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肿瘤防治机构制订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1973-1975年、1990-1992年及2004-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性抽样凋查结果,对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主要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2004-2005年与1973-1975年及1990-199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004-2005年肺癌、肝癌、胃癌不仅标化死亡率位居前三位,在主要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也居前三位,其中肺癌的构成比越来越高(P<0.05).宫颈癌在主要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虽然越来越低(P<0.05),但它的标化死亡率有上升势头. 结论 湖南省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正在以不同的幅度上升,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力度防治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
作者:许可葵;李光春;刘双喜;吴胜其;白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甲醛致内皮细胞株(HUVEC-12)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HUVEC-12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浓度为0.0、50.0、100.0、200.0 μmol/L的CLA预孵12 h,再经0.1 mmol/L甲醛处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和NO的含量变化. 结果 甲醛可致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膜破裂,甲醛损伤组(0.0 μmol/LCLA)细胞LDH、MDA和NO释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甲醛损伤组比较,50.0 μmol/L CLA组内皮细胞LDH释放量低(P<0.01),100.0及200.0μmol/L CLA组LDH、MDA和NO释放量均下降(P<0.01),但100.0及200.0μmol/L CL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甲醛致内皮细胞损伤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适当浓度的CLA可减轻这种损伤.
作者:贺栋梁;李梓民;英姿;吴成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况和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改变及其关系. 方法 选择35例DCM患者(DCM组)和32例健康成人(对照组).DCM组按心功能分为两个亚组:A组:心功能Ⅱ级;B组:心功能Ⅲ~Ⅳ级.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ADMA,高频超声测定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度(FMD). 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DCM组vWF值明显增高(220.67±64.36 vs 138.57±67.44%,P=0.000);而FMD值明显降低(6.73±2.80 vs 11.13±3.16%,P=0.000);ADM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19±0.301 vs 0.542±0.204 μmol/L,P=0.225).DCM亚组间比较vWF、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433). 结论 DCM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失调,但血浆ADMA含量无明显异常改变,提示ADMA与DCM病人内皮功能紊乱无关.
作者:贺立新;宁阳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特点和传染性. 方法 在确定手术患者中HBV感染剂量(ID)的基础上,探讨病毒感染的特点和传染性. 结果 HBsAg阴性组、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中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00%、67.20%和100.00%;HBV传染性范围分别为0~104ID/ml、0~106ID/ml、102~109ID/ml;HBV复制者的ID均值分别为101.80±1.30、102.16±1.35和106.10±1.62ID/ml.HBV浓度≥105ID/ml者分别为0、3.20%和83.87%.53.60%的HBeAg阴性患者血清病毒水平≤100ID/ml,45.16%的HBeAg阳性患者≥107ID/ml. 结论 手术患者中存在三种类犁的HBV携带状态,他们的病毒携带率、经手术感染的传染性和手术中手套的防护效果都不相同.
作者:顾春林;余军;金琳;姜旻岚;杨双旺;赖学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正定县乙肝疫苗效果考核试点乡1986-2004年出生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用Epi 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1994年及以后出生的1~11岁组人群HBsAg、抗-HBc分别为0.41%、2.29%,显著低于1994年前出生的12~19岁组人群的2.18%和8.44%;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组人群HBsAg阳性率低,为0.35%;44例HBsAg阳性者中,母亲HBsAg阳性者21例,占47.73%. 结论 母亲HBsAg携带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史是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田茶;李军;马景臣;齐顺祥;张志勇;郝志勇;韩彩芝;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共42种组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固体吸附剂采集空气中多种混合农药毒物,用1:1丙酮-正己烷解吸后以DB-35 ms为分离柱、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分析测定. 结果 所有组分彼此完全分离,能同时予以定性确认;42种有机农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低检出限远低于职业化学中毒现场剂量水平.8种代表性农药组分解吸效率为86.3%~98.5%. 结论 本方法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完全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农药中毒的快速定性定量测定.
作者:谭爱军;陈剑刚;张彩虹;白艳铃;黄辉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经人二倍体KMB17细胞低温传代前后对动物的病理损伤,分析毒力变化情况. 方法 将HRSV A2株病毒接种到人二倍体KMB17细胞进行低温培养传代,接种原代病毒(5.37 Lg CCID50/ml)至乳鼠脑内,14 d处死解剖,取脑、心、肺作病理切片检查;选择原代、第6代、第11代低温传代病毒接种豚鼠鼻腔,于第7 d、第14 d分2批分别处死,取心、肝、脾、肺、肾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并取肺组织分离病毒、进行感染性滴度测定、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 经脑内接种的乳鼠均未死亡,且乳鼠的脑、肺HE染色切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著差异.豚鼠经鼻腔接种,接种原代病毒组第14 d处死时体重明显较对照组轻,6代组和11代组与对照组接近;3组病毒均引发豚鼠间质性肺炎;3组豚鼠肺组织分离的病毒滴度差异不大,平均为4.0 Lg.结论乳鼠脑内接种HRSV不能导致死亡,脑组织不是HRSV的病变靶器官;HRSV经鼻腔接种豚鼠能引起强烈的肺部感染,豚鼠可作为HRSV毒力评价的动物模型;HRSV在KMB17细胞上经低温传11代,接种豚鼠仍能引起间质性肺炎,未出现明显的减毒株特征,还需要进一步减毒.
作者:李志强;陈巍;李华;龙润乡;沈冬;杨丽仙;张云昆;谢忠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国内和本地区慢性病患病及死亡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索广西慢性病的危害及严重程度. 方法 利用现有资料再次分析. 结果 居民前五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及营养性疾病,前五位患病疾病为高血压病、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消化性疾病等,均以慢性病为主.其死亡率、患病率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 结论 慢性病也已成为广西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和主要患病疾病.应该积极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防治结合的策略,开展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陆冠臣;陈娜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某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市2003-2007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3-2007年某市共发生食物中毒84起,中毒人数1 836人,发病率为14.12/10万;中毒食品主要以肉及肉制品多,中毒起数占38.10%,中毒人数占36.76%;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58.33%和61.3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占26.19%和24.95%;食物中毒的发生场所集中在集体食堂,分别占47.62%和52.29%;发生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分别占42.86%和43.19%. 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某市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慢性乙形肝炎基因型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干扰素-γ(IFN-γ)水平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水平. 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46例,对照组102例,分别检测其肝功、sICAM-1、IFN-γ和基因型.结果患者基因型以B型为主82例(56.2%),其次是C型44例(30.1%),此外BC混合型17例(11.6%),D型3例(2.1%).sICAM-1慢性乙肝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FN-γ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ICAM-1与IFN-γ显著正相关,它们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正相关,IFN-γ还与总胆红素(TB)正相关.sICAM-1水平C型较B型患者高. 结论 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升高与肝细胞损伤有关,C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B型高.
作者:刘莹;任志宏;黄慈林;李丽廉;邱劲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β3-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减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25 kg/m2)274例,测定β3-AR基因Trp64Arg的基因频率.并经过强化生化方式减重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测定体脂、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IR指数(HOMA-IR). 结果 按照减重程度分组,理想达标组99例,一般达标组128例和未达标组47例.未达标组Arg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理想达标组(χ2=4.80,P<0.05).减重干预前Arg64携带者组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及HOMA-IR均明显高于Trp64纯合子组(均P<0.05).减重干预后,Trp64纯合子组体脂、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rg64携带者组上述指标中除体重指数较前降低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 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减重不易达标有关.
