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 国际刊号:1673-5846
  • 国内刊号:11-5482/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0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2013年5期文献
  • 维生素E联合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22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我院以维生素E联合硫糖铝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22例,收到显著效果,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7例患者,男27例,女10例;年龄21~66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的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溃疡活动期,其中9例患者为复合溃疡,13例为胃溃疡,1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病程长短不一.依据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玉英;何美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个体化诊治时代的乳腺癌病理诊断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对乳腺癌的诊断模式、治疗方式及病理指标等进行介绍,然后详细探讨了分子分型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水平.

    作者:曹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佐辛预防人流手术子宫颈扩张所致体动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流手术中宫颈扩张操作所致体动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全麻人流手术需术中进行宫颈扩张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使用丙泊酚3mg/kg进行静脉全麻.术中进行扩张宫颈操作前两组无加任何处理.两组患者于扩张宫颈操作期间如发生体动反应,则暂停手术,观察组加用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追加丙泊酚1mg/kg后再重新开始操作.术后统计两组患者扩张宫颈操作时发生体动反应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出现体动反应患者4例,对照组5例,追加地佐辛和丙泊酚均能有效抑制体动反应的发生;但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辅助呼吸时间及停药至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有效减少人流手术中宫颈扩张操作所致体动反应的发生例数,效果更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

    作者:刘睿;苏志源;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处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出现对抗的情况及处理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抵抗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应对.结果 对照组电阻抗结果大于0Ω的患者有8例,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概率为16%.观察组患者电阻抗结果大于10Ω的有5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概率为10%.结论 及时发现患者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的抵抗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两种阴道冲洗液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红核妇洁洗液与2.5%碳酸氢钠溶液在治疗孕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来我院门诊检查确诊WC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60例,对照组60例.为减轻孕妇对阴道给药影响胎儿的担忧,采用单纯阴道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冲洗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5%碳酸氢钠溶液;改良组应用红核妇洁洗液.结果 两组孕妇在用药后5~l0min内,无菌棉签取样送检做细菌培养,对照组抑菌率为85.0%,改良组抑菌率为98.3%.结论 改良组采用红核妇洁洗液的效果优于2.5%碳酸氢钠溶液,且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家庭使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和担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塞通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血塞通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静息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依次为70%和55%,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况佩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综述慢性荨麻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1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慢性荨麻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准确辨证后,无论为近期疗效或是远期疗效,都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沈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与综合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1%),且经结肠镜检查,观察组中患者的肠黏膜改善也相对显著.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朱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不良反应与分析

    归纳近些年有关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医学文献资料,总结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所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全身水肿、过敏、大量夜尿、眼结膜出血、牙龈增生、耳鸣、肝损害、尿失禁、双下肢麻木、嗅觉丧失以及黄疸等.

    作者:耿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输尿管结石与肾周积液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与肾周积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急诊的7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入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声像图,分析肾周积液与肾绞痛的反复发作史、疼痛程度、疼痛时间、肾区叩击痛、血尿及输尿管结石所在位置、结石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 7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有肾周积液的6例,占8.6%.存在肾周积液的患者,肾绞痛比普通急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更为明显,疼痛级别也更高,肾区叩击痛更为常见.但是肾周积液与疼痛时间、血尿、结石所在位置、结石大小均无直接关系.结论 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疼痛级别与肾周积液有关.

    作者:佟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间歇性充气装置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目的 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装置,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其发生DVT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5.0%,经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间歇性充气装置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有明显护理效果.

    作者:胡思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杨兆钢教授芒针在痛证中的临床应用

    杨兆钢教授在芒针学方面造旨颇深,临证善用芒针治疗各种痛症,选穴配方少而精,强调针灸“治神”、“调气”,务求理想之针感,以疏通血脉,经络通,气血行,则经筋得以濡养,注重针芒直达病所,气至而有效.

    作者:郭艳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制外科洗剂对关节炎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外科洗剂对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78例患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折、跌打损伤所致的肿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应用外科洗剂熏洗和热敷、浸泡患处一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患者临床缓解率13.7%,显效率66.2%,有效率16.9%,无效率3.2%,总有效率达96.8%.结论 外科洗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疗效显著,成本低廉,使用广泛.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射频痔疮治疗机配合中药治疗肛门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射频痔疮治疗机同时配合中药对于肛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射频痔疮治疗机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内痔、外痔、肛乳头瘤等各类肛门疾病.结果 经过治疗,96例患者中治愈86.46%(83例),好转13.54% (13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射频痔疮治疗机配合中药治疗肛门病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并且操作快捷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金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中药离子导入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本院推拿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42例肩周炎患者的诊疗经过及预后情况,治疗组常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加中药离子导入,对照组只采取常规中医针灸、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急性期不宜手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

    作者:汪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DHS及PFNA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方法.随机分为PFNA组37例,DHS组3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DHS (P<0.05).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1.89%,DHS组的优良率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此类骨折愈合能力降低,PFNA不但能够给予坚强的固定,又允许早期下地活动,更加适合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作者:李安平;吴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就绝经后阴道出血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所收治的16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然后结合B超和妇科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 1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62%为生殖器炎症,位居第1位;功能子宫出血位居第2位,占18%;恶性肿瘤位居第3位,占15%;其它8例(5%).恶性肿瘤与绝经时间在15年内是不能明显看出,本组患者中绝经后年限愈久,就越容易出现恶性肿瘤.结论 临床应综合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一旦发现,应在第一时间行诊断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田志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损伤的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何预防和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和新疆武警总队医院在2008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腹腔镜下处理胆囊动脉出血32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6.25%,其中发生胆道损伤l例,失血性休克1例;直接中转开腹10例,均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遵循压迫止血-收尽积血-再钳夹-电凝的处理原则,大部分胆囊动脉出血患者在腹腔镜下可得到控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血管和胆道损伤.

    作者:殷文胜;茹合艳;拜和提亚尔;吕菡;阿不拉江;马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罕见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对1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表达HMB45、Melan-A、SMA阳性.结论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变化较大,若发生在肝脏,更易误诊;此例组织学类型应进一步分类为上皮样细胞型的血肿型.临床上依靠病理并辅助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

    作者:李玉广;石新兰;张宁;贾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观察其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远期效果较为稳定,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基层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杨曙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减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减压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至4月收治的40例行中低位直肠癌DIXON术患者按照随机半盲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加压,对照组DIXON术后未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加压,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出胃肠减压管时间和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当日即可拔出胃肠减压管,胃肠功能恢复早,患者主观感受舒适.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应用气管插管行肛管插管减压能有效防止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存质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黎杨浩;张良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研究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疗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院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接受中医治疗的3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从补脾、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面进行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中药合理的治疗,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无再次复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 中医药合理用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能有效抑制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降低慢性肾炎的复发,控制病情的恶化,对临床治疗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周雪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联合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并膀胱出口梗阻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5例晚期前列腺癌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电凝功率为80W、电切功率为160W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膀胱冲洗液采用生理盐水,灌注时间控制在1~2h.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切除(42.6±12.8)g前列腺组织,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膀胱冲洗24~48h,术后置管3~7d,平均(4.5±1.8)d.术后继发1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路感染伴血尿.25例患者在拔管之后可自行排尿.结论 TUPKVP具有并发症少、不易引起TUR综合症、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对尿路梗阻进行有效地缓解,是一种姑息性治前列腺癌的措施,能够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廖国龙;曾志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100例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中老年退行性变及外伤劳损受凉潮湿等原因所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1].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女性多发,有自愈倾向,主要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笔者自2009年起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成新;张学昌;黄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克罗恩病误诊阑尾炎1例分析

    克罗恩病(CD)是~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易发生病变,小肠和大肠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损害[1].末端回肠与结肠、阑尾临近,患者回盲部炎症急性发作时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郜国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究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患者心电改变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化疗与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有17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情况,总发生52次;心电图异常变化表现为T波发生改变,Q至T间期有所延长,并呈低电压状态;室性期前产生收缩现象、窦性心动速率较快等.结论 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电存在一定影响,心电图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等特点,能够对患者心电情况进行有效检查,明确化疗药物对人体心脏造成的影响,及时调节化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顿鸣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均治疗2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TXB2水平,同时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 前列地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与左室功能,进一步降低TXB2水平及血液黏滞度.

    作者:张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危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对心率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且硝普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乌拉地尔降压效果肯定、起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刘勇;唐成;黄崇政;雷秋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低血糖症46例临床分析

    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呈增加趋势,2007年至2008年在全国14个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为9.7%[1].随着降糖药物的应用,低血糖症甚至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越来越多;非糖尿病患者因进食差、腹泻等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也不容忽视.低血糖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1].本文总结了我院2008年至2012年因低血糖住院的病例,对其病因、年龄、病情、转归、合并症等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坐位肌肉注射的注意要点分析

    目的 对坐位肌肉注射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 2年8月来我院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487例,对照组240例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注射,观察组247例患者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肌肉注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对坐位肌肉注射要点进行临床分析,并开展针对性的肌肉注射,可有效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黄穗香;邓宝琴;童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胎儿不良结局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不良结局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06年~2012年以来98例在我院分娩时产生的胎儿不良结局并且愿意接受做胎盘、脐带病理检查的妇女.通过研究其病史,得出发生不良结局的原因.与95例正常新生儿的脐带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脐带和胎盘病检的98例中,有病理改变占89例(90.8%),其中,发生绒毛纤维蛋白样坏死76例(77.6%),胎盘过大39例(39.8%),绒毛血管扩张45例(45.9%),胎盘形态异常25例(25.5%),脐带血管堵塞40例(40.8%),绒毛发育不良12例(12.2%);绒毛纤维蛋白样坏死率、绒毛血管扩张率、胎盘形态异常率、脐带血管堵塞率、绒毛发育不良率、胎盘过大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儿不良结局的产生主要是妊娠期胎盘和脐带出现病理变化,这与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关系密切,所以在妊娠期应特别注意各类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并及时做出解决,减少胎儿不良结局的概率.

    作者:沈梅红;彭久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孢类药物的临床配伍禁忌

    当前头孢类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抗菌力强,抗菌谱广,并且不良反应比其它抗菌素相对较少.由于抗菌适应症多,用途极广,所以配伍用药机会大.然而,头孢类药物与其它药物配伍时,存在许多的配伍禁忌和慎用配伍,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84例门诊Ⅲa前列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用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联合特拉唑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特拉唑嗪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按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分类评估疗效.结果 NIH-CPSI评分:治疗组有效率为80.9%,对照组为64.3%; EPS-WBC分类: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对照组为5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慧峰;吴振启;颜伟;郭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胶原贴治疗婴儿湿疹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胶原贴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给予胶原贴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疗程10d.结果 治疗组治疗10d的有效率87.7%,对照组有效率93.4%,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而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胶原贴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磊;吴健;蔡美红;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四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药费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费水平.结果 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组疗效较好,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组疗效较差,且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奥美拉唑组低,雷贝拉唑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种质子泵抑制剂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水平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唐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盐酸氨基葡萄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以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同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共8周;对照组40例口服大活络胶囊、外涂活血止痛喷剂.两组在治疗期间行膝关节局部热敷2次/口,每次大于30rmin,并接受功能锻炼.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 两组间优良率治疗组91.3%,对照组47.5%,治疗前后两组VAS疼痛评分治疗组治疗后(1.42±0.51),对照组治疗后(2.87±0.48),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涟桥;郭焱雄;程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联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临床观察

    水痘(Varicella)是一种急性传染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水痘产生的原因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A),这种病毒能够侵入小儿体内,从而引起水痘的产生.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水痘的临床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毒症状较轻,不会对小儿造成非常大的人身伤害;第二,皮肤黏膜处会出现斑疹,丘疹以及疱疹等,其迅速的部满在黏膜处,并且是分批出现.V-ZA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疱疹浆液里面,另外在鼻咽的分泌物中也可能存在.水痘的传播途径不是空气,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产生的唾沫或者人与人之间的皮肤接触传播.水痘传染性非常强,容易在小儿多的地方传染,例如、幼儿园、托儿所等地.水痘病的多发季节是冬季或春季两个季节中,小儿容易因为感冒等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被水痘病毒入侵.

    作者:杨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雷洛昔芬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对膀胱癌RT4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雷洛昔芬对RT4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雷洛昔芬对RT4细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洛昔芬干预组RT4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RT4细胞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成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雷洛营芬能够抑制RT4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作者:张鼐鹏;刘可鑫;闫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次选择2012年1月至201 3年1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加以分组,对照组临床治疗应用常规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波;那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唑来磷酸钠对腰椎骨密度及骨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磷酸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来探讨其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例40例,均服用钙剂(钙尔奇D,含元素钙600mg,VitD125U)qd po+阿法骨化醇0.25μg qd po,唑来磷酸钠(密固达)5 mg静滴一次.测定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腰椎骨密度,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年的骨标志位(N-MID、β-CT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唑来磷酸钠治疗后1年后腰椎BMD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1年后PINP、N-MID、B CTX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骨转换率明显减低,组间2项指标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磷酸钠联合钙剂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好,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明显提高患者骨密度.

