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臂丛神经病变疑似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单一手段检测,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病变采取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比单一检测手段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能为治疗方案确认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政辉;丛志斌;邹苏娅;朱静;徐爽;贾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50mg的拉贝洛尔葡萄糖溶液,同时给予甘露醇脱水、降血压等常规对症处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连续用药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治疗组的收缩压(133.43±15.12 mmHg)和舒张压(90.06±13.6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50.79±15.35mmHg)和舒张压(126.17±17.49 mmHg) (P <0.05);(2)治疗组的自然分娩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43.3%)(P<0.05);(3)治疗组的NIHSS评分(2.87±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NIHSS评分(7.68±1.24) (P <0.05).结论:拉贝洛尔和血栓通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闫嘉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经临床观察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中药治疗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并以降糖药(二甲双胍、倍欣等)控制空腹血糖,治疗组加服芪明颗粒.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UAE)、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血肌酐清滁率(C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治疗组UAER、尿α1-MG、UAE、Cr、CCr、UANG酶、血β2-MG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芪明颗粒对DN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改善的作用.
作者:李丽;冯灵香;杨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其它常规手术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宋建华;周煜虎;常宝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气体联合黏弹剂在复杂性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4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术中应用黏弹剂回纳脱出的虹膜,术毕后前房注入全氟丙烷(C3F8)气体.观察术后前房形成、虹膜复位、前房气泡消失时间,角膜及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前房形成良好.前房内C3F8于术后1~30d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6.10±7.01)d.术后角膜均水肿,2周后明显减轻.16例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经治疗1周后眼压正常.结论:全氟丙烷气体联合黏弹剂应用,是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的有效方法.
作者:伊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更为合理、高效的宫颈癌检测方法.方法:对59例患者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DNA倍体分析及阴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NA倍体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高.结论:DNA倍体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玮;莫可良;曾定元;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根据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无冠心病,并进行多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显示:LDL氧化修饰后可产生以它为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OXLDL-Ab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明显升高,说明它在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演变中起重要作用;检测OXLDL-Ab可反映LDL在体内的氧化修饰情况,有利于认识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岩;卢玉娟;戎秀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实施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无并发症63例(70.0%),皮下积液10例(10.0%),部分皮瓣坏死8例(8.9%),皮下出血3例(3.3%),上肢淋巴水肿3例(3.3%),上肢抬举受限3例(3.3%).除3例上肢淋巴水肿未愈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刘艳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同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及尼莫同片口服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及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左英;李凌华;古远云;左艳;胡春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悬吊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将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对折套扎编织,于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附着部据腱粗细分别钻骨隧道,用半腱肌腱重建前内侧束,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束,将肌腱自股骨隧道外口引入,胫骨隧道外口引出,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胫骨端分别行可吸收界面螺钉挤压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18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 ~61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90~95分.结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动态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作者:付卫杰;许红生;孟位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药结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高洁;袁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吸氧、止血、输液及开颅清除手术等措施处理;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并以活血化瘀的醒脑汤剂注入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苏醒时间短,术后出现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素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病案及超声诊断患者,男性,65岁,吸烟40+年,近半年来反复发作的晕厥、黑蒙、短暂意识模糊就诊.超声检查采用西门子G60彩超仪,线阵探头频率7.5 MHz,结合凸阵探头联合扫查.超声显示:双侧颈动脉内膜不均增厚,颈动脉管腔内可见多发斑块,较大者位于右侧颈总动脉远段前后壁,大小分别约12×4mm、14×2.9mm,致管腔局部狭窄,残余管径1.0mm,原始管径7.2mm,狭窄通道长约4.9mm,彩色血流显示狭窄通道呈“蚯蚓状”弯曲,流速极低18/6cm/s,远端流速30/16cm/s,呈低博动,狭窄近端出现振荡型血流频谱及正反方向血流信号.
作者:杨宗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正规抗心力衰竭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把曲美他嗪应用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福;焦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由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降低BNP(berger nephropathy,BNP;B型-钠尿肽)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周健;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髌骨骨折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组的35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后2周予以中药熏蒸,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对35例患者全部予以随访,随访短3个月,长1年,平均9个月;其中:优2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3%.结论:髌骨骨折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及切口愈合后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芝龙;王昌兴;易向东;穆中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超前应用舒芬太尼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麻醉,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5分钟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超前镇痛,对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生命体征以及疼痛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疼痛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的过程中,术前15分钟给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以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急性疼痛的机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患者意识恢复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所需的时间.
作者:李琳;陆伸辉;奉田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输注辐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参数变化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分成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使用普通机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使用γ辐照机采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注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在输血前后C蛋白变化(CRP)、循环免疫复合体(CIC)、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在输注前后的变化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出现了明显的升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注有效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病患者的免疫参数进行测量时,循环免疫复合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可能引起血小板的输注无效,利用γ辐照机来对患者的血小板进行采集,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提升输注的效率.
作者:李琼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分组采取不同的胸外科手术方式,探讨性分析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下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664例胸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在不同手术方式下,其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单系统及心肺双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照不同的两种胸外科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患者150例,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514例.结果: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机率、肺部并发症机率、心肺并发症机率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患者,且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单系统并发症中,发生肺部并发症机率高于心脏并发症(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单系统及心肺并发症发生,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成本低、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伟;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修复情况由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助于患者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使得修复后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在血运、色泽、厚度、弹性上基本相似,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慧;黄大伟;蒋传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超检查,对7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血管瘤患者,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声像图分型.结果:72例肝血管瘤,经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5% (68/72);漏误诊4例,占5.6% (4/72),分别为3例肝癌液化,占4.16% (3/72),肝囊肿1例,占1.38%(1/72).结论:通过B超多切面探查及声像图特征表现,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用于该病的治疗,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2000年引进国内的微创治疗手段,文献证明CT导向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处理尚不一致.本文采用臭氧消融术后应用七叶皂甙做一总结.
