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2775
  • 国内刊号:11-9316/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1月-7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中的慢性感染、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H、RDW、MCV、MCH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可明确其贫血类型,使患者得到针对性干预治疗,效果良好,可推广.

    作者:李肖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随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和联合组(n=45),常规组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1.1%)较常规组(53.3%)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8.9%)较常规组(4.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翠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表达影响,以及联合丙戊酸钠(VPA)后作用是否增强.方法 细胞传代培养,WST-1检测药物作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找出佳作用浓度及时间;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H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VPA组蛋白表达弱,As2O3组及As2O3+VPA组作用后蛋白表达明显.结论 As2O3对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使SHP-1基因表达增强,且As2O3与VPA联合后较同浓度的单药作用明显增强.

    作者:李荣芳;任京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查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微生物培养法中,咽拭子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查的阳性率(P<0.05),血清学第一次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第二次检查的阳性率(P<0.05);同时,行微生物培养法检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较行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率高(P<0.05).结论 应用微生物培养法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姜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观察分析患者动态心电图情况,对比患者持续性心颤与阵发性心颤、使用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患者平均心室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长时间内发生频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患者诊治中具有使用价值,心率室跳动频率及间隔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

    作者:黄慕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并分析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挑选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糖尿病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挑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诊断,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身体指标的区别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空腹时的血糖值分别为(10.17± 0.97)和(6.01±0.89),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餐后2 h所测量的血糖值分别为(12.51±1.17)和(6.99±0.92),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甘油三酯数值分别为(3.04±0.18)和(1.46±0.08),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数值分别为(8.52±0.64)和(4.92±0.29),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葡萄糖耐量数值分别为(13.87±0.95)和(9.02±0.76).观察组和对照组在5个指标上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疾病的检验上,生化检验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手段的准确率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对医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肖利;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颈癌放化疗患者护理期间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两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7.69%和25%, P<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提高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T2DM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3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73例T2DM合并冠心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LDL-C、TG、TC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可在早期准确鉴别T2DM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作者:邢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儿童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干预,来观察疫苗接种对预防儿童流感的效果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好的研究方式便是设立对照组进行实验探讨.现在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间我区流感疫苗接种适龄儿童100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将这些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对于对照组内50名儿童,仅给予常规管理,而对于观察组内的50名儿童本中心则在给予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疫苗接种干预的操作.在此背景下对于这两组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监测,记录6个月内的流感发生情况.

    作者:张森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子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子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本研究48例子宫颈癌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组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7.4%),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护理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黄玉珠;柳宝贝;张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肝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21.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 在肝癌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燕;李启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本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炎患者,对前列腺炎患者IgA、IgG、IgM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治疗效果不同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 显效患者IgM、IgG、IgA指标与有效、无效患者IgM、IgG、IgA指标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IgM、IgG、IgA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排尿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黄子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4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本院45例无肝病的其他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患者均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亮氨酸脱氢酶、白球比、白蛋白、总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分析总结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比较两组的新生化检验指标,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能够发现患者肝功能指标阳性率的明显变化,因此有助于临床快速确诊、快速治疗,为保证患者预后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流产后关爱在流产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应用流产后关爱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1日-11月30日本院接诊的流产高龄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51).对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指导,A组加用流产后关爱措施.分析两组焦虑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A组干预后1 wk以及2 wk的焦虑评分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流产高龄患者采取流产后关爱措施进行干预,可显著缓解其焦虑症状,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刘花园;林益金;陈宝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结直肠癌患者以及健康患者的研究和调查,来得出本研究结论.首先,本研究的对象数量为48例,并且将其分为平均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为24名健康体检患者,观察组为24例结直肠癌患者.不管是结直肠癌患者还是健康患者,选取时间均为2017年4月-2018年6月,两组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对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将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CA724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中发现了明显的差异,对照组的CEA、CA199、CA125、CA724均高于观察组.结论 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卢旭妹;容亓;杨碧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b、RBC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Hb、RBC的水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再对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效果较常规护理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江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内江市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提高疾病识别、预警和防控能力.方法 对全市19家综合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标本检验.结果 2017年共监测病例3067例,男女比例是1:1.19;病例以<1岁组和农民为主,分别占16.24%和33.22%;发病高峰期为5月-10月;病例标本检测中检出致病菌63例,检出率12.48%.结论 需加强对儿童、农民等高发人群知识宣传,强化病例标本和本地食品检测,增强夏秋季节、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增强监督检查.

    作者:罗月;朱永义;李红英;何远东;应俊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同一时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78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的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较于健康体检者具有延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的FIB(纤维蛋白原)、血浆 D-二聚体水平,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有明显升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病症,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都存在紊乱现象.

    作者:吴玮;卢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应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 对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接受并检验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共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并对抽取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分别应用镜检法、胺试验、凝集法与培养法等不同检验法进行检验并分析,对照检验结果.结果 结果显示,镜检法、胺试验、凝集法与培养法检验的阳性率分别为83例(86.46%)、71例(73.96%)、81例(84.38%)与79例(82.29%).结论 针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可以选择镜检法、胺试验、凝集法与培养法进行检验,均可以起到较好的检验效果,并作为判定标准为治疗等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崔东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状腺超声在成人体检中的地位

    目的 探究在成人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1年内于我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测的1,000例体检者资料,对其进行可疑病例的建档以及综合性分析.结果 在1,0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测的体检者中,500例患者检查后发现甲状腺存在病变,诊断结果为350例体检者为单一甲状腺结节病变,其中15例患者为甲状腺癌变,130例体检者为单一弥漫性甲状腺肿大,20例体检者为甲状腺肿大合并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病变阳性率为50.00%,单一甲状腺结节病变占体检者35.00%,单一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患者占体检者13.00%,甲状腺肿大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占体检者2.00%.结论 将超声检测应用在成人甲状腺健康体检中,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甲状腺方面的病变,以便医院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值得在成人甲状腺健康体检中推广应用超声检测.

    作者:许立云;韩冬;刘翠霞;康大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思考

    目的 思考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前往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后者知情同意下分别采集末梢血及静脉血,对比不同采血部位以及静脉血即刻检测、3 h检测、6 h检测所得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结果 静脉血与末梢血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即刻检测、3 h检测、6 h检测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血后即刻检测可获得准确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对于静脉血采血困难者可采取末梢血予以替代.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再通率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加普通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和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血管再通率具有积极影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黎创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在牙周炎症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在牙周炎症检测当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7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症病患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选择3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牙齿检查的健康人员中盲选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选取的对象进行全口的牙周检查,对其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以及PD进行计算,从而对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对牙周炎症的检测价值进行判定.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进行检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在牙周炎症检测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临床的牙周组织炎症的相关检测以及量化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作者:梁永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在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鼻内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随机选取已确诊为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各有49人的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时长、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9.83±10.32)min,明显少于B组平均手术时间(79.15±13.87)min(t=2.401, P=0.021);A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B组的61.22%(χ2=4.402, P=0.042);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少于B组的24.49%(χ2=10.820, P=0.001).结论 在临床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过程中,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鼻内镜下手术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治疗有效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作者:孙占霖;宋驰;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诊断中血清学指标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纳入且诊治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数据,均开展血清学指标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验,研究检验情况.结果 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胆碱酯酶(3556.23±123.35)U/L、总胆汁酸(20.32±5.21)μmol/L、清蛋白(32.35±2.22)g/L、总胆红素(23.21±3.22)μmol/L, HBV-DNA检验阳性占比70.00%,HBeAg、HBsAg、抗-HBc的阳性标志物存在高的阳性检出率,存在低阳性检出率的是抗-HBc.结论 血清中总胆红素、清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等指标水平可适当表达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病情进展,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有利于了解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及判断患者病情.