    作者:刘洪;冯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量激素联合抗细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细菌性角膜溃疡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微量元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88例(100眼)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微量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微量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细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且视力情况、角膜透明度等观察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上采用抗菌药物以及微量激素联合进行治疗,获得相对明显的抗炎效果以及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 就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51例早产低体重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3例.本组所有患儿都要积极维持电解质平衡、水平衡,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和静脉营养.患儿在出生后的6~12h之内开始喂养,每2h喂养1次,28例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胃管注入或者口服3~5 mg/kg·d左旋甲状腺素和0.1~0.3 mg/kg·次多潘立酮,10~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28例治疗组患儿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9.50±2.40)d,住院时间为(21.30±9.70)d,残余奶量为(2.50±0.63) 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7.40±4.80)d,奶量增加为(121.00±34.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7.80±3.20)d;而23例对照组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12.60±2.10)d,住院时间为(26.60±10.40)d,残余奶置为(5.20±2.65)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10.60±7.90)d,奶量增加为(81.00±22.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10.20±3.90)天,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多潘立酮能够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对早产儿胃肠功能进行有效地早期干预,使早产儿服用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快,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张恒;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了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方法 选择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妈富隆开展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联合治疗的方法.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在一个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下降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下降情况以及临床症状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用药之后的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使用米司非酮联合甲基睾丸素联合用药开展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采取此方法具有安全有救、不良反应复发率低等一些基本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李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多潘立酮,对照组34例用多潘立酮.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安全有效.

    作者:王艳;任志明;杨德勇;李梦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终止早孕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终止治疗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子宫早孕的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把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治疗;对将照组采用人工钳刮手术,观察两组孕妇终结早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在清宫率、流产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分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成功率高,安全性值得信懒.

    作者:王春香;刘波;苗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110例自愿要求引产的10~14周妊娠的妇女,拟行钳刮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药;对照组在术前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干预后记录用药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等.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在子宫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撕裂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具有完全流产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子宫出血发生率少等优点,克服了单一用钳刮术所致的不良结局,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2010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将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来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8月,选取在我院诊疗的RA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3岁,平均(37.4±11.3)岁.另选取53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正常健康体检者31例,均按照相应诊断标准选人;年龄23~57岁,平均(35.7±9.3)岁.

    作者:黄莲;闫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加小剂量麻黄碱应用于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

    目的 对应用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瑞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9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瑞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操作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瑞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汪发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当今国际公认的防治难题,据WHO估测,全球至少有3.5亿人携带HBV,有3亿肝硬化与HBV感染有关,HBV自婴儿期感染后90%以上经40年左右衍化为肝硬化,50年发展为肝癌,25%~40%的感染者因之而致命,为此被WHO列为第9死因[妇.故而国内外医药学家倾注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探索与开发新的抗病毒措施,极大地丰富了乙肝的治疗学内容.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具有快速、强效的抑制HBV的作用,且耐药率低[2].我院对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与双环醇片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43例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治疗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39.53%,总有效效率95.35%.而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5.58%和76.7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毕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合丹参酮对40例中晚期乳腺癌化疗的影响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疗法.近年来我院对8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黄芩多糖和丹参酮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来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年龄30~60岁,中位年龄45.6岁,均为女性.Karnofsky的评分≥60分.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联合组40例,中位年龄为47岁,采用黄芪多糖合丹参酮配合NP的方案进行治疗;单纯化疗组40例,中位年龄为46岁,采用单纯的NP方案治疗,其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敬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伐他汀对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重构指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阿伐他汀对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重构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筛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阿伐他汀,A组10 mg/d,B组40 mg/d.主要观察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B型脑钠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D、EID值、血脂水平及心衰生物标志物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4周后,B组患者FMD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T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高剂量阿伐他汀短期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重构指数产生有利影响.

    作者:薛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心血瘀阻型为常见.不稳定型心绞痛有10%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有50%的急性心梗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苦碟子可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用于瘀血闭阻性的胸痹.临床症状:胸闷、心痛、口苦、舌暗红或存瘀斑等,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参考WHO制定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对照组49例与治疗组51例.治疗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37~74岁,平均56岁,其中心绞痛27例,冠心病10例,心机梗塞4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10例,对照组49例,男36例,女13例,年龄40~73岁,平均58岁.

    作者:闫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佐辛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地佐辛对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敬2011年2月2011 年 9月100例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稍短于研究组,两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分即无任何明显疼痛迹象,高达84%,1分即轻微疼痛,占10%,高评分仅为2分即中度疼痛,占6%;对照组0分仅为6%,高评分为4分即剧烈疼痛,占12%,1分、2分、3分分别为30%、38%、l8%.相较之下研究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进行地佐辛注射,可有效预防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由于麻醉效力消失而产生的痛觉过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车银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的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以甲醇-0.02mol/L醋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245nm,柱温30℃,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再进样分析,以黄体酮为内标;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固定效应对阿托伐他汀清除率的影响.结果 以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1.0~540ng/mt,回收方程为y=0.1365x+0.0474(r=0.9994),检测限为0.5ng/ml,在2.0、201.1和535.0ng/ml三个浓度上,阿托伐他汀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4%、102.01%、99.7%,日内与日间RSD均小于3.0%,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拟合模型为清除率CL=θCL×(/WT62)θWT,表观分布容积V=θv.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高脂血症患者的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适合药动力学研究,根据建立的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模型结合患者体重能够计算出阿托伐他汀清除率,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马腾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扎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织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婴儿.哮喘儿童往往也合并有本病,主要症状有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遇冷空气加重.由于长期用口呼吸,较多的变应原进入机体,从而引起哮喘并使原有的哮喘加重.喷嚏多于刚睡醒时及遇冷空气时发作,鼻痒是过敏的特征性表现,本病婴儿表现多不典型,常以鼻塞为主.此外,患儿常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而且鼻塞、打鼾还可导致患儿颌面、胸部以及智力等发育不良,故儿童变应性鼻炎需积极治疗.

    作者:杨晓茹;黄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氯氮平所致意识障碍临床分析

    氯氮平所致的药源性意识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的甚至是极为危险的药物副反应,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用氯氮平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识障碍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意识障碍患者均系1994年7月~2008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使用氯氮平后所引起,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意识障碍的标准[妇.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5±11.6)岁,平均病期8.3年.

    作者:侯钦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接待的483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42例和对照组24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在生产之后采用常规方法预防出血;研究组则在常规方法上行宫颈注射10U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产妇产后预防出血而言,采用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戚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纳米炭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识别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中将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随后行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仅行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实验组检出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3.8枚,其发现率为75%.术中染料注射、淋巴组织解剖及SLN识别等步骤使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增加约10分钟(P<0.05);其余在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盆腔引流液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识别具有可行性,能根据肿瘤淋巴流注的显影,决定合理的淋巴清扫范围,提高肿瘤根治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丽;曲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调整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防止斑块破裂,降低冠心病致死致残几率[1].阿托伐他汀中含有选择性的HGM-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加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代谢清除,降低血液中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2].目前文献关于降脂治疗冠心病的报道比较多,但是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的安全性与剂量方面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就基于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安全性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绪之;谢素华;乔根强;杨佃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0.5%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ASAⅡ~Ⅲ级老年患者脐平面以下手术120例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下肢及尿道镜手术高龄患者160例,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64~92岁身高145cm~175cm,ASAⅡ级118例,ASAⅢ级42例,心功能Ⅰ~Ⅲ,其中含心律失常4例,肺气肿3例、严重哮喘6例、脑梗塞后遗症8例,陈旧性心梗2例,其余137例也均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并存疾病.手术种类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全髋骨节置换术、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作者:汤国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头孢克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126例女性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头孢克肟与热淋清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女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尿路感染女性患者12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淋清胶囊.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体征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患者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克肟与热淋清胶囊联合应用于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体征消失的时间,降低复发率,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平松;周佳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吡罗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吡罗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49例KOA患者,给予吡罗昔康片口服及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5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控制1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 吡罗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KOA,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全面介绍抗菌药物莫西沙星的抗菌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莫西沙星的研究进展.结果 莫西沙星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及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农原体和军团菌)均有很强抗菌活性.结论 莫莫西沙星安全,不良反应在少,且耐药机制独特,不易产生耐药性,应用范围广.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

    目的 探究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顽固性的心力衰竭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传统的治疗,如应用洋地黄、硝酸甘油以及利尿剂等,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应用.分别进行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的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毕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联用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用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5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酸钠联用氨基葡萄糖治疗KOA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几种钙离子拮抗剂对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现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医生和患者都恐惧的疾病,也是妊娠妇女常见疾患,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一直是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和妇产科医生工作的重点.妇幼保健人员要积极和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讲解妊高征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治疗重要性及预后等知识,宣讲孕期产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孕期的保健和营养以及注意事项;使孕妇积极配合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顺利完成怀孕和分娩过程[1].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众多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扩张血管药物和利尿药物等.

    作者:文雪;段大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氯沙坦钾联用吲达帕胺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用药方法,探讨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 3年1月期间治疗的20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100例,其中对比组服用氯沙坦钾,而联合组服用吲哒帕胺配合氯沙坦钾,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疗效.结果 联合组经过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91%,而对比组的总有效率则是78%,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样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吲哒帕胺片联合氯沙坦钾对难治性高血压进行治疗.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一定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乔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奥司明片、金玄痔科熏洗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及麝香痔疮栓联合应用治疗内痔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片、金玄痔科熏洗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以及麝香痔疮栓联合应用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6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奥司明片、金玄痔科熏洗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以及麝香痔疮栓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液、肛泰栓、司帕沙星片以及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司明片、金玄痔科熏洗散、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以及麝香痔疮栓联合应用治疗内痔疗效显著.

    作者:杨益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减轻癌性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就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进行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在给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轻和舒缓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纳洛酮对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 就纳洛酮对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系列的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化痰、止咳、平喘、吸氧、呼吸道通畅等).而40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持续静脉点滴,纳洛酮由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公司生产,3天为一疗程.结果 例治疗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而4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例,有效1 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3<0.05.两组都没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过敏、皮疹、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可以有效改善肺性脑病患者的昏迷、抽搐、精神错乱、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发绀等症状,不良反应也少,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住院费用和脑组织损害,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和后期的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作者:刘宗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聚卡波非钙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聚卡波非钙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技术,随机纳入病例442例,其中,聚卡波非钙片组223例,安慰剂对照组219,用药方法均为500mg/片,2片tid,.结果 聚卡波非钙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在多项指标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结果表明,按照上述用药方法使用聚卡波非钙片治疗IBS-C是非常有效且安全的,值得推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疆吐鲁番地区护理教育援教工作随笔

    为了促进吐鲁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据吐鲁番地区教育局的要求,湖南省教育厅从省属高校中选派六名骨干教师赴新疆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短期援助工作.2012年5月,笔者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一名护理专业教师,有幸参与此次为期一个月的吐鲁番短期援助任务.现将此次援疆护理教育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作者:张银华;陈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口腔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在口腔治疗中的配合治疗情况.结果 在口腔治疗中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能够遵循医嘱及时复诊.结论 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尹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妇人性化护理的实践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产妇人性化护理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临床护理状况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临床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妇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产妇心理以及生理上入手,以人为本,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宫海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4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经过舒适护理的患者舒适程度满意率达98.2%.结论 舒适护理提高了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满意率,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被尊重感,是提高妇产科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凤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部干事配合主任工作的技巧与成效的研究

    本文主要论述护理部干事通过采用摆正角色位置、协调沟通、办事抓重点、讲效率、主动服务等技巧来配合主任工作,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 25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严密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术后无1例因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随诊1~8个月,肺部X光片检查无异常.结论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呼吸道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金小蕾;蔡洁;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节服务在基层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细节管理现己成为各个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细节服务不仅是优质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人性化护理的前提,从护理服务角度看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1].我院门诊部自2009年4月起在各项护理流程中强化细节服务,使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增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支气管哮喘患儿31例的护理经验.结果 哮喘的症状收到显著控制或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或逐步消失.结论 做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可有效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作者:奚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究优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并探究了优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优化管理方法包括制订优化管理制度与目标,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提供优良急诊环境,保持服务面貌整洁;确保急救通道畅通,快速为急诊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以及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水平.

    作者:杜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复合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 将152例复合性溃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合性溃疡的发生与药物的使用、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胃炎有关;出血发生率高,出血量大,溃疡难愈合;胃伴随病变多,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烟酒刺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非甾体类药物作用于上消化道黏膜,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作者:洪正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Zoll双相方波与单相波除颤的效果观察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1].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使用Zoll双相方波进行体外除颤(室颤),比单相波除颤的效果要好,损伤要轻.现就心室纤颤(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除颤的临床试验效果进行分析,在患有VF/VF患者的电生理研究、ICD放置和试验中,将ZOLL双相方波进行除颤的有效性与单相衰减正弦波进行对比,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多中心的研究.