作者:朱旅云;刘月红;王秀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R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三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对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构建的结构模型发现,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动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敌对因子对自杀危险性的负性情绪因子、态度因子、动机因子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精神病因子对认知僵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结论 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马海林;程亚华;李鹏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69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结果 9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患者中59例为纯髓系抗原表达,34例伴淋系抗原(CD19、CD7)表达.6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患者中62例表达淋系抗原,纯T系抗原表达8例,纯B系抗原表达44例,6例伴有髓系抗原(CD33)表达;1例ALL-L2为纯髓系(CD33、CD34)表达,1例ALL-L2八个抗原检测均为阴性.10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mixed acute leukemia,MAL)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 结论 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如 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0;MAL);免疫分型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
作者:李艳明;曹志红;彭敏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行为和HIV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抽取吸毒者静脉血检测HIV抗体. 结果 2001-2007年共调查吸毒者3 620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人,HIV阳性率3.54%;兴业县和福绵管理区HIV感染率高,分别为11.21%(66/589),9.87%(23/233).外籍人口6.82%(9/132).3 620名吸毒者中79.39%为静脉注射吸毒,58.28%共用针具吸毒;其中51.30%(1 857/3 620)有性乱行为,且66.77%(1 240/1 857)性过程从未使用安全套.1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22%为静脉注射吸毒,69.29%(88/127)共用针具注射吸毒,67.97%(87/128)有性乱行为,83.91%(73/87)性活动从未使用安全套. 结论 艾滋病在个别县(市、区)呈流行趋势.吸毒者大部分为静脉注射吸毒,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之间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的打击力度和无毒社区建设,做好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作者:钟福华;唐梦瑾;刘劲;陈进;宁珺茹;谭伟民;冼桂彪;陈锦秀;陈立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主动检测在发现艾滋病(HIV)抗体阳性者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CD4和病毒载量. 结果 有25.89% CD4 淋巴细胞低于200个/mm3,有24.11%病毒载量高于50 000 copies/ml. 结论 加强宣传,使有高危行为者尽早主动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可延长发病期.
作者:金子辰;王奕峰;薛以乐;吴立梦;潘启超;宫菊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公立二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形式,对公立二级医院及部分民营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情况调查. 结果 公立二级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率达到了91.5%,民营医院则仅达47.8%;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相比,消毒液盛装容器每周灭菌两次的执行率(82.6%)、无菌物品分类摆放和明确标识(56.5%)的执行率均比后者低;手术室的器械专用清洗池配置率(50%)和多酶清洗剂的配备率(50%)也显著低于后者(分别为88.4%和79.1%),而三氧机的安装率显著高于公立医院.在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结构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被调查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而其中公立医院在规章制度建立、消毒灭菌制度执行、器械清洗设施用品配置方面优于民营医院,而民营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没施优于公立医院.应通过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优化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监管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成都市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刘竹;马林;叶庆临;刘萍;陈怀毅;王兴华;何国由;刘光蓉;费新潮;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犬尿氨酸(Kyn)测定时标本采集与保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清及相应血浆标本中Kyn浓度,对结果进行比较;测定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清标本中Kyn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中犬尿氨酸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20℃)条件下一周内血清中的Kyn浓度保持稳定. 结论 在血Kyn测定时,可用EDTA-K2抗凝血浆标本代替血清.血清标本不能及时检测时,好蔑于≤-20℃条件下保存.
作者:肖乐东;唐爱国;罗昔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明长沙市饮用水氯化消毒剂主要副产物种类及数量. 方法 选取长沙市的6个自来水厂为监测对象,检测饮用水中的天然有机物、pH值、投氯量、水温及各种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等指标. 结果 长沙市6个水厂水网中三卤甲烷的检出含量为:未检出~25.23 μg/L;卤乙酸为:未检出~27.92μg/L;pH范围为6.95~7.52;TOC的浓度范围分布在2.68~6.24 mg/L;游离余氯浓度范围为0.14~0.7 mg/L;三卤甲烷及卤乙酸的总量夏季明显高于冬季. 结论 长沙市6个水厂水网中三卤甲烷及卤乙酸监测结果均符合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三卤甲烷及卤乙酸的总量在夏季明显高于冬季.6个水厂的三卤甲烷(THMs)及卤乙酸(HAAs)存在地带性差异.
作者:曹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 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丽萍;阳大庆;周细国;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恩施地区常住人口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可能病因. 方法 统一采用自编的结石病问卷调查表,按目的抽取样本人群,通过面访与自填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恩施地区799名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水样进行水质检验,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地区尿石症患病率为20.0%.疾病、父系结石病史、饮食、生活习惯等对尿石症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结论 尿石症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恩施地区尿石症的形成主要受疾病、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社会因素、经济卫生水平的影响,可能与少数民族的不同特质有关,与饮用水关系不明显.
作者:刘涛;牟俊英;覃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方法 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年,纵向开展春秋螺情调查,比较三峡建坝前后环境变化并分析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结果 目平湖区三峡建坝后比建坝前枯水位升高1 m,洪水位降低0.5 m,枯洪水位落差缩减了1.5 m,年均水位升高0.9 m;年均气温升高0.8℃,平均降雨量增加466 mm.春秋两季活螺密度及感染螺密度建坝前后无明显变化,但有年间差异.草洲植树后,活螺密度逐年减少,第2年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三峡工程对目平湖洲滩钉螺分布影响不大,但湖洲钉螺分布与水位及植被变化有明显关系,草洲植树可改造疫源地,降低疫情.
作者:姚孝明;周应彩;赵正元;刘宗传;伍卫平;肖俊文;余秋兰;杨宇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在小片段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体外合成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比较RNA转录效率的高低,探讨siRNA体外合成体系中GMP的佳浓度.并以该法合成的siRNA对肿瘤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进行RNA干扰来验证其干扰效应.为简便、高效、低成本体外合成制备siRNA提供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广泛开展RNA干扰实验打下基础. 方法 以本实验室根据端粒酶hTERT基因(genebank gi:2347128)2653-2673位的核酸序列,构建的末端带T7启动子的部分双链DNA为模板,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方法合成siRNA.在siRNA体外合成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成的RNA量来比较RNA转录效率的高低;从而确定siRNA体外合成中GMP的佳浓度.并以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合成的siRNA转染Hela细胞.用TRAP-银染法和PCR-EIA分别检测siRNA转染后的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以验证其干扰效应. 结果 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siRNA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结果显示以GMP终浓度为5 mM时的RNA转录效率为佳.用该法合成的siRNA转染Hela细胞后端粒酶表达被抑制. 结论 GMP可提高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体系的转录效率,本实验研究的反应体系中以5 mM GMP终浓度为其佳.以该优化法合成的针对端粒酶hTERT的siRNA对端粒酶的表达产生了干扰效应.
作者:顾孔珍;江涛;樊冰;罗建新;彭剑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HIE和18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cTnI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 结果 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Tn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 结论 hs-CRP和cTnI的动态变化与HIE的疗程相平行,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作者:郑荣;陈芳;蒋姣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正阳县6年来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情况,为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依据正阳县2001~2006年结核病登记表进行病例登记和治疗转归队列分析. 结果 正阳县6年来共新登记肺结核病人3 272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3.73%提高到2006年的48.84%,涂阳新登记率从2001年11.48/10万提高到2006年的44.25/10万,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从2001年的78.57%提高到2006年的89.02%,其中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91.26%,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79.90%. 结论 正阳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实现了<规划>的中期目标和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
作者:赵永坤;袁建中;梁书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实施<规划>中期目标效果,总结经验,为实行<规划>后5年目标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队列分析法对2001-2005年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实施<规划>5年,可疑患者平均就诊率为181.47/10万,初诊病人平均痰检率为67.23%,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8.69/10万;在涂阳病人中,男女之比为2.2:1,60岁以上病人占37.08%,农民患者占74.82%;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为93.33%,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为80.11%. 结论 益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期效果已基本达到<规划>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万家银;李志明;杨建明;谢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30岁以上人失牙与修复情况.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各类人群进行了调查. 结果 调查人数为990例,失牙者689例(失牙率69.60%),修复人数为356例(失牙修复率为51.67%),总失牙数为5 999颗,人均失牙6.06颗. 结论 失牙率较高而修复率低;牙列缺失修复率高于牙列缺损修复率;不良修复体所占比例较高,占24.72%,且都属牙列缺损的对象,占牙列缺损修复的29.33%;男性失牙率高于女性;收入越低失牙率越高;收入越高失牙修复率越高.因不良修复体概念包含较广但无严格而细致的划分,本文所指不良修复体仅限自凝塑料制作的固定修复,基牙和(或)义齿Ⅱ°及以上松动、基牙脱落的各类修复体[1].不完全修复也计算为修复人数.
