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外科诊治及进展.方法: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结石大小、数量、形态及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全部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门诊随访无症状患者急性发作行急诊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15例,3例做中转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少,具有绝对的优势,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可随诊观察,择期手术.
作者:王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硬化萎缩性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有限,效果不一.应用白介素-2局部封闭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7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居敏;赵继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四隧道法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实施双股双隧道PCL重建术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采用胫骨导向器,使胫骨隧道与胫骨的角度控制在50°~60°;胫骨侧的骨髓道入口位于胫骨结节内下侧,出口在PCL止点四边形的斜对角.外上隧道出口为前外束,内下隧道为后内侧束,两隧道出口均在PCL止点范围内,其间有3~5mm的骨桥间隔.股骨骨道采用Inside-out技术:自前外下入路,即标准的前外入路下方,半月板的上缘钻入;定位就在足迹内,要求骨道中心距胫骨平台后缘的距离不少于15mm.以表盘法定位.在两隧道内应有4~6mm的骨桥间隔.术中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残端,并同时治疗修复合并损伤.移植物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使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27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PDT试验:阴性18例,(+)阳性6例,(++)阳性2例.Lysholm评分:术前48.4±6.8分,术后92.7±5.3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ner活动评分:术前3.3±1.3分,术后6.7±0.9分,两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四隧道重建PCL重建术能达到解剖重建的目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高强;胡雅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合理选择内固定物提供参考.方法:收治长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锁定桥接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同时安全性好,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作者:杨灵平;安海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尽管近10年高血压得到了有效治疗,冠心病的诊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心衰的发病率仍有增高的趋势,而扩张型心肌病则是除冠心病、高血压以外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病因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性、遗传性、病毒性、免疫性、酒精性,临床表现则表现为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猝死.2008年3月~2010年5月应用洛丁新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扩心心衰患者30例,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浩;胡静涛;张晓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目前仍然是基层医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术中及术后止血是每个泌尿外科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2008~2011年采用气囊腺窝内压迫,术后第2天开始从气囊内放水以利于腺窝收缩,术后止血效果好,不需牵拉气囊尿管,减少了术后膀胱痉挛和尿道狭窄的发生,术后腺窝内无血凝块,拔尿管后排尿通畅.
作者:金庭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和患髋功能.结果:内固定良好,随访期间患髋功能优良率达90.09%,骨折全部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不良反应.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无并发症,且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双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高能量Plion骨折的局部软组织并发症.方法:对36例高能量plion骨折进行分析.术前、术中进行软组织广泛网状小切口减压并遵照AO内固定原则进行骨折内固定.结果:以上36例均获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结论:广泛网状小切口减压可有效避免高能量Plion骨折的局部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尚君;王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与效果,以期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收治分娩产妇380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共12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16%.在治疗中,行子宫切除10例,子宫保留110例,其中子宫切除组的新生儿转ICU治疗与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保留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诊断与合理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胸廓成形术应用在单纯胸管引流感染的胸膜腔不能自行闭合,没有满意的肌肉肌瓣或不能填满脓腔,或者肺不能有效膨胀,这样需要胸壁本身塌陷来消灭残腔,行胸廓改形术.目前胸廓成形术仍是治疗慢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手段.大限度消灭残腔,大限度减少胸廓畸形,保证手术一次成功,是多年来临床一大难题.2003~2010年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患者50例,运用分段保留肋骨,充填残腔内的新胸廓成形术[1]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帅;姜传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右旋美托嘧啶在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拟行此类手术的肝癌患者40例,按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右旋美托嘧啶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同一水平,观察意识消失时间及寒战发生率,分别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及手术开始时(T2)、术中30分钟(T3)、70分钟(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血压、心率、体温、BIS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手术结束后统计丙泊酚使用总量.结果:B组T2、T3、T4时SBP、MAP比A组降低(P<0.05);B组T2、T3、T4时HR比A组减慢(P<0.05);丙泊酚使用总量B组小于A组(P<0.05);意识消失时间B组小于A组(P<0.05).结论: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右旋美托嘧啶联合用药与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和不良反应,而且在有一定镇痛作用的同时增强了镇静效果,临床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陈立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门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40例,随机分成盐酸莫西沙星片观察组270例和头孢克肟片对照组270例,观察组疗程5天,对照组疗程7天.结果:盐酸莫西沙星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P<0.01).结论: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门诊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好.
作者:孙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方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手术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结果:术前经B超,CT或MRCP诊断为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35例患者十二指肠镜行ERCP/EST腹腔镜行LC双镜先后顺序联合进行治疗,全组35例成功,无逆行胆管炎、乳头狭窄等并发症,无胆管结石残留.EST+LC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孙文;陶中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扩血管,必要时利尿,强心苷类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IU/次,2次/日皮下注射,连续10~15天,观察心肺功能相关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铁汉;赵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预防与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术中彻底止血、负压引流、胸带加压包扎,有皮下积液时,及时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结果:36例患者中,皮下积液8例,积液相对较少,治疗时间缩短.结论:皮下积液是可以预防和及早治疗.
作者:崔勇;卓建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肌梗死以不典型症状为首发的发病率超过30%,应引起临床医生特别是社区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通过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总结,提高心梗的诊断及处理,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列举3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病例,结果表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认识水平,防止误诊.心肌梗死关键在于预防,及早诊断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燕;杨密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33例.研究观察8周,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SAS、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各期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有效率75.75%,与氯米帕明组比较无显著差别(78.78%,X2=0.09,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氯米帕明组51.51%,其差别具有显著性(X2=5.22,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不良反应更小.
作者:张淑芳;马闯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和评价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肩锁关节脱位8例,锁骨远端骨折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按Karisson评分标准对肩锁关节进行评定,优10例,良2例,优良100%,无1例固定失败.结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不稳定性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是目前疗效比较理想和确切的方法.
作者:方鹏飞;闫永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原因和手术指征.方法:对38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血胸分为气胸组23例和血气胸组15例.保守治疗以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和输液抗感染为主.手术治疗多取腋下小切口,以肺大泡结扎或切除、肺楔形切除、电凝或结扎止血、酌行胸膜黏连术等为主.结果:气胸组和血气胸组分别保守治愈6例和2例,手术治愈17例和13例.结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几乎都为肺大泡破裂,血气胸的病因多为肺尖部黏连带断裂,且多合并肺尖部肺大泡.二者除很少部分病情平稳者可以保守治疗外,绝大多数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朱月平;李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每个跟骨骨折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和医生的经验将29例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保守治疗组16足,优8足,良4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75%;手术治疗组20足,优10足,良6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80%.结论:手术与保守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关键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作者:吴晓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和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次,1次/日.两组疗程均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排血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保功;刘华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联合昂丹司琼术后镇痛,术后瘙痒发生率是否减低.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患者6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随机分成两组,关腹时经硬膜外注入镇痛药.A组负荷量:昂丹司琼4mg+吗啡2mg+0.2%罗哌卡因6ml共9ml注入.镇痛泵药液配方:昂丹司琼4mg+吗啡3mg+罗哌卡因30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50ml.B组负荷量:吗啡2mg+0.2%罗哌卡因6ml共7ml注入.泵内药液配方:吗啡3mg+罗哌卡因30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50ml.结果:A组皮肤瘙痒发生显著减低,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不影响椎管内吗啡镇痛效果,可以显著减少剖宫产术后皮肤瘙痒发生.
作者:叶强;陈守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2例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0例.入院后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氧疗,控制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雾化吸入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糜4000u+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0.9%氯化钠20ml.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显效率佳.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更有助与AECOPD患者减轻气道炎症,从而尽快改善症状和缓解病情.
作者:高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由于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充血加重;另一方面,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氧量减少,故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也相当高.由于夜间工作人员少,患者都在睡眠过程中,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作者:古丽米拉·胡木若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娩人数30 150人次,发生子宫内翻6例.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翻的发生率约2例/万.多见于经产妇,及胎盘尚未剥离暴力牵拉脐带造成,对产妇造成极大地危害.结论:子宫内翻与年龄及体重无关,与产次及胎盘的附着部位有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会将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结果:Miles手术15例,Dixon手术27例,Parks手术3例,后盆腔清除术1例,复发率17.1%,病死率20%.结论: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适当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性切除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幼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以及对呼吸和血流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6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静脉维持.B组为实验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雷米芬太尼3.0μg/(kg·小时)维持麻醉.详细记录出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等,以及观察患者神志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上,A组和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达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持续稳定.
作者:汪军;江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208颗恒磨牙牙隐裂所致牙髓炎用带环暂固定行牙髓病治疗完成后全冠修复临床疗效.方法:牙髓病治疗开始前用光面带环暂时固定牙冠,牙髓病治疗完成后行全冠修复.结果:208颗患牙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诊疗效均为良好,治疗后24个月仅有2颗患牙疗效稍差,其余206颗患牙疗效良好.结论:带环暂固定治疗牙隐裂所致牙髓炎疗效肯定.
