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术(VRT)方法获得图像,以DSA检查或手术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在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检查出动脉瘤90例,10例阴性,2例假阴性,均通过DSA及手术证实;40例脑内血肿患者中CTA检查出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烟雾病9例,动脉狭窄(包括单支或多支)7例,阴性13例;8例脑室内血肿患者中烟雾病4例,动静脉畸形3例,阴性1例.结论 CTA是一种安全、无创、可靠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急性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少博;姚维成;李照建;韩昆;王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转化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关系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TGF-B)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肾活检方法,明确诊断45例肾间质纤维化患者,非肾小管间质患者17例,分为实验组1组,伴随肾小管间质患者28例,分为实验2组.同时,选择同期肾活检非肾间质纤维化患者,病例改变较强肾组织18例,分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组织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实验对象肾组织中,HGF和TGF-B都有表达,在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均逐渐升高,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GF和TGF-B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和0.762,.同时,HGF和TGF-B两者表达量,经过分析,也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583.结论 针对肾间质纤维化,HGF和TGF-B均有较高表达.随着肾间质纤维化不断发展,在肾组织表达量也逐渐着增加,使得肾小管间质逐渐发展为纤维化,在促进肾脏纤维化中,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于爽;赵宏伟;魏红艳;曲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UF-500尿沉渣分析仪镜检复检的重要性

    UF-500尿沉渣分析仪具有尿液不需离心,标本用量少,检测细胞多;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给尿液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笔者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其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遇到有疑问的尿液标本,还是需要镜检复检.

    作者:阮小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系统筛查心脏标准切面在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意义,研究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7月于我院产前超声检查的247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确诊胎儿心脏畸形,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切面特征,计算产前超声诊断阳性率.结果 2477例胎儿中,超声发现心脏畸形24例,异常检出率0.97%,诊断阳性率为92.31%,漏诊率0.77%.结论 联合胎儿心脏多切面扫查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准确率较高,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玲;缪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凝血功能临床有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为健康孕妇,研究组为糖尿病孕妇,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与异常情况.结果 两组PT、TT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FIB、TEG常用指标以及总异常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TEG检测GDM孕妇血栓前状态进展非常敏感,可对改善母婴结局、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菊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多层螺旋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93例,并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3例中86例经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有7例患者的CT征象未见明显异常,CT诊断的敏感性为92.50%.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4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12例,阑尾脓肿8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晓钢;钱林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在男性尖锐湿疣的治疗中应用二氧化碳(也即CO2)激光与光动力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CO2激光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艾拉光动力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2.5%,复发率是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5.0%,复发率是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男性尖锐湿疣的治疗中,二氧化碳激光与光动力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显著,可普及推广.

    作者:田英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特征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来院就诊的42例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对患者实施腹部及浅表超声检查,探讨超声诊断符合率及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率为95.24%;典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体积因月经周期而出现改变,无较为规则的形态,无均匀的内部回声,无显著包膜回声,CDFI显示为肿块周边存在条索状的血流信号,内部存在星点状血流信号,主要为低速高阻力型的动脉频谱.结论 超声检查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为显著声像图信息,准确率较高,可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高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09月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其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全麻30例、 全凭静脉麻醉30例,观察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情况.结果 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全麻镇痛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完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向荣;张和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研究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的肾肿瘤患者一共有82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以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肿瘤患者采取后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可以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使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少,进而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栾海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外结核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6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法,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率,数据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肺外结核多脏器的临床表现具有相应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有效的辅助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可缩短诊断时间,并能够将医疗资源进行相应的利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义齿修复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的咀嚼功能.结果 修复后和修复1个月后,患者咀嚼效率明显高于修复前,患者固定力明显高于修复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修复后对外观、语言和舒适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修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4/64).结论 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和固定力,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美观,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贵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输尿管硬镜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差异小,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宋华;陈乙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例需行显微切除术的脊髓髓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手术过程当中利用神经监测技术,对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在13例患者中,有肿瘤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和1例大部分切除;在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2例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仅有1例患者存在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路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7月行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24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 24例患者术后随访0.5~3年,其中复发的2例均再次手术.结论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不仅疗效理想,而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迅速,术后密切随访亦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梅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分析鞍区占位病变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表现.结果垂体瘤5例,颅咽管瘤2例,脑膜瘤4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密度或信号上各有特点,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位、定性诊断.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鞍区病变钙化及骨质改变,MRI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对鞍区病变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宣家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Kiwi胎儿真空吸引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运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例运用Kiwi胎儿真空吸引器实施胎头吸引术的产妇资料.结果 本组60例在运用Kiwi胎儿真空吸引器过程中,胎头吸引术均一次吸引成功,无吸引失败者;新生儿平均体重3530 g,其中巨大儿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均系为胎儿窘迫指征,无重度窒息发生,无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患者;会阴侧切32例,其中切口延裂3例;会阴Ⅰ度裂伤6例,无宫颈裂伤,无Ⅱ、Ⅲ度会阴裂伤发生,切口均Ⅱ甲愈合;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1例.在移除吸引器杯罩后产生的假髻,在12~18 h内均消失,不需治疗.结论 本组60例胎头吸引术均一次吸引成功,无吸引失败者,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石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1369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胎儿心脏与胸腔大小比例、房室间隔连续性、房室间隔、血流情况、大动脉发育情况等情况,将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报告或新生儿心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1360例孕妇中,有47例胎儿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占3.46%,与尸检/正常分娩胎儿胎心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5.74%.结论 利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较高、操作简便,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莫凌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脉闭塞患者心电图与256层CT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改变与256层CT在冠脉闭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同时具有心电图检查和256层CT检查的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闭塞患者5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层CT诊断冠脉闭塞阳性率72.4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10.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心电图对冠脉闭塞的诊断有一定价值,256层螺旋CT可显著提高冠脉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玉先;田丽丽;李文英;王祺;陈洪波;高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4月行血常规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者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进行末梢血采血(对照组)及静脉血采血(研究组),比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血常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血采血获得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相较于末梢血采血更加客观、准确,应作为血常规检验的首选采血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杜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集从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71例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A组);78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B组),同时抽取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A组和B组的HbA1c水平分别为5.30(5.00~5.70)%、7.25(6.50~8.60)%、6.80(5.83~8.03)%,随着病情的发展,HbA1c的水平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的检测,其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作者:郑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二维超声结合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应用观察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产检的孕妇中筛查出的59例胎儿心脏先天性异常者,其中有3例漏诊,对其超声图像和孕晚期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漏诊原因.结果 59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有46例在孕20~28 w被检出(占78.00%),有14例在孕晚期被查出(占22.00%),其中有2例室间隔缺损在孕晚期的复查中显示愈合,出现3例漏诊,P<0.05.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诊断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邢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孕中期唐氏筛查临床分析及质量控制