作者:李湘江;谭亮;袁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患者2 127例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分析. 结果 发现医院感染数138例,综合ICU科的发生率高.不同年龄组、是否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放疗、化疗等都与医院感染有关(经χ2检验P<0.05). 结论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视,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邵素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麻疹疫苗免疫的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为2012年实施麻疹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深圳市麻疹免疫的历年资料和免疫监测资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麻疹免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果 2004年监测结果显示,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6%,1983-2004年深圳市麻疹免疫投入成本为55 088 159元(2004年的贴现值),产出效益395 538 712元,净效益为340 450 553元,效益成本比为7.18,减少麻疹病人195 376例. 结论 接种麻疹疫苗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芙香;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促进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的实施. 方法 收集全县2006年麻疹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6年全县共发生8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141例,总罹患率为5.20‰,波及9所小学、5所幼儿园、28个村(居委会),发病高峰在4月1-20日,持续时间10~57 d,90.78%的病例集中在8月龄~12岁儿童,男女比1:1.014,幼托儿童和小学生患者占50.35%,≥8月龄的患者中35.11%无免疫史、44.27%免疫史不详、28.24%为免疫失败者,早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90%,全县8月龄~12岁儿童应急接种率达94.40%,暴发疫情迅速被控制. 结论 麻疹暴发集中在春季,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12岁,多发生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政府所在地周围,尤其学校和幼儿园是高发区域;引起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率不高;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重点地区、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或应急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孝明;张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麻疹IgM抗体检测对判断麻疹疑似病例的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抗体检测. 结果 2005-2006年两年间收集787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51.3%,其中小于1岁年龄组为11.6%;1~4岁年龄组为52.2%;5~15岁年龄组为32.7%;大于15岁年龄组为3.5%.阳性患者的构成比呈低龄化趋势,抗体阳性者中33.4%有免疫史.不同采血时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
作者:董文波;戴贵生;罗小成;何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实施学生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所小学,年龄在7~13岁间,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胸围,共获得7 189个有效数据. 结果 石家庄市7~13岁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生之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以及胸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石家庄市小学生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且发育较好.
作者:王生平;杨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对视力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方法 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 结果 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172例中有158例被确诊,符合率达91.8%. 结论 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视力筛查选仪,对早期发生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
作者:傅婵容;汪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永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06年永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75 806例,年均发病率134.04/10万,死亡590例,年均死亡率1.0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2.9%;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83.22%. 结论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是永州市流行广泛的传染病,近5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作者:周孝清;陈伯中;唐云丽;杨伟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沅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沅江市2003-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35.20/10万,居前五位的病种是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和腮腺炎,传染病死亡率居前三位的是肺结核、狂犬病和艾滋病. 结论 重点加强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狂犬病、艾滋病的防制,并严密控制其它传染病疫情.
作者:李辉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碘缺乏病(IDD)防治进展和现状,评价防治成果,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监测居民食用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用触诊法和B超法同时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儿童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结果 1999-2007年,碘盐覆盖率为98.99%,合格碘盐食用卒为93.56%;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由8.92%下降到6.82%,B超法由8.13%下降至6.71%;尿碘中位数稳定在241.48~320.59μg/L. 结论 三门峡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继续保持在消除IDD阶段目标,儿童尿碘水平和居民用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指标达到了消除标准.
作者:陈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 方法 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61例,尚有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为0.089/万,近五年平均发现率为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 结论 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作者:谢红英;武文斌;董黎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了解师范学院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分析影响学生产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 方法 整群抽取我院2006级在校学生共1 263名,采用自编问卷和CES-D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学生抑郁症状产生的因素. 结果 肯定有抑郁症状者占31.1%,可能有抑郁症状者占15.6%,无抑郁症状者占53.3%.女生、回族学生、非师范专业学生、放任型家庭和专制型家庭学生、内向型性格和混合型性格学生、经济水平较差的学生、经历负性事件的学生、患有生理疾病的学生、上网学生及人际关系一般者和较差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各种影响因素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际关系、负性事件、是否上网、性别、性格类型、生理疾病六个变量选入方程,与总分呈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性别与总分之间为正相关,其他为负相关. 结论 宁夏师范学院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1.1%.尤其是女生、回族学生、贫困生、内向型性格学生及经历负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经常上网也可致抑郁症状高发.影响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人际关系、性别、是否上网、性格类型、负性事件、生理疾病等.
作者:高广胜;王学良;李芸;李成江;吕国强;尹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河源市城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态度,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河源市城区2所中学24个班1 106名高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统一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受调查的1 106名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9.75%,其中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0.71%、78.93%、78.12%;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为54.88%;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报刊杂志(76.58%)、广播电视(65.01%)、学校老师(43.04%);希望进一步得到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为100%(全部),希望的途径主要为医务人员(39.04%)、广播电视(37.25%)、报刊杂志(30.56%). 结论 河源市城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对义滋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叶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 方法 选择长沙市2007年9月1 日-11月30日街头无偿献血者共25 217份,分别采用国产和进口抗-HCV ELISA试剂盒做常规酶免分析,对初筛阳性和可疑标本进一步用RIBA和FQ-RT-PCR做确认. 结果 25 217份无偿献血者EDTA抗凝血标本中,初筛抗-HCV阳性标本121份,其中男性52名,女性69名;可疑2份,均为女性;上述123份标本抗-HCV确认试验阳性52份(男性22名,女性30名),可疑20份,阴性51份. 结论 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初筛检出率为0.48%,确认HCV感染率为0.21%,低于全国HCV感染率.
作者:廖凯;罗佳;邹明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武冈市在校中小学学生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透筛查,对可疑结核病患者作胸部X线摄片及痰涂片检查. 结果 共查学生4 604人,其中城区学生2 040人,农村学生2 564人.在4 604人中,PPD阳性人数72人,阳性率为1.6%,其中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阳性率分别为4.5%、1.4%、0.4%,三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确诊各型结核病人18例,患病率为0.39%,其中城区学校学生6例,患病率为0.29%,农村学校学生12例,患病率为0.46%,农村学校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 结论 武冈市中小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许柏青;李龙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状况. 方法 收集烧伤病房2007年10-12月之间63例患者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随机引物扩增PCR(RAPD)检测其流行状况. 结果 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没有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除万占霉素外,MRSA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MSSA高16.1%~100%,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RAPD分型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型分别占12.7%、17.5%、9.5%、39.7%、9.5%、6.3%、4.8%. 结论 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高耐药性,以MRSA感染为主,基因型以Ⅳ型为主.
作者:王勇军;周建党;曹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吸烟及其对吸烟的认识现状.为学校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别访谈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某大学毕业生365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尝试吸烟率男生为87.63%,女生为79.52%;现吸烟率男、女生分别为65.60%和23.17%.绝大多数学生70.21%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知道吸烟与消化性溃疡、膀胱癌疾病有关的仅有36.43%、18.90%. 结论 大学毕业生吸烟率高,少数毕业生对吸烟与健康关系的认知不足,态度消极.大学校园开设戒烟干预是必要和紧迫的.
作者:杨建文;郑慧芳;张胜林;田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甲肝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国家<甲肝病人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外环境及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本次甲肝暴发是因学校饮用水被甲肝病毒污染所引起,共发病52例,罹患率4.56%. 结论 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学校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是降低学生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彭凌;梅华;熊瑞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 结果 6 351例体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全部阴性的有2 553例(40.19%);单项抗-HBs阳性有2 933例(46.18%);抗-HBs和抗-HBc阳性有197例(3.10%);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有136例(2.14%);HBsAg、抗-HBe、抗-HBc阳性有323例(5.09%);HBsAg、HBeAg、抗-HBc阳性有79例(1.24%);其他130例(2.05%). 结论 40.19%的受检人群未受HBV感染,且无保护性抗体;另有8.37%的受检人群呈阳性模式,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乙肝病情的发展.
