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1例和对照组51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1.37%)明显低于对照组(7.26%),感染程度较对照组轻,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感染控制管理应用微生物检验,能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吴吕燕;蒙小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口腔的修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治疗效果三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已经治疗的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4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其中语言功能和语言功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先天性缺牙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宝芹;戴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8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尿素(Urea)、尿微量白蛋白(UAlb)、β2微球蛋白(U-β2MG)及胱抑素C(Cys-C)检查,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及各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rea、UAlb、U-β2MG及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项生化指标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庆;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精子DNA损伤对试管婴儿助孕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准备做试管婴儿的精子标本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NA损伤程度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观察其精子DNA损伤对助孕结局的影响.结果 损伤组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比率、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活力、试管婴儿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等方面均明显劣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损伤组胞质内单精注射(ICSI)受精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显示,损伤组活产率为34.7%,流产率为12.7%,正常组活产率为56.8%,流产率为11.86%,正常组的活产率明显高于损伤组,流产率明显低于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DNA损伤检测对试管婴儿的临床风险预测具有重要参考,此方案适合精子损伤程度较小的精子,对试管婴儿助孕结局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合理的依据.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标本采集具有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的为对照组,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通过规范化标本采集及检验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并制定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到的不合格微生物标本346例,对其种类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共346例不合格标本,其中无菌体液标本占比1.7%,分泌物标本占比3.5%,粪便标本占比7.8%,血液标本占比19.7%,尿液标本占比31.2%,痰液标本占比36.1%;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取样不规范、标本污染、条码错误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能效,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沟通,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作者:顾芬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尿常规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别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尿沉渣镜检的各项指标的检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尿常规干化学法(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能够弥补各自的不足,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袁成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临床诊断糖尿病时使用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这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使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统计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97.30%)比对照组(78.3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糖尿病时,生化检验的检验有效率比常规检验更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更大,可以将其视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首选方案.
作者:郭里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贫血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除MCH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检验中,采用血常规检验,可实现鉴别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治贫血提供可靠参照,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沈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43例),临床路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43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在健康教育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评分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为骨科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及质量.
作者:崔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疟疾血细胞进行分析检测,并针对得到结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省市医院就诊的疟疾患者57例,获取血细胞涂片,对其进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完成分析观察.结果 在57例血细胞涂片中,间日疟45例,恶性疟12例.其中,白细胞正常41例(71.93%),白细胞减少10例(17.54%),白细胞升高6例(10.53%).在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24例(42.11%),升高7例(12.28%),正常16例(28.07%),出现可疑现象10例(17.54%).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23例(40.35%),升高27例(47.37%),减少5例(8.77%),无分类结果2例(3.51%).出现白细胞异常散点图7例(12.28%),且均为间日疟.红细胞正常39例(68.42%),减少12例(21.05%),升高6例(10.53%).血小板减少41例(71.93%),升高2例(3.51%),正常14例(24.56%).结论 在血常规检查当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直方图异常,并且白细胞分类及散点图异常时,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寻找有无疟原虫.
作者:陆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过敏性咳嗽患儿的血清过敏原.方法 临床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患儿90例设为过敏原组,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敏原的差异.结果 过敏性咳嗽患儿的阳性率为62.22%(56/90),对照组阳性率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28.29%)、柳树(13.35%)、皮屑(8.32%);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是鳕鱼(18.79%)、螃蟹(15.23%)、牛奶(10.32%).结论 过敏性咳嗽患儿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英;牛莉莉;闫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5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确诊为胃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 各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CEA、CA125、CA19-9、CA242、PG1、PGR水平均与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可达91.4%,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胃癌可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湖农场居民盐碘尿碘检测结果,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方法 选取农场1,000例居民进行盐碘、尿碘测定,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7年2月1日,盐碘测定使用直接滴定法实施定量测定,而尿碘测定则使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实施测定.结果 抽取1,000例居民的盐样,其中碘盐合格率为98.00%、碘盐覆盖率则为99.00%、合格碘盐使用率是99.7%;抽取尿样一共1,000份、尿碘范围在179μg/L-372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为255μg/L,尿碘在50μg/L以下的占比为5.00%、在50μg/L-99μg/L之间的占比为15%,在100μg/L-299μg/L之间的占比为50.00%、而含量大于300μg/L的占比为30.00%.结论 应在新湖农场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措施,供应合格的碘盐,能预防碘缺乏病.
作者:任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参加临床血常规检验的13,424人,其中60人检验不合格,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验13,424人,不合格发生率人数为60人,占总人数的0.44%.在60例不合格对象中,患者自身原因占33.33%,医护人员原因占28.33%,采集方法、时间因素占21.68%,血液检测设备原因占8.33%,成份制备原因占8.33%.结论 想要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首先需要确保受检者情绪的平稳,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职业道德水平、检测的把关、设备的优质才能够更好的进步和完善这一质量工作.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产妇作为本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取产前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免疫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对于免疫检验项目确诊为异常时,及时进行干预,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控制.对比两组产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孕妇均发生高危妊娠现象,实验组通过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后早期对孕妇实行了相应控制,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5.00%;常规组未接受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终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5.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与控制高危妊娠因素,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万长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在临床检验分析前,对综合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本文在我院选取360份生化检验标本对其进行分析,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并且标本严格按照检验生化分析前的不同控制方法,将标本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0份.对照组进行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6月,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控制;试验组进行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1月,采用综合质量控制方法,对两组控制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采用综合质量控制,没有严格按照三查七对进行执行、没有及时将标本送去检验以及标本留取不正确的例数要明显少些,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采取综合质量控制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检验的精度,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鼻饲、保留灌肠、中药外敷和中成药静脉滴注等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在住院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对比,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明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中心接收体检的正常病例80例为探究对象,对每位接受体检的患者都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措施,并将采集的血液平均放置在两个试管当中,将正常的血液放入对照组(试管1),将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放入观察组(试管2),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数据变化和生化检验的准确率.结果 对80例病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其出现溶血反应前后的尿素氨、血清葡萄糖、肌酐、尿酸等指标中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氧酶、血钾等指标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标本,观察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35.00%,对照组的临床生化检验准确率为97.50%,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发生溶血反应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生化检验成果,降低了酶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因此,在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必须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各类指标的检测准确性.
