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3期文献
  • 不同年龄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年龄分为≥35岁组(n=37)和<35岁组(n=61),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35岁组患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5岁组患者(P<0.05);≥35岁组患者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及早产率明显高于<35岁组患者(P<0.0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高龄生产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均较差,需加强围产期保健。

    作者:刘发莲;许梅;常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与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临床比较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均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均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0.5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d视力>0.5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1w以及1个月视力>0.5患者比例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组术后1d角膜中央厚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1w以及1个月与术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可以产生较好的疗效,其费用较低,便于操作,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大卉;冯其高;周依岚;曾琨;梁思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疗效的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48%(19/21),对照组为66.67%(14/2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内固定疗效,是临床中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匡忠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心脏猝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51例心脏猝死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AICD治疗,3例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取三腔AICD治疗,手术后每3个月行一次AIVD遥测检测与一般检查,对AICD工作状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对AICD工作参数、临床用药作适当的调节。结果经术后3年随访,AICD成功实施低能电5次,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84次,成功64次。高能电除颤91次,成功复律82次。共发现室颤、室速142次,非持续165次。安装三腔AICD者,术后6个月发现EF值有明显改善,心衰症状缓解。对心脏猝死史患者采取AICD作二级预防,安全性高,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而三腔AICD是对伴有心力衰竭者出现恶心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适当对患者作AICD参数调整,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

    作者:陈元聪;陈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25个月后,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效果好,优良率高达90%,而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有8例,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嘉;夏暴权;陈穗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观察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手术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主要特点是,创伤较小,可以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并且具备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黄伟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性脑梗塞72例临床观察

    7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和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并给予血栓通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比容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芪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性脑梗塞安全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魏国平;魏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受损相关性探讨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改变情况,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的TSB、DSB、CK、CK ̄MB以及LD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治疗前22例肌钙蛋白检测为阳性,治疗后全部转阴。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心肌受损程度加重,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就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心肌酶会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而降至正常。

    作者:张桂花;刘秀芳;周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上面部动力性除皱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浓度为50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B组患者采用浓度为25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药物起效时间为5.5±1.4d和5.2±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为17.8±3.7w和9.2±2.5w,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50 U/ml稀释浓度,可以提高疗效持续时间;多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25 U/ml稀释浓度,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7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且手术创伤小,对胃肠道干扰小,患者能快速康复,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偏高,需要临床上不断改进,从而增强该手术的可行性。

    作者:赵炳端;许湘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诊室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26例,观察临床表现并分析其MRI结果。结果在26例患儿中,有阳性5例,阴性21例。病灶多分布于延脑和脑桥交界处,且随访结果显示此处病灶会逐渐减小。临床上患儿表现为眼球异常运动和肢体震颤等。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MRI表现与临床表现相关联,它可以提高有效影像辅助诊断和治疗,适合应用于临床上。

    作者:邓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32例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家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CT诊断在椎体成型术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的PVP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d、3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各部位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CT引导下行PVP治疗可显著增强OVCF患者椎体力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洪波;彭扬国;袁焕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回顾分析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87个动脉瘤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即时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复发情况以及再次治疗的效果。结果除了1个动脉瘤由于血管扭曲得十分严重,导致微导管都不能沿着血管送到需治疗的动脉瘤腔而没能完成介入手术,余下的动脉瘤都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有3例血栓性事件出现、3例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2例出现了永久性的并发症。在长时间随访期间复发4例,并全部接受再次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黄乾荣;肖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营养包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将我院儿保科就诊的婴幼儿贫血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铁剂治疗;治疗组口服营养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提升快,缩短治疗贫血时间;提高免疫力,减少婴幼儿的患病率。营养包治疗婴幼儿贫血方法简便,患儿易接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珍;邓五英;刘飚;宋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选择医院收治的临床表现疑为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进一步接受超声检查。通过随访或者病理检查后确诊,观察超声诊断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准确率,记录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来源以及超声表现和血流情况。结果54例患者病理和随访共5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超声诊断为颌面部间隙感染的46例,其中1例误诊;8例未明确诊断患者中有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超声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准确率为90.0%(45/50);50例感染者感染部位主要为颌下间隙感染18例(36.00%);94.00%颌面部间隙感染超声图像回声为中等光点和暗淡光点,80.00%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血流少。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颌下间隙,感染来源主要为牙源性和外伤性,颌面部间隙感染超声图像回声主要为中等光点和暗淡光点,血流少。超声对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旦波;张敏青;金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对78例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DWI序列及T2WI序列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其它序列的扫描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超急性11例病例中,T2WI扫描均为阴性而DWI序列除1例外其余10例均表现为高信号,阳性率为90.9%;在急性期67例中DWI均为高信号,阳性率100%,而T2WI序列的阳性率为89.5%。 DWI技术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婷;白艳;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并记录,而后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案,并对服药后30、90、180d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将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第30、90d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于服用胺碘酮后第30d时逐渐上升,于服药90d后,TSH、FT4值上升达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后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球蛋白(TG)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应注意服药时程,并定期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邓世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颞叶皮层入路与外侧裂入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施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实施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远期疗效等指标,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95%比例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而术后血肿清除率<80%比例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ADL1 ̄2级比例为69.0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1%,远期疗效ADL3级比例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7.37%(P<0.05)。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同时显著提升患者远期疗效术后六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手术方案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伟;张学军;王东挺;蔡文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3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牙科收治的30例后牙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我院自行设计的改良垫矫治器矫正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矫正时间为2~4(3.4±0.8)个月,所有患者后锁解除,且均建立了良好的覆盖和覆关系;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侧面头颅X线头影各测量指标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SNB角、ANB角、6 ̄MP、PFH、AFH、PFH/AFH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效果显著,且具有牵引方向灵活,支抗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社区康复治疗的分析

