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4949
  • 国内刊号:61-1231/R
  • 影响因子:0.21
  • 创刊:201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2013年9期文献
  • 94例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指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季节以秋冬季节发病为主。临床上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部分哮喘患者以发作性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而无喘息(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易造成误诊。有些青少年则以运动后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为特征(运动性哮喘)。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儿27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临床价值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及完全抵触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可明显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满意度很高,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安小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血栓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心得

    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从而造成部分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脑血栓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失语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脑血栓形成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的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所以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心得总结如下。目的:探讨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院脑病康复科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42例患者通过我院医护人员精心护理,肢体功能得到了相对的改善,语言障碍得以缓解,9例65岁以上患者,语言障碍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精心的康复护理指导,脑血栓康复期患者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肢体及语言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于伟;臧焕;于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人工流产综合征(简称人流综合征)是受术者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中,因扩张子宫颈及吸宫时机械性刺激和精神紧张而引起的迷走精神兴奋所致的症候群,其表现为部分受术者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和抽搐、血压及脉搏测不到、呼吸停止等。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人流患者1586例,都是避孕措施失败后自愿要求做人工流产手术,出现人流综合症患者37例,通过对37例人流综合症患者的观察治疗和护理,病人愈合均较好,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患者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收治的18例断肢再植术伴人工皮覆盖术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2岁。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环境,体位,基础护理,人工皮的护理。结论:严格执行执行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重视并加强基础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工作是断肢再植伴人工皮覆盖术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降低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胡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1]多数患儿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2],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患者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故在治疗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肺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下面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93例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素茹;陈海燕;吴秋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发生的27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纠纷均属医护理管理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如错配(换)病人液体,护患沟通不良,收费不合理,护理服务态度差,穿刺技术不精,违反技术操作等。结论:护理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执业行为、提升专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糖尿病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的下肢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至少50%的下肢截肢是可以预防的。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45例,其中只有1例下肢截肢。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冰敷在口腔颌面部损伤运用的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很常见,由于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局部出血较多,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组织内容易出现血肿而引起感染。局部组织的肿胀和剧烈疼痛,不仅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还会引起病人的焦虑、恐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局部冰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同时通过刺激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的作用,从而降低充血压迫所导致的疼痛,减少了止血消肿止痛药物的应用,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对100例患者使用冰敷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现将我们运用冰敷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依光叫;普艳;李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组65例行肝叶切除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方法。结果:65例行肝叶切除的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有5例,其中腹腔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1例、胆汁漏1例、隔下积液及脓肿1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患者术后的严密病情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郑轶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0例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孕妇由于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后预防以及护理措施,以求能够正确的把握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时机,让产后出血患者能够尽快脱离生命危险。方法:选取我院10例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患者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预防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是患者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主要因素。其中,在10例患者中患者属于阴道分娩切除3例,属于剖宫产切除7例,经过检测分析,患者由于阴道分娩导致的产后出血,进而导致子宫切除情况,与患者由于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进而导致子宫切除的情况相比较是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来看,产妇剖宫分娩明显高于产妇自然阴道分娩。此外,孕妇产后出血能够危及孕妇的生命,对于孕妇的产后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子宫切除,要注意的是产妇进行子宫的切除手术对产妇的身心都会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产妇在围生期护理保健,防止产后出血,以减少产妇的子宫切除率。

    作者:文月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5例气性坏疽患者的护理体会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d ,是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组织碾压伤、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常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据报道显示病死率可达20%~40%。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5例气性坏疽患者,经过积极采取正确的隔离措施,以及迅速给予确诊及积极有效地救治,患者均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霞;邓桂萍;方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左下肢外伤气性坏疽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气性坏疽患者行左下肢开放性截肢术。术前进一步做好患者压疮预防,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防止感染,防止肾衰竭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残端敷料渗血情况,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促进患者舒适,早日康复治愈出院,提出治疗方案和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茜;林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Critical thinking应用于基层医院检测新生儿血气分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Critical thinking 在基层医院新生儿检测血气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以本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桡动脉和股动脉直接穿刺取血行血气分析,采用 SPSS 17.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理论要求,在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种方法血气分析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处采血明显优于股动脉处采血行血气分析,既方便操作又可减轻新生儿痛苦,符合现代医院人文护理与关怀的新理念,能够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徐柱;陈意群;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3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过敏症状。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加促患者康复。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批量重度烧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探讨批量烧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在"3.29"批量烧伤患者的救治中,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救小组,将护理人员分为指挥组、保障组、重症护理组、普通护理组、机动组,对16例患者进行全程系统护理,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认为制订院内应急处置流程,储备专业人力资源和提供专科系统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效率。

    作者:张锦丽;杨芳;叶小兰;黄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面部扩张器植入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头面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24例病人,采取严密观察、强化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避免扩张囊外露、减轻疼痛、积极预防感染。结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应用头面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面部瘢痕、瘢秃、耳鼻缺损等疗效肯定,符合美容治疗需要。

    作者:唐世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6月治疗断指患者临床效果及采取缓解患者焦虑状态、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护理,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治愈患者44例,有4例患者因损伤严重行截指术;3例患者活动功能受限,经功能锻炼后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密观病情及局部变化,是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潘瑛;陈义璇;吴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压输液接头在复合外伤患儿治疗中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留置时间短,并存在连接留置针肝素帽的头皮针滑脱后易划伤患儿皮肤的危险,故延长儿童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人员所关心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已采用可来福密闭式输液接头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这种接头弥补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上的不足。我科自2012年4~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66例患儿使用一次性正压输液接头,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疼痛良好率高达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并能加快分娩过程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房新上岗助产士护理培训安全防范对策

    目的:论述产房助产工作性质以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探讨新上岗助产士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新上岗助产士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措施,规范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了产科助产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严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是原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常伴有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及功能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护理

    回顾一例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护理,总结网状青斑样血管炎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作者:张妙;张静波;王莉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组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体检,对比两组的体检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受检时间、受检质量、体检效率、受检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等体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缩短体检时间,增加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工作模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卫容;欧碧瑶;刘俏颜;关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并结合文献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医院常见的内科危重急症,其病情凶险,转归复杂,必须及时抢救,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多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结合文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它是临床护理中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求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出现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淤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等,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戴香;冯翠萍;黄小华;陈小华;王建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它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发生护患纠纷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尽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将输液过程中常见纠纷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杜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排尿的干预,减少发生尿潴留的机会,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减少导尿及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敏英;钟俊;彭高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起搏器术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起搏故障以及日常生活注意、随访,这些都是病人担忧的问题。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作者:范樱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

    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一条生命线。因此,手术前血保护及手术后内瘘的护理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余荣臻;胡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总结

    目的:为了食管癌三切口颈部吻合口瘘的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通过在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肠内营养及基础护理等环节,全面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经采用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吻合口瘘治愈后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是保证吻合口瘘尽快愈合重要条件。

    作者:申屠妙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急性阑尾炎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基层医院中较为常见[1]。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组制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以组长负责制的成组制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建立成组制的护理模式,开展责任制的整体护理,定期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基护合格率、责护知晓率以及病人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结论:组长负责制的成组护理模式能满足护士分层管理的需要,促进年轻护士掌握更多技能,提升了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

    作者:佘又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纠纷防范措施的探讨

    探讨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加强妇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乳腺癌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或放疗及综合治疗为病员治疗疾病、预防复发转移、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中应加强病员的健康教育、围手术期的护理、化疗护理、放疗护理、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从而给予病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员拥有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

    作者:肖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一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方法。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指末节再植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常用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采取小切口间断放血,并适量间断滴入肝素,同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其他方式的护理。结果:46例患者成活44指,失活2指,成活率为95.6%。结论: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术后小切口间断放血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手指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作者:冯芳;宋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全身多处外伤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全身多处外伤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满足其身心需要,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及时的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熟练地护理技巧、细致的药物观察、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是本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全身多处外伤可复合各个器官脏器的损伤,不及时救治清理伤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其他后续问题,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截肢术是破坏性较大的一种手术,是肢体骨骼、肌肉与其软组织广泛损伤者无法修复或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危及生命时,经骨或关节将肢体切除的外科手段[1]。我科与2013年5月3日收治一例严重全身外伤的患者,现经精心治疗,好转出院,处于康复阶段。

    作者:龚娟;余荣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隆乳术后患者两种镇痛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隆乳患者术后两种阵痛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至2012年1月-12月48例注射物取出加硅凝胶假体植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价。术后对照组疼痛评分大于5分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根据自身疼痛耐受性采用自控镇痛泵静脉给药及疼痛评分大于5分的患者联合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对症处理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程度以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控阵痛泵及双氯酸芬钠联合阵痛的方法对症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为舒适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汤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疼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行介入治疗前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8例患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新的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结果:采取新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使用止痛药的频率、对疼痛的感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新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行介入治疗发生疼痛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曲张静脉套扎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密切观察我科收治的4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上述手术后病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把握护理要点。结果: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发现胃瘘一例,再次出血一例。结论:临床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张香兰;黄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护理方法,增加患儿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程序,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结果:除1例患儿因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转入外科,其他患儿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其病因、症状、体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认真落实好护理工作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及腕部人工指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

    探讨手及腕部人工指关节置换手术,术前护理方案和术后康复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人工指关节的设计融合了解剖形状设计,骨整合,高新科技材料三种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节功能的恢复。手部关节多,活动度大,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损伤都会使关节活动受限,那么指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病痛,矫正畸形和改善手部功能。

    作者:程念;许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浸浴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对大面积烧伤病患的浸浴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浸浴治疗的大面积烧伤病患69例,在病患进行浸浴前,需要对即将使用的浸浴房间做好清洁、打扫等工作;为病患进行浸浴治疗之前,需要让病患食用适当的食物以及饮用水。浸浴时,加强病情观察、协助功能锻炼;在病患浸浴完成后,需要立刻用无菌的纱垫将病患擦拭干。结果:病患在进行浸浴后,其创面产生的分泌物明显要比之前减少很多。结论:浸浴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对大面积烧伤病患进行浸浴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何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蛇咬伤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非常常见,主要伤及农村青壮劳力,而毒蛇咬伤是重要急诊之一。我国蛇类约160种,其中毒蛇47种,有致命危险的10种[1],我国每年毒蛇咬伤达10万余人次,病死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2],随着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蛇咬伤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毒蛇咬伤患者由于就诊延误或急救护理措施不及时而死亡。

    作者:朱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主动护理干预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综合性主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唇腭裂术后患儿哭闹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哭闹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引起患儿哭闹的原因有:切口疼痛;饥饿;喂养方式改变;腹胀腹痛;恐惧、缺乏安全感。针对以上五种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策包括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使用自制喂奶器,腹部按摩,正确有效对患儿进行包裹,拥抱抚慰,大大降低术后哭闹频率,有效减轻修复术后患儿的痛苦,使手术创口得到更好的恢复。

