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9期文献
  • 严重腹腔创伤控制性手术中ICU复苏的临床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创伤控制性手术(剖腹探查、确定手术),试验组30例采用创伤控制性手术加ICU复苏(剖腹探查、ICU复苏及确定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住院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3.3%,死亡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天数及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死亡率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黄远生;王楚玲;许荻;杨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在治疗宫外孕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蔡慧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改变特点观察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选取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观察其化疗前、后核芯针穿刺活检(CNB)标本的临床病理改变。104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标本病理类型及级别改变比例分别为6.7%和39.4%。乳腺癌的信息在新辅助化疗后可发生改变,因此化疗后对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及分级进行重复确认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胜难;杨清平;罗小红;殷清华;李旭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除手术成功率(97.87%)较对照组(95.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率(12.77%)较对照组(31.91%)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治疗效果较好,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礼军;余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共计102眼,49眼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53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1%)明显小于对照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单纯6小时遮盖法治疗单眼弱视的早中远期疗效观察

    对70例(70眼)单眼弱视儿童进行单纯6小时遮盖健眼法进行治疗,随访1、2、3年,分析其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在70例(70眼)弱视儿童中,单纯每天6小时遮盖健眼,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为54.3%,总基本痊愈率为20%;单纯每天6小时遮盖健眼,治疗2年后,总有效率为78.5%,总基本痊愈率为47.1%;单纯每天6小时遮盖健眼,治疗3年后,总有效率为84.3%,总基本痊愈率为55.7%。单纯6小时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有效,且经济方便、依从性好。其疗效与治疗的时间、弱视程度、年龄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帆;郑煜;林世斌;公为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培养联合血清PCT检测对菌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疑诊为菌血症的急性发热患者133例,均进行血培养、血清PCT水平检测。133例患者中,确诊为菌血症101例,局部感染32例;101例菌血症患者血培养、血清PCT及血培养+血清P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6.73%、84.16%、87.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诊断菌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6.73%、90.63%、90.00%、28.16%,血清PCT检测为84.16%、87.50%、95.51%、63.64%,血培养+血清PCT检测为87.13%、84.38%、94.62%、67.50%,可见血培养+血清PCT检测对菌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血培养联合血清PCT检测对菌血症者早期诊治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鹰豪;蔡志军;曾小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于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超声检查及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设定行超声检查为对照组,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及手术可切除性情况。研究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76.47%)大于对照组(2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诊断胰腺癌价值高,具准确性、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腹联合经阴超声检查对子宫瘢痕的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60例具有剖宫产史疑似瘢痕妊娠患者,均采用经腹和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并与临床症状结合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腹、经阴及经腹经阴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阴超声诊断子宫瘢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联合经阴超声检查诊断子宫瘢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及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在超声检查中对于重要器官或组织无法清晰显示者,勿草率下判断,应作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

    作者:张志敏;许映斌;谢冬敏;王金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行开放式手术切除治疗)和观察组(40例,行鼻内镜下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1)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和观察组的90.0%不存组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但其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意义(P<0.0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5.0%和12.5%,和观察组的27.5%和10.0%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和常规开放式切除手术相比,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内镜行切除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预后,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势,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陈维信;张萃;官炜;张光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感染的临床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西丁进行感染的预防,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给予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84%,对照组为20.96%,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临床对比观察

    89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磁共振检查后均采用关节镜手术,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灵敏度为92.59%,特异度为93.75%,符合率为93.02%,诊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8.88%,符合率为90.32%,诊断膝关节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96.15%,符合率为95.74%,诊断膝关节膝外侧副韧带损伤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8.88%,符合率为91.30%。磁共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准确度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鲁国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研究

    将2012年3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4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列为本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张力带固定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从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上来看,研究组90.48%比对照组61.91%高28.5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8,P=0.0118)。临床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张力带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相当,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时也可将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方式列入选择行列类,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张国平;谢青卿;高杰;高英瑜;曹卫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就诊的108例结肠息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结肠息肉,安全、有效,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慧娟;李奎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病毒性肠炎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治疗研究