    在我社区康复中心随机抽取60名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治疗的效果予以记录,同时对比分析康复中心以往没有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60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在这60名患中,成功治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对于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要比以往未接受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并且较为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作者:朱伟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意义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别设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均收集病史,测定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比非脑梗死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FT3降低,LDL ̄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是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提示FT3在正常值范围内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可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马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瘀血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选择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双氯芬酸钠及甲氨蝶呤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瘀血痹片,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gG、RF、CRP、ESR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瘀血痹片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敏;陈丽;李特;汤子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92.5%(37/40),与对照组的95.0%(38/40)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邹慕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96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和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时候的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测试指标均有不同,两组检测指标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诊断中,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有效显现患者的糖尿病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能够做到对糖尿病早期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处理,其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便隐血检测试纸法的试验效果观察

    采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粪便标本80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份,试验组未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对照组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予以便隐血检测试纸法,行试验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检查的阳性诊断率。结果试验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23例(57.5%);而对照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份便隐血检测试纸法检测阴性患者标本分别加入血液标本,再次检测,便隐血检测试纸法均为阳性。便隐血检测试纸检验安全卫生、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临床具有一定运用价值,但极易受药食等因素影响干扰。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产前早期干预的结果分析

    采用PCR实时检测方法对1661例妊娠35~37w孕妇产前阴道下1/3及肛周分泌物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发生感染113例。根据自愿治疗原则将GBS阳性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予青霉素治疗;不治疗组21例,不作处理。分别观察两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结果GBS的感染率为6.8%(113/1661)。治疗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GBS感染率均低于未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GBS感染孕妇进行积极抗GBS治疗,尤其是产前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章伟红;刘红英;黄亮;何素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和X线胸片技术进行检测,就两种检测技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扫描准确率为89.1%,明显高于X线胸片的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扫描技术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以及肺门区肿块的显示更为明确和清晰(P<0.05)。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分辩率较高,扫描层次更为清晰,且便于操作,更好地支持了临床诊断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余其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核抗体与痰检结果的临床比较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痰涂片检验,研究组接受结核抗体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4.3%、准确率71.4%与对照组的阳性率31.4%、准确率91.4%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诊断肺结核疾病时,采用结核抗体检测准确性较高,尤其是痰涂片检查显示为阴性,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

    作者:尹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电切镜辅助下肾盂肿瘤根治术治疗肾盂肿瘤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56例在我院行肾盂肿瘤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电切镜下辅助常规切口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联合电切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少于对照组(25.0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和转移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3.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镜辅助肾盂肿瘤根治术可有效减小患者创伤,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可进一步减小创伤,但对肿瘤有效清除不如传统手术。

    作者:黄建团;欧永跃;林耀彬;黄建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患者,将所有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首次行剖宫产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观察组50.0%患者原剖宫产切口有粘连,17.1%患者可见子宫肌壁愈合不良,27.1%原切口处肌壁较薄,2例患者发生子宫破裂,而对照组仅1例1.4%患者见轻度粘连,其余患者腹腔状况良好,解剖结构清晰;(2)术后情况: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情况复杂,并可增加术后并发症,整体危险性比较首次剖宫产者高。