    作者:寇存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检验人员均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两组人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于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52人,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血常规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人员的血小板计数、平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结果均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常规检查手段在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参考价值,该检测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科学性与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仇祝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疑似为尿路感染的106例患者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和尿液细菌培养,对比尿培养与尿沉渣法检测结果,并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计算尿沉渣法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1.7%,尿沉渣法阳性率为67.0%,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5%、78.9%、63.3%.结论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可作为快速筛查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Syncytin、MMP-2、MMP-9的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目的 探析Syncytin、MMP-2、MMP-9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组织进行检查,观察两组受检者胎盘中Syncytin、MMP-2、MMP-9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Syncytin、MMP-2、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儿生长受限与Syncytin、MMP-2、MMP-9表达呈负相关性,医者可根据胎盘组织中Syncytin、MMP-2、MMP-9的表达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进而指导后续医疗.

    作者:田琪;魏文丽;刘艳飞;侯红瑛;章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为此研究中的疾病组,经同期本院收治的其他住院患儿40例选为研究中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疾病组的PAS染色阳性率、NAP染色阳性率、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两种方法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率、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薄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两组,每组均为32例.西药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针刺组则采取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3.13%,明显低于针刺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对于急诊检验和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急诊检验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心肌酶谱检测后,比较两组在急诊检验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水平[(151.75±28.67)U/L>(31.75±5.42)U/L]、乳酸脱氢酶(LDH)水平[(364.19±51.28)U/L>(106.22±10.72)U/L]、肌酸激酶(CK)水平[(327.75±44.95)U/L>(164.41±19.23)U/L]以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101.82±12.44)U/L>(14.98±6.02)U/L]相对更高(P<0.05).以心肌酶谱检测为参考,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检验准确率97.83%,治疗有效率则达到94.57%.结论 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心肌酶谱检测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检出疾病,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研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52例子宫肌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入组后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6.0%)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玉珠;张小丽;洪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者预后.方法 根据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有300例,在诊断的过程中对300例患者进行资料调查法与评估法,对200例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进行交谈.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有160例(80%)患者在出院后有一次吸毒史,在调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人数为45例(22.5%),其中吸毒的患者占20例(44.44%).在调查前大半年内没有吸毒的患者有100例,精神病性症状人数占整体的30%,有30例患者,无精神病性症状人数占整体的70%,有70例患者,从调查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患者第一次吸毒的年龄较小,无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所调查出的差异具有科学性意义(P<0.05).结论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多数预后较好,预后不良者可能与其初吸年龄、吸毒年限及家族精神病史有关.

    作者:王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他巴唑和131I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试论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他巴唑和131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组.实验组(n=56)应用他巴唑治疗,对照组(n=56)应用131I治疗.将两组的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HDL-C、LDL-C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131I疗效相比,临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他巴唑治疗,取得可观成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医学价值高.

    作者:魏明湘;马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浅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对比两组对象的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肽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健康人群有着显著的差异,可以将两种检测方式运用至体检当中,将两种方式联合使用可以给糖尿病诊断提供有效数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诊疗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则使用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7例,无效13例;实验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86.67%,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东贝远红外磁疗贴(颈椎病型)对颈型颈椎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而且其治疗方法灵活,患者可以自行敷贴,简单实用,同时该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因此,其适合在临床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坤福;祝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相应对策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分布、原因以及不合格率.结果 2016年-2017年我院微生物室不合格样本数量分别是398份、2,282份,共计2,680份,由于痰液样造成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1,743份(65.04%),由于尿标本污染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527份(19.66%),由于其他原因(送检超时、项目错误等)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的份数是410份(15.30%).结论 应当对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加强与临床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有效措施的采取,促进送检样本质量的提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进而为临床诊断或者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阿依古丽?苏来曼;萨拉麦提?阿布里米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方法 纳入此次研究中的90例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按照抽签法平均划分90例患者,45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45例观察组予以全程护理关爱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22%),两组数据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内科护理带教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60名肾内科实习护生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目标,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带教模式(n=30),观察组实施问题式教学法(n=30),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问题式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梁晓锋;李萌;黄小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运用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行ERCP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胆管结石患者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吴格;叶思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3.33%及56.67%,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程度,研究组明显更胜一筹,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为乳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毛晓琴;周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64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4例患者分为两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为比较组,另外32例在比较组患者基础上继续采用参附强心丸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比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比较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附强心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共同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显著,因此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种梅毒特异性血清筛选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方法初探

    目的 初步探究3种梅毒特异性血清筛选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方法,为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医院于2012年3月-2018年3月进行ELISA试验的患者5,642例为研究对象,ELISA检查为阳性的患者再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聚试验(TPPA)和免疫胶体金法(GICT)试验,比较三组之间的阳性符合率,按吸光度分为高中低三组后,再次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5,642例患者进行ELISA试验后,检验出阳性患者85例.对85例ELISA试验呈阳性的患者行TPPA试验后,结果呈阳性的为83例,阳性符合率为97.65%;对85例ELISA试验呈阳性的患者行GICT试验后,结果呈阳性的为70例,阳性符合率为82.35%.在高、中两个吸光度的比较中,三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低吸光度的比较下,ELISA和TPPA试验方法明显优于GICT法(P<0.05).结论 ELISA和TPPA在梅毒血清筛选试验中具有显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GICT法则有一定的局限,ELISA法是进行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作者:蒋桂兰;王洪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超声组、CT组和X线组,每组33例,分别应用超声、CT和X线进行诊断,对比3组的诊断成果.结果 超声组和CT组在肠梗阻确诊、病因分析、发病部位确定三个方面优于X线组,超声组在病因分析方面优于CT组、X线组,CT组在诊断时间上优于超声组和X线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均较为良好,超声诊断优势现在病因分析、疾病确诊和发病位置判定三个方面,CT诊断耗时短,可以结合需要选取诊断方式.

    作者:倪瑞玲;陈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微生物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3例,占10.00%;观察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两组经对比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意义及价值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在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收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参与体检的45名健康体检者并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2 h糖耐受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糖尿病过程中,生化检验具有辅助作用,提高诊断准确性,为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磊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常规检查的自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结果 研究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酸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总胆红素指标、直接胆红素指标、间接胆红素指标随着狭窄积分降低而增高(P<0.05),尿酸指标随着狭窄积分降低而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均出现异常;临床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指标,可有效判断冠心病的病情变化.

    作者:武洁;伍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计划的比较

    目的 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靶区与各危及器官剂量的区别.方法 对10例鼻咽癌患者,用Monaco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了9野IMRT计划与VMAT计划,记录计划设计与实施的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同时比较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受照剂量体积.结果 两者从计划设计到执行的方法和难易程度基本相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相对剂量通过率、危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IMRT计划,治疗时间、MU平均值IMRT计划要比VMAT计划长,出束时间VMAT计划要比IMRT计划短.结论 鼻咽癌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

    作者:陈舒婷;杨帅;姜仁伟;郭栓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人员例数为86例,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2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利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相似(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保证患者的健康,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倩;毛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雌二醇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结局应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1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按分娩结局分2组,每组108例,保胎失败组、保胎成功组均接受血清检测,比较两组不同孕周血清P、E2及β-HCG水平.结果 经测定,保胎成功组孕3周、6周、9周的血清P水平均比保胎失败组高,孕6周、孕9周的血清E2水平均比保胎失败组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E2及β-HCG水平能了解孕妇不同孕周的体内激素,有助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判断.