    将小儿病毒性肠炎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双波产半导体激光仪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率达94.96%,对照组患儿达78.1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小儿病毒性肠炎应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取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单一组26例,联合组32例。单一组施行常规晶体植入,联合组在单一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房水蛋白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0.6%,单一组仅为76.9%,联合组较单一组疗效好(P<0.05);手术治疗后单一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9.2%,联合组仅为9.4%,单一组较联合组并发症多(P<0.05);治疗前两组房水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房水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增长,且联合组较单一组房增长快(P<0.05)。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选择超声乳化与晶体植入联合治疗,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好,术后房水蛋白水平明显增长,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贞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我院人工流产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产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避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经PAFPS干预后明显升高,且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35例,主动避孕率为96.43%;而对照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19例,主动避孕率为88.15%。观察组的主动避孕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提高了计划生育知识总体掌握水平,提高了患者的主动避孕意识,促进其生殖健康。

    作者:曾盛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抽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现场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方式了解其对糖尿病足知识的知晓程度、糖尿病足风险。结果中男性吸烟、饮酒等糖尿病足相关不良习惯较女性患者多,糖尿病足及预防方式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低;糖尿病足组患者与非糖尿病足组患者在吸烟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方面比较,P<0.05。糖尿病足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加强血糖、血脂的控制。

    作者:刘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与多轴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设置为双侧钢板固定组,余下23例则采用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设置为多轴锁定钢板组,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状况等评估两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结果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TPA、PA均略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三个月PA明显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率略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单侧入路减少对软组织血运的影响、可提供角及轴向稳定性,结合骨折情况所需灵活置钉,减少术后并发症,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作者:赵厚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采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缺陷

    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手术室病理标本缺陷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主要原因,手术室QC护理小组对我院手术室采集的患者送检病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纳入PDCA循环组和现有管理方法组,分别予以实施相应管理,观察和比较各组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和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效果及差异,以期为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和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改进后手术室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前,保证了手术室病理标本及时、准确送检。应用PDCA循环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方法,提高手术患者、手术医务人员满意度,有效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缺陷发生率。

    作者:易晓芳;梁秋娴;李美浓;施燕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研究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及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各40例。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ESA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血液样本及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PD的诊断准确度(P<0.05);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液样本(P<0.05)。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以胸水为样本准确性更高。

    作者: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胃肠腔镜检查的麻醉问题及其对策

    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400例行无痛胃肠腔镜检查患者麻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找出无痛胃肠腔镜检查的麻醉隐患及其对策。结果95%的患者认为在麻醉的过程没有痛苦,5%的患者存在恢复比较缓慢,并且伴随头晕、无力等情况,但是很快可以恢复正常。400例患者中有40例出现不良症状,其中吸入性肺炎1例,呼吸抑制1例,躁动不安1例,苏醒延迟2例,过敏2例,寒战2例,误吸2例,恶心呕吐3例,呃逆3例,一过性低血压5例,心动过缓(<60次/min)8例,因呼吸道梗阻而引起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90%)10例。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治疗和处理,才能预防和减少麻醉并发症,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宜发;梁翠容;劳巧仪;杨水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利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轻中度OSAHS患者45例,观察术前、术后的PSC检测结果和ESS评分;再分别观察鼻腔扩容术后3、6、12个月的疗效及鼻腔恢复情况。患者的鼾声指数和ESS评分有显著提高;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6%、93.3%,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扩容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鼾声指数,术后患者的鼾声指数明显降低,从(185.53±90.54)次/min降至(80.71±41.54)次/min,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HI与LsaO2;术后3~6个月鼻腔恢复明显,术后6~12个月是鼻腔缓慢恢复期。

    作者:冯先权;杨继志;冯国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他克莫司低剂量长期治疗狼疮性肾炎年轻患者的疗效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入院,经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狼疮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40例。对照组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采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三联治疗,但他克莫司低剂量组中的他克莫司剂量较低,治疗随访2年。结果他克莫司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低剂量三联治疗,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朱海华;张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1~6月收治的67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病症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并通过随访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持续的观察。结果67例老年患者中有58例为义齿活动修复治疗、9例采取义齿固定修复治疗,老年患者人均缺牙4.6颗;应用活动义齿修复的58例患者中有52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9.66%,应用固定义齿修复的9例患者中有8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8.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者口腔修复后没有出现异常,修复成效良好。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的主要口腔修复方式,固定义齿为次要修复方法,两种方法均能够较好的确保老年患者口腔健康。

    作者:吴晓平;王友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与非妊娠女性心电图发生短P-R间期的临床对比研究

    选择就诊的200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记录两组短P-R 间期的发生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为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早、中、晚期短P-R间期发生率分别为2.99%、13.24%和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内发生短P-R间期者于分娩1周后再次追踪复查1次心电图,发现短P-R间期者1例,发生率为3.4%。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妊娠期发生短P-R间期属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所做的适应性反应,应注意与病理性变化的鉴别,防止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庄楷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南昌市初中生控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在南昌市选择2所学校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健康教育,另外选择2所学校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控烟能力和控烟的知识水平,因此开展的控烟措施和干预活动是有效的。