作者:韦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七项指标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健康对照组200例,脑卒中患者组1,525例,冠心病患者组326例,用相同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CY及血脂七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HHCY与非HHCY两组比较TC、TG、LDL-C、APOB、L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HDL-C及APOA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脑卒中患者和冠心病患者HCY及血脂七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TC的比较参数分别为t=-0.312,P=0.755和t=-0.833,P=0.405,无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CY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与血脂同时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宏伟;吕雪霞;胡吉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按照循证护理方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患者满意度及焦虑疼痛等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意外脱管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疼痛、焦虑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意外拔管风险发生,提升医疗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效仿及借鉴.
作者:朱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56例.两组均进行各项性激素水平检验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睾酮(T)、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时,性激素检验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患者的FSH、E2、PRL、T、P以及LH等性激素水平,能够在不孕症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良好的协助作用,有效提升不孕症的诊断效果,在早期对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徐州地区患尖锐湿疣的女性,在其外阴及附近的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的意义.方法 从2017年4月-12月341例尖锐湿疣标本中提取HPV的基因组,先通过PCR对DNA进行扩增,再利用反向杂交技术,通过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①HPV呈阳性的有247例,占72.43%.22岁-41岁为患者集中年龄段.②在247例HPV阳性受检者中,有193例单一感染,占78.13%;54例多重感染,占21.87%.在HPV单一感染患者中,6型和11型是主要的感染亚型.在HPV多重感染患者中,共出现了5种多重感染型,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在多重感染患者中,高危型和低危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结论 徐州地区尖锐湿疣的女性患者的好发年龄段为21岁-41岁,单一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6型和11型为主要感染类型,多重感染中,混合感染比例较大.
作者:牛璐璐;王丽;胡书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学、安全、有效地临床用血,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杜绝不合理用血.方法 收集灵山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成分输血10,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的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 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各种血细胞抗体、血浆蛋白抗体、致热原、细菌污染及过多过快的输血等.对于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在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单纯性荨麻疹)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黄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分别对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24 h尿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同时,按照肾病综合征患者是否并发血栓再分组,对上述指标进行进一步比较.结果 观察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D-二聚体及24 h尿蛋白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并发血栓组的患者这两项指标的比较又显著高于未并发血栓的患者,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受检者的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进行反映,对其血栓出现倾向进行预测,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的合理治疗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血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集的血生化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48份标本入组研究,分析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改进方法.结果 本次入组研究的血清样本中,共计40份合格标本,不合格样本数为8份.标本采集过程不规范、抗凝剂好血液比例不均和标本存放不合理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依据医院的相关规范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工作,合理安排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并做好血清样本的保存工作,防止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郭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和体检人群共20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血清胆固醇偏高者81例,所占比例为38.94%,明显高于血清胆固醇偏低者(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清胆固醇偏低者影响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清胆固醇偏高者影响因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以偏高较为常见,多系由原发性疾病引起,临床应高度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验准确性,保障诊疗准确安全.
作者:王军华;张前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CRP、PA、PCT、SA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P、PCT、SAA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P、PA、PCT、SAA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极高,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儿准确的病情数值,有利于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周作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PPA手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下的检测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为28.88%(67/232),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21.98%(51/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依据对照组TPPA手段为基础值,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敏感度为93.38%,特异度为97.29%.结论 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效果显著,不仅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TPPA检测手段,而且存在重复性优良,结果科学合理等优势,避免临床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曾仕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搜集的5,200例儿童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组(2,600例,接受社区干预方法)和N组(2,600例,未应用社区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见症状发生率(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腹痛、呕吐等).结果 M组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腹痛、呕吐等常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显著.
作者:秦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结果分析.方法 对我县城区一所小学腹泻学生128例行肛拭,分别采用培养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观察培养法的检出率.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培养法检验,显示阳性患者7例,阴性患者121例,阳性率为5.47%.结论 粪便肛拭粪便中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时,采取培养法效果显著,检出率较高,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唐曼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精细化护理对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肾内科精细化护理实施前(2017年10月-12月)和精细化护理实施后(2018年1月-3月)递交至检验科的标本各100份为研究样本,实施前递交标本为普通护理标本采集组,实施后递交标本为精细化护理标本采集组,对上述两组标本的质量合格率加以比较研究.结果 精细化护理标本采集组递交标本的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标本采集组(P<0.05).结论 加强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运送知识培训,将精细化护理理念融入于标本采集工作之中,可显著提升标本质量合格率.
作者:曹政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64例乳腺肿瘤术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常规化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各32例.结果 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后,可以大大减轻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梁颖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肠梗阻以其病程发展快常危及生命而成为腹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患.在治疗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手术成为必要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寻求恰当、简单和合理的方法确定手术时机,笔者根据临床肠梗阻指数评分法,对随机抽取的我院2015年以来收治的48例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作了回顾性分析,对肠梗阻指数在肠梗阻腹外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江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PR)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PCT与CPR联合检测,对两组PCT、CPR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CT、CRP水平及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CT与CPR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成效.方法 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进行检验,而观察组采取静脉血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不用的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均有着不同的影响,相比末梢血检验,静脉血检验的结果更有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
作者:苏大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血脂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LDL-C、HDL-C、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可显著提高确诊率,全面了解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大力普及.
作者:王莉;张文娟;戴金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TM)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原发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CLI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糖链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均得到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CA199阳性检出率为77.77%、CEA定量检出率为86.66%,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7.77%,均高于对照组0、0、2.22%(P<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为早期诊断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梅;姜桂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方法 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100例.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对照组未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组进行质量控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以临床病理检查为标准,研究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强,采取可行的对策,加强质量控制,可提高检查符合率.