作者:李僧波;谢静;庞子轩;门永召;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与P53(抗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癌,均行术前超声检查,术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各种分型均有P53表达,P53表达总阳性率为63.2% (43/68),以Ⅱ型低(46.1%),Ⅳ型高(88.9%),CDFI分级以Ⅰ级低(45.5%),Ⅲ级较高(80.9%).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与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肿块较大者、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者其P53基因的表达率均较高.
作者:韩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微创技术医治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微创技术治疗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病患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穿刺、粉碎及清除血肿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锥颅钻孔并引流的手术,分析并比较两组病患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术后并发急期的硬膜外血肿3例,颅内感染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术后并发急期的硬膜外血肿2例,颅内感染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死亡2例.结论:采用穿刺术和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优缺点不同,在选择适应症时应分轻重.
作者:纪明军;刘子乾;任玉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经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后,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治愈率达到100%,患者康复周期为5~26周,平均11周.患者踝关节及膝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患者无需忍受手术痛苦,动静结合,早期便可进行功能锻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功能恢复率,有效地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马安泉;王支科;李宗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方法:将孕25~32周经胰岛素释放试验确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运动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儿以及胎儿窘迫综合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1h血糖、餐后2h的血糖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孕产妇及婴儿的结局,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萍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1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共有结石23枚,其中上、中盏结石15枚,结石寻及率100%,单次碎石成功率93.3%(14/15),下盏结石8枚,结石寻及率75% (6/8),单次碎石成功62.5% (5/8)无输尿管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复杂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余俊杰;刘利权;严景元;李程;岳良;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及辩证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绝经综合征妇女,依据治疗方法的异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及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情志辨证治疗组的绝经综合征患者在症状改善、焦虑、失眠及伴随疾病情况都好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情志及辩证治疗能明显改善绝经综合征妇女症状,消除负面心理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石宝成;雷震霄;赖瑜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Ⅱ级者4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2例(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全有效的清除血肿,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张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Hp阳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治疗,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周;治疗组36例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传统单一的三联疗法外,同时给予链霉蛋白酶颗粒(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得佑)口服治疗,治疗时间同样为一周;两组治疗结束后四周时间采用13C呼气试验复查Hp,对不良反应作相应记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根除率分别为91.67%、69.44%,两组Hp根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确切且安全稳定.结论:在传统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协同链霉蛋白酶根除Hp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海武;邱荣锋;李淑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提高口腔颌面部异物的救治水平.方法:通过对64例口腔颌面异物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分析、总结.结果:64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异物的清除应小心慎重,对异物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术进路,有利于提高对异物治疗的救治水平.
作者:武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患者的子宫切口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有缺陷的子宫切口疤痕分为两型:疤痕团块型18例(56.25%),切口假腔型(亦称切口憩室)14例(43.7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有其特异性,超声能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卞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脂溢性脱发患者186例,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外涂米诺地尔酊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84/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 (61/9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米诺地尔酊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莫令君;郭节芳;李建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腭咽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腭咽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考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患者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口咽干燥等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临床用于治疗鼾症的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应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案.
作者:马玉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针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对病理证实宫角妊娠患者15例,间质部妊娠10例,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其诊断的正确率为76%.另有6例为包块型误诊和诊断不明确患者.结论: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有着一定的鉴别价值.
作者:卢艳明;何燕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康复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的BODE指数(3.02±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ODE指数(6.22±2.50)(t=0.039,P=0.047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为(12.86±2.16)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14.72±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级(1.52±1.17)与对照组的(2.28±2.4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康复综合治疗可能通过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呼吸效率等,增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因此,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多项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夏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切开复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方面试验组优良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51.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畸形愈合、肌腱损伤)方面试验组发生率为13.2%,显著小于对照组3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减少并发症,进而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志勇;魏人前;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接收12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A、B、C3组,A组49例为大三阳患者,B组42例为小三阳患者,C组29例为HBsAg、抗-HBc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HBV-DNA的含量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种方法进行同步检测.结果:经过HBV-DNA测定后,A组的阳性率为97.96%,B组的阳性率为61.90,C组的阳性率为34.48%.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有一定的联系,采用HBV-DNA含量测定有利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在临床诊断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芸燕;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采用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9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8%,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更理想,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作者:何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取10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CD3+、CD4、Th1细胞表达率及Th1/Th2比值、免疫球蛋白IgG及IgA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 +/CD8+、Th2、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FN-γ等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显著性差异(P >0.05);NK细胞和IL-4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降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预防及治疗支原体肺炎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仲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作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或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开颅底硬脑膜,暴露及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和外侧壁,显露视神经不少于1/2周径,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实施减压手术32例,术后25例视力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减压充分,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王铁军;王文杰;吴瑞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 ~2011年住院行眼手术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伤口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进行缝合,观察分别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缝合的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其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因素的均衡条件下,两组行眼科手术者的伤口愈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地使伤口愈合,且安全、可靠,是理想的切口缝合材料,值得在手术中使用.
作者:吴佳势;李荣成;谭扬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每组各32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分值对比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4周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对比显示,利培酮组治疗后TC、LDL-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TG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瘦素对比显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患者治疗后催乳素、瘦素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瘦素与奥氮平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糖脂代谢、催乳素及瘦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室收治手部骨折103例患者,分为传统组50例和治疗组53例.传统组实施科氏针石膏固定,治疗组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传统组只有19例患者在12周内愈合,占38.00%,有31例于12周后才逐渐愈合,占62.00%;治疗组在12周内愈合,占100.00%,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只有16例患者能够进行屈90°的运动,占32.00%,17例患者能够进行伸180°运动,占34.00%;治疗组的全部患者都能够进行屈90°的运动和伸180°运动,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可以给予骨折部位可靠的固定,具有损伤小的优势,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加快恢复.
