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7年2期文献
  • 基层医院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staph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共检出CNS6种135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种,耐苯唑西林株检出率为73.3%(99/135).耐药率监测表明,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CNS)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远高于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CNS)株,各种CNS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病原学监测是检测和控制CNS感染的有效方法,应重视MRCNS的检测和报告,根据细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283株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6年9月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2283株,革兰阳性(G+)球菌495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5株,所占比例大,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7株,肠球菌103株;革兰阴性(G-)杆菌1420株,构成比例大的前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分别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8.52%、24.93%和18.94%;真菌267株,占病原菌的11.70%.所分离菌种对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为25%以下;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85%以上.结论 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作者:汤建华;刘利辉;张华;曾贱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味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味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经鼻腔接种小鼠,建立感染模型.实验设10倍麻杏石甘汤组、5倍麻杏石甘汤组、感染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感染模型组灌胃给生理盐水,其它各组灌胃给相应浓度的药物,1次/d,0.4ml/次,连续8d.后一次给药后禁水、禁食8h,取标本进行T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检测.结果 10倍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组CD3+、CD4+ T细胞亚群百分率、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感染模型组(P<0.05),CD8+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感染模型组(P<0.05).10倍麻杏石甘汤组、5倍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组CD8+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感染模型组(P<0.05).结论 10倍临床大用量的麻杏石甘汤和5倍临床大用量的麻杏石甘汤加味方能明显调整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

    作者:赵武能;卢芳国;张薇;朱应武;何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胃愈疡颗粒对胃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胃愈疡颗粒的疗效机制.方法 56例胃溃疡(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胃愈疡颗粒;对照组予法莫替丁加硫糖铝,四周为一个疗程,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治疗前后胃镜下取溃疡边缘活检.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mRNA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少量表达,病变粘膜表达增加;治疗后两组表达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促进TGF-β1等促溃疡愈合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林源;周勇杰;廖书胜;李家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乙醇处理家兔心脏收缩力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 观察乙醇对家兔在体心脏收缩性能、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和红细胞膜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家兔32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8只,3个实验组分别静脉注射每公斤体重量为0.5、1.0和1.5 g/kg浓度为500ml/L的乙醇,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注射15min后测左心室内压、血浆NO含量和ATP酶的活性.结果 0.5g/kg组左心室内压变化不大(P>0.05),NO含量降低(P<0.05),ATP酶活力升高(P<0.05);1.0g/kg组和1.5g/kg组左心室内压力降低(P<0.05),NO含量升高,ATP酶活力降低(P<0.05).结论 乙醇处理家兔在体心脏收缩力和血浆NO含量及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均有变化.

    作者:赵善民;何显教;黄俊杰;黄丽娟;晋玲;梁祚仁;王映;黄彦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心病人肺型P波与主肺动脉内径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心病人心电图的肺型P波与超声心动图的主肺动脉内径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肺心病伴肺型P波的临床资料45例为肺心病组;并按超声心动图诊断分为右心扩大组26例、无心腔扩大组19例;在我院健康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对其主肺动脉内径与肺型P波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组主肺动脉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宽(P<0.01);肺心病右心扩大组主肺动脉内径较无心腔扩大组显著增宽(P<0.001);无心腔扩大组肺型P波较右心扩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心电图肺型P波是诊断肺心病人心脏未扩大时的敏感指标,且具有仪器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右心增大时可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明珍;张之炯;孙可英;陈四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防范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和防范情况.方法 对267例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视力和相关防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爆炸伤和化学伤生存质量得分比其他三种低,得分为50.74±16.82和56.87±20.63,存在显著差异(P<0.05).眼外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双眼综合视力,工人,热灼伤.防范意识得分4.32±3.57;防范措施方面得分2.84±3.90;对眼外伤的了解得分3.75±2.06.结论 眼外伤中爆炸伤和化学伤生存质量较差.对眼外伤的防范意识及措施均不够,应该得到加强.

    作者:易军晖;张清炯;荆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硒对氟致L-02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硒对氟导致的L-02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80μg/ml氟化钠和/或1.73μg/ml亚硒酸钠对培养的L-02细胞进行染毒,24h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各组L-02细胞DNA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L-02细胞凋亡率.结果 氟组L-02细胞DNA损伤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硒组和氟硒组(P<0.01);而对照组L-02细胞DNA损伤率和凋亡率与硒组和氟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可导致L-02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适量硒可拮抗氟导致的L-02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褚启龙;哈建利;王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男性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男性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Hs-CRP在男性糖尿病组为37.11 mg/L,女性糖尿病组为12.96 mg/L,健康对照组为0.81 mg/L,与健康对照组及女性糖尿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Hs-CRP与男性糖尿病发生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郑淑娟;孙菲;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病期蛋白质组分析优化策略

    目的 比较不同分组方法处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前后骨髓细胞蛋白的差异表达,筛选急变相关蛋白.方法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析技术,比较急变前后三种分组方法(混合标本组、随机标本组、个体标本组)时骨髓细胞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急变前后蛋白图谱匹配率在混合标本组为70.0678%;随机标本组两两配对比较,匹配率在43.2604%~58.3477%之间;个体标本组为74.0988%.混合标本组和随机标本组的相同差异蛋白点为103个,采用χ2检验P>0.05.从三组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中选取了20个进行质谱分析,明确鉴定出15个蛋白质.结论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采用骨髓细胞混合标本分组策略可获得相关差异蛋白,且可有效消除个体差异,简化实验流程.

    作者:姚峰;李荣;刘晓力;杜庆锋;张嵩;樊伟;朱红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BV-DNA含量及Pre-S1检测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检测试剂盒对456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 五种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定量阳性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4.1%和81.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43.7%;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 Pre-S1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乙肝病毒五项标志和前S1蛋白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道荣;郝晓柯;余妍;程小东;徐焰;苏明权;张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个蒙古族人群HLA-A位点DNA多态性分析

    目的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编码基因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有关中国人群HLA分布,已有的文献报道主要为汉族人群数据.本工作首次采用DNA分型技术,分析蒙古族HLA-A位点多态性.方法 采用ARMS/PCR技术对83例居住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健康个体做HLA-A DNA分型.结果 该人群存在HLA-A*01至A*33等11种等位基因(组),其中,以HLA-A*02频率高(0.2886),HLA-A*11、A*24次之;该人群中,HLA-A19宽特异性(Broad Specificity)含有HLA-A*29、A*30、A*31、A*32、A*33等5组编码基因,频率之和为0.2368;此外,在蒙古族,HLA-A*01较为常见(基因频率为0.08823).结论 本研究在DNA水平提供了蒙古族HLA-A位点频率分布数据.

    作者:王帆;田伟;李立新;蔡金洪;色音图;佟豪;陈然;罗奇志;孙科柱;曾庆仁;郭实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血液系统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血液系统影响,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用KX-21分别测量3MU,5MU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值.结果 治疗前二组患者血液系统WBC、HGB、P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二组的WBC、PLT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5MU与3MU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均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反应,且随剂量的增多而不良反应增加,建议选用3MU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姜健;李登清;李娟;华建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室内装修危险因素对装修工人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卫生情况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方法,检测工人作业岗位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粉尘和噪声.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 装修工人从事的作业环境并不理想,各种岗位的有害因素都有超出国家卫生限值的现象.工人因长时间的接触有害危险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 造成超出国家卫生限值主要原因是装饰材料质量的问题.只有保证装修产品合格、环保,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才能保障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安全.

    作者:黄昱;刘赐敏;李少茵;周金森;刘钰钗;龙军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河北省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通过问卷、体格测量的方法,调查分析河北20个区(县)4192名成人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 总体超重率为35.23%,肥胖率为16.34%,向心性肥胖率52.67%,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年男性、中老年女性是超重肥胖防治的重点人群.超重率、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尤其是女性;无论男性女性,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组人群每周参加锻炼率均高于正常组,并且男性组高于女性组,男性组为27.79%,女性组为24.22%(P<0.01);参加中轻度和剧烈运动人群中的男性,超重率和向心性肥胖率都随锻炼次数增加而上升,而女性只是在参加中轻度运动人群中呈现此规律;在超重、向心性肥胖人群中,超重率与向心性肥胖率随着每天静坐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超重人群中,选择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群超重率低,而基本在家的人超重率高.结论 河北省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而主动参加锻炼的人为数不多.在运动方式上,骑自行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身体好方式,能减轻体重,增进健康,适合大多数人采用.应加强对成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体育减肥健身知识,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静态的生活方式.

    作者:栗华;张敬一;张中朝;朱俊卿;韩士波;黄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在肝阳化风证中的表达

    目的 比较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在不同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组,肝阳上亢组,肝阳化风组(包括出血性中风肝阳化风和缺血性肝阳化风)正常组不做处理,肝阳上亢组大鼠加灌附子汤4周复制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脑出血肝阳化风组大鼠加灌附子汤4周后用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复制成脑出血肝阳化风模型.脑缺血肝阳化风组大鼠加灌附子汤4周后用线栓法造成脑缺血模型,复制成缺血性肝阳化风模型.PCR法检测正常组,肝阳上亢组,肝阳化风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与肝阳上亢组比较,肝阳化风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在生理情况下降解突变、损伤和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途径,肝阳化风证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的下降明显,提示肝阳化风证的泛素的再利用受阻,导致蛋白质异常聚积,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可能成为判断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标志.