    作者:刘兰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行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介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介入治疗组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应用非介入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晚期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新生儿窒息率、晚期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行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洪少妹;洪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检测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利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4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几率较高,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治起辅助作用。

    作者:芮黎;刘天富;刘兴彦;吴世荣;张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次子宫切除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变化。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围绝经期症状4例(9.5%),对照组1例(2.5%),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缓慢上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LH、P水平先升后降,而对照组则为明显的持续上升(P<0.05)。适当缩小切除范围有助于减少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改变卵巢移位水平有助于降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曾强震;金红梅;鲁爱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流产方式对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影响的对比研究

    选入2011年4月~2014年4月到我院进行流产的孕妇90例,90例孕妇是根据流产方式的不同随机挑选原则入选。人工流产史孕妇45例为对照组,药物流产史孕妇45例为观察组。研究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妊娠期,观察组中出现先兆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期,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盘前置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在孕妇再次妊娠和分娩中均产生严重并发症,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育龄妇女应认真对待首次怀孕,平时注意避孕,减少流产的发生,特别是人工流产。

    作者:黄冰霜;陈少娟;魏贞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比较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另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抗CCP抗体和RF检测。对比两组不同方式检验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2.35%,对照组为1.25%;研究组RF检测阳性率为92.94%,对照组RF检测阳性率为15%;抗CCP抗体检测敏感度为82.35%,RF检测敏感度为92.94%,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4.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检测特异度为98.75%,RF检测特异度为8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10.1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故可作为该病筛查和诊断的首要辅助手段。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陈飞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锁骨近端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锁骨近端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锁骨近、远端锁定钩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患者34例,优良率达到87.2%,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患者20例,优良率为51.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有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2.8%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22例的56.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内固定成功率与切口感染率效果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内固定成功有39例,对照组内固定成功28例,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中,针对锁骨近端骨折并伴随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锁骨近、远端锁定钩钢板固定术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允许脱位的关节在小范围内活动,保证肩关节各活动功能正常,同时避免活动产生的固定物松动造成骨折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效果;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永;曾凡清;陈健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可行性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联合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9±2.1、1.6±0.8、3.5±1.2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均孕37~40w后终止妊娠。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供应肌瘤的血液供应,抑制宫缩,优于硫酸镁保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常见疾病彩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检查特征分析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5例甲状腺疾病,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声像图特征。结果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0%、92.31%、80.00%、91.67%、85.71%、93.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方法。

    作者:刘世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5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18~24w)胎儿心脏,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检出胎儿心脏畸形时加上腹部横切面、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结果1500例胎儿中检出心脏畸形类型右室双出口、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缩窄、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右室发育不良、左心发育不良、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分别占0.13%、0.07%、0.07%、0.13%、0.33%、0.07%、0.20%、0.40%、0.47%、0.80%。图像显示清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高,利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贺小红;汪芷先;倪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

    纳入42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检测患者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等各项指标,观察并评价患者长期生存率与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关系。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TNF-α)呈现显著的相关回归关系,而与营养状态指标(MQ-SGA、ALB、TP)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回归关系。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并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分型、分级的临床价值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腹内疝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在诊断腹内疝分型、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T分型诊断准确率为60%,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2%。先天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获得性腹内疝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连束带疝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的分级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在分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李伟钦;郑华英;麦神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折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5例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检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并于末次随访采用Frankel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Cobb角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与末次随访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Frankel:2例A级患者均无恢复;3例B级患者中,2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2例C级患者均恢复至D级;5例D级患者中,3例恢复至E级,1例无恢复;3例E级患者仍为E级。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可有效复位骨折椎体,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黄志锋;黎启福;潘维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本研究中纳入56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住院部及门诊部2015年1~9月所治疗的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用药方案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试验组患者用药方案为厄贝沙坦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均值为132.5±10.6mmHg,舒张压均值为75.1±2.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期间,两组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于24h内自行恢复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厄贝沙坦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治疗方案,在血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周姝;马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按时间段进行分组: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攻击行为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激惹、精神症状、社会兴趣等NOSIE因子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攻击性、激活性等PANSS症群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

