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nsulin growth factor Ⅱ)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2例健康早孕妇女(A组)和85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给予保胎治疗的早孕妇女 P、IGF-Ⅱ水平,其中保胎成功45例(B 组)、发展为稽留流产40例(C组)。比较各组数值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对P、IGF-Ⅱ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A、B、C 3组血清孕酮的值分别为(30.36±2.96)、(23.88±2.26)、(11.43±2.46)ng/mL,血清 IGF-Ⅱ的值分别为:(139.29±16.44)、(123.93±16.14)、(107.94±12.87)μg/L,3组P、IGF-Ⅱ值均具有差异性(F=571.69和43.05,均P<0.05);(2)A、C两组血清中P和IGF-Ⅱ存在正相关(r=0.732、0.942,均P<0.05),B组两者不具有相关性(r =0.199,P =0.191,P >0.05);(3)P、IGF-Ⅱ判断活胎和胚胎停止发育佳诊断点分别为:13.42 ng/mL,121.26μg/L。结论:血清P联合IGF-Ⅱ测定在预测胚胎及胎儿早期发育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吕会娟;刘玉玲;陈瑞红;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52.77±13.30) mmHg,治疗后PASP为(20.91±2.78) mmHg。分别在CTA及DSA图像上测量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直径,计算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使用t 检验评价治疗前后所测血管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CTA及DSA评估肺动脉高压改变的价值。结果:除升主动脉直径以外的其他血管参数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CTA 评估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841,前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1.8%,后者分别为81.8%、77.3%;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DSA评估中的AUC值分别为0.874、0.932,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6.4%。结论:CTA和DSA均有助于临床评估肺动脉高压变化情况,DSA的评估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A。
作者:朱蕻潮;魏宁;徐浩;崔艳峰;许伟;张庆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检测贫血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55、CD59的表达并行相关实验检查,并探讨其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129例贫血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贫血性疾病患者以健康对照人群CD55、CD59检出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并同时做FLAER 实验、酸化血清溶血实验(Ham 实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 实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贫血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 和PNH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CD55、CD59表达明显低下(P <0.05),表达均<95.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粒细胞 CD55、CD59表达也可低下,但表达均>48.0%,与健康组和其他贫血组(除 AA-PNH 和 PNH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纯红再障、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 CD55、CD59表达均在正常范围。部分 AA-PNH和PNH患者,加做FLAER实验,显示外周血粒细胞及单核细胞PNH 克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55、CD59检测与FLAER实验在诊断AA-PNH、PNH患者中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诊断PNH的敏感,可靠的方法,也可作为疗效判断及观察病情变化的手段。
作者:冯玉虎;夏瑞祥;王卫国;黄明;郑顶运;许凌云;王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对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77例,均经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采用TCD检测术前术后颅内血管血流、侧支开放情况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结果:TCD 显示术后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开放侧支循环关闭,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B 型(不完全开放)患者的患侧大脑中动脉PSV、RI、CVR 改善明显高于A 型(完全开放)(P <0.05)。结论:应用TCD可以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颅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戴旭辉;梅芳;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修复膝骨关节炎软骨和交叉韧带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伴软骨和交叉韧带退变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关节镜等离子射频修复软骨和交叉韧带术,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个月、12个月Lysholm评分及术后12个月减术后2个月的Lysholm评分差值。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P=0.017),出血少(P=0.003);两组术后2个月的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29);治疗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21),术后12个月减术后2个月 Lysholm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P=0.026)。结论:伴软骨和交叉韧带退变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修复软骨和交叉韧带损伤小,远期疗效好。
作者:吴淮;严萍;刘文刚;赵传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癌症患者支持治疗的多国协作组织(MASCC)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患者感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病房化疗后180例FN 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 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和 PCT 值与细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中有20例(11.1%)发展为细菌血症,14例(7.8%)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PCT≥0.5 ng/mL,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细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2 ng/mL和MASCC 危险指数评分<21分是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由MASCC 危险指数评分区分的156例低风险患者,30例患者PCT≥0.5 ng/mL,其中8例(26.7%)发展为细菌血症;16例患者 PCT≥2 ng/mL,其中4例(25.0%)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结论:MASCC 危险指数评分与 PCT 联合应用,作为 FN 患者常规筛查将促进危险分层的划分。