    作者:谢映;梁清华;熊新贵;蒋勇前;王娟;鄢东红;陈疆;刘爱萍;范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余甘子中水溶性鞣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在细胞水平证实中药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两个可溶性鞣质成分Phy-13(beta-1-O-galloyl-3,6-(R)-hexahydroxydiphenoyl-d-glucose)和Phy-16(1,6-di-O-galloyl-beta-d-glucose)是否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人脐动脉内皮细胞ECV-304经ox-LDL(50mg/1)诱导,MDA试剂盒检测Phy-13和Phy-16作用后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的水平,MTT法检测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细胞计数仪计数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结果 Phy-13和Phy-16能减少内皮细胞MDA的生成,减少ox-LDL诱发的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并能对抗ox-LDL诱导的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结论 Phy-13和Phy-16能够对抗ox-LDL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是余甘子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呙爱秀;黄兴国;唐湘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娄底市性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商业性行为(OR=15.76)、多性伴(OR=13.16)、每周性交次数(OR=8.94)、婚前性行为(OR=3.14)、饮酒(OR:2.98)、外向型性格(OR=3.95)、观看淫秽文艺作品(OR=2.45)、静脉吸毒(OR=6.77),是性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而使用安全套(OR=0.20),接受健康教育(OR=0.48)则是预防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商业性行为、多性伴、每周性生活的次数、婚前性行为、饮酒、外向型性格、观看淫秽文艺作品、静脉吸毒、使用安全套、接受健康教育在性病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欧阳世华;成瑞兰;袁利和;李美英;朱文斌;杨梅;钟江红;刘朵;吴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鸡血藤水提物体外抗肠道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揭示鸡血藤提取液体外抑制肠道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MTT比色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测定了鸡血藤水提液AE(aqueous extracts)对Vero E6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在对细胞的大无毒浓度下观察不同浓度的提取液AE在Vero E6细胞中对5种肠道病毒的抑制作用,计算药物半数有效浓度(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和药物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组实验初步探讨了提取物样品的抗病毒机制.结果 提取物AE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250.0ug/ml;抑制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3、B5、埃可病毒Echo 9、Echo 29、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Ⅰ的IC50分别为60.8、47.1、14.8、65.5、29.1 ug/ml,TI分别为4.1、5.3、16.9、3.8、8.6,对肠道病毒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反应关系;机制研究表明,AE在与CVB3的四种分组作用方式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结论 鸡血藤抗病毒提取液AE在Vero E6细胞中对肠道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鸡血藤水提物AE不仅具有直接杀灭CVB3病毒作用,而且还可进入细胞或吸附在细胞表面,从而达到抑制或杀伤病毒的效果.

    作者:郭金鹏;庞佶;王新为;谌志强;金敏;李君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生殖激素水平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50例PCOS患者分为IR组(28例),非IR组(22例),另设30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生殖激素(LH、FSH、E2、PRL、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C反应蛋白(hs-CRP)的测定.结果 T、LH、TG、HDL-C、ApoA1、ApoB、hs-CRP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IR是导致PCOS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因素.

    作者:熊文琴;张文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西藏部分地区干部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与防治策略浅析

    目的 了解目前西藏部分地区干部患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现状,探讨高原地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策略.为更好地做好西藏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同海拔696名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BMI总体水平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藏族高于汉族.超重和肥胖患病(检出)率为50.43%,与民族χ2=8.792、性别χ2=12.222、年龄χ2=40.888之间有关(P<0.05),藏族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51~60岁组.超重肥胖组、非肥胖组血脂(TC、TG)水平与藏汉族、男女性别关系分析,TC水平藏族较汉族高;TG水平汉族高于藏族.TC水平在非肥胖组男性高于女性;TG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海拔(即>3800m组和3650m两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析:在>3800m组为79.66%,3650m组为47.72%;两组藏汉族在3650m组藏族为56.25%、汉族为39.94%;男女性别在3650m组男性为53.81%、女性为28.29%;在>3800m组患病率,藏汉族之间、男女性别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超重和肥胖人群与高血压、FBG、HUA、TG↑、HDL-C↓及脂肪肝的患病有明显的伴随关系.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病(检出)率为50.43%,我们认为造成西藏高原藏、汉族超重和肥胖及相关疾病(高血压、FBG、HUA、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可能除了与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体育锻炼有关以外,也与高原缺氧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在高原,应重视干部的定期体检、休假和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作者:闫敏;关志峰;陈勇;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PEa)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前列腺手术前检测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63例.根据苏木素-伊红切片中肿瘤的组织学形态进行病理分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血清T-PSA、F-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F比值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可能协助判断前列腺癌分级及预后.

    作者:李跃进;李登清;谭湘芳;方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浙江省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与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 共查出10种寄生虫,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7.48%,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9%;浙西丘陵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钩虫、蛔虫感染为主,东部滨海岛屿区以鞭虫感染和儿童蛲虫感染为主.低年龄组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高危人群.结论 与第一次寄生虫分布调查相比,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但土源性线虫病目前仍是浙江省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

    作者:姚立农;余可根;陈华良;夏生荣;黄学敏;雷昌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腺癌组织中IGF-1R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56例胃腺癌组织、4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6例正常胃组织中IGF-1R和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胃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IGF-1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IGF-1R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IGF-1R和VE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协同作用.

    作者:王怀生;夏惠丽;郑新华;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

    目的 了解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35岁且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3780人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收集.结果 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高血压患病率为49.90%,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3.00%、35.90%、1.96%.结论 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非常低,应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作者:李佳进;孙兆青;郑黎强;邱贺;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与CTX-M型酶基因型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采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CTX-M酶的表型检测与多重PCR法检测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按CLSI/NCCLS所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多重PCR法对ESBLs表型阳性株进一步进行CTX-M酶基因型的检测.结果 233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136株ESBLs表型阳性,经多重PCR扩增证实99株携带CTX-M型ESBL,CTX-M型ESBL检出率占ESBLs72.8%(99/136).根据多重PCR检测结果再回顾性地观察表型检测结果,发现以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棒酸这对纸片进行试验,产CTX-M型ESBLs细菌检出数为0;以头孢噻肟纸片及头孢噻肟/棒酸这对纸片进行试验,产CTX-M型ESBLs细菌检出率72.8%(99/136),其中用上述两对纸片共同检出产CTX-M型ESBLs细菌检出率41.7%(58/136).结论 以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这对纸片可达到有效进行CTX-M酶的表型检测的目的;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这两对纸片同时进行筛检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可有效降低ESBLs漏检率.

    作者:刘文恩;陈腊梅;郭婧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年人群医疗保障与生存质量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广州)与内陆欠发达城市(贵阳)中年人群医疗保障与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及自编调查表,运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 中年人群有医疗保障比例为38.8%,无医疗保障比例为23%,两个地区的医疗付费方式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人群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为52.0%;不同医疗保障形式的中年人群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地区问的差异(P<0.05).结论 中年人群有医疗保障的比例并不高,无医疗保障占调查人群的1/5,且只有一半的人群参加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障有可能影响中年人群的生存质量,且存在地区问差别,改善和保障中年人群的医疗保障,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

    作者:梁兆晖;欧爱华;邓冰;王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马齿苋的不同部位在体内外抗氧自由基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马齿苋的叶、茎、根等不同部位在体内外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OH,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O(-.2);体内实验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分别喂马齿苋的叶、茎、根,10周后测定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马齿苋的叶、茎、根均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且茎和根的作用强于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家兔体内实验表明马齿苋的茎和根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而马齿苋叶未显现出这种作用.结论 马齿苋的茎和根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马齿苋叶只在体外显示有一定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作者:余庆皋;王晓春;熊志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糖高脂诱导新西兰兔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高糖高脂喂养新西兰兔,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饮食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2组,10只饲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10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为模型组,每月末抽取空腹血样,测血糖和甘油三酯(TG)水平.5个月后取肝脏,测定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月后即出现高TG血症,3月后出现血糖升高,肝组织Hyp含量增加,并出现脂肪变性,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肝组织Ⅳ型胶原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高糖高脂饲料对新西兰兔具有肝毒性,可促进TGF-β1的表达,增加Ⅳ型胶原的合成而诱导肝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罗洁;许辉;刘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纳入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发现有效的管治模式,使结核病的患病率下降,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整个深圳市的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对比研究,将1993-1997年未进行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及1998-2004年实行了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深圳市结核病流行特征:①深圳外来人口占72.36%.②外来人口占新发涂阳肺结核的53.5%.③外来人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年龄高峰期为20~30岁,呈年轻化,性别分布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153倍.④涂阳肺结核病人职业构成顺序是工人、商业服务、待业等.其中工人占总数33.4%.2、管理效果评价:①从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报告数及转诊数均由9727例上升到61653例,但转诊到位率由63.5%上升到90.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②1993-2004年外来人口可疑肺结核88798人,占80.62%.发现外来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9496人,涂阴肺结核病人4845人,占69.5%.④实施外来人口结核病项目管理前后的全程督导率分别为79.1%、95.6%,全程管理率分别为62.6%、96.2%,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⑤2月末痰菌阴转率由63.3%提高到84.6%,3月末痰菌阴转率由71.9%提高到92.2%,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⑥外来人口未纳入项目前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仅为87.2%,纳入项目后治愈率提高到97.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外来人口是深圳市结核病疫情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的重视与承诺、建立健全的三级防痨网络、严格归口管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控与考核机制,对外来人口实施结核病项目的管治模式,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等管理,使全市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治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整个深圳市的结核病控制效果.

    作者:赵蓉;吴清芳;fang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Caspase-3的表达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c)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脑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元线粒体内Cyt-C的释放与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h即有Cyt-C释放,出现胞浆染色的阳性细胞;1d阳性细胞表达多;3d阳性细胞数减少;5d阳性细胞继续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血肿周围于6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d出现轻度下降,5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Cyt-c与Caspase-3在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包太成;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蛋白表达,运用HE染色观察多形核白细胞(PMNLs)浸润情况.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ICAM-1蛋白阳性血管数表达增加(P<0.01),24h达高峰;予他汀干预治疗后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ICAM-1蛋白阳性血管数表达(P<0.05),抑制PMNLs渗出(P<0.05),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渗出,减轻缺血再灌损伤.