作者:李晓文;利春叶;杨钦泰;欧春培;喻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PCI术后急性、亚急性和晚期血栓发生率、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再狭窄率、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再狭窄和各种出血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应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银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以哲学的角度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合理性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以便更好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作者:李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盐酸罗格列酮片联合硫辛酸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对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罗格列酮片4mg/次,每天2次,2~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盐酸罗格列酮片4mg/次,每天2次的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450mg硫辛酸注射液,2~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Scr,BUN,MAU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Ccr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Scr,BUN,Ccr和MAU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之间相比,治疗组在Scr,BUN和MAU浓度上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罗格列酮片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时,疗效高,能够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赵杰;湛旭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65例混合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5例应用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13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分析手术过程、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中不出血,操控性好.结论: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
作者:刘送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呼吸损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我院广泛损伤及MODS并发呼吸系统衰竭的患者,通过常规呼吸机和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辅助呼吸治疗,每组各25例,对患者改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对比.结果:呼吸机治疗组及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的各项通气指标、通气指标上均有改善,两组对比上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临床情况优于呼吸机治疗组患者情况(P<0.05).结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抢救重症呼吸患者,患者临床通气指标及患者意识情况均有较大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探求一个简便、有效、经济的综合防控方法.方法:对13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薛淑芳;姚辉;李凌芸;郭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用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剖宫产的轻度子痫前期产妇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RA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和运动组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RASS评分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窒息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复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用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能够延长麻醉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缠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开滦总医院及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7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NDR组192例和DR组181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结果:NDR组胆红素较DR组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相对较低,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于晓忠;李金涛;刘志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的临床路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下属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转诊到我院及由我院转诊到下属社区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同期到自行到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可影响患者的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率以及医疗费用,对社会及患者自身来说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开展.
作者:何俊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退热、止咳、雾化等处理.结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方法:把60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标记为对照组,30组增加奥扎格雷治疗,标记为治疗组.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7%远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治疗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显著,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田有军;李耀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并发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0例.总结分析不同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不同的并发症有各自特异的声像图表现,临床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的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常见并发症,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患者的透析成功率及存活率.
作者:沈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32例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更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症状少见;丙型肝炎肝硬化较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糖以餐后高血糖为著,血糖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上控制饮食、保肝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血糖随肝功能好转可恢复.
作者:孙丹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方法:观察病例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副作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郭文岗;包红梅;吴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中PIA的发生率为29.4% (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作者:史艳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氯己定液漱口及西瓜霜涂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ml氯己定液漱口和西瓜霜对病变部位进行涂抹,并配合日常生活等措施;对照组给予10ml的康复新液漱口吞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通过相应的治疗和饮食控制,对口腔溃疡的治疗起到较好作用.
作者:孙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照X线平片与CT在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探讨优的检查办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脊柱损伤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均给予X线平片与CT检查,对照两种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X线检查显示109例(89.34%)患者有椎体骨折,CT扫描检查发现122例存在椎体骨折,其中34例显示多椎体骨折,88例椎管狭窄.损伤的部位分别有:胸椎65例,腰椎31例,颈椎8例,胸腰椎损伤18例.结论:两者均是诊断脊柱损伤的重要方法,而CT扫描在诊断鉴别脊柱损伤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作者:刘超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运用温水泡手配合黄金膏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化疗并符合标准的女性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化疗前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 1000ML进行水化,对照组化疗后用生理盐水100ml进行冲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化疗前用温水泡手,化疗时和化疗后及时用金黄膏外敷上肢静脉行走部位.观察两组患者化疗5个疗程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例数,护理干预效果及一次性静脉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化疗5个疗程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前用温水泡手配合金黄膏外敷上肢静脉行走部位可预防静脉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
作者:陈继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将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来我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抽取入选对象的末梢血并检测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对比检测结果与正常取值之间的差异,总结当前大部分儿童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末梢血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均存在明显的缺铁、锌、钙现象,而缺铜和镁的现象则比较少,不同微量元素在性别上的比例差不明显(P>0.05),但在不同年龄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部分儿童均存在明显的微量元素摄入量严重失衡现象,及时补充缺乏微量元素,实现微量元素水平均衡,是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有效保障.
作者:张桂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方法:将36住口臭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物理组和观察组,疗程1周.药物组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进行口腔护理;物理组用刮舌器清理舌苔;观察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用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用感官分析法,药物组口臭发生率为8.3%;物理组口臭发生率为25%;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41.7%.三组比较:药物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物理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仪器分析法,药物组的VSC值及BANA(bengoyl-DL-arginine-naphthlamide)测试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物理组的VSC值虽有所下降,但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可有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口臭.
作者:古元明;程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桂枝茯苓胶囊与丹鳖胶囊在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我院2009年01月~2011年0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人,对照组患者接受丹鳖胶囊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56.10%;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7.80%.结论:与丹鳖胶囊相比,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总体有效率高,可以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桂枝茯苓胶囊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贵仁伍;赵铀;赵润;谢抚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一次性无菌防渗漏单在开腹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对40例使用棉质无菌单按照传统铺巾方法的开腹肠道手术(对照组),与40例在传统铺巾基础上加铺一张一次性无菌防渗漏单(观察组)的开腹肠道手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棉质无菌单潮湿、渗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棉质无菌单潮湿度、渗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肠道手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防渗漏单具有防止水分渗透,保持手术棉质布类干燥,防止手术台面污染等优点,降低了手术切开感染的风险,在临床使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是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宫内节育器放置后、输卵管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卵游走等导致.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率达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疗效持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侯利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在没有超声的支持下,运用塞丁格技术(MST)将穿刺点由肘下移至肘上,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肘上可触及到的血管的32名患者,用“盲塞法”穿刺置入PICC导管,将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ICC置管相比较.结果:运用“盲塞法”在肘上置入PICC导管比传统PICC肘上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在没有超声支持下,运用“盲塞法”可使PICC穿刺点从肘上移至肘上,一方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方面增进了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梁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应用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与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采用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按照螺钉是否穿透椎弓根及穿透程度,参考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手术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准确,只有2枚螺钉突出皮质外且≤2mm,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项安全和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付文革;齐素敏;陈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71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0.5、0.5 ~0.8、>0.8分别为15.49%、57.9757.75%、26.76%;对照组视力:<0.5、0.5 ~0.8、>0.8分别为13.04%、57.97%、28.9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02%;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操作简便,设备价廉,是我国复明工程在基层医院使用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彭宝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研究该院ICU病房124例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构成、病原菌种类及易感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在今后治疗及护理中的防范措施,值得借鉴.