作者:梁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2003-2006年中小学生动物致伤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控制和降低动物致伤发病率,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3-2006年到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所有动物致伤病历记录,选取其中6~19岁3 112例中小学生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统计分析. 结果 柳州市2003-2006年中小学生因动物致伤人数逐年增加,动物敏伤学生共3 112例,其中以6~11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为1 825例,占58.64%,在性别的分布上,男生高于女生. 结论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对预防动物伤害和狂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志玲;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流感监测系统的真实性,时效性及稳定性. 方法 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VP)、阴性预测值(PVN)以及监测数据代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 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PVP、PVN分别为62.5%、86.4%、45.5%和92.7%;流感样病例(ILI)数量变化比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变化敏感(P<0.01);病毒检测耗时较长,报出结果平均需32 d;2006年1-12月系统采样率为0.95%,病毒分离率为10.5%;从覆盖能力来看,全市大约覆盖了24%的人口. 结论 监测系统人口覆盖广泛,数据代表性较好.但受到流感病毒检测手段以及系统收集信息量的制约,难以及时发现流感暴发或流行.
作者:白杉;王萍;陈慧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佳时机与方法. 方法 将252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于足底溃疡发生前期、发生期和发生后期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12~48个月,观察干预前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 结果 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仪1例发生足底溃疡,B组、C组足底溃疡发生率分别下降了69.14%和46.7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发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预防教育,掌握自我护足的方法是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关键.
作者:莫江玲;魏中和;丁忠普;蔡亮;李彬;刘华;刘德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湘乡市肺结核流行及治管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处理. 结果 2004-2007年肺结核发病率为55.51/10万,涂阳登记率为34.86/10万;病例分布男性大于女性,比例为1:0.36,91.92%为农民,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可疑患者就诊率为1.25‰,初诊痰检率为86.59%,转诊率逐年上升,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及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复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应继续加强防治力度,实现<规划>目标.
作者:文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龙山县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分析查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2007年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总结及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有各类小学和幼儿园共351家,259家开展了验证,覆盖率73.79%;在开展验证的学校和幼儿园中共有新生9 214人,其中持有证5 494人,持证率59.63%,补证3 720人,补证率81.99%,补种5 848人,补种率80.56%;持证率、补证率、补种率指标均以城镇幼儿园为高,村级小学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补种、补证前后,持证率由59.63%上升为92.73%,五苗合格接种率由9.06%上升为82.08%;无论补种前后,基础免疫接种率均高于加强免疫,特别是白破二联疫苗接种率上升快(由9.39%上升为82.17%). 结论 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对于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加大力度,针对农村地区和加强免疫等薄弱环节,提高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的覆盖率和补种、补证率.
作者:黄传福;张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 方法 对143名X射线工作人员及150名对照进行临床检查及血常规检测. 结果 143名X线放射上作人员的自觉症状以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有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自觉症状明显增多趋势(P<0.01);放射工作人员指甲改变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放射工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白细胞计数(P<0.01)及血红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白细胞计数与放射工龄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0). 结论 长期小剂量的X线辐射可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至关重要.
作者:刘仁文;谢向阳;李秀兰;梁享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高科技方法,诊断胎儿致畸的原因,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 方法 采用半微量外周血培养法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并进行人类精子染色体检查. 结果 男方染色体及精子染色体异常率较高,经预防治疗后可治愈. 结论 胎儿畸形是由于男方染色体畸变引起,这是由于男方难免受部分X射线辐射,使精子中的染色体产生数目或结构畸变,此类疾病是可以预防治愈的.
作者:路思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天台人民医院消毒效果状况,为提高医院的消毒卫生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 结果 空气合格率93.9%,医务人员手涂抹样合格率69.0%,物表涂抹样合格率85.8%,消毒医疗药械合格率97.1%. 结论 天台人民医院的消毒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医务人员的手和物表应加强清洁消毒.
作者:孙丽华;李爱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宁乡县不同地理区划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2005-2007年宁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饮用地下水监测资料按不同地理区划、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共检地下水水样453份,所检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耗氧量、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铁、锰、氟化物、硝酸盐、砷、汞、镉、铬、铅.不同地理区划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除砷、镉、铬、汞、铅未检出,氟化物含量无差异外)各不相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体现出农村高于城区,西部山地和矿区高于农村其他区划的特点.而化学物质含量则按城区-中、东部丘陵平原-西部山地三个梯度逐步递减. 结论 宁乡县不同地理区划地下水水质因受不同地质条件和水井深度等的影响而不同.
作者:何章武;李雄伟;彭军辉;周仲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祁阳县餐饮业量化分级级别不同的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饮食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测,并作出评价. 结果 祁阳县2007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2006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的等级有关,A级餐饮单位合格率高,A级>B级>C级;县城城区高于农村乡镇;蒸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 结论 进一步强化对餐饮业的量化分级的监督管理,加大对C级餐饮单位和农村乡镇餐饮店的监督频次和监督力度.完善卫生设施.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提高餐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李云甫;邓海平;丁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安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安化县农村水质状况. 方法 在全县农村选择20个具有代表性的饮水点,在每年的7月和11月采样,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标准方法进行检验. 结果 200个水样总合格率为36.5%. 结论 安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受人畜活动影响比较严重.
作者:夏一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及其防护措施. 方法 对186名3所综合医院供应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水平不高.护士锐器损伤比例高,占43.5%;其次为听力减退,占10.8%;高温烫伤和皮肤过敏分别为5.9%和3.8%.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危害对其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职业安全.
作者:于静;杨永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厦门城区井水卫生状况,掌握目前城区井水水质资料. 方法 对辖区内的井水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为36.4%. 结论 本辖区自来水管网已分布普及,鉴于调查结果中井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消毒效果不佳的情况,我们认为本辖区的井水不适宜饮用,建议不要作为饮用水.
作者:梁英;李恩;陈颖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生活饮用水供应卫生现状,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方法 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版进行水样检测和评价.对全县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对供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培训前、培训后测试. 结果 2005-2007年共检测水样568件,总合格率为75.00%,三种供水方式合格率差异有显著差异(χ2=30.50,P<0.05).祁阳县供水单位基础卫生设施较差,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集中式供水输水管网陈旧老化,乡镇自来水厂没有自检能力.从业人员通过卫生知识培训后,卫生知识知晓明显提高,其合格率培训前后有显著性差异(χ2=263.38,P<0.01). 结论 强化卫生监督管理,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措施,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
作者:邓文轩;丁志军;李云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探讨洁阴舒洗液杀菌效果及毒性,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醋酸氯己定含量为702 mg/L的洁阴舒洗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用10 min,杀灭率分别为100%、100%和90.03%:沽阴舒洗液原液对家兔皮肤和家兔阴道黏膜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变态反应作用.
作者:刘仲霞;诸葛石养;林红;李凤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东安县糕点加工厂的卫生状况,为做好糕点加工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东安县1997-2006年全县51家糕点加工厂的产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十年来,全县糕点加工厂的糕点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合格率为84.1%,合格率县城高于乡镇,各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样品以干性糕点合格率高,湿性糕点低. 结论 东安县糕点加工厂产品质量偏低,特别是乡镇,今后应重点加强.
作者:吴丙玉;罗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直行小于5 cm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在B超引导和监视下,用射频治疗仪专用穿刺刀(以下称自凝刀)治疗,观察术后1、3、6个月的子宫肌瘤大小、形态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变. 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86例,6个月7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16%和98.96%.治愈率达到86.96%.直径≤3 cm的肌瘤,粘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有效率100%. 结论 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损伤小、费用低,易推广应用.