    作者:聂国丽;刘伟萍;耿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护理以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的一种临床护理方式。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对患儿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随着外科微创手术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宫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宫腔镜手术因具有不开腹、出血少、不干扰盆腔任何脏器、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高、住院时间短、切口小且美观,而且大限度的保留了女性子宫,满足女性生育意愿等优点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曹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唇腭裂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新生儿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为1:1000,根据我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1996-2000年所获得的结果显示,在全国31各省市的2218616位围产儿中,检出唇腭裂病人3603例,其患病率为1.624:1000,。据统计,唇腭裂男女性别之比为1.5:1,男性多于女性。唇腭裂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文总结了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180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琼;张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综合症。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因素。一般为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常用手术方法为腕管切开减压。我科自2011-2013年共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袁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在通过显微外科与骨科手术后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随着显微外科与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领域,同时也为护理的各项技能和质量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断肢及断指再植的目的,不仅可以使肢体成活,还要使被修复的肢体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断肢再植后是否能成活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看出完善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所以,断肢再植患者的各项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于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祝怡为;秦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退行性变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不稳、滑脱,导致腰背部长期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是一种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可维持或恢复腰椎节段间正常运动和矢状面对线,而且对邻近节段无不利影响。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对收治的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行 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璇;潘瑛;吴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幼儿滴鼻净中毒的护理

    我院曾收治1例因滴鼻净而中毒的幼儿,经治疗2天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情况及护理介绍如下:例:患儿,女,3个月,因鼻塞1天于2003年4月23日下午2点在家中自用0.1%滴鼻净(每侧鼻孔2滴),约10分钟,出现患儿哭闹,面色充血发红,30分钟后出现大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呼吸微弱,拒乳,无发绀,下午于4时30分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T36.2℃,呼吸38次/分,脉搏96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入院后吸氧,补液等处理,2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姚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部皮瓣患者术后的护理

    对我科11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腹部皮瓣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患肢制动,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对症处理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检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的服务机构,为人们提供了自我保健的途径。本院自2005年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以来,"落实健康体检质量、提高体检客人满意度"成为健康体检中心的长期宗旨;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继而总结改进成为体检中心的长期工作基石。本文对本院体检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制定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黄蔚岚;林举俏;黄卫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血管造影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在阅读相关文件的同时,回顾分析总结45例脑血管造影围术期的全程护理体会。结果:检出动脉瘤24例,动静脉畸形3例,动脉闭塞2例,颅内动静脉瘘4例,脊髓动静脉瘘1例,烟雾病2例,未见异常9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阳性率77%,阳性率高,有利于准确诊断疾病。结论: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具有较高的操作风险。围术期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是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存珍;张慧;朱明艳;吴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青光眼病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治盲性眼病,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减退为特征,起病急,视力减退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失明。在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完全治愈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仍是重要方法。手术的预期疗效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也与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围手术期手术相比,加强对青光眼病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愈率,有利于病人康复。本研究通过对56例(60眼)青光眼病人对于围手术期手术的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对照观察,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青光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玲;敬碧珍;杜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的精细化管理

    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的必然要求。在现实护理过程中碰到的护理事故、纠纷、护理投诉不断增多。推行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强化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护理安全,提升专业知识,坚持奖惩分明,文明语言等方法,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优质化护理服务。

    作者:陶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护际关系是指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对医疗行业、医务人员形成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护士与护士的团结协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护士之间的关系,使得工作不协调,甚至形成比较尖锐的矛盾。本文就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陈冬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7月间32例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常规准备,皮肤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移植皮瓣的严密观察,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及其对症护理。结果: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其中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后成活。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术后加强皮瓣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心电监护仪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普通病房等临床领域对患者进行心理、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监测,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危重患者的抢救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反应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出现仪器故障将会给患者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掌握监护仪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应用很重要,现总结多年使用监护仪的体会如下。

    作者:程小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简称 HD)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探讨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护理干预。

    作者:陈海燕;柳素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诊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导致脂肪液化的可能原因,总结治疗措施,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分析5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其肪液化程度不同,予换药、拆线、引流,并在基础护理上加强其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实行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基础护理上加强医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黄玲;张香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交腿皮瓣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肌皮瓣是指利用身体中某块肌肉或肌肉的一部分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及皮肤一起切取,使成复合组织瓣移植,主要用于大面积皮肤缺损或同时重建缺失肌肉的功能,它抗感染力强并易于愈合。交腿肌皮瓣转移是指小腿1/3与足内侧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取交叉腿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肌皮瓣长可达40cm ,双腿交叉缝合至术后5~6周断蒂。

    作者:秦晋;祝怡为;冯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状况调查

    手术除了切除病变组织外,对患者也有直接的创伤,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严重影响预后。手术室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除了严格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外,手卫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国外报道在手术室电话机上监测有引起医院感染和外科切口感染常见的细菌菌落,这些细菌约41%可以由电话传至手,从手至患者皮肤表面[1]。手卫生看似简单,但在临床工作中执行却较困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法对70名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信念及行为进行调查,旨在为改进手术室护士的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高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物溶栓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可达95%,其中病程1-14d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病程15-40d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肢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于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初产的顺产产妇,探讨其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且针对发生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降低初产的顺产的产妇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方法:针对本科既往的初产的顺产的产妇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病例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护理流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既往资料得知,初产产妇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诱因是产前导尿操作。结论:对于初产的选择顺产的产妇,要对其加强在产后发生尿潴留的重视,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减少在生产前的导尿操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概率。

    作者:毕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发病前无先兆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对患者急性期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动态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就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急性期的护理要点及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护理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 )是1984年 Jaffe等首先描述,PNET是具有区域性的分叶状生长和数量不等 Homer -Wright 菊形团排列的未分化小细胞组成的骨神经外胚层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T)阳性[1]。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PNET )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三联征:腰腹部疼痛(85%),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37%),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位置浅表且体积较大的肿块(60%)。平均年龄20岁,以男性居多。而发生在肾脏的PNET 目前报道不足100例[2]。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放化疗。201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收治1例 rPNET 患者,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沈立燕;郑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臀大肌皮瓣移植术的老年截瘫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胸椎骨折术后伴截瘫及尿失禁的压疮患者行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术前做好患者压疮预防,营养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做好皮瓣护理,舒适度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全身皮肤完整,未再次出现压疮,皮瓣颜色及毛细血管回流正常,全身状况有所改善,术后14天治愈出院。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玲;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34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引流管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李婷婷;曾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急救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生的25例产科 DIC的护理,包括急救护理、病情的观察、家属的配合、并发症的护理、感染的预防、心理护理等。结果:25例产科DIC患者均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早期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把握时机,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妇科患者手术后腹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0例,对比分析其护理后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腹胀发生率、缩短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腹胀的发生及腹胀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例关于断肢再植术患者的护理

    对一例断肢再植患者通过术后严格观察再植肢体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择好术后体位以及患者疼痛、用药、饮食护理,患者现住院,恢复良好。

    作者:胡颖;龚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知女性更年期心理护理

    目的:针对高知女性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总结归纳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60例观察对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工作等进行了解与观察,从而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对象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是广大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其对自身保养的程度大有不同,据此本文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了解与总结。结论:通过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了解与总结,得出结论,家庭和睦工作顺利的高知女性较为注重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护理手段,因而其护理效果较好,而家庭与工作有所不顺的高知女性相反。

    作者:谭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可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冠;邓秀琴;江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用中医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服柴胡解毒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ST 及 ALT 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4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32/4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 AST 及 AL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AST 及 ALT 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李南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镜在诊断上消化道憩室中的临床应用

    上消化道憩室为突出于上消化道腔外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膨出的部分,其组织结构内有完整的粘膜层、肌层、浆膜层,与憩室所在部位的组织结构一致⑴。本文回顾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的内镜检查资料,分析上消化道憩室病的内镜下特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爱红;曹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孕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妊娠期17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子宫肌瘤产妇81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子宫肌瘤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对两组产妇生殖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知,两组产妇在月经周期、身体质量指数及人工流产三个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两组产妇的年龄、吸二手烟、染发、化妆品等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产妇尿液代谢物的检查可知,两组的尿液代谢物的检出率皆为100.00%,其中研究组产妇在 MMP 与MBzP两个方面的百分比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或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会对孕期产妇生殖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子宫肌瘤患者影响更大,因此必须减少孕期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性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诊治分析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1例,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5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轻痛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翔凤;罗模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危新生儿56例抢救体会

    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56例,高危因素包括: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严重感染及母亲妊高征等。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力群;王子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常见的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0%。目前,我国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筛选和诊断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因此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这样就失去了佳的治疗时期[1]。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约30%的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已经成为无法接受手术的局部晚期,因此放射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2]。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放射化疗可以较好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本文以3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化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申红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尿液标本1239例,分别采用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检两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的红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发现,若以显微镜检为标准时,则UF-1000i的假阳性率为14.8%,假阴性率2.6%,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因素为尿中的结晶,占53.6%,细菌造成的假阳性率占31.1%,酵母菌占6.6%,其它占8.7%。结论:UF-1000i型尿沉渣分析能快速定量分析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但尿结晶、细菌、酵母菌等可造成假阳性,临床应结合仪器提供的信息并手工显微镜检等结果对每份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淑卓;王建国;王淑仙;冯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研究

    目的:探讨与研究基层医院的卫生护理工作,为提升护理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基层医院卫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结果:不同年龄、患者以及疾病在护理级别以及护理水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在护理工作当中,护理质量是核心和关键,基层医院要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中心,持续不断地提升卫生护理水平,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卫生护理标准。

    作者:覃腊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 A、B两组,对A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对B组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于3个月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好转,然而A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更好,更值得采用。

    作者:戴朝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中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方法:在6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常规解剖出喉返神经,直视下予以保护。对手术体会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均成功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术后发生轻微声嘶3例,经1个月至半年后声音逐渐恢复正常,复查喉镜,双侧声带活动如。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结构,术中解剖显露并加以保护,以及精细的操作技巧是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好的方法。

    作者:陈志军;鲁广恩;牛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超对卵巢囊肿的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对卵巢囊肿的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79例病理诊断为卵巢囊肿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将彩超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观察其符合率。结果:79病例中临床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72.78%,彩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34%,临床与彩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3.04%。结论:运用彩超联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卵巢囊肿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倪玲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检中疑有宫颈病变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08例,宫颈湿疣21例,CIN1级~2级42例,CIN3级6例,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4例,宫颈湿疣19例,CIN1级~2级36例,CIN3级7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1%,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100%。结论: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能及早发现,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七氟醚伍瑞芬太尼并内镜面罩吸氧于肺功能减退老人纤支镜检的疗效