    目的 通过分析孕中期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如何提高产前筛查质量方法 对孕中期(16~20w)妇女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两项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末次月经、孕周、胎儿双顶径及既往孕产史等信息,评估21-三体综合征(DS)、神经管缺陷(NTD)、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结果 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4760例,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共393例,高风险检出率为8.26%;低风险4367例,低风险检出率为91.74%.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提高了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患儿的检出率,大可能地减少了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率,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袁威萍;张玲华;刘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微小癌(TMC)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1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77个甲状腺结节,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常规超声两种不同的技术进行检查,检测两种不同方法的检出率以及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二维常规超声技术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优于采用二维常规超声进行检查的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微小癌(TMC)疾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时,其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比较高,可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检测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震;马德寿;赵桂萍;李秀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CT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影像学检查意义.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例颈部淋巴结的资料,并对其病变的部位、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颈部组织相对复杂的解剖关系在横断面时容易区别,CT扫描优势在于定位准确,能明确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关系.能为临床活检提供有利方法.结论 CT扫描能根据肿大淋巴结的部位,肿块的大小,密度和增强后的强化有无侵润等提出较为准确的良恶肿大淋巴结的诊断[1],同时操作简单,风险低,患者痛苦小,并能为今后手术提供准确的定位.

    作者:李诗瑞;申耀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比分析

    目的 为了比较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结果,以便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45例患者,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痰涂片检验,为观察组中的患者提供结核抗体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4.44%,对照组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中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71.11%,对照组中患者的检验准确性为88.89%,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在检验肺结核患者过程中,结核抗体检验结果优于痰涂片检验,对于痰涂片检验呈阴性的患者来说,能有效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可以在临床做重点推广.

    作者:张瑛娟;杜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9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 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颈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程度,并提供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动脉硬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 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突变基因.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抽提外周血DNA,PCR扩增ADAR基因编码区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双向测序,并与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查找有无突变.结果 候选基因编码区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ADAR基因编码区序列与本研究中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发病无关,致病基因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小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学改变情况的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下肢动脉形态学的改变情况,以此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疾病进展.方法 从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观察结果将白蛋白尿正常患者作为A组,白蛋白尿微量患者作为B组,临床肾病患者作为C组,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D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组间患者动脉斑块与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胫前动脉与胫后动脉出现斑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与D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与D组斑块发生几率无明显差距,P>0.05;A组患者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以及胫后动脉狭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B组、C组与D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与D组狭窄发生几率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有助于掌握其下肢动脉斑块与狭窄发生几率,有效追踪其下肢动脉的形态学结构变化,为后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数据依据.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育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rtrial antibody,EMAb)、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oin antibody,ACAb)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阳性率.方法 将11984例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男性ASAb阳性率11.13%,女性ASAb阳性率10.97%,EMAb阳性率6.47%,ACAb阳性率7.22%,三种抗体中的任意两种抗体阳性率4.36%,三种抗体阳性率3.49%.结论 ASAb、EMAb、ACAb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阳性率高,可能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丽;李尚为;杨业洲;李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输血对ACS患者血小板激活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输血前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激活作用与输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拟行输血的ACS患者43例,对其输血前24 h和输血后24 h血小板反应性分别进行测定,比较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输血前相比,ACS患者输血后血小板180s、300s聚集率及大聚集率显著增大,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增高,输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显著提高血小板在ACS患者中的反应性,这也许是引起ACS患者临床输血缺血性并发症的重要机制.因此,临床拟行输血对ACS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用血指征,并密切关注血小板激活状态,以期输血相关缺血性不良反应的减少.