作者:王军;刘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for hemorrhoid, 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妊娠合并痔疮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1);但两组在一般并发症、产科并发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母婴均平安。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妊娠合并痔疮无需麻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可成为妊娠期痔疮患者保守治疗之外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明康;刘婷婷;章庆华;高华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3例纤维腺瘤患者的综合超声表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形态为分叶状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15%(43/65)和33.33%(41/123);囊性变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9.23%(19/65)和3.25%(4/123);高回声分隔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2.31%(21/65)和9.76%(12/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边界、纵横比、钙化灶、后方回声、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级血流信号在PTB和BF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5.38%(23/65)和7.32%(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超声表现上存在差异,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邓远琼;李宏翔;王海飞;刘贞;汤兵辉;斯轶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接受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19~41个月)。 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少于THA组,而住院、手术、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THA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在Harris 评分优良率方面低于 THA 组,并发症多于 THA 组。结论:PFNA操作便捷,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且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而 THA 具有负重活动更早,适用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伴有髋关节退变老年人。
作者:王业杨;王明森;李贵涛;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 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的影响。方法:正常晚孕期胎儿35例,使用4个不同b 值(0、600、800、1000 s/mm2)同时进行 DWI 成像扫描,得出小脑半球、丘脑、顶叶皮质及顶叶深部白质的信号强度(SI)、背景噪声标准差(SD),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 b值时同一解剖部位参数的组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感兴趣区 SI、信噪比(SNR)在不同 b 值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 SI、SNR 高,且随着 b 值增加,各感兴趣区SI、SNR均值呈下降趋势。亚组间两两比较时,各感兴趣区的SNR在b =600 s/mm2组与b =800 s/mm2组、b =6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感兴趣区的 SNR 在 b =800 s/mm2组与b =1000 s/mm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b 值条件下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1.5T MR 设备上不同b 值对晚孕期胎儿脑弥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及信噪比有影响,b 值=600 s/mm2时,各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及信噪比高。
作者:朱志军;郑昌业;刘炳光;张碧娟;曹满瑞;赵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SP)的执行功能及 Go/Nogo 范式事件相关电位 P300(ERP-P300)的特性,为SP执行功能提供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对58例SP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和 Go/Nogo 范式 ERP-P300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 组 WCST 成绩差,ERP 在 Go-P3和 Nogo-N2、P3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任务N1及Go 任务N2两组无差异;且Go-P3和Nogo-N2、P3波幅、潜伏期与WCS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 <0.05)。结论:SP患者有注意、认知转换和反应抑制等执行功能下降,仅能对任务早期进行正常加工,Go/Nogo 范式ERP-P300可能为客观反映SP执行功能的电生理方法之一。
作者:杜好瑞;穆俊林;李六一;郑华;桑德恩;张红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3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 )40例,非冠心病40例。对比各组 BNP 及心肌酶谱水平, BNP及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病变冠脉血管中的水平及其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U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而SAP 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者及轻度病变者,而中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BNP及心肌酶谱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96例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患者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者,但与桥血管再狭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NP联合心肌酶谱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无明显的预测作用,仍需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定。
作者:邱宗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 >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 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作者:孟锐;杨力;刘雅琦;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娩前1周孕妇膀胱充盈对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分娩的正常胎儿252例,其中头位192例,臀位60例。均在分娩前(≤7 d 内)孕妇膀胱充盈(A 组)和膀胱未充盈(B组)行超声检查,并追踪其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头围和妊娠结局(C 组)。结果:192例头位胎儿中孕妇充盈膀胱前后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超声估测胎儿体重(EFW)与出生体重(BW),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充盈膀胱后 BPD、HC 的标准切面获取率高于膀胱充盈前,且(超声EFW-BW)平均绝对误差值明显减小,更接近出生体重。60例臀位胎儿中孕妇充盈膀胱前后各超声测值与出生后头围、超声EFW与BW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充盈膀胱后新发现胎盘位置异常18例(18/252,7.1%),帆状脐带入口并血管前置2例(2/252,0.8%)。结论:分娩前1周孕妇充盈膀胱有利于超声估测胎儿的体重更接近出生体重;有利于胎儿附属物及母体宫颈等结构的显像。
作者:曹小娟;黄浩;王东杰;彭志勇;王小婕;李莉芳;仲勇;李荆;陈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骨体水泥对改善骨质疏松椎骨体固定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骨科就医的80例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材料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 cemented-CPS 组使用水泥强化传统椎弓根螺钉,cemented-EPS 组使用水泥强化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EPS。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和椎体融合术。术后使用 X 线平片和(或)CT 扫描评估椎体融合程度以及固定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后6个月cemented-EPS 组患者的JOA 从(11.4±2.6) mm 提高到(28.9±1.6) mm;VAS 得分从(7.0±1.4)分降低到(2.1±1.3)分。cemented-EPS 组患者没有出现螺钉松动的现象并且脊柱融合良好。cemented-CPS 组有14枚螺钉(7.1%)出现松动。术后6个月JOA和VAS得分分别从(13.1±1.9)分和(7.6±1.5) mm 提高到(20.8±2.2)分和(2.5±1.6) mm。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泥渗漏到椎管的现象。