    作者:王雪;黄妍;陈丹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对于COPD病例的认知和处理现状的分析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某些城市呼吸科医生对COPD的认知水平及COPD的处理现状.方法 由国家呼吸病组织组织专门的小组展开横断面调查,分析二级医院232名呼吸科医生进行对COPD认知水平及处理现状等.结果 缺乏对患者进行COPD方面的教育,肺功能检测率比较低,对祛痰药过度依赖.各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诊断时常用肺功能及胸部X线检查.结论 我国二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比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在COPD的长期干预和用药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120例分析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究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关系.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这1 2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患者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得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0例患者IMT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扩散性增厚76例(63.33%)、局部增厚44例(36.67%).斑块强度情况:弱回声斑块85例(70.83%)、强回声斑块35例(29.17%).斑块分布情况:左侧47例(39.17%)、右侧43例(35.83%)、双侧30例(25.00%).结论 老年脑梗塞的主要发病因素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为治疗心脑血管病变提供诊断依据,对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爽;赵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h平均脉压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目前,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其健康的威胁.所以,探讨中老年人的24h平均的脉压与心血管损害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脉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意外危险独立因素,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脉的僵硬程度就会导致动脉有一定的扩张降低现象,进而在收缩压的作用上就有一定的上升现象.然而,在人们进行舒张动作的过程中,从收缩的弹性上动脉会很差,也就是说此时的舒张压处于很低的水平,所以就导致了脉压会有很大的增加.但是脉压之差的增大将会很大程度上升高患痴呆的危险性,另外脉压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脉压的相关因素有很多,比如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以及冠心病等等.

    作者:张义忻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的研究

    目的 本文将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提高其心境障碍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我院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境障碍评定,采用一至两名经专业培训的心境障碍评定人员完成本次研究,记录所有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人数为168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45.90%;发生焦虑心境障碍人数为203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55.46%.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殷萍;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对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考

    完善的绩效管理能够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发挥好每位医务人员的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但大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被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现就目前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绩效管理对策,以期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去马兜铃酸朱砂莲提取物对小鼠热致痛的影响

    朱砂莲其性寒且味苦为传统植物类中药,是经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的中药.朱砂莲具有清热解毒和止痛消肿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朱砂莲普遍认为也具有镇痛作用,也有抗癌、消炎解热、抗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其所含马兜铃酸有一定肾毒性,而国内不同产地朱砂莲的马兜铃酸含量有显著性差异[1].目前研究显示黄芪甲苷可以拮抗马兜铃酸Ⅰ诱导的动物急性肾小管损伤[2].

    作者:张金芝;高晓红;张敏;陈冬雪;沈媛媛;范新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特殊印模法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在口腔义齿的修复工作中,准确的印模是制作精准修复体的前提.本文叙述了对5例因疾病和发育导致的小口畸形病例制取完整印模的过程,其中采用的旋转取印模方法可供口腔临床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吴长云;罗富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

    目的 探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 52例患儿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确诊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手术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术后第一天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一周基本消失.三个月查PTT总有效率97%,症状不能完全消失的是术前已合并有面部畸形等情况.结论 鼻内镜下行切除腺样体,视野清,损伤小,精确,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秀华;王慧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下肢多发骨折为主严重多发伤的骨科损害控制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对治疗下肢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具体疗效.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下肢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的救治资料,对骨科损害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对30例患者手术后进行10~2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患者1例,1例患者出现骨不连的状况,对患者开展再次手术治疗,手术之后10个月骨折愈合.其中有2例患者开放性骨折发生了创面感染,经过进行抗感染和积极的伤口处理患者治愈.1例患者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在呼吸机的支持治疗后治愈,另有1例出现发生肺部感染,采取抗感染治疗之后治愈.所有患者没有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骨科损害控制理论对下肢多发骨折为主严重多发伤开展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抢救患者生命.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并发症和致残率.

    作者:陈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2例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剔除肌瘤,对照组不剔除肌瘤.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4h 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既不增加并发症,又避免再次手术机会,值得提倡、推广.

    作者:蓝玉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现阶段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的78例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与考察的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接受传统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妇产科疾病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者比较,观察组在统计部分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较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更加符合当今社会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符合了伤口美容化的人文宗旨.

    作者:孙英杰;王正东;颜南;符文双;张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5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5例,对其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有短暂鼻内肿胀,2~3d内消失,鼻外无任何反应,皮肤的切口平整,无瘢痕遗留.6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治愈59例(90.77%),有效5例(7.69%),无效1例(1.5 3%),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46%.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够避免在颜面部留下手术瘢痕,且术后反应轻,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治疗的疗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比较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治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早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数据库抽取的尚存活肺癌病例共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方面、文化程度、负担形式等指标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 影响早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的社会学特征,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患者心理的加强三个方面.

    作者: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临床观察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肾结石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诊断治疗方法不断提高.但是迄今为止,肾结石仍是肾脏疾病中较难攻克的一点[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治疗、体外震荡波碎石(ESWL)、药物治疗等,创伤大,患者恢复较慢,临床效果欠佳.而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不仅疗效确切,还具有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微创、疼痛小等优点[2],已成为治疗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我院对100例肾结石患者做出对比研究,发现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就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选取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医院)于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93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时,再选取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年龄相似的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共101例,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结果 93例地贫组患儿学校情况为(4.69±0.79),社交情况为(6.14±1.63),活动情况为(2.45±1.60);101例正常对照组患儿学校情况为(5.220.64),社交情况为(7.29±1.72),活动情况为(4.36±1.90).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101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4.9%)行为总分超过上限,而93例地贫组患儿有33例(35.4%),由此可以看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贫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要高得多(P<0.001,x2=25.847).结论 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患儿家庭和患几个人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同时也给患儿以良好的医疗条件,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

    作者:巫玉峰;杨潍嘉;匡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PBL教学法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目的 讨论PBL教学法的运用对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通过论述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PBL教学实施的步骤及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等来评价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意义.结果 运用PBL的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将病理学知识同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高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利用时间的能力.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改善并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能够培养素质更高的医学人才.

    作者:代海平;蔡胜艳;徐波;李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

    目的 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在卒中后的抑郁(PSD)和卒中位置间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的34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抑郁自评指数等于或大于0.5的169例为PSD组,使用x2检测PSD同卒中位置间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PSD发病率达49.7%,其中66.7%的是额叶卒中患者PSD,47.3%的患者是其它位置卒中患者PSD,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2,x2=5.51).结论 脑梗死患者患PSD的概率较高,而且额叶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的六个月中存在极高的PSD发病概率.

    作者:彭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下肢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以及选择性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除了1例下肢动脉栓塞狭窄范围较长治疗失败后截肢以外,其它的病例经过综合介入治疗后都可以开通,临床病症消失或者转好.11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有1例在原狭窄部位再次发生狭窄,再狭窄发生率约为9%.结论 经过导管动脉溶栓、PTA以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下胶动脉闭塞性疾病安全、有效,但是需要严格的掌握到它的所有适应证.

    作者:闫灵芝;王忠;尹桂亭;袁祖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和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医疗卫生行业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管理模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和发展历程,就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出一条新兴并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借鉴.

    作者:丛树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50例老年患者的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无1例死亡,麻醉效果优4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6.0%.结论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副作用.

    作者:王华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抑郁症患者的观察和干预措施

    抑郁症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常出现抑郁、沮丧、悲伤、烦躁和易激动,严重者出现幻觉和自杀等一系列精神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本文旨在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的观察、方法和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抑郁症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它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是由心理引起来的,如失恋、失业、工作压力大、家庭不和谐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的疾病.由于患者不能正确对待自已的疾病,不能坚持服药或受重大精神刺激,使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复发率很高.

    作者:房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临床研究

    目的 就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手术的1344例甲状腺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主要通过患者的发音来了解是否有喉返神经损伤.若有声嘶、失语或呼吸困难,且喉镜检查发现声带麻痹,表明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结果 ERLN组的永久性损伤率与总损伤率均低于NERL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喉返神经损伤,可以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失语、声嘶,甚至还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应该及时治疗.

    作者:俸瑞发;秦琴;黄玥;张珊;柏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行单纯切除术例50例(60眼)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6例(60眼),对比观察疗效(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1年).结果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愈30眼,占50%,好转15眼,占25%,复发15眼,占25%.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愈40眼,占66.67%,好转12眼,占20%,复发8眼,占13.33%.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率明显小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是治疗冀状胬肉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惠红;梁堂钰;马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谷氨酸是传递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感受的重要神经递质,近期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有髓和无髓鞘纤维均存在谷氨酸受体.行为实验显示皮下脚趾注射谷氮酸或谷氮酸激动剂能诱发热或机械刺激的痛觉过敏,而这种作用可被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所阻断.谷氨酸受体存在不同类型,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均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本文就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痛觉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李冬青;李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59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特点、发生率、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就我院759例头位难产病例的难产原因、发生率、临床特点、处理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生头位难产常见原因是胎方位异常,占头位难产的61.79%.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为18.97%.结论 头位难产的发生率极高,应准确识别异常情况,以便进行恰当处理,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瞿琳娜;孙大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鼻部常见病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微波治疗鼻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多年来,采用微波技术治疗的鼻部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76例病例,治愈823例,占84%,好转147例,占15%,无效6例,占1%.结论 微波可有效地治疗鼻部疾病.

    作者:詹锡亨;莫桂林;赵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6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的肠梗塞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资料取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8例结肠癌并发的肠梗阻患者.并根据术后患者疗效进行分组讨论.结果 68例术后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因为多脏器功能衰退导致死亡,死亡率4.41%;有18例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产生并发症,但在我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后,此18例患者均完全康复;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康复并已经出院,治愈率为70.59%.结论 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洪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糖尿病126例临床探讨

    目的 回顾性对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糖尿病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病性肝炎会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共126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9例,7~l0mmol/L35例,>10mmol/L12例;70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糖尿病的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辅以控制血糖以达到较好效果.

    作者:欧阳福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2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主要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临床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救治的甲亢患者12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甲亢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几率,并采取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措施,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ALT、AST、TBI或(和)DBI、AKP、Y-GY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随甲亢病情的缓解而逐渐恢复,行相关治疗,均可在3~4个月内恢复肝功能.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发生的几率与患者年龄以及甲亢病程呈正相关的关系,一旦发现甲亢,应及早进行甲状腺以及护肝治疗.

    作者:戎强;邱晓梅;戎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采取一侧或双侧侧脑塞外引流术、血肿穿刺术,将尿激酶从引流管内灌注,溶化血肿引流.结果 自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我科应用钻孔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的患者183例,其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者30例(16.3%),轻度残疾者32例(17.4%),中度残疾者42例(22.8%),重度残疾者53例(28.9%),植物生存者8例(4.3%),死亡者19例(10.3%).结论 钻孔微创血肿穿刺术、脑室外引流穿刺术、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铸型的方法,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作者:王寒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那些在医院进行口腔门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候诊过程中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本文分别对老年人、中青年人、青少年学生、婴幼儿四类人群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XDB-C18柱(4.6mm×250mm,5um),柱温30℃,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40∶ 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6~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0%,RSD=1.53% (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稳定性好,可用于小儿消食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牛艳秋;梁芳慧;董丽丹;王月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其中紧急手术63例,择期手术37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患者恢复率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江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012年24例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弹簧圈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24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21例痊愈并出院,1例患者出现脑积水,2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给予颅内动脉瘤大出血患者弹簧圈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直肠类癌68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 就直肠类癌68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68例直肠类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率、大出血、吻合口瘘等.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EMR和TEM术后无并发出血、穿孔、盆腔感染和肛门失禁.结论 TEM手术方法集显微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三种为一体,具有可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标本、切除较高部位的直肠病变、切除精确、微创、显露良好等优点,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类癌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术式选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张波;李荣先;李相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菌素应用病历讨论与分析

    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已成为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的切实需要[1].全面获得患者病情信息,应用系统的药学知识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服务,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现就参与药物治疗的典型实例报道如下.

    作者:慕桂娟;李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剖腹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无痛例数明显多于硬膜外麻醉组,轻度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比硬膜外麻醉组短,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麻醉阻滞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症状对比上,腰硬联合麻醉都优先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庞留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胱抑素C水平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评估血清Cys(、测定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80例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隐匿性肾炎患者40例,对照组为健康成人4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析受试者血清CysC和尿微量自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CysC和尿UmA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UmAlb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9.诊断效果评价表明,CysC、UmAlb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9、0.81.结论 血清CysC可以作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诊断和评估预后的理想生化指标,其诊断和监测预后效果优于尿UmAlb.

    作者:黄永存;于玲;王艳苹;张敏;孙华;宋俊兰;邢建;刘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21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防止其复发.方法 随机从医院抽取2012~2013年共21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对其性别、发病年龄、起病后的就诊时间、复发次数及用药等综合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215例脑血管患者中伴高血压121例,伴冠心病2 7例,伴糖尿病40例,伴高脂血症42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症111例,高纤维蛋白血症42例.结论 脑血管发病率在中老年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60~80岁.老年人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血小板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地进行一二级预防措施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常敏;李根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90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持续性皮肤瘙痒的引发因素、临床性征和现有治疗方案.方法 抽取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于本院的血液透析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190例发生皮肤瘙痒的患者.研究其的发病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瘙痒程度.分析各种因素与皮肤瘙痒的关系.结果 调查的患者中有55例患者没有对皮肤瘙痒进行治疗,有20例使用派瑞松、消炎霜等,10例口服抗组胺药,还有23例外敷皮肤软化剂.结论 皮肤瘙痒衣服生在皮肤干燥的患者身上,瘙痒的程度与皮肤的干燥程度、血钙浓度、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这三种因素相关.