作者:王立;曾俞霖;刘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进断指再植患者床边交接班工作流程和方法.方法:制定规范护士床边工作交接班工作内容.选择断指再植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按照制定的文字表格内容进行床边交接班,对照组仍按传统口头接班模式,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护士对两组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措施执行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护理交接班流程,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少群;曾俞霖;邓珊;夏翠兰;曾妙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均给予秋水仙碱,抗炎止痛,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侧重于中药熏蒸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定期对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结果:治疗20天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临床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6%.结论:中药熏蒸及护理干预治疗可提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讨论生肌玉红膏纱条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于我院肛瘘术后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使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对创面进行换药,对照组患者使用凡士林对创面进行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创面恢复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及创面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以及创面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使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优于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膏纱条总有效率68.0%.结论:生肌玉红膏纱条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恢复时间快,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黄莉;麦家慧;李宁红;罗秋芳;刘利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对24例海洛因合并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采取安全护理、药物应用及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本组24例病例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患者顺利脱毒出院.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海洛因依赖合并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和并发症,为终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李惠兵;孙朝艳;马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变异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症状多由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病死率极高,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而正确的治疗,3周内将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1].介入医学的迅速发展,为脑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栓塞术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我科为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制订了合理、规范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岭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达到患者术前术后佳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愈合的目的.方法:通过SAS和SDS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内容.结果:绝大多数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焦虑、抑郁等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早日出院.
作者:王荧;黄欢;程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各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s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高淑焕;王文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病人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和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实验组50例为路径组,对照组50例为常规组,在住院时间相同对患者FIM和住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卒中单元临床价值显著,护理模式科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春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治疗产生的不适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取美罗华进行治疗,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56例病人中38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消化道不适8例,类流感症状16例,骨髓抑制6例,皮肤瘙痒13例.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丽洁;韩俊丽;吴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我院2010年02月~2011年02月间65例术后常规护理的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65例术后全科护理干预的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9.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3%,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尧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6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使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尽早康复,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配合和坚持康复锻炼.
作者:丁瑛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以达到减少胸腔闭式引流脱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PD-CA循环法的4个阶段、8个步骤对脱管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实施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减少脱管的发生.结果:有效的减少了脱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护理纠纷.
作者:柴凤婷;王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出血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我院收治的3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良好24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治疗无效死亡2例.结论:破裂动脉瘤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的关键在于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密切观测.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做到对病变的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避免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其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干预前后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遵医嘱行为方面的差异;观察干预后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达标率从35.25%上升到80.33%,而高血压的达标率从从40.80%上升到82.79%,干预前后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其遵医嘱行为的得分,也能显著提高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达标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易观娣;梁玉婵;李蓬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ICU新进护士在安全用药方面进行培训,避免与用药相关的不良事件发.方法:从安全用药意识、药物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三个月后进行考核.结果:考核全部合格,科室未发生一例与用药安全相关的缺陷事故.结论: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了新进护士的工作能力,杜绝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危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贾晓颖;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该病的预防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治疗的N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各63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寿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慎独”精神是道德思想中的至高境界,也是ICU护理工作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伦理价值.所以,护士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慎独律己.
作者:王晨;袁梅;凡文碧;卓佳;李丙琴;裴习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来脑外手术75岁以上患者161例临床资料,对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好转率99.4%,致残率10.5%,平均住院时间46.7±3.2d.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降低高龄脑外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徐鑫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综合护理办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治疗护理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经过我院的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有42例有显著好转,占44.2%,有3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占36.8%,有18例患者死亡,占18.9%,经与报道资料对比,治疗情况明显较好.结论:TOBS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致残率高,变异多,预后差的特点.采取精心护理,调整患者心理,及时干预各项致病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费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同时结合与睡眠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采取对照组同样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创建舒适的休息环境、睡眠卫生指导、加强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PSQI积分均低于护理前,PSQI积分≥7分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上述指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通过给予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车晓宁;阮彩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贾崇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对病房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责任护士服务质量,创建医院的护理品质.方法:合理设计调查表格,随机选择出院患者500例,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本病房责任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结果:通过调查整改措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桂程丽;李敬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03例患者,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干预护理策略加强切口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肠蠕动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包括:针对性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切口换药、活动锻炼指导等,改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高娟;魏娜;杜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有效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焦虑缓解、健康知识教育等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血糖和血脂水平更加趋于稳定健康.