    作者:郭献锋;伍小莲;李丽华;谭燕霞;李晓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纳入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术后实施康复治疗,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崔永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患儿。随机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各24例。单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单孔高位接扎法,双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双孔高位接扎法。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4~12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组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与双孔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但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晓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CysC和Hcy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结果分析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ysC和Hcy检测情况。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Hcy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各数值均居更高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Hcy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CysC和Hcy水平价值显著,联合检测,阳性率居更高水平,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余南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行丝线环缩术对血透患者内瘘血流量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血透的患者且为初内瘘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线圈组30例和无线圈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6个月及1年内瘘和心脏彩超的变化情况。主要观察内瘘血流量的变化,次要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心功能不全和内瘘阻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圈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LVDd、IVST、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均明显优于无线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行丝线环缩术对血透患者内瘘血流量及心功能均有影响,如果预留线圈效果更明显,能有效的降低内瘘对心肌重构的影响,减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兆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对肝胆疾病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2例腹痛腹胀症状者,不良症状率为4.65%;对照组出现3例腹痛腹胀症状者,5例腹泻者,不良症状率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患者,能够减少对胃肠的影响,利于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研究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例疑诊为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阴道三维及二维彩超检查,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图像特征差异。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粘连确诊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而误诊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5.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8,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能直观显示宫腔粘连的部位及程度,对比以往诊断宫腔粘连常用的宫腔造影和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具备简便性、无创性、经济性,对患者无不良影响,不影响检查后受孕等,为临床诊断宫腔粘连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及切实可靠的依据,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志贤;蓝霓;谭卫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饮食调控对母婴结局及胎儿代谢的影响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2.5%和25.0%(P<0.05),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7.5%(P<0.05)。研究组孕妇的脐血脂联素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脐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孕期对孕妇实施个体化饮食调控,可有效减轻饮食对胎儿正常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萍;邹萍;黄春英;庾静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对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分析

    随机抽取产科收治的132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和第三次剖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回顾性抽取产科资料库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剖宫产术发生术中胎儿窒息率、术后盆腔粘连率、术后血栓形成率、术后子宫破裂率;统计并对比三组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及子宫下段厚度;随访6周后对比产后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观察1组和观察2组发生术中胎儿窒息,术后盆腔粘连、血栓形成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分别占4%、18.7%,产后伤口愈合不全率分别为2.0%、9.3%,对照组所有产妇子宫均复旧完全及伤口愈合完全;观察1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无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或三次妊娠再行剖宫产术的难度更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损伤率、血栓形成率及产后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不全概率更高,此外,第三次剖宫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劣于第二次剖宫产妇。因此,针对即将妊娠的产妇,应尽量避免行剖宫产术,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及准备,争取阴道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的再次伤害。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探讨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老年COPD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革兰阴性菌中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恶唑、妥布霉素等有较高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常用抗菌素都具有极高耐药性。老年COPD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特征,临床治疗时有必要了解其耐药性,针对性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作者:苏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孕产妇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试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对比两组孕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孕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兵煌;左卫红;叶玉娥;钟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孕早期唐氏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4534例妊娠早期妇女,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对所有妊娠早期妇女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出风险值。经遗传咨询,高风险孕妇知情同意,选择行产前诊断。结果74534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4802例,比例为6.44%;其中,4132例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578例孕妇(脐血652例,羊水926例)接受产前诊断,76例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比例为4.82%,2例三体综合征,24例唐氏综合征。不同高风险值范围孕妇诊断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严重先天性缺陷儿的宫内诊断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而高风险是指导产前诊断的确切指征。

    作者:余勋;梁福笑;马秋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联合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共108例,按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联合组、冠状动脉组和外周动脉组各36例,对三组患者分别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及联合介入治疗。观察统计患者6min步行距离、踝/肱指数(ABI)以及心率和体循环平均压。结果联合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踝/肱指数(ABI)以及心率和体循环平均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冠状动脉组和外周动脉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时,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联合外周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种植牙的临床研究

    选取80例接受前牙区拔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拔牙后即刻植入Bio-Oss胶原,表面覆盖Bio-Gide膜,并制作临时义齿,对照组给予微创拔牙,半年后复查观察相关指标变化。两组均经终上部修复完成后1年随访,试验组种植体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术后半年,观察两组骨密度、PES评分,其中试验组骨密度、P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牙槽嵴唇腭(舌)向骨吸收、牙槽嵴垂直向骨吸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减少因拔牙造成的骨缺损,促进新骨形成,从而保存牙槽骨骨量,进而提高种植成功率。