    目的:观察内镜面罩供氧下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肺功能减退老人支气管镜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40例肺功能减退需行纤支镜检的老人随机分两组:鼻塞持续吸氧传统表麻组(A组,n=20)和内镜面罩供氧七氟醚联用瑞芬太尼组(B组,n=20)。 A组常规表麻,B组经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入睡后转吸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靶控维持。监测两组患者 SBP、DBP、HR、SP02及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前肺功能测定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命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B组患者的SBP、DBP在正常范围内下降显著(P<0.05);镜检过程中 B组的循环较 A 组稳定, A组的确各种不良反应均明显多于B组(P<0.05),B组术后苏醒用时15.8±5.5min。结论:在内镜面罩供氧的前提下,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于肺功能减退老人支气管镜检安全和有效,值得提倡。

    作者:何卓文;田丰;张坤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医激光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医激光疗法与中药外敷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色素沉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面部外观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潘沁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藻酸钙钠盐及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的临床评价

    目的:通过实验来观察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对于临床上发生的Ⅲ度和Ⅳ度的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来我院就诊的40例压疮患者的就诊,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来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换药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面的愈合时间上、需要护理的工作量上、愈合率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 P<0.01)。试验组的愈合时间相对于对照组短,疗效相应较高,费用增加较少。结论:藻酸钙钠盐和多爱肤敷料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治疗压疮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霞;祝海萍;胡淑玲;段艺涛;马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剌大陵穴治疗失眠症58例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轻者不易睡眠,或入睡后易醒;重症者通霄达旦不能成寐,是目前精神科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常使用镇静、安神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疲乏困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不振等药物副作用,甚至产生依赖性及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疾苦,鉴于上述情况,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寻求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认为:以针剌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症,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元芳;黄阳芳;屈泽;杨永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片和碳酸钙 D3片口服,观察组则给予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2%,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并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转氨酶、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 T )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总胆固醇(5.83±1.14vs6.21±1.25,p<0.05),甘油三酯(1.73±0.55vs2.40±0.67,p<0.05),低密度脂蛋白(2.64±0.60vs3.72±0.58,p<0.05)及高敏c反应蛋白(4.68±1.52vs8.22±1.22,p<0.05)明显降低,而ABI值(0.88±0.18vs0.72±0.20,p<0.05)升高明显,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 T )明显下降(1.30±0.26 vs1.50±0.2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血管病变,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于惠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对所有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作为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性好,加强重症银屑病的护理,缩短病程,降低其复发率,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帆;严萍;周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前后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1概念慢性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的慢性疲劳性损伤,又称慢性腰部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等。本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和长期静坐缺乏运动的文职人员。

    作者:金小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E组,实施硬膜外麻醉(EA);S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给予患者布比卡因9~11 mg。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麻醉效应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 E组相比较,S 组镇痛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CSEA镇痛效果优于 EA ,提供更好的导尿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宏伟;朱海涛;翟文元;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哮喘灵片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分析

    哮喘灵片为慈利县中医医院生产的制剂品种,原质量标准中仅有显微鉴别。现根据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湖南省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工作方案的要求,对该品种进行了质量标准的深化研究,摸索了麻黄、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在提高的质量标准中增加了麻黄、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刘湘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治疗;非洛地平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洛地平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越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不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作者:王学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治疗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1例老年鼻出血患者和同期治疗的3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鼻出血患者具有出血量多、鼻腔后端出血多、伴随全身疾病多、并发症多、反复出血次数多等特征。结论:老年人鼻出血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在临床诊疗中应特别对待。

    作者:阿孜古丽.图尔逊江;卡迪丽娅.木拉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海拔地区使用台湾丽碧雅果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体会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还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甚至社交障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1,局部治疗,以外用维酸药物和抗微生物药以及有轻微剥脱作用的药物为主。2,系统治疗,药物与光学类仪器联合治疗。3,物理治疗,主要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由于口服抗生素有胃肠反应及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易产生耐药性。维酸类有致畸,及肝毒性等副反应。台湾丽碧雅果酸治疗痤疮是一新兴的化学性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制剂稳定,直达病所,疗效可靠等优势。本章综述了果酸治疗的操作方法,疗效等临床体会概况,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夏玉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5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结果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5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占10.2%,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高,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心功能差、以及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且感染组死亡率与非感染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率相对较低,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患者心功能以及是否有入侵性操作等有关,临床医生要针对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控。

    作者:梁李恒;唐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门诊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针灸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采用SPSSll .5软件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面部痤疮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一个疗程后疗效评价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针灸治疗组面部痤疮面积与中药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的疗效优于中药组,且见效快,作用持久,廉价。

    作者:宋淑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物结合微波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1],产后3~4周多发。主要是由于乳管阻塞,乳汁残留,乳头部卫生等原因使细菌入侵,引起局部组织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出现发红、肿胀、疼痛及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笔者以药物结合微波理疗的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7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萍;翟红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婴儿湿疹的康复以及家庭保健护理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多发生在1月-2岁,易反复发作。此病治疗是一方面,家庭保健护理也尤为重要。患儿宜吃母乳,哺乳期母亲尽量避开过敏食物。选择成分简单的沐浴、护肤品,浴后应用低敏感性的保湿霜,穿纯棉,宽松的内衣。同时避免患儿抓挠表皮,给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病情的恢复。

    作者:杨淳;王莉莎;盛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研究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腭裂术前语音训练对术后语音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计算机随机选取52例腭裂患者分为干预组(术前术后均接受语音训练)25例,常规组(术后接受语音训练)27例,语音训练持续六个月,训练前后都通过普通话构音清晰度测试表进行评估,语图仪-计算机软件录音进行语音频谱分析。结论: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能有效提高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治疗效果,缩短语音治疗时间。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急性附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急性附睾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成人,儿童发病率较低。其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可导致慢性附睾炎的发生,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GC )治疗儿童急性附睾炎,效果满意。

    作者:赵景良;卢桂强;刘满震;何芳;李强;王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诊治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复苏方法是否正确和及时,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存亡和生命质量。本文对近三年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作者:黄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一次性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6例多发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在给予芬太尼1 ug/kg、丙泊酚1.5ug/kg静脉麻醉下<1>行手法复位。同时监测术中患者BP、HR、SpO2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麻醉过程平稳,对手术耐受良好,术后无明显疼痛、不适,反流误吸。结论:肩合并髋关节脱位在正确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方法下,同时加强监测,全部一次性手法复位成功,简便有效,安全可行。

    作者:李广;赵志江;孟位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宫内外早期妊娠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宫内外早期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对198例处于怀孕早期孕妇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附件区包块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附件区包块及其血流情况,可宫外孕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Y 染色体多态核型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异常Y染色体核型及结构上的多态性所导致是引起男性不育及反复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引起男性无精,少精,弱精及畸形精子的原因之一。本文对Y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男性不育的发生率及缺失类型与男性不育的各种表型关系做了阐述。

    作者:宋媛媛;闫晓晓;王涛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达克宁栓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8例患者复发,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进行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运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术不同时期镇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运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术中不同时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未行硬膜外镇痛,需行会阴侧切术且无手术禁忌症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运用1%利多卡因20 ml在胎盘娩出后会阴侧切缝合前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皮下浸润麻醉。对照组运用1%利多卡因20 m l在会阴侧切前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皮下浸润麻醉。观察会阴侧切缝合术中及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利多卡因在胎盘娩出后、会阴侧切缝合前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熹湄;田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40例和B组40例),A 组行CSEA ,B组行CEA。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 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锦华;肖忠军;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冠;江庆;马燕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人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老年人牙齿缺失患者行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固定桥修复的老年患者125件固定义齿修复体进行观察,采用主观评价结合临床检查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其修复体的完整性、边缘密合性、基牙及牙周的健康状况等进行临床检查。结果:125件修复体中,4件主观评价不满意,总体满意率为96%,临床检查成功114例,成功率为91.2%。结论:老年缺失牙患者行固定义齿修复要正确选择适应证,在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绍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第二位,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情严重者如不即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病程迁延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健康。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斌;罗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回顾118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其搐搦发作有4种类型:①6个月以下婴儿多以面肌颤动,意识短暂丧失为特点。②6个月以上婴儿多表现为一过性肢体抽搐,伴二便失禁。发作时有短暂意识丧失。③2-3岁多表现为手足搐搦,不伴意识丧失。④少数患儿以喉痉挛急症入院抢救。对于喉痉挛患儿采用有效的抢救方式是将舌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加压给氧,成功率达100%。低钙与低镁并存,其中有低镁者12例,约占10%。结论:喉痉挛是低钙惊厥严重的并发症。低镁低钙血症常同时存在。若低钙低镁同时存在必须尽早补镁。否则惊厥仍会发作。

    作者:杨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七氟烷全凭吸入在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烷全凭吸入技术在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方法:募集80例需要进行短小手术,且评定为采取非插管全麻技术的患儿,将其均分为A、B两组,对A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对B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统计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指数、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综合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平均为(44±9)s ,麻醉苏醒时间平均为(6.5±1.8)min ,明显低于A 组患儿(287±15)s及(66.1±13.2)min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躁动发生率要明显高于 A 组患儿,该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如术中生命体征指数等差异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全凭吸入技术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不仅不会降低手术安全性,还能显著缩短麻醉的诱导及苏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连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相关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目的: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结果: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连续3年未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变色反应和输液并发症,10例静脉炎患者已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Children pneumonia)是小儿多发病,严重威胁患儿健康,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1]。我院儿科于2012年7~2013年6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92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明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IFN -γ、IL -4、Ig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10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21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81.0%,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红晕直径、瘙痒感、风团数量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的 IL -4、IgE水平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IFN -γ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通过升高血清中IFN -γ水平及降低IL -4、IgE水平以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材电子商务系统的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材电子商务的现状,对国内已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电子商务系统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剖析我国中药材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对策。

    作者:周敏;邹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专科培训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对危重病救治率的提高,以及对危重患者观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发展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许多国家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作为我院重点科室之一的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方面处于国内外较为领先水平。为了更好的发展优势,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我科组织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重点培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青青;李平;赵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有效沟通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技巧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却是众多方式中基本、直接也是被接受的方式。而在病房里要做好与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沟通则是不必要的前提。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对疾病的困扰,往往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而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对医务工作者产生抗拒、不信任的心理;护士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心理压力也大。在这样错中复杂的心理情绪下,如果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必然会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达到和谐共处。

    作者:陈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发挥妇幼保健优势,开展儿童保健特色服务

    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制定保护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策,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开展儿童特色服务,全面提高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十堰城区龋病患儿家长对防龋知识的认知与行为调查