作者:刘花玉;张红英;陶光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患者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其治疗非常棘手.自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采用口服西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汝城县已婚妇女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为今后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登记询问病史组、乳房红外线透视组、常规妇科检查组(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镜检查组(对可疑者取活组织做细胞学检查)、阴道B超组、海极星聚光治疗组等进行全免费检查. 结果 本次查出妇科疾病发病率为56.61%,乳腺疾病发病率为7.57%.宫颈癌前病变6例,乳腺癌1例. 结论 加大妇幼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妇女防病、治病意识,定期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祝秀华;陈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 方法 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366例,预防组190例,对照组17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思连康,然后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疗效、止泻时间及腹泻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31例,发病率为16.32%,对照组继发腹泻67例,发病率38.07%(χ2=22.0493,P<0.01).预防组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止泻时间、腹泻总病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思连康能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象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类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初筛的139例TSH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超声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9例TSH阳性患儿均在颈部探查到甲状腺回声,其中确诊的2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CH)患儿中2例部分缺如,9例轻度增大,12例大小正常,21例彩色多普勒均显示丰富血流信号.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断分型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何碧婵;胡耀;蒋雪英;周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在宫外孕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78例需手术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9)和剖腹手术组(n=39).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剖腹于术组(P<0.05).术后两组经病理证实均为输卵管妊娠,无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肖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一般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孕检查时进行GDM筛查.有异常的建卡登记,统一管理,严密监护,若糖筛查结果正常,33周时再重复筛查,对110例GDM患者分为32周前、32周后两组对照观察. 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护理干预其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χ2=18.365,P<0.01). 结论 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断GDM,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GDM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凤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的关系. 方法 对91例孕妇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21.98%)孕妇EPDS评分高于13分,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得分也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部分孕妇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其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作者:蒋望雁;何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患病情况,做好防病治病的措施.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辖区4个乡镇已婚妇女2 638例进行普查. 结果 ①2 638例中患病人数1 973例,总患病率74.8%,疾病前三位依次为慢性宫颈炎67.1%,阴道炎12.8%,慢性盆腔炎5.6%.②患病率与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且随年龄上升有下降趋势. 结论 ①加强农村妇女宣传教育和保健工作,特别是生育期,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妇女.②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是促进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岳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治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静脉麻醉或无麻醉下对31例未婚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宫腔镜下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在宫腔镜下完成了宫腔镜检查及病理取材,无一例处女膜损伤、宫颈损伤和子宫穿孔.病理诊断增殖期宫内膜5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宫颈管息肉6例,宫内膜息肉合并宫颁管息肉4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粘膜下肌瘤1例. 结论 对未婚患者的可疑宫内病变,或宫颈管病变,在不损伤处女膜的情况下行宫腔镜诊治,同时进行病理诊断是切实可行的,易于为患者接受,为临床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梅;韩临晓;施永鹏;唐云;钟远玲;姚婉珍;黄美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性. 方法 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一次性注射甲氨蝶呤(MTX)50 mg,治疗输卵管妊娠. 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血β-HCG转阴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5);输卵管通畅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副反应少、成功率高、治疗时间短,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彭颗红;薛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安乡县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安乡县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一年来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18/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36.99%)、意外伤害(24.66%)、心脏病(12.33%)和脑血管疾病(8.22%),恶性肿瘤中以消化系统肿瘤占首位(29.63%)、意外伤害中以交通事故为主要原因(38.89%). 结论 结合安乡县的特点,继续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杨锋;谭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探讨、比较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 方法 全自动血培养及API细菌鉴定. 结果 52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为181例,其中8例为混合感染,阳性人数为172例,感染率为32.6%.以葡萄球菌属感染多,占阳性百分比的74.1%. 结论 葡萄球菌属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向敏;刘晓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率高,除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尚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气道的高反应,导致长程咳嗽,甚至诱发哮喘的发生发展[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8年2月在我院呼吸专科就诊收治入院的7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支原体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孟鲁司特治疗4 d和7 d后观察咳嗽情况. 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常规应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及对症治疗,辅以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后,咳嗽缓解与明显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减少粘液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可以缩短咳嗽病程.
作者:张小燕;邹商群;王玉屏;雷辉;熊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查我院妊娠期贫血防治情况. 方法 对1 383例围产保健资料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 妊娠期贫血发生率15.33%,经过积极治疗和饮食指导,贫血纠正率82.39%. 结论 对妊娠期贫血的防治工作不容小视,积极干预能降低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姣珍;田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生产后家庭访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方法 对我辖区(崇文门地区)2005-2007年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第一次和第二次产后家庭访视喂养方式比较,两次的喂养方式构成不同(P<0.01),第二次访视母乳喂养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次(P<0.01);第一次和第二次访视新生儿湿疹、臀红发生情况比较,第二次访视新生儿湿疹、臀红发生的比例均低于第一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一次和第二次访视脐部护理正确情况比较,第二次访视脐部护理正确率较第一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产后家庭访视医生的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劲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 结果 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部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邓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病因构成及护理.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43例新生儿黄疸病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以母乳性黄疸占首位353例(54.9%),其次是新生儿溶血病161例(25.0%). 结论 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是预防核黄疸的关键.
作者:黄美华;刘赛红;黄广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两种引产方式中止妊娠的196例孕妇病例资料. 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量、清宫率无明显差异(P>0.05),引产时间和引产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两种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肯定,创伤及痛苦小,各有优缺点,可按照孕妇体质及接受程度选择使用.
作者:吴小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羊水过少提供资料.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172例羊水过少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与结论 B超羊水指数法(AFI法)产前诊断羊水过少检出率为91.98%;羊水过少的发病率为4.47%;羊水过少常合并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羊水过少提示胎儿宫内早期缺氧;早诊断、早治疗羊水过少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杨先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奉化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该市范围内各产科分娩医院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出生的12 949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检出出生缺陷儿17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5%.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年龄有关.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前5位分别是: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结论 出生缺陷的预防要从孕前做起,要加强宣教,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孕前、孕期保健;要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能,尽早发现异常,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林琳敏;吕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年间出生围产儿17 236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212.35/万.围产儿死亡率81.81/万.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颌面五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的发生与产母居住地关系不明显,与围产儿性别、产母年龄关系比较明显.围产儿男性出生缺陷明显大于女性.母产年龄<20岁及≥35岁的孕妇所生产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大增加. 结论 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优生保健意识;做好产前保健,尤其是大龄孕妇;严格产前筛查、产前检查,早期诊断、早处理,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由于现有的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论是氯制剂、碘制剂还是醛类制剂均属于强氧化剂,广泛使用,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为寻找一种环保型消毒剂,本次采用纯天然植物以白芷、白芨、山奈、铁马鞭等12味中药制成的抗菌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能,进行了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生物法).结果:原液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3.43%、100%,原液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0.50%,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的生长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置37℃温箱90 d后,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大于90%,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大于50%.
作者:杨和平;易亮;高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吡虫啉原药致突变性和亚慢毒性. 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 结果 1.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2.亚慢性毒性试验:在高剂量水平(雌、雄分别为29.01和27.07 mg·kg-1·d-1),可引起雌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增高,引起雄鼠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减低,雌、雄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肌酐增高. 结论 本试验提示吡虫啉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对动物肝脏有损伤作用.SD大鼠亚慢性(90d)经口喂饲毒性的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分别为7.56和6.93 mg·kg-1·d-1.
作者:李华文;陆丹;吴军;马新群;杨秀鸿;陈坚峰;熊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本地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5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离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5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以呼吸道分泌物为主,占82.35%;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28株)、神经内科(10株)和肿瘤科(7株)为主;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50.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好,耐药率仅分别为3.92%、5.89%.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肿瘤科等科室,耐药率高且具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刘筱玲;杨长顺;周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混合质控血浆的制备、瓶间差和稳定性及其在室内质量控制(IQC)中的应用. 方法 制备凝血混合质控血浆,-20℃冰箱保存,选用体检组混合血浆进行瓶间差的测定,同时用Thrombolyzer Compact-X血凝分析仪上对体检组和患者组混合血浆进行稳定性检测以及常规室内质量控制的开展. 结果 混合血浆的分装引起的瓶间差很小.体检组混合血浆在-20℃冰箱保存120 d内PT-s、APTT、Fib稳定性良好,患者组混合血浆的PT-s、APTT测定值有增加的趋势,Fib降低.患者组混合血浆在90 d后三个检测项的偏倚(Bias%)虽然可以接受,但变异系数较大,不再适合作为室内质控物使用. 结论 凝血混合血浆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在单值水平上室内质量控制的使用要求.