    作者:孟祥慧;宫慧玲;谷朝霞;马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下消化道黏膜隆起及黏膜下病变118例行ESD治疗.结果 118例下消化道病变,其中直肠88例,腺瘤81例,早癌1例,黏膜下间质瘤6例;乙状结肠腺瘤10例,其中腺瘤9例,黏膜下间质瘤3例;降结肠8例腺瘤.横结肠7例腺瘤,升结肠5例腺瘤,病变直径0.4~5.0 cm,平均1.45cm.117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9.15%(117/118).118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117例随访3~18个月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有效,首选的方法.

    作者:任建刚;贾道全;邱中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在对IgA肾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在IgA肾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类型分成四组,每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A组,血尿患者为B组,慢性肾炎患者为C组,急性肾炎患者作为D组,同期的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五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浓度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测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SCr和C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IgA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肌酐异常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检测分析,两者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IgA肾病患者的相关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检测变化效果更为明显,便于更早期的进行肾功能的损害检查,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群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近十年来木耳多糖研究概况

    木耳是一种东北常见的食用菌,目前在我国东北已经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木耳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黑木耳,也有毛木耳,黄木耳和银耳等品种.如果木耳只作为食品食用,则限制了其本身价值的大化.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曾经有学者对木耳的一些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出有药用价值的前景.当前已经有多个厂家的木耳多糖胶囊问世.研究显示,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多糖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1].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脑录入医嘱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我院现行的电脑录入医嘱方式进行分析.方法 发现存在许多缺陷医嘱,分析缺陷医嘱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结论 电脑录入医嘱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丹凤;胡玉霞;张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安阳地区Rh(D)阴性稀有血型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Rh阴性稀有血型队伍现状,完善队伍管理,招募更多的稀有血型献血者.方法 对2005年~2012年安阳市Rh阴性献血者人数、解冻红细胞临床发放数量、稀有血型队伍中人员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阳地区Rh阴性个体大约占无偿献血人群的1.76‰,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所占比例极少,Rh阴性血液检出率较低;解冻红细胞的临床供应量每年都显著增长,其增长趋势远远超过Rh阴性血液的检出率;804名志愿者共参加17 39次无偿献血,平均每一位Rh阴性献血者献血≥2次,稀有血型临床供应形势严峻.结论 采取灵活多变的招募和管理办法,多种途径完善稀有血型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庞大的长效的稀有血型队伍,保障临床医疗和急救用血需求.

    作者:冀慧;许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移植患者移植物肾病1例

    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stemcell,MSC)可以在骨髓和其它成体组织间质中被找到,并可在体外进行扩增.这种细胞表现出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它可以分化为软骨祖细胞、脂肪祖细胞和成骨细胞等[1].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发挥重要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它能够修复损伤的组织.我科在充分论证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尝试将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移植物肾病,经过3个多月的追踪,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伟;杨剑英;王京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临床研究

    目的 对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诊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52例,并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并将结果记录后分析.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肱骨干骨折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6.1%,且平均愈合时间要优于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3.00±2.15)周,而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3.00±3.06)周.结论 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手术的时间短且创伤小,有利于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耀;车凤义;周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Ⅲ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往往会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康复护理手段即通过正确指导患者运动锻练措施[1],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减慢或终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功能状态和预后,降低冠心病死亡率20%~25%、猝死率37%,运动容量增加15%~25%.矫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行为危险因素,建立合理生活方式,能防止冠心病的进展,甚至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消退.降低冠心病患病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提高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或消除患者症状和痛苦;减少致残率;并可使其恢复和适应社会活动和工作[2].在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数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粘联性肠梗阻(AIO)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22例AI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在给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所给予的具体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经给予手术治疗并配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及饮食护理等措施后,病情均告痊愈而出院,且未发生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问6.5d.结论在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AIO的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于清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护理体会

    目的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护理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56例,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治疗后,痊愈48例均健康出院,6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偏瘫,2例患者不幸死亡.结论 脑血管痉挛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进行护理和病情的观察,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外科开展多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骨外科开展多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 通过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服务理念;制定活动方案、改革护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根据专科特色创新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在骨外科开展多方面的优质服务,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提高了专业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骨外科开展综合性的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与患者的关系,强化对患者的整体管理,并通过优质服务活动的开展,打造为患者服务的有效渠道,从而有效减少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护理的效率,增强满意度.

    作者:高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究精神科护理的管理与应急预案

    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受到症状的控制,其情感、思维、行为、意志等常常处于妄想、幻觉之中,再加上服用了抗精神病的药物,有十分明显的药物镇定作用和副作用,造成了患者的一些行为失控,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安全事故,给家庭、医院、社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精神科护理方面要加强管理并且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处理精神病患者做出的危险行为.本文就精神科护理的管理与应急预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作者:张力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例盐酸胺碘酮所致严重静脉炎的护理思考

    目的 对盐酸胺碘酮造成的静脉炎的护理.方法 应用冷、热疗法的护理对比,寻找到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静脉炎的护理早期应用冷疗比热疗效果好.并针对原因,来病先防,改变用药方法,有效减少了此类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马爱勤;王靖霞;田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我院儿科近3年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受理的41例护理投诉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总结出应对措施.结果 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为费用问题、沟通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等,41例护理投诉经及时协调、交流沟通、及时纠正一些不合适的护理行为等,均有效得到家属的满意.结论 通过严格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了护理投诉.

    作者:刘波;张春红;张士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中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目的 就临床中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5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中1 7例患者采用局部热敷+角膜瓣遮盖术,25例患者采用抗真菌性药物+角膜清创术治疗,8例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本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之后,7例患者加重,13例患者好转,30例患者治愈.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促进眼角功能恢复,使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潘虹;赵晓旭;王佳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做好护理管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做好细节管理,医院的医疗质量高低来自于其对护理细节的重视程度,首先要保证医疗安全,其次要保证让患者对治疗效果已经护理服务的满意,尤其细节管理工作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更是不可比拟的,因为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错误,都将会引发起不可收拾的损失,由此看来,临床护理管理中恰当的应用细节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刘淑梅;于春艳;梁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总结所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经给予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好转而出院.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减少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若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开展手术的患者经常遇到的一些心理进行分析,对手术室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进行人文关怀.方法 随机选取了240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 2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全面的人文关怀,对术后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手术配合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进行人文关怀之后,患者的焦虑清晰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变化不够明显.结论 手术室患者进行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对于手术的畏惧情绪,促进患者能够早日的康复.

    作者:英焕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仅仅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观察组在一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骨科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在进行了两个疗程的护理之后,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压痛、焦虑以及红肿等症状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缓解,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改善,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士排班改良中的应用

    目的 对人性化管理在护士排班改良中的应用的总结.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心外科护理采用传统的排班模式,2008年1~12月心外科护理排班模式改良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反映回顾性分析.结果 排班改良后的护理质量明显比传统的排班护理好,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更加高.结论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排班改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医院护理中必不可少.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由于普外科患者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文化层次、地位、职业、年龄都各不相同,自然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换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鹰嘴窝扩大成形术后康复护理

    化脓性关节炎、肘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肘关节骨折等多种疾患的并发症均可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或僵硬强直.肘关节的功能受限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能让患者肘关节功能得到大改善,自2002年8月~2007年6月我科室对16例患者行鹰嘴窝扩大成形松解术,并给予合理的康复护理,取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丽;刘芳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包括人文关怀、沟通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服务疗效和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服务,可以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较常规护理方法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艳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内镜微创技术在骨科隧道型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内镜微创技术在骨科隧道型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为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1 5例和对照组1 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内镜技术进行伤口的处理.然后对两组患者伤口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以及腔内异物留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也要少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患者腔内异物留存物的发现率也要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内镜微创技术可以比较清晰的对患者隧道型的伤口情况进行观察,能够比较有效的开展对患者伤口的护理,该方法不仅仅是可以缩短患者的病程,还有利于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所以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李艳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重要意义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不伴有ST段括高,常提示相应的冠状动脉尚未完全闭塞,心肌缺血损伤尚未波动及心肌全层.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下移或下波倒量,此类心肌梗死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进展为ST段抬高型心梗,而这两种情况在病理生理和护理,护理干预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对7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总结出该方法应用于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甘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上.上消化道出血其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粪,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休克表现.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出血机理1.1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年龄较轻者多半由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引起.胃溃疡出血者一般年龄较大,多因溃疡底部动脉腐蚀,发生出血.特别是患有慢性溃疡,伴有大量瘢痕组织形成,出血的动脉裂口缺乏收缩能力,往往是引起不能自止的出血原因.

    作者:卢星玉;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严重创伤院内救治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骨科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近1年来37例严重创伤的救护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骨科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护士熟练的抢救技术及科学、严谨的预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有效提高救护的成功率.结论 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骨科严重创伤的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目的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恢复自信,尽早康复,重返社会和家庭.方法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及化疗方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认真实施.结果 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恢复自信,重返社会和家庭.结论 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提高了护士的协调能力及工作效率,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化.

    作者:刘佳;刘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整体化护理中护患间的心理沟通

    护患心理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体态、手势、表情、文字、语育等多种形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1作经验,就整体化护理中护患间的心理沟通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霞;付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梁山县建设工地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建设工地的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梁山县的三个建设工地的建筑工人355名,进行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具有较高知晓率,但在非传播途径方面了解不多.结论 艾滋病宣教的一个重点对象就是建筑工地的工人,针对建筑工人找寻适合的宣教的方式和途径,是控制艾滋病蔓延扩散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曹春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理管理新观念

    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新观念.方法 对我院精神科患者实施新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管理是指护理过程中形成的规律和过程.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各个因太素进行分析、协调和控制.以此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的标准以及满足各种服务对象的需求.结论 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作者:杨立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可行性护理

    目的 针对ICU患者在临床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讨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来我院治疗的80位ICU患者运用心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运用新型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干预,以便掌握患者出现心理动态的因素和其影响因素,对比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 首次的问卷调查显示中,重症患者易出现的心理变动是:恐慌73(91%)、焦虑73(91%)、烦躁7(9%)、紧张70(88%)、忧郁40(50%)、落寞40(50%)、气愤41(51%)、绝望30(38%)、担忧49(51%)、不安60(75%);而在应用的新型护理手段后的问卷调查显示中,重症患者易出现的心理变动是恐慌20(25%)、焦虑11(14%)、烦躁15(19%)、紧张23(29%)、忧郁10(13%)、落寞9(11%)、气愤5(6%)、绝望9(11%)、担忧12(15%)、不安14(18%).结论 在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心理出现问题,加快患者恢复.

    作者:马晶;邢爱民;谷明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参与式心理护理方法对戒毒人员作用构思

    神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是一种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慢性原发性大脑疾病.隔离戒毒人员通过药物治疗从生理上暂时明显减轻对毒品的需求,摆脱瘾魔,但心理依赖及稽延性戒断症状依然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彻底消除,让戒毒人员树立信心,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吸食海洛因对自身、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对以后健康生活的期盼,体现对其人格的尊重,情感上的关爱,从内心能感受到愿意接纳,对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重返新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护理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从事戒毒人员心理护理管理方法初浅构思设想.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45例DN患者的资料,总结所施以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病情均明显好转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9d.结论 对于DN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保持病情稳定,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学生沙眼群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中小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寻找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方法 抽取城区小学、中学各一所进行跟踪调查,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使用0.1%利福平眼药水进行学生沙限群体护理.结果 进行群体护理后,沙眼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且小学生患病率低于中学生.结论 说明沙眼患病率与卫生意识、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只要重视,做好群体护理,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作者:何智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目的 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提出护理的措施.方法 选取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患者200例开展分析,从手术、用药以及患者自身等三个方面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例,感染率为2%.经过对比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因素中≥60和<60、ASA分级中Ⅰ~Ⅱ和Ⅲ、血红蛋白水平中≥110g/L和<110g/L、住院时间≤7和>7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相关,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因素中手术时间≥2h与手术时间<2h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用药因素中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围手术期用药因素和切口感染相关,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在围手术期要特别给予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大限度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迟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根据ADL评定标准和Feg-Mevyer评定标准,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力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有利有肢体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熊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06例,均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试验组),并将带教效果与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实习护生很快进入临床科室的实习角色,学习主动性较高,学习的目标性明确.试验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实习护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尹朝晖;李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2012年~2013年在我院产科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并与我院2011年未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在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相对于没有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而言,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之后在医疗成本控制、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结论 在产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得住院产妇在焦虑紧张等方面的消极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对于护理的依从性增加.让护理行为变得更加科学系统,大程度的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极为有效的提升了产科护理的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加充分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中的护理应用探究

    目的 通过对临床骨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研究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主要作用.方法 本组研究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骨科患者的相关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给予了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和特异性感染,而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好特异性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P<0.05).结论 在对骨科患者开展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掌握能力,帮助患者形成较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 就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真菌感染,无复发,口腔真菌感染完全痊愈.有2例由于同时伴发肺部真菌感染,在入院之后20天之后死亡;1例患者在治疗护理之后,口腔白点、白斑消失,但是复查时,仍然发现口腔内有菌丝金额真菌孢子.有2例患者在停药10天后,再次出现了口腔白点、白斑.结论 我们应该结合药物的作用,加以适当的护理,对真菌感染做到正确处理、及时发现、早期预防.从而避免出现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胡引兰;王海燕;李成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患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110例给予基础治疗加尤瑞克林静滴,并详细护理观察.结果 基本治愈87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无效3例.8例出现不适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的疗效,优质的护理很重要.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预防低血压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2例的护理经年分析.结果 在患者透析3~4小时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给予减少超滤调整血流速度及透析浓度和温度,及时补充高渗溶液,改变透析模式,低血压即可缓解.结论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针对各种原因做好预防及护理措以及提高患者透析效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措施

    护理行业的工作性质很特别,由于疾病不能提前预知及现有的医疗水平也有限,就使精神病护理这个职业具有高风险性.护士时时刻刻都要看护患者,在整个护理操作、处置、治疗等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护理风险,患者随时都有可能伤人、外跑、自伤和损坏物品,甚至自杀.一旦发生意外,患者会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会引起其可避免的医疗纠纷,所以护理人员会承担很高的风险,如人身安全、法律法规、经济等.因而,快速发现并且处理各种风险,给患者较高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是精神科护理的终目的.