    作者:谷文萍;肖慧;黄蕾;宋小明;刘福中;李小军;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152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3-2005年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细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27株,革兰阳性菌(G+)97株(占76.38%),以葡萄球菌为主(占63.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革兰阴性菌30株(23.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苯唑西林的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和66.67%,对七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36.36%,33.33%,其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45%).结论 血培养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高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治疗需以药物监测为依据.

    作者:方梅;谷成祥;戴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酒精对大鼠血清NOS活性及ADMA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大鼠血清中NOS活性及其内源性抑制物ADMA含量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SD大鼠(雄性、56只、体重约250g)灌胃给予不同剂量饮用酒处理组(红星二锅头,1ml/100g),每天一次,连续2个月,建立酒精摄入的动物实验模型.实验分为7组(n=8).(1)对照组,(2)低、中、高三个剂量的饮用酒组(红星二锅头,14V/V、28V/V、56V/V),(3)高脂饮食组,(4)高脂饮食联合中剂量饮用酒组(28V/V):灌胃给予红星二锅头的同时,给予高脂饲料,(5)维生素E保护组,在(4)组基础上,每天给予维生素E(100mg/kg,灌酒前1h灌胃给予).2个月后,按常规取动物血清,测定MDA、NO的含量与NOS(包括iNOS、eNOS、总NOS)的活性及ADM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酒精、高脂饮食、酒精联合高脂饮食能显著升高MDA、NO、ADMA含量,降低eNOS活性,升高iNOS活性;维生素E能扭转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酒精能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影响NOS活性,干扰NO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水平有关.维生素E对其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友;贺彬琪;李瑛;邹丽君;李程;让蔚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发酵虫草菌粉Cs-4对UUO大鼠肾间质P-Smad2/3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发酵虫草菌粉Cs-4干预UUO大鼠模型,动态观察TGF-β1、P-Smad2/3在梗阻侧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和Cs-4治疗组.于术后第7、14、21 d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间质中COL-IV、TGF-β1和P-Smad2/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Cs-4治疗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肾间质COL-IV,TGF-β1和P-Smad2/3的蛋白表达以及肾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Cs-4能通过抑制小管间质中的细胞内TGF-β依赖性Smad信号通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张浩;张显明;唐静;张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前C区基因变异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前C区基因序列,了解其特点及差异.方法 在12条不同血清型和30条不同基因型的HBV全序列中,比较e抗原前C区编码基因.同时用Blast程序查找并分析与e抗原前C区变异基因相似的核苷酸序列,试图比较不同序列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关系.结果 e抗原前C区编码基因相对保守,仅在Adw血清型出现1个6核苷酸的插入突变,在B基因型出现1个核苷酸的突变;核苷酸Ntl896位变异(T-A)可出现在血清型Adr和Adw型,和A、B、C、D、G基因型;而Nt1858位(T-C)变异见于Adw血清型,和A、F、H基因型.结论 前-C区基因变异主要有插入突变和点突变两种类型,两者在不同血清型和基因型的HBV基因组中有出现频率不同,而不同变异的临床意义可能有所差别.

    作者:张敏;辛绍杰;赫兢;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PARr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190例脑梗死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人群PPARγ2Pro12Ala多态,并测定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血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结果 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PARγ2基因P/P型频率分别为0.900和0.884,P/A型频率分别为0.095和0.116,PPARγ2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中,P/A+A/A型颈动脉IMT较P/P型显著增高(P<0.05).结论 PPARr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不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因素,但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关.

    作者:黄蕾;谷文萍;李伟;王妮妮;宋晓明;王玉周;彭颖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绝经女性被动吸烟行为对骨密度指标及抗骨折能力影响的调查

    目的 评价被动吸烟行为对绝经女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抗骨折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绝经后妇女356例,调查接受吸烟情况和被动吸烟情况调查,并计算相应被动吸烟指数,同时还进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ords三角等部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检查和抗骨折能力评估.结果 356例绝经女性中,被动吸烟绝经女性大部分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被动吸烟组之间全部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无明显区别(P均>0.05).轻度被动吸烟绝经女性的大部分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明显高于中、重度被动吸烟组.结论 被动吸烟绝经女性与主动吸烟一样,都有确切骨密度指标及抗骨折能力减低表现,尽早远离烟草、控烟戒烟、净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很有必要.

    作者:王溪原;张伟;冯晰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聚氯乙烯管材业铅职业危害综合治理研究

    目的 通过对PVC管材生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及其综合治理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职业病防治策略及方法.方法 对PVC管材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铅危害采取以职业健康教育、卫生防护工程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措施的综合治理,治理前后检测作业场所铅尘浓度,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PVC管材生产企业以混料作业场所的铅尘危害为严重,经综合治理,铅尘浓度超标率由82.2%降至44.6%(P<0.001),作业工人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病率由7.2%降到0.8%(P<0.001).结论 综合治理措施有显著效果,经济实用有利于在该行业推广.

    作者:曾庆民;陈才;吴永权;邓永愈;余佩琼;陈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慈利县联合国人口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执行情况终期评估

    目的 评估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慈利县艾滋病防治项目执行情况.方法 收集已有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日常工作资料,对行为资料进行现场问卷补充调查,用计算机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 项目县建立了协调领导机制,依托部门现有网络开展宣传和干预,性工作者、性病病人、大众人群、学生4类目标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本地娱乐场所安全套使用率明显上升.结论 项目县完成了预定目标,但应该考虑将项目与现有工作结合保证工作持续开展.

    作者:唐高术;陈曦;郑军;向英;覃碧云;易再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01-2005年肺结核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1-2005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和肺结核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24.49/10万,发病率居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2004年居第4位).以青壮年发病数为高,肺结核的发病情况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发年龄在20~25岁和65~70岁年龄组,85岁以上也有一个高峰;职业分布以工人高,占总发病数的63.08%;性别分布发病率男性(32.92/10万)高于女性(16.74/10万),各年龄段发病数男女之比为1.81:1;西乡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16.05%;4-11月份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83.92%;并主要以流动人口病例为多.结论 宝安区肺结核发病率较低,应抓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发现和管理,控制耐药病例的产生,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吴泰顺;周小涛;朱奕;周小峰;魏祖光;李映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张家界市2005年麻疹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2005年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方法 对麻疹疫情和暴发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763例,年发病率为46.79/10万,较2004年上升10.69倍.本年度发生麻疹暴发9起,暴发病例379例,占病数的51.36%;3起发生在边远的农村小学,均经实验室证实,6起发生在城区或邻近的乡镇.4-6月份麻疹发病人数占总病人数的86.46%.发病年龄小2个月,大55岁;≤8月发病的61例,占总病例数的8.29%;≤1岁发病的164例,占22.28%,<7岁发病的546例,占74.18%.仅54.51%的病例有麻疹疫苗(MV)接种史.结论 造成2005年麻疹发病大幅度上涨,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MV接种率低和疫情处理不及时.

    作者:林麒;艾于勤;覃汉明;杨辉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96-2005年洪江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洪江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洪江市疾病监测点1996-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0.72/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常见肿瘤前5位是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宫颈癌,死亡年龄以中青年为主.结论 消化道肿瘤、肺癌和宫颈癌已成为当前防治的重点,应开展早期查、防、治等综合措施.

    作者:肖黎明;向菊珍;马玉琴;杨宏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LiVThL2Z/9LiThV化疗方案联合微卡治疗37例难治性肺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估3LiVThL2Z/9LiThV化疗方案联合微卡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收集1998年3月-2004年3月就诊的,以前已使用复治化疗方案2H3R3Z3S3E3/6H3R3E3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肺结核病例37例,采用3LiVThL2Z/9LiThV化疗方案联合微卡治疗,疗程中每月进行痰结核菌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疗程3、6、9、12个月摄胸片.结果 37例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率84.6%,肝功能异常率7.69%,无一例因副反应停药.结论 采用3LiVThL2Z/9LiThV方案联合微卡治疗难治性肺结核,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药物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试用.

    作者:易卫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云南贡山附红体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贡山人体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方法按文献提供的方法进行,资料采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 贡山地区附红体感染率为68.18%;感染与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率以农村(77.34%)高于城市(30.29%);各乡镇间以普拉底乡感染率较高达86.01%.结论 今后应加强农村人群的附红体感染的预防.

    作者:和春桐;丰永生;李玉兰;赵金;陈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荣宝驱逐和阻止钉螺作用的现场观察

    目的 观察荣宝对钉螺的阻断和驱逐作用.方法 喷杀灭钉螺现场用纱窗布和小隔离沟将不同剂量荣宝灭螺试验块和氯硝柳胺药物对照块分为全封闭区、半封闭区和未封闭区,观察荣宝对钉螺的阻断和驱逐作用.结果 公园观察区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全封闭块与未封闭块;濠河观察区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全封闭块与未封闭块两者在相同观察时间,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濠河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钉螺死亡率与常规杀螺药氯硝柳胺未封闭块的钉螺死亡率(64.1%、70.0%、23.7%、27.3%)比较,喷药2~5个月后钉螺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95、0.17),但在喷药6~7个月后,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χ2=23.9、8.95,P均<0.01);喷药7个月后,濠河观察区的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和喷施荣宝5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比较,钉螺死亡率分别为44.8%和95.7%,差异非常显著(χ2=59.6,P<0.01).结论 荣宝在现场持效残留时间较长,具有驱逐和阻止钉螺的作用.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41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SF-36量表评价441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患病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在岗、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医疗花费、家庭住房面积、疾病的炎症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病情进展情况、是否共患其他疾病等15种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对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职业、病情进展情况、病程、婚姻状况.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疾病本身的积极治疗,遏制过高的医疗费用,建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倡导和谐稳定的婚姻观念,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作者:张修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例接种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偶合血尿的病例报告

    目的 查明1例接种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后出现血尿的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 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个案调查,实验室、彩超、B超、CT检查和专家会诊.结果 病例于接种疫苗后出现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持续25d.血常规:红细胞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尿常规:多次镜检红细胞+-+++/HP;CT、B超显示右肾盂结石.结论 是一起接种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偶合肾结石血尿的病例.幼儿肾结石发病少见,疼痛不明显,极容易被忽视,应引起注意;偶合反应发生后处理的关键是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赖,健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和调查处理机制,尽早查明病因并妥善诊治.