作者:欧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探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结果.方法:对302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分别采用常规脓肿一次切开术153例;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52例;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43例;脓肿切开加挂线术54例.结果:无1例肛门失禁,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要早诊断、早手术、早治疗.结论:术中仔细探查内口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措施.
作者:赵素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理治疗是精神科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伴随着精神科的发展实施多年,但一直以来,有关其效果的评价,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标准.效果评价,关系到心理治疗的质量监督和水平提高.
作者:薛保双;周朝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验证牵引、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每天先行颈椎牵引,然后针刺双侧相应病变椎夹脊穴,根据患者的症型分加配穴,随后采用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进行离子导入治疗.结果:牵引、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的综合疗法治疗300例颈椎病,总有效率97.2%,其中治愈195例(65%);其中1个疗程治愈94例,两个疗程治愈101例.结论:牵引、针刺的作用与药物离子导入作用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吕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亚甲蓝混合液、吲哚美辛栓及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门病术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亚甲蓝混合液局部注射、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观察患者术后肛门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疼效果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建峰;肖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主动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对比分析26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手术效果.结果:主动中转开腹21例,主要原因Calot三角严重黏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肿瘤.被动中转开腹5例,主要原因为术中胆管损伤,大出血.有4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当LC术中遇到Calot三角严重黏连、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凌丰军;郭子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本文在为患者做关节腔穿刺注射的过程中选择髌骨外侧上1/3位置做穿刺点与内侧髌骨中点及髌骨前方做穿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髌骨外上1/3入路穿刺从减轻患者痛苦及改善症状等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表现,以便作出早期诊断.方法:收治不典型甲亢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以冠心病为临床表现的甲亢5例,以慢性结肠炎为首发症状的甲亢3例,以神经官能症为主要表现的甲亢2例.结论:不典型甲亢病起病隐袭,只要掌握好此类甲亢的临床表现,也能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
作者:晏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对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结果:本组患者68例,手术后随访6~42个月,疗效优22膝(32.4%),良31膝(45.6%),可11膝(16.2%),差4膝(5.9%).术后优良率77.9%.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需要掌握一定适应证.
作者:苏兴平;杨卫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治疗组44例在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静滴,疗程3~5天.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疱疹溃疡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作者:贺生国;张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的探讨.方法:将全口牙病的系统设计与治疗分为3个阶段,治疗及修复计划的初设定阶段、具体治疗阶段(需反馈后完善治疗及修复计划)、系统维护阶段(反馈后改善治疗及修复计划),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结果:与患者交流后,患者同意治疗方案,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牙周病系统治疗为基础,对每个患者做出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是全口牙病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郭涛;陈冲;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减轻,并发症少等许多优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相比,具有切口感染率低,胃肠功能恢复快,肠黏连发生概率低等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009年9月~2010年5月对49例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霞;李彦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天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和查阅病例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病例579例,医院感染11例,现患率1.90%,抗菌药物使用率40.07%.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曹淑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能否提供独立于其降压作用以外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糖尿病肾脏疾病Ⅳ期(CKD-Ⅳ期),高血压(≥140/90mmHg),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肾功能血肌酐150~300μmol/L.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服用缬沙坦80~160mg,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日.两组降压目标均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每4个周对各组患者血压生存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进行一次评估和检测,疗程为24周,2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治疗前的1.64g下降到治疗后的1.38g,对照组由1.58g上升到1.96g,血肌酐由治疗前的168μmol/L上升到390μmol/L,两组均未出现明显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结论:本组资料显示缬沙坦对CKD的肾脏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作者:闫卫东;程中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使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外伤引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经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治愈20例,无1例死亡及环抱器移位,但可出现胸腔积液、术侧胸壁麻木、胸廓过度矫正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外伤引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优于其他内固定器手术治疗;经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俊;王建东;蒙川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PC)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方法:总结采用LPC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结果:随访8~18个月,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无髋内翻、下肢短缩,无钢板、螺钉滑脱、折断,无加压钉突出股骨头、位置不良等并发症.结论:LPC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勇;刘国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4例,对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病例1晚期见中央角膜基质灰白色混浊,严重影响视力,裂隙灯检查见角膜厚度尚可,行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PIK)治疗,视力得到较好的改善,随访6年余,病情稳定;病例2多年来无症状,眼部检查角膜混浊稳定,无发展.病例3和病例4为姐妹,病史及眼部检查记录类似.结论:不同病变时期,明确采取不同的处理及治疗方法,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持久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成雪梅;成晓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缺铁性贫血伴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患者体内既缺乏铁又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而引起的一种非白血病性贫血[1].在血液学和骨髓细胞学上表现为细胞缺铁和巨幼变同时存在,又叫双相性贫血(以下简称双相性贫血).双相性贫血在教科书和常见的血液病诊断标准中,并未列为一个独立的诊断标准来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双相性贫血并不少见.现将71例贫血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杨冬梅;何守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总结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收治脾切除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5例效果均较满意,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无1例伤口感染、肠黏连、局部坏死等.结论:临床中,对损害性脾、完全粉碎或脾蒂撕裂、非恶性肿瘤的病理脾、门脉高压致脾亢或寄生虫性脾大、地中海性贫血致脾肿大等,根据患者病情,为了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均可选用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只要治疗得当,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李冰;崔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及如何正确彻底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复能剂.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中毒患者中,轻、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49%.结论:彻底清除毒物,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静;高云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分钟.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疗效,对发现的可疑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仅有5例复发(14.3%),另外有血尿3例(8.3%),化学性膀胱炎3例(8.3%),有膀胱刺激症状5例(13.9%),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孙海容;黄炎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漏诊误诊率极高.2006年1月~2011年8月收治肺栓塞患者3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白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0例临床资料并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甲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miRNA和肿瘤产生的相关性,探讨其能否成为肿瘤产生的指标和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为发现肿瘤的产生原因、预后评估和miRNAs相关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取AB两组,一组为肿瘤病患者,一组为相应的非病患裸鼠.取患者身上相应的癌细胞,再取裸鼠身上的相应的正常细胞.对45例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运用实时定量PCR,比较癌细胞系与正常组织间的相应miRNA区别.对45例癌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miRNA的多态性进行分型,分析这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95%miRNA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一现象初步解释了肿瘤发生与mi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礼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降血糖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对于病程进展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A(强化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A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三餐前诺和灵R,睡前诺和灵N),B组给予预混诺和灵30R常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判不同降血糖方法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ACR,FPG,2hPG,TC,TG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好转;强化治疗组患者ACR,FPG,2hPG,TC,TG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降糖能够有效减缓DN患者肾脏病变进展速度,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针联合硝普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57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托拉塞米针、硝普钠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57例患者中,56例有效.结论:托拉塞米针联合硝普钠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李连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方法:对症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结果:158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舒张压<90mmHg,平均疗程3个月.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苏满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缺血中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其护理质量及效果.方法:通过对10例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与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疏导.结果:患者对病情与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步消除急躁与消沉,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复诊.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纠正患者的偏执和过激行为,预防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病情的早日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也利于患者家属对周围人发病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贾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固定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选用3条普通胶布固定后,用弹力绷带在针炳前方1cm处绕头部1周固定,对照组选用5~6条胶布固定局部,后1条固定在耳部,观察输液过程中针头脱落、液体外漏和重新固定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小儿输液过程中针头脱落、液体外漏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协助固定后,明显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意外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陈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我国婴幼儿的肥胖比例逐渐上升,这给护士的穿刺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肥胖婴幼儿四肢短小,静脉被厚厚的皮下脂肪所掩盖而不易找寻和固定.头皮静脉输液则易固定,不影响患儿的活动,便于治疗和护理.因此,头皮静脉是3岁以下的肥胖婴幼儿的主要穿刺部位.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性小,肥胖婴幼儿静脉输液时,为了减少频繁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留置针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麻醉术前访视与传统的术前谈话对急诊患者麻醉配合,术前心率,血压,术中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做好麻醉术前访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与谈话组,谈话组进行传统的术前谈话,访视组进行必要的麻醉术前谈话,包括麻醉的选择,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心理干预.记录术前(T1)以及麻醉后5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心率的变化,麻醉的配合程度.结果:访视组较谈话组术前以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平稳,在整个麻醉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较好,能顺利完成整个过程.结论:进行必要的术前访视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焦虑,对麻醉的顺利实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徐艳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留置永久性双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介绍其护理体会.方法:在无菌操作下,先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扩张管和外套管,然后再根据导管的体表投影设计皮下隧道,在隧道针引导下导管由右锁骨上窝经皮下隧道顺着外套管送入颈内静脉.结果:感染发生率8%,导管栓塞发生率0,导管脱落发生率0.