    作者:马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经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血压和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而出院.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研究青少年正畸治疗中的护理作用

    目的 研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78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36例.试验组从心理护理、口腔卫生护理、饮食兰方面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口腔卫生宣教.对比研究治疗中两组托槽脱落率.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脱落率分别为48.75%、21.35%,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提高了患者配合的主观愿望,减少复诊次数,愉快地完成正畸治疗.

    作者:牛秀艳;周洋;徐颖;李慧;于学刚;陈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心梗临床特点及护理观察体会

    老年人急性心梗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病情复杂、疼痛不明显,心电监护和心肌酶的检查是急性心梗诊断的重要依据,这就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现在浅谈几点护理观察体会.

    作者:胡启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肩痛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1天后其肩痛症状的缓解率.结果 20例肩痛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其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达90%.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形成一种偏瘫肩的管理方式,可减轻其发病后肩痛的程度.

    作者:柳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对局麻下进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修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很好.

    作者:刘萍;窦上;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发生误吸者达13例,原因包括胃潴留、气管导管气囊充气不足、营养管选择不当、物理体疗、营养管位置不当、管饲方法不当等.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十分复杂,应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避免,可促使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

    作者:莫美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分析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指出饮食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和水平,使糖尿病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症ICU护理风险和现状与防范

    在当代的临床医疗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具有特异性的差异,因此在重症ICU护理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各种问题的发生应给与适当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对于重症ICU护理的过程中要应用恰当的护理方法,以及合理的重症ICU护理管理模式,降低在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和投诉问题.

    作者:邢爱民;高鸾;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7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普外科护理组将2010年06月~2011年06月的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70例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手术用时在15~85min之间,平均用时35min,住院时间在2~5d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3.5d.均为急诊手术.结果 对70例单孔法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对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进行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恢复期短,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姜宏春;于文婷;王丽影;宋先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及管理工作

    免费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产品和服务是党和国家在人口计生领域施行早、覆盖面广的一项惠民计划、民生工程.有关资料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向育龄群众免费发放计划生育药具,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覆盖全国的计生药具服务管理工作网络.2008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和管理意见的通知(试行)》,我国庞大流动人口的计生药具工作由此正式纳入公共政策视野,流动人口免费计生服务覆盖面随之迅速扩大,2010年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率已达到93%.

    作者:李全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羊水过少治疗研究进展

    羊水过少是妊娠期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妊娠中期以后羊水的主要来源是胎儿的尿液,通过母婴间的液体交换保持动态的平衡,在母体、羊水和胎儿间维持着双向的水电解质交换.因此,羊水的减少与羊水的产生量减少、吸收、外漏增加及胎盘功能减退、胎盘血流灌注量下降和母体血容量不足有关[1].

    作者:常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儿童骨折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儿童骨折患儿的护理要素.方法 通过刘53例儿童骨折患儿临床的护理资料的总结、分析,获得科学的、实用的护理体会.结果 53例儿童骨折患儿全部康复.康复后骨折处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对儿童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孙淑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谈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药事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大限度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安喜峰;李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特点是复发率高,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科应用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嘱患者积极配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葛娇;郑兰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新生儿的情绪、智力和行为发育.笔者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产后抑郁症有效干预疗法进行综述.

    作者:姜越娟;姜群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析药剂科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

    用药差错,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医院声誉造成很大影响,必须引起药剂科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用即可用药差错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以保证药剂科用药质量.

    作者:泽旺;志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目的 为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方法 针对新的人才观、人力资源观在单位目标决策、资源整合、绩效考核、薪资激励等方面的分析,管理者的意识和开发途径.结果 从卫生人事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等几方面进行管理.结论 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本,是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的结果.卫生事业单位应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论在预防常见妇科病中社区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中心成为一个重要机构,更贴近百姓,更了解所辖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在妇女保健工作尤其是在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出发简要论述了其重要作用.

    作者: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引起ST-T的改变有很多疾病,诸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征等.国外有报道,心电图ST-T异常者生存时期短.国内尚无有关报道.因此客观准确的评价心电图检查临床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在我院的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从而探讨S-T改变对临床的意义.

    作者:李冬梅;张丽荣;徐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论人的精神活动

    该文认为人的内分泌系统是人的精神系统.该文把人体划分为意识系统、智力系统、情感系统和欲望系统.人的精神活动与大脑、植物性神经、肠系膜、腺体激素息息相关.

    作者:邹余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控哮涂膜剂的皮肤致敏性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控哮涂膜剂对动物皮肤是否具有致敏性,为其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皮肤致敏性实验通过与2,4-二硝基氯苯对照,采用豚鼠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控哮涂膜剂对皮肤的致敏性.结果 控哮涂膜剂反复致敏后使用,未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本品局部用药后,对正常皮肤无致敏性.

    作者:郭燕蓉;董琳;朱蔚;郑媛;赵庭珠;魏哲;茆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糖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糖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5: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2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9.945075mg·mL-1~994.5075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0.5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糖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艳模;石笑弋;易必新;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

    目的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方法 克拉霉素血浆样品以正己烷-正丁醇混合溶液萃取后,与9-芴甲氧羰酰氯(FMOC-CL)衍生化后进样.色谱柱为Hypersil TMODS2柱(4.6mm×250mm,5μm),柱温:62℃;流动相:0.05mol/L NH4H2PO4缓冲液(PH6.72)-乙腈=38:62 (v/v),流速2.5 mL/min;激发波长:265nm,发射波长:315nm.结果 克拉霉素血药浓度在50~3000n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浓度为30ng/mL,平均回收率为97.9~100.2%,日内RSD≤4.1%,日间RSD≤6.8%.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克拉霉素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瑞明;任斌;张志豪;韦炳华;李敏薇;姚秋燕;陈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桂郁金中吉马酮含量测定

    目的 对桂郁金中的有效成分吉马酮进行含量测定,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桂郁金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美国Welch XB-C 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5μL.结果桂郁金的线性范围为14.9~84.5μg/mL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2.8%.结论 该方法稳定线好、可靠,可应用于桂郁金的吉马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曾小平;陈小锐;朱锐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对重症病房中活塞污染物的研究

    目的 分析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受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4所医院重症病房所收治的26位患者,分析其感染的主要源头,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在连续17天里,从研究对象所使用的169个活塞中共检查出509个微生物,从而发现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结论 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通过对这些感染源的及时处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忠玲;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儿的监护措施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儿的监护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6例2011~2012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危重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气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模式:辅助/控制(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SIMV+PSV)、双气道正压(BiPAP),潮气量在5-9ml/kg,PEEP在6~13cmH2O的范围,气道的压力要在4.89kpa以内,呼吸频率为13~21次/分钟,呼吸比为1∶2.3,此外,还要对患儿的动脉血气、血压、气道峰压以及心率予以同时记录.比较存活组患儿行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改善情况.结果 经72小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后,其中,32例患儿成功撤机,动脉血气PH值、Pao2以及Paco2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患儿因脑电静息退院死亡,1例因并发纵隔气肿及气胸致循环衰竭死亡.结论 对危重型哮喘患儿进行早期的机械通气治疗是缓解孩子哮喘症状、挽救儿童生命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崔轮盟;郭永波;邵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百部抗痨口服液药效实验研究

    目的 验证百部抗痨口服液的药效作用.方法 通过对SO2致小鼠咳嗽的影响、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对小鼠游泳时间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测定该药物的药理作用.结果 通过试管内抑菌实验,与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实验,测定药物对体内外抗结核作用.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镇咳、提高网状肉皮系统吞噬功能及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的作用;对体内外结核菌无显著性抑制或杀灭的治疗作用.

    作者:韩冬;丁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出现电击感59例分析

    目的 研究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患者出现“电击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椎管内麻醉过程中出现“电击感”患者59例,对穿刺置管过程及术后后遗症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患者出现“电击感”与解剖不清、穿刺不慎、姿势不当、药物毒性和置管不当有关,也和麻醉术式有一定关系.结论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靠;若椎管内麻醉过程中出现下肢“电击感”,可以通过变换患者姿势、调整穿刺方向并予以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传玉;巨长桥;李莲娣;周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选择性净化:重症监护病房中抗生素的使用

    目的 为了预防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了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2年6月1日~12月30日以牡丹江市4家二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6个时期实施新的治疗方案.结果 感染的相对频率是由凡·依登在K概率的趋势测验中测出的,患者的被感染率从21/28(75%)降到15/30(30%),P<0.0001,结论 采用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预防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瑶;张虹;赵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共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28例,妊娠合并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45例,剖宫产73例,其中行单纯剖宫产者33例为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者共40列入观察组.结果 两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褥期感染率两组患者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只要术前充分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灵活处理,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于重症监护患者对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研究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在强度治疗中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 从死亡率预期模型及治疗强度两方面人手,对牡丹江市红旗医院的50位重症监护患者的疾病严重度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情况与重症监护患者在院治疗时间的长度密切相关.结论 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郭永波;崔轮盟;邢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社区筛查131例子宫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社区筛查的1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病理分析,了解本社区妇女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社区妇女子宫肌瘤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1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131例子宫肌瘤切除标本中,良性平滑肌瘤为123例,占93.89%,平滑肌肉瘤6例,占4.58%.40~50岁是子宫肌瘤发病高峰期.结论 XX社区筛查的子宫肌瘤绝大部分为良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较少见,社区积极开展妇女的子宫肌瘤普查是十分必要的,对子宫肌瘤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凤芝;龙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体外循环手术的术前常规胸部放射检查

    目的 探讨胸部放射在非体外循环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对放射发现的异常进行分析.方法 对异常的X光线放射发现进行分类,分析其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影响.结果 30岁以下患者进行的术前胸部X线放射检查基本未见异常,放射发现异常中有54%源自心脏肥大,19%源自慢性呼吸道疾病.结论 放射异常主要表现在心脏肥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两个方面,且具有显著年龄依赖性.在疾病诊断中,临床检测和放射检测各有针对性,应更加合理地利用胸部放射检查,提高临床操作的效率.

    作者:王静海;赵梓君;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8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2例.采用膝关节Lyscholm评分系统[1]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1.0±2.5)个月.根据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均愈合.术后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cholm评分平均(92.4±2.3)分.结论 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芮立涛;陈荣;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住院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探索

    目的 总结我院抗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做合理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我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一直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Ⅰ);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CCB、利尿剂、ARB;单品种排序中销售金额前2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第3位2009年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后由培哚普利片(雅施达)替代;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螺内酯片.结论 我院降压药物使用均符合标准.

    作者:张治然;石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内壁隆起性疾病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胆囊内壁隆起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97例胆囊内壁隆起性疾病,其中原发性胆囊癌42例,胆囊息肉40例,胆囊腺瘤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2例,胆泥沉积症8例,观察病灶内声象图特征,病灶内血供,测定Vmax、RI,并与4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胆囊癌内血流分布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Vmax(40.6士16.3)cm/s,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胆囊息肉和腺瘤内血流分布以点状或线状为主,RI为(0.5±0.09),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胆囊腺肌增生和胆泥沉积区内无血供,RI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如在病灶内血流速度大于30cm/s,作为诊断胆囊癌的指标,其敏感性为85.7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内壁隆起性疾病在临床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曹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B超对急腹症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对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 3.5~5.0MHz凸阵探头对186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B超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3.9%,误诊率达9.14%,未发现阳性结果占6.9%.结论 通过B超检查可使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作者:卢玉萍;张小琳;秦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阴道超声检测不孕症在妇科的应用

    目的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排卵过程对不孕症在妇科的应用.方法 对33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阴道监测,从月经第8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卵巢内的卵泡大小、数目、形态、是否有排卵.结果 338例不孕症中166例中卵泡监测发育很好,128例中卵泡监测时间长卵泡形态有所改变,在妇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44例中卵泡发育较小达不到成熟卵泡.结论 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及卵泡发育情况,确认是否排卵及估计排卵时间,对于临床对症治疗、性生活时间的安排或人工受精有-分重要意义.