作者:尹华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122例患者检出尿糖阴性患者15例,阳性107例;在血糖检验中检出空腹血糖正常11例,空腹血糖升高111例;餐后2 h血糖正常17例,餐后2 h血糖升高105例.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4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每组21例患者,纳入同期2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三组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和非静止型地中海贫血组两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具有指导型意义,地中海贫血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检者,因此在机体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应警惕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作者:朱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1例单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TNM分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年龄、女性与实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是独立特征.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单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相比,有其特征性病理表现,多发生于女性,患者年龄更小,临床中应注意女性、低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且患者的预后状况往往较好,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采取诊断、治疗方案.
作者:侯明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45例对照组为未溶血血液样本,45例实验组为溶血血液标本,对比两组各项生化检测指标.结果 其中,实验组ALT、AST、TBIL、DBIL检测结果远高于对照组,ALP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TG、UA、GLU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在临床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剑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合并与不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日-2017年11月30日于我院住院的179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组,即无DR组和DR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检χ2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结果 两组的年龄、BMI、糖尿病程、高血压病程、脉压差比较,DR组均高于无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LDL、TCHO、TG、HbA1c、UA、ALB、ck-mb,DR组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的HDL低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CK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其他肾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的鉴别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情况.
作者:汪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并展开临床检查确诊的5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盲选出同一时间段内来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志愿者,即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中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的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中的性粒细胞、血小板(PLT)及白细胞计数(WBC)数值明显较低,淋巴细胞数值要明显高些(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明显较高,功能白球比例(A/G)与白蛋白(ALB)水平要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可以对患者的血细胞功能和生化指标进行有效掌握,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和客观的医学数据,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超声监视下用胃管行膀胱冲洗清除膀胱血块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超声监视下置入F16一次胃管,用甘油注射器冲洗抽吸清除膀胱血块.结果 超声监视下一次性彻底清除血块,不需行膀胱镜或者电切镜清除血块.结论 超声监视下胃管行膀胱冲洗血块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清除彻底,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作者:许凯;刘荣;王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51.4±10.73)mL,对照组为(170.5±20.8)mL,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5±0.5)d,对照组为(4.8±0.6)d,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5.8±1.3)d,对照组为(9.2±2.1)d.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并针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院门诊部2016年1月-2018年1月西药处方进行随机性选择,选出4,000张西药处方,对其中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提出应对建议.结果 4,000张西药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有380张,占9.5%.其中联合用药影响疗效有80张,占21.1%;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有81张,占21.3%;药物选择问题有78张,占20.5%;药物用法用量问题有82张,占21.6%;用药重复有59张,占15.5%.结论 针对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我院应从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增强医师严谨对待处方的意识、健全处方监管机制等方面改善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韦启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大出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共82例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患者.参照组:依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发出血液成分.研究组:本科参与制订输血方案.结果 输血前1 h两组的Hb、HCT、PT、APTT、PLT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输血后3 h研究组的PT、APTT明显的比参照组的缩短,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运用机采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止血效果明显,从而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率,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检查的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8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检查对象均接受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了解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且高于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检测方便且检测准确率良好,将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细胞学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不同血型志愿者66例,分析血液细胞学检查前相关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比观察患者血液标本放置0.5 h与6 h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情况,并观察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与6 h血小板、红细胞分布、血小板体积分布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结果 在红细胞与白细胞方面血液标本在放置0.5 h与6 h的检验结果对比(P>0.05);血液小本放置0.5 h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明显低于放置6 h(P<0.05);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的血小板水平明显比放置6 h高(P<0.05);低温下血液标本放置3 h的红细胞分布、血小板体积分布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均低于放置6 h(P<0.05).结论 血液标准留置时间与温度会对临床血液细胞学检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人员在血液细胞分析前对血液标准留置时间与温度有效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选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调查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对从我院出院但病因尚未确定的患者进行继续观察.结果 本研究55例患者中,得到确诊的患者54例,临床确诊率为98.18%.确诊为风湿性疾病患者31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者1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5例,其他患者4例,患者出院时未诊断的患者1例.本研究患者ESR≥100 mm/h或CRP≥100 mg/L的病情,可能因患者罹患风湿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或肿瘤导致.结论 临床上大多数不明原因的发热病是常见的疾病,风湿性疾病占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比例较多,而且这些年正在逐年的增加,因此风湿性疾病很有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主要病因,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胸椎骨折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科室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施以常规治疗和微波理疗法,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而言,微波理疗可显著提高腹胀治疗有效率(P<0.05),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及腹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及不适症状发生率也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波理疗在治疗腰椎骨折腹胀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富俊;侯根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评价及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耳鸣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耳鸣治疗效果;耳鸣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耳鸣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应用效果确切,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缩短耳鸣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体检检验危急值管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的40批团体体检检验患者,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批,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危急值管理,对比两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是19.1%,观察组是6.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危急值管理在团体体检检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3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粪便标本的比重高,占总比重的47.5%、其次是尿液标本,占比为25.0%.各类型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以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分析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后发现应从体液的采集、送检及检验3阶段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规范体液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标本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进而不断提升体液标本的整体质量,使送检标本的及格率不断提高,达到检测疾病检测率的终目标.
作者:闫宏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健康体检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 研究组的TC、TG、AST以及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清学、肝功指标水平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准确性高,能有效反映患者肝脏是否受损.
作者:梁礼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单盲的原则将这68例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中18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4例患者表示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1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3例患者表示满意,7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79.41%;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晓静;薛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行血常规检查时采用末梢血、静脉血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入院行健康检查的185例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取血行血常规检查,按挂号单双数分组,观察1组人数93例(取静脉血进行测定)、观察2组人数92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中常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观察1组静脉血的PLT、Hb、RBC、HCT高于观察2组末梢血,而1组静脉血的WBC水平低于观察2组(末梢血)(P<0.05).结论 临床在血常规检查中选择静脉血进行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2日-2018年4月22日期间本院收治的各种细菌感染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对.结果 对比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可有效诊断细菌感染,并可对感染程度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参照组(21.43%)(P<0.05).结论 在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吕燕;熊生杰;杨未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型监测运用到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108例,并依据不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3个组别,轻型组包括36例患者,中型组包括36例患者,重型组包括36例患者,并选出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正常妊娠人44例当作对照组,为全部患者辅以西门子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监测,比较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中型组、轻型组、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中型组,中型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肌酐、尿素氮、尿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中会有所上升,且依据肾损害的逐步进展而有所上升,对中型与重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损害患者具备较优的诊断功效.