    作者:卢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人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老年脑梗塞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咳嗽好转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人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廖军红;廖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心脏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预防探讨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PCI治疗,试验组则在抽吸血栓后行PCI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开通时间以及PCI术后死亡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内形成微血栓状况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有直接关联,临床通过抽吸血栓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熊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3~2014瑶海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麻疹疫苗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瑶海区接受麻疹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2718例,抽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1)本组首检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2554/2718),几何平均滴度为1:706.5;(2)不同年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但几何平均滴度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性别儿童的抗体阳性率与几何平均滴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瑶海地区适龄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整体较高,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许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后有效率为80.0%,溃疡复发率为35.0%,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0%,溃疡复发率为10.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溃疡复发概率,另一方便,它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显著,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孙大华;陈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服药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降压效果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服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分次组和顿服组各32例。分次组患者采用早餐、中餐、晚餐、睡前各服倍他乐克25mg治疗,顿服组患者采用早晨顿服4片倍他乐克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顿服组患者降压达标率87.5%高于分次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比较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而治疗后顿服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分次组患者更低,经t检验,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顿服的服药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降压达标率,降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燕移;李敏芝;史伟文;张莞灵;卓华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聚维酮碘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拭净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切口冲洗,并拭净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以及切口的愈合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1.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计敏利;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80例肺癌气管镜检查临床体会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气管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检查,11例为管内增殖型,12例为管壁浸润型,2例为管外压迫型,35例为混合型,2例为正常型,根据组织学作为分类依据,出现了先从高往低依次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未分型癌和其他癌症。气管镜检查可作为肺癌病理诊断中重要的一项检查,可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义,帮助正确分型。

    作者:吕锐;陀子能;冯亦伟;郭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3例AECOPD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PCT、CRP、WBC、ESR变化水平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和PCT治疗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显著(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WBC和ESR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患者炎症发生过程中,CRP和PCT直接参与其中,因此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显示,因此在临床要对患者的CRP和PCT实时检测,以确保准确把握患者疾病发展,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WBC和ESR在COPD患者疾病发展中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重度病毒性肝炎组各40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通过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探析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病情加重,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升高,血小板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随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降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下降。病毒性肝炎会引发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改变,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明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选取86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在室温下保存1、3和6h,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8项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其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存3h、6h后的GLU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存3h、6h后的血清标中ALT、AST、K+、Na+检验结果略高于未放置标本,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保存1h、3h后的BUN、TBIL、DBIL结果较未放置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6h后BUN、TBIL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采集后,除有特殊需要外,应尽量在2h内对标本进行检测,长时间的放置可能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临床诊疗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医疗事故。

    作者:余德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取得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FINS和HOMA ̄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共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致使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平稳控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王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治疗肝火扰心型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肝火扰心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辩证施护,观察组在辩证施护的基础上加用耳豆贴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5 ̄HT及DA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5 ̄HT水平皆提高而DA含量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明显。耳豆贴压及相应的护理可明显改善颈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5 ̄HT及降低DA含量有关。

    作者:罗美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8例肺部压缩程度<20%,全部治愈。32例肺部压缩程度≥20%,30例治愈,2例死亡。总治愈率达95.00%。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并不十分明显,可以借助X线和CT检查诊断,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性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2007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再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年后,两组生存率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2年和3年后,研究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并且,两组并发症不具差异性(P>0.05)。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尹会义;于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规凝血指标及D ̄二聚体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按照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6例,出血量<500ml;A组患者25例,出血量500~800ml;B组9例,出血量>800ml。分别检测3组患者在产前后的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Fg)以及D ̄二聚体。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产时,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A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产前PT、APTT、TT水平明显升高(P<0.05),Fg水平降低明显(P<0.05);产后,两组产妇的常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且每组产妇在产后的Fg水平升高明显,D ̄D下降明显。对患者产前、产后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D ̄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DIC的发生以及对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究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所收治的15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回顾性调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发生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选取的15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中年龄不超过50岁的患者感染率为2.60%,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率为26.32%;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3.45%,未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13.51%;伤口有异物的患者感染率20.00%,伤口无异物的患者感染率3.28%;手术时间在2.5h以内的患者感染率5.13%,手术时间超过2.5h的患者感染率9.26%;Ⅱ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感染率4.26%,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感染率14.29%;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19.35%,非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2.63%,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抗生素有无使用、伤口有无异物、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的切口类型、有无糖尿病与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术后感染相关,临床手术时理应多加注意并预防。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物补片治疗肌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用生物补片治疗肌疝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对本科室6年来(2008年1月~2014年1月)10例肌疝患者用生物补片修补疝口。观察手术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无1例患者复发。因此用生物补片治疗肌疝可行,并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詹义兵;刘建军;丁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体会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8±14.3min、手术切口为4.8±0.7cm、术中出血量为19.3±8.1ml、住院时间为4.6±0.9d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江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个体化康复计划对提高老年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3例老年低视力患者,均给予个体化康复计划:助视器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和社会经济支持等,使用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定康复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康复计划干预后,低视力老年人远视力、光感和移动评分、读和精细动作评分、调节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依次为42.1±5.1分、15.9±1.5分、14.8±1.3分、16.9±2.4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个维度评分28.3±4.2分、11.7±1.4分、10.9±1.2分、13.1±2.0分(P<0.05)。个体化康复计划能够显著地提低视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泽华;李海连;彭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通心络治疗4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抗心绞痛、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脂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心电图检测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常规抗心绞痛、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梁永;游东;敖小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选取2006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重症CAP并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按不同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与气管插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R、RR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及BP指标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崛耸;罗远强;曾晓慧;陈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赖脯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赖脯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尿糖阳性率与尿酮体阳性率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36%(P<0.05)。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用药中,赖脯胰岛素效果确切,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安全性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谢漫丽;罗佩宜;江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氯化钠注射液气道雾化治疗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9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雾化治疗。研究组分为A、B、C组。 A组给予0.3%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 B组给予0.45%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采用气道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其中以0.45%氯化钠注射液效果佳。