    作者:施亚玲;米和伟;韩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吸烟者颈动脉硬化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吸烟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硬化的80例长期吸烟患者和82例不吸烟患者,根据对比分析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有无粥样斑块形成等,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吸烟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以及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 吸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80%,不吸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吸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具有临床价值,吸烟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就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在入院后72h内采取5ml静脉血,采用散射比浊测量法检测hs-CRP.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71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4例.与非斑块组相比,颈动脉斑块组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平均年龄、hs-CRP水平增高都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血脂、吸烟史、饮酒史等危险因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防治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让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短时间内逐步康复,恢复行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作者:谢东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分析

    目的 就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让孕妇处于安静状态进行12导联心电图常规记录.结果 1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经过心电图分析后,1例为频发室性早搏,1例为室早二联律,4例为T波异常,10例为窦速且P-R间期缩短,12例为正常孕妇,7例为窦速且ST-T异常,12例为窦速,53例为P-R间期缩短.结论 妊娠中晚期孕妇属于易感人群,抵抗力低,很容易被病毒微生物、细菌等感染,出现异常Q波、ST-T改变、T波异常、频发室性早搏等症状,导致心肌炎.因此,应该重点关注妊娠中晚期孕妇群体,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作者:成贵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二聚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DLBCL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DLBCL患者及对照组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DLBCL患者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2),并且D-二聚体与LDH及β 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存在B症状的患者血浆表达D-二聚体显著高于无B症状组,其表达差异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结外病变不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BCL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反映了病情变化,并从一定程度对预后进行判断,同时为尽早预防并发现血栓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郭莉;刘郁;胡欣;杨顺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致病.针对以上病原,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何种抗生素、怎样使用抗生素等问题,医生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医疗决策.在开展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前,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较多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部分无效病例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能有效,这些病例多存在支原体等感染.

    作者:倪量宏;张月高;葛小梅;刘文艳;黄凯;赵秀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阴道实时超声输卵管造影通畅性浅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造影通畅性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对118例患者进行经阴道实时输卵管超声,将造影剂由子宫腔输送至输卵管伞端,后流入盆腔,判断输卵管的畅通性.结果 可多切面实时动态观察并确定输卵管畅通性,安全有效,同时还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无创,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袁丽萍;张梅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RA1265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血气分析仪是常用于血液检测的医学设备,是各大医院危重患者监护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之一.如何保障仪器的正常使用,是使用部门和维修部门共同的责任.笔者对Rapidlab 1265血气分析仪的液路和电极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行借鉴.

    作者:黄燕尔;黄建勋;姚卫武;钟珊珊;邹冬梅;吴剑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于提高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医院建设离小开基建档案,它既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又是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医院发展和档案工作的新形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认识.

    作者:刘京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与思考

    随着医院内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绩效管理逐渐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结合所在医院开展绩效管理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利用框架体系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包括组织目标体系、过程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保证体系.并讨论了做好绩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作者:李强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安全规范管理探讨

    高水平的医疗技术直接决定了外科手术的成功,而护理人员的配合与医生的操作技巧决定了医疗技术是否高超,这一切都需要优质器械作为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物力、人力的浪费,也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安全规范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亚妹;刘雪燕;陈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器械仪器专人负责制的管理体会

    通过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做到分类保管,定期保养,专人清洗,细心维护,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器械仪器的完好性及使用效能,保证了器械仪器在手术中的正常使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面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溶;程艳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探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医学模式的出现,药剂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综合的药学服务能力.本文就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为医生、为患者做好药学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加强药学服务的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查阅资料,并根据医院药房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管理存在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硬件设施、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结论 在药房管理中应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增加硬件投入,并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邓礼荷;莫柱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

    我国自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来,在遏制药品流通方面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但我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做了认真的探讨.

    作者:左克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状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1日~31日的门诊处方12613张,采用DDDs分析方法,对其中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116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压药物在我院门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钙拮抗剂类药物使用频率高;联合用药情况在高血压处方中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叶祥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镇肝熄风汤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1例(63.27%),有效13例(26 53%),无效5例(10.20%);对照组显效17例(34.69%),有效18例(36.73%),无效14例(28.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P=0.0103<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实,安全稳定.患者耐受性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78例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使用中药方式治疗78例高血脂症患者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患有高血脂症的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患者,在常规疗法同时,采取中药理疗的方式进行;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我院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有效率数据.结果 常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8%,治疗组经中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治疗法相比常规治疗法而言其效果更加的显著,对于治疗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十分有效,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应加大推广该治疗法的使用力度.

    作者:朱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拟葛根黄连汤治疗小儿泄泻

    目的 提高小儿泄泻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拟葛根黄连汤治疗小儿泄泻.结果 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运用自拟方治疗小儿泄泻,尤其是秋季腹泻西医西药疗效不佳的情况下,能缩短治疗时间,明显的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小儿泄泻的治愈率.

    作者:冯云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五加皮与香五加的经验鉴别及功效

    五加皮与香加皮是不同科属的植物,因其药名、药用部位、性状特征、功效接近,有些地区出现了混淆,甚至代用现象.其实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且香五加的毒性较强,因此两者决不能混用.

    作者:何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柴胡陷胸汤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陷胸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西药对症治疗、不加用中药,治疗组加用柴胡陷胸汤治疗,并随证加减.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肝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陷胸汤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茵;毛德文;胡振斌;王秀峰;陈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所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片,每次20 mg;每日口服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 mg.而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 5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i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配以开胸行气、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枳壳、桔梗、柴胡等,根据“气行则血行、气为血帅”的中医理论.达到祛瘀生新、解气分部结、血分瘀滞,对于偏头痛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邓占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中药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通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组)、二甲双胍组(2组)、针刺+中药组(3组)、针刺+中药+二甲双胍组(4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PG、FINS、HbA1C、TG、TC、HDL、LDL、ApoA、ApoB.待测NF-κB、TNF-α、MCP-1、FF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3组与1组、2组比较.FPG、FINS、HbA1C,TC、TG、HDL、FFA、TNF-α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3组与1组及2组比较MCP-1表达强度较弱、范围小.4组与3组比较MCP-1表达程度接近.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睿;张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结合中西药治疗肛门瘙痒症73例

    目的 观察肛周局部瘙痒皮肤切除及皮下注射并结合中西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对73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采用肛周部分瘙痒皮肤切除、1%亚甲蓝注射液皮下注射、中药坐浴外洗、西药局部外涂,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73例中,治愈63例,占86.3%;显效6例,占8.2%;好转4例占5.5%;无效0例,占0.0%.总有效率100%.结论 手术结合中西药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民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分析

    中西药合理联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的效果.不合理配伍,则会导致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常见的中西药联用禁忌进行分析、整理及归纳,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龙的常用配伍及现代药理作用观察

    临床中将地龙作为配肝熄风的药物进行入药.现代医学对地龙进行药性的分析、常用配伍的分析,依据现代的药理,对地龙做进一步的分析,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86例,对其进行随机划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与以单纯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施治,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完成后,总体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5%,对照组为76.1%,治愈率方面观察组为69.6%,对照组为45.7%,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的统计意义明显.结论 临床医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选择中西医结合法可有效地提高其治愈率及总体有效率.

    作者:谷银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色甘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35例观察

    目的 自拟结敏汤联合色甘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观察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35例患者,辨证服用自拟结敏汤,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3周.结果 治愈23例,显效9例,无效3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91.4%,复发率8.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马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 3年1月入住ICU病房并由抗生索引起腹泻的患者3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硝唑、金双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32例,有效44例,无效72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痊愈68例,显效44例,有效40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易水学派对指导中药治疗脾胃病的研究

    本文就易水学派创始人李杲对脾胃病的中药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不同治疗角度阐述了易水医家对治疗脾胃病的理论观点.

    作者:尚冰;丛培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护理体会

    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给药吸收快,炎性包块消散,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苏占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中发生静脉输液渗漏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用金黄散与红花乙醇液局部湿敷;对照组35例,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黄散与红花乙醇液联合应用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疗效明显优于硫酸治疗组,且操作简单易行,无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对于脑梗塞致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中的疏经调脏法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 将近5年来于我科行康复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疏经治疗组、调脏治疗组和疏经调脏治疗组各30例,对比三组康复治疗的疗效.结果 在FMMS评分及Barthel指数方面比较,疏经治疗组、调脏治疗组及疏经调脏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疏经治疗组与调脏治疗组比较,提高来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疏经调脏治疗组较疏经治疗组与调脏治疗组提高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疏经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感染,调脏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出血,疏经调脏治疗组中,有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出血.三组比较,P>0.05,即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一种治疗方式更为优异,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汤杰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井水污染致学校甲肝暴发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学校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12年5月9日~6月8日.病例有班级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饮用学校井水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危险性,是不喝井水学生的49倍.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学生直接饮用被污染了的井水从而导致学校甲肝爆发.

    作者:陶端华;李佑兴;涂忠兴;刘源;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肠道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的异常表达探析

    目的 通过检测胃肠道肿瘤中CXCR4的作用方式来探讨在发病时它的作用.方法 通过逆转录+Western blot和即时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来检测CXCR4在胃肠道肿瘤的细胞系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胃癌组织标本中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要比其对应的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的高.胃肠道肿瘤细胞系SW-480、HT-29、AGS和SGC-7901中都存在有CXCR4mRNA和CXCR4蛋白的表达.CXCR4的表达和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状态具有相关性.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中CXCR4表达过度并且参与了发病过程.

    作者:王洪伟;刘兰涛;陈雅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 研究P-选择素、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168例DM患者及78例健康体检者,其中将168例DM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85例和无微血管病变组83例,7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NC)组,测定其空腹血糖(FPG)、P-选择素、血清CRP.结果 168例DM患者的血清FPG、P-选择素、CRP均明显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M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PG、P-选择素、CRP均高于DM无微血管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P-选择素、CRP呈正相关,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表明P-选择素、CRP与糖尿病关系密切,通过检测Ps及CRP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为早期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蒙娟;高三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就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所收治的7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如扩血管、补钾、利尿、强心等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服用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结果 3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 7例(44.7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31.58%),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9例(23.68%),总有效率76.32%,而40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62.50%),有效13例(32.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00%,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京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所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组全部患者在监测前一周都不得再服用那些会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对血压进行常规测量,分别计算各组血压负荷值参数、低24h DBP、SBP及高24h DBP、SBP.结果 13例中高危险水平组的高血压SBP为(165,8±13.1)mmHg,高血压DBP为(98.9±8.4)mmHg,低血压SBP为(115.7±17.3)mmHg,低血压DBP为(76.3±10.6)mmHg. 17例低危险水平组的高血压SBP为(143.8±23.3) mmHg,高血压DBP为(85.4±8.2) mmHg,低血压SBP为(101.4±17.3) mmHg,低血压DBP为(61.3±6.6)mmHg.10例正常组的高血压SBP为(135.4±26.2) mmHg,高血压DBP为(71.4±11.1)mmHg,低血压SBP为(87.4±7.3)mmHg,低血压DBP为(50.4±9.0) mmHg,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对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明显地看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作者:朱猛;尹建春;张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喉癌中ret、Galectin-3、nm23-H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ret、Galectin 3及nm23 Hi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喉癌组织、喉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部黏膜组织各30例标本中nm23-Hl、ret和Galectin 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ret、Galectin-3及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ret、Galectin 3在三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呈依次降低趋势,在喉癌组织组中两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喉部黏膜组、喉癌旁组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m23-H1表达则与以上两者表达状况相反.②喉癌中nm23-H1与ret、Galectin-3表达呈负相关(P<0.05);ret与Galectin-3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喉癌组织中ret、Galectin-3阳性表达率升高或nm23-H1阳性表达率下降,提示喉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增强,联合检测三种指标的表达将有助于喉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作者:王乐秋;张瑞迪;张立晨;李丽娟;李建涛;孙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总结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作为快速提升我市医疗软实力重要举措之一,大连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已在我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我院结合自身特点和地区实际情况,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刘红阳;张彧;李楠;李锐;顾福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预防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期肛周感染的疗效观察

    感染是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科与血液科合作自2010年6月~2012年9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应用微波局部治疗辅以中药坐浴预防急性肛周感染,取得很好疗效,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科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HL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患者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8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内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2],均未患有糖尿病、肝硬化、及心肺部疾病,均拟实施大剂量化疗.

    作者:刘宏;高建波;王静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新兵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著名歌手刘和刚在其炙手可热的作品《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中掷地有声、刚正坚毅地唱道“当兵才知道帽徽为什么这样红,当兵才知道肩章为什么这样重、当兵在知道祖国的山U河在心中、当兵才知道过去的模样太放松、当兵才知道自己的骨头硬不硬、当兵才知道什么是孬种和英雄,当兵才知道千金买不到战友情”这等恰如其分向所有人昭示着,当兵意味着崇高的磨练和锻造、是将羽翼未丰、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变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直接途径.然而,在军旅生涯中,在这曲折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征途中,必然荆棘满布,险阻不堪.换而言之,对于新兵而言,任重而道远,所面临的困难不可小觑.其难免在初来乍到之时陷入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障碍.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广大新兵身上,以小标题形式罗列出新兵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柳瑛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老年人咳嗽调养体会

    根据老年人咳嗽的病因病机及自身体质特点,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下,本文从饮食、起居、情志三个方面来探讨老年人的咳嗽调养,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晶晶;张念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胫骨外髁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对关节面修复及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对关节面修复及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大黄狗2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胫骨外躁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A组10只与B组10只,A组采用解剖复位,B组采用塌陷移位复位,两组大狗均采用铬镍钛不锈钢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右膝盖作为手术位置,以左膝作为对照组,两组动物均于手术后12周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A组动物术后可重新负重站起来,站立时间为2~3d,平均站立时间为(2.3±1.2)d,动物跛行时间为3~7d,平均跛行时间为(5.2±2.2)d,正常行走时间为24~29d,平均正常行走时间为(25.6±3.8)d,该组动物跳跑动作正常.B组动物站立时间为3~5d.平均站立时间为(3.8±1.2)d,动物跛行时间为4~9d,平均跛行时间为(7.3±2.4)d,正常行走时间为25~32d,平均正常行走时间为(27.2±2.5)d,该组动物固定动物跑跳时间可以看出动物出现不同程度跛行.结论 对胫骨外髁骨折采取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方法能避免骨折部位出现膝内、外翻,同时能防止骨折处出现畸形愈合.