    作者:徐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筛查先心病研究

    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6200例进行研究,孕妇首次接受检查的妊娠期均在11~14w,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联合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检查。结果17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44例,占25.73%(44/171),6029例颈项透明层正常胎儿后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53例,占0.88%(53/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2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3例,发生率为12.6%,6018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3例,发生率为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8例三尖瓣反流的孕妇于妊娠的18~20w检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8例,发生率为16.7%,6092例三尖瓣频谱正常的孕妇检测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32例,发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三尖瓣频谱的超声检测在孕妇早期的筛查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勉勤;赖慧华;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4年1~12月收治的84感染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感染轻重程度分为一般细菌感染组(甲组)32例、重症细菌性感染组(乙组)35例,此外还有病毒性感染患者(丙组)17例。在患者入院之后即给予对症治疗,并于入院后第1、3、5、7d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组、乙组和丙组患者在入院期间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0.5μg/L的患者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浓度显著下降,甲组和乙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对于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对于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志敏;罗永彪;张先杰;吴学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60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发生假体翻修或者松动。所有患者术前Harris评分由术前46.6±4.5分恢复至术后92.5±4.3分,有明显提高,优良率为95.7%。全髋置换术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裕强;黄妙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曾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为92.6%;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以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可得到较满意临床效果,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有效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消除或减少心绞痛发作,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蒋宗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在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待的健康体检人员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进行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凝聚胺技术检验血液标本中抗体凝聚性强于盐水法(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对凝聚细胞的检出率是20.71%,远高于盐水法的2.86%(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中,全部血液标本特异性凝聚3min后均消失,非特异性凝聚5~1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52.86%;非特异性凝聚11~2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47.14%。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势,可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准确检验数据。

    作者:黎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体会

    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选取接受治疗的黄疸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伯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患者微创与开胸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开胸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出血量(268.98±22.58)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7.56±28.57)ml,胸腔引流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术后研究组FEV1、PEF及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胸切除术,并且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肺损伤。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侧柱支撑重建在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577nm激光多点与单点方式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比较

    比较577nm激光多点与单点PRP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治疗效果。收治NPDR患者50例(8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42眼(多点PRP),对照组38眼(单点PRP)。比较两组曝光时间、激光能量、光斑数量及总体治疗有效率。两组治疗后的光斑数量、视野平均阈值所对应的视觉敏感度、及总体治疗有效率并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验组治疗中所使用的能量密度及激光能量显著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577nm激光多点PRP治疗效果与单点PRP相近,但其安全性却显著更高,因而多点PRP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唐聪;叶群如;钟景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超声科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97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研究的97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为良性肿块57例(58.76%),恶性肿块40例(41.24%),良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07%(57/64),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5%(33/40),诊断的准确性较高。(2)良性肿块中0~Ⅰ级的比例高,占所有患者的87.72%;恶性肿块中Ⅱ~Ⅲ级的比例高,占所有患者的77.5%,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良性肿块的Vs与Vd均明显高于恶性肿块,且RI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中,借助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显区分良、恶性肿块特征,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纪俊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影响临床研究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方式,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与自身抗体水平检测,以此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患者甲状腺的影响。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激素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1.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9.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0.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2.8%)、甲状腺功能异常总发生率为15.5%,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是其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蒿自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70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4.21±13.1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18±10.56)min,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19.69±6.67)min,观察组患者复原时间为(16.12±3.76)min,对照组患者复原时间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Tornetta评价优良率为82.9%,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4.3%(P>0.05),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及时给予治疗后延缓愈合,并未出现不愈合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感染情况,终有2例不愈合,1例内置钢钉断裂,由此比较,观察组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pilon骨折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孝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亚甲蓝染料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机选取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同时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和常规腋窝淋巴扫除术(ALND),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的检验结果作为检测标准,研究早期乳腺癌治疗中SLNB取代ALND的可行性。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SLNB和ALND,以HE结果为参照,两种手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无显著差异。 SLNB就终效果而言对ALND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理论上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AL-ND。因此,对于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上使用SLNB取代ALND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临床检测的相关结果分析

    抽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肌酸激酶的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指标的水平。结果(1)两组不同性别CK升高数值比较,男性和女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观察组中CK升高36例,升高率30.0%,相较于对照组升高率的7.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3)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CK升高数值比较,不同诊断结果的患者,CK升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精神病患者较健康人具有更高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CK指标明显降低,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项参考依据。