    作者:陈赞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康复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以门诊复查的康复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心理痛苦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一般资料的测评工作。结果共有102例癌症患者参与本研究,男33例,女69例。女性疼痛症状重于男性(P<0.05)。有转移的癌症患者受经济影响程度大于无转移的癌症患者(P<0.05)。早期癌症患者躯体功能更好(P<0.01);腹泻症状更轻(P<0.05);受经济因素影响更小(P<0.05)。焦虑、抑郁、心理痛苦程度得分越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康复期癌症患者受病情和情绪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癌症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同时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康复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陈颖高;郭斌;胡存梁;王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按摩对不同时期小儿斜颈的疗效比较分析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小儿斜颈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按摩治疗,30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5%(P<0.05)。小儿斜颈患者早期即给予按摩治疗安全有效,且效果明显优于晚期治疗。

    作者:崔立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DHS与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各31例。A组接受PFNa治疗,B组接受DHS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内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4%,B组为6.46%,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同时术前两组各项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手术6个月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 PFNa治疗可有效的改善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小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探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TIA终止小于1d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凝血指标PT、APTT和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李莉;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患者。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极电凝止血组、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各4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激素(E2、LH、FSH)水平的变化、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月经紊乱情况。结果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月经紊乱的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在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可降低E2水平,升高FSH、LH水平,增加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月经紊乱的可能。

    作者:黎婧琳;黄翠翠;黎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中年患者100例设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等,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输血量及止血时间分别为10.54±2.67ml、6.65±2.23d,对照组的输血量及止血时间分别为4.34±1.19ml、3.12±0.78d,观察组的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组的优良率为60例(60.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7例(97.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出现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较中年患者严重,住院时间长,治疗也较为复杂,预后不佳,必须对其予以重视,采取有效治疗手段,促进老年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陈衡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管取石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能有效提高胆道结石患者的取出率,且对患者伤害较小,值得推荐。

    作者:张奇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中晚期合并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分娩的62例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时期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和低体重胎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亚临床甲减极易诱发妊娠并发症,因此,要加强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妇女意识,早筛查、积极治疗,保护妇女健康和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作者:梁春燕;张小玲;张雪梅;陈瑞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7年1月~2013年1月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17例21眼,其中老年性眼睑外翻6例10眼,麻痹性眼睑外翻11例11眼,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1眼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7月,依照评价标准,治愈5眼,显效13眼,一般3眼,无1例失败,总有效率85.71%。阔筋膜增加了对睑板的支持作用,睑板及轮匝肌的缩短可使松弛的眼睑得到根本的解决,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外观改善明显,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采用。

    作者: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缝线粘贴法在小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角膜病变患者。均因角膜皮样瘤、眼外伤等引发,病灶范围在3mm×3mm以下。均行小植片板层的角膜移植手术。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的植床和植片之间应用生物粘合剂进行粘合;对照组患者的植床和植片间则采用10-0缝线进行缝合固定。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角膜愈合时间,植片水肿程度、创面及其疤痕的愈合情况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3.3±5.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2.7±7.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在角膜愈合方面用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痊愈及好转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小植片板层的角膜移植手术中使用纤维蛋白的粘合剂进行粘贴,可以有效缩短手术、角膜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水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琛辉;曾广川;廖武;李瑜明;谭叶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肾性贫血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持续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3个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相关因素对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治疗达标组与治疗未达标组相关参数。结果女性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为52.4%低于男性68.9%;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治疗达标率54.3%低于60岁以下患者68.8%;铁缺乏、感染或炎症、甲状旁腺素升高、铁蛋白升高、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患者治疗达标率的大幅度的降低(P<0.05)。治疗达标患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平均值低于治疗未达标患者,甲状旁腺素(PTH)、铁蛋白(Fer)的平均值高于治疗未达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与性别、年龄、铁缺乏、感染或炎症、甲状旁腺素升高、铁蛋白升高、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敏芝;熊燕移;张莞灵;卓华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性