作者:李晓静;齐红梅;杨义娟;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3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秦小君;伍孔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液区工作中应用“分层三查七对法”对降低给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三查七对,即输液各环节均进行完整的三查七对;试验组实行分层三查七对,即将三查七对内容分解并分别融入输液各环节,强调做好本岗位核对;比较两组给药错误发生率,护士平均输液时间.结果:试验组给药错误发生率0.04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 <0.01);试验组护士平均输液时间为250.84±10.69(秒)与对照组护士平均输液时间273.17±15.62(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8,P<0.001).结论:在输液区中实行分层三查七对法可有效避免给药错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李丹卉;阳常艳;陈晖;黎小群;谭薇;王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血管护理、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有效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显示: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有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提高其好转率,使之早日获得新的生活,这对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韩俊丽;吴香婷;董丽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和分析138例老年患者行56124例次血液透析效果.结果:974例次发生并发症,依次为: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消化道出血.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有:营养不良、炎性症状、糖尿病及必血管基础病诱因等.结论:控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危险因素,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青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6个月后,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疾病恢复所需要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84%),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减少疾病恢复所需时间,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玉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并择期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手术耐受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手术耐受性,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有效确保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就诊的6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3例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其中疗效优者45例,良者18例,优良率为100.0%.结论:科学周密的综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大限度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以及抗生素、碘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创面处理等综合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皮肤溃疡的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的患者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创面处理等综合的护理,提高了临床疗效,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农桂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给予68例需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疗效、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与其他62例未行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主观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均对全程护理表示认可,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4%,干预组术后患肢水肿、功能受限等症状发生率23.5%显著低于对照组75.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慌心理,增强患者术后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詹嘉莹;石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及穴位药熨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妇科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在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加用认知干预及穴位药熨,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及穴位药熨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明显.
作者:黄慧红;杨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尿白蛋白(UA)、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以及血肌酐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了解及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失效分析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管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通过失效分析方法,在管道护理的过程中加以失效管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管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除发生1例非计划性拔除导尿管外,其余患者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共15例,其中胃肠减压管共8例,胸腔引流管3例,导尿管3例,十二指肠营养管1例.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0.0%,结论:失效分析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管道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助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使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安全.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3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有12例治愈,2例好转,1例终为植物人;对照组有7例治愈,1例好转,2例终为植物人,5名患者死亡.结论: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林艳玲;张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介入治疗的超高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长、护理满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为9.5±1.6,显著低于对照组15.7±2.2.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为99.3±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 (4/26),显著低于对照组46.15% (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出血和血肿,以及尿潴留和迷走神经型反射方面单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施护理路径方案可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增加护理满意评分,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43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患者按照一般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同时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另外43例患儿,比较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哮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配合态度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为1.1±0.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FEV1为94.1±14.3,FEV1/FVC为82.6±12.4,气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6±3.4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气道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齐红梅;李晓静;张怡;白爱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需求,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更使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建立持续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对住院化疗的200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了解其在化疗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以及方式.结果: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认为掌握健康知识很有必要,获得知识途径前3位依次为医务人员讲解、广播电视、网络;期望健康教育的方式前3位依次为个性化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多媒体;希望健康教育的内容前4位是发生疾病原因、病情现状、饮食调理和药物副作用.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患病群体,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能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路潞;王竹青;薛颖;陈晓雁;冯晨晨;樊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8.33%和80.0%,组间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和对照组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相比,实验组患者得分均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均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药物控制、输注速度、用药方法、用药量、不良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2%,此13例患者在精心的护理措施下均得到缓解.结论: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时应当注意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实施精心、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
作者: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作者:杨晓玲;谢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就其疗效分析是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方法:我院急诊就诊并由急诊医师收住入院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设置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后血压、生活质量等方面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势.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疗效,还能大程度提高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借鉴.
作者:黄欢;程坤;王荧;张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卵巢癌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目前放化疗技术的改进使得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中毒副作用较大,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2].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已成为护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护理干预在患者化疗期间的积极影响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王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肾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后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肾囊肿患者分为常规组33例和护理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医疗安全性.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肾囊肿实施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治疗效果,简便、经济、高效,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DL)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护理前Barthel指数的评分为(26.74±13.18)分,治疗、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69.81±21.4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28.51±14.38)分,治疗、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51.25±19.69)分.由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秀芹;马桂芬;刘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收治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1例发生置管穿刺点渗漏,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无1例死亡.其余75例经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后,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迅速好转,未发生再出血、脑积水及脑梗死现象,恢复良好,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治疗过程中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持续腰池引流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密切观察等,对促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痊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对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向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纳人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进而转变患者的健康理念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
作者:马丽红;刘丽梅;牟晓霞;王文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泌尿结石体外碎石治疗后的护理方案.方法: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8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心理安慰、辨证施护、饮食调理、去除疼痛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83例中痊愈37例,好转19例,未愈6例.治愈好转率为92.8%.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保证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
作者:黄丽仪;刘茂芳;曾俞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的贵州道地药材天麻中Pb,Cd,Cu,Hg,Se,As六种微量元素含量状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天麻药材中铅、镉、铜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天麻药材中砷、汞、硒的含量.结果:在天麻药材中Pb的含量在0.804~4.865mg/kg;Cd的含量在0.1306~1.0943mg/kg;Cu的含量在1~7mg/kg;As的含量在0.9670~1.1909mg/kg;Hg的含量在0~0.3020mg/kg;Se的含量在0.1187~0.9244mg/kg.六个产地天麻药材中的铅、汞、铜、砷均没有超过标准,产于赫章和威宁的天麻药材镉超过标准.结论:该方法为天麻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蒙禹;陶飞;段敏;王世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壮骨汤;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钙(Ca2+)、磷(P3+)、血红蛋白(Hgb)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PTH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及Ca2+、P3+、Hg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益肾壮骨颗粒能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同时改善血清钙、磷代谢紊乱、贫血、降低PTH水平.