    目前,儿童龋病患者逐年增加,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岁年龄组龋病发病率高达66.6%。[1] W H O 把龋病定为危害人类健康,并应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列。龋病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严重时甚至影响其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但龋病经过规范治疗和家庭护理,可预防继发龋的出现,从而将其危害降至低。因家长在生活中与患儿接触多,他们对防龋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腔卫生习惯[2],所以家长对龋病认知的程度和日常行为干预,在本研究中将起到关键作用。我科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对十堰城区760名龋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李敏;郑钧元;程海冬(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5例肝外伤诊治体会

    2012年以来我院共诊治了25例患者,现对诊治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志伟;李焕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为了更好的让儿童健康成长,消除麻疹疾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接种麻疹疫苗,控制疫情,消除麻疹。

    作者:李欣;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房开展中药汤剂煎服法教育体会

    目的:让患者正确掌握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及饮食禁忌。方法:群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结果:接受煎服法教育后,患者对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饮食禁忌的知晓率分别由教育前的27%、35%、12%提高到93%、96%、79%,治疗效果提高人群达81.3%。结论:对患者实施中药汤剂煎服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药汤剂临床疗效。

    作者: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长期留置尿管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同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庄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冻干粉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丹参冻干粉在我院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主要作用为减少病毒复制,增强抗炎效果,降低肺动脉压,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我们于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采用丹参冻干粉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相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45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9例,占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林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以希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在医院中选取80例患有1、2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患者的血糖等等条件下,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常规组,在两组中按要求分别用药,观察12周对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和为用药治疗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以下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即是统计学中的 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降低情况相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即 P<0.05;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基本没有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即 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患者血压控制更好,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王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调护

    肝病患者的饮食是综合护理的一个方面,尤其是肝硬化病人,饮食护理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此在肝硬化患者综合护理中必须重视饮食药膳治疗。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蛇脂维肤膏治疗会阴湿疹护理体会

    目的:对外用蛇脂维肤膏与氧化锌软膏治疗会阴湿疹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48例女性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组外用蛇脂维肤膏治疗,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每天3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1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54.17%和79.1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用蛇脂维肤膏治疗会阴湿疹疗效优于氧化锌。

    作者:葛翠平;胡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抢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张某,女,41岁。因突发心悸伴晕厥一天入院。患者一天前突发心悸,伴头晕,流涎,呕吐胃内容物一次,继之不省人事,无抽搐及发热,持续约数分钟后神志恢复,被家人送至钟祥市人民医院急拨120。住院期间仍因频发室速,室颤,予利多卡因200mg 电除颤360J2次后频发室速送入我院。途中予可达龙300mg静滴后心率由80bpm转至62bpm ,BP115/90mmhg ,既往有心律失常,癫痫病史(具体用药不详)。体检 T36.6C ,R20bpm ,BP115/88mmhg患者神清,听力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HR60bpm ,心律不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脐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09.5.9外院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阴性。外院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Q -T 间期0.50秒。血常规及凝血常规,D -D二聚体,血生化均正常,尿常规示:尿蛋白(3+)。心彩超示:左房扩大(35mm),EF58%。入院后急上心电监护,吸氧,予可达龙0.3g+0.9% NS以4ml/h泵入,予地塞米松5mg静推。6pm ,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心率120-140bpm ,予胸外心脏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予0.9% NSml+20%硫酸镁缓慢静推。6.30pm尖端扭转型室速复发,心率130bpm ,予胸外心脏按压停用可达龙,予氯化钾30ml分次口服,异丙肾0.5mg+5%gs500ml静滴。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64-70bpm之间波动,时有u波出心电监护示现。次日9Am7分尖端扭转型室速复发,继而室颤,立即予非同步200J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停用异丙肾,予0.9% NSml+20%硫酸镁缓慢静推。加用异搏定50mg +0.9%NS30ml以8ml/h泵入,9Am29分尖端扭转型室速复发,继而室颤。立即予非同步120J电复律,予异搏定10mg 静推。患者室早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予长效异搏定240mg 口服。室早室速未再复发,心率在58-68之间。此后植入ICD ,以预防发作。

    作者:唐许;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硬化放腹水应用右糖旋酐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组与传统治疗方法(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用量组)治疗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对148例难治性腹水随机分为2组;A组:定期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组,共70例,定期放腹水,并根据放腹水的量决定使用右旋糖酐的量(每放腹水l000ml ,输注右旋糖酐125m1);B组:传统疗法组:共78例,采用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的用量,达到利尿、消除腹水的目的,根据病情,部分病人间断使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结果:2组患者尿量增加、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改善、住院日、疾病好转率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O .05),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的变化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治疗难治性腹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孙培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至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愈加明显。本文结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揭示了其会计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柯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酮对脑损伤后脑组织 PG E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孕酮对大鼠脑损伤 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制作脑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组织 PGE2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组大鼠皮质 PGE2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孕酮治疗组 PGE2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可降低脑损伤后 PGE2的表达。

    作者:司道文;杨鹏;郭艳华;孙敬宇;赵金芝;罗晓燕;程勇;栗占营;李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创面植皮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5㎜×5㎜刃厚皮片)混合移植(皮片间隔1-5mm)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大片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制成5㎜×5㎜大小,皮片间隔1-5㎜(平均2.5㎜)混合移植,皮片大可扩展倍数为1:4(平均1:2-3),一次修复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成活率>85-90%,7-10天皮片融合成片,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同时创面感染及高代谢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而且皮片易成活,排异不明显,同时也为皮源不足、经费困难的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救治途径。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联合中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能否有效提升疗效。方法:募集118例符合要求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 A、B两组,对 A组患者,仅以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综合对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B组患者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 A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小燕;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我国绿色财政的发展

    绿色财政是近几年兴起的全新理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对绿色财政的建设尤其需要重视。本文综合分析了绿色财政的作用及及体系构建思路与措施。

    作者:康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科微创治疗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其在骨科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医生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关节镜及其配套设备的不断完善,内镜、腔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组织工程技术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和加速了以人为本的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胡振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检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对,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比对后发现不同时期的血栓回声及不同情况的血管阻塞CDFI各有特点,其大量而丰富的信息为临床观察诊治和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结论:利用CD-FI检测DV T ,对血栓的部位、范围、性质及栓塞的程度可以快速的作出判断,且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及治疗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226例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2个月,226例无一例近期复发,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6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5例。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慢性疼痛,给患者以后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正确的手术操作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恰当的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沈敏捷;苗乃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带教新上岗助产士工作体会

    助产士是医院的特殊群体,工作压大,职业风险高,所以对新上岗助产士的培养尤其重要。需要在助产士应具备的素质几方面培养--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护理学基础、助产技术和产科专业知识。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3年平安县居民碘盐监测分析报告

    平安县辖3镇5乡6个社区,地处湟水流域中部,全县3镇5乡均为碘缺乏病区,其中重病区3个乡,轻病区1个乡。为巩固我县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掌握居民户食用盐状况,进一步保障全民合格食用碘盐的供给,完善碘缺乏病可持续防治策略,于2013年上半年依照《青海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全县4个乡镇一个社区的300户民户中开展了全省统一的碘盐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琴;谢桂芳;张生堂;祁建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方法:利用相关的检索词汇,获得有关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资料,使用专用的系统分析评价软件分析口服茶碱类药物的疗效评价。结果:收集36份随机抽取的资料对比研究,将口服茶碱类药物与其他口服药物相比较,例如安慰剂和B受体激动剂,或是吸入皮质激索以及色甘酸钠等,本文主要是茶碱类药物与安慰剂使用的对比研究。结论:口服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小儿哮喘时,在足够疗程和剂量前提下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不易复发。

    作者:韩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痕量维生素B3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

    本文分析了聚乙二醇6000-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维生素 B3的佳萃取条件,并结合荧光法对其进行测定。且在佳萃取条件下进行荧光扫描确定佳激发/发射峰为λex /em=319.0nm/392.0nm。聚乙二醇6000-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维生素B3的一次性萃取率在91%~93%之间,线性范围8.0×10-6~2.0×10-4g/L ,检出限为1.3×10-7g/L。该方法萃取率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可维生素B3的分析测定。

    作者:李瑜;张振新(通信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BL 教学浅谈

    PBL教学方法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 McMaster大学提出后,变得越来越流行。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纷纷引入PBL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并实施。而无论如何改进,其基本的要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病例、学生及指导教师。现就这几种要素加以叙述。

    作者:马丽;常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慢性宫颈炎在妇科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生殖道常见的炎症之一。慢性宫颈炎常由急性宫颈炎由于没有完全治愈而转化而来,在这种类型的慢性宫颈炎中,病原体通常藏匿在宫颈的粘膜内,从而形成了慢性的炎症;也有一部分慢性宫颈炎并没有急性宫颈炎的症状而直接发生的。慢性宫颈炎的病原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另外还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有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慢性官颈炎的分类有宫颈息肉、宫颈内膜外移伴感染、宫颈腺囊肿、宫颈黏膜炎以及宫颈肥大等类型。本文着重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作者:杨清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照组22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再次胆道手术患者手术中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汇涵术泰护创液在新生儿重度红臀的应用

    目的观察汇涵术泰护创液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效果。方法新生儿科收治的55例重度红臀患儿,其中实验组29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用汇涵术泰护创液治疗红臀,对照组采用鞣酸软膏外用。结果连续观察7d ,实验组的治愈率(75.9%)和总有效率(治愈率加显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6%和73%),P 均<0.05,差异有显著性。平均治愈时间:实验组(5.32±1.13) d ,对照组(6.89±1.05) d ,t =-3.580,P <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能快速有效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岚;毛晓燕;张茵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观察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骨科手术臂丛麻醉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B组40例在应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杨顺;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双手植皮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总结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因皮源严重缺乏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微小皮片混合移植早期修复双手外形及功能的成功经验。方法:选择近几年12例(24只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刃厚-浅中厚)制成5㎜×5㎜大小,混合移植早期修复双手深度烧伤削、切痂后创面,并对术后皮片成活、排异及手外形、功能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皮片成活率高,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微小皮片混合移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大张自体皮源严重缺乏时早期美容植皮修复双手并降低伤残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扶阳泻下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运用体会

    郭立中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瘀热病机)行政主任,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工作室主任,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国家性代表传承人周仲瑛教授学术继承人。本人有幸能随郭老师临证侍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运用扶阳泻下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现举一例。

    作者:陈玉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持续滴注间断冲洗法结合改良VSD 在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改良 VSD结合持续滴注间断冲洗法在骨科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创伤患者40例,采取改良 VSD结合持续滴注间断冲洗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改良VSD结合持续滴注间断冲洗技术治疗的35例患者伤口植皮后愈合,5例患者皮瓣转移术后愈合。结论采取改良 VSD结合持续滴注间断冲洗技术,延长了一次使用 VSD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有利于治疗,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较传统治疗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勇;王宇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药学服务,有效提高用药依从性