    作者:宋波;段忠玉;武煜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下单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下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均于术后3、6、12个月行ECG、心脏超声随访.术后3月按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房颧复发组和窦性心律组,分析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左房直径、EF值.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0例.80.5%患者出院时无房颤.83.3%患者(50/60)随访1年以上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有较低的风险和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鸿;乔晨晖;张新;张伟华;刘东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LC-DCP)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获取正常桡骨CT薄层扫描图像、利川三维重建软件Mi mics10.01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正常桡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成桡骨远端骨骨折模型(AOC1),以4孔LCP固定拉伸载荷大小为66.7 N;压缩载荷大小为66.7N;内外旋载荷为22 N的一对力偶.分析不同工况下钢板螺钉的应力发布情况.结果 拉伸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0.4Mpa,位移0.79mm;压缩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1.89Mpa,位移0.84mm;内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7.33Mpa,位移0.23mm;外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8.69Mpa位移0.22mm.结论 应用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丁国正;徐宏光;王弘;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百华花楸果实抗炎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 对百华花楸果实的抗炎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筛选抗炎有效部位.结果 百华花楸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提液组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 百华花楸果实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能是百华花楸果实抗炎有效部位.

    作者:侯甲福;李雪梅;李文超;于凤波;倪丹蓉;李厚忠;孟令锴;高长久;吴宜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8例老年肺结核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第四医院近2年收治的248例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的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治疗方法及抗结核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治疗总有效率81.5%(202/248),住院死亡率4.4%(11/248),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以肝损46.8%(116/248)及胃肠道反应41.1%(102/248)为主.结论 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及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率较高.老年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

    作者:郑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初治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使用干扰素IFNa-2b与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成本.结果 治疗组6个月时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3%(P<0.05),HBeAg转阴率为31.4%与对照组的2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茵;伍俊妍;邱凯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CBM、VIP、CMCC、CNKI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RevMan 5.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8个RCT,共计677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治疗1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72,95%CI=(-5.31,-2.14),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2,95%CI=(-2.21,1.36),P=0.64b治疗疗程结束后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88,1.10),P=0.80];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85,1.36),P=0.56].②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3,95%CI=(0.40,0.69),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中国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但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马建军;徐剑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患者自述偏好研究方法分析

    目的 为国内的患者偏好研究提供方法学方面的佐证与可行性参考.方法 本文主要对国外常用的患者自述偏好研究理论——条件价值评估法、联合分析法与离散选择实验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 患者偏好分析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在国内虽然由于种种条件发展缓慢,但仍然是值得采用的一种健康资源分配与医疗方案制定时的信息参照.

    作者:何馨;郑力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CT对原发性胆囊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Ca的CT、检查资料,对CT症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术前3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CT对胆囊C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疑似胆囊Ca或进行胆囊Ca临床分期时,CT价值更大.

    作者:谢好光;赛军强;乔锡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MDR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L)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收集探索MDR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生关系的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评估和原始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1对原始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漏斗图评估发表性偏倚.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儿童ALL患者1380例,对照1427例.系统评价结果示,MDR1基因3435位点CT、TT的合并OR及95%CI分别为0.70(0.47,1.05),1.71 (1.02,2.86),对应Z值分别为1.74(P=0.08),2.04(P=0.04).结论 MDRI基因3435TT基因型是儿童ALL发生的易感因素.

    作者:郭松华;陶宁亚;谢宝;赵梓如;里杨;黄忠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彩超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探析

    目的 探析乳腺疾病以彩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以掌握诊断乳腺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诊断乳腺疾病的患者568例进行回顾分析,探究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癌的发病率.结果 彩超检查结果显示,568例患者中,患以上疾病的患者分别为73例、35例、34例、12例、11例,乳腺增生病症明显比其它病症的发病率高,P<0.05,各项比较工作统计学意义均为明显.结论 临床使用彩超诊断乳腺疾病,可以有效实现对各类疾病的精准的区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芗茹;赵梓君;王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和IMT情况,随机分为两组,A组54例伴颈动脉硬化,B组40例无颈动脉硬化,选取同期正常者3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IMT、HbAlc、MAGE、DMMG和BGFC、脑梗死的复发率及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 A、B两组HbAlc与IMT明显高于C组,A、B两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MAG-E、DMMG和BGFC上明显高于C组,且A、B两组也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 三组间脑梗死复发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AGE、BG FC与IMT的存在密切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糖波动是促进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其严重程度决定着脑梗死复发的几率,因而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梗死复发存在相关性.

    作者:安宁;解锦鼎;杨晓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价值探讨

    近年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率逐渐提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心病中的急重症,尽早诊断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及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优势的比较,探讨MS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价值.

    作者:韩如智;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D44蛋白和Tie2基因在骨肿瘤异常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CD44蛋白和Tie2 mRNA在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美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正常骨组织、骨软骨瘤、尤文肉瘤组织标本各20例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尤文肉瘤、骨肉瘤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较正常骨组织骨组织含量上调.结论 恶性骨肿瘤组织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表达失衡,两者的含量均有大幅上升趋势,此项研究可以作为临床确诊肿瘤的良恶的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张延辉;郑科文;李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结节性硬化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结节性硬化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结节性硬化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MRI表现为患者室管膜下结节,患者室管壁呈波浪状改变者8例,4例为大脑皮层,脑白质的多发线样.球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病灶.4例病灶有异常信号.结论 MRII表现是脑结节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赛超;赛军强;乔锡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收集研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成人ALL关系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应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指标OR合并.结果 共纳入3篇文献,包括ALL患者303例,对照629例.荟萃分析结果示:MTHFR基因677TT、CT的合并OR及95%CI分别为0 66(0.27,L 58),1.17(0.65,2.09);MTHFR基因1298 CC、AC的合并OR及95%CI分别为1.33(0.59,3.03),0.91(0.67,1.23).结论 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与成人ALL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李若然;许俊锋;冯连鹏;朱平均;张聚;黄忠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加强干预措施探析

    目的 为了提高患者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放置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有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对标本的质量控制加强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检验的患者资料,统计检验科与护理部的各种差错以及隐讳.结果 分析前差错是构成临床化学检验环节差错的第一位原因(64.25%),其次是分析中和分析后,分别占23.83%和11.92%.采样不规范、样本送检延时、样本不合格和患者未按规定准备是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前4位因素.结论:加强对其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其质量进行把控,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检验的出错率.

    作者:杨翠珍;修云霞;任宪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34例血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诊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38例高血压患者,156例糖尿病患者,1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标本,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mAlb,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CycC,同时测定血尿素(Brea)、肌酐(Cr).结果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CysC、尿mAlb水平异常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要高(P<0.01);血CysC、尿mAlb异常检出率高于血尿素和肌酐.结论 联合检测血CysC、尿mAlb可作为糖尿病和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标志物提高临床检出率.

    作者:周春柏;张义文;徐肖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317例行阴道镜检查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取病患行镜下定位活组织送相关病理部门检查,观察总结图像的特征及阴道镜检的意义.结果 根据结果分析,CIN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及腺口白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IN组;高级别CIN组镶嵌、点状血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高级别CIN中镶嵌、点状血管和白色腺体的发生率较低级别CIN中的高.上述三者之间采用统计学处理,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采用阴道镜辅助诊断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于2009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临床孕17~45周的2000例孕妇,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发现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为251例,检出率为100%,无误诊或漏诊的现象.结论 对临床孕17~45周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时有效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对妊娠期子宫瘤内部回声以及子宫瘤的大小进行监测检查,并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决定分娩方式,提供重要的指导.

    作者:余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的资料,总结不孕不育患者的四种抗体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不孕不育病症的女性患者4680例,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患者血清中的四种抗体实施检测,对原发不孕组患者360例,继发不孕组患者1500例,反复流产不育组患者2300例,孕早期停止胚胎发育不孕组患者520例实施独立的检测记录分析.结果 AsAb、AoAb、EmAb、AcAb四种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原发不孕组10.34%、10.53%、23.73%、11.93%,继发不孕组为21.43%、64.19%、46.73%、l5.41%;反复流产不孕组15.80%、47.20%、41.33%、25.65%;孕早期停止胚胎发育不育组15.38%、8.91%、28.68%、22.92%.结论 四种抗体对于女性的不孕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状况可借助抗体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指标.

    作者:汤冠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胃癌组织中p21和CD4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p21和CD4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1和CD44蛋白,在72例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情况,并且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结果 男性胃癌组织中p21蛋白表达阳性率(55.0%)明显高于女性胃癌组织(31.3%).CD44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21蛋白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在正常胃黏膜、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21蛋白表达依次减少,而CD44蛋白表达增高,提示p21蛋白和CD44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艺;夏玲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0例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ApoAl/ApoB对冠心病(CHD)的诊断意义.方法 70例CH 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7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测定空腹血血清中的ApoAl、ApoB及ApoAl/ApoB;结果 两组ApoAl、ApoB及ApoAl/ApoB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ApoA1、ApoB及ApoAl/ApoB与CHD密切相关,可较好的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冯沛哲;李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80例急诊危重病例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8月份收治的16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对照组)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实验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在检出率上明显高J于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在检出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有效检出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患者,从而有效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设计和规划.

    作者:张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B7-H4检测在诊断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B7-H4表达水平可否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评估宫颈癌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状态、预测宫颈癌预后的有效指标.方法 选择56例宫颈癌患者做为观察组,52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用ELISA夹心法检测血清B7-H4水平,并比较术前、术后血清中B7-H4水平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B7-H4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B7-H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7-H4水平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评估、发现早期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吕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德堡激光扫描仪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而在DR中黄斑水肿是常见引起视力下降病因,具有隐匿性,常引起患者视力下降,会造成视网膜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DR患者视力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HRT-Ⅱ具有非侵入性,可重复性等特点,且能检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具有定量检测的特点,是上述其他检查所无法比拟的,我院采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对DME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的测定来观察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婷;姚鹏;鲍永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鼻咽癌中cerbB-2、bcl-2蛋白的表达与CT征象间的关系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1].如何提高鼻咽癌的放疗效果,一直是国内外肿瘤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鼻咽癌某些CT征象与bcl-2、cerbB-2蛋白过度表达的关系,探讨某些CT征象反映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即蛋白分子表达情况,从而提示鼻咽癌的恶性程度,为肿瘤的分期、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肿瘤的预后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许文雷;蔡胜艳;梁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80例假阴性甲状腺癌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假阴性甲状腺癌的因素,分析假阴性结果的影像学表现,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假阴性甲状腺癌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真阳性甲状腺癌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等,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病例年龄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对照组则为32岁,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一般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观察组微小癌占比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少有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假阴性甲状腺癌患者常常伴有其余疾病,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再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孟庆鑫;冯冲;赵梓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现阶段医疗收费情况分析

    医疗收费成为人民群众反映为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根据目前医疗收费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赵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丹参与丹参复方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丹参与丹参复方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同时分析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通过丹参和丹参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发现,中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有探讨价值的课题,应引起科学界和临床心血管药物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孙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中医药研究进展分析

    小儿肺炎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且主要以春季与冬季的发生率高.小儿肺炎病情容易反复,久治不愈,因此会对小儿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从小儿肺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给药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近几年来采用中医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伟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医院环境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工会系列活动去构建和谐医院的人文环境.方法 充分利用工会职能优势,开展医院文化、教育、参与、维护等活动,做构建和谐医院的“桥梁和纽带”、“平台和软件”.结果 增强了职工身心健康,陶冶了职工情操,提高了业务技能水平.结论 一所医院成功发展的背后往往有着成熟的医院文化理念、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团结进取的职工队伍.

    作者:张晓萍;柴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解偶联蛋白2与2型糖尿病

    解偶联蛋白(UCP)属于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成员,UCP1的生理学功能是调节适应性产热导致的质子渗漏.后来又陆续发现了许多UCP1的同源物,其中重要的两种是UCP2和UCP3.UCP2在1997年被克隆,近来有研究表明,UCP2在2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组从UCP家族的概述及UCP2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P2可以负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它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的质子渗漏,从而降低细胞内ATP合成,使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是一个重要的β细胞调节分子,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琼;邹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析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9例,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宝琴;黄穗香;童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自1980年问世以来,起初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为孕酮受体拮抗剂,与孕激素受体(PR)的结合力比孕酮强3~5倍[1].经过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发现,在雌激素一定水平状态下,它以剂量依赖方式作用于垂体,抑制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进而抑制排卵.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持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有了充足的指导依据,现在又成为临床妇科激素依赖性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就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机理、方法加以综述.