    作者:韩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术后诊断及处理研究

    以我院泌尿外科近4年收治48例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诊断情况,分析妇科手术输尿管主要诊断手段。比较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12例)及双J管留置手术(36例)的阴道漏液消失时间、输尿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术后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IVU (静脉尿路造影)及肌酐、尿素氮测定。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患者与双J管留置手术患者阴道漏液消失时间与输尿管拔管时间的差异接近,差异P>0.05。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双J管留置手术患者为2.8%(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可通过测定腹腔引流液中肌酐、尿素氮水平、行B超及IVU检查进行诊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行输尿管镜检术,术中若可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损伤,可行留置双J管术;术中未见明显输尿管损伤,宜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

    作者:程建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探析

    自我中心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幼儿中随机选取285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注射疫苗不同分成减毒活疫苗组142例与灭活疫苗组143例,对比观察两组幼儿疫苗注射前、后乙脑抗体。检测方法采用细胞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结果(1)减毒活组幼儿与灭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前乙脑中和抗体均低于1:10,呈阴性,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不具备显著意义(P>0.05,χ2=0.01);(2)减毒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90.14%,总GMT为1:25.66,与灭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60.84%,总GMT 为1:8.66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均<0.05,t=13.62,χ2=29.51)。两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阳性GMT差异亦具有显著意义(P<0.05,t=10.52);(3)减毒活组幼儿共有10例发生全身反应,总反应率7.0%;共有30例发生轻、中度热反应,热反应率为21.1%。灭活组幼儿共有9例发生全身反应,总反应率6.29%;共29例发生轻、中度热反应,热反应率为20.3%。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χ2=0.57);(4)减毒活幼儿共有3例发生局部反应,总发生率为2.1%;灭活组幼儿共2例发生局部反应,总发生率1.4%组间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χ2=0.17)。两种乙脑疫苗相比较,减毒活疫苗具有针次少、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更加适宜推广运用。

    作者:朱卫娴;周志珊;邝西金;冯海红;张素芹;黄洁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剂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选择从2014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S、HAMA评分,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HAMA评分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研究组患者的SAS、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血管评分、行为毒性评分、神经系统评分及其他评分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主神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普唑仑比较,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黄生万;初菊;朱秀娣;朱小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7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观察两组疗效。乙组有效37例,有效率94.9%;甲组有效28例,有效率71.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王胤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次数为0.13±0.02次、急性发作次数为0.79±0.3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0.27±0.06次和1.20±0.64次;试验组急性发作间隔时间为190.01±35.79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70.46±27.01d;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咳痰、气促以及肺部啰音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促以及肺部啰音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60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C1组(观察组)和C2组(对照组各80例。 C1组选择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C2组选择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体质量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C1组在FBG水平、2hPG水平、HbAlc水平、体质量指数、临床治疗满意度显著由于C2组(P<0.05)。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患者的FBG水平、2hPG水平以及HbAlc水平可以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获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终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来喜;练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入组,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使用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1.2±0.7d,疼痛消失时间为1.5±0.9d,白细胞水平恢复时间为2.4±0.7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霉素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少勇;韦富中;李楚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8例,常规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合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合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干预组为2.94%,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5.07%,干预组为98.53%,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及心理等方面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且临床疗效不明显,对患者日常生活仍然造成一定影响。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病情控制较高。但临床用药时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综合情况决定,遵医嘱注意及时调整用量,患者自身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翁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康唑对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鹅口疮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应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52例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1~2d痊愈率为67.31%,较对照组的30.7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用药疗程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0%,与对照组的7.69%比较差异显著(P<0.05)。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肺癌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在晚期肺癌临床治疗中,香菇多糖联合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GP化疗,对治疗组患者行GP化疗+香菇多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免疫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数据,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优势非常明显,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接受GP化疗的基础上,接受香菇多糖治疗,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改善预后,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范围普及。

    作者:黎昌国;朱土福;陆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对症治疗联合替米沙坦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血肌酐、尿素氮、BMP-7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R的血清BMP-7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凌炜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到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重症心衰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心脏基础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等。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接受硝普钠治疗,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血压水平(1)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心衰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本次研究认为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疗效肯定,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阳毅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接收的新诊断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12w后,对其进行随访,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HbA1c、FPG、PPG等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因此,相比二甲双胍治疗,采用沙格列汀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安全。