    目的:加强药学服务,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笔者通过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经历,结合本院用药实际及自身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加强药学服务。结果:有效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结论:加强药学服务,可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疗效。

    作者:祝晓庆;黎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昌江县城区2036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昌江县城区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探讨集体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昌江县城区2036名学龄前集体儿童乳牙龋齿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患龋率达56.35%,龋均2.7颗,其中男童患龋率为60.96%,女童患龋率为48.13%。龋损程度以浅龋多见,其次为中龋和深龋,龋齿发生原因与乳牙自身解剖结构,睡前饮奶后不刷牙,平素喜好酸奶、甜食等因素有关。结论:注意儿童膳食习惯,家长指导监督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定期口腔卫生检查,实施氟保护是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PPO 技术)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技术(MIPPO技术)在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14-4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5岁。患者的病情都是以胫骨下段远端骨折为主。在手术过程中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口,不暴露患者的骨折端,实施间接复位后,经皮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患者伤口一期复合,未曾发生皮肤局部坏死或是感染以及钢板外露等现象,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优,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并发症等不良现象。对5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患者的恢复效果好。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 技术)在治疗胫骨下段远端骨折中,不仅符合B0生物学接骨术原则也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东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次性保鲜膜在硫酸镁湿敷中治疗静脉炎的应用

    静脉炎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较长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静脉炎,但存在很问题,如硫酸镁湿敷时纱布上的水分很快蒸发,使湿敷时间短,药效难持久,容易形成结晶,对皮肤产生刺激,患者活动时外敷的纱布易脱落浸湿床单衣物后变硬,影响舒适感。了解决些问题,我科在实施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时外加一次性保鲜膜,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谈梅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治疗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感染治疗措施方案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而导致感染的15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以及实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并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情况均有所好转,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经济负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观察、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注重导管的卫生防护。对于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多半都是后的血管通路,合理的保护导管的功能对于及时正确的防治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逐步的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持良好的透析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冯瑛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 Spinocath 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的有效血药浓度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选择分娩镇痛初产妇30例,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8μg ,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维持。当孕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分,Bromage评分≤1分时测定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记录30例孕妇的满意度。结果:30例孕妇基本满意为4例(13.3%),满意为26例(86.7%),不满意为0(0.0%);有效血药浓度为0.01 ng/ml~0.09 ng/ml ,中位数为0.041 ng/ml。结论: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维持分娩镇痛时,舒芬太尼有效血药浓度为0.01 ng/ml~0.09 ng/ml ,中位数为0.041 ng/ml。

    作者:全伟斌;劳诚毅(通讯作者);王宗杰;黄卫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保元养心汤加味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介入治疗是改善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但后期(大约术后3年)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为20%-30%[1],其后再次治疗的方法即为冠脉搭桥术,手术的难度、高昂费用及患者身体的耐受性限制了其可操作性,所以目前寻找预防支架内再次狭窄的方法是避免再次手术和减轻患者痛苦的一条捷径。中医药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随症加减等优点,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次狭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保元养心汤为多年临床经验方,现对其临床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预防介入后支架内再次狭窄提供更有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闫西鹏;卢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微血管密度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转移.预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MVD采用内皮细胞标记(CD34)或血管内皮因子(VⅢ因子)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Dako EnVisionTM Kit)标记 CD34、Ⅷ因子检测乳腺癌MVD。结果VⅢ因子标记116例乳腺癌的M VD平均值是12.88±2.51,CD34标记116例乳腺癌M VD平均值是13.45±2.74,M VD值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Ⅷ因子标记的MVD值与CD34标记的MVD值呈正相关(F检验的结果为;F>> F0.99(1,114);MVD值与五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MVD值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MVD值与肿瘤的转移和生存期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MVD值既可以用CD34标记又可以用Ⅷ因子标记。

    作者:刘大刚;杨芳;佘沅轩;李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患者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疗法,观察组72例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口腔正畸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微型种植体保持稳定状态,显效49例(68.05%),有效17例(23.61%),无效6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40.28%),有效30例(41.67%),无效13例(18.06%),总有效率为81.9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安全性、可靠性好,能够显著提高正畸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童振宇;李婷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 -FNA)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胃镜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患者进行 EUS -FNA检查,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价 EUS -FNA 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获得 EUS -FNA术后诊断,EUS -FNA敏感性为75.00%。有3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 EUS -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US -FN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尚春霞;于庆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预后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择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7.1±5.6)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7.3±7.9)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兵;樊元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是根据真实的事件进行的模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发生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选择的案例不仅具有针对性,同时还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本文将对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主要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对比案例教学法和举例说明教学方法的差异区别等方面进行一个较为浅显的分析说明。之后本文提出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中需要做到鼓励学生多方位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针对性讲解,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评述存在的问题。

    作者:邱枫;吴咏梅(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钬激光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采用钬激光联合电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尿道狭窄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与钬激光联合电切(观察组)治疗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治愈率为90%,对照组选取病例治愈率为8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道扩张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率为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狭窄采用钬激光联合电切术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保障手术成功实施,确保安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寇国义;彭光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 每天1次,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对照组(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两组各47例,用药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2周、4周及停药后2周的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5%、17.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25.5%、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7%、40.4%,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1%、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5.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9.4%、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比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近期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好,且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足癣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谢顺珍;邓列华(通讯作者);胡云峰;赵刚;刘赛君;孙乐栋;罗育武;李克俭;徐瑾;李诗娜;陈国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乙醇中毒救治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为寻求一个对乙醇中毒解救的有效办法,并为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设计一个合理、安全、有效地救治方案,对乙醇中毒的患者实施救治。结果:普遍乙醇中毒的患者实用,疗程大大缩短。结论:解毒原理明确,效果显著,救治率高。

    作者:张兴福;柴华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尿潴留。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行根治术的9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各4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加尿潴留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有9名患者并发尿潴留,观察组则出现2例并发尿潴留,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护理干预,临床上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机率。

    作者:殷姝;罗莉;谢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两种手术治疗陈旧舟状骨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比较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加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陈旧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陈旧舟状骨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切除术)和对照组(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各28例,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年,56例骨折全部愈合。实验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8±2.7)周、优良率(89.3%)均优于对照组的(26.9±4.1)周、67.9%,均 P<0.05。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BCDE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 A,B,C,D,E情景模拟教学法,介绍了该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指出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作者:王荣;陈文彰;孙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感觉康复训练对腹部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手作为使用频率高的人体器官,手更容易受到侵害,从而造成手部皮肤的却缺损。而皮瓣移植具有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功能,是一种传统、成熟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中运用普遍。

    作者:俞文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NO及NOS的实验室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因为NO在血清中以稳定的离子硝酸盐离子(N O3-)和亚硝酸盐离子(N O2-)存在,因此硝酸盐离子和亚硝酸盐离子可以准确地反映 N O合成量。同时,根据NOS可以催化 L -精氨酸生成NO ,而 NO与二价铁结合成有色物的性质,对 NOS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对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 NO及NOS进行测定,其结果显示如下:肝硬化如血清中 NO :(50.4±19.0)umol/L ,NOS :(6.72±2.37)u/ml ,正常组血清中NO :(34.5±16.8) umol/L ,NOS :(3.89±1.35)u/ml ,经过 T 检验结果为 P<0.01。其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中的NO)及NOS均低于肝硬化组,而NO与NOS的含量变化基本成正相关。因为肝脏本身存在NOS ,可以合成并释放NO。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及NOS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可能与肝硬化的代谢、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老年人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的评估,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结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了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积极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得环境,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庆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畸扩弓矫治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扩弓矫治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从扩弓器的种类、扩弓矫治的原理、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曹泽;王小琴(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乳房上提术与假体置入联合应用矫正乳房下垂

    有些妇女,由于皮肤结构特殊、皮下脂肪疏松、胸部肌肉发育不良,在年轻时乳房谅已松垂。甚至一些没生过孩子的已婚女青年,如果不注意维持自己体重的稳定,也会发生这种变化。还有些多胎经产妇或哺乳时间较长的女性和突然消瘦者的女性容易造成乳房下垂。乳房下垂不仅影响美观,重者还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容易受损伤,因此必须通过乳房上提术来给予矫正。硅凝胶乳房假体植入隆胸术是将硅凝胶假体植入胸部的一种手术,硅凝胶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聚合体,为粘度极高的聚二甲基硅氧。硅凝胶假体植入隆胸因效果较好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实践证明,乳房上提术与假体置入联合应用矫正乳房下垂,可以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传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来源的实验室调查

    目的:查明衡东县某养殖企业早餐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原因及中毒来源。方法:开展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病人粪便、厨师的肛拭子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验。结果:从可疑食物(甜酒糟)、病人粪便中分离出5株细菌,经VITEK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甜酒糟所致。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暗示疗法对经外周静脉输入含钾液体引起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暗示疗法减轻经外周静脉输入含钾液体引起病员局部明显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科输入钾盐的病员80例,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按照常规输液操作程序,事先告知病员药名、药理作用和用药后的不适;对照组通过暗示疗法告知病员今天不用输入钾盐,不会引起疼痛不适,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分散病员对疼痛的注意力。结果:对照组的病员通过暗示的方法能够明显的减轻疼痛,输液速度加快,输液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郑小凤;夏彤;何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牙齿在容貌美中的地位与作用

    容貌美是(是一种有生命、有活力的美)人类生命活力的体现,面部是人体中暴露而又不被衣冠掩饰的唯一部分,因此,容貌美是评价人体形象的重要的部分,牙齿作为人体中一个极小的构成部分,它在人的容貌美中占如何的地位与作用呢?笔者从长期的口腔临床工作中,结合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达拉;巴登高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8年7月对108例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法75例,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33例。结果:108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疗效满意。结论2种方法有其各自的适应证,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一种比较理想方法,但术前选择好病例比较重要。