作者:潘景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将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各4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A组与C组均直接进行生化检验,B组则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再进行生化检验.探讨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结果 三组相比,B、C两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总胆红素(TB)上均比A组高(P<0.05),在总蛋白(TP)上均比A组低(P<0.05),而B、C两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会严重干扰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性下降,临床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可采取高速离心法来规避高脂血症对结果的干扰,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哲;黄朝任;陈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细菌室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1周、感染前住院时间长、有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鼻饲机械介入操作等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当早期行细菌学检查确定致病菌,且应当减少鼻饲等机械介入操作,降低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频率,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感染率.
作者:王琼;李军;吴晓春;倪玲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作研究组,再抽选此期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情况能够作为脂肪肝有效检验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92例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调查分析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病因、血小板抗体产生与PTR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0例,其中输注无效19例,无效率为63.3%;血液病患者PTR率为36.4%,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易引起PTR,对抗体阳性者要进行血小板配型,选择相配合的血小板输注,以减少PTR发生.
作者:韩日成;卓少贤;张家明;刘红杏;刘海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抽取所有患者血样标本作为观察组,抽取30例健康血样标本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凝血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患者凝血检验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了解到患者止血功能状况,有助于提前将保护措施做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7例,观察组患者3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实行临床优质护理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罗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患者90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低于观察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准确,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建议使用静脉血采血的方法.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根据B超检查方式不同,将10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准确率和各征象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75%)高于对照组,各征象检出率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和腹部B超相比,阴道B超影响因素更少,与病灶更贴近,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分早期组30例,临床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尿白蛋.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都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早期组和临床期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早期组明显低于临床期组.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和症状都明显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早期组优于临床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短期应用静脉推注前列地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并发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俊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PCT)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有无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PCT水平、白细胞(WBC)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水平和WBC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WBC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清降钙素检测方法诊断脑出血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分辨率,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血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国家级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所有患者进行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查.结果 首次血糖测量结果前者血糖值为(7.214±1.525)mmol/L,后者血糖值为(6.786±1.534)mmol/L,组间比较P>0.05;在进行3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前者血糖值(6.542±1.421)mmol/L,后者为(6.811±1.368)mmol/L,实验数据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检测结果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便,经济消耗性低,不仅能够为患者提高健康保护,还能够缓解其经济压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肖燕青;谭晓明;陈丽芳;江志锐;叶密玲;余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尿常规常用四项指标检测,分析总结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病情分级3级患者NAG、UTP、mALB、β2-MG水平较病情分级2级患者更高,病情分级2级患者NAG、UTP、mALB、β2-MG水平较病情分级1级患者更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诊断患者肾功能损伤价值高.
作者:王振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入的96例慢阻肺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8例,对两组生活质量、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阻肺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于今后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经尿道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硬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发生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物品准备齐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婉玲;余东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体液免疫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病区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分为三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各50例,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IgM水平,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组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其次是中型颅脑损伤组、轻型颅脑损伤组.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高,患者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补体水平的变化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元峰;张力;万小菊;杨平来;赵鹏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在手术时间、VAS评分、ODI评分、疗效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极其不舒适情况,对照组出现6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疗效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极度不舒适情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冠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18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入选者分入全身细菌感染组(n=32)、局部细菌感染组(n=69)和病毒感染组(n=84),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比三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全身细菌感染组PCT含量为(32.98±15.58)ng/mL,阳性率为93.75%;局部细菌感染组PCT含量为(6.00±1.94)ng/mL,阳性率为81.16%;病毒感染组PCT含量为(0.08±0.02)ng/mL,阳性率为4.76%.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能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是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杨惠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检测对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门诊孕妇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妊娠早期贫血患病率为26.47%,妊娠中期贫血患病率为51.43%,妊娠晚期贫血患病率为79.55%,妊娠贫血合计患病率为59.19%.结论 加强孕妇血红蛋白的检测,对贫血的孕妇,及时向她们提供孕期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莫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在门诊采血室消毒隔离中应用PDCA对减少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970例接受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找出工作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包括从护士、患者及管理等3个方面讨论采血室消毒隔离的护理质量主要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9.18%、0.21%、1.21%,对照组分别为95.46%、2.27%、1.86%,P<0.05.结论 PDC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门诊采血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1 h、3 h、6 h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与采血1 h时相比,结果 显示3 h后血糖指标会有明显上升(P<0.05),6 h后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丙谷转氨酶、尿素氮水平与1 h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3 h、6 h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与1 h的对比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会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标本采集后尽快进行生化检验.
作者:谢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在本院接受宫颈病变相关检查的525例患者,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为所有患者开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针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开展阴道镜下活检,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结果 有442例宫颈病变患者,占比为84.19%;其中384例患者为良性反应性改变,占比为73.14%,阳性病变患者58例,占比为11.05%,两种诊断方式的LSIL以上阳性率对比,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疾病时将其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可以对早期宫颈病变及癌变发现.
作者:许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81例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免疫球蛋白各指标(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免疫球蛋白以及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指标检测,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雄燕;黄少珍;潘练华;马婉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以及所占百分比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加以分析.结果 在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其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标本量少(21.81%)、凝血(37.27%)、溶血(12.72%).结论 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的工作规范以及操作规范,以此保证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有效性.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克罗米芬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促进成功受孕.