结论:cemented-EPS 能提高固定强度,降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松动发生率。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围产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DM患者血中HbA1c的水平,将101例GDM患者分为高HbA1c(HH)( HbA1c >5.6%)组32例和低HbA1c(LH)(HbA1c ≤5.6%)组69例,比较两组的围产结局。结果:HH 组分娩孕周较LH 组小[(37.13±1.53)周vs (37.76±1.02)周, P <0.05],HH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L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A1c水平与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林春晓;李春花;缪士霞;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70例,根据24 h 尿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634例)、持续白蛋白尿组(236例),比较2组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分析DN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心脑血管病变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回归分析示病程、SBP、UA、Hb、TG、DR与DN发生相关。结论:病程、SBP、UA、Hb、TG、DR与DN白蛋白尿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万倩;张倩;薛耀明;钱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ANA谱与EB病毒VCA-IgG、IgA抗体,比较两种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试验组(ANA谱至少一项阳性)和对照组(ANA谱阴性)的EB病毒VCA-IgG、VCA-IgA和PCR法检测EB病毒DNA载量,比较两种抗体与EB-DNA载量及自身免疫病ANA谱的相关性。结果:VCA-IgA与AID的相关性明显高于 VCA-IgG ,且VCA-IgA阳性患者EB-DNA载量明显高于VCA-IgG阳性患者。结论:EB病毒感染在AI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EB病毒 VCA-IgA抗体水平与AID病情呈正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岳枫;李长峰;朱长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评价容量负荷试验的意义,以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可能存在低血容量的48例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在试验前后分别采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P(cv-a)CO2、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尿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容量负荷试验后CO增加≥10%和<10%认为有反应性组和无反应性组。结果:35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13例无反应。试验前CVP和P(cv-a)CO2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R、MAP、Lac、ScvO2、尿量指标组间无差异。无反应组仅CVP在容量负荷试验后有增高趋势。有反应组容量负荷试验后上述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前ScvO2≥70%患者18例,其中有15例P(cv-a)CO2>6 mmHg(8.73±1.71)mmHg,经补液后 P(cv-a)CO2下降(4.47±1.30)mmHg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患者ScvO2≥70%时,P(cv-a)CO2>6 mmHg提示组织灌注不足,P(cv-a)CO2可以评价容量负荷试验的意义,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
作者:王菊香;陈辉民;吴彬;林小明;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足踝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DECT对早期痛风的预警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选择近期足踝部发作过关节肿和(或)疼痛,并之后确诊为痛风的患者78例。分别对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 mm)重组,将原始数据输入Dual-Energy GOU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同一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情况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所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同一患者在发作期及缓解期双足踝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位置与数目上均无较大差异。结论:DECT能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对早期、无创性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金玲;高立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142例确诊的 VSD 患者,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经胸微创 VSD 封堵术,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成功136例,同期手术4例,6例需常规体外循环手术。102例随访3~12个月,16例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微创封堵VSD手术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作者:陆国梁;马伦超;杨超;张英元;谢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法和弹性应变率比值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腮腺肿块患者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再行实时超声弹性检查,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进行评价,并用超声诊断仪自带的测量软件测出各个肿块的应变率比值,根据约登指数高的临界点确定应变率比值的诊断界点,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弹性分级法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9%,准确性为87.7%;弹性分级法联合应变率比值诊断腮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95.9%,准确性为94.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惠;牛锦东;陈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不同时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而探讨患者的佳置管时机。方法:65例 APL 患者分别于非缓解期和缓解期置入PICC ,比较不同置管期间导管并发症发生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结果:非缓解期患者置管后3 d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高,因机械性静脉炎、可疑导管相关感染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置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PL患者缓解期置入PICC导管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不建议APL患者在急性期置入PICC导管。
作者:熊晓云;胡海珍;范彬;张玉红;周静然;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前术后眼前节立体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2例,64眼。通过Pentacam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体与虹膜及晶状体的关系以及前房角的变化,测量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术后拱高等参数。常规检测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屈光状态等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7)岁,平均等效球镜为(-13.50±3.76) Ds。三维前节成像显示术后前房角较术前狭窄,未见粘连关闭。ICL与虹膜和晶状体均无接触粘连。术后6个月前房容积为(128.43±14.86) mm3,前房深度为(2.96±0.26) mm,分别低于术前前房容积(215.11±34.16) mm3和术前前房深度(3.11±0.19) mm(P<0.05)。术后6个月拱高(0.464±0.125) mm,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测拱高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929±0.203,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entacam能有效评估ICL植入术的安全性。