    作者:林美;刘勇;何延政;孙晓磊;曾宏;施森;何虎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查47例肝脏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0例10个病灶;恶性肿瘤37例41个病灶)。观察注射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肝脏肿瘤的动态增强表现,并作出造影诊断。结果:肝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慢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早期动脉相强化,但持续时间较长;肝硬化结节与肝实质呈同步强化。结论:超声造影能动态显示肝脏肿瘤不同时相的增强情况,对肝脏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琼;王竞宇;彭利;张恩荣;慕安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去氧氟尿苷、顺铂联合艾迪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去氧氟尿苷、顺铂联合艾迪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观察。方法:经 B超定位,采用深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第1d引流1000 mL ,第2d引流2000~3000mL ,第3d引流至腹水不再流出后用温生理盐水2000 mL 腹腔灌注并不断变动体位,30分钟后再引流放出,以减少腹腔粘连。每天予静脉补充白蛋白10~20g ,补液1000~2000mL(视情况而定),注意电解质平衡,输液完毕予速尿20 mg静推。之后将去氧氟尿苷1 g+顺铂100 mg +艾迪注射液100 mL+ NS2000~3000mL ,腹腔注入(ip),辅以静脉止吐。注药后嘱患者缓慢变换体位,以利药物均匀分布,每周1次,一般2、3次观察疗效。结果:CR10例,PR14例,NR4例,总有效率85.7%,毒性反应较轻,主要为恶心、呕吐,予对症处理缓解,不影响治疗。骨髓抑制率低,均为Ⅰ°,肝肾功损害轻,未发现心电图改变者及色素沉着。结论:该法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景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共计150mg后,继之通过阴道放置米索0.6mg及口服米索0.6mg两种各50例对照。结果:两组用法成功率大于90%,但阴道放置米索较口服组药物反应小,且出血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肝破裂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中,非手术治疗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7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因患儿腹痛加剧,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中转开腹,行肝破裂修补缝合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病情重,变化快,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中,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出血增多,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鲁广恩;陈志军;周共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利巴韦林气雾剂诊治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方法:2012-03-17到2013-03-17,我科医治上呼吸道显现病毒性感染的小儿107例,随机将107例患儿分组:日常处理组(54例)与利巴韦林组(53例)。对日常处理组经常规的退热医治+对症医治,对利巴韦林组经常规处理+利巴韦林诊治。随后,比较日常处理组与利巴韦林组的疗效。结果:在日常处理组中,20例病毒性感染治愈;25例病毒性感染显效;9例病毒性感染无效。在同期的利巴韦林组中,36例病毒性感染治愈;16例病毒性感染显效;1例病毒性感染无效。显然利巴韦林组的疗效比日常处理组的好,P<0.05。结论:经利巴韦林型气雾剂对显现病毒性感染的上呼吸道实施口喷医治、鼻喷医治,效用极大,具备很强的医疗使用价值。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两种雾化吸入治疗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比较观察

    目的:研究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和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胸外科开胸术后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均予以抗炎、心理护理、肺部理疗等综合措施,且用相同的雾化液即: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16 mg、盐酸氨溴索16 mg、α-糜蛋白8000 u。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压缩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两个雾化组在开胸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缩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治疗及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压缩雾化吸入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作者:阳艳红;何音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季德胜蛇药片外用治疗隐翅虫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将20片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加入90ml炉甘石洗剂中混合外搽,每日3次搽患处。对照组使用炉甘石洗剂搽患处,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 ,每日早上一次,酮替芬1mg ,每晚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治愈70例(8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4例(34.29%),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的疗效肯定,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曾波;张志洋;夏恂;唐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BP 早期干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BP早期干预。观察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肠麻痹持续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低血钙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日。结果:治疗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低血钙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日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治愈率为78.26%,两组有效率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CBP治疗SAP对改善肾功能、缩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时间、肠麻痹持续时间,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快速稳定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旭;杨小艳;钟玉全;田成;林廷辉;张方宇;张凤;薛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脊灰防治工作经验报告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但又可以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可造成患儿肢体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它能侵袭任何年龄人群,但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

    作者:陈莲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及储备功能低下临床分析

    目的:对卵巢早衰和储备功能低下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00例卵巢早衰和储备功能低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所收治的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龟鹿调经汤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治疗有一定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卵巢早衰和储备功能低下患者采用坤泰胶囊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卵巢早衰和储备功能症状,缓解其的卵巢功能。

    作者:杨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 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我科38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8例肝脓肿穿刺效果,患者的一般情况,感觉,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均治愈,术后平均体温恢复时间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平均置管引流时间9天;治疗过程中无出血、感染扩散、邻近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B超随访,脓肿消失者35例,3例原病灶处出现强回声团但未见液性图像。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李逊;李鹏;李英华;李汝红;于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森克人格因素对前牙树脂粘结修复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成人患者前牙树脂粘结修复满意度的影响,为心理辅导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进行前牙树脂粘结修复的成人患者100例,治疗前填写人格问卷,治疗后进行满意度随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森克人格 E量表标准分同满意度呈正相关,而P 、N 、L 量表标准分与满意度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结论:患者的人格倾向会影响患者的前牙树脂粘结修复满意程度,治疗前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口腔治疗效果。

    作者:赵冀;彭佳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40例 Histoacryl 组织胶水伤口粘合术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 Histoacryl组织胶水粘合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统计我院急诊外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份治疗的2040例组织胶水粘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伤口特点、治疗方法、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总结治疗特点和注意事项。结果:2040例患者共2073处伤口,其中12岁以下患者1231例(60.34%),锐性伤1043处(50.31%),颌面颈部伤676例(33.14%)686处(33.09%),轻度污染1679处(80.99%),单纯胶水粘合1472处(71.01%),抗生素使用率为5.00%,共2010处(96.96%)伤口取得了Ⅰ期和甲等愈合,仅有1例(0.05%)伤口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10处(0.48%),主要为伤口裂开7例(70%)。结论:组织胶水粘合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但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术后加强卫生宣教,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友珍;杨帆(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其处理处置对策

    目的:评价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其处理处置对策。方法:阐述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焚烧技术的局限性,明确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存在问题及处置对策。结果:提高了公众对医疗废物危险性的认识,集中焚烧和区域焚烧相结合,积极开发投入新技术、新设备。结论:对医疗废物及时的清洁处理,可提高医疗单位对医疗废物无害处理的积极性,对清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庆花;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颈糜烂应用海极星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病历中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记录病情并发症的变化。结果: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超声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的效果大大高于微波治疗组。而且通过超声波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低于微波治疗的几率。结论:聚焦超声对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十分的安全可靠,不会形成不良后遗症和疤痕。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3例患者,1例接受原内固定 PFNA取出更换加长 PFNA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保留PFNA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1例接受保留 PFNA 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加钢丝捆扎内固定手术。结果3例患者获得13~20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材料断裂、弯曲、松动脱出。3例骨折已经骨性愈合。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我们对3例患者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治疗,体会是更换加长型 PF-NA创伤小,出血少,约150ml左右,手术时间短80分钟;而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约600ml-700ml左右,手术时间长150-160分钟。3种手术治疗方式骨折均骨性愈合,医师可以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冯国滨;殷勇;邓伟;弋石泉;谢成;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农村孕产妇妊娠肥胖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农村孕产妇妊娠肥胖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658例足月单胎初产妇身高,体重计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进行整理,计算体重指数,将妊娠前BM I≥25以及妊娠期体质量增加≥15kg 的纳入观察组,其余纳入对照组,同时整理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产后出血及会阴裂伤,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总产程,产程异常以及阴道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新生儿体重,巨大儿,死胎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肥胖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增加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难产的发生率。应该在加强对肥胖孕产妇的围生期监护及产后随访的同时,积极预防妊娠肥胖的发生。

    作者:肖琼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刍议严重脑外伤液体疗法的新思路

    严重脑外伤在临床医学上的判定是指伤后昏迷超过6个小时以上,并且GCS不大于8分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既要坚持一般的原则,又要根据患者病情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治疗。现在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多半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治疗。这种理论的指导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严格限制入水量与钠盐的液体疗法,但是在液体的搭配和选用上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文章为了刍议严重脑外伤液体疗法的新思路,对近几十年来对液体疗法认识的进展做了一个剖述,并相应的提出了严重脑外伤液体疗法的新观点。通过这样的讲述,旨在了解液体疗法发展的新思路,以更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

    作者:曾现强;张华;赵昕;马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措施等,结果: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救治措施等因素相关,可按照格拉斯哥标准对于病患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手段。

    作者: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取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的36例肾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⑴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⑵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18例患者中有3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胸膜损伤现象,2例在手术结束后因脂肪液化或者感染导致伤口愈合不佳。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12个月的随访,均未有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光伟;郭昌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运用

    目的:评估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37例肌壁间子宫肌瘤,且B超提示子宫肌瘤约5cm大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17例采用宫壁注射缩宫素止血;研究组B组20例,采用开腹后剥除前使用止血带环绕于子宫下段,拉紧后止血钳钳夹,暂时阻断子宫血流,减少子宫出血量,促进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子宫血流减少,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压迫血窦,进一步达到止血,并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术中平均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把握止血带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中使用止血效果更佳。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58例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硫酸镁等进行常规解痉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拉贝洛尔+5.0%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的子宫过度刺激和宫颈裂伤以及产后出血等发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

    作者:林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能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周振坤;徐春梅;王红丹;叶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探析

    目的:对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所发生的168例误差临床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标本在采集前和采集中以及采集后所发生的失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标本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的对策。结果:标本在采集之前所发生误差的几率要明显比采集中和采集后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标本采集时要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需要对标本采集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错误的发生,此外对医生进行诊断和采取治疗措施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雪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医院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改进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首先进行清洗前的准备工作,再进行传统的清洗方法:如人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结果: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如目测法、检测出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方法及除锈剂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清洗消毒效果。结论:我单位对手术器械的清洁处理方法不断地加以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胥华;朱庆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牛皮癣患者的综合性治疗体会

    探讨综合性方法在治疗牛皮癣问题上的临床效果,研究这些措施的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采用综合性方法治疗牛皮癣,对于缓解患者的痛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安全高效,患者满意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下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只针对II、III度骨性偏曲及鼻外伤后不规则弯曲的病例进行研究,包括筛骨垂直板、犁骨、腭骨鼻突等。结果:本研究资料中75例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对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方法灵活、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可获得确切手术效果。

    作者:王志富;王永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悬吊预控张力方法在面部除皱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面部除皱手术中悬吊预控张力方法的应用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60例面部除皱手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即头皮钉直接全层缝合头皮术(对照组)与手术中运用悬吊预控张力法(观察组)预后加以对比,回顾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随访示观察组颞部毛发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瘢痕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除皱手术中应用悬吊预控张力方法,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降低不良事件率,达到年轻化的目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久;王志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的诊法

    诊法就是诊察疾病的方法。中医学的诊法,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系统地探求疾病的有关情况,从而为临床辩证施治提供依据。《内经》中有关诊法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作者:邓远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奈达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用于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奈达铂(NDP)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方案对于食管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NF(NDP/5-FU)方案组和PF(DDP/5-FU)方案组,每组25例。NF组:第1天静脉滴注奈达铂(NDP)90mg/m2,第l天至第5天滴注5- FU 500mg/m2;PF组:第l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顺铂(DDP)20mg/m2,5-FU用法同上。21天为1周期,2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效果:N F组有效率56%,PF组有效率48%,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N F组各项血液指标以及恶心症状与 PF组无统计学差异,腹泻、肝肾功能均具有统计学差异,NF组要比PF组症状轻。结论:奈达铂作为第二代铂类药物,对食管癌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NDP联合5-FU 方案与 DDP/5-FU方案疗效基本相同,但腹泻以及肝肾副作用明显减轻,可以考虑在临床上推广NDP联合5-FU 方案。