    使用GElog9三维超声诊断仪对6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进行诊断,同时以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妇进行超声图像的重建。仔细观察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胎心率、羊水及胎动指标对超声结果进行诊断。结果胎动异常、胎心率作为鉴别指标可以判断胎儿缺氧情况及其缺氧程度;胎儿宫内窘迫多因羊水、脐带异常的影响而发生。三维超声检测胎儿脐带血管解剖结构的图像重建十分清晰,与二维超声相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三维超声显示脐带血管解剖形态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其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符合率为100%。临床应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可以预防宫内窘迫的发生,提高提高胎儿存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言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42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同期收治的88例非冠心病设为非冠心病组。采用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指标,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并对其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而两组叶酸、维生素B水平无明显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潘力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虽然锁定钢板治疗费用较高,但是其具有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创伤性小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晶;孔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剖宫产史病患良性囊肿阴式附件手术临床观察

    回顾分析我院阴式附件手术89例、腹腔镜附件手术76例、开腹附件手术65例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阴式手术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与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止疼药应用、排气时间、住院日期及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相和开腹手术组(P<0.05)。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相比,附件良性囊肿的阴式附件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机体舒适度高、住院时间短、经济等优点,应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祖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FeNO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对症治疗2w,对比治疗前后FeNO、肺功能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作用。治疗后FeNO值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和EOS均有所改善,但相比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 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控制做出正确、及时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必达;利旭辉;陈宫玉;陈钊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因其它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未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分析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结果经对比分析的结果所示,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性别、规律饮食呈负相关,和年龄、抑郁焦虑以及酗酒呈正相关。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年龄超过55岁、血红蛋白水平低、糜烂性病变、胃部病变及多发病变患者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HP阳性、存在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规律饮食与女性为该病保护因素,酗酒、情绪焦虑抑郁、高龄为该病危险因素,且因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糜烂及多发性的胃部病变。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逆行胆囊切除术和大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87例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大部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胆囊切除术较大部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并发症低,对胆囊切除难度较大患者有显著优势,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灿;沈雄山;李卫民;邱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在桡骨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及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位情况为优和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位情况尚可和差的比例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恢复状况评价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优良率为65.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骨折疗效好,患者复位情况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马焕林;张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微创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8.7%,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以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使用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其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内固定确切有效,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出血较少,能够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术后功能锻炼比较快,其治疗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晓;张建光;吴北太;李金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湿性敷料在不可分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不可分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清创消毒,对照组患者覆盖无菌纱块治疗,观察组患者覆盖湿性敷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1%;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直径缩小时间和愈合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可分期压疮患者中应用湿性敷料进行治疗,提高伤口治疗的总体疗效、促进创口肉芽组织生长、缩小创面面积与深度、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了创面感染的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琳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体会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进行阑尾切除术的153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腹腔镜组108例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45例。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置管引流率、术后疼痛率、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脓肿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手术所花时间70.5±18.7min,明显多于传统腹腔镜组55.2±1.34min及开腹组35.1±10.3min(P<0.05)。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组、的总并发症率分别为4.44%、10.19%,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另组(P<0.05)。术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患者切口小。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遗留瘢痕隐蔽、患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特别是对美容有较高要求的患者更适合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海权;刘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GC)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行单纯性TL治疗,B组行PT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分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眼内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A、B两组GC患者的裸眼视力、眼内压均得到明显改善,且B组患者的裸眼视力、眼内压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治疗GC可有效调节眼内压,改善视力,治疗效果优于单纯TL,值得推广。

    作者:杨红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螺旋CT肺密度测定在肺气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不同病理类型肺气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为对照组。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肺密度的测定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平均肺密度差别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CT吸气相全肺密度(ML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平均肺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类肺气肿的正常肺密度比率和异常肺密度比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不仅能够准确测试出患者肺气肿的肺密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按照肺密度进行肺气肿类型推论,能有效的对肺气肿进行定性及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天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围生期心理干预在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和住院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70例孕产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两组EPDS评分及抑郁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孕产妇产后6w的EPDS评分为9.2±4.3分,明显低于孕28w(12.3±4.5)分,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2.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期心理干预在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芬;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比较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4例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其中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有15例,阳性有69例;另外有66例患者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阴性,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3例,阴性43例,经比较分析得出,大于65岁的女性患者中,其冠脉造影阳性率与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一致(P>0.05),男性患者中,相比预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冠脉造影阳性率均高(P>0.05)。56~65岁年龄组以及45岁以下的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相比于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阳性率,其冠脉造影阳性率均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处于45~55岁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率相比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且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会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经我院研究比较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是其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实用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应广泛运用。

    作者:张春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38例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我院跟小榄人民医院近2年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106.8±10.4min,术中出血量240~1300(528.6±53.8)ml,术中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未发现继发感染和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引流量35~400(108±63.5)ml,住院时间6~18(10.5±3.6)d。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术后效果显著,手术具有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德华;张伟耀;梅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中老年龄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结果EA组患者在探查和牵拉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明显大于CSEA组(P<0.05),在术前和术毕两个时间点的差异不大(P>0.05)。在中老年龄患者中实施下腹部及下肢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快,用药剂量小,麻醉平面可控制,肌松效果好,从而大大提升麻醉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步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单纯放疗与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对比分析分析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110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疗组各55例。放化疗组采用EP方案同期放化疗,单纯放疗组进行单纯放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73%和21.82%,差异显著(P<0.05);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生存期分别为13个和10个月,其中,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优于单纯放疗组;2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化疗的毒副作用是肺急性反应,其中放化疗组I度7例,II度3例,单纯放疗组I度5例,II度1例;放化疗组脱发40例,恶心、呕吐24例。同期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毒性反应可耐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近期疗效好。