作者:熊露;易魁先;石钰;詹妮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8例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所有患者均术中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前诊断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A 组,37例)、诊断不明组(B 组,19例)和肿瘤组(C组,12例)。分析各组的病检结果。结果:取材活检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检相关并发症。A组37例患者34例为骨质疏松,2例为转移瘤,1例诊断不明;B 组19例患者中11例为骨质疏松,6例为转移瘤,2例诊断不明;C组12例患者中10例诊断为转移瘤,1例为骨质疏松,1例诊断不明。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有助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的病因诊断,在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常规进行。
作者:曹奇;黄新云;杨铁军;唐国军;陈亮元;陈小明;颜学亮;唐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通道经椎间孔途径(TESSYS)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ESSYS技术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术前、术后即刻及1、3个月采用数字评分(NRS)评价腰腿痛,评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末次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MacNab优良率为88.89%(16/18)。1例术后右骶尾部出现疼痛,局部封闭后缓解;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改善且肌力减退,1周后行开放手术。结论:TESSYS技术可有效诊治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丁文;陈伟才;魏强强;程细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男7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20 d,声音嘶哑8 d”于2010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肿块,无疼痛,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未就诊,8 d 前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前往当地医院就诊,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混合回声团块”,遂转我院继续治疗。查颈部CT提示右侧甲状腺占位,边缘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占位内见小条片状钙化,增强后边缘环状强化,占位内强化不均匀,器官受压变形(图1)。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专科查体:颈软,气管偏左,右侧甲状腺可及直径约4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胡金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女,31岁,因“发热4 d,胸闷憋气1d”入院。患者4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40℃,无咳嗽、咳痰等其他不适。1d前患者出现胸闷憋气,体温38.9℃,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退热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36.7℃,但胸闷症状不缓解。来我院急诊。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长期饮酒史及吸烟史。
作者:黄乐富;唐煜;张大鹏;王乐丰;杨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男,49岁,2011年11月因“上呼吸道感染”查血常规白细胞(WBC)54.9×109/L,淋巴细胞(L)80%,血红蛋白(Hb)148 g/L,血小板(PLT)79×109/L ,遂至天津血液病医院就诊。体检:浅表淋巴结、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WBC 83.58×109/L,L 92.4%, Hb、PLT正常;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正常。骨髓细胞学:增生活跃+,粒、红系明显减低,淋巴细胞显著增高,成熟小淋巴细胞占81.5%; FISH:P53基因(17P13)缺失;骨髓病理:骨髓增生较活跃:造血面积占80%,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75.42%,其中91.5%表达CD19、CD5、CD23、CD25,弱表达Kappa、CD20、CD10,阴性表达 FMC7、CD22、Lambda、sIgM、CD38、ZAP70。 CT 示:颈部、胸部、腹部未见淋巴结肿大及骨质破坏,综合诊断为 CLL (RaiⅠ期,高危)。于2011年11月24日至12月6日给予标准剂量 R-HyperCVAD 化疗,2011年12月23-28日及2012年2月3-8日给予美罗华+甲强龙治疗,完成上述3个疗程后达血液学缓解。其后患者不再接受治疗。2014年3月因“腰痛”查 WBC 86×109/L,1周后查 WBC达239×109/L,出现呼吸衰竭。至北京某医院就诊,给予 FC 方案+甲强龙处理,后WBC 177×109/L,呼吸困难略减轻出院,出院后服用苯丁酸氮芥12 mg/d (共6 d),停药当天因腰背痛于3月17日至我院就诊,辅助检查:WBC 119.10×109/L,L 90.0%,Hb 92 g/L,PLT 80×109/L;总钙3.33 mmol/L;尿素24.17 mmol/L,肌酐312.9μmol/L;CT 示:肺部感染、胸廓骨质多发溶骨性、成骨性骨质破坏并骨折,右枕骨、中轴骨、骨盆组成骨多发骨质破坏,经水化碱化利尿、唑来膦酸等对症处理后患者肾功能、血钙恢复正常,白细胞进行性下降,骨痛好转。4月19日血常规:WBC 26.73×109/L,L 96.9%,Hb 67g/L,PLT 28×109/L;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增生低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成熟淋巴细胞占96%,未见巨核细胞;PTH 110.10 pg/mL (我院正常值15~65 pg/mL),钙1.95 mmol/L。此患者停化疗后处于疾病未控制、正常造血衰竭期,中性粒细胞始终<0.2×109/L,PLT<10×109/L,虽经积极救治,于停化疗67 d 后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呼吸衰竭。
作者:胡婷;余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学生,因“右眼上睑红肿3 d”于2013年6月1日就诊于眼科门诊,诊断为“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3 d,未见好转,红肿加重,6月3日收入院治疗,追问病史:患者曾因“发热、咳嗽1周”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于呼吸科,体温高39.8℃,伴咳嗽、周身乏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 CT 回报双肺纹理增强;左上肺结节灶。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少阳;宋海珊;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男,21岁,间断眼睑水肿伴双下肢水肿15个月,腹痛2 d入院。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56μg/mL。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激素、保肾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尚可。入院后行上腹部CT增强:肝左叶可见扇形低密度影、左肾内可见锥形低密度、脾脏内楔形低密度影,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图1),影像提示,肝左叶、左肾及脾脏多发动脉血栓形成,伴相应器官缺血改变。遂行抗凝治疗1周,腹部疼痛有所好转,查D-二聚体2.85μg/mL。临床诊断:肝左叶动脉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血栓形成,脾梗死。
作者:郭俊男;程克磊;王建秋;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的疗效。方法:将58例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格列美脲用量、血脂、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西格列汀组血糖控制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且格列美脲剂量减少15.6%。西格列汀组甘油三酯较前有明显下降(P <0.01),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对于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能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王毅飞;伊娜;吴琳英;张洁红;黄晓淳;谭愈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例AA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用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联活菌散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浆DA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腹泻前血浆D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至治疗第3天,两组 DAO 水平均显著上升(P <0.01),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1);第7天两组 DAO 水平均较第3天显著降低,且对照组仍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1)。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AAD具有良好疗效,其机制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黏膜修复有关。