作者:林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78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的39例乳腺增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洁;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特点,依次划分为肝癌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每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AFP、TP、ALB、SOD.结果 健康人员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AFP、TP、ALB、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员组和肝炎组的AFP、ALB、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员组和肝炎组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AFP、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TP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肝病患者,对AFP、TP、ALB、SOD进行检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单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排班制度的改革.方法 通过对传统排班模式的分析,针对原有弊端进行排班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工作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班次工作时间.结果 科室通过排班制度的改革对护士资源重新进行了调配,优化了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 儿科门诊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芳;王冰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及安全输血.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328例拟输血患者.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指标.结果 1,328例拟输血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77例,阳性率5.80%.抗-E在Rh血型系统中占据29.87%,抗-D为2.6%,抗-C与抗-e、抗-c的比率均为1.3%,以抗-E为主.在其他抗体特异性中,自身抗体占20.78%.在MNSs血型系统中,抗-M占12.09%.77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中产科占29.87%,血液内科27.27%,消化内科、感染科分别为6.49%、5.19%.结论 对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可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溶血性输血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新凤;唐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58例尿液检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可行对策.结果 本组1,358例患者,21例尿液检验不合格,占1.54%(21/1,358).关于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7例(33.33%)容器不达标,5例(23.81%)标本污染,2例(9.53%)采集时间不合适,2例(9.53%)标本量少,1例(4.76%)送检时间延长,1例(4.76%)标记不清楚,3例(14.28%)其他.结论 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检验操作各个环节,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ODI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于本院就诊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患者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B组患者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ODI功能优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B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比A组的明显降低(P<0.05);B组的ODI功能优良率比A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能够有效地缩短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术中组织损伤,促进术后功能的康复.
作者:刘永亮;杨艳丽;刘合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处理诊断图像.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B超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治确诊其中13例患者为阑尾炎(15.11%)、10例为胆囊炎/胆石症(11.63%)、10例为泌尿系结石(11.63%)、9例为肠梗阻(10.47%),其中肠套叠4例、肠道肿瘤伴肠扭转以及结肠癌肠道狭窄各2例、肠粘连1例、8例为胰腺炎(9.30%),其中水肿型5例、出血坏死型2例、过敏性紫癜1例,其余36例为其他疾病.而CT检查结果显示,13例为阑尾炎、9例为胆囊炎/胆石症、9例为泌尿系统结石、9例为肠梗阻、8例胰腺炎、38例为其余疾病.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67%,仅出现2例误诊(其中胆囊炎与泌尿系统结石各1例),误诊率为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因而可以在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冯庆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行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6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有效率,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江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所接受血清检验的孕中期孕妇,54,000例孕妇的检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检测上述孕妇血清当中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浓度(F-βHCG)、甲胎蛋白浓度(AFP).结果 孕14周孕妇的F-βHCG浓度与AFP浓度同孕16周-20周孕妇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所有孕妇当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占比为0.74%,其中DS、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占比为57.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占比为12.50%;年龄在35岁以上孕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孕妇(P<0.05).结论 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对减少出生缺陷而言有重要意义.
作者:嵇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影响的因素和耐药性,并且制定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根据.方法 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临床感染状况进行判断,调查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实施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中,检出病原菌有180株,医院内感染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针对18种抗菌药物平均的耐药情况:AmpC酶产生有80株,产生ESBLs酶的病原株有60株,产生AmpC酶与ESBLs酶的有40株.产酶菌和广谱抗菌药物和临床广泛应用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相对严峻,对细菌培养与药敏监测增强,及时通过经验治疗改成针对菌种性治疗,选用敏感性较强药物,防止广谱抗菌药物长期性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作者:胡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早期流产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及其相应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中抽取12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妊娠状况分早期难免流产组(40例)、早期先兆流产组(40例)、正常妊娠者(40例),各研讨对象均接受血清孕酮(P)、雌二醇(E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指标测定,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难免流产组P、E2指标均高于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正常妊娠组P、E2指标虽高于先兆流产组,但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难免流产组PR、ER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先兆流产组PR、ER与正常妊娠组比较,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流产与孕妇体内孕激素、雌激素和相应受体间存在直接关系,维持正常妊娠一定程度上依赖相应受体和雌孕激素.
作者:陈家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单纯下肢骨折患者1,676例,统计分析这些病例Wells评分、D-二聚体检测、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根据回顾病例数据分析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结果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合判断下肢骨折病例中预判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结论 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可以用于下肢骨折病例的DVT的早期筛查.
作者:殷诺;吕波;潘明芒;薛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躁狂症患者血锂浓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狂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为门诊患者,观察组为住院患者.对比分析两组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点上的血锂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点的延长,血锂浓度增加,且两组的0 h血锂浓度分别与本组6 h、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点上的血锂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锂浓度检测中,取得血锂标本后尽快检测,并进行低温封闭保存,然后严密监控其采血时间和碳酸锂血药浓度,以提高狂躁症患者血锂浓度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卢瑞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于本血站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为对照组(n=50)献血者给予常规的血液项目检测,为观察组(n=50)献血者基于常规血液检测基础给予ALT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分别对比两组对象血液检测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标本报废率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实验室检测、ALT初筛检验ALT阴性、阳性的血液标本获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出水平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初筛检验可有效降低血液标本的报废率,该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黔北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黔北地区6所中学5,60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黔北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的检出率都超过了30.0%,其中焦虑因子检出率高,达到了77.0%;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黔北地区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多个层面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学校要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作者:王智;何静;宋兴勇;杨映萍;陈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64例(2015年10月14日-2017年10月14日期间)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胺碘酮),各20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87%),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新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CKD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将其划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检测血清中肌酐、钙、磷与PTH水平,且作对比.结果 CKD处于Ⅲ期、Ⅳ期、Ⅴ期患者,其血清钙水平较CKDⅠ期、Ⅱ期及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CKDⅢ期、Ⅳ期、Ⅴ期患者血清磷水平较Ⅰ期、Ⅱ期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CKDⅡ期、Ⅲ期、Ⅳ期、Ⅴ期患者肌酐较CKDⅠ期组、对照组,高于后者(P<0.05);CKDⅢ期、Ⅳ期、Ⅴ期患者血清PTH水平显著高于CKDⅠ期、Ⅱ期及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Ⅲ期CKD患者,需及时实施降血磷治疗,预防可能出现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作者:万德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200例妊娠期妇女,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观察组采取FBG和HbA1c的联合检测方式,对照组采用FB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FBG联合HbA1c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FBG联合HbA1c检测在GDM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能够筛查出具有GDM风险的孕妇人群.