    作者:张建斌;董金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阳江市江城区吸毒者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江城区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毒的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静脉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 91.3%静脉吸毒者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1.9%;静脉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0.1%;近一次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9%;47.4%静脉吸毒者有共用针具行为.结论 阳江市部分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低,HIV感染行为率高,应尽快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范子凡;李文杰;麦荣建;冯进庞;杨流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旅客列车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旅客列车上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进行中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可疑样品培养及生化试验.结果 从食物、病人呕吐物及肛拭子中分离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引起食物中毒,实验室应快速、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监管力度,以防食物中毒再次发生.

    作者:刘利芝;罗志刚;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沙市开福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死亡率,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长沙市开福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39‰、6.36‰、8.28‰,新生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分别为52.98%、76.82%;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新生儿病和出生缺陷的死亡;加强肺炎防治.

    作者:蒋晓晴;闻华;翁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衡阳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2001-2005年)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衡阳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执行效果.方法 对2001-2005年各县市区结核病控制季报表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进一步落实了结核病防治措施,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48 100例,发现涂阳肺结核10629例,结核病人登记率由2001年的21.43/10万上升到2005年46.58/10万,平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9.06%.结论 2001-2005年衡阳市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指标达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

    作者:邱仁祖;戴贵生;刘军;黄颖;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059例村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了解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现况及原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1059名农村居民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58.36%,8.88%的农村居民一年中发生2次以上伤害.男性伤害发生率(59.53%),略高于女性(57.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异并具统计学意义(P<0.005).12种受伤类型的前3种为跌伤(16.34%)、钝锐器伤(15.86%)、碰伤(10.86%),占伤害总例数的73.79%.伤害致残率3.78‰、死亡率为1.89‰,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为43.并对受伤原因、场所及形式、部位、程度、伤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 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居民伤害的发生.

    作者:吴志平;饶弟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6年十堰市城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关营养促进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0月,在十堰市城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城区居委会、2个城乡结合部村,合计对78户居民,采用连续3d称重法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 凋查78户、216人,水果、鱼、乳类食物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建议摄入量的要求,油脂的摄入量为标准的219.2%;营养素中,钙、锌、维生素A、核黄素未达到中国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42.59%,优质铁只占10.31%.结论 居民水果、鱼类、乳类摄入不足,油脂摄入过多;营养素中,钙、锌、维生素A、核黄素摄入不足.

    作者:杨刚;江永圣;孙来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松岗街道近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近10年间(1996-2005年)深圳市松岗街道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来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近10年来,本地区累计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669例,总发病率171.63/10万,发病率波动在78.77~303.40/10万之间,以性传播疾病与肠道传染病为主,近3年来,呼吸道传染病上升快,HIV阳性感染者也逐年增加.结论 随着人口的激增,传染病在不断变化,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马智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儿童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对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的因素.方法 采取概率抽样法:对北京市1200名8~10岁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2%,甲状腺容积均值为(2.80±0.87)m1;不同年龄组儿童甲状腺容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农村和城市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城市儿童高于农村,不同性别儿童甲状腺容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年龄、城乡差别等是影响儿童甲状腺容积大小的因素.

    作者:李旭;任海林;庞星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1-2005年北京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人学新生不同年度、性别、病种间无差异(P>0.05),同一年度问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P<0.05),专业受限和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不合格疾病主要为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其次为肺结核、心脏病等,男性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余疾病无性别差异.不合格学生第二年均顺利入学.结论 学校在制定防病计划时应考虑到已患有慢性病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加强他们自我保健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李素君;黄伟;张洁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探讨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1-2005年肠道传染病在时间上的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 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论 对季节性分布明显的肠道传染病应根据其发病高峰期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作者:陈敏;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西某市基层公安干警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市公安干警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对该市的1810名基层公安干警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对象按不同特征分组,比较各组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水平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从警时间之间平均得分高低不同.结论 应根据公安干警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方法或教材.

    作者:陈世海;李萍;莫秀娟;杨艳;周吉;周芳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96-2005年宁乡县中学生6种常见疾病患病率及其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宁乡县中学生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6种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996-2005年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人群医学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升降趋势分析6种常见病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1996-2005年,高一学生队列共计79033人,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7.67%、20.79%、3.39%、6.23%、3.82%和5.73%;2.初一学生队列共计25602人,其患病率分别为30.49%、13.98%、5.65%、7.59%、7.66%和10.95%;3.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中,除沙眼和贫血患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外,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龋齿患病率均无升降趋势变化.结论 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和龋齿等常见病仍然是影响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中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李雄伟;刘继军;孔祥威;罗家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化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调查

    为了解湖南省安化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乙肝的目的,遂于2006年4-6月对全县5283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与道路交通伤害的关系,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比较分析宁波50232起道路交通伤害事件中各种交通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 在白天、晴好天气及有标志标线的环境中道路交通伤害易发生,其死亡程度与当地人口数、GDP及机动车数量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需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但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郭春燕;陈永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0例吸毒者HCV、HIV、ALT、BUN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邵阳县吸毒人员HCV(丙型肝炎)、HIV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政府提供制定防治对策的依据.方法 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HIV和抗HCV,用连续监测法检测ALT(谷丙转氨酶),脲酶靛蓝法检测BUN(尿素氮).结果 本次检测40份标本,抗HCV阳性者32份,占80%,HIV检测全为阴性,ALT增高21份,占52.5%,BUN偏高11份,占27.5%.结论 吸毒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长期吸毒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作者:吴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对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死因顺位、平均死亡年龄及去除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为统计指标.结果 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05.13/10万,居于各种死因首位,肿瘤前三位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性多于女性,死亡年龄60岁以上居多,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2~3岁.结论 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其中肺癌是影响突出的恶性肿瘤,提示该地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彭元章;许德民;杨继惠;陈志萍;黄江河;刘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066名柳州市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柳州市16所太、中学学生4008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柳州市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0.78%,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中学生高于大学生(P<0.01).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习成绩、不健康的减肥、吸烟、饮酒、被恐吓或伤害、孤独、伤心绝望、网络成瘾等.结论 柳州市大、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初中/高中生.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自杀的发生.

    作者:王萍;俸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情况,为更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医专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艾滋病.认知全面性较低,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掌握程度在90%以下,对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仅为77.5%,但对艾滋病的基本预防知识了解甚多超过了94%,大多数学生表示对艾滋病病人抱以关心、同情,并愿意将来为宣传AIDS做出贡献.结论 在医学生中必须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才能为他们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作者:姜海鸥;李亚兰;黄雪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永顺县2003-2005年13起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 分析永顺县2003-2005年发生13起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永顺县2003-2005年发生的13起食物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发生食物中毒13起,中毒人数118人;化学性食物中毒共发生8起,中毒人数33人,死亡人数7人,分别占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61.54%和27.97%;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分布在农村,共发生11起,中毒人数100人,死亡人数7人,分别占死亡人数、中毒起数和人数的7%、84.62%、84.76%.结论 永顺县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主要是农村集体聚餐,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凉拌米粉引起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5年9月22日,茂名市茂南区发生了一宗因进食凉拌米粉引起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跃华;吴柏峰;林坤立;黄志;梁德专;关金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部新装修居室空气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情况,探讨室内污染物种类及其污染途径.方法 检测对象为某区申请空气质量检测的28户新装修2个月后住宅.采用4160型甲醛分析仪测定甲醛浓度,以甲醛浓度高于0.08mg/m3为超标剂量计算超标率.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采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GM-7240/7240K检测仪,以TVOC浓度高于0.5mg/m3为超标剂量,计算超标率.氡的测定采用1027型测氡仪,以浓度高于100Bq/m3为超标剂量,计算超标率.结果 室内居室甲醛浓度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厨房、主卧,主卫,客卧浓度高于卫生间和客厅;主卫、书房、主卧超标率显著高于客厅,具有统计学意义.厨柜内甲醛浓度显著高于室内空气甲醛浓度(P<0.05).除卫生间外,室内不同居室TVOC浓度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厨房、主卧TVOC浓度高于卫生间;书房、客卧TVOC超标率显著高于卫生间超标率.各居室氡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 新装修居室经过2个月时间后,室内甲醛、TVOC浓度仍较高,多数超过国家标准,氡多数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作者:张晓芳;孟祥飞;曹德康;于瑞敏;李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公明街道苯系物职业危害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公明街道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职业危害,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防制.方法 采用调查表法调查工厂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工作场所检测与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对作业岗位进行有毒作业分级.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使用苯系物的用人单位有235家,接触人数高达4040人,纯苯接触人数较少,主要接触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的混苯化合物,占96.7%.行业分布主要有家具、工艺、五金、印刷、电子与制鞋等.20.8%的工厂工作场所检测结果超标,7.4%的作业岗位超标.有毒作业分级:极度危害作业比例较低,占2.1%,主要为轻度危害,占44.2%,安全作业不到一半(44.4%).头痛、牙龈出血、失眠多梦、皮下出血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以上数据说明,苯系物在本辖区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应该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桑植县人民医院污水收集处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次氯酸钠(NaC1O)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的效果.方法 了解污水来源,根据污水处理流程,设立采样监测点,在不同时段采样并进行pH、浑浊度、汞、氯化物、酚、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余氯、大肠菌群、肠球菌检测.结果 污水处理过程中浊度逐级下降;排出口污水悬浮物浓度降至排放标准500mg/L以下;污水中氯化物、汞、酚含量均较低,氯化物浓度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处理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处理后均低于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结论 电解食盐次氯酸法处理医院污水成本低,效果好.