作者:蔡球飞;薛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以慢性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为主,其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本研究就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中西结合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利红;徐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预防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效果及并发症,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25例,脱落11例,实际入组患者114例,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干预组(n=57),从入院第1d起,对照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和活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和耳穴贴压,两组患者如入院4d未大便者,第5d给予通便药口服或开塞露灌肠,共干预两周.统计两组在效果及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并进行相关在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周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排便性状较对照组改善,干预组发生并发症共计9例,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后能好转.结论:中药敷脐结合耳穴贴压能更有效地调理胃肠蠕动功能、预防便秘,促进排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麦爱欢;雷志荣;范少玲;钟雪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人体组织内水的存在状态,以纠正医学生化教科书中相关内容描述的错误.方法: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等三个方面,定量探索其结合水的数量;从生物组织中“水分活度”状况探索结合水的数量.结果:100克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共结合水15g,占人体肌肉组织中总水量的20%;其余为自由水,在总水量中占80%.这一定量结果与水分活度探索的结果一致.结论:人体组织中水的存在状态以自由水为主,结合水为辅.
作者:汪建;王和生;杨长福;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历时两年对贵阳中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整体较本科生强,但是在部分项目上也会因为样本的具体情况而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生的内部动机不如本科生强,但是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能够较本科生更为客观地归结原因.建议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为标准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
作者:徐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暖宫助孕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手术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病情好转明显好于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患者股骨间恢复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借鉴.
作者:王琪;李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联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6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芍药甘草汤散剂,连服30天,同时该组患者给予体外短波电容场热疗仪治疗,隔日一次,共15次;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次0.2mg,qd,连服30天.所有患者均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前列腺液常规指标变化就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何金军;常青;孟永会;申军;廖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土家药东方蠊提取物对荷结肠腺癌CT26小鼠的抑瘤作用,探求民族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CT26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荷结肠腺癌CT26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0.9%生理盐水及东方蠊提取物大中小剂量(52mg/10g,26mg/10g,13mg/10g).2周后,各组小鼠称体质量,剥离皮下移植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并用TUNEL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东方蠊各组抑瘤率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土家药东方蠊可抑制结肠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东方蠊抗结肠腺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唐东昕;杨柱;龙奉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减补肺汤对IPF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调节作用,以评价加减补肺汤通过抗氧化作用有效的改善IPF大鼠的状态.方法:SD大鼠气管一次性滴注复制IPF模型(1mg/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药物组、加减补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ig强的松0.56 mg·kg-1,加减补肺汤三个剂量组分别ig加减补肺汤6.0、3.0、1.5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g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8 d股动脉采血,处死动物后取出肺脏,WST-1酶法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酸水解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情况.结果:加减补肺汤中、低剂量能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上调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结论:加减补肺汤能较少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OD1、SOD3 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有关.
作者:杨长福;杨冰瑶;欧江琴;林昶;张晓蓉;王和生;王世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临床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EF)、细胞外存在老年斑(senile plaques)、脑皮层神经细胞减少等为特征性改变.目前,对其病因病机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认知,治疗的进步,尤其是中医治疗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均取得不少进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芝兰;况时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从肺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入手,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从肺的生理功能角度探讨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机制,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赵清山;李天威;王清碧;毕信亚;唐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增加新的实验课程,向学生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性实验模式,对内隐记忆作了实验性研究.方法:让35名心理学专业学生在速示仪上记忆40个清晰中文单词和40个模糊中文单词,分别在5分钟后和20分钟后测验学生两种词汇的记忆成绩.结果:清晰词汇的记忆成绩5分钟后和20分钟后分别是38.1%和42.3%,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而模糊词汇的记忆成绩5分钟后和20分钟后分别是54.5%和54.7%,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实验出现了分离现象,时间的延长对清晰词汇记忆效果产生了影响,而对模糊词汇记忆效果没有产生影响,模糊词汇记忆效果不但没有减弱,反较清晰词汇增强了,提示记忆出现了另一种加工系统.
作者:穆赵飞;李东阳;董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两组,其中愿继续接受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即:中药灌肠、中药妇炎散外敷加下腹部微波治疗,每天1次,连续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的患者20例,作为治疗组,不愿接受该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HCG降至正常后第3次月经来潮干净3~7天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观察其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患侧输卵管通畅17例(占85%),通而不畅2例(占10%),阻塞1例(占5%);对照组患侧输卵管通畅10例(占50%),通而不畅3例(占15%),阻塞7例(占35%),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后继续行中药灌肠、外敷配合微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
作者:郑文兰;杨冠佼;赵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展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的调研,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研为主,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目前,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主要包括有战略研究、行业动态监测、行业数据管理、竞争情报研究、情报方法学研究、查新检索、中医信息研究及其它研究.结论: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中的战略情报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缓,与当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作者:徐燎宇;肖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HIV/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提高HAART疗效.方法:使用SCL-90量表对分组的60例患者进行心理评测,制定心理干预措施,统计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和CD4 +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检验心理干预对HAART疗效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CL-90量表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阳性总分因子分数下降程度和CD4 +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SCL-90量表的部分因子测评分数,提高HAART的疗效.
作者:严秀芹;王志英;赵夏英;吴彩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完骨穴的376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2000年01月~2005年12月的306名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实验组比对照治愈率提高10%,治疗时间两月以上者减少15人,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的差异显著.结论: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是缩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苗药皮部熏蒸疗法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ype-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苗药皮部熏蒸治疗OA的可能机制,为此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并为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建立大鼠OA模型,1周后50只大鼠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熏蒸组(水熏组)、低浓度熏蒸组(低熏组)、高浓度熏蒸组(高熏组).分组后即开始治疗,通过不同浓度的苗药皮部熏蒸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切取关节,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进行软骨细胞MMP-13、TIMP-1免疫组化的测定.结果:造模组肉眼即可观察到关节软骨表面的改变,镜下观察到软骨基质中酸性黏多糖染色降低,小裂隙产生,负重区关节软骨表面糜烂、腐蚀,软骨细胞坏死,软骨下骨硬化,伴有滑膜炎、关节囊增厚.高熏组MMP-13平均灰度值及阳性细胞数下降、TIMP-1平均灰度值及阳性细胞数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低熏组和水熏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苗医熏蒸疗法可以调节MMPs与TIMPs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控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止软骨及骨的破坏,达到防治OA的目的.