结论:护士在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准确无误的封管,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艳君;赵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具有血流量大、易穿刺,可长期使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患者的术前、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健康宣教对内瘘手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了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红丽;杨聪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时,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患者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常引起出血、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异位妊娠做到尽早确诊,及时处理、手术,挽救患者生命.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异位妊娠破裂患者86例,进行积极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蓉;魏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麻疹合并脑炎属传染病中的急症,病死率5%.2009年4月25日收治麻疹合并脑炎患者1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患者转危为安,保住了生命,预后健康、无智力减退、癫痫等后遗症,现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世界有4200万人爱到HIV感染,据官方统计,中国受HIV病毒感染的患者数已达100多万,我县初统有2000多人感染HIV病毒.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也必然要面对这些患者的手术配合.为提高手术护士对HIV/AIDS的认知防护水平,现将手术配合注意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朱家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将王不留行籽黏附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贴在一侧耳廓有关穴位上并定时按压.结果:4例患者中,显效3例(75%),有效1例(25%),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耳穴压豆可达到持久的利膈镇逆,抑制膈肌兴奋的要求,且耳穴压豆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宗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食管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食管癌切术后患者胸廓弹性下降,肺组织弹性纤维减少,肺活量降低等因素,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存在排痰困难的现象,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生活.电磁辐射污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加重.本文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电磁辐射对于眼睛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减少眼睛对于电磁辐射损伤的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蒋海英;赵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是基层医院产儿科发生率较高的病症,重度窒息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影响全身脏器的正常功能,甚者可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1].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方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将重度窒息儿及时安全地转运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以大限度地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避免医患纠纷有很重要的意义.2002年1月以来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建立了协作关系,对基层医院重度窒息儿的转运及护理进行总结.将充分的预案、规范的措施、有效的沟通,贯穿于转运的始终,可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进一步诊治,对减少医患矛盾有实际意义.现将一些重度窒息儿的转运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翟雪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风其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虚,加之情志饮食过: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其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气血,虚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涩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证.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雍盛,瘀阻滞,气血逆乱.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加之临床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物性肾损害日益增多,药物引起的肾毒性一直是急性肾衰竭(ARF)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药物性ARF 26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对患者的观察认识、治疗与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无论在各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诊所,输液反应在日常医护工作中,总是难以避免,其结果和并发症有时也较严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临床医护工作者带来不便和烦恼.本次通过40余例的非常规输液反应,经纵向、横向比较之后,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与规律,在认真总结后,可以得出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能较好地认识、处理并预防输液反应,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作者:赵东方;王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护理,缩短病程,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56例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结果:5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做好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邱燕民;顿新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而精心细致的护理观察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及痊愈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收治硬肿症患儿28例,综合分析病历资料,研究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硬肿症28例,痊愈26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精心的观察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痊愈过程中及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儿死亡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成晓莲;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放宽,剖宫产已成为解决产妇和胎儿危机情况较为安全的手段.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镇痛完全,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但CSEA易出现血压下降.2010年以来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患者860例,其中345例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对发生的原因及时分析,通过调整药物浓度、给药方向、产妇体位、精心护理等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广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据2001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告,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5位[1].针对结直肠癌晚期,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生存期的提高并不明显,若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大限度的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需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对患者生命的延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20010年收治结直肠癌晚期患者76例,主要包括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家属的护理,结果认为针对不同方面的个体化护理,可直接提高对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宋若愚;段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方法:随机将4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满足患者的正常需要,试验组(2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及心理疏导.结果:试验组各种不良心态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患者沟通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或消除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诱因,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金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临床中,很多外伤的急诊患者到门诊后,医护人员常规的直接在暴露明显的手脚等处建立静脉通路.但由于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手术抢救时,脱掉衣裤很困难,只好拔掉已建立好的静脉通路,脱掉衣裤后重新穿刺输液,不但延误了有效的抢救时间,也增添了手术人员的麻烦和家属的烦恼.为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医用三通器对手术患者的新用途,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晚妊娠合并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2010年至今收治中晚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5例,分析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5例患者均母婴平安健康出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分析5例中晚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使患者得以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给予孕妇心理行为干预、纠正不良情绪和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对患者身体的恢复,胎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常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表现为肉质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和残废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因此,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性病爱滋病这种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中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性病爱滋病的流行和充分利用临床实践开展性病爱滋病的综合防治,临床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杜金英;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焦虑抑郁程度测评,并以门诊护士42名作为对照.结果:近1/2~1/3的肿瘤科护士有不同的焦虑抑郁症状.结论:应予积极干预,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彭开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手外伤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常规制动时间较长,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总结2008~2010年收治32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介绍3期不同方式的功能锻炼,即早期:肌腱愈合期,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晚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期.通过观察特别强调早期在保护下被动活动关节有助于肌腱的再塑形,是防止肌键粘连僵硬,促进早期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护理(良姿位摆放及被动体位变换),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2003年起对B超检查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让超声检查过程中使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降到低限度.报告如下.
作者: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10年9月6日成功抢救了1例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注射布比卡因过敏致休克的患者,布比卡因过敏临床比较罕见,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护理,患者安返病房,择期手术成功.
作者:毕文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225例患者,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有暂时性尿失禁5例,经对症处理1~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有16例,经口服抗生素及尿道扩张等治疗后均能正常排尿;术后3例出现大出血,再次电切镜止血治愈;其余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7天.结论:良好的术前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合适的术后护理及观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作者:朱洪春;董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参观的挪威老年痴呆康复护理机构建于1995年,现居住47位老年患者,建筑打破传统模式,呈圆环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客厅、花园、病房.每层居住人数小于7人,要求非常宁静,无噪声和其他刺激因素.
作者:齐学宏;王继雄;王文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正逐步成为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骨科住院患者的特点,结合个体差异,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贯穿患者住院的全过程,采取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不断转变患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
作者:文彩琼;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加强对患儿的对症护理,包括发热、惊厥、精神异常、呕吐、昏迷等,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308例中,死亡2例,放弃5例,好转38例,治愈263例.结论:及时治疗和积极、合理的对症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继红;王柏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由以前的分散式管理转变为现在的集中式管理,全院再生器械管道集中,到供应室回收→清洗→灭菌→发放.供应室的工作由简到繁,节奏紧张.同时供应室内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也逐渐增加,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危害集体,为减轻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证供应室工作的正常进行,下面谈一下体会.
作者:谢淑凤;窦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7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精神紊乱症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效1例.结论:对产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地对症护理,改善环境,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春香;李淑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人工鼻与密闭式吸痰管连接吸痰,还能使患者气道回路处于相对密闭状态,可避免医护人员因多次暴露气道口吸痰而增加肺部感染机会.
作者:苏秀平;马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以便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的作用,选本社区糖尿病患者52例进行综合干预.收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糖尿病患者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饮食控制、运动指导、个人护理5项综合干预与管理方法,观察6个月后前后对照.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综合干预,使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大大的可减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林化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其中15%~20%是SCL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以生长迅速、早期转移、高度侵袭性为特点.因其对化疗高度敏感,化疗是SCLC患者重要、基础的治疗手段,EP方案化疗已成为局限期及广泛期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有效率60%~80%.但由于其倍增时间快、增殖比率高及治疗后获得性耐药,大多数患者会在数月内再度复发或转移,并表现出一线方案治疗失效,需要二线方案进一步治疗.
作者:邹碧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刚出生的宝宝会有心理活动吗,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新生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有心理活动呢,但研究证实新生儿心理活动确实存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如何用快的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新生儿的护理决定患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给氧、药物注射、保暖喂养及护理等综合治疗.结果:经争分夺秒抢救后新生儿成活率达100%.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熟练一系列窒息救治流程并配合精心护理是提高新生儿存活及无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李宏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在伤口换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因伤口感染、缺损过大等原因未能达到Ⅰ期愈合的患者5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采用庆大霉素进行换药预防切口感染,治疗组患者在换药的基础上加用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庆大霉素在伤口换药中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阶段,使患者伤口早日愈合康复.