    作者:江晓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腹腔镜监测行刮宫术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32例分析

    选取32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同样例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β ̄HCG变化及手术和预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 ̄HCG恢复时间、月经来潮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联合宫腹腔镜监测行刮宫术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临床疗效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思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治疗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骨折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新基;钟少华;张朗仪;许佑燎;黄志华;赖罗新;甘瑞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和管理的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实施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血压控制率、体重控制率、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后,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明显降低,相较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后血压控制率与体重控制率明显提高(P<0.05),而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与实施前相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可明显改善吸烟率与饮酒率,同时降低血压水平,改善体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余华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对比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组则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治疗优良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钢板内固定方案可有效促进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愈合,与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方案相比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入点,对照组继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改为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序贯通气有效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频率等,是非常理想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丰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胸腹腔镜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7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差异,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下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视胸腹腔镜联合应用的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其可明显改善食管癌的手术疗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中的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磨牙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取干髓术治疗,而B组采取根管治疗术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年以上随访,登记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随访第1年、第2年、第3年时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85.63±10.97min,B组则为135.62±30.94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在随访有效率虽低于同期B组效果,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采取干髓术、根管治疗术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干髓术手术时间更短,建议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手术适应症等合理选择术式,才能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黄贤;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前置胎盘类型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根据前置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3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3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8例,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结果完全性组孕妇平均年龄33.5±2.5岁、孕次3.5±1.6次以及剖宫产史比例37.50%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及边缘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高于边缘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75.00%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而部分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46.67%明显高于边缘性组17.86%,三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交叉,要加强产前保健与监护,做好充分准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χ2=4.53,P=0.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用药时间、治疗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胆囊炎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俊峰;姚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75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咽喉部喷雾麻醉,观察组采用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后、经声门、活检及刷检、镜检结束等不同时间点血压、脉搏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两组在镜检过声门、活检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SpO2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较常规局麻效果显著,且对生命体征指标影响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跃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ET/CT联合MRI在鼻咽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MRI检查;观察组在MRI的基础上行PET/CT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误诊率和漏诊率。PET/CT联合MRI鉴别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高于MRI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明显低于M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T/CT联合MRI可提高鼻咽癌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可为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ERCP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22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4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2例。对照组患者除了禁食和胃肠减压外,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抑制胰腺酶的活性等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ERCP进行诊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生化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RP水平、TBIL水平、GGT以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急性肾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中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9.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明显,并发症更少,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威;夏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征新生儿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胎龄28~33w者30例,34~37w者34例,>37w者28例。全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不同胎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结果胎龄>37w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的80.0%和85.7%(P<0.05);治疗后24h,胎龄为>37w的新生儿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28~33w及34~37w,胎龄34~37w的PCO2和OI显著低于28~33w(P<0.05);胎龄为>37w的新生儿CAPA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一效果在胎龄为>37w的新生儿中为显著。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金属桩核组56例和玻璃纤维桩组6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牙体缺损修复效果和患者对修复情况满意度。结果玻璃纤维桩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8.44%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桩组患者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相比,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凌红玲;严伟浩;陈贵丰;刘斌;李泽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祛痰、抗感染、低流量供氧、保持水电平衡、保持呼吸道畅通、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行加用尼可刹米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大于对照组的74.4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清醒时间、撤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秋梅;梁一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帕可)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行8w的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37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详细临床资料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氨磺必利运用于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加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雨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40例和单纯用药组41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胺碘酮,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左房内径。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左房内径增大幅度小于单纯用药组(P<0.05)。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有效减少心房颤动次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速度,治疗效果优于单服胺碘酮。