    作者:王善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征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胃炎、胃溃疡、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PGI、PGII含量、PGI/PGII值和HP分型,分析各检测指标与胃炎的相关性.结果 PGI/PGII比值与胃粘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P分型主要包括伴螺旋状与单纯球形,与间质淋巴细胞数量、炎症活动呈正相关.结论 HP对胃粘膜具有较高致病性,对HP进行精准测量,能够有效地明确胃粘膜病变类型.

    作者:何静;张艳;徐小捷;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普查的1,246名育龄妇女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妇科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1,246名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共有476名妇女患有不同的妇科疾病,占比为38.20%,其中宫颈病变人数为175人,占比14.04%,生殖道感染人数为264人,占比为21.19%,其他妇科疾病人数为37人,占比2.97%.对175名宫颈病变育龄妇女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检查发现浸润癌患者2人,占比1.14%,CIN1患者7人,占比为4.00%,CIN2患者4人,占比为2.29%,CIN3患者3人,占比为1.71%,其他宫颈病变患者160人,占比90.86%.结论 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非常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蓉;余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为47例,观察组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组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互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赵潇潇;贾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CT+IL-6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对PCT(降钙素原)结合IL-6(白细胞介素-6)在ICU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ICU感染治疗的78例病人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将78例病人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作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再选择30例没有感染的ICU的病人作为对比,成为对照组.将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三组的PCT与IL-6水平和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细菌感染组病人的IL-6与PCT水平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与IL-6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病毒感染组PCT和IL-6水平没有联系,有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IL-6是是目前我国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可靠指标,这一类指标可以将感染类型进行分类,为治疗提供基础,对临床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1,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ABO及Rh(D)血型及相应血型抗体检测,统计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并总结不规则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1,350例受检孕妇,抗-A(B)IgG效价异常率为51.63%,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22%;18例Rh(D)呈阴性的孕妇抗-DIgM阳性率为66.67%.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1/64组、=1/64组、=1/128组、1/256组发病率依次为10.71%、43.75%、91.67%、10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具有准确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应用于产前血清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测定中,可及时发现母婴血型不合事实,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BNP检测结果对慢性心衰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检测结果对慢性心衰患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48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选用同一时期正常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实施BNP检测,对比两组BNP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II级患者、III级患者、IV级患者所检测出的血浆BNP数值,随着等级升高,血浆BNP数值明显升高,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钠肽(BNP)检测结果对慢性心衰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该检测能将患者各项病况数据准确检测出,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数据,值得应用.

    作者:史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试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 研究宫颈癌早期筛查及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女性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查所得到的结果采取预防对策.结果 100例受检的女性中,有40例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21例患者患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5例患者存在癌前病变,14例患者存在原位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癌前病变、原位癌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给予早期筛查,并给予对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柯善珍;甘姿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定本院肝病门诊患者150例的血液标本,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显著较其他两种方法的高(P<0.05);三种免疫检测法特异性相比P>0.05.结论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在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方面,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结合具体检测项目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高肝病诊断准确性.

    作者:麦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探究

    目的 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TORCH检测结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600例女性进行研究,对所有女性均进行TORCH感染相关抗体检测,检测弓形虫IgM抗体(TOX-IgM)、弓形虫IgG抗体(TOX-IgG)、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风疹病毒IgG抗体(RV-IgG)状况,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 600例女性中检出TOX-IgM阳性率为0.67%;TOX-IgG阳性率为1.17%;CMV-IgM阳性率为0.83%;CMV-IgG阳性率为53.50%;RV-IgG阳性率为58.67%.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TORCH检测可及时了解女性感染状况,为优生过程提供参考.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运动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长期使用药物对精神分裂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的病人,一定会有程度不定的与运动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此文便是采用医学上经常予以应用的Meta分析法,以BEAM检测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对精神疾病起到治疗或是控制作用的药物对受药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运动系统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和相关分析.

    作者:王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RF、AKA、抗CCP抗体在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RF、AKA、抗CCP抗体等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收的4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空腹血RF、AKA、抗CCP抗体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RF、AKA、抗CCP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RF、AKA、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胆汁酸代谢障碍及其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病

    目的 探讨胆汁酸代谢障碍及其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和效果.方法 将68例因胆汁酸代谢障碍而造成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做好疾病治疗效果的分析工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生理功能[(88.32±3.08)分]、精神健康[(85.47±3.68)分]均明显高于经过治疗前的生理功能[(70.44±2.68)分]、精神健康[(72.38±2.44)分](P<0.05).结论 患者因为胆汁酸代谢障碍而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的出现,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身体健康,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疾病.

    作者:徐志邦;林保安;吴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2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全部患者的精液进行实验室检验,分析检查结果,查找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以便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根据.结果在所有男性不育患者中,精液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指标正常的有48例,占21.82%;检查指标当中一项或几项指标异常患者172例,占78.18%.其中30例患者从事的是电焊、装修等特殊行业,35例是司机.在65例特殊行业工人与司机当中精液检查指标全部合格的仅6例,占9.23%.结论 对男性不育患者实施精液检验可以为找到不育原因提供根据,而且具备直观、方便、经济、快捷等优势,是诊断与治疗男性不育的必要环节.

    作者:刘玖;钱莉;刘佳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肺结核的诊疗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肺结核诊疗过程中采用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9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47例,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研究组有47例,予以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比较两组治疗前阳性率诊断情况以及治疗后结核阳性诊断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结核阳性诊断率为95.74%,参照组结核阳性诊断率为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核阳性率为91.49%、阴性率为8.51%,参照组结核阳性率为74.47%、阴性率为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用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刘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仪器检测血NT-proBNP结果比较

    目的 对两种仪器检测血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遵循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EP9-A2文件要求,对罗氏E601机、罗氏Cobassh232床边分析仪两种仪器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罗氏E601机与罗氏Cobassh232床边分析仪测定结果无离群点发生,r2在0.95之上,相对偏倚在12.5%之内.结论 罗氏E601机、罗氏Cobassh232床边分析仪两种仪器相关性较好,状态较稳定,结果具有可比、一致性.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对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78例呼吸衰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采用简易水封瓶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气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其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且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白岳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肾综合征应用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样本病例均为30例,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应用于实验组中,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对照组差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轻微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药物剂量调整后,均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肾综合征,既可改善心肾功能,又可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入选此次研究中的40例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8月,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究手术配合及护理内容.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实施,平均手术时间为(196±10.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结论 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顺利实施手术,对其早日康复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贾倩;赵潇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在临床药学教学中应用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药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80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传统教学模式)和B组(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对比,B组测试分数(78.5±16.5)明显高于A组(65.8±15.5);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对比,B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A组满意度7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教学中应用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作者:朱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5W1H法结合PDCA循环在血站检验人员职业风险防护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5W1H法结合PDCA循环在血站检验人员职业风险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血站检验人员职业风险防护中结合应用5W1H法、PDCA循环的效果.结果 施行5W1H法结合PDCA循环后,血站岗位管理、消毒隔离、防护安全、仪器器械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施行前(P<0.05).结论 5W1H法结合PDCA循环在血站检验人员职业风险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施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

    目的 甲肝(HAV)、戊肝(HEV)患者分别以酶联免疫法(ELISA法)、胶体金法行免疫学检验,分析检验结果.方法 以我院确诊为HAV、HEV的51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HAV 26例、HEV 25例,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入院抽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行ELISA法、胶体金法检测,以终确诊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用于甲肝、戊肝诊断准确性.结果 ELISA法甲肝、戊肝检查准确率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 甲肝、戊肝通过免疫学检验能有效在早期被诊断, ELISA法诊断率较高.