作者:高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将同期住院的102例COPD老年患者,按年龄,部位,输注的液体量,合并疾病等分组安放静脉留置针,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留置的天数加以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发现,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与COPD患者的年龄,输液选择的部位,日输液量,合并疾病有密切关系.COPD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血管的结构及血管内的压力的改变,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明显增加或留置的时间相对较短.为防范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应从留置前、留置中、留置后3个环节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占娥;迟文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物集中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08年与上海某公司引进先进的澳大利亚药物配置标准共同建立面积约260m2包括全静脉营养液配置间、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药物的配制间,排药审核间,成品间,药库等,配置间配备5台A/B3型生物安全柜,4台用于配置抗生素,1台用于配置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普通及肠外营养药物配置间各有4台特殊设计的水平层流台用于配置电解质等药物可同时供24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局部百级的环境下进行无菌配置依靠先进的净化设备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也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静脉滴注药物及良好的药学服务[1].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医疗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莉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治疗的168例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采用改良定量主观评估表(MQSGA)方法评价,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营养不良主要有非透析因素(营养知识的缺乏、自身身体状态、心理因素)和透析相关因素(透析丢失营养素、透析不充分性).本组营养不良55例,占老年患者人数的65%,其中重度营养不良3例(5%).结论:通过饮食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纠正贫血、保证透析的充分性等综合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杨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做好进食期间的口腔护理、保证胃肠减压效果、严密观察腹部维持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治疗,10~55小时后恢复排气排便,腹胀缓解,9~16天痊愈出院.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可避免第2次手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树芳;张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鼻胃管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其治疗效果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证明,鼻胃管插入深度不够是重要因素.教科书中都规定成年人鼻胃管插入深度的标准45~55cm,过去平均插入50cm左右,而这个深度经临床验证是不够的,明显影响了治疗效果.这在胸外科和普外科特别是胃食管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作者:万淑莲;朱月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熟知并接受.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008~2010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完成132例,术后正确评估手术效果,注意观察病情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与指导,有利于手术患者的顺利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后出现的肺部感染.是ICU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常见的医院内部感染,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有较高的病死率.VAP的发生,与护理操作有着内在的联系,已引起临床护理的普遍重视.针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对60~80岁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老年人72人参加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活动前后资料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老年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明显提高,尿酸、血糖、血脂等指标有明显下降,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能有效降低血尿酸的水平,同时也可降低血糖、血脂等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顾燕琴;卫玉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一次成功的方法.方法:将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1080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540例,改进组54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气方法进行排气,对排气过程中有无浪费药液和针头污染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200例、滴药≥3滴3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37%.改进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500例、滴药≥3滴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结论:静脉输液第一次排气时不流出液体关闭调节器,第二次当输液管内空气排气至距针柄3.5cm处关闭调节器(约操作者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横断距离之和),能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杜绝药业浪费和针头污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的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常采用股动脉为血管入路,将合适的支架置入颈动脉狭窄部位,这种入路易于将导管系统输送至颈总动脉[1],以改善脑动脉血液供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给予支架置入术的25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患病行为是指患者就诊过程中,向医生叙述其问题的同时,自然也表露出对自身状况的态度、对医学解释及医疗服务的态度.前者是医学教科书上所说的主诉,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患病行为[1~5].目前,对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患病行为的调查鲜有报道.为此,使用患病行为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20名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在疾病信念、疑病指数和疾病确信方面低于正常范围,心理取向方面高于正常范围.不同性别、居住地的患者对其患病行为有影响.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异常患病行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梁晶;于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大为延长,但从根本上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今医学上严酷现实也表明象艾滋病、恶性肿瘤和某些危重疑难患者仍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本文拟就医务人员如何尽大努力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其尚存的生命质量,使其安宁地渡过人生后旅程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化宜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接受VSD治疗患者的护理得失(经验).结果:1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刘丽娟;郭芝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胆道疾病是我区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胆道感染和梗阻,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因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及健康愈后.对开展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验,结合几年来的外科临床护理实践,特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翠;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但主要以疼痛、排便障碍、尿潴留多见,几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个体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损害而引发的.在很大程度上患者的心理因素,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会加重这些并发症的症状.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在减轻患者机体与精神上的痛苦,使机体尽快康复,起到了良好作用.体会如下.
作者:张新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手术室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的环境中,与各种手术患者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她们直接面临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害.与此同时,各种化学剂及医疗仪器的应用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加之手术室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极易导致身心疲惫,故手术室护士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
作者:侯兰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脏介入手术术前准备的不充分可导致术中的配合不良,术后护理没到位可能会出现出血、梗死,甚至可能由于生命体征的变化未能及时发现,使患者出现新的危险[1].但是术中配合不好,会直接导致手术并发症或患者死亡等更大的事故.飞速发展的介入性心脏病学对内科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介入治疗患者手术配合的护理,是急待研究的课题.
作者:王斯婕;任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老年胆囊炎患者若合并糖尿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耐受性会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收治老年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术前通过全面评估,心理护理,患者准备,饮食管理,药物治疗;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测,有效控制血糖,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提供营养支持,注重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双玲;熊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足踝部结构特殊,创伤及手术后易出现皮肤坏死,致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外露,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创面是常见治疗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月采用该方法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皮瓣成活的关键,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彩霞;魏焕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人满意度正在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标准[1],它真实地反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一系列服务的体验.为全面了解我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指导我科临床护理工作,2009年1~10月对我科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病房环境、入院介绍、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视入院介绍、改善服务态度、实行人性化护理等措施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痛患者临床常见,涉及内、外、儿、妇等多科疾病,护理人员对腹痛患者严密细致的观察及耐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腹痛病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腹痛性质、伴随症状、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有助于提供诊断依据,因此,腹痛的护理观察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和诊疗效果.
作者:毕自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实行人工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以上并发,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V治疗48小时以上再发,并经病原学证实的一种医源性的感染(多为细菌性的肺炎)[1].VAP的预防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近几年临床预防VAP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童伟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护理方法的探讨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提高护理效率.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15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加强护理.结果:1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目的,加强此方面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饶正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方法: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6例,痊愈24例,死亡2例.分析临床护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有效的临床护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再出血率.结论:采取有效措施与预见性的护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再出血率.
作者:杨文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髋部骨折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骨折在髋部骨折中较为常见.针对股骨粗隆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所以早期手术内固定、尽早功能锻炼已达成共识.因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合并症多,因此整体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5例,其中31例行手术内固定.护理人员针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特点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探讨产后风的防治方法和护理要点,对产后风患者给予藏药浴治疗,做好心理护理、浴前浴中浴后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16例患者通过一定疗程,加强康复护理,均基本痊愈出院.对产后风患者用藏药浴治疗,同时配合护理指导,重视并做好健康宣教,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延秀;杨卉;张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6,其中80岁以上的人口达9百余万,是世界老年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身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关爱老人,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是刻不容缓.尤其是离退休老人,他们在退休后因其社会角色的转变,身心会更加脆弱,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关注.
作者:邢文敏;王世兰;王世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需心电监测以及动态心电监护的患者穿着普通病员服,有诸多弊端,如:穿脱不便、监护仪的电极和导线与人体连接时繁琐、暴露患者隐私、导线盘曲在患者胸前刺激皮肤、心电监护盒需要腰带缠绕固定等.为解决此类问题,对传统的病号服进行了特殊裁剪,增加了功能性的活动开口,改良设计了一种心电监护服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俊格;霍仙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2005~2010年采用液氮冷冻加涂药(盐酸氨酮戊酸散)加红光照射的治疗和护理,治愈率85%,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芬;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人群也不断增多,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8月28日上午中心门诊诊治犬伤患者1例,因打第4针狂犬疫苗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现将护理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赵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33例确诊的间质瘤患者的病史、病理、影像、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S-100阳性表达率6.06%;CD34阳性表达率66.67%;CD117阳性表达率51.52%.CD34和CD117均阳性16例(48.49%).结论: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有诊断价值的依据,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崔丽娟;邓建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对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8例流产或引产后宫腔内妊娠物残留再次清宫术后仍有残留者,用宫腔镜诊断并进行处理.结果:28例均手术1次去除残留物.其中,3例为宫角妊娠物残留,20例为流产阴道不规则出血、病程1~3个月,5例为中孕引产后阴道出血、病程1~4个月.以上患者均在本院或外院清宫1次以上.28例均无子宫穿孔、阴道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阴道出血、流液、酸痛等症状消失.结论: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爱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常遇到术中要紧急配血、输血的情况.而此时,患者常常处于低血压、低血容量休克状态,患者的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明显显露不良.此外,以上这些部位或者在输液、或者在测量血压、或被无菌巾遮盖,给采集血标本带来很大困难.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颈外静脉穿刺采血,不但成功率高,而且需要时间短,为抢救患者争取到宝贵时间.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颅咽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已成为该肿瘤的主要检测手段,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咽管瘤的CT资料,就其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病理基础.
作者:朱朝选;李文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是经食管电极导管从鼻腔插入食道理想位置,输入电脉冲间接刺激心房,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由于它属于无创性检查,患者容易接受,安全性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不仅用于检查,而且还可用于治疗,针对检查前禁食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马瑞琴;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结合本地区近期发生的炭疽疫情,总结关于炭疽杆菌的样本采集、分离培养、鉴定及菌种保存方面的经验,以提供借鉴.方法:采集土壤、牛羊粪便、疑似病例皮肤渗出物、血液等样本92份,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其中有8份皮肤渗出物样本炭疽芽孢杆菌鉴定为阳性.结论:应尽量在消毒、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标本,直接压片法涂片镜检率高,同时进行溶血性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和噬菌体试验鉴定.