作者:曾丽;江演珠;连炬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通痹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中医组服用通痹胶囊,西医组服用来氟米特片,中西医组联合来氟米特片及通痹胶囊,空白组使用维生素C安慰剂,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组的自身抗体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赵守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入的124例再次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前次分娩方式是否为剖宫产分为两组,各62例,观察组产妇为前次妊娠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对照组选择分娩方式为非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情况,并统计两组产妇分娩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延长、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也增加,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中,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粘连、脏器损伤、先兆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剖宫产术增加了妊娠妇女再次妊娠后行剖宫产的治疗风险,因此临床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按照剖宫产指征严格执行而慎重选择.
作者:郑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估算DTC患者及Gravse甲亢患者对公众人群的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门诊DTC 131I清灶后低剂量评估患者以及44例Gravse甲亢131I治疗患者资料,患者口服131I后测量剂量当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衰减方程.依据人类社会活动模式,计算患者对公众人群的RD.结果 相同时相点随距离延长剂量当量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距离处随着时间延长剂量当量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评估患者服药2.4 d后距离100 cm处,Gravse甲亢患者服药5.4 d后距离100 cm处,两者体外辐水平基本达到无需特别防护的要求.
作者:董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中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5月-2018月3月期间收治的胃脘痛患者7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药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35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55%(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后期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得到患者广泛认可.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干预治疗胃脘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既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临床胃脘痛的复发率,中西医联合治疗,安全系数高,无明显不良反应,获得患者一致认可和青睐,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新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重症中毒患者采取床边血流灌流(HP)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急重症中毒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与床边血流灌流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及护理干预后,18例痊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病情特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床边血液灌流应用在急重症中毒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
作者:陈伟群;刘正生;李芹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原累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糖原累积症患儿.按照抽签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治疗,即: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50例,采用玉米淀粉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效果.结果 临床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明显偏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尿酸水平均偏高,且大部分伴有肝脏增大、低血糖、酸中毒等临床症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4.0%),两组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肝脏增大、低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等,采用生玉米淀粉对患儿进行长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生长因子,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加速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BDNF的研究进展.
作者:成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来对小儿癫痫灶进行定位,并评估癫痫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PET分子影像技术与EEG、MRI等传统影像学检查相比,对小儿癫痫灶的定位价值更大,尤其是颞叶癫痫.PET分子影像的检查结果多采用视觉分析法进行评估,若结合SPM软件评价则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脑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PET分子技术与MRI融合能够优势互补,提高检测小儿癫痫灶的敏感性,减少漏诊.PET分子影像技术在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诊断上具有特殊价值.PET分子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单胺受体功能来评估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也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金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也逐渐在改变,糖尿病肾病也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高发慢性疾病.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佳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方法具有起故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可以调节血糖,控制血脂指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减少患者因治疗而产生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林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采取文献分析法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骨科中的研究及应用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总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骨科中的主要应用方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在肋骨骨折、关节外科以及手外科的临床治疗中均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在骨科疾病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原野;曾跃林;陈铖;谭海涛;吴安平;朱崇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是确保临床安全输血的保障.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应针对其错误干扰因素加以分析,同时探究避免的方法.本文就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错误干扰以及其避免进行综述.
作者:路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检测仪器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台性能强大的分析仪器是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但在使用前,必须对其检测系统性能进行深入评价,这样方能保证临床检验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本文在分析医学检验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期为确保医学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潘细牙;胡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中笔者将对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介绍降钙素原的基本概念,分析降钙素原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成果.
作者:徐瑞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聚合酶链又名扩增体外基因技术,属于一种体外扩增DNA技术,其初是由Mullis等人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且操作便捷,可在体外快速放大所需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个DNA片段,实现从fg到μg的延伸,实现经琼脂糖的电泳效应,利用溴化乙锭对DNA进行染色,借助紫外灯可轻松用肉眼看到DNA的扩增过程.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进展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作者:胡红梅;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院的检验科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这是临床患者入院、治疗以及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对医院检验科生化项目中影响室内质量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研究目前院前急救急诊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具体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保障急救工作快速有效、安全便捷进行展开,使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患者救治率得到提升.
作者:郑明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着很大的进步,教育行业为医疗事业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在基础教学中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同时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在我国医疗事业当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就围绕高职教育中的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展开叙述,希望能够推动能够我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建立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上的研究方兴未艾,现行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还没有提出明确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必须要建立合适的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满足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治疗的需求,从而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因为改良后的德尔菲法具有集思广益的特性,所以本文应用改良后的德尔菲法来建立产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从而得出认同度比较高的结论,为临床护理管理和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柳正丽;陈百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每年都发生大量医疗纠纷,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承担.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中有过失的医疗纠纷及其概念、特点.根据高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实施范围、服务水平、人员配置、服务人群、服务质量、机构设置等特点,认真分析了高校中医院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民法原理结合医疗实践对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进行研究加强服务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司法制度的日益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加之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备加关注,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作者:司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很多人被肿瘤所折磨.本文中所提到的CTC检测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所出现的新型方法之一,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对于肿瘤患者病情有一个合理的监控.在本文对这种技术做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在具体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价值.