    作者:黄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入选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用药管理水平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经统计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可提升用药管理水平,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改善.

    作者:罗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本研究中的60例肝癌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5月,60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选择舒适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启莲;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估分析

    目的 探讨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方法 选取不同浓度的P、HCG、T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批内试验的CV值在3%以内,批间试验的CV值在5%以内;P回收率在102.9%-103.2%之间,HCG回收率在100.2%-103.8%之间,T4回收率在102.3%-103.5%之间;P、HCG、T4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26%、0.02%、0.91%.结论 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良好,具有精度高、回收率低、交叉污染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暴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并整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资料,符合要求的患者一共68例,按照给予的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连续治疗9周对患者的总有效率、Hp消除情况以及溃疡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p消除率97.06%,对照组消除率为85.29%,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胃溃疡的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具有促进治疗作用.

    作者:李默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探究

    目的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患有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80例,分别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对患者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情况进行检验.结果 利用培养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2.5%,利用凝集法检测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为85.0%,两种检测方式测得的阴道内念珠菌阳性率都比较高,并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时,采取培养法和凝集法各有优劣,但是两种方法均能够取得较高的准确度,都是比较理想的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万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采取降钙素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文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参与诊治的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均开展降钙素原检测技术诊断,分析诊断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PCT检测细菌性肺炎阳性率为86.95%、病毒性肺炎阳性率为25.00%、其他类型肺炎阳性率为26.67%,CRP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1.30%、41.67%、46.67%;降钙素原检测技术3天后总阳性率是88.80%,应用7天之后总阳性率是54.00%.结论 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具有显著功效,有利于细菌性肺炎以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疾病之间的区分,可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利于判断预后.

    作者:王国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出院指导,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绪管理、不良反应管理、疼痛检查、工作休息和管理、治疗依从和饮食管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癌痛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江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临床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检验的标本300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全部标本中共检测出耐药性菌株48例,检测率为16%,其中革兰阳性菌有21例、革兰阴性菌有27例,阳性检测率远远高于阴性.ICU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7例,占35.42%,外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3例,占27.08%,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10例,占20.83%,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为8例,占16.67%.ICU和外科标本的耐药菌株均较儿科和内科显著.结论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微生物检验中的管理策略中应将依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对各科室采集、保存、送检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

    作者:罗天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培养基对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在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中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检测对检出细菌情况的效果.方法 采样医院空气环境,运用使用血营养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分别开展检测,分析其检测空气中细菌情况的区别.结果 在细菌总数超标率方面,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血营养琼脂平板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效果显著差于学营养琼脂平板(P<0.05).结论 在对医院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工作过程中,采取血营养琼脂平板能够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作者:杨琳;徐继有;冯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比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具体运用

    目的 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不同.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检查中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的86例患者.每例患者分别采用采末梢血和采静脉血两种方式,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比两种采血方式所得血常规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种不同的采血方式获得的血常规数据无明显差异,但是静脉血的结果更加符合临床上的需求.结论 采血方式的不同对血常规数据影响很小,但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更加明确,更符合临床续期,因此应当尽量采用静脉采血方式.

    作者:左玉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72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72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与人性化护理组(36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代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降低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PR)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细菌感染患者100例,其中重度细菌感染患者和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病毒感染患者50例,分为I组、II组、III组.对比三组检测PCT、CRP水平以及重度细菌感染患者和病毒感染组的PCT、CRP诊断率.结果 I组PCT明显高于II组、III组(P<0.05),以I组CPR显著高于II组、III组(P<0.05);以CRP>8 mg/L、PCT>0.5 μg/L为检测界线时,CRP检测细菌性感染敏感度为96.82%,特异性为91.33%,PCT检测细菌性感染敏感度为96.82%,特异性为95.33%.结论 PCT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性感染效果显著,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美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析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科接受PCI介入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17%<22.92%),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全程护理模式,对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会;李岩;王龙;吕秀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对痰菌转阴率影响评价

    目的 对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及对痰菌转阴率影响进行评价和探讨.方法 选择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了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运用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等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在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中,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运用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痰菌转阴率也越高,值得推广.

    作者:唐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将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对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比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为讨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尿糖检验)和观察组(血糖检验)进行不同检测方式的分析,并对检出率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 血糖检验能明显提高检出率,更具优势,可信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晓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量白蛋白检验诊断肾小球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5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5例,对两组实施微量白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及病程与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10.51±3.27)mg/L]低于观察组[(55.37±6.15)mg/L](P<0.05),观察组的男性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程>14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病程0年-6年、7年-14年的差异较明显(P<0.05),病程0年-6年与7年-14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量白蛋白检验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检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巧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常见临床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常见临床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科室中的病菌标本进行耐药检测,在运用手工方法的情况下对细菌进行鉴定及实施药敏试验.结果 总共具有500种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据主要部分.结论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医生在对每个实验室进行具体考量的过程中,应及时分析病菌的耐药性,从而便能运用合理的抗菌药物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陈凯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对照组进行少量输血治疗,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明显下降,术后1 d实验组FIB、APTT、TT、HGB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T、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和5 d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严重创伤者进行大量输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合理调控血小板和血浆的补充剂量.

    作者:王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产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病患痰标本中产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并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200份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分离出的45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使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在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结果 在200份痰标本中分离出45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产ESBLs菌株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亚种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率:产ESBLs菌株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甲氧苄碇的耐药率低,产ESBLS菌株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结论 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临床医师需要对病患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全面的掌握,以便于合理的用药.

    作者:张志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试论hs-CRP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hs-CRP(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本院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所有患儿均采用hs-CRP诊断与血常规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 单用hs-CRP诊断确诊阳性为58例,诊断符合率为58.0%;单用血常规诊断确诊阳性为56例,诊断符合率为56.0%;采用血常规联合hs-CRP诊断确诊阳性为79例,诊断符合率为79.0%.结论 hs-CRP联合血常规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为有效诊断方案.

    作者:薄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老年健康志愿者各120例,分别作为疾病组和健康组,均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对比两组差异,并对比疾病组内并发糖尿病肾病和未发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差异.结果 疾病组血尿酸水平远高于健康组(P<0.05),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尿酸水平远高于未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P<0.05).结论 血尿酸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异常升高,且其水平越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也越高,建议定期检测并积极控制其水平,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敏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78例,对其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在复发性尿路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感染病菌的71.23%,革兰阳性菌为28.77%;革兰阴性菌为头孢菌素以及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率普遍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细菌检验和药敏检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和准确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蒙古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参比室质控的750株质控菌,以及2017年4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院就诊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结核菌,进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观察培养4周、6周、8周的结果和准确率.结果 所有菌组药敏实验的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对比为:SM(链霉素)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INH(异烟肼)准确率第4周高于第6周、EMB(乙胺丁醇)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RFP(利福平)准确率第4周低于第6周(P<0.05).结论 建议于第4周进行异烟脐药敏结果判读,于第6周进行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的药敏结果判读,结果较为准确.