    作者:徐仁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于妇科接受治疗的6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按照病情控制情况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同时选择65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控制组FT4、FT3、TSH水平均显著优于未控制组,对照组FT4、FT3、TSH水平均显著优于未控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血压发病率、剖宫产选择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甲减发生率、早产出现率、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控制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增加了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妊娠结局,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胎儿成熟对围产期的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胎儿成熟对围产期结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具有早产症状的妊娠期女性中随机选取8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是否应用皮质类固醇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不应用,观察组42例应用,对比两组产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1)经对比,对照组母体肺水肿、尿潴留、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5.24%、52.38%和35.7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1.90%、30.95%和9.52%;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经对比,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9.05%、23.81%和30.9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38%、7.14%和9.52%,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进胎儿成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早产儿死亡率、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研究1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治疗;研究2组28例,采用输卵管切除术;研究3组32例,采用保留部分患侧输卵管手术治疗,检测三组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生殖激素的变化并以基础激素情况,术后2年随访患者的排卵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与开腹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会影响患者卵巢功能,对于需求生育的妊娠患者应建议保守治疗手术,开腹手术较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生育的结局影响较大,保留输卵管手术后患者妊娠结果优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

    作者:陈翠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道平;陈国坚;陆海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目生化指标及腹围、24h尿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血清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腹围、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24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腹围、24h尿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9例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13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即中西医结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李军文;陈凛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318例初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根据新产程管理标准,对第二产程时长不同进行分组,以第二产程时长<2h为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h 为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三组:2h≤第二产程时长<2.5h 为甲组;2.5h≤第二产程时长<3h 为乙组;第二产程时长>3h为丙组,对比4组的母儿结局。观察指标:(1)剖宫产率;(2)产妇不良结局率;(3)新生儿不良结局率。结果(1)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甲组产妇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乙组和丙组在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产后发热方面相比于对照组产妇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中甲组、乙组新生儿在巨大儿、窒息、住院率方面的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丙组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体现在:第二产程时长≥2h可对母儿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2h≤第二产程时长<2.5h影响分娩方式,可导致剖宫产率提高;2.5h≤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和产妇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刘红梅;黄雪玉;韦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CA125联合HE4与卵巢肿瘤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100例、卵巢良性肿瘤100例、健康体检女性100例血清CA125、HE4水平,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肿瘤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A125、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CA125水平与卵巢癌发生、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可为卵巢癌病情进展及临床预后的评价提供指导。

    作者:叶育芳;林霞;孙广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33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单侧32例,双侧1例,所有患者经过X线以及跟骨CT检查均确诊为闭合性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恢复的疗效,测量术后Bohler's角和Gissane's角的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共有34患足,其中25例恢复为优,1例恢复为差。患者治疗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基本恢复正常,且两组角度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2例为跟骨畸形(单足),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8.8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万富贵;马维疆;房辉强;曾荣峰;何洪武;叶明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心病伴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究冠心病伴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给予两组患者硝酸酯类、抗心衰药物、利尿剂及镇静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CO2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水平及每搏量(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良好的提高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信息实时传输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科学性的院前急危重患者救治联动预警信息系统,以无缝隙链接院前与院内救治的绿色通道。方法选择应用成熟的国际病情评分量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设计操作软件对院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评分,同时向“120”急救中心和接收医院传输信息,对比2014年7~12月实施前45055例和2015年1~6月实施后的36639例出车数据。结果本预警评分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使实施前的院前病情评估准确率从85%提高到95%,急危重病人交接处置的时间平均加快了3min(P<0.05)。结论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病情评分系统可提高院前急救时效和医疗质量。

    作者:邓卫丽;赵小斐;史一焱;宛云英;张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收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按照HbA1c是否大于8%,分为大于8%组和小于8%组。并选择1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HbA1c以及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小于8%组患者的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 HbAlc 大于8%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及肾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HbAlc进行检测,可以辅助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也可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有效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雪;梁志洪;陈结贞;古文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行腹膜透析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在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于我院行腹膜透析的ADPKD患者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等。结果患者透析前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磷(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分别为(32.2±17.1)mmol/L、(935.2±311.7)μmol/L、(4.9±2.0)mmol/L、(1.93±0.81)mmol/L、(19.8±6.9) mmol/L,透析后分别为(19.3±7.1)mmol/L、(654.8±202.5)μmol/L、(4.0±1.1)mmol/L、(1.51±0.66)mmol/L、(23.2±4.7) 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0例ADPKD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1±3.2)d;对20例患者进行2~57(30.2±7.6)个月的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尿毒症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例患者发生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32.7个月,1例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负超滤,于腹膜透析后14个月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尿毒症症状,可以作为ADPK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初始选择之一。