作者:李焕琼;钟斌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64例,治疗组(n =32)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n =32)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共观察24周,以疾病活动性指标BASDAI、CRP和ESR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组活动性指标在治疗第4~20周较治疗前下降(P <0.05),在第20~24周有上升趋势,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在治疗0~16周观察期间,治疗组活动性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下,对照组高于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有助于较长时间控制疾病活动,减少疾病复发,药物安全性良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桂英;曾华;冯修高;徐向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下降和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155例患有急性中风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并接受氨氯地平与氯沙坦治疗。通过考察醒时、睡觉时和睡醒前血压下降平均值评估2种药物的降压效果。结果:在意向性分析中,氨氯地平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压值为(14.82±11.71) mmHg,氯沙坦组为(13.11±12.69) mmHg,证明氨氯地平优于氯沙坦(平均差异1.71 mmHg)。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氨氯地平组与氯沙坦组降压值分别为(16.06±11.33) mmHg和(17.17±11.85) mmHg,平均差异为-1.11 mmHg,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比氯沙坦在减轻血压晨峰方面的趋势更佳,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压波动程度,减少中风的发生。
作者:王少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防治。方法:将术中评估有术后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患者纳入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进食后停用;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和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至肠功能恢复;比较两组病例术后2周内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生术后早期肠梗阻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治愈+好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腹痛消失时间外,两组腹胀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24 h 胃肠减压量、开始进全流食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术后有发生肠梗阻高危因素的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可明显改善肠梗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作者:庄彦章;黄两喜;黄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硫辛酸组、法舒地尔组。所有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硫辛酸组和法舒地尔组尿mALB、血清Cysc 和尿8-OHdG 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之间血清 Cysc、尿 mALB 和8-OHd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8-OHdG的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徐美荣;吴甘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D147/MMP-9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 SHR 随机分成 SHR、CD147和 CD147+ DOX 组(n =10/组),8周龄雄性 WKY 大鼠为对照组(WKY组,n =10)。 CD147及CD147+ DOX 组予人重组CD147(600 ng/kg 1.5 mL)、SHR 及WKY 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每周1次。 CD147+ DOX组加多西环素(DOX,30 mg/kg,1.5 mL),其他组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56天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切片(HE、VG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和胶原增殖、western blot 测心肌 MMP-9、TIMP-1、CD147、Ⅰ和Ⅲ型胶原水平。结果:与 WKY 组比,SHR 组心肌 CD147、MMP-9、MMP-9/TIMP-1明显低(P <0.05);心肌细胞肥大、部分纤维断裂、胞浆溶解坏死,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胶原显著增高(P <0.05)。而与SHR 组比,CD147组CD147、MMP-9、MMP-9/TIMP-1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形态和排列改善,LVWI、CVF、Ⅰ、Ⅲ型胶原明显降低。但CD147+DOX 组尽管CD147、MMP-9、MMP-9/TIMP-1比CD147组无明显降低,CVF与Ⅰ、Ⅲ型胶原却明显增高,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断裂现象再次出现。结论:SHR早期心室重构可能与CD147/MMP-9通路受抑制有关,输入CD147上调该通路可以改善该心室重构。
作者:周万兴;李博维;杨小蓉;周玉良;谭永锦;袁丛聪;宋玉兰;陈骁;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Mus81基因沉默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 RNAi 技术,构建 Mus81基因沉默的 HCT116细胞,MTT 法检测奥沙利铂的 IC50值。Annexin V-APC 染色法检测奥沙利铂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并以实时定量 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p53、Bax及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Mus81沉默的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IC50值明显降低,该细胞经奥沙利铂处理后凋亡率上升了77.6%(P <0.01),p53和Bax 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P <0.01),导入Mus81基因则可降低该细胞凋亡率。结论:Mus81基因沉默可提高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53、Bax及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常颖智;吴帆;曹杰;谭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LY294002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5个阶段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给予尼克酰胺+B27(B27组)为对照组和尼克酰胺+ LY294002(LY组)为实验组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成熟。显微镜下观察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胰岛素、c-肽、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结果:第5阶段诱导14 d LY组胰岛素单染阳性率与B27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单染阳性率,胰岛素/生长抑素共染率均低于B27组(P﹤0.05)。