    作者:钟吉波;王贞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人造宝石厂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 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方法 对某宝石厂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粉尘和噪声水平.并对890例作业人员和160例非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 该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作业现场共测118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测定,超标点42个.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07±0.77)mg/m3,呼吸性粉尘共测量110个点,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46±0.29)mg/m3,超标点16个,超标率14.5%;游离SiO2含量平均12.5%;测定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95.3%;作业组X射线(高千伏)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改变454例(51.0%),而对照组只有4例.作业组高频听力损失305例(34.3%)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12.5%)(P<0.01).结论 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存在一定危害性,建议加强防尘、降噪措施,保障工人健康,防止职业病发生.

    作者:李敏;陈朝东;李骏晖;曾丹燕;李文勇;黄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消毒技术规范(200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实施以来,使消毒产品的检测有章可循,并具指导意义.目前,全国CDC进行消毒产品检验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规范存在一些欠妥的地方,本文提出如下问题与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探讨.

    作者:谢荣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因二次供水砷铅镉污染水源致中毒的调查

    某冶炼厂因二次供水池管理不当封闭不严,被该厂含有砷、铅、镉的扬尘污染水源,导致35人砷、铅中毒.通过对二次供水水源水质检测发现砷、铅、镉严重超标,患者尿砷、尿铅超标,该次中毒确诊为砷、铅中毒,提示该厂砷、铅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二次供水缺乏卫生安全意识,水源管理不当所致.

    作者:陈理乐;王飞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道县2004-2005年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及控制对策

    目的 了解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为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提供控制对策.方法 于2004-2005年对全县桶装纯净水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共抽检样品83份,合格47份,总合格率56.63%.结论 对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卫生监督力度,是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有效的措施.

    作者:朱远生;肖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3-2005年怀化市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怀化市鹤城区饮用水卫生情况.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2003-2005年城区市政管网末梢水及高层建筑二次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鹤城区管网末梢水除游离性余氯合格率(88.41%)、铁合格率(69.57%)偏低外,感官、微生物、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在95%以上.与之相比,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浑浊度(82.26%),游离性余氯(80.65%),细菌总数(83.06%)等指标合格率明显偏低(χ2检验P<0.01).结论 怀化市鹤城区市政管网末梢水水质总体要好于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二次供水可能存在生物性污染,有待于加强卫生消毒措施以改善水质.

    作者:季怀萍;李菁;侯飞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地下医院真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地下医院真菌污染状况及其空气真菌毒素,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撞击法监测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数;用棉拭子法监测物体表面真菌数;根据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结构进行菌种鉴定;对黄曲霉菌用ELISA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结果 空气细菌总数平均3195cfu/m3,真菌数平均18046cfu/m3;木床架及床垫表面真菌数分别为27840cfu/m3及104960cfu/m3.73株黄曲霉菌中有9株产生黄曲霉毒素B1,占12.3%.结论 地下医院空气真菌污染严重,细菌总数高于人防工程地下医院卫生标准,真菌污染源主要为内部大量腐殖物存在,并逐步飘散扩大污染范围.这些真菌不但能侵入机体造成真菌感染,而且有的能产生毒素,其毒素可随空气中悬浮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沉积于肺泡,或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而影响健康.

    作者:张永良;智强;郑世英;刘东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厦门市翔安区农村饮用水源水砷含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沿海的厦门市翔安区居民饮用水砷含量水平情况.方法 对厦门市翔安区辖区内所有自然村进行饮用水水源抽样调查检测水砷含量.结果 厦门市翔安区106个自然村的595个饮用水源水砷含量在<0.2~11.0 μg/L之间,含量均值1.1μg/L,中位数0.9μg/L,检出水砷含量≥1μg/L的水源点占46.6%.结论 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厦门市翔安区饮用水砷含量均未超过0.05.μg/L的饮用水中砷的国家卫生标准限值.

    作者:林丽卿;张亚平;李燕云;黄三发;张淑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污染水体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一起由水体污染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原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腹泻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并采集水样和部分腹泻患者肛拭样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个案调查1316个腹泻患者,患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67.34%),患者职业以学生为主(69.63%);实验室检查患者肛拭12份,其中4份中检出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检查发病范围内自来水末梢水样15份,11份大肠菌群含量超过国家标准(73.33%),其中1份中检出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检查自来水厂出口水样5份,3份大肠菌群含量超过国家标准(60%),其中1份检出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结论 这是一起因某水厂水体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暴发事件,应加强对自来水卫生的监督管理.

    作者:宋克云;罗美华;文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一起不明原因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学校食物中毒.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等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通过流行病调查、现场监督检查和样品结果检测分析,通过专家组的一致讨论认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一起不明原因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结论 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已迫在眉睫,保护中毒现场,完善食品采购台账,实行留样制度,推行学校量化分级管理,方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雁飞;熊成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岳阳楼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分析

    学校食堂是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005年岳阳楼区专门制定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对辖区内56户中、小学食堂实施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将该区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状况分析如下,为进一步实施和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刘加力;蔡亚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沙县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分析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是《国家危险废物目录》47类危险废物的首要废物.

    作者:饶弟军;章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祁阳县美容理发店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为掌握祁阳县美容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卫生现状,规范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指导公共场所单位落实公共用具消毒措施和正确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切实保护消费者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方法 现场卫生监督检查、抽样监测、问卷调查.结果 祁阳县美容理发店卫生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化妆品卫生质量令人堪忧,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强,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80.00%,从业人员体检率为81.42%,公共用具消毒效果抽样合格率为67.66%.结论 加强卫生法律宣传教育,普及卫生常识,提高社会公众卫生意识;强化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增强美容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单位卫生法律观念,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加大卫生监督监测力度,积极查处经营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化妆品的违法行为,督促公共场所单位不断改善卫生条件,做好公共用具的消毒工作,消除美容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单位卫生安全隐患.

    作者:刘文正;丁志军;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沙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卫生状况,预防和控制由空调污染所带来的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 按GBl/T18204、GB/T17220对16家公共场所进行采样.结果 长沙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受到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军团菌和积尘的污染,其污染程度与经营年限经统计学处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污染经分析大约有56%来源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结论 公共场所内集中空调系统只要投入使用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对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和监督监测.

    作者:朱彩明;林希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经腹羊膜腔注入利凡诺100mg,对照组单用利凡诺100mg.以宫缩开始时间、胎儿娩出时间、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清宫率、宫颈损伤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引产成功时间、引产腹痛、清子宫率、宫颈撕裂伤的比较均有差异性.结论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引产,是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42例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研究初产妇产前、产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342例初产妇在产前3d及产后一周内用SCI-90各自评一次.结果 342例产前SCI-90测试结果与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产后SCI-90测试结果躯体化、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显著高于产前;产男婴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产女婴组;难产者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顺产者.结论 孕产妇产前、产后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作者:全正中;司华英;张绪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徐汇区托幼机构6年儿童意外伤害分析

    目的 了解徐汇区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 将2000-2005年全区托幼机构上报的事故发生资料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生率和构成比.结果 6年间,近2年的托幼机构事故发生率下降明显,2000年为0.34%,2004年为0.26%,2005年为0.27%;伤害类型以跌伤造成的缝针居第一位,骨折居第2位;随着年龄增长伤害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保教人员及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技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郭雯;陆峰;朱国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一组,利多卡因镇痛的早孕妇女作为另一组,及对照组共3组,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宫口松驰程度,出血情况及其它反应.结果 异丙酚、利多卡因均有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的镇痛效果明显,无痛率100%,与利多卡因比较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用于人流效果良好,镇痛作用强,有宫口松驰发生率高,不增加阴道出血量,利多卡因组镇痛作用不如异丙酚.使用异丙酚方法简便、安全,镇痛效果明显,但术后苏醒较慢,可出现定向障碍,需加强监测.

    作者:刘花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汞对女工月经及妊娠影响的调查研究

    本文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职业性汞接触对女工月经及妊娠的影响.调查发现职业性汞接触女工月经异常率29.3%,显著高于对照组(10.6%)(P<0.01);月经异常表现为痛经、血量增多和月经周期延长,对女工妊娠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呼吸系统罹患病情分析

    目的 了解运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术后、解除呼吸机后的呼吸系统罹患情况.方法 分析55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19.7±8.6)月,平均体重(10.8±2.3)kg.年龄分布是:<1岁18例,<2岁21例,<3岁16例.结果 55例婴幼儿术中术后呼吸系统罹患共17例(占30.9%),其中呼吸衰竭6例,肺不张6例,严重肺部感染3例,液气胸2例,死亡4例.<1岁婴儿呼吸系统罹患率、死亡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结论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呼吸系统罹患率正在逐步低龄化(<1岁),并且术中、术后注意在保护心肌的同时还要注意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是呼吸衰竭和肺不张的处理.