    作者: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救治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世刚;朱万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及成形手术后呼吸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方法: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开展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共24粒,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的有效管理管理,如术前教会患者有效呼吸及咳嗽;术后呼吸机运用注意加温、加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体疗、拍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一天、转入病房后第二或第三天复查床旁胸片及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患者指脉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痰的颜色、量、性状、输血量、手术切口。结果: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术后一例患者发生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出淡血性胸腔积液200ml ,其余患者无胸腔积液。术后当天及返病房时听诊右侧呼吸音稍低,术后第三至四天呼吸音正常。术后患者指脉氧维持在92%~99%。氧合指数>300。患者监护室痰量在5-10ml ,为白色粘稠痰。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二尖瓣手术短,患者恢复较快,输血少,美观等特点。结论:加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欧阳晶;付玉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量化绩效考核在 ICU 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在 IC U 运用的效果评价。方法:以院护理部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为框架,结合科室实际护理工作特点,量化护理工作,将护理病人的数量、质量、高难度的护理操作、患者满意度及质量考核的结果作为IC U 护士绩效考核内容。并比较2011年与2012年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考评结果。结果:通过对 ICU 护士实施量化绩效考核,提高了 ICU 的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对 ICU护士实施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障了 IC U 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1)胶囊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12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该方案化疗,即:给予吉奥胶囊80mg/m2/d ,分2次,餐后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小时,d1,28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按 RECIST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治疗后获得 CR8例(7.1%),PR46例(41.1%),SD34例(30.4%),PD24例(21.4%),RR48.2%,DCR7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9.3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1.2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窦传敏;丛珊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肝胆外科病区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一种治疗手段。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已得到普遍认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肝胆外科病区内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进行系统地、动态地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所需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文化背景、职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患者人院时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和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病区护士长,病区环境,饮食制度及探视制度等,术前指导患者戒烟酒,预防感冒,有效咳嗽、体位等的训练方法,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术后介绍休息与体位,饮食种类,活动方法,治疗及用药相关知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出院时介绍平衡饮食,适当休息与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带药,定期复查,咨询电话,不适随诊等。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曾莉;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诊刮与米非司酮合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38例分析

    目的:观察诊刮配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方法: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病检为非恶性肿瘤者,当日给予米非司酮12.5mg ,每晚一次×6个月。结果:处理后12小时止血30例,24小时止血6例,48小时止血2例,服药期间均停经,停经后绝经28例,月经稀发6例,月经正常2例,失访2例。结论:诊刮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不但能更快达到止血目的,而且能尽早细协助排除器质性病变,使患者平稳过渡到绝经期。

    作者:罗赛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氨茶碱针与二羟丙茶碱针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氨茶碱针与二羟丙茶碱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根据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氨茶碱针组与二羟丙茶碱针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d、3d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氨茶碱针组治疗1d、3d后的疗效均明显优于二羟丙茶碱针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羟丙茶碱针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氨茶碱针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针与二羟丙茶碱针治疗支气管哮喘,各有利弊,应用时应谨慎。

    作者:徐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5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产妇配合状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分别为34、16。观察组的孕产妇配合定期孕检,并且这部分患者在子痫前期采取了入院积极处理。对照组的孕产妇不进行定期孕检,患者在子痫前期也没有配合住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4位患者产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占11.76%。其中1位早产,3位产后出血。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占31.25%。其中1例早产,1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1例孕妇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孕产妇死亡。结论:对孕产妇加强孕期管理,通过定期孕检等积极有效的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能够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60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列错颌畸形的矫治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实验组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记录两组的疗程以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直丝弓矫治器应用操作简单,实验组患者达到矫治目标的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束治疗时间提前约4~7个月,且实验组患者经矫治后上下牙齿排列整齐,矫治效果明显。结论:直丝弓矫治器以其独特的托槽底设计,简化了医生的操作,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生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8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和分析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09年2月至2010年08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8例,术后随访,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按照 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标准进行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0所有病例均发生骨愈合,无严重不良并发症,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针对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能获得良好复位,且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汪丁松;于情(通讯作者);刘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27例

    目前来说,面肌痉挛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运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往往容易复发,而且治疗费用较高,效果也不能够持久。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理疗和中药内服等综合疗法在治疗面肌痉挛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兰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病人心衰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老年病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并探求治疗老年心衰的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衰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同时包括两种心脏病的有24例,占57.1%,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者28例,占66.7%。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咯血、乏力、夜尿增多、肺部啰音、心悸、胸闷、恶心厌食、神经精神症状等,血液白细胞增多,低钠或低钾。X线胸片显示心影增大,肺纹增多。心电图则为心跳过速、心律失常,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42例均诊断为左心衰,相应治疗后所有病例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多诱因、多病因、有多种并发症共存、症状不典型等临床特点,临床医生需要警惕加以重视老年心衰,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高运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90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与流行病学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与发病原因。方法: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发病之前出现不稳定心绞痛者为45例(50%)。发病之后未出现胸部疼痛者有18例(20%),多半患者发病之后表现为胸部气急、闷痛、呼吸困难以及上腹部疼痛等。本组90例患者中发病之后出现心律失常者为53例(58.9%),出现心力衰竭者为26例(28.9%),而出现心源性休克者则为8例(8.9%)。同时,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者年龄在51岁至70岁之间比较多见。本组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为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以及饱餐等。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1岁至70岁之间,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以及饱餐均为其发病的诱因,同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至3倍,还需要患者积极的防治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疾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劳累,而出现症状者则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梁安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腹腔妊娠1例报告

    本文报告浙江省东阳市集团医院妇产科原发性腹腔妊娠1例,探讨诊断与治疗。

    作者:卢一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早产2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盐酸利托君对于孕妇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6例先兆性早产的患者并且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症状,比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方式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症状。记录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1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的为8例,显效的为4例,无效的为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比照组1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有效的5例,显效的为6例,无效的为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胎膜早破早产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盐酸利托君的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并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5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对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乳酸亚铁片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对比,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病人中没有人产生显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的病人中有9名(18%)产生了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比例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病人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都是消化道病症,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都没有产生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状况。结论:用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副作用小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

    通过学生自主考察形态实验中心4例(编号 A1、A2、A3、A4)变异与畸形骨性寰椎的形态以及测量寰椎临床常用的孔径数据,检索国内有关文献自主学习对应结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意义,联系临床知识,帮助开展 PB L教学。

    作者:刘峥;黄心怡;徐四元;陈俞霖;宋煜庆;胡明华;谢伦利;孙建永(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臂丛阻滞加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50例

    目的:探讨臂丛阻滞加肩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患者50例随机分2组,行单纯臂丛阻滞组(对照组)与肩丛阻滞加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治疗肩周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各轴向 RO M等级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臂丛阻滞加关节腔注射组疗效优于单纯臂丛阻滞组。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8例小儿肺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分析并总结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48例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收治的肺炎患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发热、气促鼻干煽。其中并发原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之外邪,也有病毒感染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小儿正气虚弱,及容易并发或者继发本病,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论:对于肺炎患儿,结合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在体温正常后5~7d才能使用,病情严重者可以结合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中毒症状。

    作者:陈柳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刃针松解配合颈椎定点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以刃针松解为主,配合颈椎定点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施行刃针松解加颈椎定点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8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刃针加颈椎定点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作者: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20例牙本质敏感症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使用极固宁(A组)、75%氟化钠甘油(B组)和自酸蚀粘接剂(C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观察脱敏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中诊断牙本质过敏的120颗牙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3种脱敏方法治疗1疗程,即刻及3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A组即刻及3个月后脱敏有效率均显著优于B、C组(P<0.01)。结论:极固宁为相对快速,有效的牙本质脱敏剂。

    作者:郑观峰;王宏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定标准,治愈12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曾奋勇;钱春林;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2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0例头孢菌素致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头孢菌素药物种类和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小儿或老年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主要发生在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表现以全身性变态反应多,且三联及以上药物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使用头孢菌素时应严格掌握其药理特性,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合理用药,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多发性关节疼痛一例诊治分析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均可引起关节疼痛,但又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本例病例因无法得到确诊,笔者期望为临床提供资料探讨,故报告如下:

    作者:黄心怡;刘峥;陈俞霖;刘泽明;谢伦利;贺万艳(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重症哮喘74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1-02到2013-06,我科诊治小儿重症哮喘74例,随机将74例小儿重症哮喘者分组:1内科组(37例)和2内科组(37例)。对1内科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对2内科组经布地奈德+舒喘灵(雾化吸入)诊治。结果:1内科组的疗效比2内科组的好,P<0.05。结论:用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小儿持续哮喘重症极为有效,应予以推广。

    作者:刘跃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沙利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一位男性患者,65岁,体重74kg ,因身体不适,胸部常疼痛,咳嗽(痰中带血块)发热、气短,入院。患者自述无过敏史及家族病史。体检;体温37.2度,脉搏76次 min -1,呼吸20次 min -1,血压106/70mmHg。查腰椎CT 示:腰椎3-4及4-5间椎盘膨出,肺 CT 诊断左肺上叶中心性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治疗。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规格:40mg ,批号:20120301,深圳海王药业生产)80mg ,加50 g · L -1葡萄糖静脉滴注。用药5 m in后,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出现双眼上视,意识短暂丧失,胸憋、气短,心电监护示:血压150/93mm Hg ,心率35次 min -1。考虑为使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该药,更换液体及输液管,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推注肾上腺素0.5mg及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25mg ,静脉推注多巴胺60mg+9g L -1氯化钠注射液100mL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压120/80 mm Hg ,心率96次/min ,其余不适症状均消失。

    作者:范雪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38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8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月一1年,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治愈29例,占76.3%,好转6例,占15.8%,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为92.1%(35/38)。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组织创伤少,对鼻腔和鼻窦的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雪梅;廖云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董氏奇穴失音穴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2例

    例1、某女,72岁,2013年3月21日因左侧基脑出血36ml入院,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失语、吞咽困难、右侧肢体瘫软,肌力0级等症状,以鼻饲管进食、输液维持生命。一月后因肺部感染,有外科转入内科治疗。转入后3日,生命体征平稳,开始针灸治疗。腧穴取董氏奇穴失音穴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和吞咽困难,其他阳明经腧穴治疗肢体障碍,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失音穴、廉泉穴平补平泻。针灸治疗到第5日,患者在诱导下开始发音,第7日偶尔能发出清晰简单词字,可以经口饮水少许。第10日发音已较清晰,能呼叫儿女名字,第16日已能经口进食,家属要求摘除鼻管。翌日日出院。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抗癌纳米缓释制剂行口腔鳞癌淋巴化疗