作者:罗俊刚;贾亚玲;杨力荟;丁云;魏刚;俞非易;谢红;王兴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从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院校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两个方面,对中医药院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期对高校尤其是中医药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韦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中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将内科住院的13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分比较,试验组得分提高较对照组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改善其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俊莲;赵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酸柏薄膜包衣片中有效成分细叶远志皂苷含测的方法学,拟对该品种进行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以细叶远志皂苷为对照品,于λ:202nm处分别测定并进行方法学的考察.结果:通过对细叶远志皂苷多个环节的考察,建立了复方酸柏薄膜包衣片中细叶远志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对细叶远志皂苷的提取率高;细叶远志皂苷在0.04072μg~0.48864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4%,RSD%=0.43%(n=6).
作者:杜洪志;农亨;何席呈;张华;董立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国情、省情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确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护理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建立“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培养理念,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为此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凤;王佳琳;王天兰;王彦;唐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洁口爽Ⅰ号及Ⅱ号的低抑菌浓度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管蝶扩散法检测抑菌环直径,用液体梯度稀释法稀释原液后测定洁口爽Ⅰ号及Ⅱ号低抑菌浓度.结果:洁口爽Ⅰ号及Ⅱ号对七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低抑菌浓度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Ⅰ号低于Ⅱ号外,对其余六种供试菌两者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洁口爽Ⅰ号及Ⅱ号无论原液或稀释液对七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低抑菌浓度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Ⅰ号Ⅱ号无明显差异.
作者:严璐;孙东风;陈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临床上剂型的选择及应用以及在《临床中药剂型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学团队重新构建了《临床中药剂型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其教学内容由原来的重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向临床应用转变,并对其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新构建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对学生临床剂型的选择和合理用药能力的培养更加符合临床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冯果;刘文;宋信莉;李江;欧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模型(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TE).方法: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充分耳缘静脉麻醉后,暴露并分离右侧股静脉,应用深静脉穿刺针插入股静脉,后引入导引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引导丝引入剪去尖端的单腔深静脉管(规格:5.5Fr 20cm 16Ga),进管深度约10cm,经深静脉管注入3~5个自体栓子,辅以生理盐水10ml推注,栓子沿血液循环嵌顿于肺动脉,从而造成急性血栓性肺栓塞模型,模型建立7d后处死家兔,取出肺脏,常规酒精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24只家兔肺解剖组织光镜下均可见栓子,其中急性死亡2只,成功率为91.7%,尸解表明,大多数栓子栓塞于肺动脉段水平,且右叶栓塞率明显高于左叶.结论:该方法建立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
作者:陈立;吕波;韩悦;黄瑞峰;郭军;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例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脑梗死患者用药多为抗血小板聚集药,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改善脑功能、改善微循环药以及降压药和降脂药;用药频次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排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使用频次高的20个药品中11个药品的DUI值≤1.结论:药物的总体应用遵循脑梗死的用药原则,但存在一定不合理应用因素,需注意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卢玲;何洁英;熊厚溪;雷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化风丹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两组均14日为观察时间点,观察用药前后Glasgow-Pittsbargh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清Hcy、ET、NO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Glasgow-Pittsbargh量表评分比较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cy、ET值降低,NO值增加.结论:化风丹对急性脑梗死Hcy、ET、NO有明显干预作用,证实化风丹加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脑卒中高危因素Hcy、ET,增加NO,逆转血管内皮功能而起效,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兰;郭军;吕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T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为恶性腹水组(36例)和良性腹水组(54例),测瑞粒酶活性腹水VEGF水平,分别计算两组的VEGF、瑞粒酶活性、阳性例数、阳性率.结果:恶性腹水VEGF、瑞粒酶活性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瑞粒酶活性及VEGF能显著堤提高恶性腹水检查率.
作者:于艳芳;段晓辉;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肺癌细胞H-5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梯度浓度的重组人内皮抑素(0.1、0.5、1.0,5.0、10.0、20.0mg/L)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黏附性,以Transwell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内皮抑素对H-5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作用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3.46%、15.38%、20.82%、24.71% 、30.12%和37.44%,呈剂量依赖关系.给药后24 h和48 h,内皮抑素组细胞G/G期比例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72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430±0.145)%和(1.760±0.054)%,均高于对照组(0.670±0.181)%和(1.260±0.138)% (P <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内皮抑素组细胞微绒毛减少,染色质厚薄不均,位于核膜下.结论:重组内皮抑素可以在体外直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影响细胞骨架等结构.
作者:陈东;张风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飞龙掌血药材中橙皮苷,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以甲醇作溶剂超声提取药材:采用HPLC优化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 m);流动相:乙腈(A)-0.75%冰醋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分别测出其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定量;柱温:30℃.结果:飞龙掌血中橙皮苷、白屈菜红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874~2.4372μg(r=0.9997),0.0623 ~0.3117μg(r =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78(RSD 2.03%)、100.09 (RSD 2.2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飞龙掌血药材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其结果可为其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冬梅;李松;周强;冉勇华;江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凤搽剂中天然冰片的龙脑含量.方法:固定相为10%聚乙二醇(PEG)-20M,柱温为14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发生器.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结果:龙脑的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2.37% (n=5).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凤搽剂中天然冰片的龙脑含量,本法首次运用在金凤搽剂中,方法简便、准确、灵敏性高、重现性好.
作者:吴克楠;韩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火针疗法是调脾通络疗法经典治疗之一,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开其经络之外门,给外邪以出路,使得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得以排除体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使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随之改变.同时起到”通阳“即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本文采用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卫强;冀来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配卡法(Rihaid Doll)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阿米替林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因停经36 +2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12年10月0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01月29日,孕妇系孕1产0.