结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下,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能够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更加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王亚楠;陆平;黄筱慧;田晨光;孙丽君;窦倩;谭丽;王武亮;毛跟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基于CT 数据集获取盆腔结构表面轮廓信息,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探讨3D 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盆腔结构的方法及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例妇科患者的 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angiography, CTA)数据集,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各组织三维模型,再利用 Z510型号3D 打印机按照1∶1比例进行3D 打印。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出患者的腰骶椎、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输尿管、子宫及子宫动脉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并利用3D 打印技术1∶1打印出完整的3D 模型。结论:3D 打印模型不仅具有数字化三维模型一样的三维视觉功能及个体化特点,还具有可手动触摸、标记重要解剖结构的功能,为医学教学、临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萍;陈兰;李鉴轶;陈春林;唐雷;段慧;孔祥雪;陈若兰;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症状。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的观察及治疗。目前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囊袋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但玻切术后导致眼内结构的改变:小瞳孔,悬韧带松弛,后囊易破裂,玻璃体缺失改变了眼内液体动力学等[1-2],使白内障手术时难度增大。我院采用囊袋外超声乳化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刚;韩旭光;于涛;张玉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1],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笔者观察了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与手法松解联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洲;张鹏;徐福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 SLE 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 SLE 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稳定期 SLE 患者产后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母质瘤(pilomatricoma)又称Malherbe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常发生于头、面颈部及躯干皮肤。由于其临床上较少见且表现为多样性,该病易误诊。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治的准确率。
作者:高陈恺;徐建中;马超武;周宇;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传输性便秘是因胃肠蠕动减慢后出现的,以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病发主要在于结肠部位,如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并发肠梗阻等疾病而危及生命[2]。目前临床已有较多学者将中医疗法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3]。而近年来我院在治疗老年慢性传输性便秘时,根据老年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将济川煎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云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围手术期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氧耗,对帮助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低心排血量阶段起着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应用 IABP 15例,以防治低心排综合征,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伟;李树松;樊志勇;罗又桥;曹辉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Graves眼病(以下简称GO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可严重损害视力和外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GO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疗效差异大,不良反应各异。本研究通过观察每周及每日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案的疗效,以期对GO的治疗做一探讨。
作者:钟雯;李又空;曾姣娥;宁尚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复位效果良好,固定牢靠,临床应用广泛[1],然而对于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后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拔钉、滑脱椎体复位失败等情况。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全方位松解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该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李浩曦;林舟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内科胸腔镜为呼吸内镜的一种,是一项由内科医师操作的微创、有效、安全的介入性诊疗手术,对不明原因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诊断能力[1-4],但仍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医疗安全及质量[5-6]。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共实施诊断性内科胸腔镜检查216例,本文针对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欧勤芳;陈华昕;高亮;钱超;陈宏;郑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传统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6例婴幼儿卵巢囊肿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华;陈琦;谷雅川;曹振杰;王朝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生理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死亡率约为25%[1],其发生与饮食和液体的不依从行为密切相关[2]。据报道[3-5],有32.6%~63.31%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差。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1-10月对我院76例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提高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贞;邓丽花;邓远琼;万秋妹;陈媛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漏斗胸的标准术式是NUSS手术[1],该手术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又具有不少缺陷[2-6]。为克服这些缺陷,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良。从2012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们对49例漏斗胸患者实施了全胸膜外手术。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作者:王文林;陈春梅;龙伟光;赖湘念;黄文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咳嗽咳痰减弱或消失,痰液积聚难以排出,诱发感染,导致预后不佳。本研究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直立床训练治疗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苏;郭爱松;吴勤峰;孙丽;沈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初级创伤救治(PTC)是国际创伤救治委员会推行的一套创伤管理措施,旨在培训临床医师规范、快速、实用地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救治,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1]。我院作为广西PTC培训基地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该项目培训[2],并于2011年开始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 PTC 项目培训。通过对PTC培训前后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总结PTC 体系在临床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优缺点,以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体系、规范院前创伤救治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初级创伤救治技能以及急救成功率。