作者:袁海涛;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繁多,耐药机制复杂,需要细菌室提供感染疾病的病源学诊断.这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院督促医护人员正确有效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的必要手段,更是创造安全医疗环境、保证医院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必须通过微生物检测来完成,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肝细胞中,是肝功能检测的重要指标[1],也是献血者血液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但是在无偿献血中ALT检测不合格也是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2].为了减少血液报废,本站针对献血者ALT主要报废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选择合适的ALT快速检测方法,规范献血前初筛工作,有效地为献血者提供检测服务,使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芳玲;陈腊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同型RF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将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空腹采血,用ELISA法检测IgG、IgM、IgA 3种RF,分析结果.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型为主(43%);IgG在瘀血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M寒湿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A在肾气虚寒型中阳性率高.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以寒湿痹阻型所占比例大,不同型RF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成之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抗-HCV、HCV-RNA及AST、AL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CV-RNA,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ST、ALT及血糖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HCV-RNA大于临界值组(≥1000copies/ml)和小于临界值组的HCV-RNA与血清转氨酶关系.结果:本研究95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其中HCV-RNA高于上限值67例,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共有56例存在ALT异常,64例存在AST异常,ALT、AST水平与HCV-RNA含量对数值无显著相关性,但ALT、AST阳性率与HCV-RNA大于临界值有一定的吻合关系.结论: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AST、ALT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
作者:王小平;庄永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收集2003~2005年73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Bcl-2的表达,研究其在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崔凯;王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从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真菌病原体感染仅次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引起深部真菌感染.(1-3)-β-D-葡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原成分,占其干燥重量的80%~90%,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1].且(1-3)-β-D-葡聚糖含量与真菌感染数量成正比,故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对深部真菌感染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瑞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超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进行妇女生殖健康体检1570例的情况.结果:1570例妇女健康体检中,正常人数1012例(64.5%),放置宫内节育器1303例(83.%),异常人数558例(35.5%).结论:B超应用具有安全、文明、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广泛应用于计划生育妇女普查、优生优育检查及生殖健康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它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了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意识.
作者:申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分析脐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的比值(S/D)异常的临床价值,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查200例28~42周的孕妇.随着妊娠月份的增长脐带阻力下降,胎盘血流灌注良好,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重度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病例中其S/D值异常升高,说明这类脐血流减低,阻力增加.脐血流S/D值反复异常提示胎儿在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S/D值大,胎儿宫内受损越重,危险性越大.应用多普测勒测定脐血流S/D值为产前提供了一种安全、经济、实用无创伤性的监测方法,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1].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相对于省级或者三级及以上医院的检验科,二级及以下的卫生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距,尤其是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工作做不好,有比较才能有差距,也才能有发展.在一家二级医院检验科工作20年,下面就这些年工作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和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以及与之对应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者391例,对临床资料、X线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均摄取站立胸部后前位片.年龄<1岁婴儿可采取仰卧前后位,重症患者采用床边仰卧前后位投照.确诊手足口病391例中,胸部无明显异常279例,胸片提示肺间质性改变73例.重症手足口病X线表现合并肺炎26例,其中另合并少量胸腔积液3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11例,同时并发少量胸腔积液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2例.上述病例说明手足口病易并发肺部疾患.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提高诊断警惕性和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是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武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踝肱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检测18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分析ABI与症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检出PAD 56例(30.9%),其中3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1c、TG、LDL-C、收缩压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及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经临床随访证实3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资料.结果:3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均发生于右侧,均在外伤后1周内行CT或检查.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卵圆形块影.密度可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周边少量强化,其外周可见等密度条索影.MRI平扫:T1WI表现为高号;T2WI为高信号灶,边缘可见线样低信号,边界清晰,压脂后血肿边界更加清楚,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强化.结论:CT及MRI可以早期明确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
作者:陈清威;王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B-D试验的影响因素,找出失败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4台灭菌器B-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结果:A组2台灭菌器B-D试验720例,失败36例,失败率5%;B组2台灭菌器B-D试验720例,失败16例,失败率2.2%.结论:A组B-D试验失败例数明显高于B组.4台灭菌器B-D试验失败例数中超一半均是因为设备原因导致,A组的设备因素相对更显著,应加强设备检修和更新,加强消毒员技术规范培训.
作者:梅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DNA检测的分流作用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行液基细胞学检查,且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122例患者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比较分析高危型HPV-DNA检测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122例ASC患者中,HPV阳性时宫颈低度病变以下的患者(包括宫颈炎、CINⅠ)检出率46.51%(20/43),HPV阴性时的检出率53.49%(23/43).宫颈高度病变以上的患者(包括CINⅡ~Ⅲ、宫颈癌)检出率64.75%(79/122),HPV阳性时检出率77.22%(61/79),HPV阴性时的检出率22.78%(18/79).宫颈高度病变以上患者HPV-DNA阳性率高于宫颈低度病变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9,P<0.05).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可有效地对ASC患者进行分流,有利于临床对ASC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于峰;陈金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南阳市农村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及因素,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妇科检查及化验分泌物对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病调查.结果: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差,外阴清洗习惯与文化程度有关联,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偏低,文化程度高的卫生习惯好,X2=282.62,P<0.01.妇科炎症患病率高,阴道炎44.39%,宫颈糜烂48.67%,盆腔炎20.12%.结论:农村妇女防病知识匮乏,防病意识差,妇科炎症治疗不及时.妇幼保健工作应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筛查,促进农村妇女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秦照宇;李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对比剂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一种好的对比剂应具备渗透压低、黏稠度低、化学毒性、耐受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这些已成为评价一个对比剂优劣的标准.近年来先后选用欧乃派克、碘帕醇对儿童泌尿系统进行造影检查,对应用上述两种对比剂检查的12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对两种对比剂显影的靶器官轮廓清晰度、边界清晰度及显影浓度进行了分析比对;由于儿童泌尿系造影存在特殊性,故在造影检查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对造影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青;孔庆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软骨损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非常多见,如慢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炎症、创伤等造成的关节软骨变性、糜烂、缺损、脱落等,其中常见的是骨关节炎.以往的关节镜检及手术结果创伤性诊断检查一直是评价关节软骨病变金标准,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水乎的提高,特别是MRI检查诊断水乎的提高和应用,从初的形态学评价发展为功能性评价以及形态一功能关系的评价,正进一步向分子水平迈进.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许多能有效缓解软骨变性并促进软骨修复的新药、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关节软骨病变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这就需要能够早期评价关节软骨变性、损伤并易于随访的方法,于是非侵入性MRI检查评价关节软骨损伤而逐渐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滕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荧光抗体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作者:刘体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诊断经验,提高对流行性腮腺炎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方法:对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并治愈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声像图、流行病史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或单侧腮腺弥漫性肿大94例,腮腺内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丰富85例,患侧腮腺轮廓边缘不清晰78例,腮腺内部、周边及颌下淋巴结肿大90例.流行性腮腺炎有比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诊断需密切结合流行病史及临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可重复性强的检查技术,可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吴海莉;李奕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彩超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从而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该项检查对于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及混合性斑块,分析不同性质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9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4例检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72%,其中检出多的为混合性斑块,其次为软斑及硬斑,扁平斑较少,颈动脉分叉处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软斑及混合性斑块为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能早期发现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判断斑块的性质及其稳定性,从而对指导临床用药、评估预后及早期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温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征兵体检中,我县已多年应用双试剂检测HbsAg,结果令人满意,大大地提高了征兵的质量,进一步杜绝了漏检、退兵地现象.选择两家合格厂家生产的HbsAg试剂,对同一标本在同等条件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现将近3年内我县适龄青年采用双试剂检测结果作浅显分析.
作者:韦世强;郭伟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经腹手术在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对E2、FSH、LH水平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肿瘤医院妇外一科行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及乌鲁木齐第一人民医院妇科经腹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后第1次月经的2~3天抽血测定17β-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FSH、LH、E2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影响近期卵巢激素水平,手术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术前诊断为良性卵巢囊肿的首选方式.
作者:郭淼;刘开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卵巢囊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48例畸胎瘤中经超声正确诊断43例,符合率89.5%,误诊5例(10.5%).结论:由于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具有可重复性,患者无痛苦、诊断率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手术病理结果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与超声诊断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率86.6%.结论:掌握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对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俞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MI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CG记录124例冠心病患者MIT值,MIT变异度、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大位移(STm)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124例中共检出次心肌缺血(SMI)960次,93.5%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夜间MIT值较低,但缺血时间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P<0.05).结论:DCG是临床上检测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及给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醋酸白试验肉眼观察,提高CIN的检出率.方法:在妇女两癌筛查中,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与醋酸白试验肉眼观察的对比,分析CIN的检出率.结果:肉眼醋酸白试验阳性者经阴道镜检查后病理确诊检出CIN的几率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肉眼观察下的醋酸白试验可以明显提高CIN的检出率.
作者:刘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农牧地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情况,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能做到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促进儿童体格正常发育,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16日~6月30日对218名7岁以下儿童血色素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检测样本中酶活性较高时,会因反应底物提前耗尽,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如果偏差过大,不加审核,草率发出报告,会对临床诊疗工作产生误导.传统的稀释重测,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会增加试剂成本,延长报告时间,如果采用反应曲线分段计算法,则无需增加额外的检验成本,也不需花费太长时间,就可解决问题.
作者:田学辉;崔佳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探讨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调脂药物治疗在预防脑卒中事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300名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观察血脂变化情况,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40.0%的被调查者存在高血脂,15.0%的被调查者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中TC、LDL-C含量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都比较好,两者的发生有正向相关性.