作者:赵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西方医学来源于两种不同历史文化体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及中西医之间理念和概念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医术语翻译工作的困难重重.翻译活动就是将文化内涵在两种语言之间阐释和传播,本文通过对中西医术语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医术语翻译的两种具体策略: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即中医术语的翻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作者:孙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尿道输尿管镜联合肾镜钬激光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6例,并于术中顺利解除梗阻,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随访无再次狭窄.该术式证明钬激光治疗单纯性尿道狭窄疗效确切,易于掌握,重复性好,值得应用.
作者:罗江海;朱德才;贺享军;熊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军团病是军团杆菌(legionellosis)所引起的以肺炎为主的感染,又称为军团病(legionella disease).病原菌主要来自污染的水源,自呼吸道侵入.此外,致~菌尚可能引起另一种以发热、头痛、肌痛为主的临床类型.军团病不经治疗,通常在第一周期间恶化.与造成严重肺炎的其它危险因素一样,军团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衰竭、休克以及急性肾脏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无例外地需要抗生素治疗才能恢复,而且通常在数周或数月之后才能完全恢复.偶尔会出现严重渐进性肺炎或肺炎治疗无效,在极少数情况下还可发生大脑后遗症.军团病造成的死亡率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初抗微生物治疗的适宜性、感染军团病的环境以及宿主因素(在发生抑制免疫反应的病人中,疾病通常更为严重).病例死亡率在不接受治疗的呈现抑制免疫反应的病人中可高达40~ 0%,通过适当的病例管理并取决于临床症候和征兆的严重程度可减少到0~5,对能够形成免疫反应者,死亡率通常在510范围之内.
作者:牛莉娅;葛向华;李保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仅占9%).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占86%),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梅;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O)是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及其广泛运用成为多重耐药菌泛滥的重要因素.多重耐药菌可引起散发、交叉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和老年人受到极大威胁[1].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011年与2012年我中心的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与2012年患者用药金额、用药构成比的情况.结果:心血管系统药物、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物、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药品的总金额同比增高.2012年使用中成药比2011年同比下降;心血管系统用药分布中主要以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和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为主.在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中主要是以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及钙代谢调节药物为主.抗微生物药分布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为主;结论:2012年我中心药品金额较2011年稍有增高,在药品使用金额在排序上,虽有微小的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说明两年来,基本药物实施得到平稳发展.
作者:俞济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目前在门诊处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医保门诊处方管理水平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研究长春市某三甲医院2009年-2011年间门诊大方记录,从不同系统、不同年份、药品的类别以及药品是否与本次治疗有关等角度对门诊大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大处方逐年减少.各系统之中,外科系统门诊处方管理相对不规范.药品中以心脑血管类多,占33.73%;14.12%的药品与本次治疗无关.结论:首先要给门诊大方一个合理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医保经办机构要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医院内部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遏制大处方.政府要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使民众建立起对疾病和健康的正确认识.
作者:赵磊;王红宇;张玉琴;王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完善中医院电子处方系统的功能,实施应用电子处方,改进中医院药房工作模式和管理服务水平.方法:根据电子处方的特点,对中医院电子处方系统在肛肠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电子处方系统在中医院肛肠科应用中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法.结果: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中医院传统的就医取药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结论:有效降低处方和发放药品的差错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和病人的时间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
作者:冷羽;李志;张芳;侯继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规范化中药房管理,确保中药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药房近年来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发现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药品管理不科学,药房信息化管理落后,药房人员管理不严格,工作制度不规范及监督管理不足.结论:实行相应的改进对策规范化管理中药房,能够确保医院药品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新型平台,其内涵建设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科技成果、科学管理等多个层面,建设的目标是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稳定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学术特色、教育改革的导航、知识创新的源泉,为国家承担传承知识、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等社会功能.对高等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作者:赵博;倪祥惠;曹峰;叶金竹;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职班护生上课注意力情况,了解原因,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4名高职班护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在20~ 30分钟的占42.86%,尤其在下午及选修课上,一半以上的同学在玩手机或睡觉,一部分在聊天.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授课的形式不吸引人(占57.14%)或内容枯燥(占71.43%),教师授课语调一直平淡(占76.19%)或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占66.67%)容易让学生分神(P<0.05).结论:高职班护生普遍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自身原因加以改进,教师更应改进授课技巧,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注意讲课语调,吸引学生注意力.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临床带教护理中应用问题式教学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妇产科大专护理实习生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试验组实施问题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式教学,1个月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病例能力分析、出科成绩.结果:试验组的出科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54:85.79,P<0.05),疑难病例护理分析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84.33,P<0.05);试验组的师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式教学可以使护生更好的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效促进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相长,提升学习成绩,值得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了适应当前高校药理学的教学要求,我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其中具有创新性的“说课”方式,让教师能充分交流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黄聪;邓炜;刘明;陈帅;黄勇其;李亚峰;曾万玲;钱海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前馈控制管理实施前(2011年01~ 12月)和实施后(2012年01~12月)两个阶段中各700台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阶段的护理安全隐患检出情况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结果:前馈控制管理实施后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检出例数降至3例,较前馈控制实施前明显减少(P<0.01);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前馈控制管理对于早期防范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夏玲蓉;李竞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实施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社区内的常住居民658名,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结果:居民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学军;黄岳青;赵翼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应用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的方法.方法:讨论系统二次开发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结果:应结合实际问题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重视基础数据维护,统一工作流程,作好操作培训.结论: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医院药品管理水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要不断进行完善.
作者:李玉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从中医是什么、怎样学好中医、学好中医的意义等方面,对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主要阐述了“育思维、读经典、多临床”是中医学习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三个方面,希望广大中医学子立足国学,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这对每一位学习中医的人,尤其是刚刚踏入中医药院校的莘莘学子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激励和启发作用.
作者:杨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