作者:苌海华;李超乾;王威;廖园莉;黄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辅助生殖IVF/ICSI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COH),卵巢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刺激下可表现出低反应、高反应、正常反应等不同状态,影响周期结局。寻求简便、稳定、灵敏的预测因子,能够准确、早期地预测卵巢反应性,对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超促排卵方案,增加获卵,降低周期取消率与卵巢过度刺激风险,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尤为重要。
作者:陈婕;谈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羧肽酶 E (carboxypeptidase E, CPE)也称为羧肽酶 H (carboxypeptidase H)或脑啡肽转化酶(enkephalin convertase),在1982年首次被发现[1]。 CPE 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CPE 有可溶性CPE 和膜结合型CPE 两种存在形式:前者为肽链 C 端端解酶,可激活神经肽;后者为分选受体,对分泌颗粒内的分泌蛋白进行定向输送。有研究表明,CPE在不同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转移性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可能是诊断肿瘤是否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可能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CPE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金凤;尚建红(综述);沈宏伟;何善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超声检查缺乏组织对比,无法分辨淋巴结状态且不能区分肿瘤侵犯;CT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低,不能很好地确定肿瘤侵犯范围;PET-CT检查软组织分辨力较低,不能准确定位及病变侵犯周围组织的范围,且费用相对较高。而MRI 可弥补以上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且功能MRI技术作为对常规MRI技术的重要补充,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淋巴结转移[2]、治疗方式的选择等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本文就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3种主要的功能MR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廖秋玲;赵继泉;朱新进;董巨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学相干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 )是继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诊断技术之后又一新型医学技术。其分辨率为10μm ,较IVUS分辨率提高20倍,能对机体活体表面下深2~3 mm 的组织微观结构实行三维成像。 OCT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同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对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治疗方法对血管的作用等方面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OCT广泛用于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明确支架内膜覆盖率和支撑杆贴壁情况。且此种技术重复性好,多次测量数值稳定,故近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1]。本文拟对近年OCT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作者:刘美慧;吴延庆;徐劲松;龚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其对α2、α1受体的选择性为1620∶1。右美托咪定激动中枢和外周α2-受体,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降低交感活性等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这些优越的药理作用使右美托咪定于1999年获准用于 ICU 患者的镇静,2009年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镇静。近几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临床麻醉辅助用药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优势作一综述,便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娟(综述);郑丽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抑郁的情况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问卷、Zung 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南通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内科共112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总均分为(7.31±1.25)分,65例患者(58%)存在抑郁情绪,抑郁严重程度指数为0.54±0.09。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总分、腹膜透析操作得分、饮食摄入及记录得分、病情监测得分以及并发症管理得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 <0.01),用药依从性与抑郁情绪无相关性(P >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健康教育时也要注重对患者的抑郁情况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增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提高。
作者:王瑾瑾;朱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积累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根据608例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中的术前准备和术中使用的方法。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电动气压止血带使手术野显露清晰,便于术者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注意其操作要点,是确保无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佩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基于思维导图的PICC置管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该模式对肿瘤患者 PICC 围置管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0例首次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PICC思维导图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口头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健康教育效果、负性心理反应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01),导管有效留置时间、PICC健康教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的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0.01)。结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肿瘤患者PICC 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负性心理反应,降低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有效留置时间。