作者:徐民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5例的X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15例均有胸部后前位片,有前后对比片9例,余6例均作为胸透复查.患者病变部位情况,左肺少于右肺,并且多见于两肺的下部,其中8例位于右下肺,4例位于左下肺.患者病变形态情况,2例为右上肺薄云状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浅淡.在右中肺野从肺门向外延展的扇形阴影.3例患者在左下肺野外带棉花球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为浅淡.肺门改变6例,主要是肺门结构较为模糊.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较严重,体征较轻,胸片变化多种多样,而且其严重程度同临床症状并不相符.
作者:殷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X线和CT检查示肺部散在分布的椭圆形结节状影,直径约12mm左右,边缘较清晰,密度均匀,病灶独立无融合,肺门、纵膈淋巴结无肿大,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部病变.结论:囊虫病发病率低,结合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注意身体其他部位病变,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作者:李仁伟;金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NAFLD患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NAFLD患者治疗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高校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为Ⅰ或Ⅱ型的NAFLD患者且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的男性患者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实验组每天饮用1份山楂茶,每天集中练习36式太极柔力球,对照组仅每天与实验组同时同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共计90天.结果:90天的的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可明显降低NAFLD患者ALT、AST、TG、TC、LDL、GLU的含量(P<0.01),升高HDL水平(P<0.01)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楂茶结合人们娱乐性强、经济有效的降脂、控制体重和防治疾病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良性干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鲁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三维CT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得对颅颌面结构的三维测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开发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抛弃过去颇有价值的信息似乎很不合理.利用已有的基于二维头影测量的经验,通过三维与二维的联系,将能大大加快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速度.所以从CT体数据中重建出经典的平面颅颌面影像,将能建立起三维与二维对比的桥梁,有很大的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研究热点为这种头颅侧位片的准确性,而对如何提高CT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及定点精确性研究较少.为了克服X线头影测量存在着影像重叠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及因此而造成的定点误差,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任意切割的优点,通过反复试验,利用切割软件,去除各标志点周围的重叠结构后,重建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使各标志点的定点误差极大程度的减少,提高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使二维头影测量更加精确.将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后重新定位,首先切割正中矢状面一侧的结构.进而切割颧弓,侧切牙与尖牙等其他影响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的重叠结构,经反复试验确定目前认为佳的切割区域与路径,重建线条清晰,标志点明确可辨的头颅侧位模板.提高标志点识别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姜喜玲;柳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阐述高频超声在男性常见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4例男性常见疾病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4例检出患者中,精索鞘膜积液45例,睾丸鞘膜积液60例,睾丸炎1例,副睾炎145例,精索静脉曲张71例,睾丸扭转1例,睾丸破裂1例.结论:高频超声能对显示多种男性常见疾病声像图和血流特点,为临床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李云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检测149例男性高血压且近期未服利尿剂的患者和1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受检者,用尿酸-POD法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血尿酸水平315±87.60μmol/L,较非高血压组的285.9±81.26μmol/L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
作者:张宏顺;齐海芳;郝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古里镇淼泉社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查治状况,以便为制定妇女保健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古里镇淼泉社区158名已婚妇女的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涂片及B超检查.结果:158名妇女中,患病36例,其中阴道炎12例,宫颈糜烂8例,宫颈肥大6例,子宫肌瘤10例.结论: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利于及时发现妇女常见病,可及时进行防治,同时古里镇应进一步加强妇女病普查防治工作,保障已婚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冯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监测分析.方法:对5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适时结果.结果:56例患者中,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时间相一致12例(21.4%),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秒有关.结论:动态心电可获得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黎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肿瘤标志物(CA50)、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3种指标对不同性质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已明确诊断的103例胸腹水患者测定其胸腹水中的ADA、CA50、SAAG 3项指标含量,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并构建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同时测定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结果影响.结果:ADA对结核性胸腹水、Ca50对恶性胸腹水、SAAG对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硬化性胸腹水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3种指标在不同胸腹水中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胸腹水性质诊断3种检测项目中,ADA对结核性胸腹水、Ca50对恶性胸腹水、SAAG对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硬化性胸腹水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郑惠琼;吴贵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监测窒息新生儿的血乳酸水平,评价新生儿窒息对血乳酸的影响.方法:取出生的足月新生儿60例,分别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8~10分20例,4~7分20例,0~3分20例,监测血乳酸水平.结果:确诊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
作者:闫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眩晕在临床上是较常的一种症状,急性发作性眩晕在门诊工作中常遇见.近3年用加味小柴胡汤煎服治疗2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国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30例、治疗组30例(手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照组30例(脑循环治疗仪),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法组、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对照组(P<0.05),而手法组和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或推拿手法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张树根;黄子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硝酸异山梨酯或二者合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mg,3次/日,必要时可加服1次;B组口服灯盏花素片,2片/次,3次/日;C组联用上述2种药物,剂量同A组和B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3组临床疗效,A、B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而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均<0.05,3组心电图疗效,B组较A组有所改善,而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均<0.01.C组和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
作者:刘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4例,进行随机分组,37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另37例使用抗病毒、预防感染、局部涂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辅助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方法:收治疱疹性口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康复新,对照组用冰硼散,两组均服用双黄连颗粒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莫朗;李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单纯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自拟解毒散结汤,辅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对照组83.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党仁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产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祛瘀合剂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流产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完全流产者中,治疗组的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从而使药物流产更安全、更有效.
作者:孙喜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疗程3~4天.结果:两组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平均退热时间2.97±0.36天,疱疹消失时间3.21±0.37天,对照组分别为81.2%、3.12±0.34天和4.12±0.35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短,疱疹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起效迅速,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素丽;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它与变态反应体质、鼻窦引流受阻、人体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强都有密切关系,多数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下降等,常见的症状是鼻塞、流脓、流鼻涕、嗅觉不灵等,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现代西医学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2009~2011年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对照观察患者200例,现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取隔离,对症治疗,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日),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日),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日),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梁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从而评价其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UA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和麝香保心丸,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疗程1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PAPP-A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PAP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更好地降低UA患者血PAPP-A水平,稳定斑块.
作者:符会妮;吕树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方法:将47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0例给予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对照组178例给予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疼痛握力恢复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76%(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的特点.
作者:赵新;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每日联合静滴痰热清和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1次/日,疗程3~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滴,1次/日,疗程3~5天.及时监测体温、观察病情等.结果:观察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瑞丽;曹亚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术后ADL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血肿清除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肺功能.方法:采用自拟中药胸水汤联合西药抗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胸膜炎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少胸膜粘连肥厚等不良反应.
作者:韩承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毒性腹泻是秋冬季婴幼儿消化道的常见病.病原以轮状病毒为常见,婴幼儿对其普遍易感.该病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等,而脐部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因无不良反应、无痛苦,患儿易接受为特点.通过对5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吴茱萸外敷神阙穴,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可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汉芹;刘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高热的疗效.方法:对36例手足口病持续高热的小儿患者运用葛根银翘散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葛根银翘散具有清热,解毒,透疹之作用,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高热有显著疗效.
作者:任霞;苏富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摘(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等综合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等心衰指标的恢复程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1个疗程7天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心哮、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肝颈静脉返流等心衰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尤其是右心功能.
作者:刘多恒;刘亚龙;常冬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针穴位注射维生素D2果糖酸钙针联合口服西药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药玉屏风颗粒,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选取曲池、血海,均双侧取穴,每穴位注入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0.5ml,每3天1次.对照组不做水针疗法.两组均给予口服西药地氯雷他定片5mg,1次/日,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日;中成药玉屏风颗粒6g,2次/日.30天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水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且操作简便,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好方法.
作者:陈义;宋道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常有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状,属于早孕反应,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持续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的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2008~2010年收治妊娠呕吐患者18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兰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背疲劳综合征是指以颈背部的肌肉疲劳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状态.它多见于长时间固定坐姿工作者.表现为颈背部酸困、僵痛不适,还有项背部肌肉的紧张感、裹束感或沉重感,严重者还会出现上肢酸麻或者头部眩晕、心慌胸闷、烦躁不安、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症状.以30~50岁多见.运用推拿结合运动治疗颈背疲劳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93%.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由于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静脉感染[1].静脉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影响治疗.在临床工作中采取青敷膏外敷在静脉炎所致红、肿、热、痛处,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素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如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若不予以及时治疗,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威胁患者生命.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2006年开始临床应用,并配合中药参乌益气化浊汤,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血糖波动幅度小,使用方便,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郭贵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5年8月~2010年8月应用复方青黛丸和维胺酯胶囊治疗银屑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26~57岁,平均35.4岁;病程2个月~20年.既往无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其他治疗银屑病史.皮损呈点地形18例,斑块型23例,地图型31例,进行期48例,静止期34例,皮损分布在头皮四肢44例,躯干38例.
作者:徐鸿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以颈椎椎体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困扰着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2010年1~12月用三联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36例,费用低,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李敦会;齐贡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系是女性生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发生的炎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具有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对患者的工作及生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妇女了的身心健康.采用抗生素静滴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金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胃散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清胃散(升麻,黄连,石膏,生地黄等)治疗本病42例.结果:总有效率91%.结论:本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降心脾火,愈溃疡的疗效.