    作者:金玲;文宁;葛文蕾;向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内出血33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内出血疾病的构成及临床表现,以正确诊治.方法 对3341例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是妇科腹腔内出血常见的疾病,其次是黄体破裂,较少见的是卵泡破裂、巧克力囊肿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停经、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妇检:附件增厚、压痛或包块,尿HCG(+),B超及后穹窿穿刺有助于诊断,而后4种疾病无停经史,尿HCG(-).结论 加强妇女保健,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可降低严重腹腔内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新琼;徐洪斌;潘丽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沙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长沙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现况,为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国家出生缺陷监测网随机抽样的长沙市13家监测医院为基础,对长沙市2001-2005年孕28周至出生7d内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监测.结果 1)5年监测6529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平均检出率17.37‰,呈上升趋势,2005年有显著上升;2)围产儿死亡率18.8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40.74%,占围产儿死亡的37.53%,并有上升趋势;3)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分别占前三位,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2005年有显著上升;4)城市人口的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7.24‰,与农村的17.61‰无显著差异;5)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为43.30%,但是不同的出生缺陷病种产前诊断率不同;6)出生缺陷的诊断依据以临床和超声波诊断占主导地位,2005年超声波诊断率大于临床诊断,不同出生缺陷病种诊断依据不同.这些特点基本符合我国南方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结论 本市出生缺陷检出率,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是当前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以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检出率高.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公民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严重畸形儿并终止妊娠,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闫流波;季美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例输卵管妊娠流产继发阔韧带妊娠报告

    输卵管妊娠流产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而输卵管妊娠流产继发阔韧带妊娠则少见,本院于2006年5月收治1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滕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孕妇TORCH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来本院就诊孕妇TORCH(TOX、RuV、CMV、HSVⅡ)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对20754例孕妇进行TORCH-IgM及IgG抗体的检测.结果 TOX-IgM、RUV-IgM、CMV-IgM及HS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19%、1.94%、1.18%及0.24%;TOX-IgG、RUV-IgG、CMV-IgG及HS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64%、89.74%、80.35%及1.53%.结论 孕妇应进行TORCH感染的检测与预防,以提高生育质量.

    作者:徐淑琴;王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53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分为3组,分别为舌下含服卡孕栓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比较剖宫产术中、术后2h及术后2~24h出血量.结果 卡孕栓组术中及术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和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明显减少(P<0.05),与米索前列醇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前后产妇血压无显著变化,副反应少,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缩短.结论 卡孕栓舌下含服能明显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且应用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720例健康孕妇睡眠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本地区健康妇女在孕期间的睡眠情况,睡眠质量、影响睡眠相关因素等问题,指导孕保工作,提高孕妇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统一制表,逐个询问、核实登记.结果 720例健康孕妇中睡眠按时有序、睡质稳定,醒后轻松愉快264例,占36.6%;睡眠良好,适应性好,醒后感觉一般375例,占52.0%;睡眠差,无序难以入睡,醒后头晕不愉快81例,占11.2%.720例孕妇中午睡平均100min(合1.67h),晚间平均睡534min(合8.9h),人均昼夜睡眠时间634min(合10.6h).结论 规律有序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提高孕妇健康水平.

    作者:翁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徐汇区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比较

    目的 了解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儿童在智能发育上的差距,以便采取可行且具体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本所儿保门诊体检并在9月或12月龄做智力筛查测试的儿童,分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儿组.结果 正常儿与低出生体重儿12月龄丹佛智能筛查测验(DDST)结果可疑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DDST结果为可疑异常的儿童再进行详细分析迟长项目的能区分布,正常儿动作能区迟长项目9月龄时占96.9%,12月龄时占86.1%;低出生体重儿9月龄时占82.7%,12月龄时占72.9%.结论 1岁内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儿童之间在智能发育上存在一定差距,且主要是在动作发育上,所以有必要加强对低出生体重儿童脑功能的早期开发训练,使其达到正常出生体重儿的智能水平.

    作者:朱国伟;郭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69名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及分析

    目的 了解儿保门诊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检测血铅、钙、锌、铁值,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9名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分别为92.83±25.44,1.39±0.24,104.46±35.85,150.06±39.96.微(宏)量元素异常检出率为:缺铁37.55%,缺钙33.82%,高血铅31.60%,缺锌26.77%.男、女婴之间血铅、钙、锌、铁均无显著差异.不同血铅水平钙、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铅的血铁水平稍低于低血铅,但是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 湘潭市8月龄婴儿血铅处于一个偏高水平,防止铅污染危害儿童工作有待加强.婴儿期微(宏)量元素缺乏比较常见,在注意补充钙、锌的同时,更应注意铁的补充.防治缺钙、缺锌、缺铁可减少铅进入人体,高血铅患儿应同时注意监测血中其它微(宏)量元素.

    作者:张丹;刘春梅;张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醋酸钠法用于肺外结核核酸扩增的标本前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研究建立醋酸钠消化法,解决肺外结核PCR反应过程中起始模板质量不佳的问题.方法 4%NaOH中加入1:20比例的醋酸对结核标本进行前期消化处理,而后进行核酸扩增,与4%NaOH消化处理后扩增标本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检测临床肺外结核标本145例,肉眼血样标本59例,醋酸钠消化法检测出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为35.6%,碱消化法检测出阳性14例,阳性率检出为23.7%,配对χ2检验P<0.05,两种方法学有显著差异.肉眼无血样标本63例,两种方法学阳性检出率均为26.7%,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醋酸钠法对临床血样肺外结核标本进行前处理是可行的,此方法能有效的解决标本内血红素及其降解产物对Taq酶的影响,提高了临床血样肺外结核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陈安定;刘友生;陈建设;王磊;唐清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对本院110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立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沙市健康成人UF-100尿沉渣参数的调查

    目的 对长沙市健康成人尿沉渣参数进行测试.方法 选取长沙市健康成人215人,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尿沉渣参数值.结果 长沙市健康成人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正常上限值分别为:22.4/μL、22.2/μL、16.8/μL、1.02/μL.结论 确定尿沉渣参数正常参考值对病人的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志芳;董存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水溶性辅酶Q10与维生素E协同抗衰老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水溶性辅酶Q10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对自然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自然衰老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生素E组、辅酶Q10+维生素E组(10.0、20.0、60.0 mg/kgB.W.).实验结束后测血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 辅酶Q10与维生素E协同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中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结论 辅酶Q10与维生素E协同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单独的维生素E.

    作者:孟佳;徐彩菊;傅剑云;楼晓明;章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金属β-内酰胺酶佳酶抑制物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金属β-内酰胺酶佳酶抑制物选择,建立一种避免金属酶漏检的方法.方法 以Cucl2、Hgcl2、Fecl2、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乙二胺四乙酸、2-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巯基乙酸与头孢他啶(CAZ)药物纸片增效法测定质控菌株金属酶,从中评估出抑菌强的酶抑制物与头孢他啶(CAZ)联合检测临床分离的100份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结果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酶基因进行比较.结果 增效法检测100份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中有9份金属酶阳性,与PCR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株中3株IMP-1扩增阳性,6株VIM扩增阳性,经基因测序确认为VIM-2型.结论 用EDTA、2-巯基丙酸和头孢他啶(CAZ)药物纸片联合检测金属酶,可避免金属酶的漏检,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在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开展使用.

    作者:谭萍;赵玉驰;祝玲玲;张松;樊春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684株结核分支杆菌单一、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1684株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单一药敏试验耐药率高低次序是:RFT(15.50%)、SM(12.59%)、RFP(10.69%)、INH(8.37%)、PZA(6.47%)、PAS(2.79%)、EMB(2.32%)、KM(1.72%);总耐药率为26.03%.结论 长沙市结核分支杆菌总的耐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向延根;邓为之;彭雪峰;潘建华;石国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 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评估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2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以HCV 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结果作为比较.结果 121份样本中,PCR法测HCV RNA,阳性56例,阴性65例,ELISA法测HCV核心抗原,阳性52例,阴性69例,ELISA法测抗-HCV,阳性44例,阴性77例;HCV RNA PCR、HCV核心抗原、抗一HCV阳性率分别为46.28%、42.97%、36.36%.同HCV RNA PCR检测结果比较:HCV核心抗原检测符合率90.08%、假阳性率3.31%、假阴性率6.61%;抗-HCV检测符合率81.81%、假阳性率4.13%、假阴性率14.05%.结论 HCV核心抗原检测与PCR检测的符合率较高.说明PCR法与HCV核心抗原检测都可以对抗-HcV出现前的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从而缩短窗口期.

    作者:王小卫;曾立明;吴白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93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结果与红系统参数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妊娠妇女进行地贫筛查,393例阳性结果与红系统参数结果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用一管定量法对妊娠妇女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用血液分析仪对HB、RBC、MCV、MCH、HCT、MCHC、RDW-CV检查,各参数阳性比例与地贫筛查阳性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 红细胞参数的阳性率随红细胞渗透脆性下降的幅度的加大而增高.