作者:余启华;王孝华;易建文;佘鸥;欧阳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α1微球蛋白(α1m)、尿β2微球蛋白(β2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和中段尿样本,检测血清中的肌酐(Scr)、Cystatin C,尿中的Cr、NAG酶、α1m、β2m以及RBP.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尿白蛋白:尿肌酐<3.5 mg/mmol 20例设为A组,尿白蛋白:尿肌酐在3.5~35 mg/mmol 20例设为B组. 结果 Scr值在所有组(A组、B组以及对照组)均保持在实验室参考范围之内;血清Cystatin C:B组(1.93±0.22)与对照组(0.87±0.13)、A组(0.98±0.14)相比,明显升高(P<0.01);NAG酶:A组(68±5)和B(118±7)与对照组(24±3)相比,明显升高(P<0.01);α1-MG:对照组与A组是相近的,对照组为1.51±0.10,A组为1.62±0.11,而B组明显升高(2.70±0.31)(P<0.01);β2m: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1),即1.97±0.43和4.10±0.11 vs 0.79±0.17;同样,RBP:对照组为2.02±0.05,A组为11.45±0.06,B组为19.87±0.32,B组和A组vs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1). 结论 在2型糖尿病症中,血清Cystatin C是一项比肌酐更有效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早期肾小管损伤是以小分子量蛋白质和NAG升高为特点,它显示了早期肾损伤,预测了血清Cys-tatin C和Scr的改变.
作者:龚燕飞;刘湘林;彭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诺瓦克病毒性急性胃肠炎进行快速检测,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方法 采集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患者的1份粪便、5份肛拭和1份呕吐物,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 结果 实时荧光PCR检测有1份病人粪便和1份病人肛拭样本中诺瓦克病毒核酸呈阳性. 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
作者:卓菲;赵洁玲;文凤兰;肖性龙;陈传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致病菌和其药物敏感性试验情况,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方法 分离鉴定2000-2007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72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并对革兰阴性菌株进行了ESBLs检测. 结果 所分离的18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66株,占90.2%,产ESBLs菌40株,占21.7%;革兰阳性菌14株,占7.6%.药物敏感性测定显示菌株对亚胺培南,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他药物敏感性较低. 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经验用药的首选.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IL-15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收集91例RA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IL-1、IL-15的水平. 结果 RA非活动组和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高于RA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1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水平显著相关(r=0.813,P<0.05). 结论 IL-1、IL-15在RA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检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的水平,有利于监测RA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含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美国BD公司生产的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分析系统(960)快速分离分枝杆菌效果.方法采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同时用<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1]规定的中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L-J法)进行平行对照,比较其对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分枝杆菌的分离率、阳性报告时间. 结果 对1 449份标本用960和传统的中性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平行接种,960培养的阳性率为32.9%(482/1 449),传统的L-J法培养的阳性率为25.5%(370/1 44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61.65,P<0.005).960的污染率为2.3%,L-J法的污染率为6.5%,前者明显小于后者(χ2=29.42,P<0.005).阳性报告时间方面,14 d内支纤镜提取物(BF液)晚于其它标本;而对链霉素(STR)、异烟肼(INH)、利福平(RIF)和乙胺丁醇(EMB)全耐药菌株早于其它耐药菌株. 结论 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分离培养分枝杆菌可以明显提高分离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和减少污染.
作者:易松林;谭云洪;欧阳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ARCHITECT C8000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标本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 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KP)和λ-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质控血清和样本血清中的含量,分别进行线性、回收率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精密度日内CV值在0.79%~2.51%之间,日间CV值在0.91%~4.52%之间,线性试验表明,标本的稀释度与测定的浓度值线性相关性良好,样品回收率在97.78%~101.25%之间. 结论 该仪器主要性能指标评价符合文件要求,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临床标本分析检测.
作者:周兴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不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B法进行MRSA的筛选. 结果 894株阳性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8株,占8.7%,其中MRSA34株,占44.4%;2 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占27.3%,其中MRSA.522株,占61.3%.对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喹诺酮类药物比较,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由于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林立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检测抗-HCV ELISA室内质控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加样后立即处理、加样后4℃放置20 min再处理、加样后室温放置20 min再处理三种情况下室内质控品的吸光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测定室内质控品在放置1、2、3、4、5 d后吸光度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加样后4℃放置20 min再处理、加样后室温放置20 min再处理两种情况与加样后立即处理相比较,表现为吸光度值显著增高;室内质控品在放置过程中受细菌污染后,吸光度值会显著降低.二者室内质控品的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做抗-HCV ELISA实验时,需考虑到加样后延迟处理和室内质控晶使用时间对室内质控的影响.
作者:黄才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结果的主要因素. 方法 观察培养时间(24、48、72 h);培养温度(35℃、37℃、40℃);样品接种时间(0、20、40、60、90、120 min);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45℃、48℃、50℃、55℃);分别对水样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培养24 h与48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培养48 h与72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温度37℃时,水样菌落总数检出率略高,不同培养温度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立即接种与20 min接种,两者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0 min后接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5℃与48℃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50℃后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菌落总数的培养时间以48 h为宜;培养温度37℃时检出率略高;样品接种时间应控制在20 min之内为宜;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应为45℃左右.不能超过50℃.
作者:张勇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菌情况,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提供依据. 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按GB/T4789.7-2003,定量试验参照2004年浙江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微生物部分)的有关章节进行. 结果 306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40株,检出率45.8%. 结论 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较严重,是一种潜在的诱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提示我们食用水产品时应煮熟.采样方法以整体采集为佳.
作者:宋晓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一种通过快速检测荧光的生物监测法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应用价值,以解决传统生物监测法报告时间太长问题. 方法 分别将快速及传统生物监测指示芽胞在121.3 ℃高压蒸汽灭菌5 min和20 min进行热损伤和杀灭试验,比较两种指示菌培养结果,并分析其统计学差异. 结果 快速监测法3 h检测荧光的结果与其培养7d结果完全相符;在芽胞杀灭试验中,两种监测方法的结果也高度一致,差异无显著性(χ2=0,P>0.05). 结论 快速生物监测法3 h快速检测结果可靠,极大地缩短了报告时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周逞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状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2005-2007年收榆的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培养,将鉴定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病原学和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三年来我院微生物室共分离出葡萄球菌25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7株.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1株(52.04%),分离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4株(59.87%).(2)、MRS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耐药率都小于25%,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都大于70%. 结论 目前MRS分离率显著增高,加强MRS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高兰;孙圣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儿科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微生物分析仪对近3年本地区儿科、新生儿科感染患儿的相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428株致病菌.主要致病菌为志贺菌(75.71%)、鼠伤寒沙门菌(14.01%)、大肠埃希菌(5.1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10%).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低.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低. 结论 应加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并通过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对58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支原体药敏试验、衣原体抗原检测.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主要病原菌是细菌,以球菌类细菌为主,291株占51.8%,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5.6%,杆菌类细菌127株占22.6%;支原体97株占17.3%. 结论 开展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雅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 方法 按照TBM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临床确诊TBM病例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5例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为对照组.收集每个病人在首次腰穿的脑脊液和当天的静脉血标本,用胶体金标记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脑脊液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的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脊液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8.57%;血清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7.14%.脑脊液与血清的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此种混合抗原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诊断TBM的辅助方法.