作者:陈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应用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的意义并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120例妇女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宫颈癌筛查.行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及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结果 120例妇女行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出27例高危型HPV.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出30例高危型HPV,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宫颈癌筛查过程中采取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方法,检出率与常规方案具有较强一致性,应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李永赞;李磊邦;谢悦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近3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中选取80例,这些患者的选取都符合一定的纳入标准.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的患者均为40例.对A组患者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施以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其他保持不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有效性.结果 临床指标上,A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镇痛药使用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B组;另外在治疗效果上,A组患者情况优于B组.上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较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而言,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机械治疗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效果显著,该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肖志原;陈名睿;金其凤;肖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灵山县人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围产期孕妇共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按常规方法分娩;观察组采取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0%)高于对照组(80.40%)(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0%)、感染率(24.00%)优于对照组(85.20%、60.40%)(P<0.05).结论 临床上应积极给予围产期孕妇进行B群链球菌检查,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适当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郑青;黄勤庆;王劭;陈富远;梁庆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规避措施.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78例作为本研究的生化检验标本提供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溶血组(139例)和未溶血组(139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4mL,溶血组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使其均发生溶血;而未溶血组的血液标本按照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规范化流程进行处理,确保其无一例发生溶血.然后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与未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相比,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等各项生化检验值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生化检验指标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干扰,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失真,因此,临床需积极重视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积极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才能大程度上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汪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人群的RDW和RF水平.结果 高活动期患者的RDW、多种RF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期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RDW和RA相关炎性因子可作为判定RA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黄瑞玲;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5,875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血液样本、脓及分泌物样本、尿液样本以及呼吸道样本等,分别采取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器进行检验,观察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结果.结果 血液标本阳性率为5.86%,脓及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51.87%,尿液标本阳性率为20.78%,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11.27%,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青岛地区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3月送至青岛解码医学检验所进行MTHFR基因分型的样本共51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55例,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结果 510例样本中,CC基因型占比为20.59%(105/510),CT基因型占比为45.69%(233/510),TT基因型占比为33.73%(172/510);男性人群中CC基因型占比为20%(51/255),CT基因型占比为45.10%(115/255),TT基因型占比为34.90%(89/255);女性人群中CC基因型占比为21.18%(54/255),CT基因型占比为46.27%(118/255),TT基因型占比为32.55%(83/255),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岛地区人群中MTHFR基因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
作者:周阳;田园;马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罗定市高氟地区水改后饮用水氟检测结果,提升高氟地区饮用水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4年-2010年罗定市高氟水地区5个自然村(连州车战村、连州鱼龙塘村、生江镇云桂石塘基村、素龙凤塘大岭脚村、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饮用水氟含量,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饮用水中氟化物合格标准为:氟化物≤1.0 mg/L.结果 2004年-2010年共收集水样本101份,合格91份,总体合格率90.10%,10份水样本氟化物超标,超标率9.9%.2004年、2008年、2010年水样本氟化物合格率均低于90.0%;5个自然村饮用水氟化物总体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9);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的饮用水氟化物合格率显著高于连州车站及连州鱼龙塘村,校正χ2=4.085、4.602,P=0.043、0.032;各村落改水后氟水平均显著低于改水前(P<0.001).结论 罗定市高氟地区氟改水工程实施后饮用水氟水平显著低于氟改前,但仍旧有部分水源存在氟超标,需加大防治力度确保群众饮用水氟含量维持正常范围.
作者:张硕;陈玉明;罗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进行诊疗的艾滋病肝胆外科患者(共62例)通过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31例研究组应用常规康复管理,31例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对2组艾滋病肝胆患者的康复效果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3d内2组的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手术3d后研究组明显回升,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且P<0.05;术后发热、术后肺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在术后发热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0.05;2组在肝胆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P>0.05.结论 在艾滋病肝胆外科中,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茂裕;邓建宁;蓝智;谢彩英;覃绍坚;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的阳性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3年期间临床共送检标本数3,670份,标本类型主要是痰、全血和尿液标本等.结论 这3年期间,该院所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作者:胡成侠;庞敏;胡梦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验证博晖微流控HPV全自动核酸检测法(简称博晖微流控法)检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HPV的临床性能.方法 选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已被亚能膜杂交法检测224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由博晖微流控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确认.4例已知不同基因型别的样本重复检测3次,用于批间精密度验证.6个不同基因型质粒依次稀释后检测,用于灵敏度验证.结果 在224例样本中,博晖微流控法检测出92例阳性(75例单基因型和16例二重或多重基因型),阴性132例;膜杂交法检测出99例阳性样本(78例单基因型和21例二重或多重基因型),125例阴性.根据结果评定标准,博晖微流控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70%(89.35%-98.82%)和98.47%(94.59%-99.81%).批间精密度为100%.HPV6,16,42,52和HPV18,31检测限分别为1.0E2 copies/mL和1.0E3 copies/mL.结论 博晖微流控法是一种具有重复性好、灵敏性和特异性高,适宜各级实验室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的检测方法.
作者:范菲楠;聂署萍;萧晓友;陆学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晚期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的妊娠产妇1,2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研究组620例,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及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晚期妊娠计划引产中,低位水囊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引产总有效率的提升,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提倡.
作者:童婷婷;虞晴;尤子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尿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的2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09株(70.13%),革兰阳性球菌54株(18.12%);真菌35株(11.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8.70%和65.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耐药趋势日趋严重,临床需加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作者:于花;刘敏;史顺;冯笑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腰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空白组、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各20例,统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的BMI、FINS、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相较治疗前均有差异(P<0.05),并且空白组与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针药组与中药组在降低T、LH方面强于针刺组;针药组较中药组或针刺组改善FINS效果明显(均P<0.05);3组治疗前后FPG、FSH无差异(均P>0.05).结论 腰腹部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中药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以及调节内分泌紊乱,效果确切,易于操作,安全性高,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谷娜;季小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复发性自然流产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2对有复发性自然流产表现的夫妻共164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异常分布,评价其与流产的关系.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为16.5%(27/164),不存在夫妇双方均异常情况,多态变异率13.4%(22/164),显著高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多态变异核型中,以46,XN,inv(9)(p12q13)比例高54.5%(12/22),其次46,XN,21pstk+为22.7%(5/22),46,XY,1qh+和46,X,Yqh+均为9.1%(2/22),46,X,Yqh-为4.6%(1/22).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能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且与多态性变异关系密切.