    作者:叶祖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治疗高尿酸血症

    目的 分析与探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w后的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血尿酸以及β2-微球蛋白等,以了解通过治疗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血尿酸及β2-微球蛋白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变化不大(P>0.05).结论 采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对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兰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见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物质基础,药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中药材质量的根本问题,是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本文通过探讨常用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方法,以期辨别中药材真伪优劣,保证中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参苓白术散煎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 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目的 分析参苓白术散煎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方法 随机将行EP方案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2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单纯化疗,2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化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应用参苓白术散煎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筋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探究舒筋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舒筋活血汤进行治疗,各纳入病患5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筋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刘四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效果明显,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所以,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郭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用加味小柴胡汤的效果.方法 按照奇偶数字法原理,分组我院近期接收的9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分成实验、对照两组,各组均46例.实验组采用加味小柴胡汤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两组病情变化,比较复发率等相关治疗指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分别为17.39%、34.7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加味小柴胡汤积极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曹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针刀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针刀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和牵引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针刀组采取小针刀治疗,牵引组采取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小针刀治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牵引组治疗后,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小针刀治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牵引组治疗后,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牵引治疗,通过小针刀结合牵引治疗,可协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游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三联疗法和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接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其中有50例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另50例患者则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方案.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经对临床疗效对比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其它评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来说疗效较佳,对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张恩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15 d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水煎内服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00%和74.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应用优势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压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黄散加味方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

    目的 总结四黄散加味方在治疗软组织挫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58例软组织挫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8例软组织挫伤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外敷跌打万花油治疗,予以观察组外敷四黄散加味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54/58),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40/5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消除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黄散加味方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解决了口服药副作用的缺点.

    作者:徐清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针灸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时应用针灸治疗方案,能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金芪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金芪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金芪降糖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P<0.05);两组FPG、2hPG、HbA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金芪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糖代谢指标,应用价值高.

    作者:余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六君子汤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六君子汤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COPD缓解期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六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两组FEV1、FVC、PEF各项指标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六君子汤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缓解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荣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10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研究组(n=50,50眼)和对照组(n=50,50眼)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为0.02~0.1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6~0.9、1.0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6.00%(33/50)(P<0.05),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6.00%(3/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0%(17/50)、8.0%(4/5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显著,其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刘成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探讨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胺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涨等症状及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杜辉;陶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养血通滞散结合皮牵引治疗成人急性髋关节滑膜炎

    目的 观察养血通滞散结合皮牵引治疗成人急性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患者确诊后予以养血通滞散结合皮牵引,分别治疗2~3个疗程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 68例患者采用7d为一个疗程,短1个疗程,长3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随诊60d,其中,治愈59例(86.80%),好转4例(6.00%),无效5例(7.30%),总有效率为93.00%.结论 养血通滞散结合下肢皮牵引治疗单纯性成人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焦丽;赵朝清;马凯;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取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94.40%,显效率分别为50.00%,77.80%.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整体疗效及显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邢春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耳穴压豆及补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 急性腰部肌肉痉挛1例患者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急性腰部肌肉痉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以1例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急性腰部肌肉痉挛患者,从产前、产时、产后护理三个方面11个步骤相结合进行整体护理,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患者经物理、药物、心理等整体护理手段治疗后20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的机率相对来说要低,但在具体的病情上,程度却非常的凶险,发展速度也很快,但各种有效护理与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融洽医患关系.

    作者:吴雯贤;钱洁艳;仇静波;吴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例剧烈呕吐致食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通过1例SER并发食管胸膜瘘患者,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有效的治疗总结护理的经验.结果 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自发性食管破裂起病急、发病快,病死率高,病程较长,通过有效的急救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新的并发症出现.

    作者:史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例右肾动脉栓塞术后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颅内出血,通常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引起,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血液透析患者全身血管壁变硬,变脆的同时,还需长期使用肝素抗凝,导致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2],且持续血液透析的患者体内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升高,加上长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血压升高,易发生脑出血或肾囊肿破裂出血.对其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护理观察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