作者:王文科;杨昆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献血者血液检测准确度,降低HBsAg漏检率,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因输血感染HBV的发生,提高血液安全性. 方法 使用两种不同ELISA试剂按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双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43 425份,共检出HBsAg阳性403份,阳性率为0.93%,其中国产试剂阳性269份,检出率为66.75%:进口试剂阳性375份,检出率为93.05%. 结论 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试剂都会存在漏检,应用不同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实施重复检测对降低HBsAg漏检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许华;李登科;刘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的动物眼刺激实验存在着评分系统主观性、动物个体差异等问题,因此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替代眼刺激试验方法,其中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是眼刺激性试验替代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本文就此介绍以绒毛膜尿囊膜为替代材料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作者:谢晓萍;谭小华;蔡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研究珠海市菜篮子食品中铅、镉污染情况. 方法 于2005-2007年从农贸市场、酒店酒家,按照随机采样原则,采集189份食品,依据GB/T 5009.12-2003、GR/T 5009.15-2003 所规定的方法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铅、镉含量检测. 结果 189份样品中,有17份样品的铅或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8.99%.单纯铅含量超标的样品11份,超标率为5.82%,主要是皮蛋,超标率有33.33%;单纯镉含量超标的样品7份,超标率为3.70%,主要是食用菌,超标率有40.00%. 结论 珠海市部分食品中存在铅和镉污染问题.
作者:张彩虹;胡小玲;张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岳阳市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物敏感分析,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方法 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测支原体,观察药敏结果. 结果 658例疑似NGU患者的标本共检出209例Uu阳性、26例Mh阳性、64例Uu与Mh合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1.76%、3.95%、9.73%.单纯Uu感染和单纯Mh感染中以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为敏感,Uu与Mh合并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以美满霉素较为敏感. 结论 该市的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普遍,药敏仍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敏感,支原体感染治疗时应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
作者:周楚红;杨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的稳定性及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方法 采用25~30 g昆明种小鼠,用pH4.5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注射量为:150 mg/kg),第6 d检测血糖,观察配置好的链脲佐菌素溶液对不同时间成模率的影响. 结果 0 h组的成膜率高. 结论 在造膜时应尽快完成腹腔注射.
作者:刘长青;宋立江;蒋东升;郭金铭;陈淑芬;李兴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砷和汞的方法,采用浸提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砷0.25 ng/ml、汞0.05 ng/ml,回收率分别为砷90.0%~95.6%,汞89.4%~95.3%.与湿式消化法测定结果比较,其测定结果和回收率、精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鲁兵;潘振球;王春娥;卢岚;曹华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和处置方法. 方法 2004-2007年收治17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采用锁骨带保守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12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锁骨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有效,无创伤.
作者:肖义军;熊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婴幼儿出血性直肠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过敏、宫内感染等因素有关,病程长,易复发,治疗上无特效药物.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为三七,具有消炎、止血愈伤、活血散淤、消毒消肿、排脓毒、促进伤口愈合作用[2];甲硝唑可抑制肠道内厌氧菌,并有免疫抑制、白细胞趋化作用[3].根据云南白药、甲硝唑的不同作用机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增强肠粘膜抗感染能力,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我们于2005年1月-2007年3月对消化内科收治的198例患儿采用两者联合灌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疗程不长,费用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可为;杨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47例患有2型糖尿病病例,行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作比较. 结果 与动态心电图相比,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灵敏性,在2型糖尿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运动平板实验出现阳性结果的概率与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差别. 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动态心电图有更优的灵敏性,对于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正国;裴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先对肺部病灶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为层厚8 mm,螺距1.5,管电压160 kV,管电流40 mA.常规剂量扫描除管电流为160 mA外,其余同低剂量扫描.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二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分别观察空洞特征并做出评价. 结果 56例肺部空洞性病变中,24例肺癌,20例肺结核,8例肺囊肿,4例慢性肺脓肿.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空洞形态和大小、壁厚度、壁结节、空洞内液平、空洞外壁及空洞周围改变的检出情况相似. 结论 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法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特征的检出情况基本相同,可作为临床肺部空洞性病变CT扫描的一种选择.
作者:殷少龙;赵春龙;于文东;冯庆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必存)注射液加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 结果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波立维)组总有效率达92.45%,显效率为75.47%,而对照组分别为77.36%和45.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作者:蔡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1].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菊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奥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 方法 24例躁狂症使用奥氮平治疗4周,利用BRMS、GAS、CGI-SI、TESS进行评价. 结果 8例痊愈,8例显效,4例进步,4例无效. 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治疗躁狂症安全有效药物,副作用轻微.
作者:成卓霖;李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 对70例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70例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中,经病理学证实,原发性肝癌35例(50%),其余病例亦都获得正确诊断. 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刺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技术.
作者:张洁;刘淑芹;朱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改良AO张力带固定法和镍钛聚髌器固定法治疗后膝关节的功能. 结果 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70.8%),明显低于改良AO张力带组(93.9%)和镍钛聚髌器组(96.3%),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三种内固定方法均可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改良AO张力带固定法和镍钛聚髌器固定法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刘宇林;曾参军;颜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组(56例)和单纯服用贺普丁的对照组(50例),经治疗9个月及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临床证候、总有效率等.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其肝功能复常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耐药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肝利湿汤对恢复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贺普丁的临床耐药发生均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肖跃兵;李铁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鱼腥草注射液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的全草经蒸馏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乳腺炎痰热咳嗽、痈疖等病症的治疗.因其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平喘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2004年6月-2006年11月,在我院门诊静滴鱼腥草注射液的患者中,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 对我院15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以咳嗽咯痰、纳差乏力、心悸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低热盗汗不明显;肺部影像学改变以病灶形态呈大片融合或斑块为主,多见干酪空洞及支气管播散灶;临床易误诊;血糖控制差者肺结核疗效差. 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二者互有不利影响,在肺结核、糖尿病患者诊疗过程中,应作结核、糖尿病的实验室过筛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玉梅;黄移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自制注吸分离系统在重度前房积血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手术技巧. 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6月对16例重度前房积血患者,运用自制的注吸分离系统行前房灌洗术:在相对的3、9点位各作一个角膜侧孔,一侧插灌注管,用含肾上腺素的林格氏液行连续灌注,另一侧用抽吸针头抽吸或用镊子夹取.清除一侧积血后,灌注管和抽吸管交换位置,再清除另一侧的积血. 结果 16例前房积血均清除干净.随访3个月~3年,矫正视力≥1.0者7例,0.5~0.8者7例,0.1~0.4者2例.15例眼压在12~20 mmHg之间;1例发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后行手术治疗.结论运用注吸分离系统冲洗前房积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李仁华;贾松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外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治疗.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经中西医联合治疗,有明显疗效的患者占治疗组比例的94.28%,而西医治疗有明显疗效的仅42.85%. 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单用西药治疗为好.
作者:沈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充分水化治疗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163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充分水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前,术后第2、5d的血肌酐水平. 结果 充分水化治疗组CI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结论 大量静脉补液充分水化治疗安全、易行,可显著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孙定军;杨侃;欧阳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本院42例糖尿病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发生率与糖尿病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部位以皮肤感染及呼吸道多见,其次是泌尿道感染. 结论 血糖高、年龄大、并发症重是糖尿病患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重要易感因素;治疗上,在严格控制血糖、积极处理感染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针对脓毒性休克病人的不同状况或不同时期,将多种方法联合起来加以应用.
作者:郑孝敬;陈增瑞;周朝阳;甘永雄;陈美霞;黄锡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TIA组或合并CI组双侧颈总动脉(CCA)的斑块检出率和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二试验组(TIA组与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H患者合并TIA和CI的脉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有关.上述指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
作者:陈四喜;侯循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 80例全部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5年.疗效为优68例(85%),良10例(12.5%),差2例(2.5%),优良率97.5%.术中出血60~25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50 min~3 h. 结论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减压充分适应证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吴卫;王胜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行PCI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和峰值速度比值(E/A)(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对比PCI术前后左心功能的改变.并以该类患者单纯药物治疗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PC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峰值速度比值(E/A)明显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均降低(P<0.05).随访6个月后PCI组心功能缓解率(86.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91%),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PCI治疗,左心功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周东晖;王琦;宋禾;金元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访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2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疗效. 结果 27例患者平均为62岁,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为28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按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5.30±7.91)分增加至术后(82.30±11.21)分(P<0.05),其中2例发生脱位,手法复位后未再复发,其余患者髋臼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未出现假体松动和下沉,也未出现截骨处骨不愈合. 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乔;谭本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Ca(OH)2甘油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及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患者需接受根管治疗90例98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根管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Ca(OH)2甘油糊剂和甲醛甲酚(FC)根管内封药,对其疗效和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Ca(OH)2甘油糊剂组痊愈和有效45例,占91.83%;FC组痊愈和有效34例,占69.38%;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 Ca(OH)2甘油糊剂用于根管内封药能有效控制感染和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
作者:何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 方法 应用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固定患足,经过多次手法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4例. 结果 矫正时间10.2~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效果参照Garceau改良评定标准,优30例54足,良11例13足,可3例3足,总优良率达95.71%. 结论 在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是一种效果明显、价格低廉且并发症较少的外固定材料.