作者:班少雯;梁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 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高的是Ⅰ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检验与药敏情况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100例患者,37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7%(37/100);63例呈阴性,占63%(63/100%).②粪肠球菌:青霉素类有药敏反应,沙星类无药敏反应;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有药敏反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帕拉西林他唑巴坦轻微药敏反应;肺炎克雷伯菌:培南类有药敏反应,环丙沙星、磺胺甲硝唑、头孢克洛有耐药.③尿检阳性者,总有效率为97.2%(36/37);尿检阴性者,总有效率为95.3%(60/63).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细菌检验及药敏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疗效显著.
作者:黄晓辉;张黎;王江凤;刁玮凤;迟小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发生的499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 ICU病原菌数量多,其次为呼吸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在49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76株,占比95.39%,革兰阳性菌株23株,占比4.61%;2015年-2017年,我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比在31.06%;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及丁胺卡那等敏感性较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 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相关防护意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推荐临床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使用.
作者:韦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排卵前后人类宫颈粘液当中的促激素以及黄体生成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的基本状况展开检测.方法 从本院参与免费孕前检查的育龄妇女中选取20例纳入研究对象,所有纳入人员均进行外周血采集并经B超确认排卵.整个排卵期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针对宫颈粘液以及血液中的孕激素、雌二醇以及LH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人体宫颈粘液中的孕激素、雌二醇以及LH的分泌模式类似于外周血,LH以及雌激素的分泌峰值发生在排卵前的24 h左右,孕激素的分泌从排卵前的24 h开始逐步升高,但是总体分泌浓度明显比外周血更低.结论 针对排卵前后人类宫颈粘液中雌激素与黄体分泌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对于更好地识别排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维娟;李彦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中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50例的血清标本,利用总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毛细管区带电泳-免疫消减法电泳以及免疫固定电泳,对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有49例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检出底部狭窄,区域有α区、β区,或者γ区,或者β区和γ之间,高尖的M蛋白峰;IgA k型、IgAλ型有各5例,IgG k型、IgGλ型各15例,IgM k型有2例,双克隆k型有1例,k型轻链型有4例、λ轻链型型3例;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基本和毛细管区带电泳-免疫消减法结果一致.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通过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M蛋白以及存在M蛋白患者的具体免疫类型,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冯振华;杨婷婷;戴伟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3例冠心患者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我院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胆红素及与LDL-C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TBIL、DBIL及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TBIL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负相关,LDL-C水平与冠脉病变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LDL-C联合检测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慧霞;马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和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 非妊娠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组,但两组人群的25羟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结论 妊娠期女性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虽然高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但两组人群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孕期常规检测并补充维生素D十分必要,同时非妊娠育龄期女性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
作者:李阳;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门诊患者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24 h尿蛋白量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标本合格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规范化流程的指导,可显著提高标本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姣;崔巧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妊娠常规产检的3,224例孕妇.其中由临床医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有213例,并对其进行妊娠分期:孕早期(T1组63例,孕1周-12周)、孕中期(T2组80例,孕13周-28周)、孕晚期(T3组70例,孕29周-40周).另外选取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各50例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分析所有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中T1、T2、T3期的FT3、FT4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健康孕妇组,TSH、TPOAb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且两组孕妇中T1、T2、T3期的FT3、FT4、TPOAb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各分期之间FT3、FT4、TPO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中T1、T2、T3期的HbA1c分别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且两组孕妇中T1、T2、T3期的HbA1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各分期之间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HbA1c、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已成为检测妊娠糖尿病病情的良好指标,能够为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永梅;杨永强;张群;雷志红;陈雄云;尤芳芳;廖美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病患者1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者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外周循环血液样本5mL,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肝病患者143例经病理确诊肝癌组35例,肝硬化组48例,肝炎组60例;肝癌组检测血PIVKA-Ⅱ、AFP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而且肝硬化组、肝炎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阳性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者(P<0.05).结论 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邱志琦;朱嫦琳;詹建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报道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按常规方法操作,涂片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染色,油镜下分类200个-300个有核细胞,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为阳性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ELISA)法,以30例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实验组,30例未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47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中检出噬血组织细胞阳性者35例,占7.44%.噬血组织细胞阳性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IL-6水平为(213.51±99.92)pg/mL,高于噬血组织细胞阴性对照组患者的(131.95±62.17)pg/mL(P<0.01).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TNF-α水平为(72.98±19.59)ng/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4±18.96)ng/L(P<0.01).结论 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高水平IL-6及TNF-α表达,说明本组病例在肿瘤细胞作用及自身免疫紊乱和持续感染作用下,使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促使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浆膜腔积液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和组织细胞噬血现象.
作者:王增祺;王耀文;郎晓东;胡学亭;马军;刘义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两种不同方案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检验实验探讨,分别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和快速血清学两种方法检验,其中实验方法为快速血清学,对比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结果 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方法和实验方法分别为92.31%、70.51%,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75.00%,阴性符合率:83.33%.结论 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相比,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推广意义明显.
作者:路畅;马艺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所有原始数据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38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88株(49.9%);革兰阴性菌1,557株(46.1%);真菌135株(4.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44.5%和31.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5.3%和60.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耐唑胺的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分别是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18.0%)、内窥镜科病区(9.0%)、神经内科病区(8.3%)、神经外科病区(8.0%)、心血管外科病区(7.0%)、呼吸科病区(5.7%)、肝胆外科病区(4.6%).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区病原菌检出多,是因为该病区患者多为重症高危人群,与侵入性治疗、住院时间较长、长期卧床造成免疫力低下以及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结论 快速、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是诊断和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任微;林森;赵汐渟;张苗;褚美玲;王璐;张明磊;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7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1,752份血清标本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使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分别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酶联免疫法的检测阳性率与胶体金法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均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维刚;夏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报道孕期漏检罕见抗G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党盼玉;夏爱军;张保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