    作者:刘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目的 探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取4株念珠菌,沙保式固体培养基培养,选择不同的PH、接种密度、葡萄糖浓度和温度,探究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结果 pH在5-6时,念珠菌生长情况佳,接种密度方面,在3.3×108生长状况佳,在3.5 mg/L以内的环境下,葡萄糖浓度对念珠菌的生长并无影响.高温可以促进白色念珠菌向着菌丝方向发展,而较低的温度则向着酵母的形态发展.结论 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主要包括pH、接种密度以及温度.且人员因素、操作规范性因素及标本因素对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周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中200作为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实验组100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常规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常规组和实验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之中行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周育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环酶法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循环酶法在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于全自动生化仪使用循环酶法,对其血清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各组数据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大幅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幅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循环酶法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作者:何宏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笑气/氧气镇静在患儿舌系带过短延长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笑气吸入在儿童舌系带过短矫正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患有舌系带过短且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共20名,测定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变化(SpO2),采用Ramsay镇静评分的标准评定笑气吸人在儿童舌系带过短矫正术过程中的镇静效果,以及wong-baker脸谱法评估患儿镇痛效果.结果 20例患儿中19例顺利进行手术,1例患儿退出实验.吸入笑气术前、术中、术后患儿的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血氧饱和度均能稳定在95%以上,镇静、镇痛评分三次测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笑气吸入安全、有效,对于恐惧舌系带手术的患儿具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作者:谌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 研究临床血糖检验中使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血糖检验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生化仪,实验组给予快速血糖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检验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空腹血糖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治疗后餐后2 h血糖两组差异也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血糖检验中无论是应用快速血糖仪还是常规生化仪,其准确度都比较高,但是快速血糖仪的操作更加简便,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周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参考依据对于疾病诊断检查尤为重要,意义和价值非凡.

    作者:袁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和准确率.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102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观察组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三项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检测的准确率,观察组患者中检出糖尿病肾病为49例,准确率为96.08%.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准确检验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孝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基层医院检验科检验报告的准确性越来越关注,为提高检验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科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笔者基于在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工作经验,谈谈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供基层医院检验同仁参考.

    作者:陈维刚;太扎姆;文艺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探微

    心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身体上的疾病,心理方面的疾病自古以来也就有记载.我国传统医学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中华儿女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因此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理论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综述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重点描述了几个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治疗的案例,后我们对现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作者:肖源诣;李军;李梦桐;林阳;罗昭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来说,诊断和检验这一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临床医学检验这一方面,能否取得一个更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检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确诊和治疗方案.而就现阶段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加以改进.文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需要提前制定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寻求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

    作者:钟杰;陈增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服务的探讨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价值观的提高,国人对于临终关怀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与临终关怀的契合度高,因而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国内缺少将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的实践,故本文对将中医药融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从而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形成与发展.

    作者:袁琪;李萍;贾兆星;尤吾兵;陈晓雪;蒋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定量检测系统的方法学性能验证实验结果的评价探讨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的获取、转换以及处理为核心要义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独立完整的一门学科,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医学研究方面,定量检测系统已经成为了医学实验室必备的检测工作,对于验证医学研究的实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是衡量医学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洪飚;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OCT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对策研究

    床旁即时检测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技术.POCT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等特点.POCT不同于传统检测手段,需要适合其自身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本文介绍了POCT质量控制的现状和影响POCT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概述了POCT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案.

    作者:宋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尸体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

    尸体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是评价生前体内乙醇水平的重要证据,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出的尸体血液中乙醇含量不一定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死亡前尸体体内乙醇水平.本文就乙醇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特点和诸多对交通事故尸体血液中乙醇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模式分析

    在护理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叶思艳;吴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用于小儿ARDS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其病死率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小儿ARDS患者实施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常规潮气量治疗,对比两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病死率(7.50% vs 25.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ARDS患者实施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庞永昌;蒋苏华;黄葆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生误差的原因.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血常规的患者中选取中100例,均对外周静脉血液进行采集,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放置时间以及不同的抗凝剂浓度下开展检测.分析其中红细胞含量;白细胞含量以及血小板含量差异.结果 在4 °C下以及6 °C-25 °C下红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放置10 min内以及放置120 min后红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凝剂浓度在1.6 mg/mL、2.8 mg/mL下红细胞含量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中,保存血液的温度、放置时间以及抗凝剂浓度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引发误差.

    作者:郑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型胰腺炎急性反应期血清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究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4例重型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设置为重型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208例轻型胰腺炎患者与206例健康体检人群,分别设置为轻型组及对照组,检测三组人群的血清CRP及T淋巴亚群水平.结果 ①血清CRP水平:轻、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轻型组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CD3+、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CD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血清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病情评估的有效参考指标,对选择治疗方案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少麟;陈方鸣;李维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检验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0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血液检验贫血诊断结果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RBC计数、血红蛋白量、HCT、MCV、MCH、MCH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血液检验检出贫血46例,检出率为92.0%;患者极易产生并发症,此次研究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结论 血液检验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较高,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作者:黄玲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入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行Bobath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WeeFIM评分及ADL评分.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WeeFIM评分及ADL评分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行Bobath疗法的效果显著,能大大增强功能独立性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刘涓;谢瑞娟;石翠霞;张堃;杨信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耐碳氢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耐碳氢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3月临床分离的CRE,对CRE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根据FDA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收集CRE共270株,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构成比为40.74%(110/27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褪色沙雷菌等;呼吸道是CRE的主要标本来源,占比33.33%(90/270);CRE仅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在30%以上.结论 CRE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对CRE的耐药性监测加强,并有效防控耐药菌传播.

    作者:司大;谢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管激素与LH/FSH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 (LH/FSH)的水平变化及两者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罗氏601E检测模块,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4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51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MH、FSH、LH、睾酮(T)指标,并进行数据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中AMH、LH、LH/FSH和T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FSH差异不明显.PCOS患者的AMH及LH/FSH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COS患者血清AMH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中,AMH与LH/FSH呈显著正相关(r=0.415, P<0.01).结论 PCOS患者血清AMH与LH/FSH水平,二者高度相关,同时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旭帆;郝玲;黄睿臻;李盛;蒋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1例;参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与退热时间比较,组间数据行t检验,t值分别为3.985、6.564,可见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可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春华;董春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DCA持续改进降低静脉穿刺皮肤瘀斑率在肝炎内科的相关研究

    目的 通过PDCA持续改进,找出静脉穿刺后局部皮肤瘀斑的主要原因、规律以及如何降低静脉穿刺后局部皮肤瘀斑率的方法,解决肝炎内科临床常见护理问题.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日-30日在本科室住院的241例患者观察其静脉穿刺点局部皮肤情况,进行8人小组分析讨论,找出问题要因进行PDCA持续改进,观察2015年7月8日-30日住院的134例静脉穿刺患者局部皮肤情况.结果 达到降低穿刺后瘀斑率20%的预期目标.结论 PDCA持续改进模式能有效且有针对性地解决该临床护理问题,同时有利于科室成员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凝聚力,值得推广.

    作者:史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目的 观察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 选取院内检验科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50份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归性分析,对其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原因提出改善措施.结果 本组50份误差血标本中,血标本凝块23份,标本量不准与标本溶血16份,标本类型错误4份,标本污染2份,标本信息错误1份,其他4份,血标本凝块为常见,其次为标本量不准与标本溶血;基于采集原因所导致的误差标本12份,基于检测原因所导致的误差标本12份,基于患者原因所导致的误差标本11份,基于标本送检原因所导致的误差标本15份.结论 血标本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包括存在剧烈动荡、标本与申请单不符合、抗凝管应用有误等,需要加强科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并严格遵循血标本检验流程执行相关操作,及时送检,送检过程维持平稳及直立状态.