    作者:尹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系统规范疼痛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选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四肢骨折手术后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患者主诉疼痛时给予口服了止痛药。观察组患者予以系统规范疼痛管理方法疼痛护理,疼痛控制不理想时,给予止痛药物。责任护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h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1]。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通过实施系统规范疼痛护理能明显有效地使疼痛得到缓解。

    作者:万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来务工妇女人流术后即置宫喜环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人流手术后自愿以宫喜环作为唯一的避孕措施的外来务工患者200例,年龄22~38(平均30.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第1、3、6、12个月应用宫喜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宫内节育器应用效果比较上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流术后立即放置宫喜环节育器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卫生指导,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可靠的避孕措施,特别适宜在体力务工育龄妇女中推广。

    作者:吴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配合及要点探讨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接诊的条件相同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的生活质量(89.09±5.17)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73.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3%、41.26%,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8,P<0.05)。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护理配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诗楠;潘晓梅;黎海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焦虑、抑郁和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调查结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86例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情况。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AS、SDS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评分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发现,对结核病人施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8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是95.2%(40/42),对照组为74.4%(29/39);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6%(41/42),对照组为71.8%(28/39),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7.7%(3/39),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周文僮;陈艳芳;师美玉;马溪苑;刘莎利;杨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患者行开腹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比较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11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予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6例予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等术后恢复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VAS评分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行胸腔镜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配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戴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较之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临界高血压恢复正常,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罗建芳;梁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胃镜检查病例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焦虑情绪,镜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焦虑率为64.0%,重度焦虑率为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0%和24.0%(P<0.05);观察组镜检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和76.0%(P<0.05)。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检查过程中患者各类不良情绪,缓解镜检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焦虑状况,增进护患沟通,提高镜检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瑞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对减少护理隐性投诉的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30例门诊耳鼻喉科患者资料,按照不同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就诊流程+电话回访,研究组行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16.92%);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对减少护理隐性投诉的效果良好,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程朝霞;陈群弟;苏靖雯;麦陈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选择接诊的60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进,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固醇和24h尿蛋白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治疗效果明显良好,临床护理的效率高,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孙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和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选取骨外科收治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术后1、2w髋关节功能;依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术后1、2w的认知水平;记录两组术后2w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w,观察组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2w,观察组MMSE 和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为39.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明显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唐世洁;魏川江;唐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选取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w(T0)、出院后1个月(T1)、出院后3个月(T2)、出院后6个月(T3)时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简表(CARES-SF)测量评分差异,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T1、T2、T3,研究组除婚姻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中社区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和上、下肢体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并患有肢体功能性障碍的患者在应用社区康复护理后,对身体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其在临床医学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

    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血糖的控制情况及母婴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情况,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平均动脉压,并统计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无光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600,P<0.05),恢复指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73,P<0.05)。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妙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结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抗妇炎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分别为(4.25±1.46)、(2.06±0.31)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惠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口服秋水仙碱、塞来昔布),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口服配合中药(金黄散-本院制剂)外敷,两组疗程为2w,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消炎镇痛药物及影响尿酸的药物和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娟;梁宏正;吴社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PLC、PT、APTT和FIB等临床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性不强(P>0.05)。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虽然其治疗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相近,但其不会出现类似应用低分子肝素所导致的出血增多等凝血异常的重大不良反应,因此较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远志;黄平洪;锦向;曹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面瘫应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面部神经(MHBN)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治疗面瘫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启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产科住院部足月阴道产1年内尿失禁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各50例,A组患者产后接受生物反馈训练,B组患者产后接受针灸治疗,C组患者产后接受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结果 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24h尿垫试验与盆底肌肉肌电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24h尿垫试验明显低于治疗前,盆底肌肉肌电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24h尿垫试验明显低于A、B组,盆底肌肉肌电值明显高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CI-Q-SF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盆底肌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对幼儿园幼儿体质发育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影响

    选取确诊治疗的幼儿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推拿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所有患儿应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估体质发育情况,应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NBNA)评估神级心理发育情况,随访1年,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年后BMI指数、NBNA评分情况。推拿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1年后BMI、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推拿可有效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幼儿园患儿体质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60例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60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个组别,两组均给予骨质疏松症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滋补肝肾壮骨方,分别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跟骨骨密度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PMOP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跟骨密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结论滋补肝肾壮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的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患者骨密度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为中医药在治疗PMOP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陈顺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紧密连接蛋白及其在肺癌中的异常表达

    紧密连接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一些紧密连接蛋白家族在肺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对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为研究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杨书香;谭效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