作者:徐玉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方法:将22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缓解期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急性期西药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治疗,随访观察感染发作频次、发热、咳嗽、治疗等情况,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3.174,P=0.001);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频次、发热、咳嗽、治疗时间均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IgG、IgA值均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通过增强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晓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6年1月起采用中药大黄、芒硝联合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轻、中度脂肪液化,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3205例,其中下腹部横、纵行切口脂肪液化58例,占全部手术1.8%,年龄18~55岁.临床表现,术后4~5天开始皮肤有渗液或切口敷料局部湿透,局部表皮层未愈合,皮下脂肪液少许渗出,化成腔隙,或7天拆线时切口表皮愈合,但脂肪层部分裂开或全长脂肪层自然裂开,检查创口无脓液,周围无红肿,纯系脂肪液化所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
作者:周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日,多潘立酮片10mg,3次/日饭前服治疗,治疗组53例同时加自拟清胃温胆汤煎剂3次/日饭后服进行治疗.于治疗后6周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结果:痊愈率治疗组86.8%,对照组5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谢正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坊子区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卫生状况,查找影响合格率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分4次对坊子区大、中、小型餐饮业的餐饮具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规定的纸片法,无菌操作采样培养18小时后观察结果.结果:2008年共检测餐饮具1836份,合格1612份,合格率87.8%.大型餐饮单位采样606份,合格580份,合格率95.7%,中型餐饮单位采样618份,合格542份,合格率87.7%,小型餐饮单位采样612份,合格490份,合格率80.1%.结论:餐饮具消毒效果第1、4季度好于第2、3季度,大型餐饮单位好于中型餐饮单位,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质量差,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孟金香;高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肃州区15个乡镇20~65岁的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共查出7822例患病者,查出16种疾病,患病率达48.8%,治疗6456例,治疗率82.5%.结论:及时掌握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作者:吴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变化,尤其是被伴随性发育而产生的一系列性心理问题所困扰.他们渴望得到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成人的正确引导,帮助摆脱困惑,使他们在理智中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杨银香;黄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在金凤区实施8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分析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评估资料及月报表、季报表资料.结果:项目实施8年,金凤区治疗管理涂阳肺结核患者592例,涂阴肺结核患者283例.项目8年初,复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0.91%和74.67%.结论: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在金凤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包宁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巩固和推进母乳喂养工作,对342例产妇产后28天母乳喂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342例产妇产后28天母乳喂养的实际行动.结果:发出调查表400份,回收342份,根据调查表内容统计分析,母乳喂养率85.38%,混合喂养率13.45%,人工喂养率1.17%.结论:加大促进母乳喂养措施,是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中开展不同方式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家工厂、企业中的流动人员465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基线调查,分别采取讲座、发放手册、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和综合式健康教育,干预后45天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评价其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3种单一方式及综合式干预后,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与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干预后相比,综合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行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在流动人口中采用讲座、发放手册以及放映录像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该群体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复合式方式较单一方式效果更好.
作者:陈志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有研究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1].兰州市城关区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3,为及时有效地对城关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监护和干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9月~2011年9月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现状,为及时有效的实施监护和干预,减少肇事肇祸的发生提供信息.现汇总如下.
作者:韩霞;石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当地制定不同时期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正常值提供依据,同时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保健和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为研究当地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趋势积累资料.方法:运用体质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对庆城县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作出详细的分析.结果:3岁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超过WHO规定标准,有显著性差异;4~5岁年龄组的儿童身高、体重有少一半与WHO标准相符,无显著性差异;6岁年龄组的儿童身高、体重多数低于WHO规定标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岁儿童生长发育较好,6岁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变慢,各年龄组的胸围随年份的增长,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郭钰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手足口病(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1].其病原体主要为CoxA16与EV71,大多数由CoxA16引发[2].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为了更好地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将东胜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高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结核病的防控不但需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更需要良好的管理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抗结核药物化疗的效果,提高治愈率[1].
作者:庞胜明;田影;杨建辉;白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碘盐在食用期间碘酸钾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的存放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更有利于对碘盐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在碘盐的食用周期(以30天计)内,以5个居民家庭食用的碘盐作为对象,分5组每天测定碘酸钾的含量;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存放时间:37℃连续7天测定碘酸钾的含量,50~90℃ 30分钟分别测定碘酸钾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易受温度等存放条件和食用时间的影响,在日常家庭存放条件下,检测结果在第21天合格率80%,第27天合格率60%,碘酸钾变动幅度13.2~32.2mg/kg;在37℃连续7天的测定中,其含量减少为25.3mg/kg;在50~90℃中,其变动范围0.9~13.8mg/kg.结论: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随食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随存放的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呈不规律的变化.
作者:黄海;罗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保健工作一直是社区卫生保健的重要功能版块之一.每一个家庭,从初生婴儿开始,便接触和认识社康中心,并且开始建立连续、稳定的医疗服务关系.在此过程中,儿保医生也因为首次的接诊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窗口.
作者:熊甲赛;江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成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以上,舒张压90mmHg以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
作者:袁恵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浅刺针法是指在毫针刺法中,将针体刺入穴位内组织较浅部位的一类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手法的基本要素,也是临床必须遵循的证治规律.临床运用浅刺法治疗某些病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尤其适宜于一些病位较浅的头面、肌肤、络脉、经筋、皮部等病变,如面瘫、痿痹、痛证、痒证等.结合在临床上的体会,不揣浅陋,作点滴探讨.
作者:曹小军;易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患者因反复牙龈出血1个月,间断性发热1周伴乏力、头晕入院.精神较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压之不退色.胸骨有叩击痛及压痛.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孙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血型抗体,即A型人有抗B,B型人有抗A,O型人有抗A和抗B,AB型人无抗A和抗B[1].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见于血型亚型的存在及某些疾病引起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或血清中血型抗体发生改变等[2].
作者:文宾;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五输穴是经络血气的转输之处,应用非常广泛,而补母泻子法是五输穴在临床运用的具体体现,临床治疗慢性病症及顽固性疾病常常运用此法,均有良效.现举例说明.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61岁,因发现血肌酐、血钙升高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因脑出血行有颞顶开颅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术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良,围手术期查体发现血肌酐升高,血钙>3.3mmol/L,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并于出院后口服中成药治疗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未予特殊处理.
作者:杨庆玲;陈俊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22岁,因自服阿维菌素60ml后抽搐、昏迷16小时,2011年9月5日14:00入院,入院1天前,患者因与家人生气后欲自杀,自服阿维菌素约60ml,被家人发现,约半小时后在当地医院接受清水洗胃治疗,病情无好转而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博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5mmHg,浅昏迷,皮肤及颜面无苍白,左瞳孔直径1mm,有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88次/分,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侧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作者:胡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M(o)bius综合征由Van Graefe 1880年首先报导,1892年M(o)bius报告6例,自此命名为M(o)bius综合征[1].本病少见,现将临床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蒙仁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清热凉血,疏风解表,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等法,为指导皮肤科治病常用之法,但补法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大胆运用,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运用补法治疗皮肤病验案介绍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作者:杨学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儿,女,因出生后口周青紫、呼吸浅表、节律不规则15分钟入院.患儿系G1P1孕31+6周,母亲双角子宫难免早产,顺产娩出,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6分,5分钟7分,10分钟7分,无宫内窘迫史.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给吸痰、吸氧,处理脐带后转入我科.
作者: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孕妇,25岁,妊娠20周常规检查.彩色超声检查:双顶径4.4cm,头围11.6cm,腹围18.0cm,股骨长3.1cm,胎心规律,146次/分,胎儿双肾较大,左肾2.9cm×1.8cm,右肾3.1cm×2.0cm,相当于孕24~32周胎儿肾脏.
作者: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农民,因停经9月,无产兆于2011年9月10日入院.LMP:2010年12月2日,EDC:2011年9月9日.既往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孕期经常发作,平常未用药物控制.孕中发作时曾输液2次(具体不详).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芬太尼透皮贴的主要成分是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止痛剂,主要与u-阿片受体相互作用.主要治疗作用为止痛和镇静.适应证:临床应用在需要阿片类止痛药物的重度慢性疼痛.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区药品可分为外用、口服、注射、静脉用药,种类繁多.根据各病区特点,药物的品种,数量也不一样.病区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保管和使用的直接人,其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病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1].临床上由于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比比皆是.2004年在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体系中把病区药品管理也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根据对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进行质量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替比夫定片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TL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现对替比夫定片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与临床应用进行评述.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204例标本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结果:204例标本中,共有97例支原体阳性标本47.5%,单一Uu(解脲脲原体)感染78例,单一Mh(人型支原体)感染4例,Uu+Mh混合感染15例.结论:支原体感染Uu感染率高,支原体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试验中发现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为敏感.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四环素耐药情况不严重,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高.