    作者:马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性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性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与常规组(常规抗哮喘治疗)各39例,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强化其自身免疫力,改善预后,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炳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专生6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专生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学导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中,效果显著.

    作者:韦爱荣;朱荣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红原医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37例,对比组患者按照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之补肾生经方联合干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分别治疗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9%,对比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而且在血压、血糖的控制方面也均优于对比组,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既有效地稳定了老年患者血压及血糖等临床指标,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参考和应用.

    作者:杨新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检查的100例参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实际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血常规方面,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血清生化方面,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肿瘤标志物方面,观察组糖类抗原CA19-9以及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通过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产生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科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科临床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11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开服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标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1例)9.0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例)18.1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妇科临床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而且给患者带来较小的创伤,对于规避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郑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环境中分枝杆菌污染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选择医院以及周边环境中适合检测分枝杆菌的方法,为预防医院环境分枝杆菌传染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微生物采样法和平板沉降法对医院和周边环境中的空气、相关水体和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分别采用改良罗氏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博奥公司的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结果 在所选取的138个采样点中一共收集到236份样本,获得68份分枝杆菌菌株(28.8%),经分枝杆菌的核酸提取后检测,显示有6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检测法在医院以及周边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很低,但是应用PCR-荧光探针技术法提取核酸则能够在空调滤网、相关水体以及空气中检出分枝杆菌.

    作者:施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手外伤组织缺损5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25例患者进行传统手外伤修复治疗,观察组的25例患者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住院时间(15.12±2.33)d、手部恢复正常时间(74.15±8.65)d、皮瓣全部成活率(96.00%)、外形恢复满意度(100.00%)、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皮瓣移植修复干预效果显著,可加速手部恢复正常时间.

    作者:邹新龙;刘芳;谭广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麻醉中不同氧浓度对肺交换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麻醉中不同氧浓度对肺交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麻治疗的患儿4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低浓度组20例,麻醉过程中让患儿吸入50%浓度的氧,纯氧组20例,麻醉过程中让患儿吸入100%浓度的氧,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交换功能.结果 手术后2 h,低浓度组患儿的氧合指数(PaO2/FiO2)略低于纯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儿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呼吸指数(PA-aO2/PaO2)明显低于纯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PaO2/PAO2)明显高于纯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全麻患儿进行麻醉治疗时,让患儿吸入纯氧会对患儿的肺交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让患儿吸入50%的低浓度氧不但能够避免高浓度氧对患儿肺交换功能的影响,而且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低血氧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麻患儿给氧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大东;赵志海;谢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腹痛的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均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迅速缓解患者的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芹;黄苑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的制备以及试剂验收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的制备以及试剂验收分析来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以国标作为依据.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在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及生化结果符合其特性,但是其在试剂VRBA-MUG上的荧光效果不是很满意.结论 标准菌株作为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有效控制了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了培养基、试剂及染色液,保证了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

    作者:谢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索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06例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为结石阳性组(n=29),无肝内胆管结石为结石阴性组(n=77).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主要包括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血液学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临床表现、周围神经侵犯、TNM分期、肿瘤子灶、淋巴结转移、γ-GT、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侵犯、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ST、ALT、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阳性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患者预后明显更差.

    作者:徐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的分析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8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接受血常规检验的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抽取4 mL静脉血,制备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血涂片分析,并将检验结果设为A组.1份则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并将检验结果设为B组,检验后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标本数为75例,异常标本数为25例.B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标本数为94例,异常标本数为6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应用血涂片分析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性,降低误诊以及漏诊几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详尽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岑绍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冠心病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和尿酸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对比冠心病和正常人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分析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等对冠心病患者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期间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同时将65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血压、血脂、血糖的正常和异常分组,对比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按是否肥胖、吸烟以及饮酒分组,对比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初步分析冠心病患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平均尿酸水平(345.8±51.2)mmol/L明显高于正常人的(219.6±45.3)mmol/L,平均胆红素水平(9.8±2.4)m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2.7±2.6)mmol/L;两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均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尿酸水平,血压、血脂、血糖、同时也影响胆红素水平,但体质量、吸烟以及饮酒对胆红素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尿酸和胆红素与正常人比较发生明显改变,与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同时体质量、吸烟和饮酒也影响尿酸水平.

    作者:周春林;赖新华;金河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偿献血血液筛查抗-HTLV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 了解柳州市、河池市、来宾市无偿献血者HTLV感染情况,考察对无偿献血者抗-HTLV的检测是否作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常规检测项目,加强无偿献血者的筛选,减少输血传染病毒,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 采用血清学的酶联免疫法(ELISA)对柳州市、河池市、来宾市53,507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TLV检测,筛查阳性反应标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证实验(核酸检测+WB检测).结果 抗-HTLV初筛阳性反应47例,初筛阳性反应率为0.09%,确证阳性反应1例,阳性率为0.001,9%.结论 把对无偿献血者抗-HTLV的检测作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常规检测项目需要待研究.

    作者:伍圣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日-2018年1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至我院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血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常规检验的意义重大,相比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具有较低的血常规水平,依据检验结果可对疾病进行判断,辅助疾病的诊疗.

    作者:金晔;张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助孕汤对子宫内膜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助孕汤对子宫内膜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炎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对其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使用补肾活血助孕汤进行治疗.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在治疗之后月经的情况.结果 经过分析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面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明显要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之后月经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也明显要好(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治疗之中应用补肾活血助孕汤对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有帮助,对于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王春璇;单铁英;颜贺欣;栗志英;李伟;韩文华;李静霞;毛希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缙云地区29,917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三年就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感染与生理年龄、季节、清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9,917例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917例阴道分泌物中霉菌检出率以21岁-30岁组高,而滴虫和加德纳菌检出率以41岁-50岁组高;霉菌的感染率在春季低,而滴虫和加德纳菌在4个季节之间,没有显著变化;随着清洁度增高,病原菌检出率也依次升高;然而在清洁度正常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条件致病菌检出率.结论 病原菌的感染率与患者生理年龄、季节及清洁度都有关联.

    作者:楼明;陈如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00例农村在校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汇川区农村儿童的碘营养现状,为碘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遵义市汇川区农村地区小学在校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农村区域东、南、西、北、中各选取60例儿童,共计300例(均为在校学生),运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对儿童的尿液进行检查,以测定出儿童尿液中所含碘含量.结果 300例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含量为168 μg/L,其中尿碘含量<100 μg/L的例数为51例,占比为17.00%,≥100 μg/L并且<300 μg/L的例数为222例,占比为74%,≥300 μg/L的例数为27例,占比为9.00%;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儿童尿碘中位数含量分别为153 μg/L、150 μg/L、167 μg/L、180 μg/L和190 μg/L,中位数含量高的为中部农村地区,不管是在中位数还是含量,各区间碘含量的例数分布上,东、 南、西、北、中五个区域不存在差异;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尿碘含量上,8岁、9岁以及10岁的尿碘含量中位数分别为166 μg/L、170 μg/L和168 μg/L,在各区间碘含量的例数分布上也不存在差异.结论 正常范围尿碘含量的儿童占比较大,不管是在各年龄段还是在农村各个区域,其占比均超过70%,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尿碘含量过低和过高的比例也不低,这表明对于尿碘含量的监测应该加强,同时应该在农村加强对碘知识的宣传,进而实现农村儿童更加合理的尿碘含量..