    作者:段菊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选取2013年3月~2104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8w。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大剂量为6mg/d;奥氮平初始剂量为5mg/d,1周内增至10~15mg/d,大剂量25mg/d;所有患者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总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及震颤。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嗜睡及体重增加。在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均轻微,奥氮平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 和HbAlc 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4%,对照组为5.8%,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能够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降低FBG、PBG和HbAlc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萍;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根除HP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5例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试验组患者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HP根除率(96.00%)优于对照组(72.73%),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1.84%),两组间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根除HP的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临床治疗中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志凌;姚凡保;黄仕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阿嗪米特组和常规用药组各47例。常规用药组患者采用口服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的常规治疗方案,阿嗪米特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服药2w,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发生频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阿嗪米特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发生频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用药组(P<0.05);临床治疗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用药组(P<0.05)。阿嗪米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用药,配合常规用药方案,有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燕红;李忠荣;陈毅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两组均治疗1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本院急诊科收治162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异丙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d。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1%(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陆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和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随访3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辉琼;马松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单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持续性治疗4w后,观察组患者单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关乐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脑水肿面积及脑血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HSS评分下降更显著,且脑水肿和脑血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苍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高,能够有效抑制脑水肿、减少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成;胡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探析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两组44例。B组予以蓝光治疗方案,A组则在B组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疗法。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A组痊愈39例,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B组的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A组黄疸消退用时9.5±2.2d,低于B组的16.2±6.2d(P<0.05)。对患病理性黄疸的新生患儿予以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蓝光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宗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用于早产胎膜早破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早产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7%,新生儿并发症率为3.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和21.43%,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产褥病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地塞米松对早产胎膜早破产妇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率,从而有效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办法。

    作者:田敏;彭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扑尔敏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将178例特应性皮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扑尔敏(0.35mg/kg,bid,po)联合脾氨肽口服液(10ml/支,qd,po);对照组85例给予扑尔敏(0.35mg/kg,bid,po)联合生理盐水(10ml/支,qd,po)。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二者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扑尔敏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日华;彭伟娇;周仙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探析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赫赛汀治疗,试验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赫赛汀与多西他赛联合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联合滴注薄芝糖肽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阳;朱家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参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等均明显较优(P<0.05);且试验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参照组(19.35%),其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参照组(61.29%),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加孜腊·吾腊勒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对于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锦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9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3%(8/4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4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8/45),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咪哇斯汀及沙利度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可通过协同发挥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以及抗组胺功能来加强机体对炎性炎性抵抗作用,强化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坚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第5d的全血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均较第1d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试验组治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有效性高,降低患者死亡率,可考虑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余栋栽;温嘉强;谭家香;吴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思明用于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服用优思明,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益母草合剂等常规预防处理,治疗3个周期,均使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 ̄36及ZUNG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SF ̄36量表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6.84%(P<0.05);研究组SF ̄36量表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优思明用于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飞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及对血清TNF ̄α影响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7.5%,远好于对照组的70%、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更低(P<0.05)。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TNF ̄α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及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新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一治疗。两组均治疗14w,观察对比两组患者HbAI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FPG、2hFPG和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FPG、2hF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为8.5%,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以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0.67%,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出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48h HCT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且无显著不良反应,适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

    作者:彭菊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302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1例。两组产妇给予同样的分娩方式,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400~600ug一次性纳入直肠,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恢复情况、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复旧好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直肠纳入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分娩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者占比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对其临床数据使用APSS19.0进行分析,研究其血型转变过程及配套治疗的效果。结果以上80患者均成功植活,其血型转变过程平稳可控。结论异基因HSCT后输血治疗过程,以移植患者现有的血型血清学为依据相容性输血,实质上是保证患者在血液ABO血型转变的过程中充分避免凝血反应和溶血反应带来的副作用的过程,以及后续化疗过程中保证造血功能重建和血液机能重建得以稳定实现的过程。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肺结核早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5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痰查结核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核抗体及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对比两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PCR阳性率,同时分析各检查方法对肺结核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A 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 PCR 阳性率分别为23.08%、48.08%、86.54%及67.31%均明显高于B组的0%、23.33%、6.67%及13.33%(P<0.05)。且在A组中,结核抗体明显高于痰查结核菌、PPD及PCR阳性率(P<0.05)。经ROC分析显示,PPD、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结核抗体阳性的诊断价值更显著(P<0.05)。结论 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均可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指标,且以PCR阳性率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张丽云;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醒脑静联合果糖、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果糖、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2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根据收治顺位分为两组:单数6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纳洛酮+生理盐水联合治疗,双数6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并将纳洛酮组的溶剂生理盐水改为果糖注射液,观察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济失调期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74.8±20.4)min、(264.5±50.6)min,昏睡期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53.4±36.7)min、(420.7±102.8)min,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8.3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联合果糖、纳洛酮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恢复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继发损害。

    作者:朱海荣;谢扬;李炯;肖李锋;林跃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电图应用于重症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应用于重症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颅内重症感染患者,对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小儿颅内感染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程度随着患者感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重症颅内损伤患儿常会出现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等不同程度地异常放电,或者出现提示有脑实质受到弥漫性损伤的高波幅、波,患儿受到的感染越严重,脑电图出现异常波形的频率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脑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也越长,脑电图转变为正常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其次,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脑电图也不同。结论分析研究重症小儿颅内感染脑电图能够及时发现并判断患者的疾病,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汉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开腹术治疗,观察组患者LC+ERCP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较常规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较低,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莫英光;曾宪明;阮颖彦;刘彩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02年12月~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中,选取43例予以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再选取43例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总显效率81.40%(35/43)与试验组95.35%(41/43)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发病3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是佳的,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焕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30min后30%好转;治疗24h后65%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72h后NT ̄proBNP指标为(1636.3±53.5pg/mL)、LVEF指标为(0.6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位华;卿国忠;陆煜;杨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4例。试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参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吉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2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焦虑状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55.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红;聂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0年8月1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该院对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量等指标进行了相关的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哭闹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摄入奶量增强、体格发育迅速。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急诊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并发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溶栓成功率比较(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取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少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中应用。