作者:郑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龄的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
作者:王丽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010年肺炎感染中微生物细菌监测结果,为防治肺炎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收治400例小儿肺炎的微生物细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结果:400例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致病微生物细菌3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真菌2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2010年微生物细菌监测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具有多重耐药,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在临床上应合理使用.
作者:邵玉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种或多种药物配伍是常见的现象,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11年1~6月更换输液过程中发现,当长春西汀注射液在输液管莫菲滴管内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液接触时,莫非滴管及以下输液管立即变浑浊,我们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开关,更换输液器,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曾显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根据NCCLS的标准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送检各标本分离出的29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有亚胺培南1.0%、左氧氟沙星7.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2%、头孢吡肟10.3%、头孢他啶15.5%、头孢哌酮17.5%、阿米卡星17.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治疗该菌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阿米卡星等敏感抗菌药物,必要时采用联合用药.
作者:谢晓红;周育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逐年上升,为了解肺部感染病原体变化,掌握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敏感模式,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门诊和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菌群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革兰氏阴性菌是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逐年增高.病原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率很高.肺部感染病原体变化及耐药性的变化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蒋英杰;张倩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葛根素与纳洛酮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住院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9±7岁,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纳洛酮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47±8岁,用纳洛酮注射液1.2m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日静脉滴注,7天1个疗程.结果:葛根素组总有效率95%,纳洛酮组总有效率94%,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眩晕疗效与纳洛酮相仿.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和患者都在不断追求满意的医疗服务质量.护士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是当前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作者:赵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学习需求及掌握现状,探讨对院前急救培训意义及实施有效的普及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中专院校学生1100名进行调查.结果: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获得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及广播(30.3%)、学校和家长(26.1%),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较单一.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如何为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提供有效、持续、多方面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宋鹏;李艾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医院儿科临床实习中,医学生所面临的对象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为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的质量与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了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作者:陈龙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疗护理行为作为一项复杂、高风险行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通过对2011年某区下辖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服务站点,2所卫生院进行医疗护理质量的半年工作检查与调研,发现社区急诊护理质量管理现存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现将工作思路与大家分享.
作者:徐建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房顾名思义就是医院设立的按照医师处方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为主的进行处方调配性质工作的一个科室.中药房的管理工作在处方的调配和药品的养护等方面与西药房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对中药房十几年的管理中水平不断提升,加以总结仅供参考.
作者:谷凤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孕产妇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因此,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的激烈竟争,促使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化为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吴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切管理活动中都必须以人为核心,坚持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1].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倡导的理念,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及隐私为核心,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2].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3].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疗卫生和医保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患者对医院和医生选择自由度不断增加,医疗市场的竞争局面逐步形成,为了占领市场,很多医院采取了扩张战略和医院集团化经营.针对新重组后的分院,重点研究患者选择医院的行为,促进医院的所有员工、部门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不断满足患者需求,实现持续竞争的优势,提高竞争力.
作者:孙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3例,主要是以医生、护士、实习生为主,工龄<5年67.4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病房和手术室,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结论: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刻不容缓,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王娟;曾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新农合的实施,基层就医患者明显增加,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基层医院就业率非常低,造成护理人员缺失.医院只能自己招聘人员补充.通过招聘使用,发现目前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作者:史香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管理质量的标准不断提高,需要用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来提高医院的质量管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医院医用材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以寻求提高医用材料的管理质量,可以针对医院的自身特点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终使得医用材料管理得到持续的改进.
作者:孙俊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理安全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降低医疗风险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1],是衡量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2010年以来,结合患者安全目标手册,根据医院的实情制定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表,对9539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刘秀丽;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社区医疗急救是指伤病员在突然发生危重急症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尚未到达现场,而在社区获得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医疗救助.它是院前急救的必要延伸,是院前急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景志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农作物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较为多见,眼部栗刺异物为其中的一种,具有伤情复杂、易引起严重感染及治疗操作困难等特点,诊治不当易造成眼部感染甚至失明,给患者带痛苦,本文就1例外伤性球壁栗刺异物漏诊,来谈谈对于此类眼部损伤的诊治体会,以供参考.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因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基层医院非常常见,对其抢救治疗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出现反跳、猝死、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多神经病时对其治疗若不到位,会造成许多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通过治疗这类患者,谈一些这类患者的治疗对策.
作者:胡培英;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提出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收治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病例.结果:1例患者转科治疗后治愈,2例鼠药中毒患者转院治疗,后期随访2例均死亡.结论:患者隐瞒病史、未重视服药史、尽早治疗,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未作详细的全身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是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的主要原因.应重视服药仔细追问病史,根据阴道流血及全身症状的性质和特点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完善三级查房及会诊制度使诊断准确、从而订出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
作者:和丽娟;张淑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何首乌致肝损害15例临床特点.方法: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病患者1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方法,查阅住院病历,详细记录用药史、用药途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相关检查、血常规、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9例患者予何首乌泡水或煎服,3例泡酒,2例口服含何首乌成药,1例外用洗头;潜伏期1~8周,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皮肤瘙痒,脾大2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黄疸明显消退好转出院,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何首乌所致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用药途径除口服外,外用更容易被忽视;肝损害发展为肝衰竭很少,基本没有死亡病例,预后较好.
作者:郭熙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近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结核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掌握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其正确诊断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老年结核性胸膜炎42例误诊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等.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易误诊.积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对胸腔积液做出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合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原因,以提高DKA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首诊误诊44%,其中误诊为消化道疾病6例(阑尾炎2例,肠炎伴脱水3例,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呼吸道疾病3例(肺炎2例,哮喘1例),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心肌炎1例.结论: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急,发病迅速,易于误诊误治.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经验不足,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忽略了相关实验室检查.
作者:吕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救治小儿中毒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低渗性脑病,以及对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收治因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患者5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儿都因用清水洗胃和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的葡萄液导致低渗性脑病,通过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和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中毒后用清水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葡萄糖液是导致小儿中毒后低渗性脑病的原因.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是救治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开贵;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顽固性呃逆之间的关联性及对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在使用地塞米松时出现顽固性呃逆的特征及治疗措施.结果:地塞米松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多见于成年男性、伴发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再次使用时发作更为顽固,综合治疗有效.结论:地塞米松可致顽固性呃逆,与原发疾病、重复使用、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停止使用地塞米松,给予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药物,非药物手法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3~5天能够控制其发作.
作者:李安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1].在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人数约有1.29亿[2].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及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3].因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成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方法.重视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意义,掌握非药物治疗的措施(降低体重,限制钠,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适度的运动,限酒戒烟,心理治疗)和注意事项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娜;汪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肌梗死,这个原本距离年轻人很遥远的疾病名词,随着45岁以下患者的逐年增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2009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大,3年中增加了31.8%.本文就该疾病的年轻化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白延涛;李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提供有效的服务之外,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意义的.隐私权是指一个人享有与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对无关的一切个人信息或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1].对于患者而言,其隐私权则是在医疗阶段有权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身的私人信息,私人空间的隐瞒权、维护权、支配权等.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隐私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的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更显突出,现将泌尿外科隐私保护权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彭海霞;吴金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患沟通首先是护士接诊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信息交流,达到双方联络配合诊断治疗的过程,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门诊护理部工作中应用护理沟通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探索通过沟通的技巧、克服患者心理压力和就诊科室定位不准带来的心里烦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医闹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就诊治疗的满意度,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陈璐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液安全地输入患者的体内,在输液过程中无人为的情况发生,患者无不良反应[1].门急诊患者输液时,护患担心较多的是输液过程中药品质量、加错液体、输错液体、穿刺失败、液体滴空、药物反应等.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安全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
作者:郝冉;崔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作者:帕提古力·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吐尔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细节决定成功>是专家吕函先生所著的一本畅销书.书中说到,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1].细节护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是由许许多多平凡和琐碎的工作细节组成了一个护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是否衔接得好,往往取决于护理工作中的细节是否做精、做细、做好、做到位,这对护理质量至关重大.随着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细节,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细节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巧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在逐渐发展壮大,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在日益提高,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能跟上医疗制度改革的步伐,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护理管理缺陷和应对.
作者:张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人的自由、自主、文化水平和信息来源迅速发展的时代,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更需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技巧是一种人格特征,虽然是一个人的天份,但可以通过学习而具备,通过实践而提高,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郑素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3受体激动剂胆碱(choline)通过AC-cAMP-PKA信号途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变化,并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holine组较I/R组AC活性降低(P<0.01),cAMP含量减少(P<0.01),心梗面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M3受体激动剂choline通过抑制AC-cAMP-PKA信号途径对I/R离体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栾海蓉;吴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热性惊厥(FC)是指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没有明确颅内感染及无热惊厥史时而出现的惊厥现象,是儿科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1].本文就与FC发生的相关因素、FC复发以及预防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七氟醚化学名为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为无色透明,有香味无刺激性的挥发性液体.,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且完全,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的各个领域,麻醉诱导易为患者所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小儿心脏外科,小儿外科及门诊手术中更具有优势.现就其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云慧;王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