    作者:刘皎阳;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临床药师如何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如何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办法.方法 根据抗生素在临床使用的状况,提出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新举措.结果 我院临床药师根据《抗生素临床应用原则》,制订了合理给药的实施方案,遵循了“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全院各科基本做到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论 临床药师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指导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力度,坚持执行抗生素使用原则,才能根除滥用抗生素形成的社会问题.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冠心病的防治

    目的 浅谈医学上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选取20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使其参与到冠心病活动中心,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饮酒、抽烟、肥胖以及饮食等习惯进行调查,出院后进行两年的随访,观察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心脏及生活情况.结果 患者在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后的生活方式相比加入前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总胆固醇、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加入冠心病俱乐部对治疗冠心病患者非常有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临床由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中药和西药均会引起肝损伤.尤其是抗结核药物、中药(包括各种中成药和中草药)、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用药、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排在前列;其中抗结核药物列居首位,其次是中药.

    作者:王媛;刘岩;袁娟丽;杜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分析药事管理中的成本效果

    药物经济学即对卫生保健系统以及社会药物治疗成本的描述和分析,是一种评定药物治疗成本的研究方式,CEA分析法是其中为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CEA分析法反对不惜任何代价过于追求昂贵卫生服务,也反对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患者由于费用问题无法进行治疗的方法,本文即将探讨的是利用CEA分析法分析新药、进口药品、医疗机构、中药的成本效果.

    作者:汪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通过系统的护理问诊、指导、现场观看、模仿,以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并教会患者在家自测峰流速,对疾病进行追踪.结果 大大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使患者易于接受,缩短了检测时间.结论 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对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临床分析

    目的 对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临床用药给予更加科学的指导.方法 以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584例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应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主,存在少量皮疹及血管反应.所有患者处置及时有效,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临床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应依据患者药敏试验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科学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显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1年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目前用药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24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经查处方用药品种数349种,平均每张处方3.67种;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的4.83%;使用注射剂的处方13.7%,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41.00%,人均药费56.55元,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69.3%.结论 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重视处方点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作者:牟小帆;那婕;张治然;石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包头市某医院心内科疾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心内科住院病历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我院心内科疾病的发展趋势及用药规律.方法 从2011~2013年的住院病历中抽查160份病历,对其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并发症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其趋势.结果与结论 我院心内科发患者群逐渐趋于年轻化,目.并发症出现多样化.

    作者:包春宁;李根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药品检验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分析

    本文对新型绩效考评工具—平衡计分卡及工时比较法进行介绍,对药品检验系统中的绩效评估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富有药品检验特色的全新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所贡献.

    作者:李会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样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处方抽样方法,每月16日从当天的门诊普通成人(≥16岁)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如遇16日为法定公休日或节假日时,将抽样时间提前至公休或节假日前的一个工作日.对所抽处方进行各项基本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月~12月共抽取处方1200张.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基本指标基本达标,但仍存在抗菌药物的不规范,故还应继续加强监管与指导,促进医师合理用药.

    作者:祁琳;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

    如何利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提高临床静脉药物治疗水平,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目标.

    作者:张敏;刘世军;谷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0年~2012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掌握医院常用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药品应用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计算机软件系统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常用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医院常用麻醉药品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每年递增,其中含吗啡药品含芬太尼药品使用量增幅较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减少.结论 医院临床用药严格执行癌痛患者三阶梯止痛原则,临床麻醉药品使用符合要求.

    作者:代贵江;李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中职病理学教学设计优化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职病理课程学时进行了压缩,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仍旧很多,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病理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尝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进行科学统筹.促进教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

    作者:刘起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浅谈

    应用无菌检验方法能够实现测定方法的全面掌握,使检测方法更为有效,且对检验试验样品同样适用,避免检验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为企业实现对药品有效的质量控制极为有利,为药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本次试验样品,对其实施无菌方法验证,并通过实验确立的方法对实验加以证明,对药品生产企业中无菌检验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125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率、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占52.0%.男59例,女66例.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多为94.4%.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48.8%,其次为喹诺酮类24.0%和青霉素类16.8%.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4.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6.4%患者治愈,23.6%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推动昆山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养老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以昆山为例,分析目前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其对策,健全社区养老三级网络,实施“老有颐养”的目标.

    作者:陈子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科临床用药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现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逐渐出台,在立法中提及了医方有义务告知患者,以及患者有权利知情,但是相关的法规却没有明确提出需要告知的内容及知情权力的范围,也没有规定医疗同意权.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用药时,医生在告知患者后,经患方同意才可以实施知情同意书的作用,这样可以将医疗风险降到低.以下为精神科临床用药方面来避免医疗纠纷的几点体会,供精神科医疗工作者的参考.

    作者:张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现代医院人文管理初探

    分析现代医院管理中人文管理存在的不足.探索人文管理模式,阐述人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医院人文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策略,科学管理体系中注入人文管理的机制是符合医院现代化管理科学发展规律的,可促进医院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周辉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4736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402张,占调查处方的2.7%.结论 我院门诊规范药房处方用药,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加强监督医师遵循病理、药理合理合理开方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管药房工作人员配药的力度.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30例创伤性隔疝患者治疗体会

    目的 对创伤性隔疝的治疗体会进行探对.方法 自1995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创伤性隔疝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个人资料、合并伤、入院原因、症状、体征以及手术时机等进行观察.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钝性伤,18例患者为锐器穿透伤;15例患者为左膈疝,15例患者为右膈疝;14例患者为经腹手术,16例患者为经胸手术.结果 经手术治疗,30例创伤性隔疝患者,26例痊愈,治愈率86.67%,4例死亡,死亡率13.33%.结论 对于创伤性隔疝患者,对于其体位、受伤原因以及外力作用方向等,都要有所观察,并行胸部X线检查,对于确诊患者,要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南通市通州区城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目前的免疫预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1],特别是城区地区其流动性更大.为了解通州区城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本文对南通市通州区城区2007~2011年出生的1684名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药师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状况,以期为促进基层医院药师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江门市基层医院药师进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同期调查相应的普通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共有效调研85名药师和90名普通健康人群.药师组PSQI总分为(7.9±3 7)分,睡眠紊乱(PSQI总分>7分)发生率为17.6%,WHOQOL-BREF总分为(57.4±10.8)分.药师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差于普通健康人群(7.9±3.7vs5.6±3.2; 57.4±10.8vs63.5±9.7).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较差,有必要采取措施调节药师的睡眠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流芳;李艳芳;黄俏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科住院患者糖尿病率调查及宣教对治疗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 调查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患糖尿病率,探讨宣教对治疗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至12月入住老年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筛选确诊糖尿病例数,随机抽取3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实施糖尿病健康宣教,对照组14例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血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老年科住院患者942例,其中糖尿病患者281例,占29.8%.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经自身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指标控制达到较满意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患糖尿病比率较高,糖尿病护理健康宣教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治疗达标.

    作者:苏伟迎;陈钰仪;王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指导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积极的健康教育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作用.方法 收集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患肢肌力恢复程度以及心理情绪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75%)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患肢肌力等均得到有效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积极正确的健康教育,细致的心理干预,优质的服务质量,能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新洁;涂国强;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江陵县2009~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对湖北江陵县2009~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进行分析,了解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陵县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报告卡、个案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AEFI报告逐年增多,以县级预防接种单位为主;一般反应182例,异常反应24例;0~1岁组报告144例,占69.90%;疫苗接种与反应发生间隔0~1天的AEFI报告数为184例,占89.32%;发热、红肿与硬结是一般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 江陵县自2009年有AEFI报告以来,监测系统敏感性逐年提高,AEFI报告以一般反应居多,异常反应较少.疫苗接种与反应发生时间间隔多发生在0~1天,AEFI发生以夏秋季节高发,麻疹、无细胞百白破和狂犬疫苗副反应多见.

    作者:高礼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妇学校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促进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和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妊娠情况与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孕妇学校传授的内容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极大地促进了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更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 孕妇学校是实现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06~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食用盐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越秀区居民食川盐碘含量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越秀区居民食用盐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检测1728份居民食用盐,合格碘盐1650份,不合格碘盐32份,非碘盐46份,碘盐覆盖率为97.3%,碘盐合格率为98.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非碘盐率为2.7%,盐碘中位数为30.9mg/kg.结论 越秀区居民食用盐含碘量合格率和覆盖率达到国家对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曾维斌;罗晓风;王金平;龚诚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10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110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抽取我中心1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验接种,同时展开乙型肝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在此次的研究调查中,1100例儿童中有836例儿童接受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76%,在男女比例的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抽取符合HBV指标的161例儿童进行接种试验,经过初次接种疫苗后1个月,有123例患儿为抗-HBs阳转者,占76.4%.结论 在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对HBV感染进行预防,疫苗接种的切实可行也让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现象得到了解决,需要加以进行关注.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生活饮用水遭受工业亚硝酸盐污染导致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生活饮用水遭受工业亚硝酸盐污染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方法 分别对现场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可疑食品原料、饮用水等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并对加工经营场所依法进行查封.结果 某公司生产车间工业亚硝酸钠用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通且邻近,生产车间生活饮用水管道短时停水,食堂加工人员在此时接用二车间发黄的自来水淘米煮饭,而此时段生产车间一员工打开水阀向高位水箱内添加新水.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工业用亚硝酸钠水由于虹吸倒流现象污染了生活饮用水,从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故发生.结论 各级政府要提升执法能力,加强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各领域、各环节安全的有效监管,杜绝类似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作者:郑绍军;熊亮;陈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的预防及控制

    探讨正确的饮食结构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及糖尿病饮食注意要点和糖尿病的治疗疗法.

    作者:史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管理模式改变新闻工作者生活方式干预性研究

    目的 评价健康管理模式对新闻工作者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沈阳市区随机抽取两家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采用问卷及量表调查,对干预前后新闻工作者生活方式相关指标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后,新闻工作者生活方式及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对改善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有意义.

    作者:宋艳丽;解颖;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2年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情况,为临床治疗及ICU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738份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417株细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敏感性测验.结果 417株细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346株(82.97%),革兰氏阳性(G+)菌71株(17.03%).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99株(28.61%)、肺炎克雷伯菌58株(16.76%)、大肠埃希菌57株(16.47%)、鲍曼不动杆菌41株(11.84%),其它为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26.76%),其它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及时掌握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变迁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ICU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

    作者:郝利亚;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孕期保健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对妊娠糖尿病(GDM)影响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327例产前检查进行妊娠糖尿病(GDM)监测其孕期及住院分娩的情况.结果 本组选取的1327例孕妇经50克糖筛查(GCT)之后,发现有139例≥7.8MMOL/L,筛查:1例尿糖呈阳性;2例有多尿、多饮、多食症状病史,3例有死胎史,9例有自然流产史.60例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孕妇中有1例死胎,2例早产,4例新生儿窒息,18例胎儿窘迫,9例新生儿低血糖,5例产后出血,7例妊高征,9例巨大胎儿,5例胎盘早剥.有14例未控制饮食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者,有57.1%(8例)出现巨大胎儿;4例降糖药物治疗+控制饮食的没有出现1例巨大胎儿,42例实施控制饮食,有11.9%(5例)出现巨大胎儿.60例OGTT异常孕妇的分娩方式:31.6%(19例)采用自然分娩,6.67%(4例)采用会阴侧剪;61.67%(37例)采用剖腹产.结论 尽量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做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筛查,能够对母婴进行有效地预后,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谢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话随访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有责任护上通过电话随访,组织病友会的形式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出院时和出院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2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干预可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常见的一种,好发于正常产,偶尔也有发生在剖宫产的过程中.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分娩的2120例新生儿中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7例.在对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了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了接产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淑香;苗慧;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济南市历城区某中学甲型流感疫情调查

    2013年1月15日,位于济南市历城区东部的历城二中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电话立即组织业务人员赶至学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济南市疾控中心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定是一起流感病例爆发疫情.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全霞;赵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科门诊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对策

    目的 提出精神科门诊护士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提出精神科门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结果 精神科门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容乐观,应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自觉性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精神科门]诊护士,只有了解专科门诊可能存在的职业暴露因素,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采取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就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县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所进行的1335例产前检查孕妇,采用50克糖筛查(GCT),其中有40例孕妇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结果 孕妇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围产儿健康人数为40例,围产儿死亡人数为0例;未治疗组中围产儿健康人数为11例,围产儿死亡人数为2例,其中1例为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是由于巨大儿难产死,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尽量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做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筛查,能够对母婴进行有效地预后,能够避免由于新生儿死亡而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的巨大精神痛苦和理压力,提高孕妇围产期保健水平,大幅度降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水胶体敷料外敷对预防输注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其60例输注七叶皂苷钠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试验组在先用3M透明胶带常规固定,然后在距穿刺点2cm处贴上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使用3M透明胶带妥善固定,未用水胶体敷料贴于皮肤表面.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静脉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外敷,能有效预防输注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燕红;李晓茵;阮春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工作对于医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其次,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燕燕;霍惠敏;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新探讨

    目的 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看法.方法 通过对我校200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研.结果与结论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要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加大与专业融合步伐,注重大学生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原有教学方法.

    作者:杨红霞;蒋恒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体会

    本文重点阐述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必须必备哲学思维,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要丰富文言文知识,积累医家名言,抓住学习的三环节: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扎实复习.

    作者:王禹萌;张桂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SWOT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劣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作者:谈宏琼;艾亚婷;王向荣;胡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