    作者:徐朝阳;张慧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白蛋白对HK-2细胞FN、TGFβ1、IL-6分泌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白蛋白对体外培养的HK 2细胞FN、TGFβ1、IL-6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择HK-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人白蛋白分别以不同的浓度作用培养的HK-2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用ELISA法检测HK-2细胞FN、TGFβ1、IL-6的分泌水平.结果 1)不同浓度人白蛋白作用12h对HK-2细胞FN、TGFβ1和IL-6分泌水平的影响(ELISA法):结果显示:2.0、5.0、10、20g/L组与对照组相比较,FN、TGFβ1和IL-6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0.1、0.5g/L组FN、TGFβ1和IL-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FN和TGFβ1在5.0g/L组分泌水平高,浓度值分别为(47.55±8.31)ng/ml、(124.76±3.10)pg/ml;IL-6在20g/L组分泌高,浓度值为(18.04±0.48)pg/ml.2)5.0g/L人白蛋白在不同作用时问对HK-2细胞FN、TGFβ1和IL-6分泌水平的影响(ELISA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作用6h,FN分泌水平升高(P<0.05),作用12h和24h,FN分泌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48hFN分泌水平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分泌水平在6、12和24h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48h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分泌水平在6、12、24h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h分泌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不同浓度人白蛋白分别作用HK-2细胞12h,可促进HK-2细胞分泌FN、TGF-β1和IL-6,且FN、TGF-β1、IL-6的分泌与人白蛋白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5g/L人白蛋白分别作用HK-2不同时间,可促进HK-2细胞分泌FN、TGF-β1和IL-6,且FN、TGF-β1、IL-6的分泌水平与人白蛋白作用时间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作者:张林;刘伏友;彭佑铭;段邵斌;李瑛;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6株支原体对9种常见抗菌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支原体IST2试剂盒对301份标本同时进行培养及九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共培养出206株阳性株(其中包括Uu阳性200株,Mh阳性2株,Uu和Mh混和阳性4株).结果 原始霉素99%敏感,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0%和3.88%,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10%~30%,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60%.结论 目前支原体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上升的趋势,临床医生有必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佳的治疗用药.

    作者:彭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9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报告

    目的 分析9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素的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血培养仪分离病原菌,收集湘雅二医院2001年11月-2006年11月问临床科室患者标本,然后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 9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主要来源于传染科(53株),血液内科(15株),呼吸内科(8株)和消化内科(8株),其主要对头孢三代,三代喹诺酮类和氨苄青霉素敏感.结论 临床治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时,应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吴颖;曹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绿天使牌LTS-B832光催化空气净化消毒器试验观察

    为了解绿天使牌LTS-B832光催化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效果,采用空气消毒模拟现场试验和空气消毒现场试验检测其消毒效果.在20m3气雾消毒室内开机作用60、120min,对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各次大于99.90%,约48m3房间内开机作用120min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均大于90%.该消毒器经过滤、吸附和光催化作用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作者:吴锦如;朱应凯;庄世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镧亚慢性暴露对大鼠外周血常规检查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镧亚慢性暴露对大鼠外周血常规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0.1、2和40mg/kg体重剂量的三氯化镧(LaCl3)给大鼠经口灌胃,每天一次,90d后处死;取外周血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淋巴细胞数和百分数(LYM和LYM%)、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RDW-SD和RDW-CV)、血小板(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个LaCl3剂量组大鼠上述各血常规检查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3个LaCl3剂量组大鼠之间上述血常规检查所有指标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Cl3亚慢性暴露对大鼠血常规检查指标无显著影响.

    作者:王天成;何萧;张智勇;贾光;沈惠麒;赵宇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晨尿ELISA法检测男性淋病的结果分析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晨尿诊断男性淋病的效果作出评价.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疑似淋病的男性患者的晨尿进行检测,同时取尿道拭子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及淋球菌培养,三者进行比较,判断晨尿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诊断男性淋病的效果.结果 110例确诊病例,培养法96例阳性(87.3%),拭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108例(98.2%),晨尿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106例(96.4%)阳性.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晨尿与拭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检出率高于培养法,而晨尿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取材方便,可代替拭子标本诊断男性淋病.

    作者:魏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蜂胶软胶囊对小鼠糖尿病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蜂胶软胶囊对小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以清洁级CD-1雄性小鼠120只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区组方法分组,用不同剂量的蜂胶灌胃,用链脲佐菌素80mg/kg腹腔注射造模,分别测定血糖和体重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糖和体重的组内差别和组间差别及各组间糖尿病罹患率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蜂胶软胶囊对小鼠糖尿病具有预防作用,可以作为临床研究的实验参考.

    作者:魏高文;冯务群;夏晓凯;袁石芳;欧阳翌国;张斌;喻祖文;刘家银;朱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ELISA法两种试剂检测狂犬病毒抗体(IgG)结果比较

    人间狂犬病主要是由于人被狂犬或其他带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一旦被犬类咬伤后,迅速接种疫苗可快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为寻找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又经济的检测方法,给疫苗接种者提供一个成功与否而准确的结论,我们对2006年6月以来门诊部接受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者进行采血,用两种ELISA试剂检测狂犬病毒抗体,比较其灵敏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述斌;徐青松;陈文胜;张义;李谞;魏文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同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同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2月-2003年6月67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同时放化疗)和放疗组.放疗组33例外照射加腔内治疗,当放疗剂量达到26~30 Gy时,中间挡铅10×4 cm,用 192Ir腔内治疗,每次7.0 Gy,每周两次,共6次,A点剂量68~72 Gy,外照射达到46Gy时,予宫旁补量6~10 Gy,B点剂量52~56 Gy结束放疗,综合组34例,放射治疗同单纯放疗组,放疗开始给予顺铂(DDP)40mgiv g tt,d1-d3紫杉醇135mg/m2 iv g tt,d1,放疗期间间隔28d重复一次化疗.结果 放化疗组比单放组的近期疗效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低,3年生存率高,而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同时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红;张阳德;袁君;申良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施行的35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及肝外胆管损伤,手术时间(70±26)min,术后住院时间(5±2)d,术后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3~28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劲松;海云良;邓东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引起感染的原因、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率为12.60%(81/643);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侵入性操作、制动和误吸等有关;创口和下呼吸道是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感染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46.88%),其次为链球菌(占11.72%)、大肠杆菌(11.72%)和铜绿假单胞菌(10.94%),真菌的感染率为6.25%;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6.3%,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对七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4种及4种以上的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40%,其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55%),与非耐药株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但革兰阴性菌仍是重要的致病菌;抗生素耐药率逐渐升高,且具有高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性,治疗时建立有效的引流是必不可少的方法,细致而熟练的护理也是避免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包荣华;陈杰;喻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病例46例,分为2组.A组25例,为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B组21例,为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组随访6~48个月.A组和B组用Neet百分制评分表对患肩进行术后功能评估.两组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再移位、肱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A组优良20例,疗效欠佳的5例病例均为三部分骨折.B组优良17例,疗效欠佳的4例病例中有3例为四部分骨折复位欠佳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结论 每一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骨折的类型、大小、移位程度、患者年龄、骨质量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技能等因素决定了治疗方式.

    作者:颜晓峰;曾参军;刘宇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及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洛伐他汀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 将99例CHD患者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与洛伐他汀+基本治疗组(治疗组),经8周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治疗后随访心血管发生事件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明显升高,血浆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治疗组2例(4%),对照组7例(14.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洛伐他汀降低血脂的同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抗炎作用,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白玉;李熙芹;匡晓琴;李卿;陈晓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5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10年来收住院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及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必须重视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胡尔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减少冠脉介入治疗引起心肌损伤的研究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能否减少冠脉介入治疗(PCI)带来的心肌坏死.方法 在PCI术前7d随机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或者安慰剂13服,在术前和术后8h、24h检测CK-MB、肌钙蛋白Ⅰ型和肌红蛋白.结果 PCI术后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升高,在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的人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CI术后酶学峰值升高在阿托伐他汀组比安慰剂组减低.结论 在PCI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能明显减少心肌损伤.

    作者:曲春雁;唐爱萍;王军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卵管不孕症的中医疗法

    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慢性输卵管炎(淋菌、结核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此外,输卵管发育不全(如纤毛远动及管壁蠕动功能丧失等),盆腔粘连,也可导致不孕.

    作者:周剑虹;王端英;赵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氧减饱和度指数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缺氧指标、体型特征及嗜睡评分等因素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有SAHS的368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DI4)以及血氧饱和度<90%占整个记录时间的百分比(TS90%)、长呼吸暂停时间、体重指数(BMI)、颈围、腹围、腰臀比、Epworth嗜睡评分(ESS).结果 ODI4与AHI的相关性好(r=0.880,P<0.001),AHI与TS90%、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72、0.668(P均<0.01).而与LSaO2、MSaO2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36、-0.623(P均<0.01).对AHI≥5患者,ODI4≥5的敏感性达97.8%,特异性为63.8%;对AHI≥15的中重度患者,ODI4≥15的特异性可达89.7%,敏感性为94.4%.结论 ODI4是SAHS较好的筛查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SAHS严重程度,选用适当的ODI4标准对SAHS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胡芳;杨宇;罗荧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121例甲亢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采用适度暴露喉返神经,识别甲状旁腺,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年龄、腺体大小等情况,分别行双侧次全切,单侧次全切+峡部切,一侧全切+另侧次全切+峡部切.术后双侧留置T型管负压引流,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平均准备时间缩短为7d,无手术死亡,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随访12个月~7年,术后有1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中7例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另5例正在治疗观察中,所有患者血清钙在2.18~2.51 mmol/L.结论 注重术前准备,把握适应症,采用上述方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法进行手术治疗甲亢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LDH及HBDH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及HBDH的含量变化,探讨血清LDH和HBDH与白血病细胞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70例白血性白血病患者和24例非白血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和HB-DH,并与50例健康体检人作对照分析,动态观察了39例急性白血病缓解前后血清LDH和HBDH的变化.结果 白血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和HBDH明显高于非白血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非白血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和HBD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急性白血病缓解前后血清LDH和HBD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LDH和HBDH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疗效、预后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曹志红;祝焱;彭敏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手术联合治疗措施治疗48例肛裂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非手术联合治疗措施治疗肛裂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取便前、便后用温开水坐浴,合理饮食,服用清热润肠药麻仁丸,肛门用药化痔栓,溃疡处涂擦美宝湿润烧伤膏等措施,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0.42%,对照组为35.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02,P<0.05);3个月后追踪调查,治疗组复发率为13.79%,对照组为41.67%,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治疗组(χ2=3.85,P<0.05).结论 非手术联合治疗措施治疗肛裂患者的效果明显.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腭裂患儿中耳功能及听力障碍分析

    目的 分析患儿的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2例腭裂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声导抗测试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将测试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腭裂组与对照组声导抗及ABR反应阈比较,P<0.05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腭裂和完全性腭裂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无显著差异;6岁以内,不同年龄段腭裂中耳功能障碍无显著差异,6~18月的听力损失程度与19月~6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多数腭裂患儿存在中耳功能障碍,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且与腭裂的类型无关,年龄越小,听力损失越严重.腭裂患者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黄敏;赵斯君;彭湘粤;李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对非哮喘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的作用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丙酸倍氯米松对改善非哮喘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科23例COPD病例,均给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持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并记录临床记分变化.结果 21例患者完成实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FEV1提高显著;但FVC与MMEF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可提高COPI)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放射实践正当化在数字床边摄影中的地位

    目的 了解受检者与同病房周围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并提醒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射线防护的认识,防止盲目的滥用或泛用X线床边摄影.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以及对申请单的审核,综合评价2005年所摄7218人次床边片的正当化.结果 全年中认为患者必须采用床边摄影的占19%,可要可不要实施床边摄影的占31%,不必采用床边摄影的占50%.结论 医疗照射目前已成为人类接受X射线大的来源,而床边摄影危害更大,只有经过了充分的论证,正当化床边摄影方可实施.