    作者:段书刚;段兴云;娄钰;周灵君;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性护理,分析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康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 vs 25.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康复效果显著,实施综合性护理后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董观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实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比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阴性标本中血红蛋白(HbA)、血红蛋白A2(HbA2)、血红蛋白F(HbF).结果 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阴性标本,在HbA、HbA2、HbF方面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α-地中海贫血,经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基因检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检测方法,应用于β-地中海贫血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地中海贫血患者诊断中应用,可提高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普鲁卡因在老年肺结核大咯血中的止血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大咯血患者120例,分为普鲁卡因组(n=40)、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组(n=40)和垂体后叶素组(n=40).比较三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观察副作用的发生率,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三组在止血效果、止血时间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普鲁卡因对于老年肺结核大咯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及药物安全性,但需严密监护及专业护理.

    作者:曾庆妮;黄明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索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5年11月19日-2017年11月19日期间选取对照组134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观察组134例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且均进行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随后分析两项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性和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14.27±3.22)×109/L、CRP水平(85.39±5.71)mg/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肺炎的诊断正确率为96.88%,对肠炎的诊断正确率为96.67%,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正确率为97.92%,且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敏感度、漏诊率、特异性、误诊率分别为97.27%、2.73%、91.67%、8.33%.结论 在检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小儿时,运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能够降低临床误诊率,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

    作者:蒋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

    目的 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抗菌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86例,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为阴性组(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和阳性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采取不同的抗菌对策,并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时间.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阳性组各阶段治疗时间略短于阴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十分复杂,采取细菌检验有利于提高分阶段抗菌治疗的针对性,根据病菌类型选择对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在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的3天内,对其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 分析数据,共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共有17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99%(17/189).其中男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26%(5/95),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77%(12/9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具有妊娠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69%(8/63),无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90%(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0.41%(10/49),无输血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00% (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筛查出抗-M的检出率高7,占比41.18%(7/17),其次为抗-E、抗-D以及抗-s的患者,均为2例,占比11.76%(2/17),后为抗-K、抗-Mur、抗-c以及抗-Fya的患者,均为1例,占比5.88%(1/17).结论 在临床输血中予以不规则抗体筛查,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衣志杰;邵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检验前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探讨检验前质量控制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实施生化检测的患者70例,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首次检测时均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再次检测时,对照组不再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研究组则继续进行检验前质量控制.对比两组两次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首次检测时,两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检测时,研究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与首次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水平均较首次检测时高,且高于研究组同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测前进行质量控制,对控制检验结果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忠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流式细胞术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复发判断的意义

    目的 探究将流式细胞术应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状况的判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所有白血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纳入89例白血病患者到本次实验中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中包括5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39例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对所有实验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标本检测,并做好相应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实验.分析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白血病检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36.00%;流式细胞术对急性淋巴白血病检验的敏感性为79.49%,特异性为41.03%.所有患者中诊断结果中包括63例阳性和26例阴性患者,阳性复发率为82.54%,阴性复发率为23.08%,结果中可见阳性患者的复发率较阴性患者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流式细胞术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检测中,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并且对于患者的复发率进行评估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常规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在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自愿者50例纳入本研究工作,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各项检查中,与健康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的各项指标均更低(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更高(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应用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鉴别诊断.

    作者:刘巧玲;王雪;李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持续时间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持续时间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46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持续时间与受压部位皮肤温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肩胛骨皮温、骶尾部皮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效减少了压疮发生率,缩短了压疮持续的时间,降低了患者受压主要部位的温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江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贵州省育龄女性异常血红蛋白病初筛分析

    目的 探讨贵州省育龄期女性异常血红蛋白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红细胞相关参数、血红蛋白定量分析、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一管法)、变性血红蛋白包涵体四联试验对贵州省11.22万例育龄女性样本进行初筛,并对筛查结果异常情况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 11.22万例样本中共检出异常样本10,694例,异常检出率为9.53%.其中:α地贫2,056例(轻型α地贫1976例、HbH病80例)(1.76%、0.07%合计1.83%)、β地贫3,411例(3.04%)、疑似地贫病例4,623例(4.12%)、其他贫血188例(0.17%)、异常Hb 416例(0.37%).416例异常Hb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E组41.35%、HbJ组14.90%、HbK组13.70%、慢速带组12.26%、HbG组7.21%、快速带组5.53%、HbD组5.05%,以HbE组高、HbJ组次之.异常Hb红细胞相关参数显示:除HbE组患者呈现轻微微小细胞低色素血象外;其余异常Hb患者血象与正常人无异.结论 采用四联实验方法进行初筛具有较高阳性率,不仅可同时进行地贫、异常血红蛋白病鉴别诊断,还可减少漏诊及误诊;我省异常血红蛋白呈现多样性,以HbE、HbJ为主.除E组外的异常Hb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不影响生活质量.但需注意异常Hb合并地贫情况,所以其筛查及诊断对于婚育指导及产前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贵萍;付正乾;林晓东;龙宇;刘声碧;刘婷;陈国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评价

    目的 评价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方法 选取血常规检验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对照组(4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分别采集静脉血、末梢血,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的血小板(161.80±21.22)×109/L、血红蛋白(15.27±0.28)g/L、红细胞(4.55±0.71)×1012/L、白细胞(6.21±0.92)×109/L与对照组血小板(204.12±26.01)×109/L、血红蛋白(11.28±1.17)g/L、红细胞(3.78±0.20)×1012/L、白细胞(5.30±0.71)×109/L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实施检测,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大不相同,对于患者来说,采集自身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其较为准确,能降低误差情况发生,值得研究.

    作者:陆晓芳;王欣;宋姗姗;俞靖龙;陈燕;徐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入院的42例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体检正常的4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观察组分别于术后2 h-12 h、12 h-24 h这两个时段检测2次.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术后2 h-12 h(P<0.05).观察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阳性率低于术后2 h-12 h(P<0.05).结论 骨折患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高于正常人,D-二聚体、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随术后间隔时间延长而降低,可作为术后评估的依据.

    作者:李兴国;仲伟香;王同华;杨茂本;孙振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EA、CA125、CA199、CA153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针对肺癌诊断中采取血清CEA、CA125、CA199、CA153联检的价值予以分析.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法,针对40例我院接诊的患有肺癌的患者(1组)、40例患有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2组)、40名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3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变化情况予以分析,评估其联合应用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患有肺癌的1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单项指标的敏感性均在15%-60%之间,联合检测可以将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提升到80%左右.结论 临床中,将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25、CA199、CA153指标联合起来展开监测,可以显著提升肺癌诊断率,有助于其早期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对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在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中有无差异,进而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44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标本,采用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检查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染色情况对渗出性胸腔积液加以诊断,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在胸腔积液中的统计学差异,推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6例(18.1%)、57例(39.6%),炎性积液检出率分别为103例(71.5%)、87例(60.4%),在可疑恶性中检出率分别为15例(10.4%)、0例(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法较传统涂片法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更有优势,尤其在可疑恶性积液中价值更高,不仅可以确定积液性质而且可以判定组织来源,但传统涂片法方法简便、价格优惠,虽有一定的漏诊率但误诊率较低以及实验室要求相对不高更适合临床病人初期的筛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既可提高检出率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景学芬;王翠峰;文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辅助诊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辅助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精神检验科诊治的分裂症住院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和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4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前后利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偏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对照组偏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都有所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均能反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杨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探讨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应用在硬膜外麻醉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80例手术患者,其中40例采用丙泊酚行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其余4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行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麻醉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T1段镇静评分接近(P>0.05),T2-T4时段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终观察组出现6例心动过缓和3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中,镇静效果好于丙泊酚,安全可靠.