    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主要采用“术前诱导化疗-手术(±缺损立即修复)-放疗-生物治疗”综合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放化疗不同程度的存在创伤、毒副作用较大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探索对口腔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治疗口腔鳞癌的课题之一。随着癌周毛细淋巴管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学、生物材料学的发展,目前一些国内外学者将大分子物质载负抗癌药物,制备成具有淋巴靶向性的抗癌纳米缓释制剂,通过靶动脉灌注和癌周局部注射的方式,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通过淋巴液的引流至淋巴结转移灶内,通过药物的缓释特性达到对癌巢长效靶向化疗,实现原发灶和淋巴结化疗的目的。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口腔鳞癌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治疗模式。本文对口腔鳞癌淋巴化疗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作了总结。

    作者:张立刚(综述);黄桂林(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 D2根治术3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辅助对于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名通过腹腔镜辅助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病人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这30名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开腹手术22例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52名患者的手术都完成得很顺利,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手术结束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是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结清除数的差异性不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对于治疗进展期胃癌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后所需康复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傅厚丰;杨河;李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来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与途径。方法:从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实施现状入手,对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与药学服务相关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公众对药学服务认识不够等。结论:可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药学工作者业务能力,以优质、高效、有特色的药学服务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武晓玲;智琴(通讯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日常管理浅谈

    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5月就开始呼吁成员国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地之一,要为为医疗护理安全保驾护航,其规范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觑。

    作者:梅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模式在门诊注射室实施与效果

    目的:培养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持续提高门诊注射室护士管理能力调动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开服务内涵。方法:在门诊注射室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明确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制定三级护理人员划分的标准,成立质量管理组,采用"三定、三不定"的检查方法。建立自我控制、管理考核及病人反馈相结合的评价系统。结论:门诊注射室实施三级护理护理质控目标管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不仅仅提高科室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质,在护理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提升了服务的内涵,病人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作者:陆贝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留、送检全程进行环节质量改进,确保病理标本的安全,同时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2月的病理标本相关资料,对标本留送过程中存在问题综合分析、讨论,从中找出安全隐患,对病理标本留送的部分环节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对手术标本的环节质量改进,加强手术标本管理,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由2011年的7.4%降至2012年的1.6%。结论:对手术标本的环节质量改进,为病理诊断提供可靠保障,保证了患者权益同时,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永勤;徐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试论医院药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医院的药剂管理是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是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药剂管理工作如果做得好,那患者将可以得到适合自己、实惠的药,但若是药剂管理不善,那么患者的健康就有可能被损害甚至失去生命。由于很多的因素,我国很多医院的药剂管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医院药剂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关的对策。

    作者:王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浅谈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从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采血前的准备;采血部位的选择;取血时的注意事项;测试时的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来阐述。

    作者:杨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如何防范医院药房调剂处方的差错事故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分析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药房共发生调剂错误121例,其中,审核错误74例,调配错误43例,发药错误4例。错误主要集中在药品处方、剂量出错,收费出错等方面。结论:在调剂过程中,药学工作者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差错问题,提高调配人员技术水平,制定严格的处方调剂流程,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能有效减少调剂处方的差错事故,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召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探讨

    随着社会飞速进步和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与碰撞,对医院职工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教育引导医院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出一支"四有"职工队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已成为医院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亟需研究的课题。

    作者:董毓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干预不合理用药

    目的:通过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0年-2011年的门诊处方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结论: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对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

    作者:肖红梅;智琴(通讯作者);武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经验。结果: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全新认识和实践,改变了我科护理工作的社会形象。结论:实践证明,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是实现人性化护理的前提,而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又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朱瑞红;姚兰;许小兰;关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有研究报道:我国近几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在逐年增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成立4年来已接到了1.7万例 ADR病例报告。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药上的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加强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护作用和安全管理,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医德医风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开始,安徽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省选定十几家县级医院作为医改的试点,我院被选作2012年安徽省第一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医院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摸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方法、新措施,并响应卫生部的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努力让群众看好病,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更放心、更满意。医院提出了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和加强教育、提高素质等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措施,并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同。

    作者:宣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整形外科植皮前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组成、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整形外科植皮前的治疗提供必要条件。方法:比较分析我科30例复杂创面的病例,总结 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移植皮瓣的成活,有利于创面愈合。

    作者:侍永惠;邓丽娜;王晋芳;潘虹;范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皮肤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皮肤念珠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曾经治疗的病人的资料和复习查阅既往文献。结果:念珠菌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的条件致病性疾病,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甘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黄褐斑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间的60例颜面黄褐斑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西药治疗,而对照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只通过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黄褐斑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唇部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对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的唇部组织缺损应用局部皮瓣进行整形修复术,并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唇部缺损,无论在形态、色泽、质地、功能上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景波;陈立忠;王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体耳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整形科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取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短鼻延长术;对照组应用硅胶假体行短鼻延长术。结果:观察组组患者均无继发性畸形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皮肤变薄、变红,3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溃假体外露问题,1例患者发生假体移位;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达100%,对照组仅有60.47%,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软骨结合膨体行轻中度短鼻延长鼻尖整形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对牙列影响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正畸矫治术的患者,选择分别拔除左、右上颌第一前磨牙且处于排齐阶段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 A组和B组,分别采用轻弹力和 Laceback牵引尖牙,通过 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比较两组排齐前后对牙列的影响程度。结果:A组的平均疗程3.23±0.73个月,B组的平均疗程为5.45±1.09个月,轻弹力组尖牙远中倾斜移动明显,尖牙间宽度有所增加,切牙舌向移动倾斜,少数磨牙近中倾斜,L aceback组的尖牙、切牙和磨牙无明显特殊移动趋势。结论:口腔正畸排齐阶段采用轻弹力牵引尖牙较 L aceback牵引方法排齐所需时间较短,临床效率较高,而 Laceback牵引则是对尖牙的整体控制移动,相对比较稳定。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军教授治疗白癜风伴皮肤划痕症阳性经验总结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本病历史久远,我国古代医家隋·巢元方(公元610年)就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面及颈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1]目前本病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有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及遗传学说,其中以自身免疫学说为主[2]。现代皮肤病理研究发现特别是活动期白斑的边缘有单核细胞聚集,主要是淋巴细胞,侵及真表皮交界,使基底膜破坏进入表皮,该处黑素细胞及黑素缺如,说明本病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人临床观察发现,门诊就诊白癜风患者伴有划痕症阳性者约占60%,而这些患者在以往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理想,导师吴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在治疗此类白癜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磊;王鹏;吴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分牙技术在Ⅲ类与Ⅳ类洞修复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分牙技术用于Ⅲ类与Ⅳ类洞复合树脂充填时邻面接触关系的恢复效果,是否可以减少牙龈炎和继发龋的发生。方法:选择70例患者,70颗上前牙Ⅲ类或Ⅳ类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普通成形片加楔子的传统方法充填复合树脂,由于缺少间隙,无法进行抛光;实验组采用分牙圈先分牙一周,再同对照组一样步骤充填复合树脂,充填完成后,抛光条进行整形与抛光。术后l年复查患牙的牙龈及继发龋情况。结果:实验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5.7%,牙龈炎发生率为2.9%;继发龋发生率为5.7%。对照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37.1%,牙龈炎发生率为31.4%;继发龋发生率为34.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邻面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炎的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崔勇;余飞;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我院2010-2012年,经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非均匀性脂肪肝病例104例。本文104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的非典型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避免化学感受器瘤误诊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临床鉴别

    化学感受器是感受体内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结构,对于肌体的内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化学感受器瘤是来自化学感受器及其同类组织的肿瘤。本文介绍了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M RI鉴别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表现,分析了其中可能误诊的原因,避免误诊,从而保证化学感受器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黄自理;黄永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育龄妇女“三查”中B超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型超声波检测在育龄妇女“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接受B型超声波检查的育龄妇女,检查部位为子宫、附件、宫内节育器(IUD),并收集避孕措施方式。结果:避孕结构依次为:无避孕措施占17.6%(98/556)、使用避孕药具占21.9%(122/556)、放置IUD占56.3%(313/556)、已批准怀孕占3.8%(21/556)、其它占0.4%(2/556)。B超检测结果,发现IUD脱落占3.5%(11/313)、IUD嵌顿占1.3%(4/313)、IUD低置占2.6%(8/313)、IUD 下移占3.8%(12/313)、因症需换器占4.8%(15/313)、计划外怀孕占0.2%(1/556)、子宫肌瘤占3.4%(19/556)、卵巢囊肿占3.1%(17/556)、盆腔积液占2.2%(12/556)。结论:应用B超在育龄妇女“三查”中应用能提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意识,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

    作者:范颖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三维 CT 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CT 在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案例回顾法。对本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30例三维 CT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多发性复合性骨折有25例,其中较为典型Ⅰ型患者2例,Ⅱ型患者2例,Ⅲ型患者3例;不典型面中部复合骨折患者有5例;喙突骨折者2例;髁状骨折者2例。3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另外4例患者则采取保守治疗手段,所有进行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均证实其术前三维 CT 诊断结果。结论:三维 CT 在面中部骨折诊断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成像可使得较为复杂的骨折移位状况较为近似的再现,对于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定有着巨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当中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唐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部B超检查前的护理准备

    腹部是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多脏器存在的部位,因此腹部超声检查对多脏器疾病的发现与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中空脏器消化道占据腹腔的大部分,其中的食物、液体、气体及粪便常常影响超声反射,干扰了超声的显现及分辨力,常给腹部“B超”诊断带来了困难[1]。为了减少超声检查的千扰,提高超声诊断率,超声检查前的护理准备实属必要。本文就腹部各器官检查前护理准备及其意义分述如下。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清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常在临床工作中人为因素可引起或加重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因此预防处理并发症尤为重要。现将发生原因及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姜岩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与螺旋 CT 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造成漏诊和误诊,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及螺旋C T检查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是较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09-04至2013-04月经碎石或输尿管支架取石的输尿管结石62例,结合术前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结果,对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诊断灵敏度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封淑文;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检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梅毒患者68例,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 ELISA 试剂分别检测68例梅毒患者和3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将检测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 TRUST 和 ELISA 试剂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TRUST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67%(5/30)、26.47%(18/68)。 ELISA 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 ELISA 与TPP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ELISA 方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显著性低于 TRUST (P<0.05)。结论:ELISA 方法检测 TP结果可靠,可以作为筛选和确认梅毒的首选方法。

    作者:海尔尼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诊治体会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近些年来人们对孕产妇在生活方式上已认识到母子安全是第一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巨大胎儿出生率明显增加,以及胎位不正。剖官产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2]。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剖官产手术属非无菌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尤以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彩色超声检查直观、无刨伤、可重复使用,是直接观察子宫伤口愈合情况的手段[2]。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