作者:胡志勇;徐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儿童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诊治的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均行逆行输尿管造影(RU)或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输尿管呈倒J形或S形;治疗采用微创的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矫正复位术,术中将输尿管切断移到下腔静脉前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结果 6例患儿均术前确诊.术后3~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B超和IVU示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微创的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矫正复位术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结论 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MSCT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手术方法,而腹腔镜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效果满意,是腔静脉后输尿管有效的微创治疗新手段.
作者:刘立宇;范本祎;齐琳;陈湘;齐范;申鹏飞;张时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内质网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折叠和寡聚化,还参与脂质代谢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又是细胞内钙储存器.糖饥饿、钙平衡紊乱、糖基化抑制、二硫键结合减少和突变蛋白质的表达等情况引起内质网腔内未折叠、错折叠蛋白聚集,导致内质网的应激反应,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的细胞凋亡.近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损伤内质网,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终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本文主要就近来研究比较深入的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及与脑缺血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唐璐;张智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TSG10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候选者,定位于11p15.1-15.2,其编码产物TSG101蛋白N 端区与泛素结合酶(UBC)同源.有研究表明,TSG101基因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其转录子在某些肿瘤细胞中发生了异常剪接,其产物TSG101蛋白可能有转录因子的作用;也有可能作为一种显性负调节子参与泛素系统对细胞周期的调节转录因子的作用.
作者:吕翔;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耐量受损起因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此阶段已呈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强调尽早发现糖耐量受损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措施,可降低糖耐量受损向糖尿病的转化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夏娟;喻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综合防治效果,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登记在册的8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管理和行为干预,随访观察治疗结局并与项目实施前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P=0.00)和患者(P=0.03)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控制血糖(P=0.00),降低医疗费用(P=0.00). 结论 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周指明;邱德星;肖森林;许俊国;丁振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213名中学教师中,亚健康发生率为69.99%.41岁~年龄段亚健康发生率高为78.59%,31岁~年龄段次之为72.08%,二者均显著高于21岁~、51~60岁年龄组(均P<0.01);22岁~年龄组与51~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49名发生亚健康症状的教师,症状表现以躯体症状的疲劳发生高为77.03%,其次是咽部有异物感,发生率为63.60%;心理症状以多梦、休息不好高为62.31%,其次是记忆力差,发生率为55.01%.亚健康教师工作压力评分为43.35±25.35,健康教师为23.75±22.9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1,P<0.01). 结论 永州市冷水滩区在职中学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付出与收入反差大,考试压力、学生升学率,学生的管理,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中学教师的健康水平.
作者:夏荣发;胡艳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规范用药、定期体检、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情绪调节等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在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疼痛、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总体评价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健康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娟;杨丽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KWL策略开展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5~70岁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KWL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价两种策略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高血压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 结论 KWL策略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海峰;闫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Ⅱ型糖尿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1年1月-2006年6月,某医院9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及599例无院内感染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Ⅱ型糖尿病合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为13.69%.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医院内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47%.单因素分析表明,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的种类、糖尿病并发症、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手术、昏迷与Ⅱ型糖尿病的院内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多、合并并发症是Ⅱ型糖尿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可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Ⅱ型糖尿病医院感染的监测,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梁享生;颜建吾;李秀兰;梁维;刘凤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定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定等预防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结果 我院在救治人禽流感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 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晓阳;陈立华;陈杏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们经常要使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种数据,每种统计分析软件各有各的长处,也有其短处,如果我们能够取长补短,恰如其分的正确使用,确实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笔者在多次用EXCEL作相关与回归分析实践之中,发现如果能够很好的使用,将会给我们的工作节约许多时间,比SPSS统计软件做同样的相关与回归确有许多优点,现在将其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蒋云凯;陈雄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如何实行科学管理着手,将传统执法转为电子化管理、科技执法,创新执法机制,建立卫生监督预警信息平台,强化事前监督、分类监督、协同监督,查防并举、堵疏结合,同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注重队伍综合素质建设,努力实现卫生监督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俞晓红;张战赛;王世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停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肝硬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90.10%),其次是家庭(78.6%).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对象分别为医护人员、配偶及家人、亲戚朋友. 结论 帮助肝硬化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跃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医疗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的应对膊依法应对,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预案,加强培训与演练;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建设;加强交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是促进医疗机构在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邸泽青;陈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医学教学的要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实习教学(改良PBL教学).本文介绍了改良PBL教学法的概念、特点以及消化内科具体实施方法,并对改良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郭勤;沈守荣;彭伟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在集贸市场从业人员中开展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探讨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 方法 随机抽取东莞市大朗镇部分集贸市场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禽流感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禽流感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禽流感相关知识、高危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1.44、1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干预前后,正确洗手可预防禽流感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07%、86.57%,正确洗手率分别为42.65%,6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对集贸市场从业人员禽流感知晓状况和高危行为有明显改善,应继续加大健康干预力度.
作者:余祖卫;温敏敏;吴敏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高专医学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泽智;曾铁功;伍石华;马新华;蒙松年;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方法 采用对比观察方法将2007级成人专科医学生分为两班,即A班42人,B班41人.A班采用定向沟通式教学法,即由教师教学定向、学生自学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B班学生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对两班学生由同一位教师集中进行授课并规定相同的学时.课程结束后由同一位教师采用同一考核标准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对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A班、B班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达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定向沟通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对成人学生非常有效,对提高学生学习具有极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脑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医师教学质量. 方法 选择本院脑外科本科实习生12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各60人.对两组实习生考试成绩及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 两组实习生阶段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期末考试、附加题成绩及五项能力自我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其采集病史、综合分析、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能力,全面提高实习生教学质量.
作者:杨志林;柯以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与分析电话回访对肺结核病人的作用. 方法 通过78例肺结核病人出院后第一次(一周内)与出院一个月时电话回访比较,了解患者对肺结核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 结果 经多次电话回访患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电话同访能改善病人遵医行为,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幼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医疗市场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文章阐述了在骨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提出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朱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内容与计划修订、增加实验带教老师、学生自主全程参与实验等.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志军;费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洪江区艾滋病(AIDS)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提出今后防治工作的措施. 方法 对1998年以来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及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8-2007年12月全区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117人,其中病人77人,累计感染率155.59/10万(117/75 200),病死率66.23%(51/77). 结论 洪江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主要分布在城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有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监测和行为干预等措施.
作者:潘虎;蒲虹波;陈又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艾滋病相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AIDS相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35岁以下7例,占87.5%;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62.5%.6例同时诊断AIDS和恶性肿瘤;2例先有恶性肿瘤,以后发生AIDS. 结论 HIV感染后,进入AIDS期易并发恶性肿瘤,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AIDS与NHL等恶性肿瘤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和相似的某些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对感染或肿瘤等疑似患者要长期动态检测HIV抗体,尽早确诊,积极治疗.
作者:刘明恒;陈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对象服用美沙酮情况,为治疗和监管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辖区内三个美沙酮门诊登记在册人员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由美沙酮服用人员匿名填写. 结果 美沙酮服用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6.1%~80.0%,美沙酮维持量在60 ml以下的占82.0%,每天服用一次的占94.6%.在服用美沙酮期间,伴有毒瘾发作的占15.6%,与吸毒伙伴有接触的占17.4%,伴有吸毒行为的占28.1%. 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费用低,效果好,93.4%服用人员自我感觉良好.美沙酮维持治疗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有公安禁毒部门参与,严加管理.
作者:刘金涛;袁利和;杨梅;贺述柒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