    作者:刘敏娜;念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臂X光机移位测量髋臼的前倾角、外展角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C臂X光机移位测量髋臼的前倾角、外展角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髋臼假体定位器置入,观察组患者使用C臂X光机移位测量后置入.对比两组患者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髋臼外展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髋臼前倾角比对照组小,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换之后的髋关节功能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C臂X光机移位测量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能够有效纠正骨盆前后倾斜、外展内收及内外旋转等,使髋臼杯安放的精准度得到提高,使患者预后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景欣;杨丽;黄丽娣;林海明;韦进军;莫旭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系统检测高敏肌钙蛋白的可比性分析

    目的 对雅培i-STAT便携式临床血液分析仪(i-STAT)与强生5600生化免疫一体机(VITROS 5600)检测肌钙蛋白结果进行可比性分析.方法 对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验证的基础上,依据极差检验比对方案分别在两个检测系统测定三个浓度水平的患者混合血浆,计算比对偏差.判断两种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 两检测系统在同一浓度水平CV较大值与较小值之比<2,符合极差检验要求;在低值及中值浓度区域,两个系统的检测结果偏差<10%,在高浓度区域,两系统检测偏差>10%.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对早期心肌损伤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hs-cTnI升高明显的患者,应使用检验科大型化学发光仪进行动态监测.

    作者:马正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分析仪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 研究GEM3000血气分析仪与BC6800全血细胞分析仪相同的检测项目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80例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同时采取肝素抗凝的动脉血,以及EDTA-2K抗凝的静脉血,动脉血用GEM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静脉血用BC68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将两台仪器测定的HGB和Hct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HGB、Hct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气分析仪测定的HGB和Hct结果与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相关性较好,可满足临床医生对患者贫血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作者:容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吸收性明胶海绵结合3M宜拉胶带应用于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后止血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对PICC置管后血液病患者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联合3M宜拉胶带的实际临床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科接受血液病治疗并接受PICC置管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吸血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例患者选择吸收性明胶海绵联合3M宜拉胶带联合止血,对照组患者则是接受无菌纱布结合3M宜拉胶带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止血后患者的渗血时间长短、穿刺点肿胀情况以及渗血的严重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选择明胶海绵联合3M宜拉胶带止血后患者的渗血时间、穿刺点肿胀情况与渗血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联合3M宜拉胶带止血后,患者的渗血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患者的渗血程度较轻,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2种药用辅料微生物计数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22种药用辅料微生物计数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 版)第四部 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的规定,进行非无菌制剂辅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结果 9个品种(樱桃香精、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烯吡咯烷酮K25、聚乙二醇6000、玉米淀粉、糖精钠、70%山梨醇溶液、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抑菌性用常规平皿法.8个品种NE30D、硬脂酸、硬脂酸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mpas、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90F、滑石粉、空心胶壳)需稀释20倍.无水胶性二氧化硅释释40倍后用常规平皿法可消除样品本身干扰.二氧化钛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无水枸橼酸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胭脂红本身的颜色对计数有干扰作用,可采用薄膜过滤法消除.羟乙基纤维素具高粘性,采用直接称取固体粉末(0.05 g/皿)的平皿法.上述各种方法回收结果在0.65-1.31之间,符合药典规定的0.5-2.0范围.结论 以上验证方法作为药用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王珍;陈莉英;陆雯;吴岳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预后评价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抽取特定时段我院收诊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和观察组(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比分析治疗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95.6%,血清炎性因子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中使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值得推广.

    作者:曾火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预后.方法 抽取90例2016年2月-2018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髋臼骨折疗效;手术治疗时间、术后髋臼骨折愈合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DAubingne评分.结果 观察组髋臼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髋臼骨折愈合时间、术中总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DAubingn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DAubingn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髋臼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加速骨折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和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诊断小儿发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应用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100例发热患儿分成A组(46例细菌感染)、B组(35例病毒感染)、C组(19例风湿性疾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2017年6月-2018年2月,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比四组C-反应蛋白、WBC的定量、定性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水平[(15.24±4.36) ×109/L]高于其他三组,A组、C组C-反应蛋白水平[(25.36±4.16)mg/L、(100.52±14.26)mg/L]高于B组和对照组,C组高于A组(P<0.05);A组WBC、C-反应蛋白均阳性的比例为78.26%,B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97.14%,C组C-反应蛋白阳性、WBC阴性比例为73.68%,对照组C-反应蛋白、WBC均阴性比例为100.00%.结论 C-反应蛋白、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武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开展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4月,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以及接受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志愿者8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尿糖含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87.50%,尿糖阳性率为7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均为0)(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开展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效果良好,检测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慧;林丽文;谢贵明;覃文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645份,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回顾性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送检不及时44.96%、样本处理不当15.50%、采集时间不合理11.94%、未按无菌操作规范准备11.47%、样本采集不规范6.05%、检验条件不符合规定5.58%、检验仪器故障4.50%.结论 严格按照免疫检验规范操作完成样本采集、储存工作,做好实验室器材校准、消毒、清洁处理操作,加强全程监管力度,健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是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凡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解脲支原体DNA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在健康检查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试管婴儿男女就诊者、不育不孕患者及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法对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26日在我院就诊的不同人群就诊者的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 男性健康检查者212人次,有84人阳性,阳性率39.62%,女性69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505人次,有142人阳性,阳性率28.12%,女性324人次,有210人阳性,阳性率64.81%;试管婴儿男性187人次,有88人阳性,阳性率47.06%,女性321人次,有193人阳性,阳性率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105人次,有53人阳性,阳性率50.48%,女患者115人次,有76人阳性,阳性率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86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48.84%.结论 解脲支原体在男性健康检查者感染率为39.62%,女性为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感染率为28.12%,女性为64.81%;试管婴儿男性感染率为47.06%,女性感染率为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感染率为50.48%,女患者感染率为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为48.84%.由此可见,解脲支原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低的为28.12%,高的达到了66.09%.实时荧光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从标本处理到报告的签发只需2 h-3 h,解脲支原体核酸检测有助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广大患者节省了宝贵治疗的时间.

    作者:罗振元;李媛媛;徐晓婧;余姝妮;王茹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优质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浅析优质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某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实行不同护理之后的疾病自主关注水平.结果 从是否自主关注疾病的四个表述指标,即合理用膳情况、疾病认知水平、定期检查以及合理用药现象来看,在护理之前两组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护理之后,四个指标均存在差异且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而言,相比较实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而言,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有效改善其合理用膳的习惯,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让患者能够习惯于定期进行身体的检查,并且能够合理科学的用药,进而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和保持良好的状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护理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徐国磊;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项血生化指标连续性检测在创伤骨折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多项血生化指标连续性检测在创伤骨折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2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设为重症组,患者的病情较轻设为轻症组,为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液生化指标的多项监测,分析患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重症组患者入院第5天后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清酶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为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梁东平;梁妙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人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人的效果作用.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来我院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治疗的54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27),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一组为研究组(n=27),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与对照组的74.07%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人中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适合临床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