    作者:胡安宁;陈君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特重度烧伤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体会

    感染是烧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抗感染也就成为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关键措施之一[1].1995年我科曾成功救治一名特重度烧伤伴五个器官功能不全患者[2],在相继成功抢救多例烧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后,2006年5月我科再次成功救治一名特重度烧伤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现将救治该患者过程中的抗感染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华伟;贺全勇;彭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450例病人做支原体培养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支原体培养阳性153例(34.0%),解脲支原体UU阳性115例(25.6%),人型支原体MH阳性9例(2.0%),UU+MH阳性29例(6.4%).UU对12种药物敏感性高为交沙霉素(99.1%),其次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四环素,分别为96.5%、95.7%及94.8%.耐药性高为环丙沙星(64.3%),其次是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及可乐必妥,分别是40.0%、40.0%和39.3%.结论 加强支原体的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监测,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是:下呼吸道(43.04%),上呼吸道(19.41%),泌尿道(15.19%).医院感染病原菌前3位是:铜绿假单胞菌(18.24%),大肠埃希菌(17.61%),表皮葡萄球菌(13.84%).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9.75%,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我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应尽可能缩短住ICU时间,控制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疗护理.

    作者:容峰;曾贱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IL-1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8的表达,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HF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者32例血清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CHF组血清IL-18水平(375.6±169.3)ng/L较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227.6±86.5)ng/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增高,说明炎症与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IL-18作为一种前炎症因子,在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赵云;姜德谦;唐晓鸿;周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膈疝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提高对膈疝的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 对28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X线平片,钡餐检查或CT扫描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膈疝的征象主要有:1)膈面异常:膈面轮廓部分或全部不清;膈上半圆形块状阴影或跨膈肌阴影.2)胸腔积气、积液或块状影:中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胸腔大气液平面;心膈角区块状影.胸腔内阴影形态可变.3)钡餐(或泛影葡胺)检查胸腔内见胃肠道的影像特征.4)CT扫描胸腔内见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肝脾肾.结论 正确运用这些影像学检查和认识影像学表现对提高膈疝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卜雨华;郭文强;丁伟强;杨明才;张南;杨铁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皮肤病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它涉及多种免疫反应,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它在一些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李李;黄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展

    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普遍的物质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由于长期的接触,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而成为各国科学界和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多组分、低浓度的特点,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难点.本文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色谱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检测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江;马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亚健康诊断、评估、防治进展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在身体、心理、情感、思想、行为上都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症状.其发病率在各国都很高且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医学界、社会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并且对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初步研究认为其发病由多因素控制,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诱因.传统中医学以及某些营养支持治疗对亚健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

    作者:蔡菁菁;黄志军;袁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社会学领域中探讨妇女艾滋病防制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感染艾滋病的速度正以快于男性的趋势迅猛增长,男女感染比例逐渐缩小,妇女感染艾滋病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以社会学和女性学等学科的视域,从性的社会网络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分析,认为通过性的社会网络方式进行的性接触传播是我国妇女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深沉社会原因.

    作者:俸卫东;韦启后;张英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认识

    妊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胚胎作为一种半同种异体抗原组织,却未受到母体的排斥而存活,这就是妊娠免疫耐受作用,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明了,有多种机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就近对妊娠免疫耐受机理的一些研究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秦明春;王若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铅的肾脏毒性研究探讨

    铅对机体的损害呈多系统性,多器官性.肾脏是铅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本文对铅性肾病的发病情况、铅对肾脏毒作用的病理变化、生物标志物与早期诊断、铅与肾脏肿瘤以及铅对肾脏毒性的毒作用机理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希望提高对铅的肾脏毒性的全面认识.

    作者:金文达;雷义;陈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也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需要不断掌握和更新知识、运用新技术,从而继续教育就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与作用.

    作者:梁进军;陈焱;肖水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继续医学教育的体会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代初引进我国[1],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和实践.至上世纪50年代末,国际医学界已广泛接受了医学教育是阶段性分专业的终生教育这样一种新概念.

    作者:任南;刘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论加强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国人事信息系统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人员基本信息、职务信息、职级信息、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信息、学历信息、学位信息、工资信息、简历信息、离退休信息,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信息、住址通信信息,多媒体信息、党员党籍(含中共党员、民主党派)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录入、维护、鉴定、保密、利用、转递等工作量大而细致,过去靠人工手一纸方法操作记录既有庞大的工作量,又容易出错.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程序化的加速,湖南省疾控中心于2003年应用《中国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了适合疾控中心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提升了中心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扩大了人事档案信息服务范围.

    作者:王笑玲;刘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因素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外出就餐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饮食卫生也就越来越受到百姓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作者:张巍;吴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学生手淫的危害、原因与预防

    当代大学生手淫行为比较普遍,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养成了难以自控的手淫习惯.大学生手淫既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在校园里健康成长成材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从思想与心里教育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手淫,促使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他们将来人生的健康发展及营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手淫的根源、手淫危害、诱发因素、手淫动机及预防、矫治措施.

    作者:阮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试论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对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业技术档案收集和管理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蓓;王笑玲;谢萍;龙玲;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析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它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体现,并且贯穿于全部管理活动之中[1].

    作者:冯亚琴;马艳;罗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

    卫生微生物检验,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研究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应对分析过程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其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两个方面.QA工作一般由质检员承担,需明确其质量管理职责和QA工作的内容.QC工作包括室内QC和实验室间QC两部分,前者包括实验人员的资格、操作手册、仪器设备、培养基和试剂等方面的QC,后者则是上一级实验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试论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调整后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探讨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在调整后所面临的现状,找出当前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寻求解决对策.方法 对当前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的探讨、阐述和分析,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 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监督体制、食品卫生标准和检测体系、食品卫生技术支撑系统水平以及食品安全卫生的监控策略定位等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结论 提出了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策略调整思路的设想,旨在阐明食品安全卫生控制模式改善的必要性;同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出现的矛盾提出了对策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缪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6例病人中,25例病人在治疗后CD4+ T细胞及CD4+ 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上升,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得到好转.除了退出治疗和失访病例外,仍有10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出现治疗失败;平均每月漏服药物≤3次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漏服药物>3次组(χ2=5.08,P<0.05).结论 服药依从性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要保证良好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除了需要患者很好的依从性外,还需抓住良好的治疗时机,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静脉吸毒者毒瘾进行合理的处理.

    作者:凌雪梅;欧阳丽华;邓晓军;欧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医院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就诊和分娩于衡阳市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的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和态度的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统一问卷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为20.1%,高为77.6%.通过健康教育后,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知晓率低为78.8%,是高为97.1%.对艾滋病态度有所改变.结论 孕产妇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干预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曦;吴剑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某职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教学实效的探索

    目的 了解开办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课对高职高专同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编的封闭式无记名问卷对05级所有新生进行健康指导前后对照调查.结果 学生对性知识了解匮乏和对正确性知识的渴望,希望接受性健康教育占92.0%,课前对青春期性知识错误认识占54.4%,课后对健康教育指导课有收获的占96.8%.结论 性健康教育课对高职高专学生规范性行为及性观念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应普及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

    作者:王泽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临床带教中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探讨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的七大领域之一,但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培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作者:欧阳茂;杨侃;蒋卫红;张梦玺;彭伟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孕妇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孕妇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住院分娩的854例孕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早、中、晚孕均进行Hb值测定.观察组在早、中、晚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的产前检查外,不接受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贫血患病率为:观察组12.06%,对照组12.53%(P>0.05);临产时两组贫血患病率为:观察组10.40%,对照组:19.72%(P<0.01).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孕妇贫血有明显效果.

    作者:杨青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

    把教书育人融入诊断学见习课教学各个环节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邹惠芳;蒋铁斌;沈守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临床教学工作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在国内外医学生教学改革中逐步实践,本文探讨该方法在临床培训住院医师中的体会.

    作者:谢启应;孙泽琳;杨天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制作医学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探讨

    针对Powerpoint的功能特点,结合实例,探讨了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与技巧,为广大医学专业课教师制作医学多媒体课件提供参考.

    作者:蒋启发;成士璧;李桂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本文介绍了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对提高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吴唯;李小荣;聂华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临床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探讨

    临床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带教老师、实习学生、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这四种基本的要素构成.传统的临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与学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和思想,分析了这四种基本的要素所构成的主要的四种关系,力求四个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小友;陈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