作者: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黄小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常规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处理,记录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 <0.05)、ICU住院时间(P =0.007)、早期口腔清洁评分(P =0.010)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口咽及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P =0.001、P =0.011)、培养一致率(P =0.04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NICU 患者口咽定植菌负荷量、维持定植菌低水平、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阳;刘丹;邓瑛瑛;王晓艳;夏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采用McGill 疼痛量( MPQ )表比较2组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个疗程后、随访第1个月4个时点的评分;并比较2组在疗程结束后及随访第1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PQ评分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治疗组在首次治疗后和随访1个月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和随访1个月MPQ评分有反弹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随访1个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8.9% vs.62.2%,P <0.05)。结论: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镇痛起效快捷,疗效持久,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钟敏莹;贺青涛;吴思平;张熹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 COPD 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 并存的情况,即支气管哮喘-COPD 重叠综合征(ACOS)。从临床角度看,该综合征由伴有气道可逆症状日益明显的COPD患者及(或)伴有不完全气流受限的哮喘患者构成[5-6]。在老年人中,约13%~20%的COPD 患者存在ACOS。该类患者较独立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进展更快,急性发作更频繁,并发症显著增加,生存质量更差,医疗费用更高。
作者:郭巍;张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标准的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评系统对2580例南宁市大学生进行面访式调查。结果:南宁市大学生FD 总体患病率为5.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等12个维度FD 组的分值均显著高于非 FD 组(P <0.05);大学生 FD 患者饮食习惯更多表现为不喝茶、不喜食酸制品食物、进餐不准时(P <0.05),而与饮酒、吸烟、进食生冷辛辣食物等因素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FD 患病与躯体化(OR 1.610,95%CI:1.012~2.559)、焦虑(OR 1.955,95%CI:1.216~3.142)、运动时间少(OR 1.093,95%CI:1.022~1.170)和睡眠时间减少(OR 1.288,95%CI:1.048~1.583)相关,而与饮食习惯无关。结论:南宁市大学生FD 是一常见病,大学生 FD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表现躯体化和焦虑,并且存在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的减少。
作者:左国文;梁列新;黄丹;郭先文;王标钰;刘鑫;张法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中国女性肿瘤首位。201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5.89/10万,位居首位;死亡率为6.56/10万,位居第4位[1]。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乳腺癌在体检时意外发现,“早诊早治”已经成为二级预防的唯一手段,而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日显重要[2]。美国放射学院影像网(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Imaging Network, ACRIN)6666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致密型乳腺的高危妇女单独使用X 线乳腺照相与联合使用超声对比,每1000例中多检出4.2例乳腺癌病例;诊断准确率:X 线乳腺照相+超声检查为91%,单纯X线乳腺照相为78%[3]。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高频超声早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VIP、CNKI等电子资料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1449例研究对象,间歇光疗组治疗24 h总胆红素值(SMD 0.45,95% CI:-0.67~1.56)、治疗72 h 总胆红素值(SMD 0.51,95% CI:-0.02~1.03)、48 h 有效率(RR 1.00,95% CI:0.90~1.12)]退黄时间(SMD 0.41,95% CI:-0.13~0.96)与持续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歇光疗组48 h总胆红素高于持续光疗组(SMD 0.35,95% CI:0.02~0.6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间歇光疗组发生不良反应如发热(OR 0.22,95% CI:0.14~0.37)、腹泻(OR 0.25,95% CI:0.16~0.39)、皮疹(OR 0.21,95% CI:0.12~0.36)、低血钙(OR 0.23,95% CI:0.17~0.30)的风险均低于持续光疗组。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不低于持续光疗组,且更安全。
作者:黄武珍;黄翰武;吴曙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先探索白介素-16(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 Meta 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 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肿瘤例数1678;对照例数2417), Meta 分析结果显示 IL-16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rs11556218(G vs. T:OR =1.41,95%CI 1.13~1.77;GG vs. TT:OR =1.21,95%CI 0.89~1.64;GT vs. TT:OR =1.65,95%CI 1.42~1.91;GG/GT vs. TT:OR =1.60,95%CI 1.39~1.85;GG vs. TT/TG:OR =0.93,95%CI 0.70~1.24);rs4072111(T vs. C:OR =1.00,95%CI 0.88~1.13;TT vs. CC:OR =1.04,95%CI 0.72~1.49;CT vs. CC:OR =0.97,95%CI 0.84~1.13;TT/TC vs. CC:OR =0.98,95%CI 0.85~1.14;TT vs. CC/CT:OR =1.06,95%CI 0.74~1.51);rs4778889(C vs. T:OR =1.04,95%CI 0.80~1.35;CC vs. TT:OR =0.77,95%CI 0.49~1.22;CT vs. TT:OR =0.95,95%CI 0.77~1.18;CC/CT vs. TT:OR =0.93,95%CI 0.75~1.16;CC vs. CT/TT:OR =0.75,95%CI 0.55~1.02)。通过肿瘤类型的分层分析,在 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与TT相比较,GT或GG/GT能增加鼻咽癌(OR =1.74,95%CI 1.28~2.37;OR =1.73,95%CI 1.28~2.34)和结直肠癌(OR =1.86,95%CI 1.49~2.32;OR =1.76,95%CI 1.41~2.18)的风险。结论: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GT或GG/GT基因型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作者:王轩;王欣;孙静峰;夏兵祥;袁振华;郑苏文;张业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植入式除颤器(ICD)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阅读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基于19个ICD治疗HCM患者队列的30个研究报告;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均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对ICD干预、死亡率进行提取、合并和分析。2621例患者经过随访,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6%,非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8%,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不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9%/年。结论:植入ICD治疗HCM患者的心脏死亡率和非心脏死亡率低,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可以有效预防猝死,不恰当的ICD干预率并不多见。
作者:汪琰;严光;孙梦雯;顾辨辨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