    作者: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席惠玲;周鹏;刘香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卵管结扎术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155例患者,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77例和试验组7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手术配合度和术后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手术配合率为89.74%,而对照组为76.62%,组间比较差异显(P<0.05)。另外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59%,而对照组为77.92%,组间比较差异显(P<0.05)。人性化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护理探讨

    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1405例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术中配合和良好的术后护理,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受术者心理放松,心态平和安静,医患之间相互配合好,手术安全,手术质量高、效果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群众满意。加强手术室护士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有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前心理护理结合术后舒适护理对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及各项康复指标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HAMA、HAMD评分分别为3.37±0.54分、8.38±4.53分、11.36±3.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1.20分、12.88±6.50分、17.69±5.3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3.02±1.22d、排便时间3.55±1.21d、止血时间12.64±5.57h、腹痛消失时间2.13±1.08d、住院时间6.57±2.34)d VS对照组4.50±1.34d、6.37±1.35d、27.34±4.18h、5.03±1.36d、9.59±3.56d显著较低(P<0.05)。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可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后期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翠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临床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H、PaO2以及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引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作者:徐旭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置管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2.5%和2.5%,对照组分别为71.2%和18.8%,观察组很满意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季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析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4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4例。甲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乙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较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魏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62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高于对照组的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孕产妇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尿潴留和乳房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何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连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大(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付华;杨芬;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分析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7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治疗措施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比值(ABI)、足趾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BI、足趾皮肤温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足趾皮肤温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探讨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2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出血原因,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经研究分析可知,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主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为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强化产前检查,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对产后出血量实施正确地评估,基于此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产妇的安全,使其顺利生产。

    作者:袁选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手足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路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在患者经过了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护理后均得到了较好的护理,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对手足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恢复时间也明显更好,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也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行。

    作者:冯钲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以风险因素管理为分界点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急腹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健康教育、护理操作、规避纠纷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少于对照组,在护理责任心、主动服务、治疗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素管理能有效规避门诊护理风险,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月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调查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分析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医护工作者的安全问题以及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采取人文关怀护理使得精神科临床护理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减少了医患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了精神科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对于精神病患者疾病的转归以及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通窍活血汤治疗颈动脉软斑块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选择治疗的颈动脉软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大小(2.43±0.35)mm2,斑块内中膜厚度(1.52±0.12)mm,全血黏度(4.21±0.54),血浆比黏度(2.23±0.26),血细胞容积(36.11±1.34),红细胞聚集指数(1.66±0.21),上述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窍活血汤具有稳定或消退颈动脉软斑块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政;杨以超;倪浩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芒硝外敷治疗急性期湿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3例急性期湿疹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派瑞松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指数、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中药芒硝外敷治疗急性期湿疹,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治疗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参三藤汤”配合枕颌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枕颌牵引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枕颌牵引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三藤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复发率为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复发率为2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丹参三藤汤”配合枕颌牵引治疗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兴利;徐宁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雷火灸与泛昔洛韦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1w后,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肤愈合时间及止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w后,观察组的愈显率为80.65%,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w后,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82.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可以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肤愈合时间及止痛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晓芳;雷成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月经不调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9例,效果显著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58.8%;观察组痊愈29例,效果显著5例,无有效和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共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医治疗效果要好于西医治疗的效果。

    作者:侯莉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而随访1年复发率为9.30%(4/43),不良反应率为11.63%(5/43),均显著对于对照组的23.81%(10/42)、38.10%(16/4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疗效显著,复发率少,不良反应率低,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有效6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治疗组有效7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在治疗癫痫时具有控症快、高效低毒、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的影响

    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Ig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试验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IgE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变中的相关研究

    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是肿瘤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的糖蛋白和钙-组蛋白复合物的总称,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类物质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研究表明,TAP在消化道癌前病变中有较高表达。现就TAP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科;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后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患病时间的推进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恶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防止病情恶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加深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有研究表明,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裕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腹膜炎手术探查程序及注意要点

    急性腹膜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明晰急性腹膜炎患者手术探查程序和注意要点,是确保病人尽快痊愈的有力保障。

    作者:崔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发病急等特点,给治疗带来困难,终对小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也在积极探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现收集相关资料,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义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